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16868U - 下车身结构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下车身结构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16868U
CN218616868U CN202222997024.1U CN202222997024U CN218616868U CN 218616868 U CN218616868 U CN 218616868U CN 202222997024 U CN202222997024 U CN 202222997024U CN 218616868 U CN218616868 U CN 2186168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side wall
flange
connecting part
body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9702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齐伟
张宏涛
秦睿
李林冲
布占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ixin Zhi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ixin Zhix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ixin Zhi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9702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168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168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168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车身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所述下车身结构包括:纵梁、横梁,所述纵梁上包括本体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本体部相连,另一端具有第一开口;所述横梁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一开口伸入所述第一连接部内,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周壁固定连接,以使所述横梁与所述纵梁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周壁上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贯穿所述第一开口的周沿;所述横梁包括主体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主体部相连;所述主体部穿过所述第一开口伸入所述第一连接部内,所述第二连接部支撑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周沿。通过应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提高横梁与纵梁连接的结构强度,且便于装配。

Description

下车身结构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下车身结构和具有该下车身结构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横梁和铸纵梁连接处一般为一字形搭接,搭接面较窄,可以通过SPR(自冲铆)或者FDS(流钻)进行连接的位置较少;存在连接面不足、连接结构单一的问题,导致车身结构稳定性较差;尤其对于车身较重且对车身刚度要求较高的车型,现有技术的连接方式不足以给车身提供稳定支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下车身结构,可以提高横梁与纵梁连接的结构强度,且便于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包括前述的下车身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车身结构,包括:纵梁、横梁,所述纵梁上包括本体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本体部相连,另一端具有第一开口;所述横梁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一开口伸入所述第一连接部内,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周壁固定连接,以使所述横梁与所述纵梁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周壁上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贯穿所述第一开口的周沿;所述横梁包括主体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主体部相连;所述主体部穿过所述第一开口伸入所述第一连接部内,所述第二连接部支撑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周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车身结构,通过在纵梁上设置用于连接横梁的第一连接部,且在横梁上设置适于与第一连接部配合的主体部和第二连接部,可以提高横梁与纵梁连接的结构强度,且便于装配。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下车身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开口的周沿延伸出多个翻边,所述第二连接部与多个所述翻边层叠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开口的相对两侧设有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伸出所述主体部周沿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翻边层叠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翻边层叠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开口的周沿设有第三翻边,所述第三翻边靠近所述本体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伸出所述主体部周沿的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三翻边层叠连接;所述第三翻边与所述第三连接板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均与所述第三翻边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翻边、所述第二翻边和所述第三翻边的一侧表面平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一底壁,所述第一底壁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主体部包括第三侧壁、第四侧壁和第二底壁,所述第二底壁连接于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