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76951U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立式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76951U
CN216976951U CN202122979588.8U CN202122979588U CN216976951U CN 216976951 U CN216976951 U CN 216976951U CN 202122979588 U CN202122979588 U CN 202122979588U CN 216976951 U CN216976951 U CN 216976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supply
outlet
indoor unit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7958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蕾
王永涛
蒋骏
闫秀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7958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769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76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769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其包括机壳,呈竖直柱状延伸,其内限定有至少一个风道,机壳开设有至少一个竖条状的第一送风口且设置有至少一个扩展送风部;和至少一个导流件,每个导流件为竖直延伸的柱状,且设置在一个第一送风口处,以与风道邻近第一送风口的内壁限定有出风间隙,以使第一送风口处的气流经出风间隙吹向室内环境;且立式空调室内机配置成:使风道连通第一送风口;或连通第一送风口和扩展送风部。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的送风体验更好。

Description

立式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用户不仅期望空调具有更快的制冷和制热速度,还越来越关注空调的舒适性能。
现有立式空调室内机通常在机壳前侧设置一个竖条状的出风口,通过导风装置实现上下左右摆风,扩大送风角度。
在此基础上,一些现有技术对出风结构进行了很多改进,但由于受到出风口本身朝向的约束,空调的送风方向、送风范围和送风距离仍然受到极大限制,特别是制冷时冷风吹人的问题难以解决,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送风体验更好的立式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丰富立式空调室内机的送风调节模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扩大立式空调室内机的送风角度和送风距离。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其包括:
机壳,呈竖直柱状延伸,其内限定有至少一个风道,所述机壳开设有至少一个竖条状的第一送风口且设置有至少一个扩展送风部;和
至少一个导流件,每个所述导流件为竖直延伸的柱状,且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一送风口处,以与所述风道邻近所述第一送风口的内壁限定有出风间隙,以使所述第一送风口处的气流经所述出风间隙吹向室内环境;且
所述立式空调室内机配置成:使所述风道连通所述第一送风口;或连通所述第一送风口和所述扩展送风部。
可选地,所述机壳包括第一风道壁和第二风道壁,两者限定出所述风道;
所述第一风道壁的出口端构成所述第一送风口的远离所述扩展送风部的一端;
所述第二风道壁包括第二主体段和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主体段的调节段;且
在所述调节段转动至使其末端处于所述第一送风口与所述扩展送风部之间时,使所述风道连通所述第一送风口;
在所述调节段转动至使其末端邻近所述扩展送风部的远离所述第一送风口的一端时,使所述风道连通所述第一送风口和所述扩展送风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风道壁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主体段和末段,所述第一主体段和所述末段之间的间隔构成第二送风口。
可选地,所述风道的数量为两个,其沿所述机壳的横向并排设置;
每个所述风道的所述第一送风口和所述扩展送风部朝前敞开,且沿所述机壳的横向并排设置,所述扩展送风部相比所述第一送风口更靠近所述机壳横向中央;
两个所述风道的所述第二送风口分别朝所述机壳的横向两侧敞开。
可选地,所述扩展送风部由多个散风微孔组成。
可选地,所述机壳包括构成其前部外观的前中央面板,所述前中央面板的横向两个端部区段分别遮挡在两个所述风道的出口处,且开设有所述多个散风微孔,以构成两个所述扩展送风部;且
