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41256U - 三轮车车篷及三轮车 - Google Patents

三轮车车篷及三轮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41256U
CN207141256U CN201721120382.7U CN201721120382U CN207141256U CN 207141256 U CN207141256 U CN 207141256U CN 201721120382 U CN201721120382 U CN 201721120382U CN 207141256 U CN207141256 U CN 2071412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paulin
support frame
canopy support
shaped frame
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2038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12038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412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412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412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轮车车篷及三轮车,涉及车辆配件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支架、篷布和雨帘,篷布包覆罩设于支架上,支架包括第一侧支架、第二侧支架、前篷支架和后篷支架,第一侧支架和第二侧支架为U型架,篷布形成第一容纳腔,第一侧支架、第二侧支架、前篷支架和后篷支架设置在第一容纳腔中,雨帘设置于篷布靠近前篷支架一端,雨帘与篷布形成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用于包覆三轮车车头,U型架稳定性更好,不易发生变形,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拆卸方便的特点,雨帘的设置使驾驶员被保护避免恶劣天气对驾驶的影响,支架与篷布之间设置有保护层,避免篷布与支架间的摩擦而造成篷布损坏。

Description

三轮车车篷及三轮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件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三轮车车篷及三轮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三轮车,包括载人三轮车和载货三轮车,是由黄包车和自行车衍变而成的交通工具,其具有操作简单、便捷等特点。在三轮车行驶过程中,由于气候多变,风吹雨淋、寒冻暑热、沙尘侵袭等不利气候对人、车、货物均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通常在三轮车上安装一个车篷,从而对人、货物、车起到保护作用,增加驾驶员及乘客行驶过程中的舒适度。
现有的车篷,一般多采用铁皮覆盖焊接在车篷支架上,再将车篷支架与三轮车车体之间固定连接,对人、货物、车起到保护作用,但是由于铁皮沉重,无形中增加了三轮车的负载,增加了三轮车的运行成本,铁皮易锈蚀,影响车篷整体美观性及使用寿命;并且,铁皮车篷制作完成后不能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做出改变,无法满足不同使用需求的消费者对车篷种类及价格的选择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轮车车篷及三轮车,该三轮车车篷与三轮车可拆卸连接,U型架稳定性更好,不易发生变形,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拆卸方便的特点,雨帘的设置使驾驶员被保护避免恶劣天气对驾驶的影响,支架与篷布之间设置有保护层,避免篷布与支架间的摩擦而造成篷布损坏。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轮车车篷,包括支架、篷布和雨帘;
所述篷布包覆罩设于所述支架上;
所述支架包括第一侧支架、第二侧支架、前篷支架和后篷支架;
所述第一侧支架和所述第二侧支架为U型架;
所述前篷支架和所述后篷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支架和所述第二侧支架相连接;
所述篷布形成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侧支架、所述第二侧支架、所述前篷支架和所述后篷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中;
所述雨帘设置于所述篷布靠近所述前篷支架一端,所述雨帘与所述篷布形成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用于包覆三轮车车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支架包括第一U型架和第二U型架,所述第二侧支架包括第三U型架和第四U型架;
所述第一U型架和所述第三U型架相对设置,所述第二U型架和所述第四U型架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U型架和所述第二U型架通过第一横梁相连接;
所述第三U型架和所述第四U型架通过第二横梁相连接;
所述后篷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一U型架和所述第三U型架相连接;所述后篷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二U型架和所述第三U型架相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雨帘包括第一雨帘和第二雨帘;
所述第一雨帘与所述篷布靠近所述前篷支架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雨帘用于包覆三轮车车头;
所述第二雨帘与所述第一雨帘相连接且设置于所述第一雨帘背离所述第二容纳腔一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后篷支架包括第一后篷支架、第二后篷支架、第三后篷支架和第四后篷支架;
