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07808U - 一种电磁换向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换向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07808U
CN216407808U CN202120517117.2U CN202120517117U CN216407808U CN 216407808 U CN216407808 U CN 216407808U CN 202120517117 U CN202120517117 U CN 202120517117U CN 216407808 U CN216407808 U CN 2164078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ipe
pipe
body portion
electromagnetic directional
directional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1711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1711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078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078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078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lve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换向阀,其包括阀体,还包括第二接管、第三接管以及第四接管,第二接管、第三接管以及第四接管分别能够与阀体连通;第二接管位于第三接管与第四接管之间,第二接管、第三接管以及第四接管均包括本体部和连接部,部分连接部位于本体部内,本体部与连接部焊接固定,本体部由不锈钢材质制成,连接部由铜材料制成;第二接管的连接部的下端面不高于第三接管的本体部的上端面,且第二接管的连接部的下端面不高于第四接管的本体部的上端面。在对接管的本体部与连接部之间进行焊接操作时,能够相对减小对相邻接管造成的焊接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换向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换向阀。
背景技术
电磁换向阀主要应用于热泵空调、热水器等***中,来实现***中冷媒流道的切换,进而实现整个***制冷、制热、除霜等功能。DESC接管与客户端管路件(外接管路、铜材质)通过火焰钎焊焊接,采用无银焊料,为了实现不锈钢管与铜管焊接,需要在不锈钢接管内置铜材质的连接部,然后将连接部与客户端管路件焊接。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如何提供一种电磁换向阀,在对接管的本体部与连接部之间进行焊接操作时,能够相对减小对相邻接管造成的焊接影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换向阀,在对接管的本体部与连接部之间进行焊接操作时,能够相对减小对相邻接管造成的焊接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换向阀,其包括阀体,还包括第二接管、第三接管以及第四接管,所述第二接管、所述第三接管以及所述第四接管分别能够与所述阀体连通;
所述第二接管位于所述第三接管与所述第四接管之间,所述第二接管、所述第三接管以及所述第四接管均包括本体部和连接部,部分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本体部内,所述本体部与所述连接部焊接固定,所述本体部由不锈钢材质制成,所述连接部由铜材料制成;
所述第二接管的连接部的下端面不高于所述第三接管的本体部的上端面,且所述第二接管的连接部的下端面不高于所述第四接管的本体部的上端面。
在对第三接管和第四接管的本体部和连接部进行焊接的过程中,能够避免对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二接管造成烧损的情况,便于实现产品的顺利安装,降低对焊接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要求。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电磁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第二接管、第三接管、第四接管分别与外接管路连接处的剖视图;
图4是本体部和外接管路连接处的剖视图;
图5是接管和外接管路连接处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P的放大图。
附图1-6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A1-电磁换向阀;
A11-主阀;
