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53356U - 电连接器组合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53356U
CN213753356U CN202022490224.9U CN202022490224U CN213753356U CN 213753356 U CN213753356 U CN 213753356U CN 202022490224 U CN202022490224 U CN 202022490224U CN 213753356 U CN213753356 U CN 2137533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onnector
connector assembly
row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9022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萧世伟
萧裕三
张衍智
陈玉科
杨娜
张卫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 Ding Precision Industry Zhengzhou Co Ltd
Hongte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 Ding Precision Industry Zhengzhou Co Ltd
Hongte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 Ding Precision Industry Zhengzhou Co Ltd, Hongte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 Ding Precision Industry Zhe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9022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533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533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53356U/zh
Priority to TW110212776U priority patent/TWM628022U/zh
Priority to US17/516,695 priority patent/US11923630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包括至少一个传输单元,所述传输单元包括用于安装于一主板的第一连接器以及转接板与第二连接器,所述转接板插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之间以形成电性导通,所述转接板包括彼此垂直设置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对接配合的第一接点、所述第二侧边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对接配合的第二接点,所述转接板还包括第三侧边,所述第三侧边设有第三接点,所述第三接点用来与一线缆电性连接,有利于节约主板空间以及高频信号的传输。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组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与线缆连接的电连接器组合。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通讯速率不断提高的发展趋势以及电子设备小型化的发展需求,电连接器组合不仅需要符合小尺寸的设计理念,往往还需要能够同时连接不同的设备以实现节约空间以及传输高频信号的目标。
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组合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与一线缆电性连接的电连接器组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包括至少一个传输单元,所述传输单元包括用于安装于一主板的第一连接器以及转接板与第二连接器,所述转接板插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之间以形成电性导通,所述转接板包括彼此垂直设置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对接配合的第一接点、所述第二侧边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对接配合的第二接点,所述转接板还包括第三侧边,所述第三侧边设有第三接点,所述第三接点用来与一线缆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侧边平行于所述第二侧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接点沿第一、第二、第三侧边的边缘分别排列成第一接点排、第二接点排、第三接点排,第二接点排与第三接点排彼此平行且均垂直于第一接点排。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接点排位于第二连接器与第三接点排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转接板为竖直设置,其第一接点位于所述转接板底部且沿水平方向排列,所述第二接点位于第一接点上方且沿竖直方向排列,第三接点位于第一接点的上方且沿竖直方向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点位于所述第三接点的前方且在上下方向上无彼此重叠的部分,所述第二接点位于所述第一接点的正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接点高于所述第三接点设置,且两者在前后方向上有彼此重叠的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器为水平安装至所述主板且具有开口朝上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二连接器为竖直放置且具有开口朝前的第二接口及朝后的第三接口,所述转接板的第一接点插接入第一接口,所述转接板的第二接点插接入第三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电连接器组合包括有至少两个以上的所述传输单元,所述传输单元彼此相邻排列,所述第一连接器的两侧面分别设有凸块和凹槽,所述凸块可卡持固定在相邻的第一连接器的凹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电连接器组合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设有纵长的本体部以及自本体部的纵长两端向下延伸的支撑部,所述本体部设有前后贯穿并与所述传输单元的数量相同的收容槽,每一所述第二连接器一一收容于对应的所述收容槽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合除了具有用于与主板连接的第一连接器以及用于与其他外部设备连接的第二连接器以外,还包括可用于与一线缆电性相连的第三接点,有利于高频信号的传输且能够有效节约主板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合的立体图。
图2为图1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为图1的部分分解图。
图4为图3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5为图3的部分分解图。
图6为图5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合去除固定支架后的侧视图。
图8为图6的部分分解图。
图9为图8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10为图9进一步的部分分解图。
