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94768U - 带短棉纤维束体结构的混纺纱线 - Google Patents

带短棉纤维束体结构的混纺纱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94768U
CN211394768U CN201922146153.8U CN201922146153U CN211394768U CN 211394768 U CN211394768 U CN 211394768U CN 201922146153 U CN201922146153 U CN 201922146153U CN 211394768 U CN211394768 U CN 2113947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bundle
cotton fiber
flame
yarn
retard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4615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利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ayi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iayi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iayi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iayi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4615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947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947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9476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带短棉纤维束体结构的混纺纱线,涉及混纺纱线技术领域,在现有混纺纱线中包含的聚酯纤维束的外部通过加捻方式增设短棉纤维束,短棉纤维束是由棉纤维丝、羊毛纤维丝以及蚕丝通过倍捻方式形成,可以大大增加现有混纺纱线自身的保温性能,而且棉纤维丝的吸湿性能较优,提高了实用性能,在混纺纱线中包含的聚酯纤维束的外部通过加捻方式增设阻燃棉纤维束,阻燃棉纤维束是由阻燃棉丝、海藻炭纤维丝以及尼龙纤维丝通过倍捻方式形成,一方面可以让整根混纺纱线具备阻燃的特性,而另一方面海藻炭纤维丝,内含有远红外线放射,可以浸透人体皮肤之皮下组织而刺激血管,使人体血液循环良好,进而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

Description

带短棉纤维束体结构的混纺纱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纺纱线技术领域,具体为带短棉纤维束体结构的混纺纱线。
背景技术
纱线是一种纺织品,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分为短纤维纱,连续长丝等,纱线分为混纺纱和复合纱。混纺纱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的混合纺纱,主要采用散纤维混合和条混的方式,通过原有纤维原料与其它具有高强力、高模量的纤维来增加整个纱线的强力,复合纱是两种不同的纤维以单纱或长丝交缠在一起类似股线结构,可在改造后的细纱机上纺出,也可以在空心锭子纺出。
但是,目前市面上所出现的混纺纱线,一般采用涤纶纤维束和腈纶纤维束混纺而成,该种方式产出的纱线,在后期做成织物时,织物本身并不具备保暖的性能,即热量散失较快,另外,现有混纺纱线自身并不具备保健功能,造成功能上的缺失和单一性,实用性较低,为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带短棉纤维束体结构的混纺纱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带短棉纤维束体结构的混纺纱线,解决了市面上所出现的混纺纱线,一般采用涤纶纤维束和腈纶纤维束混纺而成,该种方式产出的纱线,在后期做成织物时,织物本身并不具备保暖的性能,即热量散失较快,另外,现有混纺纱线自身并不具备保健功能,造成功能上的缺失和单一性,实用性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带短棉纤维束体结构的混纺纱线,包括聚酯纤维束、短棉纤维束以及阻燃棉纤维束,所述短棉纤维束和阻燃棉纤维束是通过加捻的方式以聚酯纤维束为中心,缠绕设置在聚酯纤维束的外部。
所述聚酯纤维束包括聚酯纤维丝、亚麻纤维丝以及保温纤维丝,所述亚麻纤维丝和保温纤维丝是通过倍捻的方式以聚酯纤维丝为中心,缠绕设置在聚酯纤维丝的外部。
