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09398B - 混注口 - Google Patents

混注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09398B
CN1809398B CN2004800171921A CN200480017192A CN1809398B CN 1809398 B CN1809398 B CN 1809398B CN 2004800171921 A CN2004800171921 A CN 2004800171921A CN 200480017192 A CN200480017192 A CN 200480017192A CN 1809398 B CN1809398 B CN 18093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tion
fluid
backflow
mixed injection
inner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8001719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09398A (zh
Inventor
冲山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M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093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093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093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09398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02Access sites
    • A61M39/04Access sites having pierceable self-sealing members
    • A61M39/045Access sites having pierceable self-sealing members pre-slit to be pierced by blunt instru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能够抑制医疗用流体或血液持续滞留在内部的混注口,以及更有效地进行内部清洗的混注口。在内腔114和细管部117之间的台阶上设有回流部140。以此方式,在将抽吸管等***狭缝131中的情况下,即使流体滞留于在内腔114内部中产生的间隙区域1141等,也能够确保利用通过隔片130新流入的流体进行更换,从而能够抑制持续的滞留。另外,通过在隔片130和内腔114内壁之间设置例如环状肋板等防止流体残留部,形成填补所述间隙区域1141等的结构,从而能够实现更有效的内部清洗。

Description

混注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注口,特别涉及以自由插拔的方式构成抽吸管并用作医疗用连接器的混注口。
背景技术
在经静脉营养、输血、采血等中,存在以下情况,即:在***患者血管的血管内留置管与储存血液、输液等流体的输液袋、注射器等之间,作为医疗用连接器设有混注口。这种混注口设有高卡路里输液、血液等流体在内部流动的流路管,并设置在与如输液袋、注射器等存储了医疗用流体的存储部相连的抽吸管、插管等管件和例如与所述血管内留置管相连的延伸管之间。所述流路管一端采用的结构为:其由形成了使所述管件***的狭缝的隔片覆盖,在将所述抽吸管等部件***并固定在所述狭缝中的状态下,使从所述储存部流出的医疗用流体向患者体内进行输液等。
作为在上述情况下使用的医疗用连接器的一个例子,在专利文献1披露了在采集患者的血液时,设置在穿刺针和插管、抽吸管等之间的连接器(注射部位)以及插管装置的一个例子。下面,对相关的以往技术进行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以往的连接器结构的剖面图。
如图1所示,在连接器900中,流路管910的一端由形成了狭缝921的由橡胶等弹性体构成的隔片920堵塞,流路管910的另一端例如通过延伸管安装在穿刺患者血管的血管内留置管(均未在图中示出)上。将药液从***隔片920的狭缝921中的插管990注入流路管910内,以便通过流路管910的另一端向患者输液。
此处,应采用的结构为:在输液结束时,在从隔片990拔出插管990的情况下,通过隔片920的弹力自动关闭狭缝921的部分,以便使细菌等微生物不会从外部侵入流路管910的内腔930而繁殖(参见专利文献1)。
因此,由于即使抽出隔片990,连接器的内腔930也不会暴露于外部气体,因此,能够抑制微生物进入,从而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专利文献1:特开2002-1915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以往的连接器900中,隔片920会伴随插管990的***而沿***方向弯曲,由于在此状态下弯曲的隔片920会推压插管990而不能顺利地***插管990,因此,通过容纳弯曲的隔片920来降低插管990的***阻力为目的,较宽确保内腔930的宽度。
因此,从插管990排出的药液的一部分易于滞留并沉淀在内腔930中隔片920侧的区域932中。如果一次抽出插管990,即使在下一次输液时再次***插管990以注入药液,由于区域932与插管990的顶端分离,并位于与药液的注入方向相反的位置处,因此,已滞留在区域932中的药液仍难以与新注入的药液更换。因此,在微生物略微进入且药液为适于微生物繁殖的脂肪乳剂等的情况下,在区域932中存在微生物繁殖的可能性。
另外,区域932难以以此方式更换药液这一点在采血时也可能产生问题。一般来说,在将插管或抽吸管***混注口中而进行采血之后,虽然为了防止血液在内腔等中凝固,要注入肝素溶液以进行清洗,但是,由于如上所述,在区域932中,不能通过注入的肝素溶液实现充分更换,以致会担心血液残留,因此,存在微生物会繁殖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并提供了能够抑制医疗用流体或血液持续滞留在内部的混注口,以及能够有效进行内腔清洗的混注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发明的第1混注口中,通过形成了使管件***的狭缝的隔片堵塞流路管的一端,所述混注口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流路管中设有回流部,上述回流部用于使从***的管件注入的流体或流向管件侧的流体向上述隔片侧回流后,向上述流路管的下游侧或管件的顶端导引上述流体。
通过这种结构,由于使从管件注入的医疗用流体或血液等流体回流至以往难以更换的隔片侧,因此,暂时抽出管件并在下一次***时,能够可靠地用新的流体更换沉淀在隔片侧区域中的医疗用流体等。因此,在流路管内部,能够抑制医疗用流体或血液等持续滞留。作为管件,可采用上面所述的抽吸管、插管。
若上述流路管的结构为具有主体部和脚部,其中,上述主体部设有内腔,该内腔的开口由上述隔片堵塞,且该内腔形成了能够容纳因上述管件的***而变形的隔片的空间,上述脚部设有从上述内腔连通至流路管另一端侧的宽度小于上述内腔的细管部,上述回流部具有回流板部,该回流板部放置于在所述内腔和所述细管部之间产生的台阶上,则易于向内腔内部设置回流部。
此处,若采用以下结构,即:在上述回流板部的内腔侧表面上形成从***的管件的顶端抵接或接近的位置向与医疗用流体注入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的槽,通过使从管件顶端流入的医疗用流体沿所述槽流动,而使流体的前进方向转向,则例如在用于使抽吸管等管件定位的管件顶端抵接于回流板部等结构中,由于能够使流体回流,因而是理想的。
若采用在上述回流板部上设置保持部的结构,该保持部与上述细管部在内表面配合并将回流部保持在上述流路管内,则易于进行回流部的定位。没有上述保持部也可以设置回流部。可是,在设有保持部的情况下,在上述回流板部的内表面以及上述保持部形成将向上述隔片侧回流的医疗用流体从内腔导向上述细管部的槽,由于能够将流体导向流路下游,因此是理想的。
若采用的结构为:在上述回流部上,在上述回流板部的边缘端设置向上述隔片突出的边缘端部,则能够更可靠地更换滞留在隔片和内腔之间产生的间隙区域中的医疗用流体等。
在这种情况下,若采用的结构为:在上述边缘端部的外周面上形成从内腔向上述细管部导引向上述隔片侧回流的医疗用流体的槽,由于能够将向上述隔片侧回流的流体导向流路的下游,因而是理想的。
在本发明的第2混注口中,通过形成有使管件***的狭缝的隔片堵塞流路管的一端,所述混注口的特征在于:设置防止流体残留部,其用于在将上述管件***狭缝中时,填补在形成于流路管内部中的内腔的内壁和因上述管件***而向上述内腔侧变形的上述隔片之间产生的间隙区域。
通过上述结构,在将管件***隔片中的情况下,由于能够防止在隔片与流路管内壁之间产生间隙区域,并抑制流体残留在混注口内部,因此,在利用肝素、生理盐水等清洗剂进行冲洗清洗处理之后,流体不会残留,并且,可以进行更有效的内部清洗。
