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90733U - 线圈模组、电子设备、无线充电***及变压器 - Google Patents

线圈模组、电子设备、无线充电***及变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90733U
CN217690733U CN202220919355.0U CN202220919355U CN217690733U CN 217690733 U CN217690733 U CN 217690733U CN 202220919355 U CN202220919355 U CN 202220919355U CN 217690733 U CN217690733 U CN 2176907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external
coil module
soft magnet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1935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贵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1935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907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907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907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线圈模组、电子设备、无线充电***及变压器,线圈模组包括软磁体和至少一个线圈,软磁体包括一个主体部和连接于主体部的至少两个接触端,每个线圈均绕设于主体部上,且相邻两个接触端之间设有一个线圈,每个接触端均用于与外接线圈模组的外接软磁体间接接触,以使线圈与外接线圈模组的外接线圈形成闭合磁路。该设计,软磁体通过接触端与外接软磁体间接接触,有效减小了软磁体与外接软磁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线圈模组与外接线圈模组充电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被散发掉,从而有利于提升线圈模组和外接线圈模组的充电速度。

Description

线圈模组、电子设备、无线充电***及变压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圈模组、电子设备、无线充电***及变压器。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能量传输过程中,因热量无法及时被散发掉而导致存在安全隐患,故如何有效传导能量传输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以降低安全隐患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线圈模组、电子设备、无线充电***及变压器,通过减小接触面积使所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被散发掉。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圈模组;该线圈模组包括软磁体和至少一个线圈,软磁体包括一个主体部和连接于主体部的至少两个接触端,每个线圈均绕设于主体部上,且相邻两个接触端之间设有一个线圈,其中,每个接触端均用于与外接线圈模组的外接软磁体间接接触,以使线圈与外接线圈模组的外接线圈形成闭合磁路。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线圈模组,线圈模组的软磁体通过接触端与外接线圈模组的外接软磁体间接接触,有效减小了线圈模组的软磁体与外接线圈模组的外接软磁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线圈模组与外接线圈模组充电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被散发掉,从而有利于提升线圈模组和外接线圈模组的充电速度。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接触端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接触端位于主体部的同侧,且两个接触端分别连接于主体部的两端。
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将两个接触端设计在主体部的同侧,能够有效降低软磁体的加工难度,通过将两个接触端设计在主体部的两端,能够有效保证软磁体的结构稳定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外表面,且两个外表面均为平面,所有接触端设置于靠近外接线圈模组的外接软磁体的其一外表面上。
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将主体部的两相对设置的外表面设计成平面,能够有效降低软磁体的高度,以实现线圈模组的小型化设计。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软磁体的材质包括铁氧体或纳米晶中的至少一种。