所述第一后篷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一U型架和所述第三U型架相连接;
所述第二后篷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一U型架和所述第三U型架相连接;
所述第三后篷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二U型架和所述第四U型架相连接;
所述第四后篷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二U型架和所述第四U型架相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前篷支架包括第三横梁、第四横梁和连接杆;
所述连接杆分别与所述第三横梁和所述第四横梁相连接;
所述第三横梁与所述第一横梁相连接;
所述第四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相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支架、所述第二侧支架、所述前篷支架和和所述后篷支架与所述篷布之间设置有保护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篷布包括顶篷布和侧篷布;
所述顶篷布与所述侧篷布相连接;
所述顶篷布包覆罩设于所述后篷支架和所述前篷支架上;
所述侧篷布包覆罩设于所述第一侧支架和所述第二侧支架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侧篷布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用于卷起的侧篷布块。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侧篷布块上设置有透明视窗。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三轮车,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任一种三轮车车篷,还包括车厢和车头;
第一侧支架和第二侧支架通过卡箍或螺栓与所述车厢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轮车车篷及三轮车,包括支架、篷布和雨帘,篷布包覆罩设于支架上,支架包括第一侧支架、第二侧支架、前篷支架和后篷支架,第一侧支架和第二侧支架为U型架,篷布形成第一容纳腔,第一侧支架、第二侧支架、前篷支架和后篷支架设置在第一容纳腔中,雨帘设置于篷布靠近前篷支架一端,雨帘与篷布形成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用于包覆三轮车车头,U型架稳定性更好,不易发生变形,该车篷与三轮车可拆卸连接,由彼此独立的配件组装而成,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拆卸方便的特点,雨帘的设置使驾驶员被保护避免恶劣天气对驾驶的影响,支架与篷布之间设置有保护层,避免篷布与支架间的摩擦而造成篷布损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三轮车车篷的三轮车。
该三轮车与上述三轮车车篷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轮车车篷的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三轮车车篷的篷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三轮车车篷的第二雨帘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三轮车车篷的侧视图;
图5为图4所示的三轮车车篷的半封闭式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的三轮车车篷的全开放式结构示意图。
图标:1-支架;2-篷布;3-第一雨帘;4-第二雨帘;11-第一侧支架;12-第二侧支架;13-前篷支架;14-后篷支架;21-顶篷布;22-侧篷布;23-透明视窗;111-第一U型架;112-第二U型架;121-第三U型架;122-第四U型架;141-第一后篷支架;142-第二后篷支架;143-第三后篷支架;144-第四后篷支架;221-第一侧篷布块;222-第二侧篷布块;223-第三侧篷布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轮车车篷的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三轮车车篷的篷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三轮车车篷的第二雨帘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三轮车车篷的侧视图;图5为图4所示的三轮车车篷的半封闭式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所示的三轮车车篷的全开放式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轮车车篷,包括支架1、篷布2和雨帘;
所述篷布包覆罩设于所述支架上;
所述支架包括第一侧支架11、第二侧支架12、前篷支架13和后篷支架14;
所述第一侧支架和所述第二侧支架为U型架;
述前篷支架和所述后篷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支架和所述第二侧支架相连接;
所述篷布形成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侧支架、所述第二侧支架、所述前篷支架和所述后篷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中;
所述雨帘设置于所述篷布靠近所述前篷支架一端,所述雨帘与所述篷布形成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用于包覆三轮车车头。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支架包括第一U型架111和第二U型架112,所述第二侧支架包括第三U型架121和第四U型架122;
所述第一U型架和所述第三U型架相对设置,所述第二U型架和所述第四U型架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U型架和所述第二U型架通过第一横梁相连接;
