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53899U - 一种器件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器件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53899U
CN220653899U CN202322353979.8U CN202322353979U CN220653899U CN 220653899 U CN220653899 U CN 220653899U CN 202322353979 U CN202322353979 U CN 202322353979U CN 220653899 U CN220653899 U CN 2206538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module
air
box body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5397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丽丽
张昌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idao Network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idao Network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idao Network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idao Network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5397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538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538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538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器件箱,包括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扇,所述箱体的顶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扇,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相对设置,所述箱体中部位于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之间所形成的连线上设置待散热模块。本申请具有提高对位于箱体内部MEC模块及其他元器件的散热效果,优化风路布局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器件箱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设备箱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器件箱。
背景技术
本器件箱为路侧智能驾驶控制体,内部装有MEC模块、交换机、避雷器、电源盒等设备,发热量大。由于大量的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大量的热量积蓄在箱体的内部会对元器件产生影响,为了MEC模块、交换机等关键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对箱体进行散热,在路侧抱杆箱中,箱体内设备特别是MEC模块的散热尤为重要。
参照附图1,市场上现有产品通常在箱体上使用4个风扇,通过位于底部的风扇将外界的空气抽入到箱体的内部,且通过位于箱体顶部的风扇将位于箱体内部热交换后的热空气排出。
上述的风路布局设计对位于箱体内部MEC模块及其他元器件的散热性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对位于箱体内部MEC模块及其他元器件的散热效果,优化风路布局,本申请提供一种器件箱。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器件箱,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器件箱,包括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扇,所述箱体的顶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扇,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相对设置,所述箱体中部位于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之间所形成的连线上设置待散热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风扇将位于外界的低温空气抽入到箱体的内部,且由于待散热模块位于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的连线上,使得抽入到箱体内部的低温空气对待散热模块进行降温,降温后形成的高温气体通过第二风扇抽出,提高对位于箱体内部待散热模块及其他元器件的散热效果,优化风路布局。
可选的,所述箱体的内部一侧或两侧位于所述待散热模块下方安装第一元器件,所述第一风扇、第一元器件及待散热模块之间形成第一风道,所述第一元器件与与待散热模块之间形成第二风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形成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能够对位于第一元器件和MEC模块的元器件进行降温。
可选的,所述箱体的内部一侧或两侧位于待散热模块的上方安装第二元器件,所述待散热模块与所述箱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三风道,所述第二元器件与所述待散热模块之间形成第四风道,所述第二风扇、第二元器件及待散热模块之间形成第五风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形成的第三风道能够将位于第二风道内部的气体流动到第四风道位置处,通过第四风道和第五风道的气体对位于第二元器件和待散热模块的顶端进行降温,降温后的气体通过第五风道和第二风扇排出箱体外侧。
可选的,所述第一风扇位于所述箱体底端中心,所述第二风扇位于所述箱体顶端中心,所述待散热模块位于所述箱体的中心位置,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三风道沿着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形成的直线对称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二元器件靠近所述箱体侧壁的一端与所述箱体的侧壁抵接。
可选的,所述待散热模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风扇,所述第三风扇位于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之间所形成的连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第三风扇能够将位于第一风道顶端位置处的空气抽入到待散热模块的内部,使得第一风道的顶端形成负压,提高外界的空气进入到箱体内部,且能够提高对待散热模块的降温效果。