之间;其中,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层叠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层叠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底壁与所述第一底壁层叠并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还包括至少一个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连接于所述本体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且所述加强板分别与所述本体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周壁与所述横梁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横梁被构造成挤出铝工艺一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纵梁被构造成铸铝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前述的下车身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在车辆上应用前述的下车身结构,可以提高下车身结构的结构强度,利于提高车辆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下车身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下车身结构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下车身结构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100、下车身结构;1、纵梁;10、本体部;11、第一连接部;111、第一侧壁;112、第二侧壁;113、第一底壁;101、第一开口;102、第二开口;12、第一翻边;13、第二翻边;14、第三翻边;2、横梁;20、腔体;21、主体部;213、第三侧壁;214、第四侧壁;212、第二底壁;22、第二连接部;221、第一连接板;222、第二连接板;223、第三连接板;3、加强板;4、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结合图1至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车身结构100,包括:纵梁1和横梁2,纵梁1上包括本体部10和第一连接部11,第一连接部11较长地伸出于本体部10的侧表面,一端与本体部10相连,另一端具有第一开口101,横梁2的一部分可以穿过第一开口101伸入第一连接部11内,并与第一连接部11的周壁固定连接,以使横梁2与纵梁1固定连接,可以增大横梁2与纵梁1连接时的接触面积,提高结构强度。也就是说,通过将横梁2伸入第一连接部11内,可以在纵梁1与横梁2的连接部位形成双层结构,装配时,第一连接部11便于定位横梁2,第一连接部11的周壁可以为横梁2提供支撑,利于提高装配稳定性和连接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车身结构100,通过在纵梁1上设置用于连接横梁2的第一连接部11,使得横梁2可以伸入第一连接部11内并固定连接,可以提高连接的结构强度,且便于装配。
装配时,可以将横梁2穿过第一开口101伸入第一连接部11,此时,第一连接部11的周壁可以对横梁2起到支撑作用,再将横梁2与第一连接部11的周壁固定连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可选地,第一连接部11可以具有腔体,横梁2可以穿过第一开口101插接于腔体内,且横梁2的周壁与第一连接部11的周壁固定连接,可以提高横梁2与第一连接部11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横梁2与纵梁1连接的稳定性,利于提高结构强度。
更为具体地,下车身结构100可以包括两条纵梁1和多条横梁2,一条或多条横梁2可以连接于纵梁1之间,以提高下车身结构100稳定性。
结合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的周壁上设有第二开口102,第二开口102贯穿第一开口101的周沿,使得第一连接部11为敞开式结构,利于简化结构且便于装配横梁2。具体地,横梁2包括主体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第二连接部22与主体部21相连;主体部21穿过第一开口101伸入第一连接部11内,第二连接部22支撑于第二开口102的周沿,由此,主体部21可以与第一连接部11的周壁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22可以支撑于第一连接部11上,利于提高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地,结合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开口102的周沿延伸出多个翻边,可以提高第一连接部11的结构强度,且第二连接部22可以与多个翻边层叠连接,可以在第二开口102处形成双层搭接,从而提高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22的接触面积,提高横梁2与纵梁1连接的结构强度。可选地,多个翻边可以是沿第二开口102周沿向内延伸的翻边,多个翻边也可以是沿第二开口102周沿向外延伸的形式,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结合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开口102的相对两侧设有第一翻边12和第二翻边13,第二连接部22包括伸出主体部21周沿的第一连接板221和第二连接板222,第一连接板221与第一翻边12层叠连接,第二连接板222与第二翻边13层叠连接。这样,可以在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22的相对两侧均形成双层搭接,利于提高平衡性和结构稳定性。可选地,第一翻边12与第一连接板221,第二翻边13和第二连接板222可以是搭接形式也可以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开口102的周沿设有第三翻边14,第三翻边14靠近本体部10,第二连接部22包括伸出主体部21周沿的第三连接板223,第三连接板223与第三翻边14层叠连接,可以进一步增加横梁2与第一连接部11层叠连接的面积,且第三翻边14可以与第三连接板223通过固定件4固定连接,利于提高横梁2靠近纵梁1本体部10一侧的结构强度。
具体而言,第一翻边12、第二翻边13和第三翻边14分别位于第二开口102的不同方向上,第一连接板221、第二连接板222与第三连接板223分别与第一翻边12、第二翻边13和第三翻边14层叠连接时,可以在第二开口102处的多个方向上形成双层连接结构,提高第二开口102处的支撑效果,利于提高结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翻边12和第二翻边13均与第三翻边14相连,可以增大翻边的面积,且多个翻边之间互相连接利于分散受力。进一步地,第一翻边12、第二翻边13和第三翻边14相连且构造出“U”形结构,使得多个翻边可以包围第二开口102的周沿,提高配合的稳定性。也可以是,在多个翻边上设置加强层,以进一步地提高结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翻边12、第二翻边13和第三翻边14的一侧表面平齐,利于提高结构稳定性,且利于空间布置。
