TW201000330A - Reinforcement element for a bicycle rim - Google Patents

Reinforcement element for a bicycle ri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00330A
TW201000330A TW97149812A TW97149812A TW201000330A TW 201000330 A TW201000330 A TW 201000330A TW 97149812 A TW97149812 A TW 97149812A TW 97149812 A TW97149812 A TW 97149812A TW 201000330 A TW201000330 A TW 20100033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einforcing member
multilayer
layers
bicycle ri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71498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374814B (en
Inventor
Gan Yee Ren
Asnizam Bin Masrom
Shinpei Okajima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Kk
Shimano Components My Sdn Bh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Kk, Shimano Components My Sdn Bhd filed Critical Shimano Kk
Publication of TW2010003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003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748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7481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1/00Rims
    • B60B21/12Appurtenances, e.g. lining ba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1/00Ri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1/00Rims
    • B60B21/02Rims characterised by transverse section
    • B60B21/025Rims characterised by transverse section the transverse section being hollow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1/00Rims
    • B60B21/02Rims characterised by transverse section
    • B60B21/04Rims characterised by transverse section with substantially radial flan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Description

201000330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相關於自行車輪圈,且尤其相關於用於自行車 輪圏的可折疊且可熟化(curable )的多層加強板件,其被 配置或附著在自行車輪圈的內環狀側的一部份處,以接收 及支撐自行車輻條的端部部份。另外,本發明相關於將多 層加強板件附著於自行車輪圏的方法。 【先前技術】 近年來,自行車組件的開發及設計已變得日益重要, 特別是例如在競賽運動的領域。 持續地被重新設計及改良的一個組件便是自行車輪圏 ,尤其是自行車輪圈的負荷傳輸位置或是自行車輪圈用的 負荷傳輸組件。一個在自行車輪圈處與本發明一起被敘述 的位置便是從自行車輻條的端部部份通過至自行車輪圏的 內環狀側的位置。在自行車輪圈的內環狀側處接收自行車 輻條的位置或地點典型上代表負荷集中的區域。取決於自 行車輪圈在騎行期間的位置,上述負荷爲動態型式,亦即 有變化的型式。 爲不在同時增加自行車輪圏的總重量之下增進自行車 輪圈的結構性質,諸如強勁度(stiffness )及強度( strength ),特別是重量輕的可折疊且可熟化的碳纖維及/ 或玻璃纖維加強的板件或薄片已被引入而附加地整合在自 行車輪圏結構上。換句話說,此種複合薄片已因此被折疊 201000330 及黏結在自行車輪圈的內環狀表面上,用來接收自行車輻 條的端部部份。 已知的習知技術只是揭示使用型式及形狀簡單(例如 單層型式)的多層加強元件例如碳纖維加強板件,然而習 知技術並未揭示包含例如與實現靜態及動態類型的結構需 求有關的較具個性(more individual)且因而較爲可靠的 層設計的用來將自行車輻條附著在自行車輪圏上的多層加 強元件或多層加強組件。 【發明內容】 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自行車輪圈的內環狀側的 至少一部份的至少一個多層加強元件。