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85885U - 加热机构 - Google Patents

加热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85885U
CN212785885U CN202021866635.7U CN202021866635U CN212785885U CN 212785885 U CN212785885 U CN 212785885U CN 202021866635 U CN202021866635 U CN 202021866635U CN 212785885 U CN212785885 U CN 2127858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supply terminal
hole
heat
hea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6663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志坚
宋善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nke Zhilia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c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c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c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6663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858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858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858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连接器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加热机构包括:导热壳体、第一供电端子,第二供电端子;导热壳体的边缘开设有通孔,第一供电端子插设在通孔的一端内,第二供电端子插设在通孔的另一端内;第一供电端子与第二供电端子导电连接;第一供电端子与导热壳体导热连接,和/或第二供电端子与导热壳体导热连接。第一供电端子***通孔的一端,第二供电端子插设在通孔的另一端内,第一供电端子与第二供电端子相互插接即可导通电路;第一供电端子和第二供电端子上的热量可通过导热壳体进行传导散发,从而加热导热壳体。

Description

加热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连接器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加热机构。
背景技术
在现代生活中,新能源汽车(比如电动车)中需要用到各样的连接器(连接器:用于导通/断开电路以供电流传递)。可是连接器在寒冷(比如零摄氏度以下)的环境中性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连接器在寒冷的环境中性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加热机构包括:导热壳体、第一供电端子,第二供电端子;所述导热壳体的边缘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供电端子插设在所述通孔的一端内,所述第二供电端子插设在所述通孔的另一端内;所述第一供电端子与所述第二供电端子导电连接;所述第一供电端子与所述导热壳体导热连接,和/或所述第二供电端子与所述导热壳体导热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供电端子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供电端子电性连接的第一加热件,所述第一加热件与所述导热壳体导热连接;或所述第二供电端子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供电端子电性连接的第二加热件,所述第二加热件与所述导热壳体导热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热件为发热电阻,和/或所述第二加热件为发热电阻。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导热壳体的边缘。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壳体为金属材料一体件。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壳体为铜制成的一体件。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横截面呈扁平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供电端子和所述第二供电端子的插设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在直线方向沿伸。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内壁平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机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机构,第一供电端子***通孔的一端,第二供电端子插设在通孔的另一端内,第一供电端子与第二供电端子相互插接即可导通电路;第一供电端子和第二供电端子上的热量可通过导热壳体进行传导散发,从而加热导热壳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机构的立体安装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机构的立体安装示意图二。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导热壳体;11-通孔;21-第一供电端子;22-第二供电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机构进行说明。加热机构包括:导热壳体1、第一供电端子21,第二供电端子22;导热壳体1的边缘开设有通孔11,第一供电端子21插设在通孔11的一端内,第二供电端子22插设在通孔11的另一端内;第一供电端子21与第二供电端子22导电连接;第一供电端子21与导热壳体1导热连接,和/或第二供电端子22与导热壳体1导热连接。
如此,第一供电端子21***通孔11的一端,第二供电端子22插设在通孔11的另一端内,第一供电端子21与第二供电端子22相互插接即可导通电路;第一供电端子21和第二供电端子22上的热量可通过导热壳体1进行传导散发,从而加热导热壳体1。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供电端子21和第二供电端子22分别为铜端子。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供电端子21通过导热绝缘层与导热壳体1之间导热连接。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供电端子22通过导热绝缘层与导热壳体1之间导热连接。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供电端子21上设置有与第一供电端子21电性连接的第一加热件,第一加热件与导热壳体1导热连接;或第二供电端子22上设置有与第二供电端子22电性连接的第二加热件,第二加热件与导热壳体1导热连接。如此,第一加热件通电后发热并对汽车电池进行加热/将热量传递到导热壳体1上;第二加热件通电后发热并对汽车电池进行加热/将热量传递到导热壳体1上。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加热件为发热电阻,和/或第二加热件为发热电阻。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通孔11设置在导热壳体1的边缘。