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78473U - 一种连接装置与建筑模板的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装置与建筑模板的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78473U
CN215978473U CN202122087290.6U CN202122087290U CN215978473U CN 215978473 U CN215978473 U CN 215978473U CN 202122087290 U CN202122087290 U CN 202122087290U CN 215978473 U CN215978473 U CN 2159784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section
clamping
main rod
bui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8729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常明
李成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Man Template Co ltd
Beijing Tianhe Innovation Building Formwor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Man Template Co ltd
Beijing Tianhe Innovation Building Formwor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Man Template Co ltd, Beijing Tianhe Innovation Building Formwork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Man Templa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8729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784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784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784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建筑模板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连接装置与建筑模板的固定装置,包括主杆件与楔形件,所述主杆件上设有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活动连接在所述主杆件两侧,所述第二夹持件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杆件两侧;所示主杆件上开设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孔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内侧位置;所述楔形件一侧压在所述装配孔内壁,所述楔形件另一侧压在所述第一夹持件的一侧。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连接装置对两个建筑模板进行夹持固定,以此进行建筑模板之间的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生产操作的成本低,防止了原材料受损变形,而且方便安装拆卸,省时省力,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装置与建筑模板的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模板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连接装置,进一步涉及一种建筑模板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模板是由钢框或铝框和模板两部分组成,传统钢框或铝框均为固定式矩形结构,也即至少由竖梁、横梁焊接而成的刚性矩形框体,在矩形钢框或铝框内分布有若干加强筋梁,共同抵触在模板背部,形成模板的支撑。
现有技术中重型建筑模板在接高时,由于连接件不具有高剪强度,也为了防止建筑模板上侧受力变形,就在建筑模板上侧配置许多的侧撑和加强钢梁,这种结构设计却造成装置结构复杂,组装不便,费时费力,组装需要的成本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建筑模板在接高时,由于连接件不具有高剪强度,也为了防止建筑模板上侧受力变形,就在建筑模板上侧配置许多的侧撑和加强钢梁,但是却造成装置结构复杂,组装不便,费时费力,组装需要的成本也较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连接装置与建筑模板的固定装置。
为实现上述申请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装置,包括主杆件与楔形件,所述主杆件上设有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活动连接在所述主杆件两侧,所述第二夹持件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杆件两侧;
所述主杆件上开设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孔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内侧位置;
所述楔形件一侧压在所述装配孔内壁,所述楔形件另一侧压在所述第一夹持件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U形结构的活动段,所述活动段活动连接在所述主杆件两侧,所述装配孔位于所述活动段内侧位置;
所述活动段两端部设有第一夹持段,所述第一夹持段为所述活动段两端部的延伸;
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固定段,所述固定段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杆件两侧,所述固定段一端部设有第二夹持段,所述第二夹持段为所述固定段一端部的延伸;