所述前中央面板的两个横向端部分别与两个所述导流件之间形成两个所述出风间隙。
可选地,每个所述第二送风口处设置有至少一个导风板,以用于开闭所述第二送风口和/或引导其出风方向。
可选地,每个所述导流件的两侧与所述风道的两侧内壁均限定出所述出风间隙;
所述风道邻近所述第一送风口处的内壁为使所述风道的过流截面沿气流方向逐渐变小的渐缩状,以使两个所述出风间隙流出的气流在所述风道内壁渐缩部分引导下,在所述第一送风口外侧聚合成一股,形成聚合送风效果。
可选地,每个所述导流件可平移地安装于所述机壳,以平移地接近或远离所述第一送风口,从而调节所述出风间隙的出风量。
可选地,每个所述导流件的横截面外轮廓为橄榄形或椭圆形,其两个尖端分别朝向所述风道的两侧内壁。
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中,第一送风口处设置有导流件,气流通过导流件与风道内壁之间的出风间隙吹出,使气流不会大风量地直吹人体,使得人体感觉更加舒适。并且,风道的出风去向是可选的,可使风道连通第一送风口或者同时连通第一送风口和扩展送风部,以改变出风效果,使立式空调室内机的送风调节模式更加多样化。例如,可使扩展送风部包括多个散风微孔,使气流被打散后形成细小气流,更加舒适。
此外,由于导流件可平移,使出风间隙的出风量可调。例如,立式空调室内机可通过调节出风间隙的大小来改变其过流面积,从而调节第一送风口的风力。具体地,可通过调大出风间隙来提高风力,快速制冷/制热;通过调小出风间隙来降低风力,模拟自然风,使气流舒适度更高。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中,使得风道数量为两个,使个第一送风口朝前敞开,两个第二送风口分别朝横向两侧敞开。如此,立式空调室内机利用两个第二送风口朝机壳左右两侧大风量送风,使制冷/制热速度更快且不会直吹人体。利用两个第一送风口朝前送风。这样能够使送风角度更大。此外,还可使导流件能够开闭第一送风口,使导风板能够关闭第二送风口,如此便于立式空调室内机根据不同工况选择不同的送风模式。例如,立式空调室内机在制冷模式下,可选择由第一送风口出风,实现有凉意无冷风的送风体验;在制热模式下,第一送风口不出风或少量出风,由两侧的第二送风口送风,使两侧的气流分别吹向立式空调室内机的左右两侧,遇到墙体后再向前转向,形成180°环抱送风效果,使用户感受到更强的暖意,更加舒适。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中,使风道邻近第一送风口处的内壁为渐缩状,使其过流截面沿气流方向逐渐变小,以使两个出风间隙流出的气流在风道内壁渐缩部分引导下,在第一送风口外侧聚合成一股,形成聚合送风效果,使得风力更加强劲,送风距离更远。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立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前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立式空调室内机的A-A剖视放大图;
图4是图3所示立式空调室内机在第一送风口关闭、第二送风口打开,风道连通第一送风口和扩展送风部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立式空调室内机在第二送风口关闭,风道连通第一送风口和扩展送风部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图3所示立式空调室内机在第一送风口和第二送风口均关闭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图2所示立式空调室内机的C-C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7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中,“前”、“后”、“上”、“下”、“顶”、“底”、“内”、“外”、“横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也即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当某个特征“包括或者包含”某个或某些其涵盖的特征时,除非另外特别地描述,这指示不排除其它特征和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特征。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耦合”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立式空调室内机为空调的室内部分,用于调节室内空气,例如制冷/制热、除湿、引入新风等等。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立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前视图;图3是图2所示立式空调室内机的A-A剖视放大图;图4是图3所示立式空调室内机在第一送风口关闭、第二送风口打开,风道连通第一送风口和扩展送风部时的状态示意图;图5是图3所示立式空调室内机在第二送风口关闭,风道连通第一送风口和扩展送风部时的状态示意图。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一般性地可包括机壳10和至少一个导流件50。
