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87240U - 连接器及其接头、座体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及其接头、座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87240U
CN201887240U CN2010206224361U CN201020622436U CN201887240U CN 201887240 U CN201887240 U CN 201887240U CN 2010206224361 U CN2010206224361 U CN 2010206224361U CN 201020622436 U CN201020622436 U CN 201020622436U CN 201887240 U CN201887240 U CN 2018872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joint
location division
conductive shell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62243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荣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gatron Electronic Zho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gatron Electronic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gatron Electronic Zho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gatron Electronic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62243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872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872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8724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装置中的一种连接器及其接头、座体。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包括接头和座体,所述接头包括第一端子、第一本体和第一导电壳体,所述第一端子、第一导电壳体设于所述第一本体,所述接头的第一本体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凸缘,所述座体包括第三端子、第二本体和第二导电壳体,所述第三端子、第二导电壳体设于所述第二本体,所述座体设有相对应所述第一定位部的至少一个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为凹穴,所述接头接合所述座体。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的座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连接器的所述接头与该座体具有易脱离的效果,且其结构简单,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使其更为实用。

Description

连接器及其接头、座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装置,尤其涉及连接装置中的一种连接器及其接头、座体。
背景技术
一般连接器通常应用一插座及一插头,前述插座可设置于一装置或设备,该插头的一端连接有一导线来传输电源或讯号,另一端则与该座体嵌接,藉以使所述装置或设备收发上述电源或讯号。
目前连接器的使用,为将插头与插座紧密的接合,以增加插拔力及防止插头与插座分离脱落;但由于装置或设备在使用时,常有不慎碰触、牵绊或拉扯到与该插头的导线,导致前述装置或设备产生位移,甚至掉落而造成所述装置或设备损毁,更有伤及人身安全之虞。
请参考美国专利第7311526号,利用磁性吸附的方式固定,亦即在座体与接头之接触面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吸引的两磁极,在一般使用时,该接头及插接座磁吸结合,而遇有不当外力拉扯电缆线时,在不需较大的拉扯力之下,即可轻易地使接头脱离座体,藉此可避免装置或设备掉落。
但上述专利采用磁吸方式为之,其制造成本过高,将使装置或设备的整体成本升高,因此,有必要加以改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成本过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及其接头、座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包括接头和座体,所述接头包括第一端子、第一本体和第一导电壳体,所述第一端子、第一导电壳体设于所述第一本体,所述接头的第一本体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凸缘,所述座体包括第三端子、第二本体和第二导电壳体,所述第三端子、第二导电壳体设于所述第二本体,所述座体设有相对应所述第一定位部的至少一个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为凹穴,所述接头接合所述座体,所述第二导电壳体的一侧设有唇部,所述接头的第一端子、第一导电壳体抵接第三端子、第二导电壳体的一侧为插接端,所述插接端可嵌入所述唇部,所述接头的插接端周缘与所述座体的唇部设有间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本体的至少一侧设有龈部,所述接头的插接端周缘的任一终点碰触所述龈部之前已可使所述接头的第一定位部偏离上述座体的第二定位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龈部与所述第一本体的插接端周缘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一本体的插接端周缘的间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端子镶埋成型于前述第一本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导电壳体镶埋成型于前述第一本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头的插接端周缘的任一终点碰触所述唇部之前已可使所述接头的第一定位部偏离所述座体的第二定位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唇部与所述第一本体的插接端周缘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一本体的插接端周缘的间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头的插接端周缘的任一终点碰触所述