所述第一夹持段延伸的方向与所述第二夹持段延伸的方向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段端部设有第一凸起段,所述第一凸起段为所述第一夹持段端部的延伸;
所述第二夹持段端部设有第二凸起段,所述第二凸起段为所述第二夹持段端部的延伸;
所述第一凸起段与所述第二凸起段位于同一平面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主杆件两侧连接有销轴,所述活动段通过所述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主杆件两侧。
本实用新型还要求保护一种建筑模板的固定装置,包括第一个建筑模板与第二个建筑模板,还包括所述的连接装置,所述第一夹持段夹持在所述第一个建筑模板的第一个横梁与第一个竖梁的交叉处;所述第二夹持段夹持在所述第二个建筑模板的第二个横梁与第二个竖梁的交叉处;所述主杆件设置在两个建筑模板的竖梁上,以此进行第一个建筑模板与第二个建筑模板的连接;
所述楔形件一侧压在所述装配孔内壁,所述楔形件另一侧压在所述活动段的一侧,以此进行所述第一个建筑模板与所述第二个建筑模板的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起段压在所述第一个建筑模板的第一个横梁一侧,所述第二凸起段压在所述第二个建筑模板的第二个横梁一侧。
优选的,所述主杆件包括第一主杆件与第二主杆件,所述第一主杆件设置在所述活动段内侧位置且与所述第二主杆件固定连接;所示第一主杆件上开设所述装配孔,所述第二主杆件设置在所述两个建筑模板的竖梁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主杆件相对于所述第二主杆件垂直方向的高度大小要小于所述活动段的U型槽高度大小。
优选的,所述装配孔包括第一装配孔与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一装配孔的直径大小要小于所述第二装配孔的直径大小;所述楔形件设为直角梯形结构,所述楔形件位于直角边一侧压在所述装配孔内壁,所述楔形件位于倾斜边一侧压在所述活动段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楔形件穿过所述装配孔的一端设有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连接装置可以用来对两个建筑模板进行接高固定;通过夹持件、装配孔、楔形件配合使用,实现了建筑模板之间的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生产操作的成本低,防止了原材料受损变形,而且方便安装拆卸,省时省力,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第一夹持件的活动段设计成与主杆件两侧的销轴转动连接,当遇到各种型号的建筑模板需要进行接高固定时,可以与之配套固定夹持,这种结构设计的装置灵活性好,实用性强,而且方便操控。
3、本实用新型凸起段的设计,使连接装置对建筑模板的接高夹持更为稳固。
4、本实用新型第二主杆件是用来紧密贴合在两个建筑模板竖梁上的,在第一主杆件上开设装配孔,是为了方便与活动段位于U形结构一侧配合挤压,这种种结构设计的装置灵活性好,实用性强。
5、本实用新型为了将第一主杆件开设的装配孔设置在第一夹持件内侧位置,第一主杆件的高度最好要小于活动段的U型槽高度大小。
6、本实用新型将两个装配孔直径设计为大小不一的,可方便直角梯形结构的楔形件与之配合压紧。
7、本实用新型的楔形件穿过装配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如此一来,有了限位块对楔形件的限制,可以避免楔形件从装配孔里脱落,从而造成人员受伤,限位块的设计提高了装置的安全稳定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连接装置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夹持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建筑模板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A的另一视角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楔形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主杆件;11、第一主杆件;12、第二主杆件;2、楔形件;3、第一夹持件;31、活动段;32、第一夹持段;33、第一凸起段;4、第二夹持件;41、固定段;42、第二夹持段; 43、第二凸起段;5、装配孔;51、第一装配孔;52、第二装配孔;6、第一个建筑模板;61、第一个横梁;62、第一个竖梁;7、第二个建筑模板;71、第二个横梁;72、第二个竖梁;8、限位块;9、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装置,包括主杆件1与楔形件2,主杆件1上设有第一夹持件3与第二夹持件4,第一夹持件3活动连接在主杆件1两侧,第二夹持件4固定连接在主杆件1两侧;
主杆件1上开设有装配孔5,装配孔5位于第一夹持件3内侧位置;
楔形件2一侧压在装配孔5内壁,楔形件2另一侧压在第一夹持件3的一侧。
在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装置可以用来对两个建筑模板进行接高固定的,第一种安装方法是采用竖向接高的方式;
第一步,将两个建筑模板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一个建筑模板6 位于水平面上方,第二个建筑模板7位于水平面下方且与第一个建筑模板6贴合放置,先将第二夹持件4夹持在第二个建筑模板7顶部第二个横梁71与第二个竖梁72的交叉处;
第二步,我们通过调节活动连接的第一夹持件3,将第一夹持件3 夹持在第一个建筑模板6底部第一个横梁61与第一个竖梁62的交叉处;与此同时,主杆件1也被设置在这两个建筑模板竖梁的外表面,此时,这两个建筑模板被连接装置夹持在同一水平面进行接高固定;
第三步,将楔形件2一端***装配孔5内,楔形件2一侧压在装配孔5内壁,楔形件2的另一侧压在第一夹持件3的一侧,第一夹持件3压紧固定,此时主杆件1也与这两个建筑模板竖梁紧密贴合,第一夹持件3与第二夹持件4分别夹持固定在这两个建筑模板横梁与竖梁交叉处,从而实现了连接装置对建筑模板的接高固定。