图11为图10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11介绍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合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组合100,包括至少一个传输单元10,所述传输单元10包括用于安装于一主板(未图示)的第一连接器1以及第二连接器2与转接板3,所述转接板3插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2之间以形成电性导通,所述转接板3包括彼此垂直设置的第一侧边31与第二侧边32,所述第一侧边31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器1对接配合的第一接点310、所述第二侧边32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器2对接配合的第二接点320,所述转接板3还包括第三侧边33,所述第三侧边33设有第三接点330,所述第三接点330用来与一线缆(未图示)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合100除了具有用于与主板连接的第一连接器1以及用于与其他外部设备连接的第二连接器2以外,还包括可用于与一线缆电性相连的第三接点330,所述第三接点330可设置为与线缆传输高频信号,为该电连接器组合100传输多通道的高频/低频信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而且在转接板3上设置所述第三接点330可将多种信号接点统一集成于转接板3上,能够有效节约主板空间。
结合图5至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侧边33平行于所述第二侧边32。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接点310、320、330沿所述第一、第二、第三侧边31、32、33的边缘分别排列成第一接点排311、第二接点排321、第三接点排331,所述第二接点排321与所述第三接点排331彼此平行且均垂直于第一接点排311。所述第二接点排321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器2与所述第三接点排331之间。
所述转接板3为竖直设置,其第一接点310位于所述转接板3的底部且沿水平方向排列,所述第二接点320位于所述第一接点310上方且沿竖直方向排列,第三接点330位于第一接点310的上方且沿竖直方向排列。在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一侧边31的最前端位于所述第二侧边32的前方,在上下方向上,所述第二侧边32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器2位于所述第一侧边31的上方,即第二侧边32相对于第一侧边31向内收缩,可有效减少电连接器组合100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进而可减小电连接器组合100在主板上的占位,有利于提高主板的单位面积使用率。所述第一侧边31与所述第二连接器2在所述主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边31的最前端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器2的前端面的前方。如图1至图6所示,从第一、第二、第三接点的角度来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点310位于所述第三接点330的前方且在上下方向上无彼此重叠的部分,有利于第三接点330连接至线缆(未图示),所述第二接点320位于所述第一接点310的正上方,所述第二接点320高于所述第三接点330设置,且两者在前后方向上有彼此重叠的部分。
所述第一连接器1为水平安装至所述主板且具有开口朝上的第一接口101,所述第二连接器2为竖直放置且具有开口朝前的第二接口201及朝后的第三接口203,所述转接板3的第一接点310插接入第一接口101,所述转接板3的第二接点320插接入第三接口203。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为了同时满足多通道的信息传输,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合通常包括至少两个彼此相邻设置的所述传输单元,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四个彼此相邻设置的所述传输单元10,所述第一连接器1的两侧分别设有凸块11和凹槽12,所述凸块11可卡持固定在相邻的第一连接器1的凹槽12中。参阅图8至图10,所述凸块11及凹槽12均为竖直设置的燕尾形结构,所述凹槽12包括朝上设置的开口120,相邻第一连接器1之间通过所述凸块11自上而下地滑入对应的凹槽12中而固定在一起。在若干所述第一连接器1的排列方向上,通过所述凸块11和凹槽12的配合可将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器1牢靠地连接在一起。同时,用于彼此固定的所述凸块11和凹槽12直接设置在第一连接器1的两侧,无需通过额外的组件固定,不仅组装方便,还可实现第一连接器1之间的紧密排列,可减少彼此间组装时的对位公差,有利于提高第一连接器1的排列密度,进一步节约其在主板上的占用空间。
参阅图1至图4,所述电连接器组合100包括将所述传输单元10彼此固定的固定支架4,所述固定支架4设有纵长的本体部41以及自本体部41的纵长两端向下延伸的支撑部42,所述本体部41设有前后贯穿并与所述传输单元10的数量相同的收容槽40,每一所述第二连接器2一一收容于对应的所述收容槽40中。所述支撑部42设有前后延伸的燕尾形卡持块420,所述第一连接器1的纵长两侧设有燕尾形滑槽13,所述固定支架4与第一连接器1通过所述卡持块420与滑槽13之间的前后滑动固持而组装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槽13包括朝前设置的开口130,所述固定支架4与所述第一连接器1通过所述卡持块420自前朝后地滑入所述滑槽13中而连接在一起。所述卡持块420与滑槽130可在上下方向上进行彼此限位。每一支撑部42在临近其底部处设有加厚部421,所述加厚部421的底面设有主板安装柱4210,所述主板安装柱4210可***所述主板以增加所述固定支架4组装的稳固性。
所述第一连接器1包括设有所述第一接口101的第一绝缘本体102以及固持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02的若干第一端子14,所述第一端子14包括裸露于所述第一接口101的第一接触部141以及延伸出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02以与所述主板接触的接脚142,当所述第一侧边31***所述第一接口101时,所述第一接点310与所述第一端子14的第一接触部141电性接触。
如图8至图9所示,所述第一连接器1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02外的罩体103,相邻的所述罩体103紧贴彼此的外表面排列在一起,所述凸块11、所述凹槽12以及所述滑槽13均设置于所述罩体103的外表面。所述罩体103设有上下贯穿的槽体1030,所述槽体1030的相对两个侧壁凹设有固持槽1031,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02包括向外凸伸的固持凸块1021,当所述固持凸块1021嵌入所述固持槽1031中时,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02稳固组装于所述罩体103内。