所述短棉纤维束包括棉纤维丝、羊毛纤维丝以及蚕丝,所述羊毛纤维丝和蚕丝是通过倍捻的方式以棉纤维丝为中心,缠绕设置在棉纤维丝的外部。
所述阻燃棉纤维束包括阻燃棉丝、海藻炭纤维丝以及尼龙纤维丝,所述海藻炭纤维丝和尼龙纤维丝是通过倍捻的方式以阻燃棉丝为中心,缠绕设置在阻燃棉丝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聚酯纤维束的捻度为60捻/10cm,所述短棉纤维束的捻度为50捻/10cm,所述阻燃棉纤维束的捻度为30捻/10cm。
优选的,所述聚酯纤维束的截面面积分别是短棉纤维束和阻燃棉纤维束截面面积的1.5倍,所述短棉纤维束和阻燃棉纤维束的截面面积相同。
优选的,所述短棉纤维束和阻燃棉纤维束均与聚酯纤维束之间的缠绕夹角为30°。
优选的,所述保温纤维丝为聚氨酯材质的构件。
优选的,所述阻燃棉丝的外部包裹有阻燃层,阻燃层的材质为聚氯乙烯。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带短棉纤维束体结构的混纺纱线。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带短棉纤维束体结构的混纺纱线,通过在现有混纺纱线中包含的聚酯纤维束的外部通过加捻方式增设短棉纤维束,其中,短棉纤维束是由棉纤维丝、羊毛纤维丝以及蚕丝通过倍捻方式形成,可以大大增加现有混纺纱线自身的保温性能,而且棉纤维丝的吸湿性能较优,提高了现有混纺纱线的实用性能。
2、该带短棉纤维束体结构的混纺纱线,通过在现有混纺纱线中包含的聚酯纤维束的外部通过加捻方式增设阻燃棉纤维束,其中,阻燃棉纤维束是由阻燃棉丝、海藻炭纤维丝以及尼龙纤维丝通过倍捻方式形成,一方面可以让整根混纺纱线具备阻燃的特性,而另一方面海藻炭纤维丝,内含有远红外线放射,可以浸透人体皮肤之皮下组织而刺激血管,使人体血液循环良好,进而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聚酯纤维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短棉纤维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阻燃棉纤维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聚酯纤维束;11、聚酯纤维丝;12、亚麻纤维丝;13、保温纤维丝;2、短棉纤维束;21、棉纤维丝;22、羊毛纤维丝;23、蚕丝;3、阻燃棉纤维束;31、阻燃棉丝;32、海藻炭纤维丝;33、尼龙纤维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带短棉纤维束体结构的混纺纱线,包括聚酯纤维束1、短棉纤维束2以及阻燃棉纤维束3,短棉纤维束2和阻燃棉纤维束3是通过加捻的方式以聚酯纤维束1为中心,缠绕设置在聚酯纤维束1的外部,聚酯纤维束1的捻度为60捻/10cm,短棉纤维束2的捻度为50捻/10cm,阻燃棉纤维束3的捻度为30捻/10cm,聚酯纤维束1的截面面积分别是短棉纤维束2和阻燃棉纤维束3截面面积的1.5倍,短棉纤维束2和阻燃棉纤维束3的截面面积相同,短棉纤维束2和阻燃棉纤维束3均与聚酯纤维束1之间的缠绕夹角为30°。
请参阅图2,聚酯纤维束1包括聚酯纤维丝11、亚麻纤维丝12以及保温纤维丝13,亚麻纤维丝12和保温纤维丝13是通过倍捻的方式以聚酯纤维丝11为中心,缠绕设置在聚酯纤维丝11的外部,保温纤维丝13为聚氨酯材质的构件。
请参阅图3,短棉纤维束2包括棉纤维丝21、羊毛纤维丝22以及蚕丝23,羊毛纤维丝22和蚕丝23是通过倍捻的方式以棉纤维丝21为中心,缠绕设置在棉纤维丝21的外部,可以大大增加现有混纺纱线自身的保温性能,而且棉纤维丝21的吸湿性能较优,提高了现有混纺纱线的实用性能。
请参阅图4,阻燃棉纤维束3包括阻燃棉丝31、海藻炭纤维丝32以及尼龙纤维丝33,海藻炭纤维丝32和尼龙纤维丝33是通过倍捻的方式以阻燃棉丝31为中心,缠绕设置在阻燃棉丝31的外部,阻燃棉丝31的外部包裹有阻燃层,阻燃层的材质为聚氯乙烯,一方面可以让整根混纺纱线具备阻燃的特性,而另一方面海藻炭纤维丝32,内含有远红外线放射,可以浸透人体皮肤之皮下组织而刺激血管,使人体血液循环良好,进而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带短棉纤维束体结构的混纺纱线,包括聚酯纤维束(1)、短棉纤维束(2)以及阻燃棉纤维束(3),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棉纤维束(2)和阻燃棉纤维束(3)是通过加捻的方式以聚酯纤维束(1)为中心,缠绕设置在聚酯纤维束(1)的外部;
所述聚酯纤维束(1)包括聚酯纤维丝(11)、亚麻纤维丝(12)以及保温纤维丝(13),所述亚麻纤维丝(12)和保温纤维丝(13)是通过倍捻的方式以聚酯纤维丝(11)为中心,缠绕设置在聚酯纤维丝(11)的外部;
所述短棉纤维束(2)包括棉纤维丝(21)、羊毛纤维丝(22)以及蚕丝(23),所述羊毛纤维丝(22)和蚕丝(23)是通过倍捻的方式以棉纤维丝(21)为中心,缠绕设置在棉纤维丝(21)的外部;