本实用新型当对楔形件2没有穿过装配孔5的一端,施加的外力越大,楔形件2对装配孔5的作用力越大,第一夹持件3与第二夹持件4对建筑模板夹持的也越紧,两个建筑模板之间接高固定的越牢靠;
另外,当需要拆卸装置时,只需要对楔形件2穿过装配孔5的一端施加外力,楔形件2从装配孔5内脱离,主杆件1不再受楔形件2 的挤压力,此时,两个接高的建筑模板之间不再固定。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有第二种安装方法,第二种安装方法是采用横向接宽的方式:
第一步,将两个建筑模板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一个建筑模板6 位于水平面左边,第二个建筑模板7位于水平面右边且与第一个建筑模板6贴合放置,将第二夹持件4夹持在第一个建筑模板6最右边的第一个横梁61与第一个竖梁62的交叉处;
第二步,我们通过调节活动连接的第一夹持件3,将第一夹持件3 夹持在第二个建筑模板7最左边的第二个横梁71与第二个竖梁72的交叉处;主杆件1也被设置在这两个建筑模板竖梁的外表面;
第三步,将楔形件2一端自左往右的方式***装配孔5内,楔形件2一侧压在装配孔5内壁,楔形件2的另一侧压在第一夹持件3的一侧,第一夹持件3压紧固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种方法对两个建筑模板进行横向接宽;
当需要用此连接装置对建筑模板进行接高固定时,本实用新型优选第一种安装方法。
本实用新型将第一夹持件3设计成与主杆件1两侧活动连接,不仅仅是为了与楔形件2配合压紧,更也是为了当遇到各种型号的建筑模板需要进行接高固定时,可以与之配套固定夹持,这种结构设计的装置灵活性好,实用性强,而且方便操控。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夹持件3与第二夹持件4分别对两个建筑模板进行夹持,然后再通过楔形件2与装配孔5、第一夹持件3配合挤压,以此进行建筑模板的接高固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重型建筑模板在接高时,由于连接件不具有搞剪强度,也为了防止建筑模板上侧受力变形,就在建筑模板上侧配置许多的侧撑和加强钢梁,这种结构设计却造成装置结构复杂,组装不便,费时费力,组装需要的成本也较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生产操作的成本低,防止了原材料受损变形,而且方便安装拆卸,省时省力,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在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建筑模板可以是钢框模板,也可以是铝框模板,本实用新型优选钢框模板。
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件3包括U形结构的活动段31,活动段31活动连接在主杆件1两侧,装配孔5位于活动段31 内侧位置;
活动段31两端部设有第一夹持段32,第一夹持段32为活动段31 两端部的延伸;
第二夹持件4包括固定段41,固定段41固定连接在主杆件1两侧,固定段41一端部设有第二夹持段42,第二夹持段42为固定段41一端部的延伸;
第一夹持段32延伸的方向与第二夹持段42延伸的方向相同。
在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段31设计成为U形结构,U形结构的活动段31两端活动连接在主杆件1两侧外壁,第一夹持段32为活动段31两端部的延伸,此时,第一夹持段32夹持在第一个建筑模板6的第一个横梁61与第一个竖梁62的交叉处;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段41固定连接在主杆件1两侧外壁,每个第二夹持段42分别为每个固定段41一端部的延伸,此时,第二夹持段42 夹持在第二个建筑模板7的第二个横梁71与第二个竖梁72的交叉处;
而且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夹持段32与第二夹持段42延伸的方向都是相同,这样一来,两个夹持件可以将上下放置在同一水平面的两个建筑模板进行夹持固定。
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段32端部设有第一凸起段33,第一凸起段33为第一夹持段32端部的延伸;
第二夹持段42端部设有第二凸起段43,第二凸起段43为第二夹持段42端部的延伸;
第一凸起段33与第二凸起段43位于同一平面对称设置。
在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主杆件1紧密贴合在两个建筑模板竖梁上,可将两竖梁拼接在一起,实现了放置在同一水平面的上下两个建筑模板之间的拼接,第一夹持段32夹持在第一个建筑模板6的第一个横梁61与第一个竖梁62的交叉处,第一凸起段33压在此交叉处第一个横梁61的一个侧面;第二夹持段42夹持在第二个建筑模板7的第二个横梁71与第二个竖梁72的交叉处,第二凸起段43压在此交叉处第二个横梁71的一个侧面,且第一凸起段33与第二凸起段43位于同一平面对称设置;因此,两个相互接高的建筑模板横梁分别被四个凸起段夹持连接在一起,使连接装置对建筑模板的接高夹持更为稳固。
如图1、2、4所示,本实施例中,主杆件1两侧连接有销轴9,活动段31通过销轴9转动连接在主杆件1两侧。
在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主杆件1两侧连接销轴9,活动段31与销轴9配合连接,实现了活动段31在主杆件1上的转动,这种结构设计的装置灵活性好,实用性强,方便操控。
如图5、6、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建筑模板的固定装置,包括第一个建筑模板6与第二个建筑模板7,还包括连接装置,第一夹持段32夹持在第一个建筑模板6的第一个横梁61与第一个竖梁62的交叉处;第二夹持段42夹持在第二个建筑模板7的第二个横梁71与第二个竖梁72的交叉处;主杆件1设置在两个建筑模板的竖梁上,以此进行第一个建筑模板6与第二个建筑模板7的连接;
楔形件2一侧压在装配孔5内壁,楔形件2另一侧压在活动段31 的一侧,以此进行第一个建筑模板6与第二个建筑模板7的固定连接。