参阅图11,所述第二连接器2包括第二绝缘本体202以及固持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202的若干第二端子21。所述第二绝缘本体202包括相对的上侧壁2021、下侧壁2022以及相对的左侧壁2023、右侧壁2024,所述上、下、左、右侧壁2021、2022、2023、2024共同围设形成所述第二接口201与第三接口203,所述第二接口201与第三接口203前后贯通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202的前后两端。所述第二端子21呈长条状且包括设于其前后两端的第二接触部211及第三接触部212,所述第二、第三接触部211、212分别裸露于前后设置的所述第二、第三接口201、203,当所述第二侧边32从所述第三接口203***时,所述第二接点320与所述第三接触部212电性接触,所述第二接触部211用于与从所述第二接口201***的电子设备电性接触。结合图1与图4,所述上侧壁2021设有自其前端***并包覆其上下表面的固持片22,所述固持片22包括设置于所述上侧壁2021的上表面的弹片220。所述固定支架4的收容槽40的前端设有向上贯穿的缺口43,所述固持片22部分裸露于所述缺口43,所述弹片220弹性卡持于所述本体部41,以增强所述固定支架4与传输单元10之间组装的稳固性。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包括至少一个传输单元,所述传输单元包括用于安装于一主板的第一连接器以及转接板与第二连接器,所述转接板插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之间以形成电性导通,所述转接板包括彼此垂直设置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对接配合的第一接点、所述第二侧边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对接配合的第二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板还包括第三侧边,所述第三侧边设有第三接点,所述第三接点用来与一线缆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边平行于所述第二侧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接点沿所述第一、第二、第三侧边的边缘分别排列成第一接点排、第二接点排、第三接点排,所述第二接点排与所述第三接点排彼此平行且均垂直于第一接点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点排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三接点排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板为竖直设置,其第一接点位于所述转接板的底部且沿水平方向排列,所述第二接点位于所述第一接点上方且沿竖直方向排列,第三接点位于第一接点的上方且沿竖直方向排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点位于所述第三接点的前方且在上下方向上无彼此重叠的部分,所述第二接点位于所述第一接点的正上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点高于所述第三接点设置,且两者在前后方向上有彼此重叠的部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为水平安装至所述主板且具有开口朝上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二连接器为竖直放置且具有开口朝前的第二接口及朝后的第三接口,所述转接板的第一接点插接入第一接口,所述转接板的第二接点插接入第三接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组合包括有至少两个以上的所述传输单元,所述传输单元彼此相邻排列,所述第一连接器的两侧面分别设有凸块和凹槽,所述凸块可卡持固定在相邻的第一连接器的凹槽中。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组合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设有纵长的本体部以及自本体部的纵长两端向下延伸的支撑部,所述本体部设有前后贯穿并与所述传输单元的数量相同的收容槽,每一所述第二连接器一一收容于对应的所述收容槽中。
CN202022490224.9U 2020-11-02 2020-11-02 电连接器组合 Active CN2137533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90224.9U CN213753356U (zh) 2020-11-02 2020-11-02 电连接器组合
TW110212776U TWM628022U (zh) 2020-11-02 2021-10-29 電連接器組合
US17/516,695 US11923630B2 (en) 2020-11-02 2021-11-02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including an internal circuit board having three rows of conductive pads respectively at three end portions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90224.9U CN213753356U (zh) 2020-11-02 2020-11-02 电连接器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53356U true CN213753356U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18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90224.9U Active CN213753356U (zh) 2020-11-02 2020-11-02 电连接器组合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53356U (zh)
TW (1) TWM6280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47681A (zh) * 2020-11-02 2022-05-06 富鼎精密工业(郑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合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47681A (zh) * 2020-11-02 2022-05-06 富鼎精密工业(郑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28022U (zh) 2022-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12090B (zh) 电连接器
US9490594B2 (en)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244908B1 (en) Switch within a data connector jack
US6394853B1 (en) Data connector for selective switching between at least two distinct mating connector plugs
US883418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compact configuration
CN202009089U (zh) 卡缘连接器
US20040023559A1 (en) Electrical adapter
CN201667469U (zh) 电连接器
CN201069837Y (zh) 电连接器
CN114447680A (zh) 电连接器组合
TWI783315B (zh) 電連接器組合
US20230187876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hybrid connection for conductive terminals
CN112134095A (zh) 卡缘连接器
CN114498200A (zh) 电连接器
CN213753356U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05882311U (zh) Usb c型电连接器
CN203039128U (zh) 电连接装置及其电连接器
CN215816681U (zh) 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US6634905B2 (en) Stacked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assembly
CN214505831U (zh) 电连接器
CN201130741Y (zh) 电连接器
KR20210054449A (ko) 기판 커넥터
CN111952748B (zh) 卡缘连接器
CN209981537U (zh) 电连接器
CN116565595A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