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49023U - 一种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及其车身侧围后立柱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及其车身侧围后立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49023U
CN212149023U CN202020364342.2U CN202020364342U CN212149023U CN 212149023 U CN212149023 U CN 212149023U CN 202020364342 U CN202020364342 U CN 202020364342U CN 212149023 U CN212149023 U CN 2121490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right post
reinforcing plate
rear upright
plate
pil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6434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仲奎
吕祝星
李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202036434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490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490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490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及其车身侧围后立柱,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包括:后立柱加强板底部、后立柱加强板前部和后立柱加强板后部,后立柱加强板底部、后立柱加强板前部和后立柱加强板后部相互连接组成三角形结构,后立柱加强板底部、后立柱加强板前部和后立柱加强板后部的边缘设有折边。本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后立柱区域形成一个闭合的稳定几何体,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在后立柱区域形成一个较好的车体架构。对提升车身整体的扭转刚度、弯曲刚度、结构耐撞性都起到较大的作用,既能保证车身有较高的整体性能,也能在保证车辆在发生碰撞、翻滚过程中为乘员提供安全保护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及其车身侧围后立柱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及其车身侧围后立柱。
背景技术
乘用车的车身通常采用承载式车身,即车身是个承载体,具有非承载式车身车架的功能。因此在乘用车车身的设计上对车身的性能要求很高,除了满足车身上各功能件的固定点强度要求,更要考虑车身的扭转刚度、弯曲刚度,以及车身的结构耐撞性。此外,车身结构设计还要考虑轻量化和工艺可行性。为了达到车身拥有较高的性能,车身的主体构架方案、断面设计、关键接头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SUV、两厢车型没有后隔板连接左右侧围,其侧围后立柱的设计相比三厢车就复杂很多。侧围后立柱是车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车身性能的影响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如何设计出结构简单、性能优越的后立柱结构就成为开发SUV车型、两厢车型过程中遇到的一个技术难题。
但是,现有技术中,如图7所示,后立柱中间加强板中将后立柱中间加强板后部分成了后立柱加强板后上板10和后立柱加强板横梁11,后立柱中间加强板总体呈菱形,不具有稳定性,且载荷传递不通畅,用材料较多。如图8所示,车身侧围后立柱的后立柱加强板后上板10对后背门框周边有加强作用,但是后立柱里板后边板52下段带有尾灯避让孔造成该部位结构强度较弱,仅能加强上段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后立柱加强板横梁11仅起到连接前后的作用,也不能发挥出较大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及其车身侧围后立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后立柱中间加强板总体呈菱形,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所述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包括:
后立柱加强板底部、后立柱加强板前部和后立柱加强板后部,所述后立柱加强板底部、后立柱加强板前部和后立柱加强板后部相互连接组成三角形结构,所述后立柱加强板底部、后立柱加强板前部和后立柱加强板后部的边缘设有折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立柱加强板底部呈Y形结构,所述后立柱加强板前部呈Y形结构,所述后立柱加强板后部呈C形结构,所述立柱加强板底部、后立柱加强板前部和后立柱加强板后部之间共同围成三角形透光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立柱加强板底部、后立柱加强板前部和后立柱加强板后部为钣金件一体冲压成型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立柱加强板前部的一端与后立柱加强板底部的一端焊接连接,所述后立柱加强板前部的另一端与后立柱加强板后部的一端焊接连接,所述后立柱加强板底部的另一端与后立柱加强板后部的另一端焊接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立柱加强板前部上设有三个凸台,所述后立柱加强板底部和后立柱加强板后部上均设有两个凸台,所述凸台上分别开有定位孔。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身侧围后立柱,包括:
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
侧围后立柱里板和侧围后立柱外板,所述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位于侧围后立柱里板和侧围后立柱外板之间,所述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贴合焊接连接在侧围后立柱里板的外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围后立柱里板包括后立柱里板本体、后立柱里板后边板和后立柱里板上角板,所述后立柱里板后边板位于后立柱里板本体的后方,所述后立柱里板上角板位于后立柱里板本体的上方;