结合图1和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车身结构100,纵梁1或本体部10沿前后方向(例如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横梁2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连接部11与本体部10相连并沿左右方向延伸,因此,横梁2沿左右方向伸入第一连接部11内后,第一连接部11可以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限定横梁2,提高前后、左右方向上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地,第二开口102设于第一连接部11的上部,且多个翻边设于第二开口102周沿,当翻边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时,固定件4可以沿上下方向固定翻边和连接板,从而可以提高横梁2与纵梁1在上下方向上连接的稳定性。当下车身结构100应用于车辆时,可以增强车辆在颠簸路面行驶时上下方向的承力,提高结构强度,从而提高整车刚度和舒适性。进一步地,第三翻边14和第三连接板223通过固定件4固定可以提高横梁2靠近本体部10位置的结构强度。
结合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包括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12和第一底壁113,第一底壁113连接于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之间;主体部21包括第三侧壁213、第四侧壁214和第二底壁212,第二底壁212连接于第三侧壁213和第四侧壁214之间;其中,第三侧壁213与第一侧壁111层叠并固定连接,第四侧壁214与第二侧壁112层叠并固定连接,第二底壁212与第一底壁113层叠并固定连接。也就是说,第一连接部11和主体部21的侧壁和底壁均层叠连接,三个面均可以形成双层结构,可以提高连接的结构强度,且两个侧壁和底壁均通过固定件4连接,利于提高结构稳定性,且易于装配。其中,固定件4可以是铆钉,第一侧壁111和第三侧壁213、第二侧壁112和第四侧壁214以及第一底壁113和第二底壁212之间可以通过SPR(自冲铆)或者FDS(流钻)进行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车身结构100,第一连接部11的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12和底壁呈“U”形;主体部21的第二侧壁112、第四侧壁214和第二底壁212呈一侧敞开的“U”形,可以主体部21与第一连接部11层叠连接的贴合或搭接效果,还可以在主体部21上构造出腔体20,利于减轻重量,且利于吸收冲击力,提高连接的结构稳定性。第二连接部22可以封盖主体部21的敞开侧,以将横梁2构造成中空结构。
结合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一个加强板3,加强板3连接于本体部10与第一连接部11之间,且加强板3分别与本体部10和第一连接部11相连,可以提高第一连接部11与本体部1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加强板3可以起到支撑第一连接部11的作用,提高第一连接部11与横梁2连接的稳定性。
具体地,结合图2和图3,加强板3可以呈三角形板状,即加强板3的一条边与第一连接部11相连,邻边与本体部10相连,斜边支撑于本体部10和第一连接部11之间。结合图3,多个加强板3可以在本体部10上分隔出多个三角形区域,可以在本体部10上构造出网状结构,以提高结构强度。
可选地,加强板3的数量和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布置,例如本体部10的结构或受力情况等,以提高下车身结构100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的周壁与横梁2通过固定件4固定连接,以提高连接可靠性,其中,固定件4可以是螺钉或铆钉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横梁2被构造成挤出铝工艺一体结构,利于降低成本实现轻量化。具体地,通过挤出铝型材的应用可有效降低横梁2的重量,且工艺简单。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纵梁1被构造成铸铝结构。
可选地,由于横梁2和纵梁1的材质均为铝,固定连接时,也可以使用焊接连接或点焊连接。
结合图1至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前述的下车身结构100,通过在车辆上应用前述的下车身结构100,可以提高下车身结构100的结构强度,利于提高车辆的舒适性。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下车身结构100。
结合图1至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车身结构100,包括纵梁1和横梁2,其中,纵梁1包括本体部10和与本体部10相连的第一连接部11,第一连接部11包括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12和第一底壁113,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的上边沿连接有向外延伸的第一翻边12和第二翻边13,由此,第一连接部11的截面可以呈几字形结构。第三翻边14可以连接第二开口102的周沿和本体部10,利于增大横梁2与纵梁1的连接面。
横梁2包括主体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主体部21包括第三侧壁213、第四侧壁214和第二底壁212,第二底壁212连接于第三侧壁213和第四侧壁214之间,第二连接部22封盖第三侧壁213和第四侧壁214的顶端,构造出中空梁,其中,第二连接部22呈板状,第二连接部22的中部适于封盖主体部21,第二连接部的周沿伸出主体部21延伸出第一连接板221、第二连接板222和第三连接板223,第一连接板221、第二连接板222和第三连接板223分别与第一翻边12、第二翻边13和第三翻边14沿上下方向相对并层叠搭接,形成上下双层搭接结构。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11的侧面设置三角形加强面,提升结构的稳固性,增强连接结构的重力支撑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车身结构100,在横梁2与纵梁1的连接处,通过设计双层搭接结构,增加横梁2与纵梁1上端搭接面,使得纵梁1在向横梁2提供支撑力的同时,增加二者接触侧表面和上表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连接点数量,改善相关技术中单层搭接存在的连接点少,连接力有限,上下方向承载力弱的问题,利于灵活设计横梁和纵梁的连接结构。
进一步地,通过增加横梁2与纵梁1连接的接触面积,利于增加固定连接点的数量,利于增加加强板3面积和加强板3数量,从而提高连接强度。本申请可根据横梁2和纵梁1的实际情况及结构灵活设计搭接结构,最终形成上下双层的搭接,解决连接点布置较少,连接强度不足的问题,提高横梁2和纵梁1之间的连接强度和车身的刚度,从而提升车辆的品质及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下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纵梁,所述纵梁上包括本体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本体部相连,另一端具有第一开口;
