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60434U - 显示触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触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60434U
CN206460434U CN201720026377.3U CN201720026377U CN206460434U CN 206460434 U CN206460434 U CN 206460434U CN 201720026377 U CN201720026377 U CN 201720026377U CN 206460434 U CN206460434 U CN 2064604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uctive layer
control device
display
contactor contro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2637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丹丹
杨谢威
章军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pon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pon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pon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pon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2637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604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604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604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显示触控装置,该显示触控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层,所述发光层中具有由多个发光单元形成的多个发光区以及所述多个发光区以外的非发光区,所述多个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射出;以及触控面板,包括由导电材料制成的感应层,所述感应层位于显示面板出光侧与所述非发光区相对应的位置。由于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中的感应层由避开了OLED单元的发光区的导体实现,因此减小了各OLED单元发出的光在感应层中的衰减,进一步提升了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触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显示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人机互动等领域的迅速发展,对显示触控技术的要求逐步提高,例如可穿戴设备的崛起引领了对柔性显示屏的极大需求。利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OLED)的OLED显示技术应运而生,并以其自发光、亮度高、发光效率高、厚度薄以及可挠性等优势已成为当今超薄屏、柔性屏等高性能显示屏的优选解决方案。
基于OLED技术的显示触控装置中通常包含用于感应触摸位置的触控面板以及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触控面板通常置于显示面板上,因此,为使显示面板中OLED发出的光线能够穿过触控面板向显示触控装置外射出,触控面板的各部分的材料都需要具有一定可见光透射率。
通常,触控面板中最重要的部分为感应层,感应层中包括多个电极以及用于实现电极之间的连接或传输信号的连接线与引出线。通常采用具有导电性和可见光高透过率的氧化铟锡(ITO)薄膜作为感应层的材料。
然而,现有的显示触控装置存在以下不足:由于ITO薄膜的电阻率较高,因此作为感应层的ITO薄膜需要具有一定的厚度以降低电阻,但是ITO薄膜厚度的增加会降低ITO薄膜的可见光透射率,导致OLED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受到影响。
理论上可以通过寻找替代ITO薄膜的可见光透射率高且电阻率较低的材料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然而由于电阻率低的材料的可见光透射率通常都较低,而可见光透射率较低的材料所制成的感应层会阻碍显示面板射出的光线而导致显示触控装置的显示性能劣化,因此很难通过寻找ITO薄膜替代材料的途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触控装置中的感应层由避开显示面板发光区的导体材料实现,且该导体材料不局限于可见光透射率高的材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触控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层,所述发光层中具有由多个发光单元形成的多个发光区以及所述多个发光区以外的非发光区,所述多个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射出;以及触控面板,包括由导电材料制成的感应层,所述感应层位于显示面板出光侧与所述非发光区相对应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感应层形成栅格图案。
优选地,所述感应层具有单层结构。
优选地,所述感应层至少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感应层和第二感应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感应层形成的栅格图案与所述第二感应层形成的栅格图案沿相同方向延伸的部分彼此不重合。
优选地,所述感应层包括多个电极,每个所述电极的边缘形成封闭图案。
优选地,所述感应层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电极的连接线以及用于将所述电极引出所述感应层的引出线。
优选地,所述栅格图案包括矩形、锯齿形和/或波浪形条带部分。
优选地,在所述感应层的栅格图案中,每个栅格内的空白区域与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单元对应。
优选地,所述导体包括金属、合金或者非金属导电材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触控装置中,相对于传统的以ITO薄膜为材料的感应层而言,由于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中的感应层由避开了显示面板的发光区的导体材料实现,因此该导体的材料不局限于可见光透过率高的材料,从而减小了显示面板中各OLED单元发出的光在感应层中的衰减,进一步提升了显示触控装置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
图1示出传统的利用OLED技术的显示触控装置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触控装置的分解透视示意图。
图3示出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触控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区域的俯视透视图的放大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触控装置的分解透视示意图。