所述后立柱里板本体的下方连接有后轮罩里板和后轮罩外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围后立柱里板的内侧设有后立柱内加强板,所述后立柱内加强板贴合焊接在后轮罩里板上,所述后立柱内加强板的顶端连接后立柱里板本体,所述后立柱内加强板的上段与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的后立柱加强板底部对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立柱内加强板的上段设有后排安全带卷收器固定点和后排座椅靠背锁扣固定点,所述后排安全带卷收器固定点用于固定安全带卷收器,所述后排座椅靠背锁扣固定点用于固定座椅靠背锁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围后立柱里板的前方连接侧围上边梁,所述侧围后立柱里板的后方连接顶盖后横梁,所述侧围后立柱里板的下方连接后轮罩里板和后轮罩外板;
所述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的后立柱加强板底部与后轮罩里板和后轮罩外板固定连接,所述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的后立柱加强板前部与侧围上边梁固定连接,所述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的后立柱加强板后部与顶盖后横梁固定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及其车身侧围后立柱,由于本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由后立柱加强板底部、后立柱加强板前部和后立柱加强板后部组成,后立柱加强板底部、后立柱加强板前部和后立柱加强板后部将本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组成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结构的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能达到将后轮罩和顶盖后横梁连接起来,将后轮罩和侧围上边梁连接起来,将顶盖后横梁和侧围上边梁连接起来,在后立柱区域达到了载荷传递路径的通畅,满足了侧围后支柱结构设计要求。
因此,本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后立柱区域形成一个闭合的稳定几何体。在载荷传递路径上也刚好将后轮罩和顶盖后横梁连接起来,将后轮罩和侧围上边梁连接起来,将顶盖后横梁和侧围上边梁连接起来,在后立柱区域达到了载荷传递路径的通畅。即三角形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在后立柱区域形成一个较好的车体架构。对提升车身整体的扭转刚度、弯曲刚度、结构耐撞性都起到较大的作用,既能保证车身有较高的整体性能,也能在保证车辆在发生碰撞、翻滚过程中为乘员提供安全保护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身侧围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身侧围后立柱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身侧围后立柱不含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身侧围后立柱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身侧围后立柱在车身内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7为现有技术中后立柱中间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现有技术中车身侧围后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车身侧围后立柱,2-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3-后轮罩里板,4-后轮罩外板,5-侧围后立柱里板,6-后立柱内加强板,7-后排安全带卷收器固定点,8-后排座椅靠背锁扣固定点,21-后支柱加强板底部,22-后支柱加强板前部,23-后支柱加强板后部,24-透光孔,51-后立柱里板本体,52-后立柱里板后边板,53-后立柱里板上角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其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后立柱中间加强板总体呈菱形,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参见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2包括:
后立柱加强板底部21、后立柱加强板前部22和后立柱加强板后部23,后立柱加强板底部21、后立柱加强板前部22和后立柱加强板后部23相互连接组成三角形结构,后立柱加强板底部21、后立柱加强板前部22和后立柱加强板后部23的边缘设有折边。折边不仅能够增强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2的结构强度,并能够增加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2的焊接性能。后立柱加强板前部22上设有三个凸台,后立柱加强板底部21和后立柱加强板后部23上均设有两个凸台,所述凸台上分别开有定位孔,定位孔便于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2的安装和定位。
工作原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及其车身侧围后立柱2,由于本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2由后立柱加强板底部21、后立柱加强板前部22和后立柱加强板后部23组成,后立柱加强板底部21、后立柱加强板前部22和后立柱加强板后部23将本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2组成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结构的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2能达到将后轮罩和顶盖后横梁连接起来,将后轮罩和侧围上边梁连接起来,将顶盖后横梁和侧围上边梁连接起来,在后立柱区域达到了载荷传递路径的通畅,满足了侧围后支柱结构设计要求。