此至少一個多層加 強元件於基本(亦即未折疊或非變形)情況中包含成爲角 錐台狀(frustum of pyramid-like )組態的中間部份。此 種多層加強元件可被用來例如接收及/或支撐自行車輻條 的至少端部部份。此種多層加強元件可例如被黏結(經由 可熟化的黏著劑)於自行車輪圈的內環狀側。根據本發明 的多層加強元件容許例如負荷被平滑地引導且避免負荷有 不想要有的集中。另外’由於多層加強元件特別是中間部 份的設計’可避免例如在其面向自行車輪圈的部份或表面 薄片與自行車輪圈的內環狀側的外部內表面或外部側表面 之間有空穴。或者,中間部份可成爲具有寶塔(浮屠)形 (pagoda-shaped )組態或梯級形(cascade-shaped )組態 。基本(亦即未折疊或非變形)情況代表附著於自行車輪 -6 - 201000330 圈之前的多層加強元件。 根據本發明的附加或可替代方面,提供一種用於自行 車輪圏的內環狀側的至少一部份的至少一個多層加強元件 。此至少一個多層加強元件包含包括至少兩層的中間部份 。此種多層加強元件容許例如加強元件的設計及負荷的引 導較有個性(individuality)。另外,此種多層加強元件 可例如較爲易於附著或黏結以及適配(adapted )於自行 車輪圈的內環狀側的外部內表面或外部側表面。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附加或可替代方面,中間部份的角 錐台狀組態可包含至少四個傾斜側部區域。在本發明的可 替代方面中,中間部份的角錐台狀組態可包含特別是八個 傾斜側部區域。此容許例如多層加強元件相對於自行車輪 圈的內環狀側的外部內表面或外部側表面的相較而言複雜 的形狀有更大的適配或調整的可能性。換句話說,多層加 強元件對於自行車輪圈的輪廓的適配可較爲容易。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傾斜側部區域中的至少一個 可形成爲階梯狀。此容許例如進一步增進對於自行車輪圈 的內環狀側的外部內表面及外部側表面的相應凹槽或接收 部份的適配或裝配。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角錐台狀組態可包含至少兩 層。以此種多層加強元件組態,可達成以上所述的方面。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上述的至少兩層可構成爲且 被配置成形成角錐台狀組態。以此種多層加強元件組態, 可達成以上所述的方面。 201000330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上述的至少兩層可相對於至 少一個平面彼此相似。此容許例如多層加強元件的製造過 程簡單,以及多層加強元件在自行車輪圈的內環狀側的外 部內表面及外部側表面的部份上的安裝或黏結較爲簡化。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中間部份可包含至少第三層 。此容許例如使用數個由不同材料構成的層,且因而容許 有較有個別樣式的多層加強元件。例如,在中間部份內使 用至少三層容許具有高強勁度性質的由碳纖維加強材料構 成的一層被夾在由玻璃纖維加強材料構成的兩層之間。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第一層的厚度及/或第三層 的厚度可等於或小於第二層的厚度。此容許例如多層加強 元件相關於結構及幾何需求(強勁度、穩定性、輪廓相似 性等)有改良的設計。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多層加強元件可另外包含內 側部份及外側部份。中間部份可被設置在或夾在內側部份 與外側部份之間。內側部份及/或外側部份可分別包含至 少一層。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上述的至少兩層的每一個及 /或多層加強元件的內側部份、外側部份、或中間部份可 由選擇自由複合材料特別是非金屬纖維加強塑膠材料所組 成的群類的材料製成。換句話說,多層加強元件的疊層就 材料而言可不同。所使用的材料可爲纖維型式,例如單向 纖維’或可爲織物(fabric )型式,且可用可熟化的液體 黏著劑例如環氧樹脂來浸漬(impregnated )或染色( 201000330 tinctured)或飽和(saturated)。 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自行車輪圈。此自行車輪圈係 由輪圈本體製成且包含至少一個多層加強元件。此至少一 個多層加強元件可根據前述特徵的任何之一而形成或被設 計。或者,本發明的此至少一個多層加強元件可藉著適配 於自行車輪圈的輪圈本體而與自行車輪圈一起使用。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相對於自行車輪圈的橫截面 ,傾斜側部區域中的至少一個相對於自行車輪圈的內環狀 側的法線方向(例如,相對於自行車輪圈的外部內表面或 外部側表面中的一個的法線方向)可以用梯級形( cascade-shaped)或傾斜方式被配置。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傾斜側部區域中的至少一個 可位在自行車輪圏的內環狀側的外部側表面處。 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將多層加強元件附著於自行車 輪圈的內環狀側的方法。自行車輪圈的內環狀側包含外部 內表面及(兩個)外部側表面。