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09083U - 一种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09083U
CN212109083U CN202020493915.1U CN202020493915U CN212109083U CN 212109083 U CN212109083 U CN 212109083U CN 202020493915 U CN202020493915 U CN 202020493915U CN 212109083 U CN212109083 U CN 2121090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enser
air conditioning
conditioning system
compressor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9391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9391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090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090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090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空调***能耗大的技术问题。该空调***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自然冷却装置、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以及控制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顺次连接以形成压缩制冷回路。自然冷却装置的进口与冷凝器的出口连通、出口与冷凝器的进口连通,以形成自然冷却回路。第一循环泵连接于自然冷却装置与冷凝器之间。第二循环泵与压缩机并联设置,且第二循环泵的出口与冷凝器的进口相连、进口与蒸发器的出口相连。控制器可控制开启或关闭压缩机、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以使空调***进入机械制冷模式或自然制冷模式或复合制冷模式。本实用新型可用于空气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分布式计算架构的创新和发展,作为信息基础设施的数据机房承担的业务量越来越大。由于机房内的设备发热量大,通常需要全年不间断供冷。
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机械压缩式制冷方式对机房进行制冷调节,发明人发现,这种方式对自然能源的利用较少,能耗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空调***能耗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自然冷却装置、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以及控制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顺次连接形成压缩制冷回路。自然冷却装置与冷凝器连通,以形成自然冷却回路。第一循环泵连接于自然冷却装置与冷凝器之间。第二循环泵与压缩机并联设置,且第二循环泵的出口与冷凝器的进口相连,第二循环泵的进口与蒸发器的出口相连。控制器与压缩机、第一循环泵以及第二循环泵均电连接,控制器可控制开启或关闭压缩机、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以使空调***进入机械制冷模式或自然制冷模式或复合制冷模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中,由于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顺次连接,可以形成压缩制冷回路,因此在室外环境温度较高时,可以进入机械制冷模式,采用压缩机为机房提供冷量。又由于自然冷却装置的进口与冷凝器的出口连通、自然冷却装置的出口与冷凝器的进口连通,可以形成自然冷却回路,因此在室外环境温度足够低时,可以进入自然制冷模式,采用自然冷却装置为机房提供冷量。另外,当室外环境温度不够低时,还可以同时开启压缩制冷回路和自然冷却回路,以进入复合制冷模式,同时采用压缩机和自然冷却装置为机房提供冷量。另外,由于空调***还包括控制器,且控制器与压缩机、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均电连接,因此通过控制器可以控制关闭或开启压缩机、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以使空调***进入机械制冷模式或自然制冷模式或复合制冷模式,从而使得空调***采用不同的制冷方式为机房提供冷量。
上述实施例中,在低温季节,可充分利用自然冷源对机房进行制冷调节,减少了压缩机的运行时长和运行负荷,进而能够有效降低空调***的能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中的控制器的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如图1所示,该空调***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蒸发器3、自然冷却装置4、第一循环泵5、第二循环泵6以及控制器。其中,压缩机1、冷凝器2和蒸发器3顺次连接以形成压缩制冷回路。自然冷却装置4的进口与冷凝器2的出口连通、自然冷却装置4的出口与冷凝器2的进口连通,以形成自然冷却回路。第一循环泵5连接于自然冷却装置4与冷凝器2之间。第二循环泵6与压缩机1并联设置,且第二循环泵6的出口与冷凝器2的进口相连,第二循环泵6的进口与蒸发器3的出口相连。控制器与压缩机1、第一循环泵5以及第二循环泵6均电连接,控制器可控制开启或关闭压缩机1、第一循环泵5和第二循环泵6,以使空调***进入机械制冷模式或自然制冷模式或复合制冷模式。
另外,如图1所示,上述空调***还包括节流装置7,节流装置7连接于冷凝器2的出口与蒸发器3的进口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中,如图1所示,由于压缩机1、冷凝器2和蒸发器3顺次连接,可以形成压缩制冷回路,从而空调***可以开启机械制冷模式并利用压缩机1进行制冷。又由于自然冷却装置4的进口与冷凝器2的出口连通、自然冷却装置4的出口与冷凝器2的进口连通,可以形成自然冷却回路,从而空调***可以开启自然制冷模式并利用自然冷却装置4进行制冷。另外,当压缩制冷回路和自然冷却回路均开启时,空调***可以进入复合制冷模式并同时利用压缩机1和自然冷却装置4进行制冷。
利用上述空调***对数据机房进行制冷调节时,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当室外环境温度较高时,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开启压缩机1、关闭第一循环泵5和第二循环泵6。此时,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在蒸发器3内吸热变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同时与室内侧进行换热,可以将室内环境的温度降低。而后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流入压缩机1内,在压缩机1内增压变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并在压缩机1的作用下流入冷凝器2内。在冷凝器2中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放热变为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而后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流经节流装置7减压变为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后流回蒸发器3内,完成冷媒循环。上述循环中,采用压缩机1对冷媒增压,使得冷媒可以在***中循环,即通过压缩机1实现了机械式制冷,空调***处于机械制冷模式。
