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215882A -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215882A
CN118215882A CN202280074067.2A CN202280074067A CN118215882A CN 118215882 A CN118215882 A CN 118215882A CN 202280074067 A CN202280074067 A CN 202280074067A CN 118215882 A CN118215882 A CN 1182158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element
magnet
balls
driving device
hold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7406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藤润
伊藤清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82158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2158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Abstract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具备:3个下侧滚珠(11),配置在基座部件(18)与中间部件(3)之间;3个上侧滚珠(12),配置在中间部件(3)与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之间;第1驱动单元(DM1),使中间部件(3)相对于基座部件(18)向X轴方向移动;以及第2驱动单元(DM2),使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相对于中间部件(3)向Y轴方向移动。第1驱动单元(DM1)具有设置于中间部件(3)的第1驱动用磁铁(5A)、以及以在Z轴方向上与第1驱动用磁铁(5A)对置的方式设置于基座部件(18)的第1线圈(9A),第2驱动单元(DM2)具有设置于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第2驱动用磁铁(5B)、以及以在Z轴方向上与第2驱动用磁铁(5B)对置的方式设置于基座部件(18)的第2线圈(9B)。

Description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光学元件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利用磁铁以及线圈使安装于滑动部件的透镜相对于支架移动的单元(参照专利文献1)。该单元具有弹簧,该弹簧夹着配置在以沿着与透镜的光轴正交的第1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于支架的第1槽的滚珠将滑动部件按压于支架。在滑动部件以沿着与透镜的光轴正交的第2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有第2槽。此外,在第2槽也配置有滚珠。并且,该单元构成为,通过第1磁铁与第1线圈使滑动部件沿着第1槽移动,并且通过第2磁铁与第2线圈使滑动部件沿着第2槽移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587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该单元中,第1磁铁、第2磁铁、第1线圈以及第2线圈分别配置在滑动部件的外侧(以透镜的光轴为中心的圆的径向的外侧)。因此,该单元的以透镜的光轴为中心的圆的径向上的尺寸有可能变大。
因此,期望使驱动透镜等光学元件的装置进一步小型化。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具备:固定侧部件,包括支承部件;光学元件保持部件,具有能够配置光学元件且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中间部件,在上下方向上设置在上述支承部件与上述光学元件保持部件之间,能够相对于上述支承部件向与上下方向垂直的第1方向移动;至少3个下侧滚珠,配置在上述支承部件与上述中间部件之间;至少3个上侧滚珠,配置在上述中间部件与上述光学元件保持部件之间;第1驱动单元,能够使上述中间部件相对于上述支承部件向上述第1方向移动;以及第2驱动单元,使上述光学元件保持部件相对于上述中间部件向与上下方向垂直且与上述第1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移动,上述光学元件保持部件能够相对于上述支承部件沿着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移动,上述第1驱动单元具有:第1驱动用磁铁,设置于上述中间部件;以及第1线圈,以在上下方向上与上述第1驱动用磁铁对置的方式设置于上述支承部件,上述第2驱动单元具有:第2驱动用磁铁,设置于上述光学元件保持部件;以及第2线圈,以在上下方向上与上述第2驱动用磁铁对置的方式设置于上述支承部件。
发明效果
在上述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中,能够使整体的尺寸进一步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构成图1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下侧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构成图1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光学元件保持部件的仰视图。
