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05659U - 显示面板和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05659U
CN208805659U CN201821630214.7U CN201821630214U CN208805659U CN 208805659 U CN208805659 U CN 208805659U CN 201821630214 U CN201821630214 U CN 201821630214U CN 208805659 U CN208805659 U CN 2088056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layer
conducting particles
display panel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3021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世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Chongqi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Chongqi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Chongqi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3021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05659U/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13304 priority patent/WO2020073382A1/zh
Priority to US16/246,497 priority patent/US10895788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056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056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器,其中,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夹设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导电粒子,第二基板的板面与第一基板的板面相对设置,第二基板表面包括显示区和设置于显示区周边的非显示区,非显示区排布有若干金属走线;金属走线所形成的区域包括呈镂空结构的点胶区和围绕点胶区的避让区,导电粒子一端设置于点胶区,另一端抵持第一基板,避让区包括多个镂空孔,镂空孔可容纳导电粒子。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避让区设置镂空孔以容纳导电粒子,使得导电粒子即使在点胶过程中被点至偏离点胶区以外的地方,避让区的镂空孔也可供导电粒子嵌入,从而降低导电粒子在点胶区以外的站位高度,避免站位过高而出现漏光现象。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应用该显示面板的显示器。
背景技术
显示面板,尤其是液晶显示面板,通常由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彩色滤光片滤光片基板,用于显示图像)和第二基板(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组成,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设置有液晶,液晶对应的第一基板区域为显示区域;液晶四周设置有框胶,以对液晶进行限位,框胶对应的区域为非显示区域。
框胶包括导电的银胶球,银胶球放置于第二基板一侧时,为了便于框胶和银胶球的固化,第二基板一侧的金属层的部分区域需要设计成镂空的,周围仍然为实心的。当在银胶点胶发生制程变异时,银胶点胶的位置可能偏离至金属层的实心位置,由此导致银胶球的站位较高,使得该出对应的盒厚较厚(即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间隔较大),使得光不能按理想路线射入色阻像素,因此该处易出现漏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显示面板,旨在解决因银胶球站位较高而在此处出现漏光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导电粒子,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基板包括显示区和设置于所述显示区外周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排布有若干金属走线;所述金属走线所形成的区域包括呈镂空结构的点胶区和围绕所述点胶区的避让区,所述导电粒子设置于所述点胶区并导电连接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所述避让区包括多个镂空孔,所述镂空孔可容纳所述导电粒子。
可选地,所述镂空孔呈长方形,所述镂空孔的宽度尺寸D的范围为:15um ≤D≤25um。
可选地,所述金属走线的宽度小于所述导电粒子的尺寸。
可选地,所述金属走线的宽度为S,所述S的范围为:3um≤S≤5um。
可选地,所述点胶区至所述避让区背离所述点胶区一侧的边缘的距离L ≥300um。
可选地,所述点胶区至所述避让区背离所述点胶区一侧的边缘的距离L 为300um。
可选地,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还设置有框胶,所述框胶对应所述非显示区域设置并密封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所述导电粒子设置于所述框胶内,且所述框胶的中心距离所述导电粒子的中心至少200um。
可选地,所述显示区设置有像素电极,所述第一基板对应所述像素电极设置有公共电极,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公共电极之间设置有液晶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透明导电层;所述金属走线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第一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朝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第二金属层、夹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金属层朝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保护层,所述点胶区还设置有第二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设置于所述保护层背离所述第二金属层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金属层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并联;所述导电粒子一端抵接