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407450A - Fabrication of nanocomposite thin films for high density magnetic recording media - Google Patents

Fabrication of nanocomposite thin films for high density magnetic recording media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407450A
TW200407450A TW91132912A TW91132912A TW200407450A TW 200407450 A TW200407450 A TW 200407450A TW 91132912 A TW91132912 A TW 91132912A TW 91132912 A TW91132912 A TW 91132912A TW 200407450 A TW200407450 A TW 20040745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item
magnetic
patent application
scop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11329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584670B (en
Inventor
Y D Yao
Po-Cheng Kuo
Sheng-Chi Chen
An-Cheng Sun
Chen-Chieh Chiang
Original Assignee
Academia Sinic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0/286,601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20040084298A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Academia Sinica filed Critical Academia Sinica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846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84670B/zh
Publication of TW2004074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07450A/zh

Links

Description

200407450 ⑴ 玖τ (發明說明應敘明: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先前技術、内容、實施方式及圖式簡單說明) 背景 [0 0 0 1 ]本申請案係關於形成於基板上之顆粒狀薄膜, 及更明確g之’係關於供資料儲存用之磁性顆粒狀薄膜的 製造。 [0002】各種磁性顆粒狀薄膜已被發展及研究以應用於 磁性記錄媒體。可將此種薄膜設計成包括具高頑磁力及大 殘田磁化量之磁性晶粒。磁性晶粒與來自適當磁頭的磁場 又互作用’而在窝入操作中接受儲存用的資料,或在讀取 操作中輸出先前儲存於晶粒中的資料。 [0003】此種磁性顆粒狀薄膜之一適當材料例如為 F e P t>基磁性薄膜。f e P t晶粒或顆粒展現適合於磁性資料 儲存用的磁性質。尤其可將Fept晶粒散佈於非磁性之非 晶質SiN基地中,使FePt晶粒可彼此分離或分開,如此 可降低相鄰FePt晶粒之間其磁性耦合所造成之雜訊,因 而增進此種薄膜應用於磁性記錄的性能。可將F e p t _基磁 性薄膜設計成產生高頑磁力He、甚佳之殘留磁化量Mr、 同磁阳異向性常數Ku、小晶粒尺寸、良好抗腐蝕性、及 大的磁能積(BH)max。此種引人矚目的Fept_基顆粒狀薄膜 可應用於高密度磁性記錄之媒體。 概要 [0004]本申請案包括製造用於高密度記錄媒體之具散 佈於非磁性基地中之分開磁性晶粒之複合顆粒狀薄膜的 技術。根據一具體實施例,此製造可包括下列步驟。首先, 200407450
將適當的磁性材料、晶粒限制材料、及非磁性非晶質材 料濺鍍於基板上形成顆粒狀薄膜,其中磁性材料之晶粒係 散佈於非磁性之非晶質材料基地中。選擇適當的晶粒限制 材料(其可為非磁性材料)使其主要係位於磁性晶粒之晶 界,以限制各晶粒之大小,以完成薄膜中期望的小晶粒尺 寸。接下來使顆粒狀薄膜在高退火溫度下退火選定的期 間,然後再於適當的淬火液體中淬火,以將磁性晶粒自軟 磁相轉變為具期望磁性質之硬磁相。 [0005】根據本申請案之一態樣,在退火處理之前可於 顆粒狀薄膜上形成鈍化覆蓋層,以防止薄膜在退火處理中 氧化。可使用氮化矽,諸如 SiNy,或其他適當的鈍化材 料,於形成此純化覆蓋層。 [00 0 6】在一種實行法中,磁性材料可為FePt,晶粒限 制材料可為Cr,及非磁性材料可為氮化矽諸如Si3N4。用 於支承薄膜之基板可為經自然氧化的矽基板或玻璃基 板。利用以上製造方法之完成複合顆粒狀薄膜的性質對製 程參數甚為敏感,因此,對FePt-基薄膜揭示方法參數之 範例值,以獲致磁性記錄之期望薄膜性質。 [0 0 07] 現於以下圖式、文字說明、及申請專利範圍中 更詳細說明此等及其他的特徵及相關優點。 圖式簡單說明 [000 8】圖1顯示根據一具體實施例之製造此一用於高 密度磁性儲存之顆粒狀薄膜之製作步驟的流程圖。 [0009】圖2顯示根據圖1所示之技術製造用於磁性記 200407450
