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678234U - 一种混纺面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纺面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678234U
CN221678234U CN202323454073.1U CN202323454073U CN221678234U CN 221678234 U CN221678234 U CN 221678234U CN 202323454073 U CN202323454073 U CN 202323454073U CN 221678234 U CN221678234 U CN 2216782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kin
woven
sewn
breath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45407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虞金锁
苏向荣
陈萍
陆佳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Jiayusi Text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Jiayusi Text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Jiayusi Text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Jiayusi Text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45407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6782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6782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6782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纺面料。其包括基层、透气层、吸汗层、亲肤层、编织层和防护层,基层上表面缝合设置有防护层,下表面缝合设置有编织层,编织层下表面缝合设置有透气层,透气层下表面缝合设置有吸汗层,吸汗层下表面缝合设置有亲肤层,亲肤层内里设置有夹层,夹层内均匀分布有多个抗菌单元。本实用新型面料整体由基层、透气层、吸汗层、亲肤层、编织层和防护层组成,将抗菌单元设置在亲肤层夹层内侧,不与皮肤直接接触,降低对皮肤表面菌落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同时抗菌单元由竹纤维丝和壳聚糖纤维丝混合编织而成,壳聚糖本身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质,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有助于空气流通,提高了穿着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混纺面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纺面料。
背景技术
混纺面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纤维混合而成的面料。这种混合可以在纱线层面进行,也可以在织造过程中将不同类型的纤维交织在一起。混纺面料的制作旨在充分利用各种纤维的优点,以达到特定的性能和外观要求,混纺的优势在于能够融合不同纤维的性能,创造具有综合特性的面料。这使得设计师和制造商能够根据具体需求调配纤维比例,以实现所需的舒适性、耐久性、透气性等性能。
授权公告号为CN21050176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竹纤维混纺面料,其采用的基层面料层具有抗菌除螨、高弹性、高透气性的性能,其中,防螨抗菌面料对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抗菌抑菌性能好;蛋白纤维面料弹性好,具有良好透气透湿性能,混纺面料具有耐磨、透气、回弹性能好的优点。
但是上述提到的混纺面料中的抗菌层位于最里层,长时间与皮肤直接接触,有可能破坏皮肤上的自然菌群平衡,对皮肤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同时采用纳米二氧化钛触媒抗菌纤维制成的抗菌层对人体肺部伤害较大,不宜长期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混纺面料。面料整体由基层、透气层、吸汗层、亲肤层、编织层和防护层组成,将抗菌单元设置在亲肤层夹层内侧,不与皮肤直接接触,降低对皮肤表面菌落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同时抗菌单元由竹纤维丝和壳聚糖纤维丝混合编织而成,壳聚糖本身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质,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有助于空气流通,减少潮湿感,提高了穿着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混纺面料,包括基层、透气层、吸汗层、亲肤层、编织层和防护层,基层上表面缝合设置有防护层,下表面缝合设置有编织层,编织层下表面缝合设置有透气层,透气层下表面缝合设置有吸汗层,吸汗层下表面缝合设置有亲肤层,亲肤层内里设置有夹层,夹层内均匀分布有多个抗菌单元。
优选的,基层由涤纶纤维丝和尼龙纤维丝编织而成,基层与防护层的缝合处设置有聚氨酯涂层,涤纶纤维丝和尼龙纤维丝都是合成纤维,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强度,而聚氨酯涂层可以均匀地涂覆在面料基层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提高了其防水性,避免水分渗透。
优选的,防护层采用腈纶纤维丝和导电纤维丝混纺而成,防护层上胶合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氧化锌颗粒。
优选的,编织层由若干个经线a和若干个纬线a编织而成,经线a和纬线a均由六股聚酯弹力纤维丝粗捻而成。
优选的,透气层采用山地绒面料制成,透气层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透气微孔,多个透气微孔的孔壁均设置有阻水涂层。
优选的,亲肤层采用棉纤维和涤纶纤维混纺而成,亲肤层的厚度为0.15-0.25mm。
优选的,抗菌单元由若干个经线b和若干个纬线b编织而成,经线b和纬线b均包括竹纤维丝,竹纤维丝的外侧螺旋分布有壳聚糖纤维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面料整体由基层、透气层、吸汗层、亲肤层、编织层和防护层组成,将抗菌单元设置在亲肤层夹层内侧,不与皮肤直接接触,降低对皮肤表面菌落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同时抗菌单元由竹纤维丝和壳聚糖纤维丝混合编织而成,壳聚糖本身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质,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有助于空气流通,减少潮湿感,提高了穿着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混纺面料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编织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经线a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抗菌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经线b组成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基层;2、透气层;3、吸汗层;4、亲肤层;5、编织层;6、防护层;7、抗菌单元;8、聚氨酯涂层;9、氧化锌颗粒;10、经线a;11、纬线a;12、聚酯弹力纤维丝;13、透气微孔;14、阻水涂层;15、经线b;16、纬线b;17、竹纤维丝;18、壳聚糖纤维丝。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混纺面料,包括基层1、透气层2、吸汗层3、亲肤层4、编织层5和防护层6,基层1上表面缝合设置有防护层6,下表面缝合设置有编织层5,编织层5下表面缝合设置有透气层2,透气层2下表面缝合设置有吸汗层3,吸汗层3下表面缝合设置有亲肤层4,亲肤层4内里设置有夹层,夹层内均匀分布有多个抗菌单元7。
其中,防护层6采用腈纶纤维丝和导电纤维丝混纺而成,防护层6上胶合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氧化锌颗粒9,腈纶纤维本身就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性能,而导电纤维的加入可以进一步提高面料的抗静电效果,有助于防止静电积聚和减少衣物黏附灰尘。
其中,亲肤层4采用棉纤维和涤纶纤维混纺而成,亲肤层4的厚度为0.15-0.25mm,棉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亲肤性,使得面料更适合直接与皮肤接触,而涤纶纤维通常易于护理,不容易皱缩,且能够更快地干燥,方便对面料进行清洗和保养。
其中,抗菌单元7由若干个经线b15和若干个纬线b16编织而成,经线b15和纬线b16均包括竹纤维丝17,竹纤维丝17的外侧螺旋分布有壳聚糖纤维丝1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防护层6提高面料的抗静电效果,防止静电积聚,减少衣物黏附灰尘,亲肤层4中的棉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亲肤性,使得面料更适合直接与皮肤接触,而涤纶纤维通常易于护理,不容易皱缩,且能够更快地干燥,方便对面料进行清洗和保养,在亲肤层4的夹层内里设置有抗菌单元7,使得抗菌单元7不与皮肤直接接触,降低对皮肤菌落产生影响的风险性,同时抗菌单元7的编织纤维由竹纤维丝17和壳聚糖纤维丝18混合而成,壳聚糖纤维丝18螺旋设置在竹纤维丝17表面,提高了二者连接的紧密性以及缝合强度。
实施例二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混纺面料,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详细公开了基层1、编织层5和透气层2的具体组成部分,透气层2采用山地绒面料制成,透气层2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透气微孔13,多个透气微孔13的孔壁均设置有阻水涂层14。
其中,基层1由涤纶纤维丝和尼龙纤维丝编织而成,基层1与防护层6的缝合处设置有聚氨酯涂层8,涤纶纤维丝和尼龙纤维丝都是合成纤维,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强度,同时设置有聚氨酯涂层8,聚氨酯涂层8可以均匀地涂覆在面料基层1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提高了其防水性,避免水分渗透,同时聚氨酯涂层8上设置有微孔结构,允许空气穿透,实现透气性。
其中,编织层5由若干个经线a10和若干个纬线a11编织而成,经线a10和纬线a11均由六股聚酯弹力纤维丝12粗捻而成,聚酯弹力纤维丝12具有良好的弹性,能够在受力后迅速恢复原状,使得面料具有较好的拉伸性和回弹性。
本实施例中,编织层5具有编织间隙,与透气层2的透气微孔13配合,提高了整体的透气性,同时在基层1外侧设置有聚氨酯涂层8,既能避免水分渗透,同时也允许空气穿透,实现内外空气对流的情况,同时透气微孔13的孔壁设置有阻水涂层14,通过阻水涂层14避免水分对透气微孔13闭合,保证了透气微孔13的透气能力,提高了透气层2的实用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5)

