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40823U - 一种含寒水石纤维的混纺针织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寒水石纤维的混纺针织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40823U
CN215440823U CN202121320406.XU CN202121320406U CN215440823U CN 215440823 U CN215440823 U CN 215440823U CN 202121320406 U CN202121320406 U CN 202121320406U CN 215440823 U CN215440823 U CN 2154408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fibers
knitting yarn
fibre
calc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2040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国清
苏立超
刁加林
相长翠
黄琪
虎金蕊
查晓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ol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oling Textile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oling Textile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oling Textile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2040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408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408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408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寒水石纤维的混纺针织纱,包括用于形成纱芯体的纤维线组和套设在纤维线组外的纤维套,所述纤维套包括相互缠绕形成纤维套的侧壁的寒水石纤维和棉纤维,所述寒水石纤维和棉纤维相互交错且呈螺旋状缠绕在纤维线组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含寒水石纤维的混纺针织纱,透气性好、散热快、有利于提高瞬间接触凉感值,提高夏季使用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含寒水石纤维的混纺针织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含寒水石纤维的混纺针织纱。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纺织产品在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因此对纺织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混纺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所纺成的纱。目前用于主要用于夏天的使用的混纺纱制成的面料在天气炎热时,皮肤上的汗渍不能够快速发散,使得皮肤处于潮湿闷热的环境中导致织物的舒适性大大降低,但在炎热的夏天使用舒适度不高。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防晒抗菌纤维混纺纱”,其公告号CN202671770U,包括亚麻纤维以及桑皮纤维,所述的桑皮纤维与亚麻纤维交错排列构成针织纱本体,且,所述的亚麻纤维根梢***度差异不超过100支,混配的***度差异不超过50支,强度差异不超过20牛顿,长度差异不超过10厘米。该实用新型提供的亚麻桑皮纤维混纺染色的针织纱,具有透气性好、散热快、滑爽不贴身的优点,但是其瞬间接触凉感值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混纺纱制成的纺织面料在夏季使用时会存在闷热、舒适度不高等问题,提供一种含寒水石纤维的混纺针织纱,透气性好、散热快、有利于提高瞬间接触凉感值,提高夏季使用的舒适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寒水石纤维的混纺针织纱,包括用于形成纱芯体的纤维线组和套设在纤维线组外的纤维套,所述纤维套包括相互缠绕形成纤维套的侧壁的寒水石纤维和棉纤维,所述寒水石纤维和棉纤维相互交错且呈螺旋状缠绕在纤维线组外。
在该技术方案中,寒水石纤维的设置有效提高了混纺针织纱的瞬间接触凉感值,有利于编织形成夏天使用的面料,贴肤凉爽、不闷热、舒适度高,而棉纤维具有坚固耐磨、舒适度高、透气性好的特点,使用寒水石纤维和棉纤维相互混合缠绕的设置有利于提高混纺针织纱的牢固度的同时还保证其透气,有利于提高夏天使用的舒适度,而寒水石纤维和棉纤维相互交错且呈螺旋状缠绕在纤维线组外保证了混纺针织纱的弹性和牢固度。
作为优选,所述纤维套的侧壁设置为由寒水石纤维和棉纤维编织形成的网状结构。
网状结构的设置有利于避免纤维套避免针织纱内的纤维散开,同时网状结构的设置还使纤维套具有一定的弹性,进而避免在拉扯混纺针织纱时发生断裂,同时还保证了混纺针织纱透气性。
作为优选,所述纤维线组包括第一纤维线层和第二纤维线层,所述第二纤维线层螺旋捻和在第一纤维线层外,纤维套设置在第二纤维线层外。
