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303773U -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303773U
CN221303773U CN202323367535.6U CN202323367535U CN221303773U CN 221303773 U CN221303773 U CN 221303773U CN 202323367535 U CN202323367535 U CN 202323367535U CN 221303773 U CN221303773 U CN 2213037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line
lines
adjacent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36753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赫
林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36753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3037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3037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3037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该阵列基板包括设置在衬底上的多个子像素列和多条数据线,相邻的两列子像素列之间设置有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第一数据线包括多条第一子线以及连接于相邻的两条第一子线之间的第二子线,第一子线和第二子线设置于不同层;第二数据线包括多条第三子线以及连接于相邻的两条第三子线之间的第四子线,第三子线和第四子线设置于不同层;第一子线和第三子线同层设置,且第一子线对应第四子线设置,第二子线对应第三子线设置,以使相邻的两条数据线中位于同层的子线部分错开设置,降低相邻的两条数据线发生短路的风险,提高良率,以缓解现有采用HG2D架构像素设计的显示面板存在良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在诸如频率120Hz和8K像素等高刷新率和高分辨率的大尺寸显示面板中,由于显示面板解析度越来越大,刷新频率越来越高,使得显示面板的充电时间大幅缩短,目前为了增加充电时间,采用了HG2D(half gate,two data)架构的像素设计。也即是一列子像素对应两条数据线的结构形式,使得充电时间变为原来2倍,很好的解决了充电率不足的问题,然而,采用HG2D架构像素设计的显示面板存在良率较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以缓解现有采用HG2D架构像素设计的显示面板存在良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其包括衬底以及阵列排布在所述衬底上的多个子像素,多个所述子像素在第一方向上排布成子像素行,多个所述子像素在第二方向上排布成子像素列;
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衬底上的多条数据线,多条所述数据线均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布,相邻的两列所述子像素列之间设置有两条所述数据线,所述两条所述数据线为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线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排布的多条第一子线以及连接于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子线之间的第二子线,所述第一子线和所述第二子线设置于不同层;所述第二数据线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排布的多条第三子线以及连接于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三子线之间的第四子线,所述第三子线和所述第四子线设置于不同层;所述第一子线和所述第三子线同层设置,且所述第一子线对应所述第四子线设置,所述第二子线对应所述第三子线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中,每一所述子像素列中的所述子像素与相邻的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二数据线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中,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列及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列之间的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二数据线中,所述第一数据线与该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列中的一个连接,所述第二数据线与该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列中的另一个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中,在同一所述子像素列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数据线连接,另一个与所述第二数据线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数据线连接的所述子像素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子线和所述第四子线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子线连接;与所述第二数据线连接的所述子像素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二子线和所述第三子线之间,并与所述第三子线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中,所述第一子线和所述第三子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正投影相离;或者,所述第二子线和所述第四子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正投影相离。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中,每个所述子像素包括晶体管以及与所述晶体管连接的像素电极,所述像素电极位于所述晶体管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一子线和所述第三子线与所述晶体管的部分金属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二子线和所述第四子线与所述像素电极同层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子线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子线的宽度,所述第四子线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子线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中,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衬底上的多条扫描线,多条所述扫描线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行之间设置一条所述扫描线,每条所述扫描线与同一所述子像素行中的全部所述子像素连接;相邻的两条所述扫描线中,一条所述扫描线与相邻的所述第一子线和所述第四子线存在重叠区域,另一条所述扫描线与相邻的所述第二子线和所述第三子线存在重叠区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前述实施例其中之一的阵列基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中,