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57669U - 转向架及有轨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转向架及有轨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57669U
CN207257669U CN201721352113.3U CN201721352113U CN207257669U CN 207257669 U CN207257669 U CN 207257669U CN 201721352113 U CN201721352113 U CN 201721352113U CN 207257669 U CN207257669 U CN 2072576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gie
shaft
drive shaft
driven shaft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5211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关润山
付电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ES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MES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ES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MES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5211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576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576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576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向架和有轨车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架,用于有轨车辆,转向架包括:本体、减速机、移动电机和主动轮;减速机固定在本体上,且减速机设置有输入端和输出端;驱动轴固定在本体上,且驱动轴穿过输出端;移动电机固定在驱动轴上,移动电机设置有输出轴,且输出轴与输入端相连接;两个主动轮套设分别套设在驱动轴的两端;其中,驱动轴与主动轮为过盈配合,以使驱动轴带动主动轮转动。由于移动电机的输出轴直接与移动电机的输入端相连接,缩短了移动电机与驱动轴的相对距离,从而降低了转向架所占的空间,缩短了驱动轴与从动轴之间的距离,使有轨车辆可在曲率半径更小的轨道弯道上行驶,进而扩大有轨车辆的适用性。

Description

转向架及有轨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轨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向架及有轨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由于固定在本体40'上的驱动电机30'通过传动轴20'与减速机10'相连接,使驱动轴与移动电机的相对距离过大,而造成驱动轴与从动轴之间的距离增大,致使从动轮跟随驱动轮的轨迹偏差加大,从而使有轨车辆无法在曲率半径过小的轨道弯道上行驶,进而限制有轨车辆的适用性,同时也可能造成有轨车辆脱轨的情况的发生,降低了有轨车辆的安全性,因此如何缩小驱动轴与从动轴之间的距离是非常必要的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转向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有轨车辆。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向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架,用于有轨车辆,转向架包括:本体、减速机、移动电机和主动轮;减速机固定在本体上,且减速机设置有输入端和输出端;驱动轴固定在本体上,且驱动轴穿过输出端;移动电机固定在驱动轴上,移动电机设置有输出轴,且输出轴与输入端相连接;两个主动轮套设分别套设在驱动轴的两端;其中,驱动轴与主动轮为过盈配合,以使驱动轴带动主动轮转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将设置有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减速机固定在本体上,以提高减速机的稳定性;其次,将驱动轴固定在本体上,并使其穿过输出端,同时,将移动电机固定在驱动轴上,并使移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输入端相连接,以实现移动电机通过减速机带动驱动轴转动,并且通过减速机也可降低移动电机的输出转速和增大其输出扭矩;再次,通过将两个主动轮套设在驱动轴的两端,并且使驱动轴与主动轮过盈配合,以实现驱动轴带动主动轮转动,从而实现有轨车辆的移动。由于移动电机的输出轴直接与移动电机的输入端相连接,避免了移动电机通过传动轴与减速机相连接,不仅节省了一个部件,降低了生产成本,还缩短了移动电机与驱动轴的相对距离,从而降低了转向架所占的空间,缩短了驱动轴与从动轴之间的距离,使有轨车辆可在曲率半径更小的轨道弯道上行驶,进而扩大有轨车辆的适用性,同时避免因轨道弯道的曲率半径不够而造成有轨车辆脱轨的情况的实用新型,提高了有轨车辆的安全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转向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输出轴与驱动轴平行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输出轴与驱动轴平行设置,以避免输出轴在减速机内的变向,进一步缩短了移动电机与驱动轴的相对距离,从而降低了转向架所占的空间,缩短了驱动轴与从动轴之间的距离,使有轨车辆可在曲率半径更小的轨道弯道上行驶,进而扩大有轨车辆的适用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移动电机为抱轴式电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移动电机设置为抱轴式电机,可实现简化结构设计,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转向架还包括:从动轴和从动轮;从动轴固定在本体上;两个从动轮分别套设在从动轴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