此方法包含提供至少一個 多層加強元件;將(所提供的)至少一個多層加強元件附 著於外部內表面;將(附著的)至少一個多層加強元件成 形爲相應於外部內表面及/或外部側表面的部份(例如就 適配方面而S ),及用相應地成形的至少一個多層加強元 件包裹外部內表面及/或外部側表面的部份。上述的至少 一個多層加強元件可根據以上及/或以下所述的特徵的任 何之一而形成或被設計。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此方法可另外包含將樹脂注 -9- 201000330 入(resinating)或滲透(infiltrating)在成形情況或未成 形(亦即基本)情況中的上述至少一個多層加強元件。用 來將樹脂注入至少一個多層加強元件的材料可爲例如黏著 劑或樹脂狀環氧樹脂。然後,多層加強元件可在環氧樹脂 熟化之後容易地被黏結於自行車輪圈。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成形上述至少一個多層加強 元件可另外包含將第一部份相應於自行車輪圈的內環狀側 的外部內表面地彎曲;及將第二及/或第三部份相應於外 部內表面及外部側表面的部份地折疊。 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製造自行車輪圈的方法。此製 造自行車輪圈的方法包含如以上及/或以下所述的至少一 個將至少一個多層加強元件附著於自行車輪圏的製造步驟 ’或使用至少一個多層加強元件,其中此至少一個多層加 強元件可根據以上及/或以下特徵的任何之一而形成或被 設計。 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本發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 、特徵、方面、及有利點從以下連同圖式揭示本發明的舉 例說明的例子的詳細敘述會顯明。另外,對於熟習此項技 術者而言很清楚’所揭示的本發明的特性及特徵可任意地 互相組合。 以下會參考形成此原始揭示的一部份的圖式。 【實施方式】 以下參考圖式說明本發明的選定的例子。對於熟習此 -10- 201000330 項技術者而曰從此揭不很明顯,以下的本發明的例子的敘 述只是被提供來舉例說明’而非要限制由附隨的申請專利 範圍所界定的本發明。 首先參考圖la’圖中顯示在附著在自行車輪圈1的內 環狀側Π的外部內表面1 1 a及外部側表面丨丨b上之前的傳 統的板形多層加強元件2〇0 (已附著在自行車輪圈1上的傳 統多層加強元件200的顯示可見圖lb)。 傳統的多層加強元件2 0 0包含第一(亦即自行車輪圏 側)部份2 Ο 1、第二或中間部份2 0 2、及第三(亦即自行車 輻條側或外側)部份203。 % 一部份201具體而g爲長方體形狀,且包含自行車 輪圈接觸表面2 0 1 a,其可例如使用可熟化的樹脂諸如環氧 樹脂以經由黏結及/或膠接而特別是附著於自行車輪圈1的 內環狀側1 1的外部內表面1 1 a。 傳統的多層加強元件2 〇 〇的第二或中間部份2 0 2被設置 在第一部份201與第三部份203之間。中間部份202只由一 個單層疊層組成。另外,中間部份202在其厚度上不改變 其形狀。 傳統的多層加強元件200的第三部份203類似於中間部 份202的外部形狀,且也只包含一個單層疊層。 關於圖1 b,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很明顯,此種多 層加強元件200的設計(其中中間部份2〇2只由一個單一層 構成)導致淨空空間例如空穴5〇的存在’或是充其量導致 具有大量黏結材料或樹脂材料例如環氧樹脂的區域(見圖 -11 - 201000330 lb) °換句g舌說’在各層或部份201、2〇2、203之間而特 別是在各層201、202、203的邊緣區域上有大的淨空空間 5 〇 ’並且難以用可熟化的黏著劑材料例如樹脂來充塡這些 淨空空間5 0 ’或是避免這些淨空空間5 〇。另外,在將傳統 的多層加強兀件2 0 0附著在自行車輪圈1的相應表面上的期 間’氣體例如空氣被捕捉在追些未充塡的空間5〇或空穴50 內而在熟化及/或硬化過程期間膨脹,因而造成傳統多層 加強兀件2 0 0的各層或附者上的缺陷。另外,由於從一層 或媒質(medium)急遽地變遷至相鄰層或媒質,負荷例 如壓縮應力的分佈不利。 現在參考圖2 a ’以下詳細敘述根據本發明的多層加強 元件1 0 0的例子。圖2 a所示的本發明的多層加強元件1 〇 〇 特別是由三個撓性的、可折疊的、且可熟化的部份組成, 亦即第一部份1 0 1、第二或中間部份1 02、及外側或第三部 份 1 0 3。 爲較佳顯示的目的,本發明的多層加強元件1 0 0不會 以與自行車輻條的端部部份(圖1 a、1 b、2a、2b、3中未 顯示)組合的方式被顯示。圖2 a的多層加強元件1 〇 〇也以 未折疊(基本)情況被顯示’亦即在其被附著或黏著在自 行車輪圈1的內環狀側1 1的外部內表面1 1 a及外部側表面 11b上(見圖2b及3)之前。 除了中間部份1 〇 2外,多層加強元件1 0 0的組態幾近相 同於圖1 a及1 b所示的傳統多層加強元件2 0 0的組態。 中間部份1 〇 2例如經由膠接或黏結而被設置在或夾在 -12- 201000330 弟一部份1 Ο 1與第三部份1 〇 3之間。爲簡潔起見,以下特別 會較爲詳細地敘述及說明多層加強元件1 〇 〇的中間部份1 〇 2 〇 如從圖2 a可最佳地看見的,中間部份1 〇 2具有角錐台 狀組態,且包含三層1 0 2 a、1 0 2 b、及丨〇 2 c。或者,中間部 份1 02可包含寶塔(浮屠)狀組態。 上述三層102a、102b、及102c的每一層可由重量輕 的材料製成,例如選擇自由複合材料特別是非金屬複合材 料諸如碳纖維及/或玻璃纖維加強的塑膠材料所組成的群 類的材料。 