当室外环境温度较低时,由于室外自然冷源足够,由蒸发器3流出的冷媒可以直接进入冷凝器2内被冷凝成液态冷媒,不需经压缩机1增压再流入冷凝器2内冷凝,因此,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关闭压缩机1、开启第一循环泵5和第二循环泵6。此时,自然循环回路内的工质在自然冷却装置4内与室外环境进行热交换,工质温度降低,并在第一循环泵5的驱动作用下流入冷凝器2内。在冷凝器2内,低温工质与压缩制冷回路内的高温冷媒进行换热,将冷媒温度降低。压缩制冷回路内的冷媒在冷凝器2内与自然循环回路内的冷媒换热后,在第二循环泵6的驱动作用下在管路内循环流动,并在流入蒸发器3内时,与室内侧进行换热,将室内环境的温度降低。上述循环中,采用第一循环泵5和第二循环泵6分别驱动自然换热回路内的工质和压缩制冷回路内的工质流动,并通过自然换热装置、冷凝器2以及蒸发器3,利用室外的自然冷源调节室内环境的温度,实现了自然制冷,空调***处于自然制冷模式。
当室外环境温度不够低时,由于仅依靠自然冷源无法满足制冷需求,因此,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开启压缩机1、第一循环泵5和第二循环泵6。此时,压缩制冷回路内的冷媒部分经过压缩机1增压后流入冷凝器2内,部分经第二循环泵6所在的旁通管路,并在第二循环泵6的作用下直接流入冷凝器2内。在冷凝器2内,从压缩机1流出的冷媒和从第二循环泵6流出的冷媒可以与自然循环回路内的低温工质进行换热,从而冷媒温度降低。而后低温冷媒流回蒸发器3内,与室内侧进行换热,将室内环境的温度降低。上述循环中,部分冷媒依靠压缩机1增压后流入冷凝器2内冷凝、部分冷媒在第二循环泵6的作用下直接流入冷凝器2内冷凝,同时采用了压缩机1以及自然冷源来调节室内环境的温度,即同时实现了机械式制冷和自然制冷,空调***处于复合制冷模式。
上述空调***,根据室外环境温度的不同,能够实现三种模式的运行,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利用自然冷源,进而能够在低温季节有效降低空调***的能耗。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上述空调***还包括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室外温度传感器。控制器用于获取室外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外温度信息,并根据室外温度信息控制开启或关闭压缩机1、第一循环泵5和第二循环泵6。
其中,室外温度传感器可以将室外温度信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送至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中,控制器可以根据接收的室外温度信息,控制开启或关闭压缩机1、第一循环泵5和第二循环泵6,使得空调***在不同的模式下运行。具体的,当室外温度T>t1时,控制器控制开启压缩机1、关闭第一循环泵5和第二循环泵6,使得空调***进入机械制冷模式;当室外温度T<t2时,控制器控制关闭压缩机1、开启第一循环泵5和第二循环泵6,使得空调***进入自然制冷模式;当室外温度t2<T<t1(t2<t1)时,控制器控制开启压缩机1、第一循环泵5和第二循环泵6,使得空调***进入复合制冷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空调***处于复合制冷模式下时,若自然冷却装置4与第一循环泵5处于最大运行频率还无法满足制冷需求,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开启压缩机1,使得空调***进入机械制冷模式。另外,根据机房实际制冷需求,在不同的实施例中,t1和t 2的取值不同,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还包括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室内温度传感器。控制器用于获取室内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内温度信息,并根据室内温度信息调节压缩机1、第一循环泵5和第二循环泵6的运行频率。具体的,当室内环境温度与预设温度差值较大时,可控制增大压缩机1第一循环泵5以及第二循环泵6中至少一个的运行频率。上述实施例中,控制器接收室内温度信息,并将其作为反馈调节信号,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压缩机1、第一循环泵5和第二循环泵6的运行频率,能够保证室内环境的温度能够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中,自然冷却装置4的类型不唯一。
示例的,自然冷却装置4可以为冷却塔41。冷却塔41换热效率较高,能够有效减少能量损耗,同时制冷工质可循环使用,维护成本较低。或者,自然冷却装置4还可以为干冷器。
进一步的,当自然冷却装置4为冷却塔41时,为了增强冷却塔41的换热效果,冷却塔41的塔体内可以设有换热盘管、淋水填料和布水器装置。其中,换热盘管的进口与冷凝器2的出口连通,换热盘管的出口与冷凝器2的进口连通。淋水填料围绕换热盘管设置。布水器装置包括水管以及安装于水管上的喷头,布水器装置设置于淋水填料的上方,用于向淋水填料喷水。上述结构的冷却塔41,当布水器装置开启时,可以向淋水填料喷水,以浸润淋水填料,空气穿过淋水填料时与淋水填料进行一次换热变为低温空气,而后再与换热盘管内的工质进行二次换热,这样能够有效增强换热效果,从而提升冷却塔41的冷却能力。同时,淋水填料围绕换热盘管设置,能够使得换热盘管处于湿润环境下,从而避免换热盘管出现干斑,保证了换热盘管的换热效果的同时,还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收集冷却水,上述实施例中,淋水填料的下方还设有集水槽,从淋水填料流出的喷淋水能够流入集水槽内。另外,流入集水槽内的水可以通过管道排出到冷却塔41外或循环流入至布水器装置的水管中循环使用,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集水槽长时间使用堆积污泥、影响集水槽的使用,集水槽上还可设置排污管,通过排污管将进入集水槽内的杂质排出。
为了增强冷却塔41的换热效果,示例的,冷却塔41还可以配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散热风机。控制器可控制开启或关闭第一散热风机。在利用冷却塔41进行换热时,当检测到室内环境的温度与预设温度偏差较大时,通过控制器控制开启第一散热风机,能够加强空气流动,进而增强对流换热的效率,增强冷却塔41的冷却效果。
为了增强冷凝器2的散热效果,示例的,冷凝器2可以配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散热风机。控制器可控制开启或关闭第二散热风机。具体的,当室内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室外环境的温度较高或室外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室内环境的温度离预设值偏差较大时,可通过控制器控制开启第二散热风机。当第二散热风机开启时,可增强空气流通,进而能够有效提升冷凝器2的散热效果,从而提升空调***制冷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顺次连接以形成压缩制冷回路;所述空调***还包括:
自然冷却装置,所述自然冷却装置的进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连通、所述自然冷却装置的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的进口连通,以形成自然冷却回路;
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一循环泵连接于所述自然冷却装置与所述冷凝器之间;
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二循环泵与所述压缩机并联设置,且所述第二循环泵的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的进口相连,所述第二循环泵的进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出口相连;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循环泵以及所述第二循环泵均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可控制开启或关闭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循环泵和所述第二循环泵,以使所述空调***进入机械制冷模式或自然制冷模式或复合制冷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还包括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室外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外温度信息,并根据所述室外温度信息控制开启或关闭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循环泵和所述第二循环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还包括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室内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内温度信息,并根据所述室内温度信息调节所述压缩机、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的运行频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冷却装置为冷却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的塔体内设有:
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的进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连通,所述换热盘管的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的进口连通;
淋水填料,所述淋水填料围绕所述换热盘管设置;
布水器装置,所述布水器装置包括水管以及安装于所述水管上的喷头,所述布水器装置设置于所述淋水填料的上方,用于向淋水填料喷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配置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散热风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配置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散热风机。
CN202020493915.1U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空调*** Active CN2121090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93915.1U CN212109083U (zh)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93915.1U CN212109083U (zh)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09083U true CN212109083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29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93915.1U Active CN212109083U (zh)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090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39581A (zh) * 2020-12-14 2021-03-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制冷设备和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39581A (zh) * 2020-12-14 2021-03-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制冷设备和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14016B (zh) 一种氟泵自然冷却蒸发式冷凝冷水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0552312C (zh) 热湿分段处理的空调机组装置及其空气处理方法
WO2016058280A1 (zh) 一种复合式制冷多联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201104060Y (zh) 一种间接蒸发式冷却/冷凝装置
CN107014014B (zh) 一种热管自然冷却蒸发式冷凝冷水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1463150U (zh) 一种自然冷却风冷冷媒机组
CN101169299A (zh) 一种间接蒸发式冷却/冷凝装置
CN102278795B (zh) 采用双套冷却盘管的中央空调供风***
CN110131816B (zh) 一种辅助机械制冷的水侧蒸发冷却***
CN103499137A (zh) 一种机房的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
CN108731241B (zh) 冷凝水循环制冷***
CN111457509B (zh) 一种节能型空调
CN106440137A (zh) 一种节能空调***和制冷方法
CN114111101B (zh) 蒸发冷却冷水机组及蒸发冷却冷水机组运行方法
CN212109083U (zh) 一种空调***
CN110986406A (zh) 机房用多联机vrv装置、控制方法及***
CN208365702U (zh) 一种节能空调***
CN212109084U (zh) 一种具有自然冷却功能的空调***
CN220601671U (zh) 一种带自然冷却功能的水冷一体式冷水机组
CN202141255U (zh) 全年制冷风冷冷水机组
CN209484762U (zh) 一种双冷源热管空调装置
CN216790398U (zh) 一种蒸发冷却氟泵自然冷空调***
CN215529686U (zh) 一种冷水型冷站***
CN109028410A (zh) 一种热管空调装置
CN211953310U (zh) 一种节能制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