图5是构成图1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中间部件的仰视图。
图6是构成图1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固定侧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构成图1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磁***的三视图。
图8是滚珠收纳构造的剖视图。
图9是构成图1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驱动用磁铁、吸引用磁铁、下侧滚珠以及上侧滚珠的俯视图。
图10是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另一例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构成图10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下侧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构成图10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光学元件保持部件的仰视图。
图14是构成图10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中间部件的仰视图。
图15是构成图10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磁***的三视图。
图16是构成图10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驱动用磁铁、吸引用磁铁、下侧滚珠以及上侧滚珠的俯视图。
图17是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又一例的立体图。
图18是图17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9是构成图17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下侧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20是构成图17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光学元件保持部件的仰视图。
图21是构成图17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中间部件的仰视图。
图22是构成图17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磁***的三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进行说明。图1是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的立体图。图2是由壳体4与下侧部件LB构成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的分解立体图,示出壳体4从下侧部件LB分离的状态。图3是下侧部件LB的分解立体图,示出可动侧部件MB从固定侧部件FB分离的状态。图4是构成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的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仰视图。图5是构成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的中间部件3的仰视图。图6是固定侧部件FB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在图4中,为了清楚起见,对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附加了点状图案。同样地,在图5中,为了清楚起见,对中间部件3附加了点状图案。
在图1~图6中,X1表示构成三维正交坐标系的X轴的一个方向,X2表示X轴的另一方向。此外,Y1表示构成三维正交坐标系的Y轴的一个方向,Y2表示Y轴的另一方向。同样地,Z1表示构成三维正交坐标系的Z轴的一个方向,Z2表示Z轴的另一方向。在图1中,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的X1侧相当于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的前侧(正面侧),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的X2侧相当于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的后侧(背面侧)。此外,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的Y1侧相当于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的左侧,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的Y2侧相当于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的右侧。