基于上述实施例,铁氧体和纳米晶具有较高的磁导率,通过将软磁体设计成铁氧体或纳米晶材料中的一种,能够尽可能多的将作为无线电发射端的线圈或外接线圈所产生的交流磁场束缚在软磁体内,减少了该线圈模组的漏磁,从而提高了该线圈模组的能量传输效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及上述的线圈模组,线圈模组设置于壳体,且线圈模组的线圈为用于发射电能的发射线圈,和/或,该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及上述的线圈模组,线圈模组设置于壳体,且线圈模组的线圈为用于接收电能的接收线圈。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具有上述线圈模组的电子设备,通过软磁体的接触端实现与外接线圈模组的外接软磁体之间的间接接触,有效减小了线圈模组的软磁体与外接线圈模组的外接软磁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电子设备在向外接终端放电的过程中,或者外接终端向电子设备充电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被散发掉,从而有利于提升电子设备的充/放电速度。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该无线充电***包括外接线圈模组及上述的线圈模组,外接线圈模组包括外接软磁体和外接线圈,其中,线圈模组的线圈为用于接收电能的接收线圈或者发射电能的发射线圈中的一个,外接线圈模组的外接线圈为用于接收电能的接收线圈或者发射电能的发射线圈中的另一个。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无线充电***,线圈模组的软磁体通过接触端与外接线圈模组的外接软磁体间接接触,有效减小了线圈模组的软磁体与外接线圈模组的外接软磁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线圈模组与外接线圈模组充电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被散发掉,从而有利于提升该无线充电***的充电速度。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外接线圈的数量为一个,外接线圈设置于外接软磁体的第一表面上,接触端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接触端均与外接软磁体的第一表面间接接触,沿垂直于外接软磁体的第一表面的方向上,其一接触端在外接软磁体的第一表面上的正投影落在外接线圈内,另一接触端在外接软磁体的第一表面上的正投影落在外接线圈外;或者,外接线圈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外接线圈均设置于外接软磁体的第一表面上,且两个外接线圈间隔设置,接触端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接触端均与外接软磁体的第一表面间接接触,沿垂直于外接软磁体的第一表面的方向上,其一接触端在外接软磁体的第一表面上的正投影落在其一外接线圈内,另一接触端在外接软磁体的第一表面上的正投影落在另一外接线圈内;或者,外接线圈的数量为一个,外接线圈绕设于外接软磁体上,接触端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接触端均与外接软磁体的第一表面间接接触,沿垂直于外接软磁体的第一表面的方向上,主体部在外接软磁体的第一表面上的正投影与外接软磁体的第一表面完全重合。
基于上述实施例,软磁体通过两个接触端与外接软磁体间接接触,有效减小了线圈模组的软磁体与外接线圈模组的外接软磁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线圈模组与外接线圈模组充电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被散发掉,从而有利于提升线圈模组和外接线圈模组的充电速度。且该设计适用于具有线圈模组的电路或终端的小型化和异形化的设计;或者,软磁体通过两个接触端与外接软磁体间接接触,有效减小了线圈模组的软磁体与外接线圈模组的外接软磁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线圈模组与外接线圈模组充电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被散发掉,从而有利于提升线圈模组和外接线圈模组的充电速度。通过设计两个外接线圈,使得线圈模组与外接线圈模组充电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也分布的更加均匀,散热面积更大,适用于大功率充电场景(例如扫地机器人等)的应用;或者,软磁体通过两个接触端与外接软磁体间接接触,有效减小了线圈模组的软磁体与外接线圈模组的外接软磁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线圈模组与外接线圈模组充电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被散发掉,从而有利于提升线圈模组和外接线圈模组的充电速度。通过设计沿垂直于外接软磁体的第一表面的方向上,主体部在外接软磁体的第一表面上的正投影与外接外磁体的第一表面完全重合,使得软磁体与外接软磁体的体积都可以实现小型化设计,从而在产品设计时,不需要将软磁体或外接软磁体堆叠在充电设备或终端的电池上,从而线圈模组与外接线圈模组在充电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就不会影响充电设备或终端的电池的寿命,实现了无线电的大功率传输。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还包括第一磁铁及第二磁铁,第一磁铁设置于线圈模组所在的一侧,第二磁铁设置于外接线圈模组所在的一侧,其中,线圈和外接线圈在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所产生的磁性吸附力的作用下形成闭合磁路。
基于上述实施例,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所产生的磁性吸附力用于辅助线圈模组的线圈和外接线圈模组的外接线圈对准,从而实现线圈模组与外接线圈模组之间的有效充电。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圈模组,该线圈模组包括第一软磁体、至少一个第一线圈、第二软磁体及第二线圈,第一软磁体包括一个主体部和连接于主体部的至少两个接触端,每个第一线圈均绕设于主体部上,且相邻两个接触端之间设有一个第一线圈,第二线圈设置于第二软磁体,其中,每个接触端均与第二软磁体直接接触,以使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形成闭合磁路。