(3) 錄之FePt-基顆粒狀薄膜之一範例的製作流程。 [0010] 圖 3 說明平均晶粒大小隨各種經退火 (Fe45Pt45Cri〇)i〇〇.5-(SiNy)3 薄膜之 SiNy 體積分率的變化, 其中退火溫度分別係5 0 0 °c、5 5 0 °c、6 0 0 °c、及7 0 0 °c。 [0011】圖4說明不同SiNy體積分率之在δΜ與各種經 退火(Fe45Pt45Cri〇)i〇〇.§-(SiNy)s薄膜之外加磁場Ha之間 的關係。 [0012] 圖 5 說明平均晶粒大小隨經退火 (Fe5〇_x/2Pt5〇-x/2Crx)85-(SiNy)15 薄膜之 Cr 含量的變化,其 中薄膜厚度係約1 0奈米及退火時間係約3 0分鐘。 [0013] 圖 6 說明不同 Ci·含量之在 δΜ 與各種 (Fe5〇-x/2Pt5〇-x/2Crx)85-(SiNy)i5 薄膜之 Ha 之間的關係。 [0014】圖7A及7B分別顯示在平行膜面角形比S"與經 退火(Feso-xuPtso-x/^CrOw^SiNy)。薄膜之Cr含量之間的 關係,及在S"與經退火(Fe45Pt45Cri〇)1()〇4-(SiNy)5薄膜之 SiNy體積分率之間的關係。 [0015】圖 8A及 8B分別顯示 He//及 Ms隨經退火 (Fe50_x/2Pt5〇-x/2Crx)85-(SiNy)15 薄膜之 Cr 含量之變化,及 He"及 Ms 隨經退火(Fe45Pt45Cri〇)i〇〇.s-(SiNy)5 薄膜之 SiNy 體積分率之變化。薄膜厚度為10奈米。 [0016】圖9係厚度10奈米,及在600 °C下退火約30 分鐘之經退火(Fe45Pt45Cri〇)85-(SiNy)i5薄膜的磁滞曲線 (M-H loop) 〇 詳述 200407450
[0017] 本申請案之製造技術部分係以希望降低相鄰磁 性晶粒間之交互作用及顆粒狀薄膜中之各磁性晶粒之尺 寸,以於磁性記錄中獲致高儲存密度的認知為基礎。相鄰 磁性晶粒間之交互作用可經由使磁性晶粒散佈於非磁性 之非晶質基地諸如氮化矽中,以使磁性晶粒分離而降低。 此分離可降低晶粒間之交互作用,諸如晶粒間的靜磁作用 及相鄰磁性晶粒之交換交互作用所產生之雜訊。 [0 0 1 8】除了用於降低雜訊之磁性晶粒的物理分離之 外,各晶粒之物理尺寸亦會限制資料儲存之密度。因此, 此申請案之另一態樣係將晶粒限制材料混合於顆粒狀薄 膜中,使存在於各磁性晶粒之晶界上,而抑制磁性晶粒之 成長。此降低的晶粒尺寸可使單位面積中之磁性晶粒的數 目增加,因此而提高儲存密度。 [0019]在另一態樣中,磁性晶粒應具大的磁晶異向性 常數,以獲致供磁性記錄用之大的平行膜面頑磁力。因 此,如以下所說明,應適當選擇非磁性材料之添加量,包 括非磁性之非晶質材料及晶粒限制材料之量,以獲致期望 的磁晶異向性常數。 [0 02 0】圖1顯示根據一具體實施例之製造此一用於高 密度磁性儲存之顆粒狀薄膜之製作步驟的流程圖。選擇用 於支承顆粒狀薄膜之適當基板,並準備進行薄膜沈積。其 中尤其可使用矽基板或玻璃基板。在步驟110,將用於形 成磁性晶粒之磁性材料、待存在於各磁性晶粒之晶界之晶 粒限制材料、及使磁性晶粒散佈之用於形成非晶質基地之 200407450
(5) 非磁性材料濺鍍於基板上,而形成具有各以晶粒限制材料 為邊界且散佈於非晶質基地中之小磁性晶粒的初鐘軟磁 性顆粒狀薄膜。 [0 0 2 1】如進一步說明於以下的實施例中,應適當選擇 顆粒狀薄膜内磁性材料、晶粒限制材料及非磁性材料的比 例,以獲致用於磁性記錄之期望的整體薄膜性質。舉例來 說,當薄膜中之晶粒限制材料之含量增加時,可降低晶粒 尺寸。然而,當薄膜中之晶粒限制材料增加時,在退火過 · 程中其會自各晶粒之晶界擴散至晶粒表面,而使磁性晶粒 之磁晶異向性常數不利地降低。此外,如晶粒限制材料為 非磁性如同FePt-基薄膜中之Cr,則增加晶粒限制材料之 含量亦會使完成顆粒狀薄膜之飽和磁化量 Ms不利地降 低。此種不利影響顯示晶粒限制材料之含量不應無限制的 增加。因此,應選擇晶粒限制材料之最佳或接近最佳的 值,以於相衝突的效應之間取得平衡。 [0022】關於非磁性材料,晶粒尺寸可隨非磁性材料之 φ 體積分率的增加而減小。因此,希望提高非磁性之體積分 率,以減小晶粒尺寸。 [0023】另一方面,如於FePt-基薄膜中所展示,顆粒狀 薄膜中之非磁性材料基地提供使磁性晶粒散佈及空間分 離,而有利地降低由晶粒間耦合所造成之雜訊。因此,薄 膜中之非磁性材料之體積分率的增加可有利地降低晶粒 間耦合之強度。此外,顆粒狀薄膜中之非磁性材料之體積 分率的少量增加可有利地提高完成顆粒狀薄膜之飽和磁 -10- 200407450
⑹ 化量。在此方面,飽和磁化量在最佳體積分率下達到最大 值,及當體積分率進一步增加超過最佳值時則減低。 [0024】此外,顆粒狀薄膜中之非磁性材料基地亦可具 有保護性作用,而有利地降低在高溫條件下諸如在退火過 程中在磁性晶粒與下層基板之間的不利反應,其中此反應 之主要不利影響為飽和磁化量之降低。由於非磁性材料基 地亦可稀釋完成顆粒狀薄膜之飽和磁化量,因而其於薄膜 中之體積分率具有一最佳值,在低於此最佳值下,體積分 率之增加會使飽和磁化量提高,及高於此最佳值,體積分 率之增加則會使飽和磁化量減小。 [002 5]以上與顆粒狀薄膜内三材料之比例相關的各種 效應顯示在選擇三材料之各者之量時有相互衝突的效 應。因此在選擇期望比例時,應考慮對最終顆粒狀薄膜之 性質的所有影響。此外,各種製程參數亦會影響薄膜性 質。以下舉出數個實施例以說明在實行圖1所示之製造方 法時的此態樣。經發現FePt薄膜中之Fe:Pt:Cr*之原子比 的一較佳範圍係在約 4 5 : 5 4 : 1至約 4 1 : 3 4 : 2 5之間,其中 45:45:1 0之比為較佳。FePtCr:SiN之體積分率係在約 9 0 : 1 0至約5 0 : 5 0之範圍内,其中約8 5 : 1 5之比為較佳。 [0 0 2 6】回來參照圖1中之步驟 1 1 0,濺鍍可於經通入 Ar氣體之真空腔體中進行。將電極設置於腔體中,其中 施加電場,以使Ar離子化而產生Ar電漿。Ar電漿中之 帶電的Ar離子經加.速,而撞擊設置靶材(即磁性材料、晶 粒限制材料、及非磁性材料)之陰極表面。此Ar離子之轟 200407450