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器,包括背光模组和上述的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显示面板的点胶区呈镂空结构,使得导电粒子的一部分可嵌入该点胶区的镂空结构中,避免点胶区站位较高;另外当点胶过程中将导电粒子点胶至点胶区周边的区域上时,通过将点胶区周边设置成具有镂空孔结构的的避让区,且镂空孔可容纳导电粒子,使得避让区导电粒子被点胶后的位置偏离至点胶区以外的情况下,导电粒子会具有落入避让区的镂空孔内的倾向,因而导电粒子的位置不至于过高,使得导电粒子位于点胶区和避让区时的站位高度尽可能相同,避免了导电粒子局部站位过高而使得光线不能沿预定的路线射入第一基板,从而产生漏光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显示面板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显示面板中第二基板非显示区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显示面板中金属走线的镂空孔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第一基板 110 第一透明导电层
120 黑色矩阵 200 第二基板
201 非显示区 210 第一金属层
220 绝缘层 230 第二金属层
240 保护层 250 第二透明导电层
2011 金属走线 2012 点胶区
2013 避让区 202 显示区
300 导电粒子 400 框胶
500 液晶层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 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显示面板,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 100、第二基板200和导电粒子300,第二基板200与第一基板100相对设置,第二基板200包括显示区202和设置于显示区202外周的非显示区201,非显示区201排布有若干金属走线2011;金属走线2011所形成的区域包括呈镂空结构的点胶区2012和围绕点胶区2012的避让区2013,导电粒子300设置于点胶区2012并导电连接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避让区2013包括多个镂空孔,镂空孔可容纳导电粒子300。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基板可以为彩色滤光片基板(CF基板),第二基板可以为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TFT基板)。第二基板200包括显示区202域和设置于显示区202外周的非显示区201,显示区202域设置有像素电极,第一基板100对应像素电极的区域设置有公共电极。通常情况下,公共电极的电压通过第二基板200侧输入,然后再经过导电粒子300传导至第一基板100 上,从而使得第一基板100具有公共电极。为了不影响显示区202域的正常显示效果,导电粒子300通常夹设于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200之间的非显示区201域内。具体地,在第二基板200侧具有可接入公共电压的金属层,当第二基板200的金属层通入公共电压后,金属层通过导电粒子300将电流传至第一基板100。
进一步地,第二基板200一侧需要留有一定的区域供导电粒子300固定。一般通过点胶工艺将导电粒子300点胶于第二基板200与第一基板100之间。点胶完成后需要对导电粒子300进行固化,以便导电粒子300能够稳定地夹设于第二基板200与第一基板100之间。例如利用紫外线或通过施加电场从第二基板200外通过玻璃基板对导电粒子300进行固化处理,因此金属走线 2011所形成的区域包括对应导电粒子300的点胶区2012,该点胶区2012采用镂空处理,以便紫外线可透过第二基板200对导电粒子300照射进而使得导电粒子300与框胶400结合后通过紫外光照进行固化。
当然,为了避免通过镂空结构将光射入第一基板100后,透过第一基板 100侧的玻璃基板被使用者看到,第一基板100朝向第二基板200的一侧还设置有黑色矩阵120,该黑色矩阵120至少部分对应TFT侧的非显示区201设置。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基板100上与导电粒子300电连接的导电层可设置于黑色矩阵120朝向第二基板200的一侧。
进一步地,金属走线2011所形成的区域还可包括实心区,为了避免具有较大的阻抗,镂空结构相对实心结构的占比越小越好,因此金属走线2011所形成的区域还包括位于点胶区2012以外的实心区。由于在点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点胶制程差异,因此点胶位置可能会偏离点胶区2012,点胶区2012以外的区域可能仍然具有镂空区域,也有可能为实心区域。可以理解的是,尤其当导电颗粒被点胶至实心区的位置时,由于实心区没有供导电颗粒嵌入的空间,因此导电颗粒落入实心区的部分的站位高于落入点胶区2012的部分的站位高度,从而导致光线无法按照预定的路线射入第一基板100,进而站位较高的部分对应的第一基板100会出现漏光的现象。因此,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通过金属走线2011所形成的区域包括在点胶区2012的周边设置避让区2013,该避让区2013包括多个镂空孔,且镂空孔可容纳导电粒子300。如此,落入避让区2013的导电粒子300至少部分能够嵌入镂空孔内,因此即使导电颗粒被点胶至点胶区2012周边以外的避让区2013的区域后,导电颗粒的站位也不会过高,即可以平衡其在避让区2013与点胶区2012的站位高度,使得导电粒子300抵接第一基板100的一端的高度相等,避免出现漏光的现象。
具体地,导电粒子300为可以导电的物质,例如该导电物质可以为金或银等,即导电粒子300可以为导电金胶或者导电银胶等。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显示面板的点胶区2012呈镂空结构,使得导电粒子300的一部分可嵌入该点胶区2012的镂空结构中,避免点胶区2012站位较高;另外当点胶过程中将导电粒子300点胶至点胶区2012周边的区域上时,通过将点胶区2012周边设置成具有镂空孔结构的的避让区2013,且镂空孔可容纳导电粒子300,使得避让区2013导电粒子300被点胶后的位置偏离至点胶区2012以外的情况下,导电粒子300会具有落入避让区2013的镂空孔内的倾向,因而导电粒子300的位置不至于过高,使得导电粒子300位于点胶区2012和避让区2013时的站位高度尽可能相同,避免了导电粒子300局部站位过高而使得光线不能沿预定的路线射入第一基板100,从而产生漏光的情况。
请继续结合参照图1和图2所示,由于在电流传导过程中,其信号传导受阻抗影响而产生不同的传导效果,为了具有较好的传导效果,阻抗越小越好。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走线2011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200 朝向所述第一基板100一侧的第一金属层210、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210朝向所述第一基板100一侧的第二金属层230、夹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层210与所述第二金属层230之间的绝缘层220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金属层230朝向所述第一基板100一侧的保护层240,所述点胶区2012还设置有第二透明导电层 250,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50设置于所述保护层240背离所述第二金属层230 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金属层210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层210与所述第二金属层230并联;所述导电粒子300一端抵接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50,另一端抵接第一透明导电层110。