唇部之前已可使所述接头的第一定位部偏离所述座体的第二定位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唇部与所述第一本体的插接端周缘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一本体的插接端周缘的间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端子、第一导电壳体分别抵接所述第三端子、第二导电壳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导电壳体首先接触所述第二导电壳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端子设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一接触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部的至少局部固设于前述第一本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接触部的至少局部贴合于所述第一本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接触部为弯折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端子设有第三固定部和第三接触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固定部的至少局部固设于前述第二本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接触部为弯折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接触部的至少局部贴合于上述第二本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的接头,包括第一端子、第一本体和第一导电壳体,所述第一端子、第一导电壳体设于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凸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端子设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一接触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部的至少局部固设于所述第一本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接触部的至少局部贴合于所述第一本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接触部为弯折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端子镶埋成型于前述第一本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导电壳体至少局部镶埋成型于前述第一本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的座体,包括第三端子、第二本体和第二导电壳体,所述第三端子、第二导电壳体设于所述第二本体,且所述座体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为凹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导电壳体的一侧设有唇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端子镶埋成型于前述第二本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端子设有第三固定部和第三接触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固定部的至少局部固设于所述第二本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接触部为弯折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接触部的至少局部贴合于所述第二本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连接器的所述接头与该座体具有易脱离的效果,且其结构简单,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使其更为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器的接头与座体的组合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器的接头与座体的组合结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2的连接器的接头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2的连接器的座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1的第一动作剖视示意图;
图6为图1的第二动作剖视示意图;
图7为图2的另一可行模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至图7的附图标号为:连接器A;接头A1;第一端子A110;第一固定部A1110;第一接触部A1120;第一本体A120;终点A1210;第一导电壳体A130;第一定位部A1310;座体A2;第三端子A210;第三固定部A2110;第三接触部A2120;第二本体A220;龈部A2210;第二导电壳体A230;第二定位部A2310;唇部A2330;第三本体A250。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器A,其包括有一接头A1及一座体A2,可用来分别连接一电源(或讯号,未显示于图)及一装置(上述座体A2通常设于该装置且与其中的电路连接,但不以此为限),藉以传导电源或讯号。
前述接头A1包括有至少一第一端子A110、一第一本体A120、至少一第一导电壳体A130,该第一端子A110、第一导电壳体A130设于所述第一本体A120,前述第一端子A110、第一导电壳体A130可分别作为正、负(或接地)极,藉以传导电源或讯号。
该第一本体A120可为绝缘体(但不以此为限),至少局部所述第一端子A110或/及至少局部上述第一导电壳体A130可镶埋成型 (Insert Molding)于前述第一本体A120(该第一端子A110、第一导电壳体A130组设于所述第一本体A120亦为可行的模式)。
前述座体A2包括有至少一第三端子A210、一第二本体A220、至少一第二导电壳体A230,该第三端子A210、第二导电壳体A230设于所述第二本体A220,前述第三端子A210、第二导电壳体A230可分别作为正、负(或接地)极,藉以传导电源或讯号。
该第二本体A220可为绝缘体(但不以此为限),至少局部所述第三端子A210或/及至少局部上述第二导电壳体A230可镶埋成型 (Insert Molding)于前述第二本体A220 (该第三端子A210、第二导电壳体A230组设于所述第二本体A220亦为可行的模式)。