若上述防止流体残留部与上述隔片一体成型,则部件数量较少,从而能够容易地制造本发明的混注口。另外,若上述防止流体残留部是以其外周侧以及顶端的至少一部分沿整个周面与上述内壁接触的方式设置的肋板,则隔片和流路管内壁之间的紧贴性较高,不仅适用于输液、输血,而且还适用于采血。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通过通常具有弹力的材料形成隔片,因此,上述肋板具有推压被***的管件的方向的弹力,因此,还具有提高隔片和管件之间的紧贴性的作用。
另外,上述防止流体残留部以不仅在隔片侧,而且从上述内壁接触上述隔片的方式突出设置。作为这种情况下的防止流体残留部的形状,可以采用后面所述的例如半球形、楔形形状等各种形状。
在本发明的第2混注口中,最好在上述内腔中设有回流部,其用于使从***的管件注入的流体或流向管件侧的医疗用流体向上述隔片侧回流后,向上述流路管的下游侧或管件顶端部导引该流体。如本发明的第1混注口那样,在例如从管件注入肝素、生理盐水等清洗剂并进行冲洗清洗处理时,清洗剂可以更可靠地到达隔片,从而能够进行更有效的内部清洗。
此处,若采用的结构为:上述流路管设有从上述内腔连通至流路管另一端侧的宽度小于上述内腔的细管部,上述回流部具有放置于在上述内腔和上述细管部之间产生的台阶上的回流板部,则适合于将回流部向内腔内设置。另外,为了更可靠地使清洗剂达到隔片和内腔内部之间的区域,更为理想的是,在上述回流部的端缘部上设置向上述隔片突出的边缘端部,这一点也与本发明的第1混注口相同。
本发明的流体输送方法使用了通过形成有使管件***的狭缝的隔片堵塞流路管一端的混注口,将流体送入体内或从体内送出流体,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使用了上述本发明的第1或第2混注口中的任意一种。
此处,作为储存流体的介质,可采用注射器、袋等。另一方面,作为形成导入体内的流体流路的部件,例如可采用上述延伸管等,其不一定包含在本发明的混注口中。本发明的输液方法除了对人以外,对动物有是有效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1混注口,由于形成了将流体导入流体的滞留部(隔片侧)的回流路径,因此,使流体向以往难以更换的隔片侧回流,从而能够确保更换成新的流体。因此,在流路管内部,能够抑制流体持续滞留。例如,在用于输液、采血等用途时,即使医疗用流体或血液等滞留在混注口内腔中,仍能够确保将所述医疗用流体等更换为新输送的流体。因此,能够发挥抑制医疗用流体、血液等持续滞留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2混注口,由于在流体的滞留部(隔片侧)设有防止流体残留部,因此,由于在流路管内部没有流体持续滞留的部分,因此,能够抑制所述滞留。例如,在用于输液、采血等用途中时,由于在***抽吸管、插管等管件时,防止流体残留部能够抑制在形成于混注口内部的内腔的内壁和向该内腔侧变形的隔片之间生成的间隙区域产生,因此,能够发挥所谓抑制高卡路里输液、血液等流体滞留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首先,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混注口的整体结构)
图2为第1实施方式的混注口的分解透视图,图3以及图4为混注口的剖面图。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的“剖面图”中,为了易于附图的理解,省略了剖面中背景部分的图示,只有仅显示端面的部分。
如图2所示,混注口设有流路管部110、回流部140、隔片130以及盖部120,在流路管部110的内腔114中***回流部140,通过隔片130将盖部120紧固在流路管部110的一个端部上,以便封闭内腔114的开口部。
如图2所示,流路管部110设有脚部111以及主体部112,如图3、图4所示,内腔114与在脚部111内通过的宽度小于内腔114的细管部117连通。
脚部111在其外周***图中未示出的延伸管(extension tube)等,在内腔114中***抽吸管190(参见图4),若从该处注入药液等流体,则从内腔114、经脚部111内的细管部117,通过延伸管等对患者进行输液等。
在流路管部110中,在内腔114的内周壁上形成限制回流部140位置的环状突起118(参见图3),同时,在其内腔114外周上形成一对用于紧固盖部120的结合突起113(图2)。
回流部140由对化学腐蚀性优良的硬质塑料制成,且紧固保持在内腔114和细管部117之间的台阶部分上,从而阻挡从抽吸管190注入的药液等流体并使其绕至隔片130侧而在内腔114内形成回流。
如图2所示,隔片130由圆盘状异戊二烯橡胶、硅橡胶等制成的弹性体形成,在其中央形成狭缝131,并通过盖部120固定在流路管部110的内腔114侧端部上以便堵塞内腔114。虽然,通常通过隔片130的弹力推压所述狭缝131而形成关闭状态,但是,若***抽吸管190,则狭缝131附近的隔片130一边沿其***方向弯曲而保持大致密闭状态,一边打开。
盖部120在圆盘状部件(该圆盘状部件在中央穿设有面向隔片130的狭缝131的孔121)上突设有一对具有结合孔123的结合部122,并且,通过结合部122中的结合孔123与流路管部110的结合突起113相结合,从而能够在将隔片130推压在流路管部110上的状态下实现紧固固定。
(回流部140的结构)
图5为回流部140的透视图。
如图5所示,回流部140设有周缘竖起的沉头状回流板部141以及突设在其下表面中央的纺锤状保持部142。
回流板部141设有直径与内腔114大致相同的圆板部143以及在其边缘部分竖起的边缘端部144。
在圆板部143的中央形成俯视为圆形的槽1431,同时,形成从所述槽1431向边缘端部144以放射状伸出的四个槽1432,以及在圆板部143的内表面与槽1432相对的位置处形成与槽1432相同的槽1443(图4)。
在边缘端部144的内周面形成从圆板部143中的各个槽1432向隔片130方向伸出的槽1441。另一方面,在边缘端部144的外周面,在与槽1441相对的位置处形成槽1442。
保持部142在其周面以沿脚部111轴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与形成于圆板部143内表面的槽1443相连的槽1421,从而能够实现将回流部140保持在内腔114内部的效果以及对从内腔114导出的医疗用流体进行整流的效果。
即,由于如图3所示,通过过盈配合将保持部142固定在细管部117上,因此,一边维持圆板部143内表面与内腔114底面抵接的状态,一边将回流部140保持在内腔114的内部。并且,为了保持回流部140,可以使圆板部143过盈配合并固定在内腔114中。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无需保持部142,因此,虽然没有整流效果,但是可以不用设置保持部142。
所述回流部140的固定位置,如图4所示,最好为在将抽吸管190从隔片130***内腔114内部时,其顶端与圆板部143抵接固定的位置或与其顶端接近的位置。
通过将回流部140设置在该位置处,从抽吸管190将药液等流体注入内腔114中时,则流体碰到图5所示的槽1431改变方向以沿槽1432前进,并直接前进直至碰到边缘端部144。此处,为了抽吸管190的顶端抵接槽1431的底面而不妨碍流体注入,槽1431的最大宽度最好小于抽吸管190的最大宽度。接着,使碰到边缘端部144的流体的前进方向转向,通过槽1441,将流体喷至图4所示的内腔114中的隔片130侧的区域1141。这样,通过回流部140阻碍从抽吸管190注入的流体流动并使流体向隔片130侧回流,因此,在完成流体注入时,即使暂时抽出抽吸管190,残留在区域1141中的流体在下次流体注入时,也能确保更换成新的流体。即,在以前的流体滞留而难以更换的区域1141中,由于至少在下次注入流体时能更换成新的流体,因此,流体不会继续滞留。
此处,在区域1141中出现的特别是医疗用流体滞留的问题也存在于因***抽吸管190而变形的隔片130的内表面和内腔114的壁面所包围的极小间隙的区域1142(图4)中。该微小区域1142是离抽吸管190的液流出口最远,并且变形的隔片130阻碍更换流体流入的场所。然而,通过设置本发明的回流部140,由于从抽吸管190注入的医疗用流体碰到边缘端部144,其前进方向转向,并通过槽1441也喷至微小区域1142中,因此,能够在区域1142中确保液体更换。
喷至区域1141、1142的流体通过隔片130等反射回来并向形成回流部140与内腔114壁面的间隙的槽1442下落,并从该处按顺序通过槽1442、槽1443、槽1421后流向细管部117,最终实现向患者进行输液等(图4)。
这样,通过设置回流部140,因此,在以往难以更换流体的区域1141、1142中,能够促进残留流体的更换。另外,在所述回流部140使血液进行体外循环等情况下,以及在流体从流路管部110的细管部117侧流出的情况下,均能够实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进行体外循环的情况下,通过使从细管部117侧流出的血液向隔片130回流,从而能够避免血液停滞和凝固。在这种情况下,回流部140能够完成使从细管部117流入的流体向隔片130侧回流,并将其导向抽吸管等的顶端部的任务。
另外,通过将回流部140设置在抵接抽吸管190顶端的位置处,也能够进行抽吸管190的定位。另外,由于回流部140阻碍了从抽吸管190注入的流体的流动,因此,能够在流体上施加压力,从而能够提高在各个槽或内腔114内部流动的流体的速度。
所以,与以往相比,能够提高更换效率,还能抑制细菌等微生物繁殖。因此,若将本发明的混注口用于以往不能开展门诊管理的门诊医院中的中心静脉导管管理,则能够抑制导管感染。