机壳10呈竖直柱状延伸,即机壳10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条状。机壳10内限定有至少一个风道20,且机壳10开设有至少一个竖条状的第一送风口11且设置有至少一个扩展送风部141(参考图3中用椭圆标注的部位)。本实施例所述的机壳10包括用于构成室内机基本框架的骨架和用于限定出风道20的蜗壳、蜗舌等机体部件。第一送风口11用于将机壳10内的气流吹向室内,调节室内空气。前述的气流可为立式空调室内机在制冷模式下制取的冷风,在制热模式下制取的热风,或者在新风模式下引入的新风等。风道20的数量可为一个,也可为多个。
机壳10上开设有进风口13,进风口13可设置在机壳10的后表面,以用于引入室内气流。在一些实施例中,立式空调室内机可为利用蒸气压缩制冷循环***进行制冷/制热的空调的室内机,其内设置有换热器40。室内空气经进风口13进入机壳10,与换热器40完成换热后,在风机作用下进入风道20,然后经第一送风口11吹向室内环境,对室内环境空气进行调节。
每个导流件50为竖直延伸的柱状,每个导流件50设置在一个第一送风口11处,以与风道20临近第一送风口11处的内壁限定有出风间隙201,以使第一送风口11处的气流经出风间隙201吹向室内环境。具体地,可使每个导流件50的两侧与风道20的两侧内壁均限定出出风间隙201,如图3。或者,也可使每个导流件50仅一侧与风道20的一侧内壁限定有出风间隙201,另一侧与风道20的内壁紧贴,不形成出风间隙,无法出风,该方案未图示。气流通过导流件50与风道20的内壁之间的出风间隙201吹出,使气流不会大风量地直吹人体,使得人体感觉更加舒适。出风间隙201设计地越小,出风气流越细微,风感越小。
进一步地,可使每个导流件50可改变位置(包括平移、转动或复合运动),以调节出风间隙201的大小,来改变其过流面积(包括将过流面积调节为0,如图4,使导流件50关闭第一送风口11),从而调节第一送风口11的风力。具体地,可通过调大出风间隙201来提高风力,以更快速地制冷/制热;通过调小出风间隙201来降低风力,模拟自然风,使气流舒适度更高。
立式空调室内机配置成:使风道20连通第一送风口11,如图3;或连通第一送风口11和扩展送风部141,如图4。也就是说,风道20的出风去向是可选的,空调可选择启用或停用扩展送风部141,从而改变出风效果,使立式空调室内机的送风调节模式更加多样化。如图3,使风道20连通第一送风口11,由第一送风口11出风;如图4,使风道20连通第一送风口11和扩展送风部141,但使第一送风口11被导流件50关闭,由扩展送风部141送风;或者,如图5,使风道20连通第一送风口11和扩展送风部141,第一送风口11被打开,由第一送风口11和扩展送风部141同时送风。
扩展送风部141可为由多个散风微孔141a组成。散风微孔141a的出风量很小,使得出风气流非常细微,人体感觉非常舒适。例如图1所示,使每个散风微孔141a为竖条孔,各个散风微孔141a沿横向排列。当然,各散风微孔也可为圆孔、方孔、椭圆孔或者其他形状的孔。此外,扩展送风部141也可为出风格栅、送风孔等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壳10包括第一风道壁和第二风道壁,两者限定出风道20。第一风道壁的出口端构成第一送风口11的远离扩展送风部141的一端。第二风道壁包括第二主体段22和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主体段22的调节段25(转动轴线为x轴)。如此,可通过转动调节段25来改变风道20的出风去向。具体地,在调节段25转动至使其末端处于第一送风口11与扩展送风部141之间时,使风道20连通第一送风口11,如图3。在调节段25转动至使其末端邻近扩展送风部141的远离第一送风口11的一端时,使风道20连通第一送风口11和扩展送风部141,如图4和图5。当然,可设置电机来驱动调节段25,使其转动。电机由立式空调室内机的主控板控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第一风道壁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主体段21和末段23,第一主体段21和末段23之间的间隔构成第二送风口12。第二送风口12的作用与第一送风口11相同,用于将风道20内的气流(换热气流或新风气流等)排向室内。第二送风口12处设置有至少一个导风板60,以用于开闭第二送风口12和/或引导其出风方向。例如图1至图4所示,可使每个第二送风口12处设置有一个导风板60,导风板60的后边可枢转地所安装于第二送风口12的后边。如此,便于将送风气流朝左前方或右前方引导,如图4。当然,也可使每个第二送风口12处设置并排的多个导风板60,通过联动转动以引导风向。此外,还可在第二送风口12处设置出风格栅、微孔板等出风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可使风道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风道20沿机壳10的横向(横向即左右方向)并排设置。每个风道20的第一送风口11和扩展送风部141朝前敞开,且沿机壳10的横向并排设置,且扩展送风部141相比第一送风口11更靠近机壳10的横向中央。具体地,对于左侧的风道20,其扩展送风部141位于第一送风口11的右侧;对于右侧的风道20,其扩展送风部141位于第一送风口11的左侧。