第一纤维线层和第二纤维线层的设置有利于在保证混纺针织纱内的纤维相互缠绕固定的同时还有利于形成双层结构,便于控制混纺针织纱中各种纤维所占比例。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纤维线层包括由若干聚酯纤维平行设置形成的第一线束。
聚酯纤维较为强度高、具有一定的延伸度、回弹性好、耐磨性高,使用聚酯纤维形成第一线束,即聚酯纤维形成混纺针织纱的基线,其使得混纺针织纱具有一定的弹性,且具有一定的抗皱效果。
作为优选,若干第一线束呈螺旋状相互缠绕捻和成第一纤维线层。
螺旋状的设置使第一线束之间编织方便,还使得第一线束内的聚酯纤维相互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纤维线层包括由若干竹纤维相互缠绕形成的第二线束,所述第二线束螺旋状捻和在第一纤维线层外。
竹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使混纺针织纱编织形成的面料具有散热快等特点,有利于在夏天使用;另外竹纤维还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而第二线束螺旋状捻和在第一纤维线层外,这就使第二线束与第一纤维线层固定的同时还将第一纤维线层内的第一线束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纤维线层还包括粘接纤维,粘接纤维、竹纤维相互呈螺旋状缠绕形成第二线束。
粘接纤维的设置有利于提高纤维线组和纤维套之间的牢固度。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透气性好、有利于提高瞬间接触凉感值、贴肤凉爽,提高夏季使用的舒适度;具有一定的弹性;聚酯纤维的设置提高了混纺针织纱的强度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皱效果;竹纤维的设置有利于在保证混纺针织纱透气性和耐磨性,还有利于提高混纺针织纱的抗菌性能,同时还使混纺纱编织形成的面料具有散热快的特点;粘接纤维的设置有利于提高混纺针织纱的牢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含寒水石纤维的混纺针织纱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含寒水石纤维的混纺针织纱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一种剖面示意图;
图中:1、纤维套 2、纤维线层 201、第一纤维线层 202、第二纤维线层 3、寒水石纤维 4、棉纤维 5、粘接纤维 6、竹纤维 7、聚酯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2、图3所示的实施例1中,一种含寒水石纤维的混纺针织纱,其包括用于形成纱芯体的纤维线组2和套设在纤维线组2外的纤维套1,其中纤维线组2包括聚酯纤维7、竹纤维6,纤维套1包括若干寒水石纤维3和棉纤维4,寒水石纤维3和棉纤维4相互缠绕形成纤维套1的侧壁结构。纤维线组2包括第一纤维线层201和第二纤维线层202,第一纤维线层201和第二纤维线层202形成双层结构,第一纤维线层201包括由若干并列设置的聚酯纤维7形成的第一线束,第二纤维线层202包括由若干竹纤维6形成的第二线束,第二线束呈螺旋状缠绕在第一纤维线层201外。
在该技术方案中,寒水石纤维3的设置有效提高了混纺针织纱的瞬间接触凉感值,有利于编织形成夏天使用的面料,贴肤凉爽、不闷热、舒适度高,而棉纤维4具有坚固耐磨、舒适度高、透气性好的特点,使用寒水石纤维3和棉纤维4相互混合缠绕的设置有利于提高混纺针织纱的牢固度的同时还保证其透气,有利于提高夏天使用的舒适度,而寒水石纤维3和棉纤维4相互交错且呈螺旋状缠绕在纤维线组2外保证了混纺针织纱的弹性和牢固度,而纤维线层形成了用于支撑混纺针织纱的纱芯体,其中聚酯纤维7较为强度高、具有一定的延伸度、回弹性好、耐磨性高,使用聚酯纤维7形成第一线束,即聚酯纤维7形成混纺针织纱的基线,其使得混纺针织纱具有一定的弹性,且具有一定的抗皱效果;竹纤维6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另外竹纤维6还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而第二线束螺旋状捻和在第一纤维线层201外,这就使第二线束与第一纤维线层201固定的同时还将第一纤维线层201内的第一线束固定。
进一步地,纤维套1的侧壁设置为由寒水石纤维3和棉纤维4相互交错且呈螺旋状缠绕形成的螺旋状结构;或者纤维套1设置为由寒水石纤维3和棉纤维4编织形成的网状结构。螺旋状结构或者网状结构的设置在保证了纤维套1透气性的同时还使纤维套1具有一定的弹性,进而使制成的混纺纱具备一定的弹性和透气性。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一纤维线层201内的第一线束设置一个或者若干个,当第一线束设置若干个时,若干个第一线束成螺旋状相互捻和形成第一纤维线层201。例如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线束成对,成对的第一线束相互缠绕形成双螺旋结构。