由于这种回流部140以与以往混注口相一致的形状制成,就可以应用于其中,因此,有利于降低成本。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将延伸管***并固定在脚部111侧,但是,不应特别局限于这种固定方法,例如,即使在这种部分结构中固定公知的内吸引锁紧连接器,仍能够获得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通过抽吸管注入药液,但不应局限于此,也可以在利用插管注入或采血后,注入清洗液。
(实施方式2)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虽然在回流部的回流板部形成了槽,但是,在第2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形成所述槽的位置和其以外的位置反转,即形成槽的位置形成肋板,以便使医疗用流体流入肋板之间的间隙。另外,由于第2实施方式的混注口与第1实施方式的混注口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回流部140的结构,因此,下面,主要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图6为第2实施方式的回流部240的透视图。
如图6所示,回流部240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设有回流板部241以及突设在其下表面中央的保持部242,并具有抑制流体滞留在混注口内腔114的区域1141、1142(图4)中的功能。
回流板部241设有直径与内腔114大致相同的圆板部243以及在其边缘部分竖起的边缘端部244。
此处,在回流板部241的圆板部243和边缘端部244以及保持部242上,在形成第1实施方式的图5中的各个槽1432、1441、1442、1443、1421之处,形成肋板2432、2441、2442、2443(未示出)、2421。以此方式,在各个肋板彼此之间,形成比第1实施方式宽的槽,从而降低医疗用流体的流路阻力。因此,认为能够抑制医疗用流体的滞留,并且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能够更顺利地注入医疗用流体。
(适用例)
对在医疗现场使用上述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的混注口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可以认为本适用例同样适用于以下说明的第3以及第4实施方式的混注口。
例如,在对患者进行输液时,使延伸管与留置在患者动脉处的中心静脉导管相连,并使上述混注口与所述延伸管相连。混注口在向其隔片侧***抽吸管的状态下使用,该抽吸管从填充脂肪乳剂、糖质输液剂、氨基酸输液剂等的输液袋连接至输液套件。此时,例如,每隔1天~4天交换输液套件。
在这种使用状态下,在混注口中,由于抑制了液体在内腔中的持续滞留,因此,即使进入一点点细菌等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会繁殖而与输液一起流入人体内。因此,能够抑制细菌等微生物在混注口中的繁殖。另外,在这种使用方法中,在使用以往的混注口的情况下,细菌等微生物会在内腔的滞留部中繁殖,并且,繁殖的微生物进入体内。
另外,在从患者采血时,使延伸管与留置在患者动脉中的中心静脉导管相连,并使本发明的混注口与所述延伸管相连。在混注口中隔片的狭缝中***采血用抽吸管以进行采血后,抽出抽吸管。之后,由于能够抑制细菌等微生物在残留于混注口内腔内的血液中繁殖,以及能够抑制残留的血液凝固,因此,通过再次将抽吸管***隔片的狭缝中并由该处注入肝素,从而能够对内腔内进行冲洗清洗。
在以往的混注口中,由于在内腔形成了难以更换医疗用流体的区域,因此,并不能充分清洗残留的血液,从而存在细菌等微生物在该处繁殖的可能性,但是,由于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混注口,能够充分清洗内腔的内部,从而抑制血液的持续滞留,因此,能够抑制细菌等微生物的繁殖。
(实施方式3)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7为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混注口100结构的分解透视图,图8为图7所示的各个部分的剖面图。如这些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混注口100设有流路管部110、盖部120以及隔片130。由于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流路管部110、盖部120,因此,省略了此处的详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隔片130的内腔114侧设置环状肋板133这一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
即,分别设置在盖部120的一对结合部122上的结合孔123与结合突起113结合,并在将隔片130推压在流路管部110上的状态下紧固固定,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内腔114的外周缘116与作为防止流体残留部设置在隔片130上的环状肋板133的外周无间隙地接合。图9为从流路管部110侧观察隔片130的仰视图。
在盖部120上部的圆盘状部件的中央穿设有***孔121,通过使设置在***孔121外周上的环状隔片固定部124与设置在隔片130上部的环状槽部134接合,从而在狭缝131和***孔121的位置关系固定的状态下,***孔121被隔片130堵塞而固定。使异戊二烯橡胶、硅橡胶等弹性体成型以构成隔片130,并在其中央形成狭缝131,这一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使环状肋板133与隔片130一体成型。
虽然狭缝131通常处于通过隔片130的弹力推压而关闭的状态,但是,若***抽吸管等管件,则狭缝131附近的隔片130向其***方向(内腔114方向)变形,内腔114在保持大致密封状态的同时打开。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环状肋板133的外周侧接触于大致椭圆形的内腔114的内壁115的整个周面,以便提高***和拔出管件时内腔114的密封性。
虽然***孔121的尺寸是根据用途或配合所***的抽吸管、插管等部件的尺寸设计的,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其内径为大致3.8~5.5mm,内腔114的内径为大致4.5~8.5mm。设计内腔114内径的下限,以能够确保在***抽吸管等时可允许隔片130变形的空间,另一方面,应从隔片130变形时不会产生医疗用流体残留的间隙部分的观点来设计上限。
隔片130的壁厚(狭缝131的形成部分)为大致0.5~4.0mm。在不到0.5mm时,难以确保狭缝的密封性和耐压性,而在超过4.0mm时,***抽吸管等阻力较大。不过,理所当然,被***的部件可以是抽吸管或者插管,并且,根据这些部件的尺寸等可以实现最优化。
如前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混注口100中,在将抽吸管等***狭缝131时,在隔片130和内腔114的内壁115之间,作为抑制产生输液、血液等流体残留的间隙部分(在第1实施方式中,图4所示的区域1141、1142。以下,将这两个区域统称为“间隙区域”)的防止流体残留部,在隔片130的下部(内腔114侧),设有环状肋板133。
下面,说明通过设置所述环状肋板133来抑制产生间隙区域。图10为组装成的混注口100的剖面图,图11为剖面图,其显示了在所述混注口100中,将抽吸管190***狭缝131中的状态。
如图11所示,在将抽吸管190***狭缝131中并且隔片130向内腔114侧变形的情况下,环状肋板133能够起到填补变形的隔片130以及内腔114的内壁115之间的间隙区域的作用。因此,能够抑制在没有环状肋板133的情况下残留于所述间隙部分中的输液、血液等的残留,从而能够在利用清洗剂冲洗清洗时,实现更有效的内部清洗。
如图9中的仰视图所示,采用了环状肋板133的外周沿内腔114的整个周面与内壁115接触的结构,因此,能够抑制在内腔114的内壁115与隔片130之间产生所述间隙区域,同时,提高了内腔114内的密封性。另外,由于环状肋板133与隔片130一体成型,并且,环状肋板133也由异戊二烯橡胶等弹性体构成,因此,在***抽吸管时,通过由环状肋板133产生的弹力将隔片130推压至抽吸管侧,从而还具有提高抽吸管与隔片130之间的密封性、抽吸管等的固定性的作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环状肋板133的宽度、高度均不到大约3.0mm,其原因在于:若环状肋板133的宽度过大,则在抽吸管***时会产生阻力感觉,通过将高度抑制至不到3.0mm,在较深***抽吸管时,能够使隔片130容纳在环状肋板133的下部,即,能够确保隔片130的避让空间(参见图12),但是不言而喻,根据使用目的、混注口100的整体尺寸、抽吸管等管件的种类等,能够使环状肋板133的宽度、高度达到最优化。