两个风道20的第一送风口11和扩展送风部141均朝前敞开,两个风道20的第二送风口12分别朝横向两侧敞开。换句话说,位于左侧的风道20的第二送风口12朝左敞开,位于右侧的风道20的第二送风口12朝右敞开。第二送风口12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第二送风口12也可为竖条状。第二送风口12处未设置导流件50,其出风更加顺畅。
如此,立式空调室内机通过第一送风口11和多个散风微孔141a进行小风量送风,利用第二送风口12进行大风量送风,三者相搭配可获得多种送风模式。在如图1至图3所示实施例中,每个风道20仅设置有一个第一送风口11和一个第二送风口12,第一送风口11和第二送风口12均为竖条状。当然,也可使每个风道20设置多个第一送风口11或者多个第二送风口12,使多个第一送风口11或多个第二送风口12沿竖直方向排列。
如此,利用两个第二送风口12朝机壳10左右两侧大风量送风,使制冷/制热速度更快且不会直吹人体。利用两个第一送风口11和多个散风微孔141a朝前送风。总之,两种送风口相配合,使送风角度更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和图4,机壳10包括构成其前部外观的前中央面板14。前中央面板14的横向两个端部区段分别遮挡在两个风道20的出口处,且开设有多个散风微孔141a,以构成两个扩展送风部141。并且,前中央面板14的两个横向端部分别与两个导流件50之间形成两个出风间隙201。具体地,前中央面板14的横向端部可具有向后的翻边142,以便出风间隙201对气流作用的距离更长。换言之,风道20具有朝前的开口,被前中央面板14遮蔽的部分构成扩展送风部141,未被前中央面板14遮蔽的部分构成第一送风口11。当然,前中央面板14的两个横向端部也属于限定出风道20的机壳部分。
本实施例利用前中央面板形成散风微孔141a,使得立式空调室内机的机壳结构更加简单,也使外观更加完整、美观。
图6是图3所示立式空调室内机在第一送风口11和第二送风口12均关闭时的状态示意图。
本实施例立式空调室内机根据不同工况选择不同的送风模式。例如,立式空调室内机在制冷模式下,可选择由第一送风口11出风,第二送风口12和散风微孔141a不送风,实现有凉意无冷风的送风体验,避免冷风大风量流出使人体不适,如图3;或者使第一送风口11和多个散风微孔141a送风,使第二送风口12关闭,实现更大风量的微风效果,如图5。在制热模式下,可使第一送风口11不出风或少量出风,使多个散风微孔141a出风(但风量较小),主要由两侧的第二送风口12送风,使两侧的气流分别吹向立式空调室内机的左右两侧,遇到墙体后再向前转向,形成180°环抱送风效果,使用户感受到更强的暖意,更加舒适,如图4。当立式空调室内机处于关机状态时,使第一送风口11和第二送风口12均处于关闭状态,使调节段25转动至不与散风微孔141a连通的状态,以使机壳10的各种送风渠道均被关闭,如图6。当然,应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两种工况选用的送风模式仅仅是一些优选方案,空调制冷时也可选择第二送风口12送风,制热时也可选择有第一送风口11送风,本实用新型对空调运行工况与送风模式的组合方式不作任何限定。此外,在图3至图5的实施例中,左右两风道的送风模式是相同的,但本实用新型对此不进行限定,也可使左右两侧风道的送风模式设置为不同。
如图3所示,对于设置两个风道20的实施例,可使每个风道20的进口处具有一个竖直设置的贯流风机80,两个风道20的后方设置有一换热器40。具体地,可使该换热器40为开口朝前的U形,以便在后侧和横向两侧将两个贯流风机80围挡住,以充分利用两个贯流风机80的风量,使换热器40的换热效率更高。当然,也可使换热器40为平板状或其他形状。
在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也可使立式空调室内机仅包括一个贯流风机80或其他形式的风机,由该一个风机向两个风道20进风。
在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也可使立式空调室内机包括两个换热器,使每个换热器设置在一个风道20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可使每个导流件50的两侧与风道20的两侧内壁均限定出出风间隙201。风道20邻近第一送风口11处的内壁为使风道20的过流截面沿气流方向逐渐变小的渐缩状,换言之,在邻近第一送风口11处,沿着气流方向,风道20的过流截面逐渐变小。如此,使两个出风间隙201流出的气流在风道20的内壁渐缩部分引导下,在第一送风口11外侧聚合成一股,形成聚合送风效果。
第一风道壁的末段23与前中央面板14端部的翻边142构成前述的风道20的渐缩区段。具体地,使翻边142从后向前沿直线延伸,使末段23从后向前逐渐朝接近翻边142的方向倾斜延伸,以使两者的距离越来越近,形成渐缩区段。当第二风道壁的调节段25转动至位于第一送风口11与扩展送风部141中间的位置时,使调节段25的末端抵靠于翻边142上。还可使调节段25为从后向前逐渐远离机壳10的横向中央,使得调节段25也与第一风道壁的末段23限定出的风道区段也为渐缩区段。