中間部份1 02的角錐台狀組態於中間部份丨02的厚度方 向(於平面xy的法線方向)包含八個傾斜側部區域1 20a 、120b、120c、12 0 d ' 120e、120f、120g、及 120h,其中 八個傾斜側部區域 1 2 0 a、1 2 0 b、1 2 0 c、1 2 0 d、1 2 0 e、1 2 0 f 、120g、及120h的每一個形成爲階梯狀。 如在圖2a中可見的,第一層1 〇2a類似於第二層1 〇2b ,而第二層102b又類似於第三層l〇2c。換句話說,三個 層1 0 2 a、1 〇 2 b、及1 0 2 c彼此相似,特別是如圖2 a所示相 對於平面X y而言。 第一層102 a的另外特徵在於其厚度D102a。第二層 102b的另外特徵在於其厚度D102b。第三層i〇2c的另外 特徵在於其厚度D102c。在圖2a所示的多層加強元件1〇〇 的例子中,被夾在或設置在第一層l〇2a與第三層i〇2c之 間的第二層l〇2b的厚度D1 02b大於或者是至少等於第一 -13- 201000330 層102a的厚度D102a及/或第三層1〇2(;的厚度d1〇2c。 圖2 b以立體橫向剖面圖顯示當附著在自行車輪圈1的 內環狀側1 1的外部內表面1 1 a及外部側表面丨1 b上時的圖 2a的多層加強元件1 00 (未顯示被支撐的自行車輻條), 並且圖2b另外以放大的立體橫向剖面圖顯示當附著在自 行車輪圈1上時的多層加強元件1 〇 〇的—部份。 如特別是從多層加強元件1 0 0的放大顯示可見的,由 於中間部份1 02的角錐台狀(亦即多層)組態,當多層加 強兀件1 〇 〇附者在自彳了車輪圈1的內環狀側11的外部內表面 1 1 a及外部側表面1 1 b上時,各別層1 0 2 a、1 0 2 b、1 0 2 c之 間或於這些層的邊緣區域的淨空空間或空穴5 0可被維持得 很小,或是在最佳情況中被避免。 因爲多層加強元件1 00在自行車輪圈1上的附著特別是 使用可熟化的樹脂或黏著劑例如環氧樹脂來實現,所以樹 脂可較爲容易地充塡小的淨空空間或空穴5 0。此也導致與 製造自行車輪圈1相關的缺陷的減少。 另外,可避免損壞或破壞力及應力的集中,並且負荷 從自行車輻條(未顯示)及多層加強元件1 〇 0被平滑地引 導或傳遞至自行車輪圈1的結構內。例如,由於根據本發 明的多層加強元件1 0 0的中間部份1 〇 2的階梯狀且因此改良 的組態,來自外部的施加於自行車的輪胎(未顯示)且因 此施加於自行車輪圏1的衝擊或衝撞負荷以非常平滑的方 式從多層加強元件1 00進一步傳遞至所支撐的自行車輻條 (未顯不)。 -14- 201000330 各部份101、102、及l〇3的每一個可使用可熟化的黏 著劑例如樹脂而特別是環氧樹脂以經由β結或膠接而連接 在一起。如果自行車輪圈1是由例如銘、鎂、欽、或非金 屬材料例如玻璃纖維及/或碳纖維加強材料製成’則此種 黏著劑適合於用來將多層加強元件1 0 0附著於自行車輪圏1 的外部內表面1 1 a及/或外部側表面1 1 b ° 如從圖2 b可見的’相對於自行車輪圈1的所示的橫截 面,傾斜側部區域1 2 0 b (並且傾斜側部區域1 2 0 f也)相 對於外部側表面1 1 b中的一個的法線方向N-N以梯級形方 式被配置。或者,舉例而言’如果中間部份1 0 2包含角錐 台狀組態,則傾斜側部區域12〇b (並且傾斜側部區域120 f 也)可相對於外部側表面1 1 b中的一個的法線方向N-N以 傾斜方式被配置。傾斜側部區域1 2〇b及1 20f位在內環狀 側1 1的外部側表面1 1 b處。 現在參考圖3,以下敘述及說明將多層加強元件1 〇 〇附 著在自行車輪圏1的內環狀側1 1的外部內表面1 1 a及外部 側表面1 1 b的至少部份上的方法或過程的例子。 在圖3的左側以「1」標示的第一視圖中,多層加強元 件1 00被提供且以板狀組態的基本未折疊情況存在。換句 話說’第一部份1 0 1的層、中間部份1 0 2的三層1 0 2 a、1 0 2 b ’ l〇2c、及第三部份1〇3的層均爲相當平面狀的形狀。三 個部份1 0 1、1 02、及1 〇3形成三明治或夾層狀組態,且由 胃擇自由複合材料特別是非金屬纖維加強塑膠材料所組成 的群類的材料製成。 -15- 201000330 其次,可熟化的且/或可硬化的或可回火的( temperable )黏著劑例如環氧樹脂被施加於多層加強元件 100的第一、中間、及第三部份101、102、及103。或者, 多層加強元件100可在成形情況中被注入樹脂或以黏著劑 例如樹脂來滲透。 在以「2」標示的視圖處,當多層加強元件1 0 0已經朝 向自行車輪圈1移動時,第一部份101的自行車輪圈接觸表 面101a (見圖2a)與自行車輪圈1的內環狀側11的外部內 表面1 1 a的相應區域或部份接觸。換句話說,多層加強元 件100被附著於外部內表面1 la。然後,多層加強元件100 特別是在其外部部份處朝向外部內表面1 1 a及外部側表面 1 1 b的部份的輪廓相應地成形,亦即被彎曲及折疊。換句 話說,多層加強元件1 〇 〇包裹自行車輪圈1的外部內表面 1 1 a及外部側表面1 1 b的部份的至少一部份,而此部份係 自行車輻條(未顯示)必須藉著多層加強元件100而被附 著及接收者。 在圖3的以「3」標示的視圖處,多層加強元件1 0 〇此 時相應地成形及附著於自行車輪圈1的外部內表面1 1 a及 外部側表面1 1 b的部份,並且多層加強元件1 00的各層或 部份1 0 1、1 02、及1 03中所包含的樹脂仍然必須熟化或硬 化,以將多層加強元件1 0 〇黏結或膠接在自行車輪圈1上。 如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例如創新或改良的複合物,亦 即多層加強元件,使得自行車輪圏的特別是強勁度被進一 步增進且負荷傳遞被進一步改善。 -16- 201000330 術語的槪括解讀 在瞭解本發明的範圍時,此處所用的術語「包含」及 其衍生字是指明確界定所述的特徵、元件、組件、群類、 整數、及/或步驟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其他未述及的特徵、 元件、組件、群類、整數、及/或步驟的存在的開放式術 語。此也適用於具有類似意義的字眼,例如術語「包括」 、「具有」、及其衍生字。並且,術語「部份」在以單數 使用時可具有單一部份或零件或多個部份或零件的雙重意 義。雖然只選擇選定的實施例來舉例說明本發明,但是對 於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從此揭示很明顯,在不離開附隨的 申請專利範圍中所界定的本發明的範圍下,可實施各種不 同的改變及修正。例如,各種不同組件的尺寸、形狀、位 置、或定向可依需要及/或所想要的被改變。顯示成爲互 相直接連接或接觸的組件可有設置在其間的中間結構。一 個元件的功能可由二個元件來實施’反之亦然。本發明的 一個例子的結構及功能可被採用在本發明的另一個例子中 。所有的有利點不須同時呈現在一特別的例子中。與習知 技術不同的每一獨特特徵不論是單獨或與其他特徵組合也 應被視爲申請人的另外發明的分開敘述’包含由此種特徵 所具體實施的結構及/或功能槪念。因此,以上根據本發 明的例子的敘述只是舉例說明用’而非以限制由附隨的申 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物所界定的本發明爲目的。 -17- 201000330 【圖式簡單說明】 圖la爲用來將自行車輻條的端部部份接收在自行車 輪圏上的傳統多層加強元件的立體橫向剖面圖。 圖1 b爲圖1 a的傳統多層加強元件在附著在自行車輪 圏的內環狀側的外部內表面及外部側表面上時的立體橫向 剖面圖,及圖1 a的傳統多層加強元件在附著在自行車輪 圈上時的一部份的放大的立體橫向剖面圖。 圖2a爲根據本發明的多層加強元件的例子的立體橫 向剖面圖。 行車輪圈的 體橫向剖面 輪圈上時的 或附箸於 部份的 圖2b爲圖2a的多層加強元件在附著在自 內環狀側的外部內表面及外部側表面上時的立 圖,及圖2 a的多層加強元件在附著在自行車 一部份的放大的立體橫向剖面圖。 圖3爲將根據本發明的多層加強元件安裝 行車輪圈的外部內表面及外部側表面的至少— 立體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自行車輪圈 1 1 :內環狀側 1 1 a :外部內表面 1 1 b :外部側表面 5 0 :空穴,淨空空間 1 0 0 :多層加強元件 -18- 201000330 1 0 1 :第一部份 1 0 1 a :自行車輪圈接觸表面 102 :第二或中間部份 1 0 2 a :第一.層 1 02b :第二層 1 02c :第三層 1 〇 3 :外側或第三部份 1 2 0 a :傾斜側部區域 120b :傾斜側部區域 120c :傾斜側部區域 120d :傾斜側部區域 120e :傾斜側部區域 1 2 0 f :傾斜側部區域 1 2 0 g :傾斜側部區域 120h :傾斜側部區域 2 0 0 :傳統的多層加強元件 201 :第一(自行車輪圈側)部份 201a:自行車輪圏接觸表面 202 :第二或中間部份 203 :第三(自行車輻條側或外側)部份 D102a :厚度 D 1 02b :厚度 D102c :厚度 N -N :外部側表面的法線方向 xy :平面 -19-

Claims (1)

  1. 201000330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多層加強元件(1 00 ),用於自行車輪圈(1 ) 的內環狀側(1 1 )的至少一部份(1 1 a ),該多層加強元 件具有成爲角錐台狀(frustum 〇f pyramid-like )組態( 102a,102b,102c)的中間部份(ι〇2)。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多層加強元件(1 〇 〇 ) ,其中該角錐台狀組態(l〇2a,l〇2b, 102c)包含至少四 個傾斜側部區域(1 2 0 a,…,1 2 〇 h ),特別是八個傾斜側 部區域(120a,…,120h )。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多層加強元件(1 0 〇 ) ,其中該傾斜側部區域(1 20a,…,1 20h )中的至少一個 形成爲階梯狀。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多層加強元件(1 〇 G ) ,其中該角錐台狀組態(l〇2a,102b,102c )包含至少兩 層(102a, 102b)。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多層加強元件(1 G G ) ,其中該角錐台狀組態(l〇2a,102b,102c)包含至少兩 層(1 〇2a,1〇2b )。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多層加強元件(1G() > ,其中該角錐台狀組態(l〇2a,l〇2b,l〇2c)包含至少兩 層(102a,1〇2b )。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多層加強元件(1 00 ) ,其中該至少雨層(102a,l〇2b)相對於至少一個平面( X y )彼此相似。 -20 - 201000330 的多層加強元件(1 〇 〇 相對於至少—個平面 xy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 其中該至少兩層(l〇2a,l〇2b) )彼此相似。