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设置在所述衬底上的多条数据线,多条所述数据线均沿第二方向延伸,并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布,相邻的两列所述子像素列之间设置有两条所述数据线,所述两条所述数据线为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其中,所述第一数据线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排布的多条第一子线以及连接于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子线之间的第二子线,所述第一子线和所述第二子线设置于不同层;所述第二数据线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排布的多条第三子线以及连接于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三子线之间的第四子线,所述第三子线和所述第四子线设置于不同层;所述第一子线和所述第三子线同层设置,且所述第一子线对应所述第四子线设置,所述第二子线对应所述第三子线设置,以使相邻的两条数据线中位于同层的子线部分错开设置,降低相邻的两条数据线发生短路的风险,提高良率,从而解决了现有采用HG2D架构像素设计的显示面板存在良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的部分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部分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另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又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实用新型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在附图中,为了清晰理解和便于描述,夸大了一些层和区域的厚度。即附图中示出的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对于相关技术中采用HG2D架构像素设计的显示面板存在良率较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参照图1,图1为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的部分平面示意图,显示面板采用了HG2D(half gate,two data)架构的像素设计,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扫描线GL以及多条数据线,一列子像素对应两条数据线,相邻的两列子像素之间具有两条数据线,两条数据线为第一数据线DL1和第二数据线DL2,第一数据线DL1和第二数据线DL2之间的距离较近,容易发生短路,进而导致显示面板的良率较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请参照图2和图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部分膜层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阵列基板100包括衬底10以及阵列排布在所述衬底10上的多个子像素,多个所述子像素在第一方向X上排布成子像素行(如图2示出的子像素行SPH1、SPH2、SPH3),多个所述子像素在第二方向Y上排布成子像素列(如图2示出的子像素列SPL1、SPL2、SPL3)。
需要说明的是,图2示意性示出了三个子像素行和三个子像素列,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阵列基板100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子像素行和子像素列。另外,所述第一方向X和所述第二方向Y不同,比如所述第一方向X为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Y为列方向,所述第一方向X与所述第二方向Y垂直。
所述阵列基板1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衬底10上的多条数据线20和多条扫描线30,多条所述数据线20均沿所述第二方向Y延伸,并沿所述第一方向X间隔排布,多条所述扫描线30沿所述第一方向X延伸,并沿所述第二方向Y间隔排布。相邻的两列所述子像素列之间设置有两条所述数据线20,所述两条所述数据线20为第一数据线21和第二数据线22。所述第一数据线21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间隔排布的多条第一子线211以及连接于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子线211之间的第二子线212,所述第一子线211和所述第二子线212设置于不同层;所述第二数据线22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间隔排布的多条第三子线221以及连接于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三子线221之间的第四子线222,所述第三子线221和所述第四子线222设置于不同层;所述第一子线211和所述第三子线221同层设置,且所述第一子线211对应所述第四子线222设置,所述第二子线212对应所述第三子线221设置,以使相邻的两条数据线20中位于同层的子线部分错开设置,降低相邻的两条数据线20发生短路的风险,提高良率,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采用HG2D架构像素设计的显示面板存在良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具体地,继续参照图2,每一所述子像素列与相邻的所述第一数据线21和所述第二数据线22连接,也即每一所述子像素列与两条所述数据线20连接,该两条所述数据线20可位于所述子像素列的两侧。比如,以所述子像素列SPL1为例,所述子像素列SPL1与位于其两侧的所述第一数据线21和所述第二数据线22连接。
进一步地,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列之间的所述第一数据线21和所述第二数据线22中,所述第一数据线21与该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列中的一个连接,所述第二数据线22与该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列中的另一个连接。比如,以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列SPL1、SPL2为例,所述子像素列SPL1和所述子像素列SPL2之间的所述第一数据线21和所述第二数据线22中,所述第一数据线21与所述子像素列SPL1连接,所述第二数据线22与所述子像素列SPL2连接。
进一步地,在同一所述子像素列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数据线21连接,另一个与所述第二数据线22连接,所述第一数据线21和所述第二数据线22用于给对应的所述子像素提供数据信号。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与所述第一数据线21连接的所述子像素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子线211和所述第四子线222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子线211连接;与所述第二数据线22连接的所述子像素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二子线212和所述第三子线221之间,并与所述第三子线221连接。
所述第一子线211和所述第三子线221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的正投影相离,或者,所述第二子线212和所述第四子线222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的正投影相离。其中,相离是指两个正投影不存在重叠部分,比如所述第一子线211和所述第三子线221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的正投影相离是指所述第一子线211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三子像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的正投影不存在重叠部分。