⑺ 擊於靶材上造成靶材之濺鍍於設置在靠近陰極表面之基 板上,而形成顆粒狀薄膜。基板溫度及Ar壓力係控制濺 鍍速率之兩重要參數。經發現Ar壓力可在自約0.3毫托 耳(mTor〇至約20毫托耳之範圍内,其中約 7毫托耳之 Ar氣體的壓力為較佳。可將基板溫度設在低於約4 5 °C的 溫度下,以 2 5 °C左右較佳,而產生具期望性質之顆粒狀 薄膜。 [0027】適用於製造之濺鍍系統可為磁控濺鍍系統,其 · 中於陰極產生磁場,以增進電子之捕捉。此一系統可達到 高的沈積速率。在實行時,此種磁控濺鍍系統可於電極之 兩端施加 DC電場而產生電漿,或者於電極之兩端施加 RF電場而產生電漿。 [0 0 2 8】由賤鍍方法形成之顆粒狀薄膜中之磁性晶粒一 般係為軟磁相。必須進行額外的步騾,以使磁性晶粒轉變 為供資料儲存用之硬磁相。在說明於此申請案之實行法 中,使用示為步驟120之退火及示為步驟130之浮火於達 0 成此轉變。退火一般係在高溫下進行。為防止在顆粒狀薄 膜中在軟磁相中產生不期望的氧化,可在進行退火之前將 鈍化層沈積於軟磁顆粒狀薄膜上。在此可使用各種鈍化材 料,包括氮化矽(例如,SiNy)。 [0029】在步驟 120,使顆粒狀薄膜於真空中在退火溫 度下退火適當的退火期間。由於非磁性材料基地及晶粒限 制材料的存在下,磁性晶粒之成長受到抑制。經發現在退 火過程中真空可低於約1(Γ6托耳,退火溫度在約400 °C及 -12- 200407450
約8 0 0 °C之間,其中在約6 0 0 °C下之溫度為較佳,及退火 期間在約5至9 0分鐘之間,其中約3 0分鐘之期間為較佳。 [0 0 3 0] 當退火完成時,在圖1之步騾 130,接著使經 退火之顆粒狀薄膜於淬火液體中快速冷卻下來,以完成磁 性晶粒之自軟磁相轉變為硬磁相。淬火液體可為在低於約 5 °C之溫度下。舉例來說,在一實行法中,可將在約 0 °C 下之冰及水的混合物使用作為淬火液體。 [0 0 3 1 ] 以下詳細說明基於以上圖 1所示之方法製造 · FePt-基顆粒狀薄膜的例子。基板可為自然氧化的Si基板 或玻璃基板。用於形成磁性晶粒之磁性材料為 F ePt。晶 粒限制材料為 Cr,及用於非晶質基地之非磁性材料為氮 化矽。 [0032】圖2顯示製造用於磁性記錄之FePt基顆粒狀薄 膜的一範例製作流程,其中步驟 210、220、23 0及 240 分別呈現濺鍍方法、鈍化層之形成、退火方法、及浮火方 法。具有FePt及Cr之FePtCrlfc可為FePtCr合金,或 g FePtCr複合靶(其中複合靶包括經覆蓋Cr片之FePt靶)。 圖 2之方法可製造用於磁性記錄媒體之高頑磁力的 FePtCf-SiN顆粒狀奈米複合薄膜。 [0033] 在 一 種 實 行 法 中 , 將 (Fe5〇-x/2Pt5〇-x/2Crx)1()〇-3-(SiNy)§ 奈米複合薄膜(x = 0〜30 原 子百分比,及 δ = 0〜30體積百分比)製造於玻璃諸如康寧 (Corning) 1 73 7F玻璃或經自然氧化的矽晶圓基板諸如 Si(100)上。濺鍍係經在環境溫度下對FePtCI·靶及Si3N4 -13 - 200407450
(9) 靶使用D C及RF磁控共鍍而達成。剛沈積得之薄膜具有 軟磁性質之γ-FePt顆粒散佈於非晶質SiN基地中之顆粒 狀結構。剛沈積得之薄膜一般由於其之低頑磁力,而無法 被使用作為磁性記錄媒體。於在真空中在經控制的條件下 退火期望的溫度及期間之後,薄膜亦維持其之顆粒狀結 構,但軟磁性γ - F e P t相可轉變為硬磁性γ i - F e P t相。此經 轉變之薄膜具有高頑磁力及小的晶粒尺寸。可將其使用於 極高密度的磁性記錄媒體。 [0 03 4] 在步驟240,濺鍍方法使高頑磁力的FePt顆粒 散佈於非磁性非晶質氮化矽基地中,而降低磁性記錄薄膜 之晶粒大小,以致薄膜之記錄密度可提高。然而,若不存 在作為晶粒限制材料之Cr,則薄膜中之FePt磁性顆粒對 於特定的高密度記錄而言仍不夠小。舉例來說,FePt顆 粒在FePt-Si3N4薄膜中係約30奈米,其會限制薄膜之記 錄密度。因此,必需再減低磁性顆粒之大小,以提高記錄 密度。此係經由將Cr加至FePt合金薄膜,以由於Cr會 偏析於F e P t之晶界而抑制F e P t之晶粒成長所達成。磁性 顆粒之顆粒大小可經由加入C r而減至低於1 0奈米。 [0 0 3 5 ] 在濺鍍過程中,使基板旋轉,以得到組成均勻 之薄膜。在步驟220,將SiNy之薄覆蓋層覆蓋於磁性薄 膜上作為鈍化層,以保護薄膜不致在後續退火過程中氧 化。於沈積之後,使薄膜於真空中在不同溫度下退火,然 後再於冰水中淬火(步驟2 3 0及2 4 0)。此等薄膜之易磁化 軸係與膜面平行。經退火的FePtCr-SiN薄膜展現平行膜 200407450
(ίο) 面頑磁力He"〉3500 Oe、飽和磁化量Ms > 425 emu/立 方公分,且平行膜面角形比S / /,即M r / M s之比,係約〇 . 7 5。 可將此薄膜使用於極高密度的磁性記錄媒體。 [003 6】表1列示FePtCr-SiN薄膜之製備的濺鍍參數。 濺鍍腔體之背景壓力係大約3x1 (T7托耳,及薄膜係在0.3 及20毫托耳之間之氬壓力PAr下沈積,其中以PAr = 7毫 托耳為較佳。將濺鍍槍分別設在如下的功率密度:對 FePtCr靶將外加DC電源設於2瓦/平方公分,及將Si3N4 · 靶之RF電源自1 .5變化至12瓦/平方公分。FePtCr之 沈積速率係約0.3奈米/秒。基板溫度係低於4 5 °C,例 如,約2 5 °C。使剛沈積得之薄膜於真空中在4 0 0 °C及8 0 0 °C之間之溫度下退火5〜90分鐘,然後再於冰水中淬火。 淬火液體之溫度係低於5 °C,例如,約0 °C。 表1 基板溫度(Ts) 環境溫度 RF功率密度 對 Si3N4 靶 1 .5〜12 W/cm2 DC功率密度 對 FePtCr 靶 2 W/cm2 背景真空 3x1 (Γ7托耳 基板與靶之間之距離 6 cm 氬壓力 0.3〜20毫托耳 氬流率 5 0 ml/min [0 03 7】以下記述更多例子,以說明圖1及2所示之技 術的各種特徵。利用穿透式電子顯微鏡(TEM)觀察薄膜微 結構,及由TEM明視野相片計算薄膜之平均晶粒大小。 -15 - 200407450