A12-导阀,A121-导阀本体,A122-小阀座,A123-滑碗,A124-芯铁, A125-回复弹簧;A13-连接架组件;
d-第一毛细管,s-第二毛细管,e-第三毛细管,c-第四毛细管;
1-阀体,11-第一端盖,12-第二端盖,B1-中间腔体,B2-左腔体,B3- 右腔体;
2-阀座,21-阀座口;
3-滑块,31-连通槽;
41-连杆,42-活塞;
51-第一接管,52-第二接管,53-第三接管,54-第四接管;
6-接管,61-本体部,611-配合部,612-扩口部,613-导向部,614-限位部,62-连接部,621-凹痕,622-第一段,623-过渡段,624-第二段,625- 小径部,626-大径部,627-第一止位部,628-台阶部,629-第二止位部;
7-外接管路;
H1-第一高度;H2-第二高度;
C1-焊接位置,C2-对应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该电磁换向阀A1包括主阀A11,该主阀A11包括阀体1、阀座2和滑块3,阀体1设有阀腔,阀座2固设于阀腔内,阀座 2设有三个与阀腔连通的阀座口21,滑块3能够贴合阀座2的端面滑动,并且该滑块3朝向阀座2的一侧端面还设有连通槽31,滑块3能够与阀座 2贴合使得连通槽31连通于相邻两个阀座口21之间,主阀A11还包括四根接管6,分别为第一接管51、第二接管52、第三接管53和第四接管54,四根接管6分别与阀腔连通,并且四根接管6远离阀腔的一端分别与外接管路7连通,具体的,第一接管51连通于阀腔及压缩机排气口之间,第二接管52、第三接管53和第四接管54三个接管分别与三个阀座口21对应连通,并且第二接管52还与压缩机吸气口连通,第三接管53还与室内换热器连通,第四接管54还与室外换热器连通。
详细的讲,电磁换向阀A1用于制冷***如空调***,该电磁换向阀 A1还包括导阀A12,主阀A11与导阀A12可以通过连接架组件A13进行相对位置的固定。如图1所示,阀体1大致呈筒状,阀体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盖11和第二端盖12固定连接,以围合上述阀腔,阀体1分别与上述四根接管连接固定。
在阀腔内,还设有通过连杆41带动的滑块3和活塞42,其中,活塞 42和连杆41可以固定连接成一个组件,活塞42为一对,分别位于连杆41 的两端,这样,活塞连杆组件就把阀腔分成了三个彼此隔离的中间腔体B1、左腔体B2和右腔体B3。阀座2接触并支撑滑块3,使滑块3与阀座2的上表面贴合。活塞连杆组件在压差力的作用下,能够推动活塞连杆组件向左或者向右移动,使得在某一工作状态,第二接管52内部的空间与第三接管53内部的空间导通,如图2所示的状态;在另一工作状态,活塞连杆组件向右移动,使第二接管52内部的空间与第四接管54内部的空间导通。
导阀A12包括导阀本体A121,导阀本体A121内部设置有芯铁A124 以及回复弹簧A125,芯铁A124固定连接有滑碗A123。导阀A12固定连接有与主阀A11的第一接管51连接的第一毛细管d1,即导阀A12的内腔也相应与主阀A11的阀体1的中间腔体B1(即高压区)连通;导阀A12内部固定设置有小阀座A122,滑碗A123呈碗状,并能在小阀座A122的表面向左或向右滑动,小阀座A122具有三个阀口,并依左向右分别固设有与主阀A11的第三接管53连接的第三毛细管e、与主阀A11的第二接管52 连接的第二毛细管s、与主阀A11的第四接管54连接的第四毛细管c。
当制冷***需要制冷时,电磁线圈(图中未示出)不通电,导阀A12内腔的芯铁A123在回复弹簧A125的弹簧力作用下,带动滑碗A123向左移动,如图2所示位置,使第三毛细管e和第二毛细管s的内部空间相连通,第四毛细管c和第一毛细管d的内部空间相连通,从而主阀A11的左腔体 B2为低压区,右腔体B3为高压区,左腔体B2和右腔体B3之间形成压力差,从而将滑块3和活塞42推向左侧,使第三接管53和第二接管52的内部空间相连通,第一接管51与第四接管54的内部空间相连通,此时,制冷***内冷媒的流通路径为:压缩机排气口→第一接管51→中间腔体B1 →第四接管54→室外换热器→节流元件→室内换热器→第三接管53→连通槽31→第二接管52→压缩机吸气口,制冷***处于制冷工作状态,即图所示的状态。
当制冷***需要制热时,电磁线圈通电,导阀A12内腔的芯铁A123 克服回复弹簧A125的弹簧力带动滑碗A123右移,使第四毛细管c和第二毛细管s的内部空间相通,第三毛细管e和第一毛细管d的内部间相通,从而主阀A11的左腔体B2为高压区,右腔体B3为低压区,左腔体B2和右腔体B3之间形成压力差,将滑块3和活塞42推向右侧,使第四接管54 和第二接管52的内部空间相连通,第一接管51与第三接管53的内部空间相连通,此时,制冷***内冷媒的流通路径为:压缩机排气口→第一接管 51→中间腔体B1→第三接管53→室内换热器→节流元件→室外换热器→第四接管54→连通槽31→第二接管52→压缩机吸气口,制冷***处于制热工作状态。
如上,通过导阀A12和电磁线圈等的共同作用可实现主阀A11的换向,从而切换冷媒的流动方向,实现制冷***制热工作状态和制冷工作状态的切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电磁换向阀中A1,如图3和图4所示,与阀体1连通且并列设置的各接管6(包括第二接管52、第三接管53和第四接管54)中,每根接管6分别包括本体部61和连接部62,其中,本体部 61固定连通于阀体1和连接部62之间,本体部61的材质为不锈钢,连接部62的材质为铜,用于与外部接管7连接。如图3所示,该第二接管52 的连接部62的下端面不高于第三接管53的本体部61的上端面,并且第二接管52的连接部62的下端面不高于第四接管54的本体部61的上端面。