图5示出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触控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5为图4中B区域的俯视透视图的放大示意图。
图6示出图5中C区域的透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此外,在图中可能未示出某些公知的部分。
在下文中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许多特定的细节,例如器件的结构、材料、尺寸、处理工艺和技术,以便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正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那样,可以不按照这些特定的细节来实现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传统的利用OLED技术的显示触控装置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传统的利用OLED技术的显示触控装置1000包括触控面板1100、显示面板1200以及位于触控面板和显示面板之间的绝缘层1300。
触控面板1100主要包括设置在绝缘层1300第一表面的感应层1110、与绝缘层第一表面相对的位于感应层1110上方的透明保护层1120,还可以包括位于透明保护层上方起到保护作用的盖板1130。感应层1110中包括多个用于感应触控位置的区块状的电极1111以及用于实现电极的连接或用于引出感应信号的连接线与引出线1112(图1中仅画出部分连接线与引出线)。
显示面板1200主要包括与绝缘层1300第二表面(与绝缘层第一表面相对)相对的基板1210、位于基板与绝缘层之间的薄膜晶体管层1220以及位于绝缘层与薄膜晶体管层之间的发光层1230。发光层1230中包括多个OLED单元1231,每个OLED单元经绝缘层1300与触控面板1100向外出光。为清楚示出发光层1230,图1中的各OLED单元未按照比例绘制。
为防止发光层1230中的OLED单元1231所发出的光被触控面板1100阻挡,触控面板的感应层1110通常由氧化铟锡(ITO)薄膜等可见光透射率高且导电的材料制成,以使得显示面板中各OLED单元1231所发出的光能够透过触控面板1100向显示触控装置1000外射出以使显示触控装置在实现触控功能的同时也能让用户无障碍地看到显示面板所显示的图像。
然而,由于ITO薄膜的电阻率较高,因此为降低触控面板中感应层1110的电阻,通常需要将感应层设置为具有一定厚度的ITO薄膜。但同时,ITO薄膜厚度的增加会降低ITO薄膜的可见光透射率,导致显示触控装置1000的显示质量受到影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对传统的显示触控装置中触控面板的感应层进行结构上的改进,降低了感应层的电阻,相对于传统的以ITO薄膜为材料的感应层而言,减小了显示面板中各OLED单元发出的光在感应层中的衰减,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显示触控装置的显示效果。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触控装置的分解透视示意图。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触控装置2000包括触控面板2100、显示面板2200以及位于触控面板和显示面板之间的绝缘层2300。
触控面板2100主要包括设置在绝缘层2300第一表面的感应层2110、与绝缘层第一表面相对的位于感应层2110上方的透明保护层2120,还可以包括位于透明保护层上方起到保护作用的盖板2130。感应层2110中包括多个用于感应触控位置的电极2111以及用于实现电极的连接或用于引出感应信号的连接线与引出线2112(图2中仅画出部分连接线与引出线)。
显示面板2200主要包括与绝缘层2300第二表面(与绝缘层第一表面相对)相对的基板2210、位于基板与绝缘层之间的薄膜晶体管层2220以及位于绝缘层与薄膜晶体管层之间的发光层2230。发光层2230中包括多个OLED单元2231,每个OLED单元经绝缘层2300与触控面板2100向外出光。为清楚示出发光层2230,图2中的各OLED单元未按照比例绘制。
与上述传统的显示触控装置1000不同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触控装置2000的触控面板2100中,感应层2110中的电极2111与连接线与引出线2112由图案化的栅格状的导体实现。下面通过图2的俯视示意图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感应层2110的结构。
图3示出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触控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区域的俯视透视图的放大图。
如图3所示,发光层具有由各个OLED单元形成的多个发光区和多个发光区以外的非发光区,所述多个发光区和非发光区在绝缘层第一表面上的投影区域为各个OLED单元的透光区100以及非透光区200。用于形成感应层中的电极与连接线与引出线的栅格状的导体材料铺设于绝缘层第一表面的非透光区200,使得显示面板中的各个OLED单元发出的光不被栅格状导体遮挡。
图3示出感应层2110中彼此相邻的两个电极T和R。电极T和电极R之间还可以设置Dummy电极Du,以便将电极T与电极R隔离。电极T和电极R可以分别为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例如对于互电容触摸面板来说),也可以均为感应电极(例如对于自电容触摸面板来说)。各电极的形状不限,可以根据触控面板的功能需要而将各电极的形状设计为菱形、三角形、矩形等形状。
由于各个电极均由形成栅格状的导体实现,因此为使各电极的形状趋近于设计者需要的图形,每个电极的边缘处的导体在相邻的非透光区200相连,从而最大化地减小感应层栅格化对电极形状带来的影响。同时,分布于同一个电极中的导体电性连通。需要说明的是,当电极为冗余电极时,由于冗余电极主要用于实现电极之间的隔离,因此冗余电极对形状的要求不大,无需将冗余电极的边缘处的导体相连,从而能够使驱动电极、感测电极等用于感应触摸位置、对形状要求较高的电极的边缘连接路径具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提升感应层涉及的灵活性。
每个栅格内的空白区域可以对应一个发光单元,如虚线框120所示,也可以对应多个发光单元,如虚线框110所示。在绝缘层2300的第一表面,并非所有相邻的透光区100之间都布置有导体材料,可以根据OLED单元2231的排布方式选择性地在非透光区200进行导体材料的铺设。透光区之间的区域可以选择性地铺设导体材料,例如,当透光区之间较窄的区域内不必铺设导体材料。
与各电极的实现方法类似,感应层中连接线与引出线同样由位于非透光区的、形成栅格状的导体实现。与上述各电极的实现方法不同的是,连接线与引出线的边缘处的导体不必在相邻的非透光区中相连,从而可以增大连接线与引出线在感应层中的布置位置的灵活性。
栅格状导体的材料可以选择铜等金属、合金材料或者其他导电性能优异的导体以降低感应层的电阻。虽然这些材料的可见光透射率不高,但是由于感应层的栅格状导体均位于非透光区200,即避开了对应于显示面板中各OLED单元的透光区100,因此栅格状导体的可见光透射率的高低不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触控装置中,相对于传统的以ITO薄膜为材料的感应层而言,由于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中的感应层由避开了OLED单元的透光区的导体实现,因此该导体的选材不局限于可见光透过率高的材料,从而减小了显示面板中各OLED单元发出的光在感应层中的衰减,进一步提升了显示触控装置的显示效果。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触控装置的分解透视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触控装置3000包括触控面板3100、显示面板3200以及位于触控面板和显示面板之间的绝缘层3300。