00 薄膜磁性質是以試片振動測磁儀(VSM)及超導量子干涉 測磁儀(SQUID)量測,其最大外加磁場分別為13及50 kOe。利用能量散射光譜儀(EDS)測定薄膜之組成及均勻 度。利用原子力顯微鏡(AFM)測量薄膜之厚度。 實施例1 [0038】基板溫度係在室溫下以75 rpm之轉速旋轉。於 將濺鍍腔體抽真空至3x1 (Γ7托耳之後,將Ar氣體引入至 腔體内。在整個濺鍍期間中將Ar壓力維持於7毫托耳。 製造FePtCr-SiN薄膜之濺鍍條件示於表1。圖3顯示平 均晶粒大小隨各種經退火(FeePteCqohoo.^SiNyh薄膜 之SiNy體積分率的變化。退火溫度分別係在500°C、550 °C、600°C、及700°C °Cr含量係固定於10原子百分比。 薄膜厚度為10奈米及退火時間係約3 0分鐘。其顯示 FePtCr薄膜之晶粒大小隨退火溫度之增加而增加,但隨 SiNy之體積分率的增加而減小。當在600 °C下退火時,經 退火(FeoPtuCno)合金薄膜(siNy = 〇體積百分比)之平均 晶粒大小係約1 8奈米,但當s iNy體積分率增加至i 5體 積百分比時,其可減低至約9 5奈米。經由TEM明視野 相片觀察經退火後不含SiNy之Fe45Pt45Cr1()合金薄膜之平 均晶粒大小係約18奈米,然而對含siNy =20體積百分比 之(Fe45Pt45Cri())8()-(SiNy)2()奈米複合薄膜則僅約8奈米。 圖3及相關的TEM照片亦顯示當薄膜之SiNy體積分率增 加時其顆粒間距離增加,且磁性顆粒變得較小。 [0039】圖4顯示不同SiNy體積分率之在5?4與各種經 200407450
(12) 退火(Fe45Pt45Cri〇)i〇〇_5-(SiNy)5 薄膜之 Ha (間的關係。 C r含量係固定於1 0原子百分比。正的δΜ顯示在磁性顆 粒之間的交互作用力較強,且顆粒間交互作用之型式為交 換搞合(exchange coupling)。負的δΜ顯示弱的磁性顆粒 交互作用,且顆粒間交互作用之型式為磁偶極交互作用 (dipoleinteraction)。實際上,希望媒體雜訊儘可能地低, 因此對於磁性記錄媒體應用而言,磁性薄膜之負的δΜ為 較佳。如圖4所示,其顯示(Fe45Pt45Cr·10)合金薄膜(SiNy = 〇體積百分比)之δΜ值為正,此薄膜中之磁性晶粒的交互 作用為交換耦合。當薄膜之SiNy體積分率增加至約20體 積百分比時,δΜ之值減低至約零,及當SiNy體積分率進 一步增加時,其變為負值。當薄膜之SiNy體積分率達到 3 0體積百分比時,δΜ變為負值,此時顆粒間交互作用之 型式為磁偶極交互作用。提高磁性薄膜之SiNy體積分率 可使顆粒間交互作用之強度減弱,此係由於較高的 SiNy 體積分率使磁性顆粒間之距離擴大所致。 實施例2 [0 0 4 0】濺鍍條件係與實施例1相同。圖5顯示平均晶 粒大小隨經退火(Fe50-x/2Pt50-x/2Crx)85-(SiNy)i5 薄膜之 Cr 含量的變化。薄膜中之SiNy的體積分率係固定於15體積 百分比。於圖5中明顯可見薄膜之平均晶粒大小隨薄膜之 Cr含量的增加而減小。對於經退火(Fe5〇Pt5〇)85-(SiNy)15 薄膜(Cr = 0原子百分比),平均晶粒大小係約3 5奈米, 但當C r含量增加至1 0原子百分比時,其減小至約9 · 5奈 -17- 200407450
(13) 米。分別對經退火(Fe5GPt5())85-(SiNy)15薄膜(Cr = 0原子 百分比)及(Fe42.5Pt42.5Cn5)85-(SiNy)15 薄膜(Cr =15 原子 百分比)取得對應的 TEM 明視野相片比較,其中 (Fe5〇Pt5〇)85-(SiNy)15薄膜(Ci· = 0原子百分比)之平均晶粒 大小係約 35 奈米,然而(Fe42.5Pt42.5Cri5)85-(SiNy)15 薄膜 (Ci· =15原子百分比)則僅約8奈米。圖4及相關的TEM 照片顯示當薄膜之C r含量增加時,磁性顆粒變得較小, 且顆粒間距離增加。
[0041] 圖 6 顯示不同 Cr 含量之在 δΜ 與各種 (Fe5〇_x/2Pt5〇-x/2Crx)85-(SiNy)15 薄膜之外加磁場 Ha 之間的 關係。薄膜中之SiNy的體積分率係固定於1 5體積百分 比。薄膜厚度係 10 奈米及退火時間係 30 分鐘。 (Fe5〇Pt5〇)85-(SiNy)15薄膜(Cr = 0原子百分比)之δΜ值在 外加磁場的作用下為正值,因此,此薄膜中之磁性顆粒交 互作用的型式為交換搞合。當 Cr 含量增加時, (Fe50_x/2Pt50-x/2Crx)85-(SiNy)15薄膜中之磁性顆粒的尺寸 減小且磁性顆粒間之距離變得較大,致磁性顆粒交互作用 之強度降低。因此,如圖6所示,當Cr含量增加時,薄 膜之δΜ減低。當Cr含量增加至2 5原子百分比時,薄膜 之δΜ減小至輕微的負值,此時顆粒間交互作用變為磁偶 極交互作用。ΤΕΜ相片亦證實圖4及6之δΜ-Ha曲線, 即在磁性薄膜中增加C r或S iNy含量將使磁性顆粒間之距 離增加,致顆粒間交互作用之強度降低。 實施例3 -18- 200407450
(14)
[00 42】濺鍍條件係與實施例 1相同。圖7A顯示在平 行膜面角形比 S"與經退火(Feso-x/zPtso-x/^Crxhs-CSiNy)。 薄膜之Ci·含量之間的關係。薄膜之SiNy體積分率係固定 於15體積百分比及薄膜厚度為10奈米,退火溫度為600 °C ,及退火時間為 30分鐘。圖 7B顯示 S//隨經退火 (Fe45Pt45Cri〇)1()〇4-(SiNy)3 薄膜之 SiNy 體積分率之變化。 Cr含量係固定於10原子百分比。明顯可見圖7A之S// 值隨Cr含量之增加而下降。當Cr = 0原子百分比時,S// 之值為0.81,及當Cr含量增加至15原子百分比時,S// 則下降至約0.53。同樣地,圖7B之S"值隨SiNy含量之 增加而下降。當SiNy = 0體積百分比時,S"為0.8,及當 磁性薄膜之SiNy體積分率增加至30體積百分比時,S" 則下降至約0.48。此顯示當FePtCr-SiN薄膜之Cr或SiNy 含量增加時,磁性FePtCr顆粒變為混亂排列且被Cr或 SiNy所孤立。 [0043] 經發現 Cr或 SiNy含量之增加會使經退火 (Fe5〇-x/2Pt5〇-x/2Crx)1()〇-5-(SiNy)5 薄膜之平行膜面頑磁力 HC//減低。如圖8A所示,當SiNy體積分率係固定於15 體積百分比時,經退火(Fe5〇.x/2Pt5〇_x/2Crx)85-(SiNy)15薄膜 之 He//隨 Cr 含量之增加而減低,其中經退火 (Fe5〇Pt5())85-(SiNy)15 薄膜(Cr = 0 原子百分比)之 He"值係 約80 00 Oe,但當Cr含量增加至10原子百分比時,其減 低至約3 700 Oe。圖8A及8B之薄膜係於600°C下退火30 分鐘,及基板為矽晶圓。同樣地,如圖 8 B所示,當 C r -19- 200407450