从动轴固定在本体上,同时将两个从动轮套设在从动轴上,以实现主动轮带轮从动轮进行滚动,从而使有轨车辆运行的更加平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转向架还包括:轴承;轴承的外圈固定在从动轮内,轴承的内圈设置有通孔,且轴承的外圈与轴承的内圈相对转动;其中,从动轴穿过入轴承的内圈,且从动轴与轴承为过度配合,以使从动轴与轴承相对转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将轴承的外圈固定在从动轮内,并且将使设置有通孔的轴承的内圈与轴承的外圈相对转动;然后,将从动轴穿过轴承的内圈,其中从动轴与轴承为过度配合,以使从动轴与轴承可相对转动;由于从动轴与轴承可相对转动,可实现在转向机在弯道运行时,使从动轮与轨道间的滑动摩擦为零,以降低从动轮与轨道间的磨损,避免车轮和轨道因过早失效而更换,不仅延长产品的使用年限,还降低了产品的使用成本;同时,由于从动轴与轴承可相对转动,避免因车速过快而造成脱轨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有轨车辆的安全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本体包括:固定部;固定部套设在从动轴两端,以使从动轴固定在本体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固定部套设在从动轴两端,以使从动轴固定在本体上,以提高从动轴的稳定,从而使有轨车辆运行的更加平稳,进而提升用户的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固定部与从动轴为过盈配合,以使从动轴与本体无相对转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固定部与从动轴为过盈配合,以实现从动轴与本体无相对转动,不仅可以使从动轴不发生转动,从而提高从动轴的稳定性,使有轨车辆运行的更加平稳,还可以避免因从动轴发生转动,致使从动轮发生打滑,从而使有轨车辆运行的更加平稳,进而提升用户的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转向架还包括:固定槽、摇枕、弹簧和芯轴;固定槽设置在本体的上壁面上,且固定槽向本体的底部凹陷;至少部分摇枕嵌于固定槽内;弹簧的一端支撑在摇枕的下方,弹簧的另一端与本体相连接;芯轴穿过摇枕,且与本体相连接;其中,芯轴与本体为过盈配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将固定槽设置在本体的上壁面上,并使固定槽向本体的底部凹陷;然后,将至少部分摇枕嵌于固定槽内;再后,通过将弹簧的一端支撑在摇枕的下方,并使弹簧的另一端与本体相连接,从而使摇枕与本体可弹性连接,进而可提高有轨车辆的抗震性;再后,将芯轴穿过摇枕与本体相连接;由于芯轴与本体为过盈配合,以提高转向架的灵活性,从而实现有轨车辆在弯道的转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转向架还包括:限位块;至少一个限位块设置在固定槽的侧壁上,限位块向固定槽的中线延伸,且限位块与摇枕相贴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限位块设置在固定槽的侧壁上,并使其相固定槽的中线延伸,以实现当摇枕发生位移时,使限位块与摇枕相接触;由于限位块为弹性体,因此可避免摇枕与本体发生刚性接触,从而避免摇枕与本体之间因磕碰而损坏,进而延长产品的使用年限。由于将限位块设置在固定槽的侧壁上,避免了限位块通过方箱才能固定在本体上,不仅节省了一个部件,降低了生产成本,还缩短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的距离,从而降低了转向架所占的空间,缩短了驱动轴与从动轴之间的距离,使有轨车辆可在曲率半径更小的轨道弯道上行驶,进而扩大有轨车辆的适用性,同时避免因轨道弯道的曲率半径不够而造成有轨车辆脱轨的情况的实用新型,提高了有轨车辆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有轨车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辆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转向架,因此,该车辆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转向架的全部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转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转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转向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减速机,20'传动轴,30'驱动电机,40'本体。
其中,图2中图3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2本体,104减速机,106移动电机,1062输出轴,108主动轮,110从动轴,112从动轮,114固定槽,116摇枕,118芯轴,120限位块,122驱动轴,12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2至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向架和有轨车辆。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向架,用于有轨车辆,转向架包括:本体102、减速机104、移动电机106和主动轮108;减速机104固定在本体102上,且减速机104设置有输入端和输出端;驱动轴122固定在本体102上,且驱动轴122穿过输出端;移动电机106固定在驱动轴122上,移动电机106设置有输出轴1062,且输出轴1062与输入端相连接;两个主动轮108套设分别套设在驱动轴122的两端;其中,驱动轴122与主动轮108为过盈配合,以使驱动轴122带动主动轮108转动。