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线圈模组,第一软磁体通过接触端与第二软磁体直接接触,有效减小了第一软磁体与第二软磁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线圈模组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被散发掉。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压器,该变压器包括变压器骨架及上述的线圈模组,线圈模组设置于变压器骨架上。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变压器,具有上述线圈模组的变压器,能够实现变压器的小型化设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线圈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中的线圈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又一种实施例中的线圈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无线充电***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线圈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中的线圈模组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又一种实施例中的线圈模组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线圈模组;11、软磁体;111、主体部;112、接触端;12、线圈;2、外接线圈模组;21、外接软磁体;211、第一表面;22、外接线圈;3、线圈模组;31、第一软磁体;32、第一线圈;33、第二软磁体;34、第二线圈;200、电子设备;300、无线充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同时,应当理解,在以下的描述中,“电路”是指由至少一个元件或子电路通过电气连接或电磁连接构成的导电回路。当称元件或电路“连接到”另一元件或者称元件/电路“连接在”两个节点之间时,它可以是直接耦接或连接到另一元件,也可以是存在中间元件,元件之间的连接可以是物理上的、逻辑上的、或者两者的结合。相反,当称元件“直接耦接”或者“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时,表示两者之间不存在中间元件。
请参照图1-图3所示,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线圈模组1,能够有效减小线圈模组1的软磁体11与外接线圈模组2的外接软磁体21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线圈模组1与外接线圈模组2充电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被散发掉,降低安全隐患的同时有利于提升线圈模组1和外接线圈模组2的充电速度。
线圈模组1包括软磁体11和至少一个线圈12,软磁体11包括一个主体部111和连接于主体部111的至少两个接触端112,每个线圈12均绕设于主体部111上,且相邻两个接触端112之间设有一个线圈12,每个接触端112均用于与外接线圈模组2的外接软磁体21间接接触,以使线圈12与外接线圈模组2的外接线圈22形成闭合磁路。
以下结合图1-图3对线圈模组1的具体结构进行展开介绍,线圈模组1包括线圈12和软磁体11。
线圈12在施加交流电的情况下产生交流磁场。线圈12的材质可以但不仅限于是铜线。
软磁体11用于束缚线圈12所产生的交流磁场,以减少漏磁的产生。软磁体11的材质可以采用软磁材料。
可以理解的是,线圈12在施加交流电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交流磁场,在宏观上可以将该交流磁场表征成一簇闭合的磁力线,该磁力线优先通过导磁率高的软磁材料(空气的磁导率接近真空磁导率1,且软磁材料的磁导率远高于空气的磁导率)。软磁体11由软磁材料制成,通过软磁体11的设置,线圈12所产生的交流磁场中的大部分磁力线会优先从软磁体11内通过,故可以近似看成线圈12所产生的交流磁场几乎全部被束缚在软磁体11内,减少了该线圈模组1的漏磁(磁力线只穿过线圈模组1的线圈12、或者只穿过外接线圈模组2的外接线圈22),从而提高了该线圈模组1的能量传输效率。
软磁体11包括主体部111和接触端112。
主体部111用于承载线圈12,主体部111的数量为一个,这里对主体部111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设计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主体部111的形状进行合理设计。
接触端112用于与外接线圈模组2的外接软磁体21间接接触,这里对接触端112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设计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接触端112的形状进行合理设计。接触端11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例如,接触端11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者三个。
接触端112与主体部111连接,例如,接触端112可以采用注塑的方式与主体部111形成一体式结构。
线圈12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例如,线圈1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三个。
每个线圈12均绕设于主体部111上,且相邻两个接触端112之间设有一个线圈12,例如,线圈1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也即第一线圈12和第二线圈12,此时接触端112的数量为三个,也即第一接触端112、第二接触端112和第三接触端112,第一线圈12绕设于主体部111上且位于第一接触端112和第二接触端112之间,第二线圈12绕设于主体部111上且位于第二接触端112和第三接触端112之间。