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行之间设置一条所述扫描线30,每条所述扫描线30与同一所述子像素行中的全部所述子像素连接,用于给对应的所述子像素提供扫描信号;相邻的两条所述扫描线30中,一条所述扫描线30与相邻的所述第一子线211和所述第四子线222存在重叠区域,另一条所述扫描线30与相邻的所述第二子线212和所述第三子线221存在重叠区域,也即所述第一子线211、所述第二子线212、所述第三子线221以及所述第四子线222均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跨过一条所述扫描线30,使所述第一子线211、所述第二子线212、所述第三子线221以及所述第四子线222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基本相同,且与所述子像素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的尺寸相当,以利于所述数据线20与对应的所述子像素连接。
结合参照图2和图3,每个所述子像素包括晶体管40以及与所述晶体管40连接的像素电极50,所述像素电极50位于所述晶体管40远离所述衬底10的一侧,所述第一子线211和所述第三子线221与所述晶体管40的部分金属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二子线212和所述第四子线222与所述像素电极50同层设置。
具体地,参照图3,所述晶体管40设置在所述衬底10的一侧,所述衬底10可以为刚性基板或柔性基板;所述衬底10为刚性基板时,可包括玻璃基板等硬性基板;所述衬底10为柔性基板时,可包括聚酰亚胺(Polyimide,PI)薄膜、超薄玻璃薄膜等柔性基板。所述晶体管40为薄膜晶体管,所述晶体管40包括有源层44、栅极41、源极42和漏极43。所述像素电极50设置在所述晶体管40远离所述衬底10的一侧,并与所述晶体管40的源极42或漏极43电连接。当然地,所述阵列基板100还包括多个绝缘层,比如位于所述衬底10与所述有源层44之间的缓冲层11,位于所述有源层44和所述栅极41之间的栅极绝缘层12,位于所述栅极41与所述源极42和所述漏极43之间的层间绝缘层13,位于所述源极42和所述漏极43与所述像素电极50之间的平坦化层14。
可选地,所述栅极41与所述扫描线30同层设置,且所述栅极41和所述扫描线30电连接,比如所述栅极41可与对应的所述扫描线30一体设置。所述第一子线211和所述第三子线221均与所述源极42和所述漏极43同层设置,所述第二子线212和所述第四子线222均与所述像素电极50同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所述第二子线212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子线211的宽度,所述第四子线222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子线221的宽度,以降低所述第二子线212和所述第四子线222的电阻。
其中,所述缓冲层11、所述栅极绝缘层12、所述层间绝缘层13均为无机层,比如均为氧化硅层或氮化硅层,所述平坦化层14为有机层,比如为有机光阻层。所述有源层44为半导体层,比如为多晶硅层或氧化物半导体层。所述栅极41、所述源极42和所述漏极43均为金属层,比如为铜、铝、钛、钼等金属形成金属单层或金属叠层。所述像素电极50为透明导电层,比如为由氧化铟锡(ITO)形成的透明导电层。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2至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100的另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第二子线212和所述第四子线222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的正投影相离,且所述第二子线212和所述第四子线222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的正投影之间还存在间隙,此时,所述第一子线211和所述第三子线221均跨过相邻的两条所述扫描线30。在本实施例中,同样能够实现降低相邻的两条数据线20发生短路的风险,提高良率,其他说明请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2至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100的又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第一子线211和所述第三子线221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的正投影相离,且所述第一子线211和所述第三子线221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的正投影之间还存在间隙,此时,所述第二子线212和所述第四子线222均跨过相邻的两条所述扫描线30。在本实施例中,同样能够实现降低相邻的两条数据线20发生短路的风险,提高良率,其他说明请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面板1000包括如前述实施例其中之一的阵列基板100。所述显示面板1000还包括与所述阵列基板100相对设置的对置基板200。所述显示面板1000可为液晶显示面板,此时,所述可对置基板200为彩膜基板。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中,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设置在所述衬底上的多条数据线,多条所述数据线均沿第二方向延伸,并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布,相邻的两列所述子像素列之间设置有两条所述数据线,所述两条所述数据线为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其中,所述第一数据线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排布的多条第一子线以及连接于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子线之间的第二子线,所述第一子线和所述第二子线设置于不同层;所述第二数据线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排布的多条第三子线以及连接于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三子线之间的第四子线,所述第三子线和所述第四子线设置于不同层;所述第一子线和所述第三子线同层设置,且所述第一子线对应所述第四子线设置,所述第二子线对应所述第三子线设置,以使相邻的两条数据线中位于同层的子线部分错开设置,降低相邻的两条数据线发生短路的风险,提高良率,从而解决了现有采用HG2D架构像素设计的显示面板存在良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以及阵列排布在所述衬底上的多个子像素,多个所述子像素在第一方向上排布成子像素行,多个所述子像素在第二方向上排布成子像素列;