在该实施例中,首先,通过将设置有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减速机104固定在本体102上,以提高减速机104的稳定性;其次,将驱动轴122固定在本体102上,并使其穿过输出端,同时,将移动电机106固定在驱动轴122上,并使移动电机106的输出轴1062与输入端相连接,以实现移动电机106通过减速机104带动驱动轴122转动,并且通过减速机104也可降低移动电机106的输出转速和增大其输出扭矩;再次,通过将两个主动轮108套设在驱动轴122的两端,并且使驱动轴122与主动轮108过盈配合,以实现驱动轴122带动主动轮108转动,从而实现有轨车辆的移动。由于移动电机106的输出轴1062直接与移动电机106的输入端相连接,避免了移动电机106通过传动轴与减速机104相连接,不仅节省了一个部件,降低了生产成本,还缩短了移动电机106与驱动轴122的相对距离,从而降低了转向架所占的空间,缩短了驱动轴122与从动轴110之间的距离,使有轨车辆可在曲率半径更小的轨道弯道上行驶,进而扩大有轨车辆的适用性,同时避免因轨道弯道的曲率半径不够而造成有轨车辆脱轨的情况的实用新型,提高了有轨车辆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输出轴1062与驱动轴122平行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输出轴1062与驱动轴122平行设置,以避免输出轴1062在减速机104内的变向,进一步缩短了移动电机106与驱动轴122的相对距离,从而降低了转向架所占的空间,缩短了驱动轴122与从动轴110之间的距离,使有轨车辆可在曲率半径更小的轨道弯道上行驶,进而扩大有轨车辆的适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优选地,移动电机106为抱轴式电机。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移动电机106设置为抱轴式电机,可实现简化结构设计,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转向架还包括:从动轴110和从动轮112;从动轴110固定在本体102上;两个从动轮112分别套设在从动轴110上。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从动轴110固定在本体102上,同时将两个从动轮112套设在从动轴110上,以实现主动轮108带轮从动轮112进行滚动,从而使有轨车辆运行的更加平稳。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转向架还包括:轴承;轴承的外圈固定在从动轮112内,轴承的内圈设置有通孔,且轴承的外圈与轴承的内圈相对转动;其中,从动轴110穿过入轴承的内圈,且从动轴110与轴承为过度配合,以使从动轴110与轴承相对转动。
在该实施例中,首先,将轴承的外圈固定在从动轮112内,并且将使设置有通孔的轴承的内圈与轴承的外圈相对转动;然后,将从动轴110穿过轴承的内圈,其中从动轴110与轴承为过度配合,以使从动轴110与轴承可相对转动;由于从动轴110与轴承可相对转动,可实现在转向机在弯道运行时,使从动轮112与轨道间的滑动摩擦为零,以降低从动轮112与轨道间的磨损,避免车轮和轨道因过早失效而更换,不仅延长产品的使用年限,还降低了产品的使用成本;同时,由于从动轴110与轴承可相对转动,避免因车速过快而造成脱轨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有轨车辆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本体102包括:固定部;固定部套设在从动轴110两端,以使从动轴110固定在本体102上。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固定部套设在从动轴110两端,以使从动轴110固定在本体102上,以提高从动轴110的稳定,从而使有轨车辆运行的更加平稳,进而提升用户的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优选地,固定部与从动轴110为过盈配合,以使从动轴110与本体102无相对转动。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固定部与从动轴110为过盈配合,以实现从动轴110与本体102无相对转动,不仅可以使从动轴110不发生转动,从而提高从动轴110的稳定性,使有轨车辆运行的更加平稳,还可以避免因从动轴110发生转动,致使从动轮112发生打滑,从而使有轨车辆运行的更加平稳,进而提升用户的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转向架还包括:固定槽114、摇枕116、弹簧124、芯轴118和转动电机;固定槽114设置在本体102的上壁面上,且固定槽114向本体102的底部凹陷;至少部分摇枕116嵌于固定槽114内;弹簧124的一端支撑在摇枕116的下方,弹簧124的另一端与本体102相连接;芯轴118穿过摇枕116,且与本体102相连接;转动电机与芯轴118相连接;其中,芯轴118与本体102为过盈配合,以使转动电机通过芯轴118带动本体102转动。
在该实施例中,首先,将固定槽114设置在本体102的上壁面上,并使固定槽114向本体102的底部凹陷;然后,将至少部分摇枕116嵌于固定槽114内;再后,通过将弹簧124的一端支撑在摇枕116的下方,并使弹簧124的另一端与本体102相连接,从而使摇枕116与本体102可弹性连接,进而可提高有轨车辆的抗震性;再后,将芯轴118穿过摇枕116与本体102相连接,并使芯轴118与转动电机相连接;由于芯轴118与本体102为过盈配合,以提高转向架的灵活性,从而实现有轨车辆在弯道的转弯。。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转向架还包括:限位块120;至少一个限位块120设置在固定槽114的侧壁上,限位块120向固定槽114的中线延伸,且限位块120与摇枕116相贴合。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限位块120设置在固定槽114的侧壁上,并使其相固定槽114的中线延伸,以实现当摇枕116发生位移时,使限位块120与摇枕116相接触;由于限位块120为弹性体,因此可避免摇枕116与本体102发生刚性接触,从而避免摇枕116与本体102之间因磕碰而损坏,进而延长产品的使用年限。由于将限位块120设置在固定槽114的侧壁上,避免了限位块120通过方箱才能固定在本体102上,不仅节省了一个部件,降低了生产成本,还缩短主动轴与从动轴110之间的距离,从而降低了转向架所占的空间,缩短了驱动轴122与从动轴110之间的距离,使有轨车辆可在曲率半径更小的轨道弯道上行驶,进而扩大有轨车辆的适用性,同时避免因轨道弯道的曲率半径不够而造成有轨车辆脱轨的情况的实用新型,提高了有轨车辆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轨车辆,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转向架,因此,该车辆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转向架的全部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转向架,用于有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包括:
本体;
减速机,所述减速机固定在所述本体上,且所述减速机设置有输入端和输出端;
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固定在所述本体上,且所述驱动轴穿过所述输出端;