所述第三U型架和所述第四U型架通过第二横梁相连接;
所述后篷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一U型架和所述第三U型架相连接;所述后篷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二U型架和所述第三U型架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后篷支架包括第一后篷支架141、第二后篷支架142、第三后篷支架143和第四后篷支架144;
所述第一后篷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一U型架和所述第三U型架相连接;
所述第二后篷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一U型架和所述第三U型架相连接;
所述第三后篷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二U型架和所述第四U型架相连接;
所述第四后篷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二U型架和所述第四U型架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前篷支架包括第三横梁、第四横梁和连接杆;
所述连接杆分别与所述第三横梁和所述第四横梁相连接;
所述第三横梁与所述第一横梁相连接;
所述第四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后篷支架和第二后篷支架将对称设置在两侧的第一U型架和第三U型架相连接,第一后篷支架连接第一U型架的一个自由端和第三U型架相对第一U型架同侧的一个自由端,第二后篷支架连接第一U型架的另一个自由端和第三U型架相对第一U型架同侧的一个自由端,同理,第三后篷支架和第四后篷支架与第二U型架和第四U型架的连接方式如上,第一后篷支架、第二后篷支架、第三后篷支架和第四后篷支架与第一U型架、第二U型架、第三U型架和第四U型架之间采用螺栓连接,第一U型架和第二U型架与第一横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第三U型架和第四U型架与第二横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且螺栓连接的方向是由第一容纳腔依次穿过第一横梁或第二横梁再穿过U型架,使连接处处于第一容纳腔内,避免螺栓的边角刮破篷布,采用多个U型架作为该车篷的框架,平放于地面上,承重时不会变形,相比较采用平行四边形的车篷,稳定性更好,承受不易变形,不会随风而前后晃动,通过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增加了该车篷支架的牢固性,对篷布能起到良好的支撑效果。
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优选的,所述雨帘包括第一雨帘3和第二雨帘4;
所述第一雨帘与所述篷布靠近所述前篷支架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雨帘用于包覆三轮车车头;
所述第二雨帘与所述第一雨帘相连接且设置于所述第一雨帘背离所述第二容纳腔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雨帘和所述第二雨帘的底部设置有绳索。
在该实施例中,只使用第一雨帘时实现对车头的全封闭式罩覆,只使用第二雨帘时实现为车头的半封闭式罩覆,且采用透明材质,既能实现遮风挡雨的功能,避免影响驾驶员的驾驶视线,在冬天又能与外界隔绝起到一个保温的作用,第二雨帘设置于第一雨帘的外侧,覆盖驾驶员的视线区域,双层雨帘的设置,使视野更加清晰,且延长了雨帘的使用寿命,在第一雨帘和第二雨帘的底部设置有绳索,通过绳索将第一雨帘金额第二雨帘固定在车头上,防止在行驶的过程中,第一雨帘和第二雨帘随风飘扬造成破损造成使用寿命减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支架、所述第二侧支架、所述前篷支架和和所述后篷支架与所述篷布之间设置有保护层。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层为篷布块。
在该实施例中,在支架与篷布之间设置有保护层,保护层缠绕在支架上,将第一侧支架、第二侧支架、前篷支架和和后篷支架与篷布隔离开来,有效避免篷布与支架之间长时间摩擦造成篷布破损的情况。
如图2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优选的,所述篷布包括顶篷布21和侧篷布22;
所述顶篷布与所述侧篷布相连接;
所述顶篷布包覆罩设于所述后篷支架和所述前篷支架上;
所述侧篷布包覆罩设于所述第一侧支架和所述第二侧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侧篷布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用于卷起的侧篷布块。
进一步的,所述侧篷布包括第一侧篷布、第二侧篷布、第三侧篷布和第四侧篷布;
所述第一侧篷布、所述第二侧篷布、所述第三侧篷布和所述第四侧篷布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侧篷布与所述第三侧篷布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篷布与所述第四侧篷布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侧篷布包覆所述第一侧支架,所述第三侧篷布包覆所述第二侧支架,所述第二侧篷布设置于车厢与车头的连接处,所述第四侧篷布设置于车尾;
所述第一侧篷布和所述第三侧篷布分别包括三个并排设置用于卷起的第一侧篷布块221、第二侧篷布块222和第三侧篷布块223;
所述第一侧篷布块与所述第侧二篷布块之间通过第一拉链连接;
所述第二侧篷布块与所述第三侧篷布块之间通过第二拉链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篷布块、所述第二侧篷布块和所述第三侧篷布块与所述顶篷布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固定卷起的所述第一侧篷布块、所述第二侧篷布块和所述第三侧篷布块的固定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为绳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拉链和所述第二拉链为双头拉链。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篷布和第四侧篷布上分别设置有透明视窗23。