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ό項所述的多層加強元件(丨〇 〇 ) ,其中該至少兩層(l〇2a,1〇2b)相對於至少—個平面( X y )彼此相似。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至第9項中任一項所述的多 層加強元件(1 0 0 )’其中該中間部份(1 〇 2 )包含第二層 (102c)。 1 1 .如申g靑專利範圍桌1 〇項所述的多層加強元件(1 〇 〇 ),其中該第一層(102a)的厚度(Di〇2a)及/或該第三 層(102c)的厚度(D102c)等於或小於該第二層(1〇2b )的厚度(D102b )。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9項中任一項所述的多 層加強元件(1 0 0 ),其中該多層加強元件(1 0 0 )另外包 含內側部份(1 01 )及外側部份(1 03 ),該中間部份( 1 〇 2 )被設置在該內側部份(1 〇 1 )與該外側部份(1 〇 3 ) 之間。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項所述的多層加強元件(1 00 ),其中該多層加強元件(1 0 0 )另外包含內側部份(1 0 1 )及外側部份(1 03 ),該中間部份(102 )被設置在該內 側部份(1 〇 1 )與該外側部份(1 03 )之間。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π項所述的多層力D強元件(100 ),其中該多層加強元件(1 00 )另外包含內側部份(1 0 1 -21 - 201000330 )及外側部份(1 0 3 ) ’該中間部份(1 〇 2 )被設置在該內 側部份(1 0 1 )與該外側部份(1 〇 3 )之間。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圔第4項至第9項中任一項所述的多 層加強元件(100),其中該至少兩層(l〇2a,102b)的 每一個是由選擇自由複合材料特別是非金屬纖維加強塑膠 材料所組成的群類的材料製成。 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〇項所述的多層加強元件(1 0 0 ),其中該至少兩層(102a’ l〇2b)的每一個是由選擇自 由複合材料特別是非金屬纖維加強塑膠材料所組成的群類 的材料製成。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項所述的多層加強元件(1 〇 〇 )’其中該至少兩層(102a,102b)的每一個是由選擇自 由複合材料特別是非金屬纖維加強塑膠材料所組成的群類 的材料製成。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所述的多層加強元件(1 〇 〇 )’其中該至少兩層(102a,l〇2b)的每一個是由選擇自 $複合材料特別是非金屬纖維加強塑膠材料所組成的群類 的材料製成。 1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所述的多層加強元件(1 00 其中該至少兩層(l〇2a,l〇2b)的每一個是由選擇自 由複么μ、丨 θ Μ料特別是非金屬纖維加強塑膠材料所組成的群類 的材料製成。 2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多層加強元件(100 其中該至少兩層(102a,102b)的每一個是由選擇自 -22 - 201000330 由複合材料特別是非金屬纖維加強塑膠材料所組成的群類 的材料製成。 21. —種多層加強元件(100),用於自行車輪圈(1 )的內環狀側(1 1 )的至少一部份(1 1 a ),該多層加強 元件(100 )具有由至少兩層(1〇2a,1〇2b )構成的中間 部份(1 0 2 )。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的多層力口強元件(ι〇〇 )’其中該至少兩層(102a,102b)構成爲且被配置成形 成角錐台狀組態(1 〇 2 a,1 0 2 b,1 0 2 c )。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的多層加強元件(1〇〇 )’其中該至少兩層(l〇2a,102b)相對於至少一個平面 (xy)彼此相似。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的多層加強元件(1〇〇 ),其中該中間部份(1〇2)包含第三層(1〇2c)。 2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的多層力卩強元件(1〇〇 )’其中該中間部份(102)包含第二層(i〇2c)。 2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的多層力卩強元件(1〇〇 )’其中該第一層(102a)的厚度(D1 〇2a)及/或該第Ξ 層(102c)的厚度(D102c)等於或小於該第二層(102b )的厚度(D102b )。 2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5項所述的多層加強元件(1 〇 〇 )’其中該弟一層(102a)的厚度(Dl〇2a)及/或該第S 層(1 02c )的厚度(D102c )等於或小於該第二層(1 〇2b )的厚度(D1 02b )。 -23- 201000330 2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1項至第2 7項中任一項所述的 多層加強元件(1 00 )’其中該多層加強元件(1 〇〇 )另外 包含內側部份(1 0 1 )及外側部份(1 0 3 ),該中間部份( 1 〇 2 )被設置在該內側部份(1 0 1 )與該外側部份(I 0 3 ) 之間。 2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1項至第2 7項中任一項所述的 多層加強元件(100),其中該至少兩層(102a,102b) 的每一個是由選擇自由複合材料特別是非金屬纖維加強塑 膠材料所組成的群類的材料製成。 3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8項所述的多層加強元件(1 〇 〇 )’其中該至少兩層(l〇2a,102b)的每一個是由選擇自 由複合材料特別是非金屬纖維加強塑膠材料所組成的群類 的材料製成。 31· —種自行車輪圈(1),其係由輪圈本體及至少一 個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至第3 0項中任一項所述的多層加 強元件(1 00 )製成,該多層加強元件係藉著適配( adaptation )於該輪圈本體而與該自行車輪圈〇) —起使 用。 3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1項所述的自行車輪圈(1 ), 其中相對於該自行車輪圈(1 )的橫截面,該傾斜側部區 域(120a’…,120h)中的至少一個相對於該自行車輪圈 (1 )的內環狀側(1 1 )的法線方向(N-N )係以梯級形 (cascade-shaped)或傾斜方式被配置。 3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2項所述的自行車輪圏(1 ), -24- 201000330 其中該傾斜側部區域(12 0 a ’…,12 0 h)中的至少一個位 在該內環狀側(1 1 )的外部側表面(1 1 b )處。 3 4 · —種將多層加強元件(1 0 〇 )附著於自行車輪圈( 1 )的內環狀側(1 1 )的方法’該內環狀側(11 )具有外 部內表面(11a)及外部側表面(11b) ’該方法包含: 提供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 0項中任一項所述的 多層加強元件(1 0 〇 ); 將該多層加強元件(1 0 0 )附著於該外部內表面(1 1 a ); 將該多層加強元件(100 )成形爲相應於該外部內表 面(1 1 a )及該外部側表面(1 1 b )的部份:及 用該相應地成形的多層加強元件(1 〇〇 )包裹該外部 內表面(1 1 a )及該外部側表面(1 1 b )的部份。 3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所述的方法,另外包含: 將樹脂注入(resinating )在成形情況或未成形情況 中的該多層加強元件(1 〇 〇 )。 3 6 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4項或第3 5項所述的方法,其 中成形該多層加強元件(1 〇 〇 )另外包含: 將該第一部份(1 〇 1 )相應於該外部內表面(1 1 a )地 彎曲;及 將該第二及/或第三部份(1〇2,1〇3)相應於該外部 內表面(1 1 a )及該外部側表面(n b )的部份地折疊。 37.—種製造自行車輪圏(1)的方法,包含至少一個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4項至第3 6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中 -25- 201000330 的製造步驟,或使用至少一個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 3 〇項中任一項所述的多層加強元件(1 0 0 )。 -26-
TW97149812A 2008-06-24 2008-12-19 Reinforcement element for a bicycle rim TWI374814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0810029870 DE102008029870A1 (de) 2008-06-24 2008-06-24 Verstärkungselement für eine Fahrradfelg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00330A true TW201000330A (en) 2010-01-01
TWI374814B TWI374814B (en) 2012-10-21

Family

ID=41396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7149812A TWI374814B (en) 2008-06-24 2008-12-19 Reinforcement element for a bicycle rim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DE (1) DE102008029870A1 (zh)