含量係固定於10原子百分比時,經退火(Fe45Pt45Cr1())薄 膜(SiNy = 0體積百分比)之He"值係約5 600 Oe,但當薄 膜之S iNy體積分率增加至3 0體積百分比時,其可減低至 約3 5 0 Ο e。提高磁性薄膜之C r或S iNy含量可抑制在退 火過程中之磁性晶粒成長’因此而使晶粒大小偏離早磁區 大小。事實上,一些晶粒甚至變為超順磁粒子。此外, Cr擴散至FePt晶粒表面區域中會導致FePt之磁晶異向 性常數減低。基於以上原因,所以He/〆直會隨薄膜之Ci· 或S i N y含量的增加而減低。 [00 44]另一方面,Cr係非磁性物質,提高Cr含量會 稀釋磁性薄膜之Ms值。如圖8A所示,當將SiNy體積分 率固定於15體積百分比時,經退火(Fe5〇Pt5〇)85-(SiNy)15 薄膜(Cr = 0原子百分比)之Ms值係約490 emu/立方公 分,但當C r含量增加至1 0原子百分比時,其會減低至約 450 emu/立方公分。如圖8B所示,由於純FePtCr合金 薄膜與 Si基板會在高溫下產生反應,所以經退火 (卩€45?“5(:1:1。)合金薄膜(8丨^ = 0體積百分比)之^/15值僅 係約2 7 5 e m u /立方公分,但當薄膜之S i N y體積分率增 加至5體積百分比時,M s則可增加至約4 8 0 e m u /立方 公分。此顯示SiNy於防止金屬磁性顆粒與Si基板在高溫 下反應有良好的保護效果。但當SiNy體積分率高於約5 體積百分比時,Ms值會減低。如圖8B所示,由於SiNy 亦為非磁性物質,因此其亦會稀釋磁性薄膜之Ms值,當 SiNy體積分率自5體積百分比增加至30體積百分比時, -20- 200407450
(16)
Ms值則自480 emu/立方公分下降至約180 emu/立方公 分。 實施例4 [0 0 4 5】濺鍍條件係與實施例1相同。圖9顯示在約6 0 0 °C下退火30分鐘之(Fe45Pt45Cr*1())85-(SiNy)15薄膜的磁滯 曲線。外加磁場係與膜面平行。測得其M s值係約4 5 0 e m u /立方公分及He//值係約3 700 Oe。 [0 0 4 6】僅揭示一些具體實施例。然而,應明瞭可不脫 春 離以下申請專利範圍之精神而進行變化及改進,且其係應 涵蓋於以下之申請專利範圍内。
-21 -

Claims (1)

  1. 200407450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方法,包括: 將用於形成磁性晶粒之磁性材料、待存在於各磁性 晶粒之晶界之晶粒限制材料、及使磁性晶粒散佈之用 於形成非晶質基地之非磁性材料錢鍍於基板上,而形 成具有各以晶粒限制材料為邊界且散佈於非晶質基地 中之小磁性晶粒的初鍍軟磁顆粒狀薄膜; 使初鍍的顆粒狀薄膜於真空中在經控制的退火條件 下在退火溫度下退火一退火期間;及 接著使經退火之薄膜於淬火液體中淬火,以完成初 鍍軟磁顆粒狀薄膜之轉變為具高平行膜面頑磁力及高 飽和磁化量之硬磁顆粒狀薄膜。 2.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更包括在退火之 前於初鍍的軟磁顆粒狀薄膜上形成一純化層,以防止 薄膜在退火過程中之氧化。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方法,其中該鈍化層包括 氮化矽之薄膜。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磁性材料包 括FePt,該晶粒限制材料包括Cr,及該非磁性材料包 括氮化矽。 5. 根據电.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方法,其更包括選擇薄膜 中各材料之比例,以使(Fe50-x/2Pt50-x/2Crx)100-5-(SiNy)5 顆 粒狀硬磁薄膜具有優異的性質,其中X係在約0至約 3 0原子百分比之間,及δ係約0至約3 0體積百分比。 200407450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方法,其更包括將薄膜中 之Fe:Pt:Cr之原子比選為在自約45:54:1至約41:34:25 之範圍内。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 6項之方法,其中該薄膜中之 Fe:Pt:Cr之原子比係約45:45:1 0。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 4項之方法,其中將薄膜中之 卩6?1(:1^3丨>^之體積分率選為在自約90:10至約50:50之 範圍内。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 8項之方法,其中該薄膜中之 FePtCr:SiN之體積分率係約85:15。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方法,其更包括在濺鍍中 使用FePtCr靶,以供給作為磁性材料之FePt及作為晶 粒限制材料之Cr。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方法,其中該FePtCr靶 包括FePtCr合金|&。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方法,其中該FePtCr靶 包括FePtCr複合靶,其包括經覆蓋Ci:片之FePt靶。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基板係經自 然氧化之S i晶圓或玻璃基板。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更包括使用一磁 控濺鍍系統進行濺鍍,其中施加直流(DC)或射頻(RF) 電場,以產生濺鍍用之電漿。 15·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更包括在濺鍍中 將氬壓力設定於約0.3毫托耳(mTorr)及約20毫托耳之 200407450