进一步的,所述篷布采用牛津布。
在该实施例中,在车厢需要装载或卸载货物时,将第一拉链和第二拉链拉开,将第一拉链和第二拉链拉开,将第一侧篷布块、第二侧篷布块和第三侧篷布块向顶篷布的方向卷起形成第一容纳腔与外界连通的开口,通过该开口进行装载或卸载货物,具有使用方便、拆卸灵活的特点,提高了装载或卸载货物的效率,同时有利于炎热天气的通风散热,第一拉链和第二拉链采用双头拉链,实现在第一容纳腔内外均可打开,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将第一拉链和第二拉链设置为明亮颜色,与篷布形成强烈的颜色反差,起到提示的作用,能够快速找到第一拉链和第二拉链的准确位置,在第二侧篷布和第四侧篷布上分别设置有透明视窗,方便车内乘客观察交通路况,辅助驾驶员安全驾驶,对路况作出及时反应,遇到事故时可提前做出判断进行逃生,节省救援时间和成本,第一侧篷布、第二侧篷布、第三侧篷布和第四侧篷布之间为可拆卸连接,面对不同的工作环境根据用户的不同选择使篷布、第一雨帘和第二雨帘呈现不同的形式例如全封闭式、具有不同方向开口的半封闭式和全开放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支架和所述第二侧支架与车厢通过卡箍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卡箍为钢箍。
在该实施例中,使用钢箍进行连接,保持了车厢原本的形状,不损伤车身,钢箍的自身连接强度高,且不容易脱扣,根据用户的需要选择使用的卡箍的数量,提高了整体的机械强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三轮车车篷,与实施例一中的三轮车车篷大致相同,二者的区别在于第一后篷支架、第二后篷支架、第三后篷支架和第四后篷支架与第一U型架、第二U型架、第三U型架和第四U型架之间采用卡钉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连接处位于未与篷布相接触的一侧或两侧,避免卡钉的边角使篷布出现破损。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的三轮车车篷,与实施例一中的三轮车车篷大致相同,二者的区别在于第一后篷支架、第二后篷支架、第三后篷支架和第四后篷支架与第一U型架、第二U型架、第三U型架和第四U型架之间采用弹性扣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弹性扣的连接安装简单快速,将第一后篷支架、第二后篷支架、第三后篷支架和第四后篷支架***第一U型架、第二U型架、第三U型架和第四U型架的圆管中即可完成装配。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的三轮车车篷,与实施例一中的三轮车车篷大致相同,二者的区别在于保护层为套设于第一侧支架、第二侧支架、前篷支架和和后篷支架上的泡沫管。
在该实施例中,保护层的设置,将第一侧支架、第二侧支架、前篷支架和和后篷支架与篷布隔离开来,有效避免篷布与支架之间长时间摩擦造成篷布破损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后篷支架、U型架、侧篷布块和篷布块的数量不限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根据实际情况或用户需求可做适应性调整,保护层不限于篷布块和泡沫管,还包括泡沫垫和气泡膜等其他具有保护功能的材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轮车车篷,可以由上述的各种实施例组合而成,同样能够发挥上述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三轮车车篷的三轮车。
该三轮车与上述三轮车车篷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轮车车篷及三轮车,包括支架、篷布和雨帘,篷布包覆罩设于支架上,支架包括第一侧支架、第二侧支架、前篷支架和后篷支架,第一侧支架和第二侧支架为U型架,篷布形成第一容纳腔,第一侧支架、第二侧支架、前篷支架和后篷支架设置在第一容纳腔中,雨帘设置于篷布靠近前篷支架一端,雨帘与篷布形成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用于包覆三轮车车头,U型架稳定性更好,不易发生变形,该车篷与三轮车可拆卸连接,由彼此独立的配件组装而成,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拆卸方便的特点,雨帘的设置使驾驶员被保护避免恶劣天气对驾驶的影响,支架与篷布之间设置有保护层,避免篷布与支架间的摩擦而造成篷布损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三轮车车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篷布和雨帘;
所述篷布包覆罩设于所述支架上;
所述支架包括第一侧支架、第二侧支架、前篷支架和后篷支架;
所述第一侧支架和所述第二侧支架为U型架;
所述前篷支架和所述后篷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支架和所述第二侧支架相连接;
所述篷布形成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侧支架、所述第二侧支架、所述前篷支架和所述后篷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中;
所述雨帘设置于所述篷布靠近所述前篷支架一端,所述雨帘与所述篷布形成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用于包覆三轮车车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车车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支架包括第一U型架和第二U型架,所述第二侧支架包括第三U型架和第四U型架;
所述第一U型架和所述第三U型架相对设置,所述第二U型架和所述第四U型架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U型架和所述第二U型架通过第一横梁相连接;
所述第三U型架和所述第四U型架通过第二横梁相连接;