第一金属层210与第二金属层230并联,从而可以减小阻抗,获得较好的信号传导效果。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金属层210与第二金属层230之间夹设有绝缘层220,能够避免第一金属层210与第二金属层230之间贴合,另外,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第二金属层230被氧化,第二金属层230朝向第一基板100的一侧还设置有保护层240。
为了实现信号的传导,金属走线2011形成的区域中的点胶区2012还需在保护层240上设置第二透明导电层250,且该第二透明导电层250与第一金属层210连接,从而当电压从第一金属层210输入时,可将该电压传输至第二透明导电层250;进而通过导电粒子300一端抵接该第二透明导电层250,另一端导电连接第一基板100,从而实现电压传输至第一基板100侧的第二透明导电层250的效果,使得第一基板100具有公共电压。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基板100朝向第二基板20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透明导电层110,导电粒子 300可一端抵接第一透明导电层110,另一端抵接第二透明导电层250,从而实现通过导电粒子300将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200导电连通。
众所周知的是,显示面板是用以显示画面的,因此第二基板200的显示区202的占比相较于非显示区201的占比更大。如图1所示,为了实现显像效果,显示区202设置有像素电极,第一基板100对应像素电极设置有公共电极,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夹设有液晶层500。
液晶层500充满了液晶,液晶具有指向性。当受到电场、磁场、温度、应力等外部条件的影响时,其分子容易发生再排列的现象,从而通过第二基板200侧射入光线时,在第一基板100侧呈现不同亮度的光。利用液晶的性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二基板200与第一基板100之间加入电场,改变液晶的排列方式和扭转方向,从而实现呈现不同画面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基板200设置有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为具有栅极、源极和漏极的晶体管。当对栅极加入电压后,其控制源极与漏极导通。像素电极连通漏极,从而像素电极具有电流,像素电极上的电压与第一基板 100侧的公共电压之间具有电压差,从而使得液晶在电压差形成的电场中发生相应的扭转现象,从而控制第一基板100侧显示出不同亮度的画面。
如图3所示,具体地,镂空孔的形状可以为矩形、圆形或者其他异形形状。导电粒子300,例如导电银胶,宽度或径向尺寸通常为5um~7um,为了能够使得镂空孔能够容纳导电粒子300,且考虑到金属走线2011的便利性,镂空孔呈长方形,镂空孔的宽度尺寸D的范围为:15um≤D≤25um。
若D<15um,则镂空孔的的尺寸可能较小而无法完全容纳导电粒子300;若D>25um,则镂空孔的尺寸过大,导致传导过程中阻抗变大,对信号的传导效果不佳。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点胶过程中将导电粒子300点胶至金属走线2011上,而导致粘在金属走线2011上的导电粒子300的站位过高,本实施例中,金属走线2011的宽度尺寸小于导电粒子300的径向尺寸。如此设置,使得导电粒子300即使落到金属走线2011上,也无法使得导电粒子300稳定固定于金属走线2011,而是会落入附近的镂空孔内。
具体地,定义金属走线2011的宽度为S,基于导电粒子300的宽度或径向尺寸通常为5um~7um时,S的范围为:3um≤S≤5um。
如图2所示,考虑到点胶过程中其具有制程差异而带来的影响,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避让区2013的面积需要较大一些,在本实施例中,定义点胶区2012至避让区2013背离点胶区2012一侧的边缘的距离为L,L的范围选为:L≥300um。
若L<300um,则在点胶过程中由于避让区2013范围较小,而很有可能还会将导电粒子300点胶至避让区2013以外的地方,因此无法尽可能地避免点胶过程中导电粒子300局部站位过高的问题。
当然,点胶区2012距离避让区2013背离点胶区2012一侧的边缘的距离也不可过大,当在保证导电粒子300各处站位高度相同的前提下,为了减小阻抗而实现较好的信号传导效果,本实施例中点胶区2012至避让区2013的边缘的距离L优选为300um。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如图1所示,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200之间还设置有框胶400,框胶400对应非显示区201域设置,并密封第一基板 100与第二基板200,导电粒子300设置于框胶400内,框胶400的中心距离导电粒子300的中心至少200um。
在生产工艺过程中,首先先将框胶400涂在第二基板200与第一基板100 之间,然后再点具有导电粒子300的导电胶体,例如导电银胶或者导电金球。通过紫外线照射或者通过外加电压对具有导电粒子300的框胶400进行固化,从而将框胶400固定于非显示区201。框胶400对应设置于非显示区201并粘接于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200之间,使得框胶400对第二基板200和第一基板100进行了封装,避免外部的物质进入框胶400所围合的区域内(即显示区202域),同时也避免框胶400围合的区域内的物质溢出框胶400外。
另外,通过将导电粒子300设置于框胶400内,使得导电粒子300与胶结合在一起形成导电胶体,例如导电粒子300为银时,该导电胶体为导电银胶。一方面,导电粒子300混合于框胶400内时,可使得导电胶体稳定设置在第二基板200与第一基板100之间;另一方面在从第二基板200侧加入公共电压时,其信号传导仍可通过导电胶体中的导电粒子300传导至第一基板 100侧,保证稳定的信号传导效果。
为了便于导电粒子300的检查,导电粒子300的中心需要偏离出框胶400 的中心,本实施例中框胶400中心距离导电粒子300的中心至少200um。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器,该显示器包括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显示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背光模组设置于第二基板200背离第一基板 100的一侧。