    間。 1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之方法,其中該氬壓力係約 7毫托耳。 1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更包括在濺鍍過 程中將基板之溫度設定在低於約4 5 °C之溫度下。 1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 7項之方法,其中在濺鍍過程中 將基板溫度設定於約2 5 °C之溫度下。 1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更包括在退火過 程中將真空控制在低於約lxl (Γ6托耳之壓力下。 2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更包括將退火溫 度設在約4 0 0 °C及8 0 0 °C之間,且退火期間控制在約5 至90分鐘之間。 2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 0項之方法,其中將退火溫度設 至約600°C。 2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 0項之方法,其中將退火期間設 至約3 0分鐘。 2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淬火液體具 有低於約5 °C之溫度。 2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更包括控制材料 之組成比、退火及淬火之條件,以使FePtCr-SiN顆粒 狀薄膜具有Ms > 425 emu/立方公分及He > 3500 Oe 之磁性質,其中FePt係磁性材料,Cr係晶粒限制材料, 及SiN係非磁性材料。 25. —種方法,包括: 200407450
    於基板上形成軟磁性顆粒狀薄膜,其具有散佈於非 晶質氮化矽基地中之磁性FePt晶粒,且具有設置於各 F e P t晶粒之晶界以限制住F e P t晶粒尺寸之晶粒限制材 料Cr ; 使薄膜於真空中在退火溫度及期間經控制的條件下 退火;及 於退火之後使薄膜於淬火液體中淬火,以使薄膜轉 變為具有顆粒狀結構之硬磁性薄膜,而展現Ms > 425 emu/立方公分之飽和磁化量及He > 3500 Oe之平行膜 面頑磁力。 2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 5項之方法,其中於經控制之濺 鍍腔體中,將含 Fe、Pt、Cr、及氮化碎之乾;賤鐘於基 板上。 2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之方法,其更包括選擇薄膜 中之F e : P t: C r之原子比係在自約4 5 : 5 4 : 1至約4 1 : 3 4 : 2 5 之範圍内。 2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之方法,其中該薄膜中之 Fe:Pt:Cr之原子比係約45:45:10。 2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 2 6項之方法,其中將薄膜中 FePtCr及氮化矽之體積比選為在自約90:10至約50:50 之範圍内。 3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 2 9項之方法,其中該薄膜中 FePtCr及氮化矽之體積比係約85:15。 31·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 6項之方法,其更包括使用一磁 200407450 控濺鍍系統進行濺鍍,其中施加直流(DC)或射頻(RF) 電場,以產生濺鍍用之電漿。 3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 6項之方法,其更包括在濺鍍中 將氬壓力設定於約〇 . 3毫托耳及約2 0毫托耳之間。 3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 6項之方法,其更包括在濺鍍過 程中將基板之溫度設定在低於約4 5 °C之溫度下。 3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 5項之方法,其更包括: 在退火過程中將真空控制在低於約1 X 1 (Γ6托耳之壓力 下;及 將退火溫度設在約4 0 0 °C及8 0 0 °C之間,且退火期間控 制在約5至9 0分鐘之間。 3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 5項之方法,其中該淬火液體具 有低於約5 °C之溫度。 3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 5項之方法,其更包括在退火之 前於軟磁顆粒狀薄膜上形成一鈍化層,以防止薄膜在 退火過程中之氧化。
TW91132912A 2002-10-31 2002-11-08 Fabrication of nanocomposite thin films for high density magnetic recording media TW584670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286,601 US20040084298A1 (en) 2002-10-31 2002-10-31 Fabrication of nanocomposite thin films for high density magnetic recording media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84670B TW584670B (en) 2004-04-21
TW200407450A true TW200407450A (en) 2004-05-16

Family