(实施方式4)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设置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回流部140,同时设置上述环状肋板133的情况进行说明。由于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对回流部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此处省略了对回流部本身的说明。
图13为本实施方式的混注口的剖面图,除了在隔片130的内腔114侧设置环状肋板133以外,其余的结构均与第1实施方式说明的结构(参见图3)相同。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回流部140的作用进行说明。图14为用于说明回流部140作用的剖面图。
本实施方式的回流部140的作用基本上与上述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说明的作用相同。特别是在利用清洗剂进行连接器内部的冲洗清洗处理时,回流部140会阻碍急速流入内腔114内的肝素、生理盐水等清洗剂的流动,以使它们向隔片130的侧回流,并导向由隔片130、环状肋板133以及内壁115形成的区域1143(在图中显示了流入的清洗剂的流动方向)。在该区域1143中,形成通过环状肋板133的作用,形成填补由第1实施方式等说明的间隙区域1141等状态。
通过所述回流部140的作用,与环状肋板133的作用相互结合,可以更有效地清洗除去残留在隔片130和内壁115之间的输液等流体,即使在长时间中断输液时,仍能够进一步确保防止微生物在连接器内部繁殖。
图15显示了如本实施方式那样,设有回流部140,同时在隔片130上设置环状肋板133时的效果的试验结果。在图15的例子中,在内腔114内充满牛血或脂肪乳剂之后,对于牛血残液量进行血红蛋白浓度测定,对于脂肪乳剂残液量进行残液透光率测定,以确定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清洗处理后的残液量(进行3次试验的平均值),如图15所示,明确显示了在回流部140的基础上还设置环状肋板133时的防止流体残留的效果。
回流部140的结构不应局限于利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说明的结构。
例如,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虽然形成了从槽1431伸出的一连4个槽,但是,不应特别局限于4个,形成1个以上即可。另外,对它们的形成位置也没有特别限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以圆周状设置了边缘端部144,但是,在如上述各个实施方式那样,在使隔片130中的狭缝131形成一字形的情况下,由于平行于狭缝131形成了间隙区域(图4的1141,1142),因此,边缘端部144也可以只限于设置在使医疗用流体向区域1141、1142回流所必需的部分。
另外,虽然在回流部140中,在边缘端部144上形成了槽1441,但是,由于即使没有槽1441也可以通过边缘端部144将流体喷至区域1141,因此,也可以不必形成槽。
若对从圆板部143将边缘端部144竖起的部分设置圆角,使边缘端部144向外侧倾斜,由于能够清洗隔片130和内壁115之间的边界区域,因此更为理想。另外,为了防止流体在回流部140上残留,可以例如形成细流路,其中,流体从槽1431的中央部向形成于脚部111部分上的细管部117流动。
(适用例)
对上述第3以及第4实施方式说明的混注口用于医疗现场以进行输液时的输液方法的例子进行说明。该适用例同样也适用于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说明的混注口。例如,在利用本发明的混注口对患者实施中心静脉营养时,使延伸管与保留在患者血管处的中心静脉导管相连,使所述延伸管与本发明的连接器的脚部111相连。在中心静脉营养时,为了可以实现患者在家庭中的治疗或返回社会,因此,存在实施间歇注入法的情况。在这种疗法中,应以8~12小时施用1天所必需的输液量,而在剩余的时间中断输液。在输液中断时,虽然通过肝素、生理盐水等进行冲洗,但是,在因滞留而不能进行充分冲洗的情况下,因微生物繁殖等造成的污染的危险性很高。
在从患者采血时,使延伸管与保留在患者血管的中心静脉导管相连,使该延伸管与本发明的连接器的脚部111相连。将采血用的抽吸管***形成在所述隔片上的狭缝131中来使用连接器,并且在采血后拔出抽吸管。之后,为了抑制采集的血液在内腔114中凝固等,应再次将抽吸管***狭缝131中,并通过肝素等在内腔114内进行冲洗清洗。如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在使用本发明的连接器的情况下,由于通过冲洗清洗处理能够有效地清洗内腔,并能防止高卡路里输液、血液等流体的残留,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特别是微生物在隔片与内腔114的内壁之间的间隙部分的繁殖等。另外,利用上述适用例以及第1、第2实施方式说明的适用例对于人以外的动物也可有效地实施。
(实施方式5)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该实施方式中,对改变了隔片130形状的情况进行说明。下面,省略了对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已说明的内容,而仅对与上述不同的内容进行说明。
图16为本实施方式的混注口的剖面图,其中,作为隔片130,使用了形状不同的隔片130,这一点上与在上述第4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情况(参见图13)不同。在简化隔片130形状的同时,流路管部110的内腔114部分的形状也不同,在内腔114的内壁部分设置了紧贴环状肋板133顶端的台阶部1145。
在本实施方式的混注口中,简化了流路管部110以及隔片130的形状,无需如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参见图8)那样,使形成于隔片130上的环状肋板133外周与形成于流路管部110中的内腔114的外周缘116无间隙配合的工艺,从而能够提供更易于制造的混注口。
在本实施方式的混注口中,若环状肋板133的壁厚较厚且狭缝的内腔侧表面为平面,则存在以下情况,即:当利用盖部120固定隔片130和流路管部110时,会产生狭缝131表面略微打开的事故。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可通过以一体成型在隔片130的内表面(狭缝131的周围)设置突起136来防止相关问题的产生。
(变形例)
虽然上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不言而喻,本发明的内容不应局限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具体例,例如,可考虑以下的变形例。
(1)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通过在隔片130的内腔114侧,使环状肋板133与隔片130一体成型,能够抑制产生流体残留的间隙区域。虽然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由于不增加部件的数量而易于组装并能够降低成本,但是,抑制间隙区域产生的方法不应局限于此,例如,如图18所示,也可以通过设置从内壁115突出的防止流体残留部119来抑制流体残留部的产生。这种情况下的防止流体残留部的形状不应局限于附图中所示的形状,可以考虑采用半球形、楔形形状等各种形状。
(2)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的剖面图所示,虽然对结构为狭缝131最初就贯穿隔片13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狭缝131不必最初就贯穿隔片130,可以考虑在最初***抽吸管等时完全贯穿隔片130的结构
(3)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虽然对沿大致椭圆形的隔片130长径的方向设置狭缝131进行了说明,但是,特别是在隔片130为椭圆形的情况下,为了能够提高将抽吸管等管件***狭缝131时的内腔114的密封性,如图18的仰视图所示,以沿隔片130短径的方向设置狭缝131更为理想。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例如在经静脉营养、输血、采血等中使用的混注口。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以往的连接器结构的剖面图。
图2为分解透视图,其用于说明本发明中第1实施方式的混注口的结构。
图3为第1实施方式的混注口的剖面图。
图4为剖面图,其显示了将抽吸管***第1实施方式的混注口的状态。
图5为显示第1实施方式的回流部140结构的透视图。
图6为显示第2实施方式的回流部240结构的透视图。
图7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中混注口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分解透视图。
图8为图7所示的各个部分的剖面图。
图9为从内腔114侧观察第3实施方式的隔片130的仰视图。
图10为第3实施方式中混注口的剖面图。