每个接触端112均用于与外接线圈模组2的外接软磁体21间接接触,以使线圈12与外接线圈模组2的外接线圈22形成闭合磁路。其中,“间接接触”可以理解成接触端112与外接线圈模组2的外接软磁体21之间存在空气间隔H,也可以理解成接触端112经由其他部件(例如壳体)与外接线圈模组2的外接软磁体21接触。
可以理解的是,接触端112与外接线圈模组2的外接软磁体21间接接触,满足无线电充电原理,也即具有上述线圈模组1的产品形态可以但不仅限于是无线充电宝、无线耳机、无线手机等采用无线电充电原理实现的产品。
当线圈模组1作为无线电发射端,外接线圈模组2作为无线电接收端时,在线圈模组1的线圈12上施加交流电,该交流电在线圈模组1的软磁体11和外接线圈模组2的外接软磁体21上形成交流磁场(也即上述闭合磁路),该交流磁场在外接线圈模组2的外接线圈22上形成感应交流电,该感应交流电可以经过整流稳压处理后用于给具有外接线圈模组2的产品供电。
同理,当线圈模组1作为无线电接收端,外接线圈模组2作为无线电发射端时,在外接线圈模组2的外接线圈22上施加交流电,该交流电在外接线圈模组2的外接软磁体21和线圈模组1的软磁体11上形成交流磁场(也即上述闭合磁路),该交流磁场在线圈模组1的线圈12上形成感应交流电,该感应交流电可以经过整流稳压处理后用于给具有线圈模组1的产品供电。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线圈模组1,线圈模组1的软磁体11通过接触端112与外接线圈模组2的外接软磁体21间接接触,有效减小了线圈模组1的软磁体11与外接线圈模组2的外接软磁体21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线圈模组1与外接线圈模组2充电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被散发掉,从而有利于提升线圈模组1和外接线圈模组2的充电速度。
考虑到接触端112用于与外接线圈模组2的外接软磁体21间接接触,软磁体11的接触端112可以分布于软磁体11的主体部111的两侧,为尽可能缩小软磁体11的整体尺寸,故设计,接触端1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接触端112位于主体部111的同侧,且两个接触端112分别连接于主体部111的两端。也就是说,主体部111与两个接触端112合围形成一个类“凹字形”结构的软磁体11。该设计中,通过将两个接触端112设计在主体部111的同侧,能够有效降低软磁体11的加工难度,通过将两个接触端112设计在主体部111的两端,能够有效保证软磁体11的结构稳定性。
为降低该线圈模组1的整体厚度,故设计,主体部111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外表面,且两个外表面均为平面,所有接触端112设置于靠近外接线圈模组2的外接软磁体21的其一外表面上。该设计中,通过将主体部111的两相对设置的外表面设计成平面,能够有效降低软磁体11的高度,以实现线圈模组1的小型化设计。
考虑到软磁体11对交流磁场能够起到约束作用,为使作为无线电发射端的线圈12或外接线圈22所产生的交流磁场能够尽可能多的被束缚在软磁体11内,故设计,软磁体11的材质包括铁氧体或纳米晶中的至少一种。该设计中,铁氧体和纳米晶具有较高的磁导率,通过将软磁体11设计成铁氧体或纳米晶材料中的一种,能够尽可能多的将作为无线电发射端的线圈12或外接线圈22所产生的交流磁场束缚在软磁体11内,减少了该线圈模组1的漏磁,从而提高了该线圈模组1的能量传输效率。
请参照图4所示,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200,该电子设备200包括壳体及上述的线圈模组1,线圈模组1设置于壳体,且线圈模组1的线圈12为用于发射电能的发射线圈,和/或线圈模组1的线圈12为用于接收电能的接收线圈。其中,该电子设备200可以但不仅限于是无线充电宝等用于向外接终端发射电能的电子设备200,或者,该电子设备200可以但不仅限于是无线手机、无线耳机等用于接收电能的电子设备200。该设计中,具有上述线圈模组1的电子设备200,通过软磁体11的接触端112实现与外接线圈模组2的外接软磁体21之间的间接接触,有效减小了线圈模组1的软磁体11与外接线圈模组2的外接软磁体21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电子设备200向外接终端放电的过程中,或者外接终端向电子设备200充电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被散发掉,从而有利于提升电子设备200的充/放电速度。
需要注意的是,具有上述线圈模组1的发射电路也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该发射电路包括上述的线圈模组1,线圈模组1的线圈12为用于发射电能的发射线圈。也就是说,上述线圈模组1作为无线电发射端,外接线圈模组2作为无线电接收端。同理,具有上述线圈模组的接收电路也适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该接收电路包括上述的线圈模组1,线圈模组1的线圈12为用于接收电能的接收线圈。也就是说,上述线圈模组1作为无线电接收端,外接线圈模组2作为无线电发射端。
请参照图1-图3和图5所示,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无线充电***300,该无线充电***300包括外接线圈模组2及上述的线圈模组1,外接线圈模组2包括外接软磁体21和外接线圈22,线圈模组1的线圈12为用于接收电能的接收线圈12或者发射电能的发射线圈12中的一个,外接线圈模组2的外接线圈22为用于接收电能的接收线圈12或者发射电能的发射线圈12中的另一个。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无线充电***300,线圈模组1的软磁体11通过接触端112与外接线圈模组2的外接软磁体21间接接触,有效减小了线圈模组1的软磁体11与外接线圈模组2的外接软磁体21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线圈模组1与外接线圈模组2充电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被散发掉,从而有利于提升该无线充电***300的充电速度。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线圈模组1和外接线圈模组2的设计,形成一套专用定制化的无线充电***300,例如,线圈模组1的线圈12应用在无线充电器上,外接线圈模组2的外接线圈22应用在移动电源上,这样就组成了一套专用定制化的无线充电***300,不需要兼容市场上的其他第三方厂商的充电设备。