此外,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的Z1侧相当于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的上侧,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的Z2侧相当于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的下侧。对于其他图中的其他部件也相同。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是用于在与XY平面平行的假想平面中使图2所示的光学元件OE移动的装置。在图2中,为了清楚起见,光学元件OE表示为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但也可以具有圆柱形状等其他形状。此外,在图2以外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省略光学元件OE的图示。光学元件OE是透镜体、反射镜、棱镜、衍射光栅、发光元件、受光元件、拍摄元件或者光学滤波器等。透镜体是具备至少一片透镜的筒状的透镜镜筒。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元件OE是透镜体。因此,以下,有时将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的上侧称作“被摄体侧”,将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的下侧称作“拍摄元件侧”。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构成为包括作为固定侧部件FB的一部分的壳体4以及下侧部件LB。
壳体4是覆盖下侧部件LB的罩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4是对由奥氏体系不锈钢等非磁性金属形成的板材实施冲裁加工以及拉深加工等而制作的。由于由非磁性金属形成,所以壳体4不会对利用电磁力的驱动单元DM(后述)等造成磁性的恶劣影响。
如图2所示,壳体4具有确定收纳部4S的有盖矩形筒状的外形。具体而言,壳体4具有大致矩形筒状的外周壁部4A、以及设置成与外周壁部4A的上端(Z1侧的端部)连续的大致矩形环状且平板状的顶板部4B。在顶板部4B的中央形成有大致矩形的贯通孔4K。外周壁部4A包括第1侧板部4A1~第4侧板部4A4。第1侧板部4A1与第3侧板部4A3相互对置,第2侧板部4A2与第4侧板部4A4相互对置。此外,第2侧板部4A2以及第4侧板部4A4相对于第1侧板部4A1以及第3侧板部4A3垂直地延伸。此外,如图1所示,壳体4通过粘结剂与基座部件18接合,与基座部件18一起构成外框HS。
如图3所示,下侧部件LB包括作为固定侧部件FB的一部分的金属部件7、磁性部件13、基座部件18、下侧滚珠11以及可动侧部件MB。
下侧滚珠11构成为,将可动侧部件MB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固定侧部件FB在与X轴平行的方向上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下侧滚珠11是由树脂、陶瓷或者金属等较硬的材料形成的球形的滚动体,包括第1下侧滚珠11A~第3下侧滚珠11C。下侧滚珠11配置在形成于基座部件18的作为下侧朝上凹部的凹部18S(参照图3)与形成于中间部件3的作为下侧朝下凹部的凹部3S(参照图5的上图)之间。具体而言,第1下侧滚珠11A配置在第1凹部18S1(参照图3)与第1凹部3S1(参照图5的上图)之间。此外,第2下侧滚珠11B配置在第2凹部18S2(参照图3)与第2凹部3S2(参照图5的上图)之间。此外,第3下侧滚珠11C配置在第3凹部18S3(参照图3)与第3凹部3S3(参照图5的上图)之间。根据该构成,可动侧部件MB由下侧滚珠11支承为能够在与X轴平行的方向上移动。
线圈9是固定于基座部件18的部件。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线圈9是绕组类型的线圈,包括第1线圈9A以及第2线圈9B。线圈9可以是层叠类型,也可以是薄膜类型。此外,第1线圈9A以及第2线圈9B分别可以通过多个线圈的组合构成。
磁性部件13是构成磁吸引单元MA(后述)的部件之一,配置成在从作为构成磁吸引单元MA的另一部件的第2驱动用磁铁5B以及吸引用磁铁8分别分离的位置处与第2驱动用磁铁5B以及吸引用磁铁8分别磁吸引。在图示例中,磁性部件13包括粘接固定于基座部件18的上表面的第1磁性部件13A、第2磁性部件13B以及第3磁性部件13C。
驱动单元DM包括使光学元件OE沿着X轴方向移动的第1驱动单元DM1以及使光学元件OE沿着Y轴方向移动的第2驱动单元DM2。
第1驱动单元DM1包括:第1线圈9A,设置于基座部件18;以及第1驱动用磁铁5A,以在Z轴方向上与第1线圈9A对置的方式分离配置。
第2驱动单元DM2包括:第2线圈9B,设置于基座部件18;以及第2驱动用磁铁5B,以在Z轴方向上与第2线圈9B对置的方式分离配置。
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例如安装在主基板(未图示。)上。线圈9经由金属部件7以及主基板与电流供给源连接。当在线圈9中流动电流时,驱动单元DM产生沿着与XY平面平行的方向的电磁力。
例如,在光学元件OE是透镜体的情况下,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利用驱动单元DM产生的沿着与XY平面平行的方向的电磁力,使作为光学元件OE的透镜体沿着与XY平面平行的方向移动,由此能够实现移位功能(抖动校正功能)。