详细的讲,接管6的本体部61是与阀体1连通的,接管6的连接部 62是用于与外接管路7连通的,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将接管6的材质设置为不锈钢,以保证该接管6的整体结构强度、降低成本,连接部62的材质为铜,外接管路7的材质也是铜,相当于在接管6的端部设置铜接头,便于将接管6与外接管路7通过火焰钎焊实现焊接连通。
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二接管52的连接部62的下端面不高于位于两侧的第三接管53及第四接管54的本体部61的上端面,当对位于两侧的第三接管53和第四接管54进行焊接时,不会对位于中间的第二接管52造成影响。详细的讲,以并列且相邻设置的第二接管52和第三接管53为例进行说明,当对第三接管53的本体部61和连接部62进行焊接操作时,如图3和图4 所示,其焊接位置C1位于本体部61是上端与连接部62之间,由于第二接管52的连接部62的下端面不高于第三接管53的本体部61的上端面,因此,在对第三接管53的焊接位置C1进行焊接操作时,第二接管52与该焊接位置C1对应的对应位置C2(如图3所示)处是铜材质的连接部62,由于铜材质的导热性能要优于不锈钢的导热性能,从而能够保证第二接管52的对应位置的导热性能。因此,在对第三接管53的焊接位置C1进行焊接操作时,难免由于操作人员焊接技术的差异,导致对第二接管52的对应位置C2进行加热,而对应位置C2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能够避免由于散热较差导致第二接管52的对应位置C2发生烧损的情况。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磁换向阀A1,在对第三接管53和第四接管54的本体部61和连接部62进行焊接的过程中,能够避免对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二接管52造成烧损的情况,便于实现产品的顺利安装,降低对焊接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要求。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接管52的本体部61的上端面不低于第三接管 53的连接部62的下端面,且第二接管52的本体部61的上端面不低于第四接管54的连接部62的下端面。也就是说,以连接部62的下端面的高度为第一高度H1,本体部61的上端面的高度为第二高度H2,任一接管6 的第一高度H1不高于与其相邻的另一根接管6的第二高度H2。具体的,高度是指与阀体1之间的距离。在对任一接管6的本体部61和连接部62 进行焊接操作时,与其相邻的另一根接管6对应的位置都是铜材质的连接部62,避免发生烧损的情况。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对于各连接部62的具***置并不做要求,如三根并联设置的接管6,位于中部的第二接管52可以是与位于端部的两根接管6(第三接管53和第四接管54)对齐设置,也可以是将位于中部的第二接管52相对于位于端部的两根接管6来说向远离阀体1的一侧设置均可。
连接部62与本体部61可以通过炉焊焊接固定,具体的,在炉焊焊接操作前,在连接部62的外周壁与本体部61的内周壁之间预设焊接用的焊料,并将连接部62与本体部61进行固定,然后将固定后的组件放入隧道炉中,预设的焊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使连接部62的外周壁与本体部61的内周壁之间的空间被焊料所填充,从而实现两者的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连接部62的外周壁和本体部61的内周壁之间还设有定位部,在对连接部62和本体部61之间进行焊接固定前,二者之间通过定位部保持相对位置稳定,然后通过炉焊焊接固定。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对于该定位部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制,如将其设置为位于连接部62的外周壁均匀间隔设有至少三个凹痕621,凹痕621沿连接部62的轴向设置,将连接部62***至本体部61内时,由于凹痕621的设置,能够在连接部62的外周壁和本体部61的内周壁之间构成间隙空间,便于填充焊料。或者,也可以将该凹痕621设于本体部61的内周壁均可。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连接部62沿其轴向包括小径部625和大径部 626,其中,小径部625至少部分外周壁与本体部61的内周壁相配合并通过炉焊焊接固定,大径部626至少部分内周壁与外接管路7的外周壁配合并通过火焰钎焊焊接固定,并且,大径部626的厚度大于小径部625的厚度。大径部626用于与外接管路7焊接固定,其具有一定的高度和厚度,不仅具有相对较高的强度,也利于在与外接管路7进行火焰钎焊焊接时,火焰能够方便地对外接管路7以及大径部626的外端部同时进行加热,使焊接结果相对更加可靠。