所述阻燃棉纤维束(3)包括阻燃棉丝(31)、海藻炭纤维丝(32)以及尼龙纤维丝(33),所述海藻炭纤维丝(32)和尼龙纤维丝(33)是通过倍捻的方式以阻燃棉丝(31)为中心,缠绕设置在阻燃棉丝(31)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短棉纤维束体结构的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纤维束(1)的捻度为60捻/10cm,所述短棉纤维束(2)的捻度为50捻/10cm,所述阻燃棉纤维束(3)的捻度为30捻/1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短棉纤维束体结构的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纤维束(1)的截面面积分别是短棉纤维束(2)和阻燃棉纤维束(3)截面面积的1.5倍,所述短棉纤维束(2)和阻燃棉纤维束(3)的截面面积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短棉纤维束体结构的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棉纤维束(2)和阻燃棉纤维束(3)均与聚酯纤维束(1)之间的缠绕夹角为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短棉纤维束体结构的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纤维丝(13)为聚氨酯材质的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短棉纤维束体结构的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棉丝(31)的外部包裹有阻燃层,阻燃层的材质为聚氯乙烯。
CN201922146153.8U 2019-12-04 2019-12-04 带短棉纤维束体结构的混纺纱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947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46153.8U CN211394768U (zh) 2019-12-04 2019-12-04 带短棉纤维束体结构的混纺纱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46153.8U CN211394768U (zh) 2019-12-04 2019-12-04 带短棉纤维束体结构的混纺纱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94768U true CN211394768U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22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46153.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94768U (zh) 2019-12-04 2019-12-04 带短棉纤维束体结构的混纺纱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947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66376A (zh) 一种阻燃包芯纱及加工方法
CN110983539A (zh) 一种涡流纺混纺包芯纱
CN111172643A (zh) 一种超仿棉涡流纺纱线及生产工艺
TW202124799A (zh) 一種複合紗線及由其製得的面料
CN111793871A (zh) 一种涡流纺粘胶纱
CN208649543U (zh) 一种具有抗菌性的涤粘涡流纺纱线
CN211394768U (zh) 带短棉纤维束体结构的混纺纱线
CN216338192U (zh) 一种高弹耐氯氨纶丝包芯纱
CN215440820U (zh) 一种新型保暖加弹丝
CN214694519U (zh) 一种新型亲肤性弹力纱线
CN212375455U (zh) 一种涡流纺粘胶纱
CN211972569U (zh) 一种功能性喷气涡流纺纱线
CN210596420U (zh) 一种混纺纱线
CN209323069U (zh) 一种阻燃阳离子纱线
CN106939460A (zh) 一种远红外发热抗菌保健色纺纱及其纺纱工艺
CN209854310U (zh) 一种保温低弹纱线
CN215713650U (zh) 一种消光阻燃涤纶复合纤维
CN221721037U (zh) 一种聚酯纤维混纺纱线
CN111663218A (zh) 一种高强涡流纺纱线及其生产方法
CN214782369U (zh) 一种改进型天竹纤维紧密混纺纱线
CN205934213U (zh) 一种环保纤维
CN216473691U (zh) 莫代尔纤维纯纺或混纺纱线
CN214882047U (zh) 一种新型抗菌纱线
CN218880200U (zh) 一种羊毛混纺纱
CN221608289U (zh) 一种耐磨型紧密赛络纺粘胶纱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