由于液晶本身并不发光,其显示的图像或字符是通过其对光线进行调制后出现的结果。为了保证具有提供光线的光源,本实用新型中显示器的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源显示面板出现的画面通过背光模组的背光源提供光线,该背光模组设置于第二基板200背离第一基板100的一侧,使得背光源发出的光通过第二基板200透过液晶射入第一基板100上,从而实现第一基板100显像的效果。
具体地,背光源包括依次设置的背光板、光源、反射片、导光板和扩散膜等组成。其中光源可以为灯管或者LED灯片,通常情况下,光源设置在背光板的侧边,反射片用于将光源发出的光全部反射至导光板,然后通过导光板将侧边发出的光转移到前面,然后通过扩散膜将光进行散射,实现透过扩散膜的各部分光线强弱均匀的效果。
第二基板200还包括下偏振片,从而将背光源发出的光转变成偏振光,进而偏振光透过液晶分子,偏振方向发生旋转;第一基板100上还设置有上偏振片,通过上偏振片选择性的射出光线,从而形成亮暗对比,从而在显示面板上显示不同深浅的颜色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基板包括显示区和设置于所述显示区外周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排布有若干金属走线;
导电粒子,所述导电粒子夹设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其中,所述金属走线所形成的区域包括呈镂空结构的点胶区和围绕所述点胶区的避让区,所述导电粒子设置于所述点胶区并导电连接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所述避让区包括多个镂空孔,所述镂空孔可容纳所述导电粒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孔呈长方形,所述镂空孔的宽度尺寸D的范围为:15um≤D≤25u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走线的宽度小于所述导电粒子的尺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走线的宽度为S,所述S的范围为:3um≤S≤5um。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区至所述避让区背离所述点胶区一侧的边缘的距离L≥300u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区至所述避让区背离所述点胶区一侧的边缘的距离L为300u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还设置有框胶,所述框胶对应所述非显示区域设置并密封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所述导电粒子设置于所述框胶内,且所述框胶的中心距离所述导电粒子的中心至少200u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设置有像素电极,所述第一基板对应所述像素电极设置有公共电极,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公共电极之间设置有液晶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透明导电层;所述金属走线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第一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朝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第二金属层、夹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金属层朝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保护层,所述点胶区还设置有第二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设置于所述保护层背离所述第二金属层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金属层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并联;所述导电粒子一端抵接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
10.一种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模组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
CN201821630214.7U 2018-10-08 2018-10-08 显示面板和显示器 Active CN2088056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30214.7U CN208805659U (zh) 2018-10-08 2018-10-08 显示面板和显示器
PCT/CN2018/113304 WO2020073382A1 (zh) 2018-10-08 2018-11-01 显示面板和显示器
US16/246,497 US10895788B2 (en) 2018-10-08 2019-01-13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30214.7U CN208805659U (zh) 2018-10-08 2018-10-08 显示面板和显示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05659U true CN208805659U (zh) 2019-04-30

Family

ID=66238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30214.7U Active CN208805659U (zh) 2018-10-08 2018-10-08 显示面板和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05659U (zh)
WO (1) WO2020073382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3776A (zh) * 2019-01-16 2019-04-12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WO2020249005A1 (zh) * 2019-06-10 2020-12-17 北海惠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219739A (zh) * 2021-04-20 2021-08-06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219736A (zh) * 2021-04-20 2021-08-06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219741A (zh) * 2021-04-20 2021-08-06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687533A (zh) * 2021-08-02 2021-11-23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08943A (zh) * 2022-09-14 2022-11-08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WO2023284007A1 (zh) * 2021-07-16 2023-01-19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09741A (ja) * 2003-04-07 2004-11-04 Miyota Kk 液晶表示装置