考虑到外接线圈模组2的外接线圈22的数量决定了软磁体11的接触端112的数量,软磁体11的接触端112的数量又决定了线圈模组1中的线圈12的数量。关于外接线圈模组2的外接线圈22的数量、软磁体11的接触端112的数量、以及线圈模组1的线圈12的数量可以但不仅限于以下几种可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当外接线圈22的数量为一个时,在第一种实施例中,外接线圈22设置于外接软磁体21的第一表面211上,软磁体11的接触端112的数量为两个,软磁体11的两个接触端112均与外接软磁体21的第一表面211间接接触,沿垂直于外接软磁体21的第一表面211的方向上,软磁体11的其一接触端112在外接软磁体21的第一表面211上的正投影落在外接线圈22内,软磁体11的另一接触端112在外接软磁体21的第一表面211上的正投影落在外接线圈22外。其中,外接软磁体21可以呈片状结构、也可以呈矩形片状结构,外接软磁体21面向软磁体11的表面即为上述第一表面211,外接线圈22由内而外一圈一圈呈环状绕设并贴设于外接软磁体21的第一表面211上。该设计中,软磁体11通过两个接触端112与外接软磁体21间接接触,有效减小了线圈模组1的软磁体11与外接线圈模组2的外接软磁体21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线圈模组1与外接线圈模组2充电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被散发掉,从而有利于提升线圈模组1和外接线圈模组2的充电速度。且该设计适用于具有线圈模组1的电路或终端的小型化和异形化的设计。
如图2所示,当外接线圈22的数量为两个时,在第二种实施例中,两个外接线圈22均设置于外接软磁体21的第一表面211上,且两个外接线圈22间隔设置,软磁体11的接触端112的数量为两个,软磁体11的两个接触端112均与外接软磁体21的第一表面211间接接触,沿垂直于外接软磁体21的第一表面211的方向上,软磁体11的其一接触端112在外接软磁体21的第一表面211上的正投影落在其一外接线圈22内,软磁体11的另一接线端在外接软磁体21的第一表面211上的正投影落在另一外接线圈22内。其中,外接软磁体21可以呈片状结构、也可以呈矩形片状结构,外接软磁体21面向软磁体11的表面即为上述第一表面211,每个外接线圈22均由内而外一圈一圈呈环状绕设并贴设于外接软磁体21的第一表面211上。该设计中,软磁体11通过两个接触端112与外接软磁体21间接接触,有效减小了线圈模组1的软磁体11与外接线圈模组2的外接软磁体21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线圈模组1与外接线圈模组2充电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被散发掉,从而有利于提升线圈模组1和外接线圈模组2的充电速度。通过设计两个外接线圈22,使得线圈模组1与外接线圈模组2充电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也分布的更加均匀,散热面积更大,适用于大功率充电场景(例如扫地机器人等)的应用。
如图3所示,当外接线圈22的数量为一个时,在第三种实施例中,外接线圈22绕设于外接软磁体21上,软磁体11的接触端112的数量为两个,软磁体11的两个接触端112均与外接软磁体21的第一表面211间隔接触,沿垂直于外接软磁体21的第一表面211的方向上,主体部111在外接软磁体21的第一表面211上的正投影与外接外磁体的第一表面211完全重合。其中,外接软磁体21可以呈类“I形”块状结构,外接软磁体21面向软磁体11的表面即为上述第一表面211,外接线圈22沿外接软磁体21的轴向一圈一圈呈环状绕设于外接软磁体21外。该设计中,软磁体11通过两个接触端112与外接软磁体21间接接触,有效减小了线圈模组1的软磁体11与外接线圈模组2的外接软磁体21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线圈模组1与外接线圈模组2充电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被散发掉,从而有利于提升线圈模组1和外接线圈模组2的充电速度。通过设计沿垂直于外接软磁体21的第一表面211的方向上,主体部111在外接软磁体21的第一表面211上的正投影与外接外磁体的第一表面211完全重合,使得软磁体11与外接软磁体21的体积都可以实现小型化设计,从而在产品设计时,不需要将软磁体11或外接软磁体21堆叠在充电设备或终端的电池上,从而线圈模组1与外接线圈模组2在充电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就不会影响充电设备或终端的电池的寿命,实现了无线电的大功率传输。
需要注意的是,外接线圈模组2的外接线圈22的数量还可以为三个、四个及以上,但是不管上述外接线圈22的数量为几个,假设上述外接线圈模组2的外接线圈22的数量为N个(N为整数,且N≥1),都要满足外接线圈模组2的所有外接线圈22之间不能重合、交叠,且外接线圈模组2的每个外接线圈22需要包围线圈模组1的软磁体11的一个接触端112。
考虑到在进行无线充电的过程中,线圈模组1的线圈12与外接线圈模组2的外接线圈22之间的距离、线圈模组1的线圈12与外接线圈模组2的外接线圈22之间正对程度等直接影响线圈模组1与外接线圈模组2之间的能量传输效率。例如,线圈模组1的线圈12与外接线圈模组2的外接线圈22之间的距离越小、线圈模组1的线圈12与外接线圈模组2的外接线圈22之间的正对程度越高,则线圈模组1与外接线圈模组2之间的能量传输效率越高。为提升线圈模组1与外接线圈模组2之间的能量传输效率,故设计,无线充电***300还包括第一磁铁及第二磁铁,第一磁铁设置于线圈模组1所在的一侧,第二磁铁设置于外接线圈模组2所在的一侧,线圈12和外接线圈22在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所产生的磁性吸附力的作用下形成闭合磁路。也就是说,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所产生的磁性吸附力用于辅助线圈模组1的线圈12和外接线圈模组2的外接线圈22对准,从而实现线圈模组1与外接线圈模组2之间的有效充电。需要注意的是,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均由强磁材料制成。