触控面板3100主要包括设置在绝缘层3300第一表面的第一感应层3110、位于第一感应层上方的第二感应层3150、置于第一感应层与第二感应层之间起到隔离作用的第一透明保护层3120以及铺设于第二感应层上方的第二透明保护层3140,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二透明保护层3140上方起到保护作用的盖板3130。第一感应层3110包括多个第一电极3111和多条用于实现第一电极之间的连接或用于传输信号的连接线与引出线3112,第二感应层3150包括多个第二电极3112和多条用于实现第二电极之间的连接或用于传输信号的连接线与引出线3152。(图4中仅画出部分连接线与引出线)。
显示面板3200主要包括与绝缘层3300第二表面(与绝缘层第一表面相对)相对的基板3210、位于基板与绝缘层之间的薄膜晶体管层3220以及位于绝缘层与薄膜晶体管层之间的发光层3230。发光层3230中包括多个OLED单元3231,每个OLED单元经绝缘层3300与触控面板3100向外出光。为清楚示出发光层3230,图4中的各OLED单元未按照比例绘制。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触控装置3000的触控面板3100中,第一感应层3110与第二感应层3150分别由栅格状的导体实现。下面通过图4的俯视示意图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第一感应层与第二感应层的结构。
图5示出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触控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5为图4中B区域的俯视透视图的放大示意图。
第一感应层中包含的第一电极3111例如为感测电极(或驱动电极),第二感应层中包含的第二电极3151例如为驱动电极(或感测电极),第一感应层与第二感应层中还可以包括其他电极(例如用于隔离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Dummy电极)。处于相邻位置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形成互电容以感应触摸位置。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5和图4中示出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均为矩形,但是第一电极3111与第二电极3151的形状不限,可以根据触控面板的功能需要而将各电极的形状设计为菱形、三角形、矩形等形状。
由于相互绝缘的第一感应层与第二感应层中各个电极均由栅格状导体实现,因此,为了使得用于实现第一感应层的栅格状导体与用于实现第二感应层的栅格状导体均能避开OLED单元的透光区,可以将第一感应层与第二感应层的栅格状导体错位布置,下面通过图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做具体说明。
图6示出图5中C区域的透视示意图。
如图6所示,绝缘层3300第二表面具有由各个OLED单元形成的多个发光区和多个发光区以外的非发光区。绝缘层第一表面的透光区100与各个发光区对应,非透光区200与非发光区对应;第一透明保护层第一表面的透光区100与各个发光区对应,非透光区200与非发光区对应。用于形成第一感应层与第二感应层的栅格状导体分别铺设于绝缘层第一表面与第一透明保护层第一表面的非透光区200,使得显示面板中的各个OLED单元发出的光不被栅格状导体遮挡。
如图6所示,位于显示面板中的多个OLED单元通常以OLED单元组为单位排列为OLED单元组的阵列,其中,每个OLED单元组包括多个OLED单元,每个OLED单元中的OLED单元的数量可以根据有机发光组中OLED单元的重复图案以及设计者的实际需要灵活确定。与同一个OLED单元组中的OLED单元对应的各个透光区100形成一个透光单元110,从而绝缘层第一表面与第一透明保护层第一表面上分别形成多个透光单元。为了使栅格状导体的图案简单高效,用于实现第一电极的栅格状导体可以铺设于绝缘层第一表面中位于各透光单元110之间的非透光区。
第一感应层形成的栅格图案与所述第二感应层形成的栅格图案沿相同方向延伸的部分可以彼此不重合。
当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相邻时,为了不影响第一感应层中各个第一电极与第二感应层中各个第二电极的相邻位置关系,用于实现第二电极的栅格状导体可以铺设于与第一电极中的导体对应相邻的非透光区内。例如图6所示,位于绝缘层第一表面的第一电极3111铺设于与各OLED单元组相邻的非透光区内,在D区域内第一电极3111与第二电极3151相邻,D区域内的第二电极3151(位于第一透明保护层的第一表面上)以及D区域内的第一电极3111(位于绝缘层第一表面)与同一列OLED单元相邻,从而最大化地保证了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相邻位置关系。
由于第一感应层与第二感应层中各电极均由栅格状导体实现,因此为使各电极的形状趋近于设计者需要的图形,每个电极的边缘处的导体在相邻的非透光区200相连为锯齿状导体或波浪状导体,从而最大化地减小感应层栅格化对电极形状带来的影响。同时,分布于同一个电极中的导体电性连通。需要说明的是,当电极为冗余电极时,由于冗余电极主要用于实现电极之间的隔离,因此冗余电极对形状的要求不大,无需将冗余电极的边缘处的导体相连,从而能够使驱动电极、感测电极等用于感应触摸位置、对形状要求较高的电极的边缘导体的连接路径具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提升感应层涉及的灵活性。
与各电极的实现方法类似,第一感应层与第二感应层中的连接线与引出线同样由位于非透光区的栅格状导体实现。与上述各电极的实现方法不同的是,分别位于第一感应层与第二感应层中的连接线与引出线可以灵活地布置于非透光区中,无需保证相互之间相邻的位置关系,连接线与引出线的边缘处的导体不必在相邻的非透光区中相连。
用于实现第一感应层与第二感应层的栅格状导体可以是布置于非透光区的直线型栅格状导体,也可以是锯齿形或者波浪形等其他形态的导体,本实用新型对此不设限制。
栅格状导体的材料可以选择铜等金属、合金材料或者其他导电性能优异的导体以降低感应层的电阻。虽然这些材料的可见光透射率不高,但是由于栅格状导体分布于绝缘层第一表面和第一透明保护层的非透光区200,避开了对应于显示面板中各OLED单元的透光区100,因此栅格状导体的可见光透射率的高低不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触控装置中,相对于传统的以ITO薄膜为材料的感应层而言,由于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中的感应层由避开了OLED单元的透光区的导体实现,因此该导体的选材不局限于可见光透过率高的材料,从而减小了显示面板中各OLED单元发出的光在感应层中的衰减,进一步提升了显示触控装置的显示效果。
应当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上文所述,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实用新型以及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的修改使用。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触控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层,所述发光层中具有由多个发光单元形成的多个发光区以及所述多个发光区以外的非发光区,所述多个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射出;以及