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衬底上的多条数据线,多条所述数据线均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布,相邻的两列所述子像素列之间设置有两条所述数据线,所述两条所述数据线为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线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排布的多条第一子线以及连接于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子线之间的第二子线,所述第一子线和所述第二子线设置于不同层;所述第二数据线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排布的多条第三子线以及连接于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三子线之间的第四子线,所述第三子线和所述第四子线设置于不同层;所述第一子线和所述第三子线同层设置,且所述第一子线对应所述第四子线设置,所述第二子线对应所述第三子线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子像素列中的所述子像素与相邻的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二数据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列及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列之间的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二数据线中,所述第一数据线与该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列中的一个连接,所述第二数据线与该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列中的另一个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所述子像素列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数据线连接,另一个与所述第二数据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数据线连接的所述子像素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子线和所述第四子线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子线连接;与所述第二数据线连接的所述子像素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二子线和所述第三子线之间,并与所述第三子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线和所述第三子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正投影相离;或
所述第二子线和所述第四子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正投影相离。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子像素包括晶体管以及与所述晶体管连接的像素电极,所述像素电极位于所述晶体管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一子线和所述第三子线与所述晶体管的部分金属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二子线和所述第四子线与所述像素电极同层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子线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子线的宽度,所述第四子线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子线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衬底上的多条扫描线,多条所述扫描线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行之间设置一条所述扫描线,每条所述扫描线与同一所述子像素行中的全部所述子像素连接;相邻的两条所述扫描线中,一条所述扫描线与相邻的所述第一子线和所述第四子线存在重叠区域,另一条所述扫描线与相邻的所述第二子线和所述第三子线存在重叠区域。
10.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
CN202323367535.6U 2023-12-08 2023-12-08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Active CN2213037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367535.6U CN221303773U (zh) 2023-12-08 2023-12-08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367535.6U CN221303773U (zh) 2023-12-08 2023-12-08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303773U true CN221303773U (zh) 2024-07-09

Family

ID=91742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367535.6U Active CN221303773U (zh) 2023-12-08 2023-12-08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3037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08870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1028178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large holding capacitance in the pixel
US1066381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4851696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9869914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6179972A1 (zh) 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EP2618209B1 (en) Active matrix substrat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CN110928090B (zh) 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面板
US9766525B2 (en) Active-matrix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956308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13311624A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TW201508928A (zh) 液晶顯示器的陣列基板
US11448929B2 (en) Array substrate with light shielding metal portion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device
KR20080102045A (ko) 수평 전계 인가형 액정 표시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043578B1 (ko) 어레이 기판, 액정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928564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10049626B2 (en) Pixel structure
WO2022156131A1 (zh) 阵列基板、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CN112365831B (zh) 显示面板
US20110115691A1 (en) Pixel array
WO2022041367A1 (zh) Tft 器件及其制备方法、阵列基板
CN111474790A (zh) 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面板
CN221303773U (zh)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US20240021624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US20130106679A1 (en) Lcd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