相关技术中,传统的变压器变压方式,变压器的原边磁体与副边磁体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导致变压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被传导,存在安全隐患。
请参照图6-图8所示,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线圈模组3,该线圈模组3包括第一软磁体31、至少一个第一线圈32、第二软磁体33和第二线圈34,第一软磁体31包括一个主体部和连接于主体部的至少两个接触端,每个第一线圈32均绕设于主体部上,且相邻两个接触端之间设有一个第一线圈32,第二线圈34设置于第二软磁体33,每个接触端均与第二软磁体33直接接触,以使第一线圈32与第二线圈34形成闭合磁路。其中,“直接接触”应该理解成接触端与外接线圈模组3的外接软磁体之间不存在空气间隔,软磁体的接触端直接与外接线圈模组3的外接软磁体接触,且该接触可以是点接触、也可以是线接触、还可以是面接触。该设计中,第一软磁体31通过接触端与第二软磁体33直接接触,有效减小了第一软磁体31与第二软磁体33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线圈模组3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被散发掉。
需要注意的是,接触端与外接线圈模组3的外接软磁体直接接触,满足变压器变压原理,也即具有上述线圈模组3的产品形态可以但不仅限于是变压器、插座、适配器等采用变压器变压原理实现的产品。
本申请的第五方面提出了一种变压器,该变压器包括变压器骨架及上述的线圈模组3,线圈模组3设置于变压器骨架上。具有上述线圈模组3的变压器,能够实现变压器的小型化设计。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线圈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软磁体,包括一个主体部和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至少两个接触端;
至少一个线圈,每个所述线圈均绕设于所述主体部上,且相邻两个所述接触端之间设有一个所述线圈;
其中,每个所述接触端均用于与外接线圈模组的外接软磁体间接接触,以使所述线圈与所述外接线圈模组的外接线圈形成闭合磁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端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接触端位于所述主体部的同侧,且两个所述接触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两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外表面,且两个所述外表面均为平面,所有所述接触端设置于靠近所述外接线圈模组的外接软磁体的其一所述外表面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磁体的材质包括铁氧体或纳米晶中的至少一种。
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模组,所述线圈模组设置于所述壳体,且所述线圈模组的所述线圈为用于发射电能的发射线圈;和/或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模组,所述线圈模组设置于所述壳体,且所述线圈模组的所述线圈为用于接收电能的接收线圈。
6.一种无线充电***,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模组;
外接线圈模组,所述外接线圈模组包括外接软磁体和外接线圈;
其中,所述线圈模组的所述线圈为用于接收电能的接收线圈或者发射电能的发射线圈中的一个,所述外接线圈模组的所述外接线圈为用于接收电能的接收线圈或者发射电能的发射线圈中的另一个。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充电***,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接线圈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外接线圈设置于所述外接软磁体的第一表面上,所述接触端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接触端均与所述外接软磁体的所述第一表面间接接触,沿垂直于所述外接软磁体的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上,其一所述接触端在所述外接软磁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外接线圈内,另一所述接触端在所述外接软磁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外接线圈外;或者
所述外接线圈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外接线圈均设置于所述外接软磁体的第一表面上,且两个所述外接线圈间隔设置,所述接触端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接触端均与所述外接软磁体的所述第一表面间接接触,沿垂直于所述外接软磁体的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上,其一所述接触端在所述外接软磁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正投影落在其一所述外接线圈内,另一所述接触端在所述外接软磁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正投影落在另一所述外接线圈内;或者