图11为显示将抽吸管190***狭缝131中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12为显示将抽吸管190深***狭缝131中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13为第4实施方式的混注口的剖面图。
图14为剖面图,其说明了第4实施方式中的回流部140的作用。
图15显示了在第4实施方式中,除了回流部140以外,在隔片130上还设有环状肋板133时的效果的试验结果。
图16为第5实施方式的混注口的剖面图。
图17为剖面图,其显示了作为防止流体残留部,设有从内壁115侧突出的部分时的一个例子。
图18为沿隔片130短径的方向设置狭缝131时的隔片130的仰视图。
符号说明
100  混注口
110  流路管部
111  脚部
112  主体部
113  结合突起
114  内腔
1141、1142 间隙区域
1145  台阶部
115  内壁
116  外周缘
117  细管部
118  环状突起
119  防止流体残留部
120  盖部
121  ***孔
122  结合部
123  结合孔
124  隔片固定部
130  隔片
131  狭缝
133  环状肋板
134  槽部
136  突起
140  回流部
141  回流板部
142  保持部
143  圆板部
144  边缘端部
190  抽吸管

Claims (23)

1.一种混注口,通过形成有使管件***的狭缝的隔片堵塞流路管的一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流路管中设有回流部,所述回流部用于使从***的管件注入的流体或流向管件侧的流体向所述隔片侧回流后,向所述流路管的下游侧或管件的顶端部导引该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注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管具有主体部和脚部,其中,所述主体部设有内腔,该内腔的开口由所述隔片堵塞,且该内腔形成了能够容纳因所述管件的***而变形的隔片的空间,所述脚部设有从该内腔连通至流路管另一端侧的宽度小于所述内腔的细管部,
所述回流部具有回流板部,该回流板部放置于在所述内腔和所述细管部之间产生的台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注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回流板部的内腔侧表面上形成从***的管件的顶端抵接或接近的位置向与流体注入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的槽,通过使流体沿所述槽流动,使流体的前进方向转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注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回流板部上设置与所述细管部在其内表面配合并将回流部保持在所述流路管内的保持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注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回流板部的内表面以及所述保持部上形成导引流体的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注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回流部上,在所述回流板部的边缘端设置向所述隔片突出的边缘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注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边缘端部的内周面以及外周面上形成导引流体的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注口,其特征在于:设置防止流体残留部,其用于在将所述管件***狭缝中时,填补在形成于流路管内部的内腔的内壁和因所述管件***而向所述内腔侧变形的所述隔片之间所产生的间隙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注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止流体残留部与所述隔片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注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部与所述流路管分离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注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部,使所述流体回流到因所述管件***而向所述内腔侧变形的所述隔片和所述内腔的内壁之间所产生的间隙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混注口,其特征在于,即使在插拔所述管件的情况下,该管件轴向的位置也被限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混注口,其特征在于,在插拔所述管件的情况下,所述边缘端部前端能够抵接的突起从所述内腔的内壁突出设置,由此来限制所述回流部的所述管件轴向的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混注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回流板部上,在里面侧设置有与所述细管部配合的保持部,该保持部通过过盈配合而固定在所述细管部上,从而限制所述回流部的所述管件轴向的位置。
15.一种混注口,通过形成有使管件***的狭缝的隔片堵塞流路管的一端,其特征在于:设置防止流体残留部,其用于在将所述管件***狭缝中时,填补在形成于流路管内部的内腔的内壁和因所述管件***而向所述内腔侧变形的所述隔片之间所产生的间隙区域,
所述防止流体残留部是以其外周侧以及顶端的至少一部分沿整个周面与所述内壁接触的方式设置的肋板。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混注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止流体残留部以从所述内壁接触所述隔片的方式突出设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混注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腔中设有回流部,其用于使从***的管件注入的流体或流向管件侧的流体向所述隔片侧回流后,向所述流路管的下游侧或所述管件顶端部导引该流体。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混注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管设有从所述内腔连通至流路管另一端侧的宽度小于所述内腔的细管部,
所述回流部具有回流板部,该回流板部放置于在所述内腔和所述细管部之间产生的台阶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混注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回流部上,在所述回流板部的边缘端设有向所述隔片突出的边缘端部。
20.一种混注口,通过形成有使管件***的狭缝的隔片堵塞流路管的一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流路管中设有回流路,所述回流路用于使从***的管件注入的流体或流向管件侧的流体向所述隔片侧回流后,向所述流路管的下游侧或管件的顶端导引该流体,所述回流路是形成在设置于所述流路管的内腔中的回流部件表面上的流路,是经所述隔片附近区域而沿所述回流部件的表面导引流体的流体流路。
21.一种混注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注口设有:
流路管部,连通设置内腔和宽度小于该内腔的细管部并用于形成流体流路;
隔片,形成***管件的狭缝并覆盖所述流路管部的内腔侧开口;
回流部,设有放置于在所述内腔和所述细管部之间所产生的台阶上的回流板部、以及在所述回流板部的边缘端向所述隔片突出的边缘端部;和
盖,将所述隔片固定在所述流路管部上,
在所述隔片的内腔侧,通过与所述隔片一体成型来设置环状肋板,所述环状肋板的外周侧或顶端侧与所述内腔的内壁接触。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混注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板部为大致圆盘状的板状部件,其直径与所述内腔的内径大致相等。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混注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片在所述狭缝内腔侧的表面上形成突起。