可选的,所述待散热模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风扇,所述第四风扇位于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之间所形成的连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第四风扇,能够将位于第四风扇上方的位置形成负压区域,使得提高待散热模块上方的气体进入到第五风道内部的速度,提高气体的排出速度。
可选的,所述待散热模块包括有位于相对设置的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所述第一分部和所述第二分部之间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能够将空气导流到所述待散热模块的旁侧。
可选的,所述第一风扇为进风风扇,所述第二风扇为出风风扇;或,所述第二风扇为进风风扇,所述第一风扇为出风风扇。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采用对称设计的风道,使得进入到箱体内部的低温空气能够全面对箱体内部的元器件进行降温,提高元器件降温的效果。
2.箱体上的第一风扇、第二风扇和MEC模块在一条直线上,使得空气在箱体内部流动的阻力最小,提高换热效率,节省增加风扇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的现有产品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的一种器件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1的一种器件箱的应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的一种器件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箱体;11、第一风扇;12、第二风扇;13、第一元器件;14、第二元器件;2、待散热模块;21、第一分部;211、第四风扇;22、第二分部;221、第三风扇;23、散热翅片;3、第一风道;4、第二风道;5、第三风道;6、第四风道;7、第五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2-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器件箱。
实施例1,
参照图2,一种器件箱包括有箱体1,箱体1为矩形空心结构。
箱体1的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扇11,第一风扇11为吸风风扇,第一风扇11位于箱体1底壁的中心位置,第一风扇11的进风端位于箱体1的外侧,第一风扇11的出风端位于箱体1的内侧,通过第一风扇11能够将外界的低温空气抽入到箱体1的内部。
箱体1的顶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扇12,第二风扇12为排风风扇,第二风扇12位于箱体1顶壁的中心位置,第二风扇12的进风端位于箱体1的内侧,第二风扇12的出风端位于箱体1的外侧,通过第二风扇12能够将箱体1内部的高温空气抽出到箱体1的外侧。
位于箱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待散热模块2,待散热模块2位于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2之间的连线上,待散热模块可为MEC,还可以为交换机、避雷器、电源盒等元器件。待散热模块2包括有位于上方的第一分部21以及位于下方的第二分部22,位于第一分部21和第二分部22之间设置有散热翅片23。
第二分部2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风扇221,第三风扇221的进风端位于背离第二分部22的一侧,第三风扇221的出风端位于靠近第二分部22的一侧。通过第三风扇221将位于下方的空气抽入到散热翅片23的位置,进而通过散热翅片23的导向到第二分部22的两侧。
第一分部2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风扇211,第四风扇211的进风端位于靠近第一分部21的一侧,第四风扇211的出风端位于背离第一分部21的一侧,且通过第四风扇211将位于第一分部21的上方形成负压区域。
箱体1的内部位于待散热模块2的下方横向相对设置有第一元器件13,且第一元器件13靠近待散热模块2的一侧与待散热模块2之间留有距离。
箱体1的内部位于待散热模块2的上方横向相对设置有第二元器件14,且第二元器件14靠近箱体1的内侧壁的一端与箱体1之间相对抵接,第二元器件14靠近待散热模块2的一侧与待散热模块2留有距离。
箱体1的内部位于待散热模块2和第一风扇11之间形成第一风道3,且位于第一元器件13与待散热模块2之间形成第二风道4,第一风道3与第二风道4相对连通。位于待散热模块2的两侧对称形成第三风道5,第三风道5与第二风道4相对连通。待散热模块2与第二元器件14之间形成第四风道6,第四风道6与第三风道5相对连通。待散热模块2与第二风扇12之间形成第五风道7,第五风道7的一端与第四风道6相对连通,第五风道7的另外一端与第二风扇12相对连通。
通过第一风扇11将外界的低温空气抽入到第一风道3的内部,位于第一风道3内部的空气一部分沿着第二风道4流向第三风道5,另外一部分通过第三风扇221进入到散热翅片23上,通过散热翅片23导流后进入到第三风道5的内部,位于第三风道5内部的空气经过第四风道6,在第四风扇211的带动下进入到第五风道7的内部,进而通过第二风扇12排出箱体1的外侧。
参照图2、图3,本申请中的箱体1,可通过抱箍或螺栓等方式固设于路边杆体或墙体上,其底部与地面有一定的距离,可以使底部的第一风扇11正常吸风或排风;顶部可设置斜坡或弧形挡在第二风扇12上方,既可以防止第二风扇12处进水,也可保证正常进风或排风。
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通过第一风扇11将外界的低温空气抽入到箱体1的内部,低温空气通过第一风道3和第二风道4对第一元器件13和第二分部22上的元器件进行降温,位于第二风道4位置处的低温空气还可以在第三风扇221的带动下进入到散热翅片23的位置处,进而加强对第二分部22上的元器件进行降温,在散热翅片23的导向下流动至第三风道5位置处。
位于第三风道5内部的气体通过第四风道6和第五风道7对第二元器件14内部的元器件进行降温,降温后的气体通过第二风扇12排出。
实施例2
参照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风扇11为排风风扇,第一风扇11的进风端位于箱体1的内侧,且第一风扇11的出风端位于箱体1的外侧。第二风扇12为吸风风扇,第二风扇12的进风端位于箱体1的外侧,第二风扇12的出风端位于箱体1的内侧。第三风扇221的进风端位于靠近第二分部22的一侧,且第三风扇221的出风端位于背离第二分部22的一侧,第三风扇221带动位于第三风扇221上方的空气向下移动。第四风扇211的进风端位于背离第一分部21的一侧,第四风扇211的出风端位于靠近第一分部21的一侧,第四风扇211带动位于第四风扇211上方的空气向下移动。
外界的低温空气能够通过第二风扇12进入到箱体1的内部,通过第四风扇211和第三风扇221的带动下向下移动,之后空气在第一风扇11的带动下排出箱体1的外侧,使得空气在箱体1的内部自上而下进行流动。
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通过第二风扇12将箱体1外界的低温空气抽入到箱体1的内部,且通过第四风扇211和第三风扇221的带动,将低温空气对待散热模块2进行降温,降温后的气体在第一风扇11的带动下排出到箱体1的外部。
在本申请中,术语“多个”则指至少两个或至少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Claims (9)