上述第一导电壳体A130首先接触前述第二导电壳体A230,前述接头A1的第一导电壳体A130可设至少一第一定位部A1310,且该第二导电壳体A230亦设有相对应的至少一第二定位部A2310,使所述接头A1接合上述座体A2(前述第一定位部A1310与第二定位部A2310相互固持),但该第一定位部A1310与第二定位部A2310仅提供纵向较大的固持力,而对侧向(非纵向)受力则因容易使所述接头A1的第一定位部A1310偏离上述座体A2的第二定位部A2310而导致前述接头A1与该座体A2分离,可藉此避免使用者不经意碰触或绊跌,可大幅使用上的安全性。
该第二导电壳体A230的一侧可设有一唇部A2330,使上述接头A1至少局部可嵌入前述唇部A2330,且该第三端子A210或/及第二导电壳体A230至少局部伸出所述第二本体A220的至少一侧所形成的一龈部A2210而分别抵接上述接头A1的第一端子A110或/及第一导电壳体A130,前述第一端子A110、第一导电壳体A130至少局部伸出该第一本体A120的至少一侧;所述第一端子A110、第一导电壳体A130抵接第三端子A210、第二导电壳体A230的一侧定义为上述接头A1的插接端,而前述第一端子A110、第一导电壳体A130的另一侧定义为该接头A1的导接端,所述第一端子A110、第一导电壳体A130位于上述接头A1导接端一侧可先与前述导线(图未标示)连接后再镶埋成型(Insert Molding)于一第三本体A250,藉由该导线来连接外部电源或讯号。
所述接头A1的第一导电壳体A130的插接端周缘与上述座体A2的唇部A2330有一间距,使前述接头A1的第一导电壳体A130在该唇部A2330内有迂回之余地,犹如倒车入库般,在所述接头A1的插接端周缘的任一终点A1210碰触上述龈部A2210或/及该唇部A2330之前已可使所述接头A1的第一定位部A1310偏离上述座体A2的第二定位部A2310而导致前述接头A1与该座体A2分离,具体可以为,所述龈部A2230与所述第一本体A120的插接端周缘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定位部A1210与所述第一本体A120的插接端周缘的间距,或者所述唇部A2220与所述第一本体A120的插接端周缘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定位部A1210与所述第一本体A120的插接端周缘的间距,可避免接头A1在脱出的过程中与座体A2的龈部A2230或/及该唇部A2220相接触,有利于接头A1的顺利脱出,上述方案仅仅只是一种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也可以根据接头A1与座体A2的相关配合关系进行调整,如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第一本体A120的插接端周缘、龈部A2230或/及该唇部A2220与所述第一本体A120的插接端周缘的间距等相关配合尺寸及配合关系,使接头A1在脱出的过程中与座体A2的龈部A2230或/及该唇部A2220不相接触,总之,只要实现接头A1在脱出的过程中与座体A2的龈部A2230或/及该唇部A2220不相接触即可,可在使用者不经意碰触或绊跌时牵引导线带动前述接头A1与该座体A2分离,避免习知技术由于插头、插座紧密结合所造成人员伤害或使连结所述座体A2的装置掉落之危险,可大幅使用上的安全性。
前述第一定位部A1310可为凹穴而该第二定位部A2310可为凸缘(所述第一定位部A1310可为凸缘而该第二定位部A2310可为凹穴,亦为可行的模式);所述接头A1的第一端子A110可设有一第一固定部A1110、一第一接触部A1120,上述座体A2的第三端子A210可设有一第三固定部A2110、一第三接触部A2120;该第一固定部A1110可至少局部固设于前述第一本体A120或/及至少局部伸出该第一本体A120的至少一侧,而该第一接触部A1120可至少局部贴合于所述第一本体A120或/及至少局部伸出该第一本体A120的至少一侧;上述第三固定部A2110可至少局部固设于前述第二本体A220或/及至少局部伸出该第二本体A220的至少一侧,而所述第三接触部A2120可为弯折体(具有横向回复力) 或/及至少局部伸出前述第二本体A220的至少一侧,有助于提升该第三接触部A2120与所述第一接触部A1120电性接触,当上述接头A1与座体A2接合时,前述第三接触部A2120受该第一接触部A1120推挤压缩,形成良好电性接触,且具有弹性回复效果(所述第一端子A110与第三端子A210的结构互易,亦为可行的模式;换言之,上述第一固定部A1110、第一接触部A1120可至少局部固设于前述第一本体A120或/及至少局部伸出该第一本体A120的至少一侧,该第一接触部A1120可为弯折体(具有横向回复力) 或/及至少局部伸出该第一本体A120至少一侧,而上述第三固定部A2110、第三接触部A2120可至少局部固设于前述第二本体A220或/及至少局部伸出该第二本体A220的至少一侧,所述第三接触部A2120可至少局部贴合于上述第二本体A22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的所述接头A1与该座体A2具有易脱离的效果,且其结构简单,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使其更为实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和座体,所述接头包括第一端子、第一本体和第一导电壳体,所述第一端子、第一导电壳体设于所述第一本体,所述接头的第一本体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凸缘,所述座体包括第三端子、第二本体和第二导电壳体,所述第三端子、第二导电壳体设于所述第二本体,所述座体设有相对应所述第一定位部的至少一个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为凹穴,所述接头接合所述座体,所述第二导电壳体的一侧设有唇部,所述接头的第一端子、第一导电壳体抵接第三端子、第二导电壳体的一侧为插接端,所述插接端可嵌入所述唇部,所述接头的插接端周缘与所述座体的唇部设有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的至少一侧设有龈部,所述接头的插接端周缘的任一终点碰触所述龈部之前已可使所述接头的第一定位部偏离上述座体的第二定位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龈部与所述第一本体的插接端周缘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一本体的插接端周缘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的插接端周缘的任一终点碰触所述唇部之前已可使所述接头的第一定位部偏离所述座体的第二定位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唇部与所述第一本体的插接端周缘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一本体的插接端周缘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的插接端周缘的任一终点碰触所述唇部之前已可使所述接头的第一定位部偏离所述座体的第二定位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唇部与所述第一本体的插接端周缘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一本体的插接端周缘的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第一导电壳体分别抵接所述第三端子、第二导电壳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壳体首先接触所述第二导电壳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设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一接触部,且所述第一固定部的至少局部固设于所述第一本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为弯折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端子设有第三固定部和第三接触部,且所述第三固定部的至少局部固设于所述第二本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触部为弯折体。