由于增加了导流件50,出风间隙201的过流截面必然小于风道20的原有的过流截面,这使得气流速度更快。高速气流在风道20的渐缩状内壁的引导下,在向外流动过程中逐渐向气流中心方向聚合,汇聚成一股,使得风力非常强劲,送风距离更远,满足了立式空调室内机对远距离送风和强劲送风的需求,也使得送风范围更大,使室内空间各处制冷/制热速度更加均匀,使人体感觉更加舒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流件50不仅与风道20的内壁限定出了出风间隙201,起到提升风速的作用,也恰好能强迫气流朝出风间隙201流动,以迫使气流接受风道20的渐缩状内壁的聚合引导,形成最终的聚合送风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可使每个导流件50的横截面外轮廓为橄榄形或椭圆形,其两个尖端分别朝向风道20的两侧内壁。橄榄形和椭圆形整体均由两个外凸的曲面构成,两个大曲面之间的连接处构成两个尖端。一个外凸曲面朝向风道20内部,利用该外凸曲面将气流顺畅地分散至导流件50的横向两个尖端处,也就是两个出风间隙201处。另一外凸曲面朝向第一送风口11,气流在康达效应的作用下,能引导两个出风间隙201处的气流沿该外凸曲面的表面向其中心方向流动,和有助于两股气流的聚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导流件50可平移地安装于机壳10,以平移地接近或远离第一送风口11,从而调节出风间隙201的出风量。调节出风间隙201的出风量包括将出风间隙201调节为0。具体地,导流件50位于第一送风口11的后方,由于第一送风口11处的风道20过流截面是渐缩的,当后移导流件50时,导流件50与风道20的内壁的距离变大,使出风间隙201变大。前移导流件50时,导流件50与风道20的内壁的距离变小,使出风间隙201变小。当导流件50前移至使其横向两端贴靠于风道20内壁时,使得出风间隙201消失,第一送风口11被关闭。可通过调大出风间隙201来提高风力,实现快速制冷/制热;通过调小出风间隙201来降低风力,模拟自然风,使气流舒适度更高。空调运行制冷模式,且室内有老人、小孩、孕妇等不能承受强制冷的人群时,可选择降低风力运行。
图7是图2所示立式空调室内机的C-C剖视放大图。
如图7所示,导流件50通过齿轮齿条机构安装于机壳10。具体地,齿轮齿条结构包括电机71、齿轮72和齿条73。电机71驱动齿轮72转动。齿轮72与齿条73啮合,齿条73固定于导流件50的底部。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使每个导流件50为空心结构。如此,使得导流件50重量更轻,便于其平移。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呈竖直柱状延伸,其内限定有至少一个风道,所述机壳开设有至少一个竖条状的第一送风口且设置有至少一个扩展送风部;和
至少一个导流件,每个所述导流件为竖直延伸的柱状,且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一送风口处,以与所述风道邻近所述第一送风口的内壁限定有出风间隙,以使所述第一送风口处的气流经所述出风间隙吹向室内环境;且
所述立式空调室内机配置成:使所述风道连通所述第一送风口;或连通所述第一送风口和所述扩展送风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包括第一风道壁和第二风道壁,两者限定出所述风道;
所述第一风道壁的出口端构成所述第一送风口的远离所述扩展送风部的一端;
所述第二风道壁包括第二主体段和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主体段的调节段;且
在所述调节段转动至使其末端处于所述第一送风口与所述扩展送风部之间时,使所述风道连通所述第一送风口;
在所述调节段转动至使其末端邻近所述扩展送风部的远离所述第一送风口的一端时,使所述风道连通所述第一送风口和所述扩展送风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风道壁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主体段和末段,所述第一主体段和所述末段之间的间隔构成第二送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的数量为两个,其沿所述机壳的横向并排设置;
每个所述风道的所述第一送风口和所述扩展送风部朝前敞开,且沿所述机壳的横向并排设置,所述扩展送风部相比所述第一送风口更靠近所述机壳横向中央;
两个所述风道的所述第二送风口分别朝所述机壳的横向两侧敞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展送风部由多个散风微孔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包括构成其前部外观的前中央面板,所述前中央面板的横向两个端部区段分别遮挡在两个所述风道的出口处,且开设有所述多个散风微孔,以构成两个所述扩展送风部;且
所述前中央面板的两个横向端部分别与两个所述导流件之间形成两个所述出风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第二送风口处设置有至少一个导风板,以用于开闭所述第二送风口和/或引导其出风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导流件的两侧与所述风道的两侧内壁均限定出所述出风间隙;
所述风道邻近所述第一送风口处的内壁为使所述风道的过流截面沿气流方向逐渐变小的渐缩状,以使两个所述出风间隙流出的气流在所述风道内壁渐缩部分引导下,在所述第一送风口外侧聚合成一股,形成聚合送风效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导流件可平移地安装于所述机壳,以平移地接近或远离所述第一送风口,从而调节所述出风间隙的出风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导流件的横截面外轮廓为橄榄形或椭圆形,其两个尖端分别朝向所述风道的两侧内壁。
CN202122979588.8U 2021-11-30 2021-11-30 立式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169769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79588.8U CN216976951U (zh) 2021-11-30 2021-11-30 立式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79588.8U CN216976951U (zh) 2021-11-30 2021-11-30 立式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76951U true CN216976951U (zh) 2022-07-15

Family

ID=82345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79588.8U Active CN216976951U (zh) 2021-11-30 2021-11-30 立式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769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98054A1 (zh) * 2021-11-30 2023-06-0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立式空调室内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98054A1 (zh) * 2021-11-30 2023-06-0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立式空调室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60934B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03322618B (zh) 立式空调
CN112113277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12113276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12032847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2252875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WO2023098054A1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6143848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6131991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6143847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14046563B (zh) 空调室内机
CN115143527A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7235785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6976951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WO2019042326A1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424982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235824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7235804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2747368A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976916U (zh) 空调室内机
WO2023098242A1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235831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6976950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8119928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11023295A (zh) 一种新风装置以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