CN201122220Y (zh) * 2007-11-02 2008-09-24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面板
CN101697050B (zh) * 2009-04-30 2011-07-13 深超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制造方法
CN103472606B (zh) * 2013-09-27 2017-02-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261761B1 (ko) * 2013-12-12 2021-06-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5158986B (zh) * 2015-09-15 2018-11-13 深超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3776A (zh) * 2019-01-16 2019-04-12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9613776B (zh) * 2019-01-16 2020-12-04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WO2020249005A1 (zh) * 2019-06-10 2020-12-17 北海惠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219739A (zh) * 2021-04-20 2021-08-06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219736A (zh) * 2021-04-20 2021-08-06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219741A (zh) * 2021-04-20 2021-08-06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219736B (zh) * 2021-04-20 2022-11-25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219741B (zh) * 2021-04-20 2022-12-13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3284007A1 (zh) * 2021-07-16 2023-01-19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87533A (zh) * 2021-08-02 2021-11-23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08943A (zh) * 2022-09-14 2022-11-08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15308943B (zh) * 2022-09-14 2024-05-17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73382A1 (zh) 2020-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05659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器
CN208705627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器
CN101452150B (zh) 包括遮光带的液晶显示模块
WO2018120729A1 (zh) 一种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1609225B (zh) 液晶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01517463B (zh) 带有微透镜阵列的液晶显示面板、其制造方法和液晶显示装置
US6801275B2 (en) TFT-LCD device comprising test pixels, black matrix elements, common voltage line formed within a particular dummy region
KR100220550B1 (ko) 액정 표시 패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CN209149722U (zh) 拼接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050219454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repairing method thereof
US9810813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optical film included therein
CN107632434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E202011109893U1 (de) Anzeigevorrichtung
CN107247372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智能移动设备
CN207249281U (zh) 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
EP2975451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08363233A (zh) 彩色滤光片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4597665A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9471308A (zh) 液晶显示面板
CN104570456A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
CN104597666A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US20200110295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CN103091916A (zh) 液晶显示装置
TW200304564A (en) Electro-opt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2204101B1 (ko) 디스플레이 스크린 프레임용 접착제 밀봉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