CN2004800171921A 2003-07-09 2004-07-08 混注口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093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94604 2003-07-09
JP194604/2003 2003-07-09
JP2004183044 2004-06-21
JP183044/2004 2004-06-21
PCT/JP2004/009732 WO2005004973A1 (ja) 2003-07-09 2004-07-08 混注ポー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09398A CN1809398A (zh) 2006-07-26
CN1809398B true CN1809398B (zh) 2010-06-16

Family

ID=34067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1719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09398B (zh) 2003-07-09 2004-07-08 混注口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585661B2 (zh)
EP (1) EP1721632A4 (zh)
JP (2) JP4324973B2 (zh)
KR (2) KR20070086939A (zh)
CN (1) CN1809398B (zh)
CA (1) CA2534390C (zh)
WO (1) WO20050049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27576B1 (en) 2004-03-26 2009-03-04 Unomedical A/S Infusion set
US8062250B2 (en) 2004-08-10 2011-11-22 Unomedical A/S Cannula device
JP4964141B2 (ja) 2004-12-10 2012-06-27 ウノメディカル アクティーゼルスカブ 挿入具
US7985199B2 (en) 2005-03-17 2011-07-26 Unomedical A/S Gateway system
DK1762259T3 (da) 2005-09-12 2011-01-03 Unomedical As Indføringsindretning til infusionssæt med en første og en anden fjederenhed
CA2634335A1 (en) 2005-12-23 2007-06-28 Unomedical A/S Device for administration
JP5038334B2 (ja) 2006-02-28 2012-10-03 ウノメディカル アクティーゼルスカブ 注入部品のための挿入具及び針保護具を備えた注入部品
AU2007256561B2 (en) 2006-06-07 2012-07-19 Unomedical A/S Inserter for transcutaneous sensor
CN101489604B (zh) 2006-06-09 2012-05-23 优诺医疗有限公司 安装垫
US10369343B2 (en) * 2006-06-30 2019-08-06 Biocompatibles Uk Limi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convey a fluid
JP4871055B2 (ja) * 2006-07-27 2012-02-08 日本コヴィディエ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ー
JP4820708B2 (ja) * 2006-07-27 2011-11-24 日本シャーウッド株式会社 液体混注具
KR20090037492A (ko) 2006-08-02 2009-04-15 우노메디컬 에이/에스 캐뉼라와 약물공급장치
US8062267B2 (en) * 2006-10-05 2011-11-22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Vascular access device including a tear-resistant septum
US7981090B2 (en) 2006-10-18 2011-07-19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Luer activated device
US8221363B2 (en) 2006-10-18 2012-07-17 Baxter Healthcare S.A. Luer activated device with valve element under tension
US7753338B2 (en) 2006-10-23 2010-07-13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Luer activated device with minimal fluid displacement
EP1917990A1 (en) 2006-10-31 2008-05-07 Unomedical A/S Infusion set
JP5290630B2 (ja) * 2007-06-05 2013-09-18 ニプロ株式会社 医療用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301885A (ja) * 2007-06-05 2008-12-18 Fukai Kogyo Kk 混注管
JP2010530266A (ja) 2007-06-20 2010-09-09 ウノメディカル アクティーゼルスカブ カテーテル並びにカテーテル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US8430850B2 (en) 2007-07-03 2013-04-30 Unomedical A/S Inserter having bistable equilibrium states
KR20100062991A (ko) 2007-07-10 2010-06-10 우노메디컬 에이/에스 두 개의 스프링을 갖는 인서터
US8246588B2 (en) 2007-07-18 2012-08-21 Unomedical A/S Insertion device with pivoting action
US10898643B2 (en) 2008-02-13 2021-01-26 Unomedical A/S Sealing between a cannula part and a fluid path
CA2715667A1 (en) 2008-02-20 2009-08-27 Unomedical A/S Insertion device with horizontally moving part
JP5493595B2 (ja) * 2008-09-01 2014-05-14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ム・エス 医療用ポート
JP5273473B2 (ja) * 2008-09-12 2013-08-28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ム・エス 注出口及び注出口付き液体収容体
PL2384217T3 (pl) 2008-12-22 2021-08-02 Unomedical A/S Urządzenie medyczne zawierające podkładkę samoprzylepną
US8641012B2 (en) * 2008-12-26 2014-02-04 Nipro Corporation Medical connector
US7967797B2 (en) 2009-05-19 2011-06-28 Nexus Medical, Llc Intravascular valve component with improved valve positioning
AU2010277755A1 (en) 2009-07-30 2012-02-02 Unomedical A/S Inserter device with horizontal moving part
RU2012108579A (ru) 2009-08-07 2013-09-20 Уномедикал А/С Доставо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 датчиком и одной или несколькими канюлями
AP3100A (en) * 2009-12-08 2015-01-31 Sicpa Holding Sa Chiral liquid crystal polymer marking
CN101785882B (zh) * 2010-02-10 2012-04-11 天津市博奥天盛塑材有限公司 一次性注射药液免穿刺体外循环血路组件结构
BR112012024635A2 (pt) 2010-03-30 2017-08-08 Unomedical As dispositivo médico
EP2433663A1 (en) 2010-09-27 2012-03-28 Unomedical A/S Insertion system