所述外接线圈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外接线圈绕设于所述外接软磁体上,所述接触端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接触端均与所述外接软磁体的第一表面间接接触,沿垂直于所述外接软磁体的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上,所述主体部在所述外接软磁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外接软磁体的所述第一表面完全重合。
8.如权利要求6-7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还包括:
第一磁铁,设置于所述线圈模组所在的一侧;
第二磁铁,设置于所述外接线圈模组所在的一侧;
其中,所述线圈和所述外接线圈在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之间所产生的磁性吸附力的作用下形成所述闭合磁路。
9.一种线圈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软磁体,包括一个主体部和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至少两个接触端;
至少一个第一线圈,每个所述第一线圈均绕设于所述主体部上,且相邻两个所述接触端之间设有一个所述第一线圈;
第二软磁体;
第二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二软磁体;
其中,每个所述接触端均与所述第二软磁体直接接触,以使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形成闭合磁路。
10.一种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变压器骨架;
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圈模组,所述线圈模组设置于所述变压器骨架上。
CN202220919355.0U 2022-04-20 2022-04-20 线圈模组、电子设备、无线充电***及变压器 Active CN2176907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19355.0U CN217690733U (zh) 2022-04-20 2022-04-20 线圈模组、电子设备、无线充电***及变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19355.0U CN217690733U (zh) 2022-04-20 2022-04-20 线圈模组、电子设备、无线充电***及变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90733U true CN217690733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34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19355.0U Active CN217690733U (zh) 2022-04-20 2022-04-20 线圈模组、电子设备、无线充电***及变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907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74459B (zh) 接收天线和包含该接收天线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
US20110210617A1 (en) Power transmission across a substantially planar interface by magnetic induction and geometrically-complimentary magnetic field structures
JP2012010533A (ja) 電力伝送システム、該電力伝送システムの給電装置及び携帯機器
US10090717B2 (en) Power receiving device and power feeding device
KR102047057B1 (ko) 무선충전 보조 배터리
KR102452017B1 (ko) 무선 전력 송수신 장치
KR101532052B1 (ko) 무선충전 및 엔에프씨 통신 겸용 단자부를 포함하는 안테나 패치
JP2016073059A (ja)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を搭載した電子機器、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の製造方法
CN217690733U (zh) 线圈模组、电子设备、无线充电***及变压器
JP7487237B2 (ja) 被服を通して装着式装置にワイヤレスで充電するための携帯バッテリパック
US9479007B1 (en) Induction charging system
WO2023124966A1 (zh) 一种无线充电发射装置、接收装置及其***
JP2018153024A (ja) 送電装置
CN111231706A (zh) 一种电力无线传输耦合线圈、装置及车用无线充电***
CN212849989U (zh) 一种带磁吸的无线电能发射装置
KR20160050445A (ko) 무선충전장치
CN211981579U (zh) 一种具有磁铁的电磁耦合能量传输装置
CN112737146A (zh) 基于零磁导率超材料的手机无线充电器
CN112769247A (zh) 一种基于负磁导率超材料的增磁式手机无线充电器
US10141772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KR102503650B1 (ko) 무선전력 송신모듈
CN210074795U (zh) 一种具有风扇的无线充电器
CN212380997U (zh) 无线充电装置
CN220043073U (zh) 一种磁共振接收模块
CN214850528U (zh) 电子设备、充电装置和充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