本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2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后立柱区域形成一个闭合的稳定几何体。在载荷传递路径上也刚好将后轮罩和顶盖后横梁连接起来,将后轮罩和侧围上边梁连接起来,将顶盖后横梁和侧围上边梁连接起来,在后立柱区域达到了载荷传递路径的通畅。即三角形的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2在后立柱区域形成一个较好的车体架构。对提升车身整体的扭转刚度、弯曲刚度、结构耐撞性都起到较大的作用,既能保证车身有较高的整体性能,也能在保证车辆在发生碰撞、翻滚过程中为乘员提供安全保护性能。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2的后立柱加强板底部21呈Y形结构,后立柱加强板前部22呈Y形结构,后立柱加强板后部23呈C形结构,立柱加强板底部21、后立柱加强板前部22和后立柱加强板后部13之间共同围成三角形透光孔。
后立柱加强板底部21和后立柱加强板后部23将后轮罩和顶盖后横梁连接起来,后立柱加强板底部21和后立柱加强板前部22将后轮罩和侧围上边梁连接起来,后立柱加强板前部22和后立柱加强板后部23将顶盖后横梁和侧围上边梁连接起来。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2的自身是个稳定的三角几何体。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2的后立柱加强板底部21、后立柱加强板前部22和后立柱加强板后部23为钣金件一体冲压成型结构。钣金件一体冲压成型结构的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2的结构强度高,整体性能好。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2的后立柱加强板底部21、后立柱加强板前部22和后立柱加强板后部23为三块钢板拼焊在一起。后立柱加强板前部22的一端与后立柱加强板底部21的一端焊接连接,后立柱加强板前部22的另一端与后立柱加强板后部23的一端焊接连接,后立柱加强板底部21的另一端与后立柱加强板后部23的另一端焊接连接。
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2的后立柱加强板底部21、后立柱加强板前部22和后立柱加强板后部23为三块钢板拼焊在一起提升了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2的工艺可行性和降低废料率。
参见图2和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身侧围后立柱,车身侧围后立柱1是乘用车车身侧围总成结构的一部分,车身侧围总成结构由前至后的立柱部分一般分为前立柱、中立柱和后立柱。由于三厢轿车的车身后部带有后隔板和行李箱盖,两厢车或SUV的车身后部是后背门,无后隔板。相比之下,三厢轿车侧围后支柱结构较为简单,两厢轿车和SUV的侧围后支柱结构较为复杂,某SUV车身侧围后立柱1就是图2所示的虚线区域,车身侧围后立柱1包括: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2;
侧围后立柱里板5和侧围后立柱外板,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2位于侧围后立柱里板5和侧围后立柱外板之间,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2贴合焊接连接在侧围后立柱里板5的外壁上。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侧围后立柱,车身侧围后立柱1的侧围后立柱里板5包括后立柱里板本体51、后立柱里板后边板52和后立柱里板上角板53。后立柱里板后边板52位于后立柱里板本体51的后方,后立柱里板上角板53位于后立柱里板本体51的上方。后立柱里板上角板53因位于关键接头处,采用高强度钢板。后立柱里板后边板52因位于后背门框周边,选用材料的强度也高于后立柱里板本体51。在后立柱里板本体51的下方连接有后轮罩里板3和后轮罩外板4。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侧围后立柱,车身侧围后立柱1的侧围后立柱里板5的内侧设有后立柱内加强板6,后立柱内加强板6贴合焊接在后轮罩里板3上,后立柱内加强板6的顶端连接后立柱里板本体51,后立柱内加强板6的上段与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2的后立柱加强板底部21对接。
后立柱内加强板6的上段设有后排安全带卷收器固定点7和后排座椅靠背锁扣固定点8,后排安全带卷收器固定点7用于固定安全带卷收器,后排座椅靠背锁扣固定点8用于固定座椅靠背锁扣,保证了后排乘客的安全。此外,后支柱内加强板6、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2,连同对应的顶盖横梁、地板横梁在车身侧围后立柱1处形成一个稳固的闭合结构,如同在车身的后腰上箍上了一个高强度环,进一步提升了车身的扭转刚度。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侧围后立柱,车身侧围后立柱1的侧围后立柱里板5的前方连接侧围上边梁,侧围后立柱里板5的后方连接顶盖后横梁,侧围后立柱里板5的下方连接后轮罩里板3和后轮罩外板4。
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2的后立柱加强板底部21与后轮罩里板3和后轮罩外板4固定连接,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2的后立柱加强板前部22与侧围上边梁固定连接,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2的后立柱加强板后部23与顶盖后横梁固定连接。
车身侧围后立柱1总体上呈三角架型结构,在车身侧围后立柱1的底段进一步采用后立柱内加强板6进行加强,且将安全带卷收器和座椅靠背锁扣布置在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2的底段,一方面,为安全带卷收器和座椅靠背锁扣提供了可靠的固定点;另一方面,安全带卷收器和座椅靠背锁扣固定点加强结构也提升了车身侧围后立柱1的总体结构强度,此外对车身的整体性能也起到提升作用。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2)包括:
后立柱加强板底部(21)、后立柱加强板前部(22)和后立柱加强板后部(23),所述后立柱加强板底部(21)、后立柱加强板前部(22)和后立柱加强板后部(23)相互连接组成三角形结构,所述后立柱加强板底部(21)、后立柱加强板前部(22)和后立柱加强板后部(23)的边缘设有折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立柱加强板底部(21)呈Y形结构,所述后立柱加强板前部(22)呈Y形结构,所述后立柱加强板后部(23)呈C形结构,所述后立柱加强板底部(21)、后立柱加强板前部(22)和后立柱加强板后部(23)之间共同围成三角形透光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立柱加强板底部(21)、后立柱加强板前部(22)和后立柱加强板后部(23)为钣金件一体冲压成型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立柱加强板前部(22)的一端与后立柱加强板底部(21)的一端焊接连接,所述后立柱加强板前部(22)的另一端与后立柱加强板后部(23)的一端焊接连接,所述后立柱加强板底部(21)的另一端与后立柱加强板后部(23)的另一端焊接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立柱加强板前部(22)上设有三个凸台,所述后立柱加强板底部(21)和后立柱加强板后部(23)上均设有两个凸台,凸台上分别开有定位孔。