进一步地,第二纤维线层202还包括粘接纤维5,粘接纤维5和竹纤维6混合交错设置,粘接纤维5的设置有利于提高纤维线组2和纤维套1之间的牢固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含寒水石纤维的混纺针织纱,其特征是,包括用于形成纱芯体的纤维线组(2)和套设在纤维线组(2)外的纤维套(1),所述纤维套(1)包括相互缠绕形成纤维套(1)的侧壁的寒水石纤维(3)和棉纤维(4),所述寒水石纤维(3)和棉纤维(4)相互交错且呈螺旋状缠绕在纤维线组(2)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寒水石纤维的混纺针织纱,其特征是,所述纤维套(1)的侧壁设置为由寒水石纤维(3)和棉纤维(4)编织形成的网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寒水石纤维的混纺针织纱,其特征是,所述纤维线组(2)包括第一纤维线层(201)和第二纤维线层(202),所述第二纤维线层(202)螺旋捻和在第一纤维线层(201)外,纤维套(1)设置在第二纤维线层(202)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寒水石纤维的混纺针织纱,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纤维线层(201)包括由若干聚酯纤维(7)平行设置形成的第一线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含寒水石纤维的混纺针织纱,其特征是,若干第一线束呈螺旋状相互缠绕捻和成第一纤维线层(20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寒水石纤维的混纺针织纱,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纤维线层(202)包括由若干竹纤维(6)相互缠绕形成的第二线束,所述第二线束螺旋状捻和在第一纤维线层(201)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含寒水石纤维的混纺针织纱,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纤维线层(202)还包括粘接纤维(5),粘接纤维(5)、竹纤维(6)相互呈螺旋状缠绕形成第二线束。
CN202121320406.XU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含寒水石纤维的混纺针织纱 Active CN2154408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20406.XU CN215440823U (zh)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含寒水石纤维的混纺针织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20406.XU CN215440823U (zh)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含寒水石纤维的混纺针织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40823U true CN215440823U (zh) 2022-01-07

Family

ID=79711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20406.XU Active CN215440823U (zh)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含寒水石纤维的混纺针织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408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838363U (zh) 一种轻量化羊毛纱线
CN213417201U (zh) 一种运动服面料
CN215440823U (zh) 一种含寒水石纤维的混纺针织纱
CN210104184U (zh) 一种气凝胶保暖针织纱面料
CN208701299U (zh) 一种高机械强度的复合纱线
CN204417717U (zh) 雪尼尔线及其布料及其沙发套
CN218203256U (zh) 一种亲肤柔软的纺织纱线
CN215163441U (zh) 一种高耐氯氨纶丝包芯纱
CN215887381U (zh) 一种混纺加弹丝
CN214244725U (zh) 一种弹性好的涤纶短纤缝纫线
CN109537139A (zh) 一种腈纶仿毛双面绒布的设计方法与生产工艺
CN211730522U (zh) 一种摇粒绒复合面料
CN209854310U (zh) 一种保温低弹纱线
CN209114086U (zh) 一种亚麻混纺纱线
CN213896121U (zh) 一种含有钻石纤维的混纺纱
CN213733798U (zh) 一种多功能新型面料
CN218539932U (zh) 保暖透气纱线
CN220995755U (zh) 一种斜纹弹力面料
CN204849182U (zh) 一种柔顺抗紫外线纤维纱线
CN214782368U (zh) 一种石墨烯混纺纱线
CN222226713U (zh) 一种透气耐磨纱线
CN210314660U (zh) 一种高舒适性的三色段彩竹节纱
CN217869295U (zh) 一种超细天丝羊毛混纺纱线
CN220841747U (zh) 一种防臭抗菌面料
CN217145114U (zh) 毛暖透气涤纶织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Building 1, No. 158 Nanle Road,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600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Aol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8b, 8th floor, building 3, No. 295, Songwei North Road,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600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AOLING TEXTILE NEW MATERIA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