EP2623153B1 (en) * 2010-09-28 2018-11-28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Connector
EP2436412A1 (en) 2010-10-04 2012-04-04 Unomedical A/S A sprinkler cannula
US11197689B2 (en) 2011-10-05 2021-12-14 Unomedical A/S Inserter for simultaneous insertion of multiple transcutaneous parts
EP2583715A1 (en) 2011-10-19 2013-04-24 Unomedical A/S Infusion tube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e
US9440051B2 (en) 2011-10-27 2016-09-13 Unomedical A/S Inserter for a multiplicity of subcutaneous parts
CN104080507B (zh) * 2012-01-31 2016-08-24 泰尔茂株式会社 连接器
JP5905591B2 (ja) 2012-09-28 2016-04-20 テルモ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104640598B (zh) * 2012-09-28 2018-07-03 泰尔茂株式会社 阀体及具有该阀体的连接器
WO2014049810A1 (ja) * 2012-09-28 2014-04-03 テルモ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WO2014129559A1 (ja) * 2013-02-22 2017-02-02 株式会社大塚製薬工場 医療用コネクタ、医療用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及びコネクタ付き医療用容器
WO2014162339A1 (ja) * 2013-04-01 2014-10-09 テルモ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EP3028736B1 (en) * 2013-07-31 2022-11-23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Connector and transfusion set
JP5660347B2 (ja) * 2013-09-18 2015-01-28 ニプロ株式会社 医療用弁
JP5661885B2 (ja) * 2013-09-18 2015-01-28 ニプロ株式会社 医療用弁
ITMO20130264A1 (it) * 2013-09-25 2015-03-26 Giuseppe Maffei Connettore senza ago
WO2015061690A1 (en) 2013-10-24 2015-04-30 Trustees Of Boston University Infusion system for preventing mischanneling of multiple medicaments
JP6563903B2 (ja) 2014-03-26 2019-08-21 テルモ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輸液セット
WO2015145936A1 (ja) 2014-03-28 2015-10-01 テルモ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輸液セット
MY181686A (en) * 2014-04-08 2020-12-31 Nipro Corp Medical valve
EP3319662B1 (en) 2015-07-08 2023-09-13 Trustees of Boston University Infusion system and components thereof
JP6240245B2 (ja) * 2016-03-16 2017-11-29 テルモ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109562253B (zh) * 2016-08-04 2023-04-28 尼普洛株式会社 带有阀的针组件以及留置针组件
CN207203170U (zh) * 2016-08-05 2018-04-10 刘齐山 一种无死角肝素帽
JP6999108B2 (ja) * 2016-08-23 2022-01-18 国立大学法人島根大学 採血デバイス及び採血キット
IL267822B2 (en) 2017-01-06 2023-09-01 Univ Boston Infusion system and its components
BR112019014384B1 (pt) * 2017-01-12 2023-04-11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Limited Membrana resistente a estresse de sistema fechado
GB2560693B (en) * 2017-02-01 2019-11-20 Nerudia Ltd Valve assembly and dispenser
JP6757275B2 (ja) * 2017-02-17 2020-09-16 テルモ株式会社 医療用コネクタ及び輸液セット
WO2019181743A1 (ja) * 2018-03-19 2019-09-26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ム・エス メスコネクタ
DE112020003400T5 (de) 2019-07-16 2022-03-31 Beta Bionics, Inc. Ambulante einrichtung und ihre bestandteile
KR102164601B1 (ko) * 2019-09-19 2020-10-20 윤석주 의료용 니들리스 커넥터
USD1031975S1 (en) 2020-03-10 2024-06-18 Beta Bionics, Inc. Medicament infusion pump device
US11278661B2 (en) 2020-03-10 2022-03-22 Beta Bionics, Inc. Infusion system and components thereof
JP2023546374A (ja) 2020-10-09 2023-11-02 アイシーユー・メディカル・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流体移送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れのための使用の方法
WO2023127936A1 (ja) * 2021-12-28 2023-07-06 日機装株式会社 アクセスポート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3127935A1 (ja) * 2021-12-28 2023-07-06 日機装株式会社 アクセスポート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20661A (en) * 1994-07-25 1996-05-28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Fluid flow regula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80401A (en) * 1973-10-01 1975-04-29 Harold L Wiltse Flow metering and shut-off valve
US4141379A (en) * 1977-05-16 1979-02-27 Cutter Laboratories, Inc. Check valve
US4197848A (en) * 1978-01-06 1980-04-15 Baxter Travenol Laboratories, Inc. Closed urinary irrigation site
DE2817102C2 (de) 1978-04-19 1985-01-24 Dr. Eduard Fresenius, Chemisch-pharmazeutische Industrie KG, 6380 Bad Homburg Anschlußstück für Kunststoffkanülen oder Venenkatheter
JPS57122889A (en) 1981-01-21 1982-07-30 Hitachi Ltd Washing machine with washer for ultrasonic section
DE8402311U1 (de) * 1984-01-27 1984-04-19 B. Braun Melsungen Ag, 3508 Melsungen Zuspritzvorrichtung fuer ein infusions- oder transfusionssystem