1.一种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1)、透气层(2)、吸汗层(3)、亲肤层(4)、编织层(5)和防护层(6),基层(1)上表面缝合设置有防护层(6),下表面缝合设置有编织层(5),编织层(5)下表面缝合设置有透气层(2),透气层(2)下表面缝合设置有吸汗层(3),吸汗层(3)下表面缝合设置有亲肤层(4),亲肤层(4)内里设置有夹层,夹层内均匀分布有多个抗菌单元(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基层(1)由涤纶纤维丝和尼龙纤维丝编织而成,基层(1)与防护层(6)的缝合处设置有聚氨酯涂层(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编织层(5)由若干个经线a(10)和若干个纬线a(11)编织而成,经线a(10)和纬线a(11)均由六股聚酯弹力纤维丝(12)粗捻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透气层(2)采用山地绒面料制成,透气层(2)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透气微孔(13),多个透气微孔(13)的孔壁均设置有阻水涂层(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抗菌单元(7)由若干个经线b(15)和若干个纬线b(16)编织而成,经线b(15)和纬线b(16)均包括竹纤维丝(17),竹纤维丝(17)的外侧螺旋分布有壳聚糖纤维丝(18)。
CN202323454073.1U 2023-12-18 2023-12-18 一种混纺面料 Active CN2216782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454073.1U CN221678234U (zh) 2023-12-18 2023-12-18 一种混纺面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454073.1U CN221678234U (zh) 2023-12-18 2023-12-18 一种混纺面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678234U true CN221678234U (zh) 2024-09-10

Family

ID=92619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454073.1U Active CN221678234U (zh) 2023-12-18 2023-12-18 一种混纺面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6782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167249U (zh) 一种抗菌面料
CN208791877U (zh) 一种仿牛仔面料
CN206927992U (zh) 排汗包覆纱
CN221678234U (zh) 一种混纺面料
CN211713294U (zh) 一种可降解纱线
CN216400839U (zh) 一种吸湿排汗纺织布料
CN208993225U (zh) 一种防晒面料
CN208055548U (zh) 一种罗缎面料
CN210970206U (zh) 一种运动透气紧身衣面料
CN205668420U (zh) 一种纤维织物
CN211683850U (zh) 一种带有耐磨层的罗马针织面料
CN206457584U (zh) 一种抗静电的涤棉交织布
CN208646193U (zh) 一种保暖高弹性面料
CN208180439U (zh) 一种太空棉吸湿面料
CN222557162U (zh) 一种棉涤混纺纱及针织面料
CN207789889U (zh) 一种清凉透气的复合服装面料
CN206635495U (zh) 一种高效阻燃释放负氧离子绒布
CN222451617U (zh) 一种冰爽吸湿排汗型牛仔面料
CN206319117U (zh) 一种三层分支结构织物
CN217803727U (zh) 一种真丝混纺高透气面料
CN222431781U (zh) 一种抗菌防紫外线运动面料
CN215970418U (zh) 一种长效抗菌舒适透气型面料
CN215397432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化纤布
CN220447366U (zh) 一种抗静电雪尼尔面料
CN221721037U (zh) 一种聚酯纤维混纺纱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