横梁,所述横梁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一开口伸入所述第一连接部内,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周壁固定连接,以使所述横梁与所述纵梁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周壁上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贯穿所述第一开口的周沿;所述横梁包括主体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主体部相连;所述主体部穿过所述第一开口伸入所述第一连接部内,所述第二连接部支撑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周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周沿延伸出多个翻边,所述第二连接部与多个所述翻边层叠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的相对两侧设有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伸出所述主体部周沿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翻边层叠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翻边层叠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周沿设有第三翻边,所述第三翻边靠近所述本体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伸出所述主体部周沿的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三翻边层叠连接;所述第三翻边与所述第三连接板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均与所述第三翻边相连,和/或
所述第一翻边、所述第二翻边和所述第三翻边的一侧表面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一底壁,所述第一底壁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
所述主体部包括第三侧壁、第四侧壁和第二底壁,所述第二底壁连接于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之间;
其中,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层叠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层叠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底壁与所述第一底壁层叠并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下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连接于所述本体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且所述加强板分别与所述本体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周壁与所述横梁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被构造成挤出铝工艺一体结构,和/或
所述纵梁被构造成铸铝结构。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下车身结构。
CN202222997024.1U 2022-11-10 2022-11-10 下车身结构和车辆 Active CN2186168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97024.1U CN218616868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下车身结构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97024.1U CN218616868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下车身结构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16868U true CN218616868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46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97024.1U Active CN218616868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下车身结构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168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52949B2 (en) Rear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20190275874A1 (en) Lower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7490877B2 (en) Vehicle bumper structure
CN210364088U (zh) 一种电动汽车前地板总成
CN215883294U (zh) 与车身集成的电池包壳体结构
JPS5889475A (ja) 自動車の前後方向強度部材
CN114802447A (zh) 下车身中部结构
CN105818869A (zh) 一种后轮罩搭接结构及汽车白车身
CN117622334A (zh) 一种后围连接结构及白车身
CN218616868U (zh) 下车身结构和车辆
JPH0122784Y2 (zh)
JP7251435B2 (ja) 車両の車体構造
CN219904034U (zh) 用于车辆的电池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20948191U (zh) 车身后围结构及车辆
JPH11139348A (ja) 自動車のパーティションパネルの補強構造
CN215475359U (zh) 接头结构、车架和车辆
CN218055360U (zh) 地板总成和车辆
CN218558968U (zh) 上边梁和车辆
CN220535773U (zh) 用于车辆的前横梁安装结构和车辆
CN212797103U (zh) 用于车辆的地板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9904512U (zh) 车架结构及车辆
CN219487577U (zh) 车辆前地板下纵梁结构及车辆
CN218316349U (zh) 汽车前座椅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21340794U (zh) 驾驶室地板总成、汽车座椅安装结构和车辆
CN219728365U (zh) 用于车辆的地板总成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5

Address after: 071000 No. 2266 Chaoyang South Street, Hebei, Baoding

Patentee after: GREAT WALL MO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266 Chaoyang South Street, Lianchi District, Baodi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elf-confidence Zhixing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