在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通过主杆件1贴合在两个建筑模板的竖梁外侧面上、第一夹持段32与第二夹持段42分别对两个建筑模板进行夹持,然后再通过楔形件2与装配孔5、第一夹持段32配合挤压,以此进行主杆件1紧密贴合在两个建筑模板的竖梁外侧面上,同时第一夹持段32与第二夹持段42分别对两个建筑模板夹持的很牢固,此时完成了建筑模板的接高固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重型建筑模板在接高时,由于连接件不具有搞剪强度,也为了防止建筑模板上侧受力变形,就在建筑模板上侧配置许多的侧撑和加强钢梁,但是却造成装置结构复杂,组装不便,费时费力,组装需要的成本也较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生产操作的成本低,防止了原材料受损变形,而且方便安装拆卸,省时省力,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段33压在第一个建筑模板6 的第一个横梁61一侧,第二凸起段43压在第二个建筑模板7的第二个横梁71一侧。
在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两个相互接高的建筑模板横梁被凸起段夹持连接在一起,这样一来,进行建筑模板的接高时,整个装置就会更加稳固。
如图2、6、7所示,本实施例中,主杆件1包括第一主杆件11与第二主杆件12,第一主杆件11设置在活动段31内侧位置且与第二主杆件12固定连接;所示第一主杆件11上开设装配孔5,第二主杆件 12设置在两个建筑模板的竖梁上。
在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第二主杆件12是用来紧密贴合在两个建筑模板竖梁外侧面上的,在第一主杆件11上开设装配孔5,是为了方便与活动段31位于U形结构一侧配合挤压,这种结构设计的装置灵活性好,实用性强。
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主杆件11相对于第二主杆件12垂直方向的高度大小要小于活动段31的U型槽高度大小。
在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为了将第一主杆件11开设的装配孔5设置在第一夹持件3内侧位置,第一主杆件11的高度最好要小于活动段 31的U型槽高度大小;
如图4、8所示,本实施例中,装配孔5包括第一装配孔51与第二装配孔52,第一装配孔51的直径大小要小于第二装配孔52的直径大小;楔形件2设为直角梯形结构,楔形件2位于倾斜边一侧压在装配孔5内壁,楔形件2位于直角边一侧压在活动段31的一侧。
在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将两装配孔5直径设计为大小不一的,可方便直角梯形结构的楔形件2与之配合压紧,另外,本实用新型优选楔形件2的直角边而不是倾斜边压在活动段31的一侧,是因为当楔形件2的直角边与活动段31之间的挤压面要大于楔形件2的倾斜边与活动段31之间的挤压面,这种结构设计使楔形件2与活动段31进行充分的挤压,从而活动段31受到的挤压力也较大,装置接高更为稳固。
如图1、4、8所示,本实施例中,楔形件2穿过装配孔5的一端设有限位块8。
在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楔形件2穿过装配孔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如此一来,有了限位块8对楔形件2的限制,可以避免楔形件2从装配孔5里脱落,从而造成人员受伤,限位块8的设计提高了装置的安全稳定性。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装置,包括主杆件1与楔形件2,主杆件1上设有第一夹持件3与第二夹持件4,第一夹持件3活动连接在主杆件1两侧,第二夹持件4固定连接在主杆件1两侧;主杆件1 上开设有装配孔5,装配孔5位于第一夹持件3内侧位置;楔形件2 一侧压在装配孔5内壁,楔形件2另一侧压在第一夹持件3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建筑模板的固定装置,包括第一个建筑模板6与第二个建筑模板7,还包括连接装置,第一夹持段32夹持在第一个建筑模板6的第一个横梁61与第一个竖梁62的交叉处;第二夹持段42夹持在第二个建筑模板7的第二个横梁71与第二个竖梁72 的交叉处;主杆件1设置在两个建筑模板的竖梁上,以此进行第一个建筑模板6与第二个建筑模板7的连接;楔形件2一侧压在装配孔5 内壁,楔形件2另一侧压在活动段31的一侧,以此进行第一个建筑模板6与第二个建筑模板7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夹持件3与第二夹持件4分别对两个建筑模板进行夹持,然后再通过楔形件2与装配孔5、第一夹持件3配合挤压,以此进行建筑模板的接高固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重型建筑模板在接高时,由于连接件不具有搞剪强度,也为了防止建筑模板上侧受力变形,就在建筑模板上侧配置许多的侧撑和加强钢梁,这种结构设计却造成装置结构复杂,组装不便,费时费力,组装需要的成本也较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生产操作的成本低,防止了原材料受损变形,而且方便安装拆卸,省时省力,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杆件与楔形件,所述主杆件上设有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活动连接在所述主杆件两侧,所述第二夹持件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杆件两侧;
所述主杆件上开设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孔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内侧位置;
所述楔形件一侧压在所述装配孔内壁,所述楔形件另一侧压在所述第一夹持件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U形结构的活动段,所述活动段活动连接在所述主杆件两侧,所述装配孔位于所述活动段内侧位置;
所述活动段两端部设有第一夹持段,所述第一夹持段为所述活动段两端部的延伸;
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固定段,所述固定段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杆件两侧,所述固定段一端部设有第二夹持段,所述第二夹持段为所述固定段一端部的延伸;
所述第一夹持段延伸的方向与所述第二夹持段延伸的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段端部设有第一凸起段,所述第一凸起段为所述第一夹持段端部的延伸;
所述第二夹持段端部设有第二凸起段,所述第二凸起段为所述第二夹持段端部的延伸;