移动电机,所述移动电机固定在所述驱动轴上,所述移动电机设置有输出轴,且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输入端相连接;
主动轮,两个所述主动轮套设分别套设在所述驱动轴的两端;
其中,所述驱动轴与所述主动轮为过盈配合,以使所述驱动轴带动所述主动轮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轴与所述驱动轴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电机为抱轴式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还包括:
从动轴,所述从动轴固定在所述本体上;
从动轮,两个所述从动轮分别套设在所述从动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还包括:
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在所述从动轮内,所述轴承的内圈设置有通孔,且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轴承的内圈相对转动;
其中,所述从动轴穿过入所述轴承的内圈,且所述从动轴与所述轴承为过度配合,以使所述从动轴与所述轴承相对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
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套设在所述从动轴两端,以使所述从动轴固定在所述本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与所述从动轴为过盈配合,以使所述从动轴与所述本体无相对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还包括:
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上壁面上,且所述固定槽向所述本体的底部凹陷;
摇枕,至少部分所述摇枕嵌于所述固定槽内;
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支撑在所述摇枕的下方,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本体相连接;
芯轴,所述芯轴穿过所述摇枕,且与所述本体相连接;
其中,所述芯轴与所述本体为过盈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还包括:
限位块,至少一个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固定槽的侧壁上,所述限位块向所述固定槽的中线延伸,且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摇枕相贴合。
10.一种有轨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架。
CN201721352113.3U 2017-10-17 2017-10-17 转向架及有轨车辆 Active CN2072576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52113.3U CN207257669U (zh) 2017-10-17 2017-10-17 转向架及有轨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52113.3U CN207257669U (zh) 2017-10-17 2017-10-17 转向架及有轨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57669U true CN207257669U (zh) 2018-04-20

Family

ID=61917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52113.3U Active CN207257669U (zh) 2017-10-17 2017-10-17 转向架及有轨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576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19405A (zh) * 2017-10-17 2018-02-23 沈阳新阳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转向架及有轨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19405A (zh) * 2017-10-17 2018-02-23 沈阳新阳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转向架及有轨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30009A (zh) 一种小型单轨道移动机构
CN207257669U (zh) 转向架及有轨车辆
CN104374573A (zh) 一种橡胶轮胎摩擦轮驱动的铁路轮对轴承磨合机
CN109532914A (zh) 一种独立旋转车轮齿轨转向架及机车
CN103603515A (zh) 一种立体停车装置
CN107031323A (zh) 车轮悬挂装置
CN107520737A (zh) 一种适用于管状工件的外表面抛光装置
CN211169555U (zh) 一种泵类检修用起重悬吊装置
CN110346101B (zh) 高铁轮对运行状态下振动性能等效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
CN110040196A (zh) 一种用于智能搬运车驱动单元的自动平衡装置
CN108025754A (zh) 用于轨道车辆的驱动组件,具有驱动组件的轨道车辆和制造方法
CN107719405A (zh) 转向架及有轨车辆
CN102658766B (zh) 导向支撑装置及公路铁路两用车
CN207156865U (zh) 一种公铁两用洗扫车的液压驱动转向架
CN206358142U (zh) 小转弯半径轨道车辆
CN203499306U (zh) 一种立体停车装置
CN108099926A (zh) 双空心轴式轨道车辆永磁直驱全悬挂牵引传动装置
CN103407457B (zh) 一种带调心装置的转向架
CN202029850U (zh) 小型单轨道移动机构
CN207875630U (zh) 双空心轴式轨道车辆永磁直驱全悬挂牵引传动装置
CN203112145U (zh) 磁性悬浮导轨
CN208118883U (zh) 一种悬挂总成及机器人
CN107965179B (zh) 一种二维度平衡移动轮组装置
CN203453431U (zh) 马达传动轴固定装置
CN210709091U (zh) 一种用于四向穿梭车上的行走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