ID=34061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1132912A TW584670B (en) 2002-10-31 2002-11-08 Fabrication of nanocomposite thin films for high density magnetic recording media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5846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83953B2 (en) 2007-03-06 2011-12-27 Micron Technology, Inc. Registered structure formation via the application of directed thermal energy to diblock copolymer films
US8557128B2 (en) 2007-03-22 2013-10-15 Micron Technology, Inc. Sub-10 nm line features via rapid graphoepitaxial self-assembly of amphiphilic monolayers
US8294139B2 (en) 2007-06-21 2012-10-23 Micron Technology, Inc. Multilayer antireflection coatings, structures and devices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US7959975B2 (en) 2007-04-18 2011-06-14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s of patterning a substrate
US8097175B2 (en) 2008-10-28 2012-01-17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 for selectively permeating a self-assembled block copolymer, method for forming metal oxide structures, method for forming a metal oxide pattern, and method for patterning a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US8372295B2 (en) 2007-04-20 2013-02-12 Micron Technology, Inc. Extensions of self-assembled structures to increased dimensions via a “bootstrap” self-templating method
US8404124B2 (en) 2007-06-12 2013-03-26 Micron Technology, Inc. Alternating self-assembling morphologies of diblock copolymers controlled by variations in surfaces
US8080615B2 (en) 2007-06-19 2011-12-20 Micron Technology, Inc. Crosslinkable graft polymer non-preferentially wetted by polystyrene and polyethylene oxide
US8999492B2 (en) 2008-02-05 2015-04-07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 to produce nanometer-sized features with directed assembly of block copolymers
US8425982B2 (en) 2008-03-21 2013-04-23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s of improving long range order in self-assembly of block copolymer films with ionic liquids
US8426313B2 (en) 2008-03-21 2013-04-23 Micron Technology, Inc. Thermal anneal of block copolymer films with top interface constrained to wet both blocks with equal preference
US8114301B2 (en) 2008-05-02 2012-02-14 Micron Technology, Inc. Graphoepitaxial self-assembly of arrays of downward facing half-cylinders
US8900963B2 (en) 2011-11-02 2014-12-02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s of form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structures, and related structures
US9087699B2 (en) 2012-10-05 2015-07-21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s of forming an array of openings in a substrate, and related methods of form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structure