所述后篷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一U型架和所述第三U型架相连接;所述后篷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二U型架和所述第三U型架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车车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帘包括第一雨帘和第二雨帘;
所述第一雨帘与所述篷布靠近所述前篷支架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雨帘用于包覆三轮车车头;
所述第二雨帘与所述第一雨帘相连接且设置于所述第一雨帘背离所述第二容纳腔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轮车车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篷支架包括第一后篷支架、第二后篷支架、第三后篷支架和第四后篷支架;
所述第一后篷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一U型架和所述第三U型架相连接;
所述第二后篷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一U型架和所述第三U型架相连接;
所述第三后篷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二U型架和所述第四U型架相连接;
所述第四后篷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二U型架和所述第四U型架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轮车车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篷支架包括第三横梁、第四横梁和连接杆;
所述连接杆分别与所述第三横梁和所述第四横梁相连接;
所述第三横梁与所述第一横梁相连接;
所述第四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车车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支架、所述第二侧支架、所述前篷支架和所述后篷支架与所述篷布之间设置有保护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轮车车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篷布包括顶篷布和侧篷布;
所述顶篷布与所述侧篷布相连接;
所述顶篷布包覆罩设于所述后篷支架和所述前篷支架上;
所述侧篷布包覆罩设于所述第一侧支架和所述第二侧支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轮车车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篷布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用于卷起的侧篷布块。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轮车车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篷布块上设置有透明视窗。
10.一种三轮车,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三轮车车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厢和车头;
第一侧支架和第二侧支架通过卡箍或螺栓与所述车厢相连接。
CN201721120382.7U 2017-09-01 2017-09-01 三轮车车篷及三轮车 Active CN2071412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20382.7U CN207141256U (zh) 2017-09-01 2017-09-01 三轮车车篷及三轮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20382.7U CN207141256U (zh) 2017-09-01 2017-09-01 三轮车车篷及三轮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41256U true CN207141256U (zh) 2018-03-27

Family

ID=61677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20382.7U Active CN207141256U (zh) 2017-09-01 2017-09-01 三轮车车篷及三轮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412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44486B2 (en) Vehicle top
CN201291799Y (zh) 一种可升降伸缩的货车车篷
CN207141256U (zh) 三轮车车篷及三轮车
CN2866277Y (zh) 城市快速轨道客车贯通道
CN110255017A (zh) 一种垃圾车用环保车棚
CN212685396U (zh) 一种半挂车运输遮盖装置
CN201501449U (zh) 反三轮乘用电动车
CN105464463B (zh) 移动轮式车用帐篷
CN205396322U (zh) 三轮车轻便车棚
CN221438228U (zh) 一种三轮车车棚和三轮车
CN208306469U (zh) 一种方便遮风挡雨的皮卡车后箱
CN203854787U (zh) 摩托车防风雨棚
CN208698778U (zh) 一种动车底架用铝型材
CN206664783U (zh) 一种电动车用安全挡雨棚
CN102383694A (zh) 房车车窗
CN101905718A (zh) 电动车防雨遮阳篷
US5803011A (en) Vehicle with hull
CN204775678U (zh) 用于电动车的雨篷结构
CN202011318U (zh) 车罩收拢箱
CN208774931U (zh) 电动车遮阳篷后端支撑装置
CN205601990U (zh) 一种用于安装在电动摩托车上的遮阳挡雨棚
CN202413582U (zh) 货车伸缩式雨棚
CN102107600A (zh) 车罩收拢箱
CN211810010U (zh) 一种分体式三轮车车篷
CN115476949A (zh) 一种基于管材成型工艺的电动三轮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