如图3所示,可动侧部件MB包括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中间部件3、驱动用磁铁5、检测用磁铁6、吸引用磁铁8以及上侧滚珠12。
驱动用磁铁5包括第1驱动用磁铁5A以及第2驱动用磁铁5B。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驱动用磁铁5A以及第2驱动用磁铁5B分别是被磁化为两极的长方体形状的永久磁铁,内侧被磁化为S极,外侧被磁化为N极。图3用点状图案表示被磁化为N极的部分。对于检测用磁铁6以及吸引用磁铁8也相同。
第1驱动用磁铁5A以在Z轴方向上与第1线圈9A对置的方式从第1线圈9A分离配置。第2驱动用磁铁5B以在Z轴方向上与第2线圈9B对置的方式从第2线圈9B分离配置。第1驱动用磁铁5A以及第2驱动用磁铁5B也可以分别将内侧磁化为N极,将外侧磁化为S极。或者,第1驱动用磁铁5A以及第2驱动用磁铁5B也可以分别通过多个永久磁铁的组合构成。
此外,第2驱动用磁铁5B是构成磁吸引单元MA的部件之一。在图示例中,第2驱动用磁铁5B以在第2驱动用磁铁5B与磁性部件13之间作用磁吸引力的方式固定于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具体而言,第2驱动用磁铁5B以在Z轴方向上与第3磁性部件13C对置的方式从第3磁性部件13C分离配置。另外,第3磁性部件13C配置在第2线圈9B的下侧(Z2侧)。
检测用磁铁6是用于检测光学元件OE的位移的部件。具体而言,检测用磁铁6包括用于检测X轴方向上的光学元件OE的位移的第1检测用磁铁6A、以及用于检测Y轴方向上的光学元件OE的位移的第2检测用磁铁6B。在图示例中,第1检测用磁铁6A以及第2检测用磁铁6B分别是被磁化为两极的长方体形状的永久磁铁。第1检测用磁铁6A在X轴方向上被磁化为两极,第2检测用磁铁6B在Y轴方向上被磁化为两极。另外,第1检测用磁铁6A以及第2检测用磁铁6B固定于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
第1检测用磁铁6A以在Z轴方向上与第1磁传感器10A对置的方式从第1磁传感器10A分离配置。第2检测用磁铁6B以在Z轴方向上与第2磁传感器10B对置的方式从第2磁传感器10B分离配置。第1检测用磁铁6A以及第2检测用磁铁6B也可以分别由多个永久磁铁构成。
吸引用磁铁8是构成磁吸引单元MA的部件之一。在图示例中,吸引用磁铁8以在吸引用磁铁8与磁性部件13之间作用磁吸引力的方式固定于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具体而言,吸引用磁铁8包括:第1吸引用磁铁8A,以在Z轴方向上与第1磁性部件13A对置的方式从第1磁性部件13A分离配置;以及第2吸引用磁铁8B,以在Z轴方向上与第2磁性部件13B对置的方式从第2磁性部件13B分离配置。
上侧滚珠12构成为,将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支承为能够相对于中间部件3在与Y轴平行的方向上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滚珠12是由树脂、陶瓷或者金属等较硬的材料形成的球形的滚动体,包括第1上侧滚珠12A~第3上侧滚珠12C。上侧滚珠12配置在形成于中间部件3的作为上侧朝上凹部的凹部3T(参照图3)与形成于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作为上侧朝下凹部的凹部2S(参照图4的上图)之间。具体而言,第1上侧滚珠12A配置在第1凹部3T1(参照图3)与第1凹部2S1(参照图5的上图)之间。此外,第2上侧滚珠12B配置在第2凹部3T2(参照图3)与第2凹部2S2(参照图5的上图)之间。此外,第3上侧滚珠12C配置在第3凹部3T3(参照图3)与第3凹部2S3(参照图5的上图)之间。根据该构成,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由上侧滚珠12支承为能够在与Y轴平行的方向上移动。
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构成为能够保持光学元件OE以及第2驱动用磁铁5B。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通过对液晶聚合物(LCP)等的合成树脂注射成型而形成。此外,如图3所示,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包括形成为与Z轴平行地延伸的贯通孔2K。光学元件OE通过粘结剂固定在贯通孔2K的内周面。
图4是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仰视图。具体而言,图4的上图是未配置第2驱动用磁铁5B、检测用磁铁6、吸引用磁铁8以及上侧滚珠12时的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仰视图,图4的下图是配置有第2驱动用磁铁5B、检测用磁铁6、吸引用磁铁8以及上侧滚珠12时的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仰视图。
具体而言,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是大致矩形环状的框体。构成框体的4个边部2E包括第1边部2E1~第4边部2E4。
如图4的上图所示,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拍摄元件侧即下侧(Z2侧)的端面设置有向Z1方向凹陷的凹部2P。如图4的下图所示,在凹部2P收纳检测用磁铁6。在图示例中,检测用磁铁6通过粘结剂固定于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具体而言,凹部2P包括收纳第1检测用磁铁6A的第1凹部2P1、以及收纳第2检测用磁铁6B的第2凹部2P2。第1凹部2P1设置于作为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4个角部2C中的一个的第1角部2C1,第2凹部2P2设置于作为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4个角部2C中的另一个的第2角部2C2。