US9229328B2 (en) 2013-05-02 2016-01-05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s of form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structures, and related semiconductor device structures
US9177795B2 (en) 2013-09-27 2015-11-03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s of forming nanostructures including metal oxid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84670B (en) 2004-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84638B2 (ja) 高密度磁気記録媒体用ナノコンポジット薄膜の製造
KR100470151B1 (ko) FePtC 박막을 이용한 고밀도 자기기록매체 및 그제조방법
US6183606B1 (en) Manufacture method of high coercivity FePt-Si3N4 granular composite thin films
TW584670B (en) Fabrication of nanocomposite thin films for high density magnetic recording media
JP2996442B2 (ja) 磁気薄膜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製法
Kang et al. (001) oriented FePt–Ag composite nanogranular films on amorphous substrate
WO2008026439A1 (fr) Film mince magnetique
Perumal et al. FePtAg–C nanogranular films fabricated on a heat resistant glass substrate for perpendicular magnetic recording
Ma et al. A study of sputtering process for nanocrystalline FeAlN soft magnetic thin films
Li et al. Effects of sputtering conditions on the 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Ni–Fe films
US20110171494A1 (en) Discontinuous islanded ferromagnetic recording film with perpendicular magnetic anisotropy
US20100124673A1 (en) High density magnetic recording fil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by using rapid thermal annealing treatment
JPH07141641A (ja) 磁気記録媒体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006830A (ja) 磁気記録媒体及びその作成方法
Jeong et al. Controlling the crystallographic orientation in ultrathin L1/sub 0/FePt [111] films on MgO [111] underlayer
JP5776119B2 (ja) 磁気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618135B2 (ja) 垂直磁気記録媒体
JP4590600B2 (ja) 着磁可能な磁性薄膜構造体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289005A (ja) 高配向磁性薄膜の製造方法
Tan et al. Magnetic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FePt–SiO2 nanocomposite films fabricated by nanocluster beam technology
JP3388955B2 (ja) 磁気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KR100814939B1 (ko) 자기기록매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Chiba et al. Magnetic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Ni–Fe nitride films by reactive sputtering
JPS60170213A (ja) 磁性薄膜およびその製法
Ma et al. Crystal 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FePd/Si 3 N 4 Composite Fil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A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