1.一种器件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箱体(1),所述箱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扇(11),所述箱体(1)的顶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扇(12),所述第一风扇(11)和所述第二风扇(12)相对设置,所述箱体(1)中部位于所述第一风扇(11)和所述第二风扇(12)之间所形成的连线上设置待散热模块(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器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一侧或两侧位于所述待散热模块(2)下方安装第一元器件(13),所述第一风扇(11)、所述第一元器件(13)及所述待散热模块(2)之间形成第一风道(3),所述第一元器件(13)与所述待散热模块(2)之间形成第二风道(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器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一侧或两侧位于待散热模块(2)的上方安装第二元器件(14),所述待散热模块(2)与所述箱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三风道(5),所述第二元器件(14)与所述待散热模块(2)之间形成第四风道(6),所述第二风扇(12)、所述第二元器件(14)及所述待散热模块(2)之间形成第五风道(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器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扇(11)位于所述箱体(1)底端中心,所述第二风扇(12)位于所述箱体(1)顶端中心,所述待散热模块(2)位于所述箱体(1)的中心位置,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三风道(5)沿着所述第一风扇(11)与所述第二风扇(12)形成的直线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器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元器件(14)靠近所述箱体(1)侧壁的一端与所述箱体(1)的侧壁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器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散热模块(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风扇(221),所述第三风扇(221)位于所述第一风扇(11)和所述第二风扇(12)之间所形成的连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器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散热模块(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风扇(211),所述第四风扇(211)位于所述第一风扇(11)和所述第二风扇(12)之间所形成的连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器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散热模块(2)包括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分部(21)和第二分部(22),所述第一分部(21)和所述第二分部(22)之间设置有散热翅片(23),所述散热翅片(23)能够将空气导流到所述待散热模块(2)的旁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器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扇(11)为进风风扇,所述第二风扇(12)为出风风扇;或,所述第二风扇(12)为进风风扇,所述第一风扇(11)为出风风扇。
CN202322353979.8U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器件箱 Active CN2206538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53979.8U CN220653899U (zh)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器件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53979.8U CN220653899U (zh)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器件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53899U true CN220653899U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95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53979.8U Active CN220653899U (zh)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器件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538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88000A (zh) 一种集成式牵引变流器冷却***
CN106659063A (zh) 一种内置风道式密封机箱
CN220653899U (zh) 一种器件箱
CN112466624A (zh) 一种干式变压器用冷却降温机构及冷却降温工作方法
CN208079549U (zh) 用于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盒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5750290A (zh) 一种防凝露结构、集成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21058625U (zh) 一种设备箱的散热结构
CN214581437U (zh) 空调器
CN211351433U (zh)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高压开关柜
CN213037832U (zh) 一种用于立式渗碳炉的循环风冷装置
CN212462408U (zh) 一种配电柜用散热组件
CN108282988B (zh) 一种用于电控柜的换热风道***
CN209230112U (zh) 一种自保护的注塑机用冷却***
CN220830633U (zh) 一种机柜
CN215453767U (zh) 一种对称引风的电子散热器
CN212169305U (zh) 一种功率模组结构及焊机
CN221057517U (zh) 一种集成式散热电池***
CN214223449U (zh) 高效散热结构及其制冷器具
CN211084255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7232062U (zh) 一种智能变频恒压供水控制柜
CN220981440U (zh) 取暖器
CN215600458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CN216698031U (zh) 一种通风散热型机床变压器
CN219938838U (zh) 一种逆变器的散热风道
CN218998642U (zh) 一种可快速降温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