US5116021A (en) 1986-03-04 1992-05-26 Deka Products Limited Partnership Quick-disconnect valve
US4683916A (en) 1986-09-25 1987-08-04 Burron Medical Inc. Normally closed automatic reflux valve
CA1330412C (en) * 1988-07-08 1994-06-28 Steven C. Jepson Pre-slit injection site and tapered cannula
IE62767B1 (en) 1989-03-17 1995-02-22 Baxter Int Pre-slit injection site and tapered cannula
JP3448293B2 (ja) * 1991-12-10 2003-09-22 アボツト・ラボラトリーズ 予めスリットが設けられたシールを有する接続装置
US5242393A (en) * 1992-06-18 1993-09-07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Valved blunt cannula injection site
AU1332795A (en) * 1993-11-30 1995-06-19 Medex, Inc. Plastic needleless valve housing for standard male luer locks
WO1995015193A1 (en) 1993-11-30 1995-06-08 Medex, Inc. Anti-reflux valve with environmental barrier
US7033339B1 (en) * 1998-05-29 2006-04-25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Part Interest) Self sealing luer receiving stopcock
JPH10500345A (ja) 1994-05-12 1998-01-13 シー・アール・バード・インク カテーテル導入器
US5954313A (en) * 1995-12-29 1999-09-21 Rymed Technologies, Inc. Medical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line connectors having a luer activated valve
US5817069A (en) * 1996-02-28 1998-10-06 Vadus, Inc. Valve assembly
US5775671A (en) * 1996-06-13 1998-07-07 Nypro Inc. Luer-activated valve
JPH10127778A (ja) 1996-10-28 1998-05-19 Jms Co Ltd インライン輸液セット
US6883778B1 (en) 1996-11-18 2005-04-26 Nypro Inc. Apparatus for reducing fluid drawback through a medical valve
US6245048B1 (en) 1996-12-16 2001-06-12 Icu Medical, Inc. Medical valve with positive flow characteristics
WO1998052631A1 (en) 1997-05-20 1998-11-26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Needleless connector
US5957898A (en) * 1997-05-20 1999-09-28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Needleless connector
JP3389983B2 (ja) * 1997-10-23 2003-03-24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ム・エス 医療用混注ポート
CN100471535C (zh) * 1998-05-29 2009-03-25 劳伦斯A·林恩 路厄氏接纳器与输液的方法
JP3404738B2 (ja) 2000-09-26 2003-05-12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ム・エス 医療用混注ポート
JP3761411B2 (ja) 2000-10-02 2006-03-29 フカイ工業株式会社 逆止弁付栓体
US6595964B2 (en) * 2000-12-22 2003-07-22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Luer activated thread coupler
TW482001U (en) 2001-07-17 2002-04-01 Ming-Shiung Tsai Improved medicine-addition tube for injection duct
US20050171510A1 (en) * 2004-01-29 2005-08-04 Dicarlo Paul Pressure actuated safety valve with spiral flow membran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20661A (en) * 1994-07-25 1996-05-28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Fluid flow regulator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平10-127778A 1998.05.19
JP特开2002-95758A 2002.04.0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5004973A1 (ja) 2005-01-20
CN1809398A (zh) 2006-07-26
JPWO2005004973A1 (ja) 2006-10-26
US20060184140A1 (en) 2006-08-17
EP1721632A4 (en) 2013-02-20
EP1721632A1 (en) 2006-11-15
US8585661B2 (en) 2013-11-19
KR100824589B1 (ko) 2008-04-23
CA2534390A1 (en) 2005-01-20
JP2009195720A (ja) 2009-09-03
CA2534390C (en) 2010-10-05
JP4924651B2 (ja) 2012-04-25
KR20070086939A (ko) 2007-08-27
KR20060015719A (ko) 2006-02-20
JP4324973B2 (ja) 2009-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09398B (zh) 混注口
KR101659640B1 (ko) 개선된 역압 밀봉을 갖는 의료용 밸브
CN204766829U (zh) 血管内装置,开口导管和母鲁尔配件
CA2123829C (en) Needleless access device
AU2008258183B2 (en) Cap assembly for use with a prefilled lock solution syringe
US20180345002A1 (en) Connector for transferring fluid
TWI631966B (zh) 醫療連接器
EP0606363B1 (en) A medical valve assembly
US8074964B2 (en) Luer activated medical connector having a low priming volume
US8394080B2 (en) Needleless connector with slider
US20080039802A1 (en) Medical Valve With Expandable Member
JP2009533144A (ja) 移動部材を有する医療弁および方法
JPH08168535A (ja) バイパス弁構造を備えた無針式注入サイト
WO1995015194A1 (en) Slit septum needleless site with check valve
CN101495164A (zh) 脉管进入装置容积位移
KR200256333Y1 (ko) 혈관 주사용 바늘 어셈블리
CA3185426A1 (en) Fluid optimization and contaminant containment device and method using displaceable plug
JP4749863B2 (ja) 三方活栓、それを用いたカテーテルおよび薬液注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16

Termination date: 201807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