大径部626与小径部625之间形成台阶部628,该台阶部628可以是成直角阶梯状,也可以由于加工工艺的原因将阶梯部位设置成圆角,台阶部628在沿着连接部62的轴向方向的台阶面与本体部61的端面相抵接,在组装过程中,将小径部625***本体部61内直至台阶面与本体部61的端面抵接时,说明已经安装到位,能够对本体部61和连接部62之间的连接进行轴向定位,便于安装操作。
在上述实施例中,连接部62朝向本体部61的一侧侧壁向其轴线方向设有翻边并形成第一止位部627,安装过程中,外接管路7的端部能够***连接部62直至外接管路7的端部与第一止位部627抵接配合,该第一止位部627的设置能够对外接管路7和连接部62之间的安装进行轴向定位,便于安装操作。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大径部626和小径部625,二者可以是一体式结构通过加工整体成型,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并将两部分相对固定形成均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连接部62沿其轴向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第一段622、过渡段623和第二段624,其中,第一段622的外周壁与本体部61的内周壁通过炉焊焊接固定,第二段624用于与外接管路7通并通过火焰钎焊焊接固定,第一段622的内径小于第二段624的内径,并在过渡段623的内壁形成第二止位部629,外接管路7穿过第二段624至其端部与止位部抵接配合,以对外接管路7和连接部62之间的连接进行轴向定位,便于安装操作。
在上述实施例中,本体部61包括配合部611和扩口部612,其中,配合部611与阀体1固定,连接部62的外周壁与扩口部612的内周壁之间通过炉焊焊接固定。具体在焊接时,在连接部62的外周壁与扩口部612的内周壁之间填充有焊料,并通过炉焊焊接固定。具体的,扩口部612的内径大于配合部611的内径,并在二者之间形成限位部614,安装时,连接部 62的端部***扩口部612直至连接部62的端面与限位部614抵接,从而对连接部62和本体部61之间的连接进行轴向定位,便于安装操作。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本体部61远离阀体1的一端侧壁呈渐扩结构,该渐扩结构的内壁面形成导向部613,如此设置,便于连接部62 和本体部61之间的安装操作。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磁换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还包括第二接管(52)、第三接管(53)以及第四接管(54),所述第二接管(52)、所述第三接管(53)以及所述第四接管(54)分别能够与所述阀体(1)连通;
所述第二接管(52)位于所述第三接管(53)与所述第四接管(54)之间,所述第二接管(52)、所述第三接管(53)以及所述第四接管(54)均包括本体部(61)和连接部(62),部分所述连接部(62)位于所述本体部(61)内,所述本体部(61)与所述连接部(62)焊接固定,所述本体部(61)由不锈钢材质制成,所述连接部(62)由铜材料制成;
所述第二接管(52)的连接部(62)的下端面不高于所述第三接管(53)的本体部(61)的上端面,且所述第二接管(52)的连接部(62)的下端面不高于所述第四接管(54)的本体部(61)的上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管(52)的本体部(61)的上端面不低于所述第三接管(53)的连接部(62)的下端面,且所述第二接管(52)的本体部(61)的上端面不低于所述第四接管(54)的连接部(62)的下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62)的外周壁和所述本体部(61)的内周壁之间还是设有定位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包括沿所述连接部(62)的外周壁均匀间隔设有至少三个凹痕(621),各所述凹痕(621)沿所述连接部(62)的轴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磁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62)包括沿其轴向设置的小径部(625)和大径部(626),所述小径部(625)的外周壁与所述本体部(61)的内周壁配合固定,所述大径部(626)的内周壁与外接管路(7)的外周壁配合固定;