所述第一凸起段与所述第二凸起段位于同一平面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件两侧连接有销轴,所述活动段通过所述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主杆件两侧。
5.一种建筑模板的固定装置,包括第一个建筑模板与第二个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装置,所述第一夹持段夹持在所述第一个建筑模板的第一个横梁与第一个竖梁的交叉处;所述第二夹持段夹持在所述第二个建筑模板的第二个横梁与第二个竖梁的交叉处;所述主杆件设置在两个建筑模板的竖梁上,以此进行第一个建筑模板与第二个建筑模板的连接;
所述楔形件一侧压在所述装配孔内壁,所述楔形件另一侧压在所述活动段的一侧,以此进行所述第一个建筑模板与所述第二个建筑模板的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模板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段压在所述第一个建筑模板的第一个横梁一侧,所述第二凸起段压在所述第二个建筑模板的第二个横梁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模板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件包括第一主杆件与第二主杆件,所述第一主杆件设置在所述活动段内侧位置且与所述第二主杆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主杆件上开设所述装配孔,所述第二主杆件设置在所述两个建筑模板的竖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模板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杆件相对于所述第二主杆件垂直方向的高度大小要小于所述活动段的U型槽高度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模板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孔包括第一装配孔与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一装配孔的直径大小要小于所述第二装配孔的直径大小;所述楔形件设为直角梯形结构,所述楔形件位于直角边一侧压在所述装配孔内壁,所述楔形件位于倾斜边一侧压在所述活动段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建筑模板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件穿过所述装配孔的一端设有限位块。
CN202122087290.6U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连接装置与建筑模板的固定装置 Active CN2159784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87290.6U CN215978473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连接装置与建筑模板的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87290.6U CN215978473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连接装置与建筑模板的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78473U true CN215978473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82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87290.6U Active CN215978473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连接装置与建筑模板的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784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03110A (en) Square T clamp assembly for elongate members
US3995843A (en)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a window buck frame
KR100917833B1 (ko) 기둥 축조용 거푸집 고정 구조
CN212478126U (zh) 一种基于新型抱箍件的原竹梁柱连接节点
CN215978473U (zh) 一种连接装置与建筑模板的固定装置
KR20180047905A (ko) 건축용 거푸집 고정구 및 그 고정구의 제작방법
US6896437B2 (en) Fence panel and connector therefor
KR101891322B1 (ko) 포밍관을 이용한 조립식 거푸집
CN218779650U (zh) 一种h型钢结构支撑架
CN213484427U (zh) 一种易于拼装的网格桥架
KR102308089B1 (ko) 시스템동바리용 수평재 체결용 클램프
CN213979948U (zh) 混凝土泵管固定支架
CN213573018U (zh) 一种用于建筑的模板夹具
CN216109737U (zh) 一种多功能锁扣
KR101501693B1 (ko) 거푸집 패널 지지장치
CN215671098U (zh) 一种连接装置与建筑模板的拼接装置
CN220666930U (zh) 一种柱模板用加固装置
CN215670123U (zh) 用于h型钢梁的装配式抱箍装置
CN218564124U (zh) 一种围框外角角码连接件
KR20080078968A (ko) 연동비닐하우스용 쌍꽂이 보강재
CN215889371U (zh) 一种锁扣装置
CN219138463U (zh) 一种房屋建筑加固结构
CN213448898U (zh) 一种连栋大棚立柱和天沟的连接件
CN215594878U (zh) 一种建筑用组合式建筑拼接模板
CN114753484B (zh) 一种钢结构桁架的连接组件及具有其的钢结构桁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