触控面板,包括由导电材料制成的感应层,所述感应层位于显示面板出光侧与所述非发光区相对应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触控装置,其中,所述感应层形成栅格图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触控装置,其中,所述感应层具有单层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触控装置,其中,所述感应层至少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感应层和第二感应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触控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感应层形成的栅格图案与所述第二感应层形成的栅格图案沿相同方向延伸的部分彼此不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显示触控装置,其中,所述感应层包括多个电极,每个所述电极的边缘形成封闭图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触控装置,其中,所述感应层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电极的连接线以及用于将所述电极引出所述感应层的引出线。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触控装置,其中,所述栅格图案包括矩形、锯齿形和/或波浪形条带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触控装置,其中,在所述感应层的栅格图案中,每个栅格内的空白区域与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单元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触控装置,其中,所述导电材料包括金属、合金或者非金属导电材料。
CN201720026377.3U 2017-01-10 2017-01-10 显示触控装置 Active CN2064604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26377.3U CN206460434U (zh) 2017-01-10 2017-01-10 显示触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26377.3U CN206460434U (zh) 2017-01-10 2017-01-10 显示触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60434U true CN206460434U (zh) 2017-09-01

Family

ID=59695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26377.3U Active CN206460434U (zh) 2017-01-10 2017-01-10 显示触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6043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0113A (zh) * 2019-08-09 2019-12-1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面板
CN111625125A (zh) * 2020-05-08 2020-09-0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结构、触控屏及电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0113A (zh) * 2019-08-09 2019-12-1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面板
CN111625125A (zh) * 2020-05-08 2020-09-0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结构、触控屏及电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72951B (zh) 一种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KR101107173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206774549U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US20200333918A1 (en) Flexible touch display panel
CN104281327B (zh) 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206178745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5045435B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6783909A (zh) 一种触摸屏、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6024840A (zh) 柔性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柔性oled显示装置
CN206322134U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设备
CN103995616B (zh) 内嵌式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593078B (zh) 触控面板
CN107104131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281351B (zh) 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4915077A (zh) 触摸感应显示装置
CN102043531A (zh) 指状交叉的触摸屏电极
CN106444199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293225A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201094A (zh) 阵列基板及触控显示器
CN105224140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摸显示装置
CN105320374B (zh) 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
CN106164825B (zh) 用于改进感测图案的交叉结构的触摸面板
CN110045874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6155448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装置
CN108829297A (zh) 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和触控驱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