所述大径部(626)的壁厚大于所述小径部(625)的壁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径部(626)与小径部(625)之间形成台阶部(628),所述台阶部(628)的台阶面能够与所述本体部(61)的端面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62)朝向所述本体部(61)的一侧侧壁向其轴线方向翻边并形成第一止位部(627),所述外接管路(7)的端部能够***所述连接部(62)至与所述第一止位部(627)抵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磁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62)沿其轴向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第一段(622)、过渡段(623)和第二段(624),所述第一段(622)的外周壁与所述本体部(61)的内周壁通过炉焊焊接固定,所述第二段(624)用于与外接管路(7)通,所述第一段(622)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段(624)的内径,并在所述过渡段(623)的内壁形成第二止位部(629),所述外接管路(7)穿过所述第二段(624)至其端部与所述第二止位部(629)抵接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磁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61)包括配合部(611)和扩口部(612),所述配合部(611)与所述阀体(1)固定,所述连接部(62)的外周壁与所述扩口部(612)的内周壁之间通过炉焊焊接固定;
所述扩口部(612)的内径大于所述配合部(611)的内径,并在二者之间形成限位部(614),所述连接部(62)的端部***所述扩口部(612)直至所述连接部(62)的端面与所述限位部(614)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磁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61)远离所述阀体(1)的一端侧壁呈渐扩结构,所述渐扩结构的内壁面形成导向部(613)。
CN202120517117.2U 2021-03-11 2021-03-11 一种电磁换向阀 Active CN2164078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17117.2U CN216407808U (zh) 2021-03-11 2021-03-11 一种电磁换向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17117.2U CN216407808U (zh) 2021-03-11 2021-03-11 一种电磁换向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07808U true CN216407808U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80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17117.2U Active CN216407808U (zh) 2021-03-11 2021-03-11 一种电磁换向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078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36185B1 (ko) 전환 밸브 및 이를 구비한 냉방 시스템
US8770225B2 (en) End cover and four-way reversing valve using the same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JP6407844B2 (ja) 切換弁及び冷凍サイクル
JP2010038320A (ja) 四方切換弁用弁体
CN216407808U (zh) 一种电磁换向阀
CN106838374A (zh) 换向阀及具有该换向阀的制冷***
JP2018194022A (ja) 流路切換弁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CN111594669A (zh) 管件连接结构
WO2019129190A1 (zh) 电磁切换阀
CN109973682B (zh) 电磁换向阀及具有其的制冷***
KR20240052059A (ko) 리버싱 밸브
CN111594637B (zh) 四通换向阀
CN107166060B (zh) 换向阀及具有其的制冷***
CN115076413A (zh) 一种电磁换向阀
JP6832299B2 (ja) スライド式切換弁、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JPH0720475U (ja) 四方弁
JP6670633B2 (ja) 六方切換弁
CN118242461A (zh) 电磁切换阀
JP2019044976A (ja) 流路切換弁
CN116412267A (zh) 电磁切换阀
CN116412266A (zh) 电磁切换阀
CN114838182B (zh) 电磁切换阀
JPH0559062U (ja) 四方切換弁
CN218031566U (zh) 一种四通换向阀的主阀及四通换向阀
JP7140416B2 (ja) 流路切換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