14.一种连接器的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端子、第一本体和第一导电壳体,所述第一端子、第一导电壳体设于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凸缘。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连接器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设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一接触部,且所述第一固定部的至少局部固设于所述第一本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连接器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为弯折体。
17.一种连接器的座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三端子、第二本体和第二导电壳体,所述第三端子、第二导电壳体设于所述第二本体,且所述座体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为凹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连接器的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壳体的一侧设有唇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连接器的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端子设有第三固定部和第三接触部,且所述第三固定部的至少局部固设于前述第二本体。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连接器的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触部为弯折体。
CN2010206224361U 2010-11-24 2010-11-24 连接器及其接头、座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872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224361U CN201887240U (zh) 2010-11-24 2010-11-24 连接器及其接头、座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224361U CN201887240U (zh) 2010-11-24 2010-11-24 连接器及其接头、座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87240U true CN201887240U (zh) 2011-06-29

Family

ID=44184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2243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87240U (zh) 2010-11-24 2010-11-24 连接器及其接头、座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872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21191A (zh) * 2018-11-21 2019-04-16 广东艾诗凯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颈部按摩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21191A (zh) * 2018-11-21 2019-04-16 广东艾诗凯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颈部按摩器
CN109621191B (zh) * 2018-11-21 2023-08-25 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颈部按摩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04524U (zh) 防脱落的电源插头和插座
CN201887240U (zh) 连接器及其接头、座体
ATE549776T1 (de) Elektrische verbindungsvorrichtung
CN203589383U (zh) 音频插座连接器结构
CN203734053U (zh) 一种适用于无限制槽式a型usb盲插式母座接口
CN201887241U (zh) 连接器及其接头、座体
CN201937086U (zh) 连接器及其接头、座体
CN201887239U (zh) 连接器及其接头、座体
CN204271373U (zh) 一种降噪耳机插座连接器
CN203503844U (zh) 一种防止摆动的插簧端子
CN202474304U (zh) 电源插座
CN201877646U (zh) 带开关的插座
CN201270325Y (zh) 防水绝缘性连接器
CN201699201U (zh) 一种自动识别式吸盘型电源插头和插座组件
CN203871576U (zh) 一种设有自锁结构的直插式防水接插组件
CN203760761U (zh) 一种连接器
TWM500379U (zh) 一種usb母座連接器
CN202513325U (zh) 便捷插头
CN202906118U (zh) 一种新型接线头
CA2704721A1 (en) Improved charging interface for rechargeable devices
CN203503847U (zh) 一种灯笼花式接触头
CN102610946B (zh) 电源插座
CN202678612U (zh) 插座连接器及其连接器组合
CN203135067U (zh) 一种双线路耳机插座
CN202840090U (zh) 防水安全扣帽式电子插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9

Termination date: 2014112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