如此,第一供电端子21/第二供电端子22***通孔11内时不容易干扰到导热壳体1上其他部件。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导热壳体1为金属材料一体件。如此,容易加工,导热性好。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导热壳体1为铜制成的一体件。如此,导热性好。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通孔11的横截面呈扁平状。如此,第一供电端子21和第二供电端子22插设在通孔11内不容易相对导热壳体1转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供电端子21和第二供电端子22的插设方向相反。如此,第一供电端子21和第二供电端子22容易相互插接。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通孔11在直线方向沿伸。如此,第一供电端子21和第二供电端子22容易沿着通孔11滑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通孔11的内壁平滑。如此,第一供电端子21和第二供电端子22沿着通孔11滑动不容易卡在通孔11的内壁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壳体、第一供电端子,第二供电端子;所述导热壳体的边缘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供电端子插设在所述通孔的一端内,所述第二供电端子插设在所述通孔的另一端内;所述第一供电端子与所述第二供电端子导电连接;所述第一供电端子与所述导热壳体导热连接,和/或所述第二供电端子与所述导热壳体导热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端子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供电端子电性连接的第一加热件,所述第一加热件与所述导热壳体导热连接;或所述第二供电端子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供电端子电性连接的第二加热件,所述第二加热件与所述导热壳体导热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件为发热电阻,和/或所述第二加热件为发热电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导热壳体的边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壳体为金属材料一体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壳体为铜制成的一体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横截面呈扁平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端子和所述第二供电端子的插设方向相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在直线方向沿伸。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内壁平滑。
CN202021866635.7U 2020-08-31 2020-08-31 加热机构 Active CN2127858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66635.7U CN212785885U (zh) 2020-08-31 2020-08-31 加热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66635.7U CN212785885U (zh) 2020-08-31 2020-08-31 加热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85885U true CN212785885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56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66635.7U Active CN212785885U (zh) 2020-08-31 2020-08-31 加热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858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76191B1 (ko) 피티씨 로드 조립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피티씨 히터
CN105164862B (zh) 用于电设备的控制模块
CN204968132U (zh) 具有增大受风面积的陶瓷加热器
CN114552252B (zh) 液冷端子及充电枪
CN212785885U (zh) 加热机构
CN202496166U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组件
KR101030869B1 (ko) Pwm 제어 고용량 피티씨 히터
CN212810643U (zh) 信号传输连接器
CN210309967U (zh) 端子冷却机构和充电枪
CN204558658U (zh) 导电夹具、电瓶连接装置以及移动电源
CN211043489U (zh) 一种电流探针
CN219226077U (zh) 一种电容器及电磁设备
JP2015109274A (ja) 電気ヒータ
CN213184827U (zh) 屏蔽机构
CN213044049U (zh) 一种电流传感器散热结构
CN104701650A (zh) 电热器
CN219163740U (zh) 一种线性蒸发源端子及其导热结构、线性蒸发源***
CN211240112U (zh) 一种空调ptc加热总成
CN219227452U (zh) 一种逆变器及电力***
CN207021454U (zh) Usb公头连接器
CN215345104U (zh) 电动车辆、电加热器以及电极和电极安装结构
CN204929287U (zh) 一体化陶瓷温控发热器及直发板
CN212783932U (zh) 卡环机构
CN213242890U (zh) 双导电端连接器
CN220108575U (zh) 散热结构及具有其的连接口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1316 workshop A1, A2 and A3, No. 9, Weisi Road, Zengjiang street, Zengcheng,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unke Zhili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1316 workshop A1, A2 and A3, No. 9, Weisi Road, Zengjiang street, Zengcheng,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ANC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eng Zhijian

Inventor after: Song Shanmin

Inventor before: Zeng Zhijian

Inventor before: Song Shanmin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Guangdong Shunke Connection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Shunke Zhilian Technolog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4980007470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Heating mechanis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23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