6.一种车身侧围后立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2);
侧围后立柱里板(5)和侧围后立柱外板,所述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2)位于侧围后立柱里板(5)和侧围后立柱外板之间,所述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2)贴合焊接连接在侧围后立柱里板(5)的外壁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身侧围后立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围后立柱里板(5)包括后立柱里板本体(51)、后立柱里板后边板(52)和后立柱里板上角板(53),所述后立柱里板后边板(52)位于后立柱里板本体(51)的后方,所述后立柱里板上角板(53)位于后立柱里板本体(51)的上方;
所述后立柱里板本体(51)的下方连接有后轮罩里板(3)和后轮罩外板(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身侧围后立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围后立柱里板(5)的内侧设有后立柱内加强板(6),所述后立柱内加强板(6)贴合焊接在后轮罩里板(3)上,所述后立柱内加强板(6)的顶端连接后立柱里板本体(51),所述后立柱内加强板(6)的上段与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2)的后立柱加强板底部(21)对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车身侧围后立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立柱内加强板(6)的上段设有后排安全带卷收器固定点(7)和后排座椅靠背锁扣固定点(8),所述后排安全带卷收器固定点(7)用于固定安全带卷收器,所述后排座椅靠背锁扣固定点(8)用于固定座椅靠背锁扣。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身侧围后立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围后立柱里板(5)的前方连接侧围上边梁,所述侧围后立柱里板(5)的后方连接顶盖后横梁,所述侧围后立柱里板(5)的下方连接后轮罩里板(3)和后轮罩外板(4);
所述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2)的后立柱加强板底部(21)与后轮罩里板(3)和后轮罩外板(4)固定连接,所述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2)的后立柱加强板前部(22)与侧围上边梁固定连接,所述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2)的后立柱加强板后部(23)与顶盖后横梁固定连接。
CN202020364342.2U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及其车身侧围后立柱 Active CN2121490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64342.2U CN212149023U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及其车身侧围后立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64342.2U CN212149023U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及其车身侧围后立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49023U true CN212149023U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17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64342.2U Active CN212149023U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及其车身侧围后立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490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335781B2 (ja) 車両のセンタピラー部全周閉断面構造
US5246263A (en) Rear 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EP3305629B1 (en) Vehicle roof structure
JP2008239128A (ja) 自動車の側部車体構造
JP5387323B2 (ja) 車両の車体構造
US8820819B2 (en) Vehicle floor frame structure
JPH02258481A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4587827B2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CN212149023U (zh) 一种车身后立柱中间加强板及其车身侧围后立柱
JP2011088493A (ja) 車両の車体構造
JPS62181976A (ja) 自動車の下部車体構造
CN110962942A (zh) 一种下车体后部框架组件
JPH0139393B2 (zh)
CN213442783U (zh) 一种新型车身c柱加强结构
JP3330703B2 (ja) 自動車の側部車体構造
JP2001039334A (ja) 車両用フロントピラーのドアヒンジ部補強構造
JPH0453325Y2 (zh)
CN218806127U (zh) 一种后侧滑门的无b柱车身框架结构
CN217554014U (zh) 一种汽车a柱铰链安装点加强结构
CN215155034U (zh) 一种a柱的加强结构
RU2778260C1 (ru)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кузова автомобиля и автомобиль
CN114670927B (zh) 一种后侧围焊接总成及一种车身结构
CN210027634U (zh) 一种门槛加强板组件
CN221049785U (zh) 一种一体式侧围门环
CN212473661U (zh) 一种汽车a立柱加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