TW (1) TWI3748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87878B2 (en) 2016-09-27 2018-06-05 Alex Global Technology, Inc. Reinforcing structure of carbon fiber rim
DE102016118570B4 (de) 2016-09-30 2020-06-18 Alex Global Technology, Inc. Verstärkte Kohlefaser-Felge
DE102018102338A1 (de) * 2018-02-02 2019-08-08 Shimano Inc. Fahrradfelg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rselb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6037163B4 (de) * 2006-08-01 2009-09-24 Friebel, Moritz, Dr. Speichenlaufrad mit einer Hohlkammerfelge
DE102007052674B4 (de) * 2006-11-03 2017-05-18 Shimano Inc. Fahrradfelge
US7377595B1 (en) * 2007-02-28 2008-05-27 Shimano Inc. Bicycle ri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374814B (en) 2012-10-21
DE102008029870A1 (de) 2010-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26884B2 (en) Spoke, wheel and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a spoke, especially for bicycles
US7427189B2 (en) Wind turbine rotor blade
US6109638A (en) Honeycomb reinforced composite fiber bicycle frame
US7909713B2 (en) Shaft for a sports stick such as a hockey stick
CN101842539B (zh) 加强复合面板
WO2013008752A1 (ja) 背もたれ用フレーム構造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WO2005068284A1 (ja) 自転車用クラン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463414B2 (ja) 構造要素及び構造要素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
JPH04117902A (ja) 自転車用靴の靴底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ITTO20010621A1 (it) Pedivella per bicicletta e procedimento per la sua fabbricazione.
JPH06511407A (ja) 取付プレートを有するスキー
WO2014020942A1 (ja) 空気ばね
CN102006993A (zh) 用于制造在两侧带有覆盖层的芯复合部件的方法
US20030175455A1 (en) Structural element made from fibre-reinforced plastic
TW201226253A (en) Load bearing component, in particular for a bicycle, having a stack of insert piece segments and fibre layers
WO2006072758A3 (en) Fibre metal reinforced composite structure
TW201000330A (en) Reinforcement element for a bicycle rim
US20200247082A1 (en) Edge Structure Of Fiber Reinforced Resin Structure Body
JP5460417B2 (ja) 釣糸ガイ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ITVI20010143A1 (it) Metodo di realizzazione di una struttura di pedivella per biciclette e veicoli similari, nonche' struttura di pedivella ottenuta con tale me
JP2011079358A (ja) 内リム表面に補強部を有する軽合金製のホイール
US20160303445A1 (en) Hockey stick having reinforced core structure
TWI430897B (zh) 自行車輪圈
JP2017132063A (ja) 繊維強化樹脂構造体
CN113518866B (zh) 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