此外,如图4的上图所示,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下侧(Z2侧)的端面设置有向Z1方向凹陷的凹部2Q。如图4的下图所示,在凹部2Q收纳吸引用磁铁8。在图示例中,吸引用磁铁8通过粘结剂固定于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具体而言,凹部2Q包括收纳第1吸引用磁铁8A的第1凹部2Q1、以及收纳第2吸引用磁铁8B的第2凹部2Q2。第1凹部2Q1设置于作为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4个角部2C中的一个的第4角部2C4,第2凹部2Q2设置于作为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4个角部2C中的另一个的第3角部2C3。
此外,如图4的上图所示,在第1边部2E1的下侧(Z2侧)的端面设置有向Z1方向凹陷的凹部2R。如图4的下图所示,在凹部2R收纳第2驱动用磁铁5B。在图示例中,第2驱动用磁铁5B通过粘结剂固定于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另外,凹部2R也可以不仅在下方侧开口,而且在侧方侧(径向外侧)开口。
此外,如图4的上图所示,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下侧(Z2侧)的端面设置有向Z1方向凹陷的作为上侧朝下凹部的凹部2S。如图4的下图所示,在凹部2S收纳上侧滚珠12的上侧部分。在图示例中,凹部2S包括收纳第1上侧滚珠12A的上侧部分的第1凹部2S1、收纳第2上侧滚珠12B的上侧部分的第2凹部2S2、以及收纳第3上侧滚珠12C的上侧部分的第3凹部2S3。第1凹部2S1设置在第3边部2E3的下侧(Z2侧)的端面,第2凹部2S2设置在第2边部2E2的下侧(Z2侧)的端面,第3凹部2S3设置在第4边部2E4的下侧(Z2侧)的端面。
另外,第1上侧滚珠12A~第3上侧滚珠12C各自的下侧部分收纳于形成在中间部件3的上表面的作为上侧朝上凹部的凹部3T(参照图3)。此外,凹部2P、凹部2R以及凹部2Q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是与Z轴平行地延伸的贯通孔。
中间部件3构成为能够保持第1驱动用磁铁5A。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部件3通过对液晶聚合物(LCP)等的合成树脂进行注射成型而形成。此外,如图3所示,中间部件3包括形成为与Z轴平行地延伸的贯通孔3K。贯通孔3K与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贯通孔2K对应。光学元件OE由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保持为,即使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相对于中间部件3移动的情况下也不与贯通孔3K的内周面接触。
图5是中间部件3的仰视图。具体而言,图5的上图是未配置第1驱动用磁铁5A以及下侧滚珠11时的中间部件3的仰视图,图5的下图是配置有第1驱动用磁铁5A以及下侧滚珠11时的中间部件3的仰视图。
具体而言,中间部件3是大致矩形环状的框体。构成框体的4个边部3E包括第1边部3E1~第4边部3E4。
如图5的上图所示,在中间部件3的拍摄元件侧即下侧(Z2侧)的端面设置有向Z1方向凹陷的凹部3R。如图5的下图所示,在凹部3R收纳第1驱动用磁铁5A。在图示例中,第1驱动用磁铁5A通过粘结剂固定于中间部件3。另外,凹部3R也可以不仅在下方侧开口,而且在侧方侧(径向外侧)开口。
此外,如图5的上图所示,在中间部件3的下侧(Z2侧)的端面设置有向Z1方向凹陷的作为下侧朝下凹部的凹部3S。如图5的下图所示,在凹部3S收纳下侧滚珠11的上侧部分。在图示例中,凹部3S包括收纳第1下侧滚珠11A的上侧部分的第1凹部3S1、收纳第2下侧滚珠11B的上侧部分的第2凹部3S2、以及收纳第3下侧滚珠11C的上侧部分的第3凹部3S3。第1凹部3S1设置在第2边部3E2的下侧(Z2侧)的端面,第2凹部3S2设置在第1边部3E1的下侧(Z2侧)的端面,第3凹部3S3设置在第3边部3E3的下侧(Z2侧)的端面。
另外,第1下侧滚珠11A~第3下侧滚珠11C各自的下侧部分收纳于形成在基座部件18的上表面的作为下侧朝上凹部的凹部18S(参照图3)。此外,凹部3R也可以是与Z轴平行地延伸的贯通孔。
基座部件18通过使用了液晶聚合物等合成树脂的注射成型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基座部件18具有在俯视下呈大致矩形状的轮廓,在中央具有贯通孔18K。在基座部件18的被摄体侧的面(Z1侧的面)即上表面通过粘结剂固定有线圈9、磁传感器10以及磁性部件13。贯通孔18K与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贯通孔2K以及中间部件3的贯通孔3K分别对应。此外,在基座部件18的上表面形成有收纳磁传感器10的凹部18B。凹部18B包括收纳第1磁传感器10A的第1凹部18B1、以及收纳第2磁传感器10B的第2凹部18B2。此外,在基座部件18的上表面形成有收纳磁性部件13的凹部18U。凹部18U包括收纳第1磁性部件13A的第1凹部18U1、收纳第2磁性部件13B的第2凹部18U2、以及收纳第3磁性部件13C的第3凹部18U3。此外,在基座部件18的上表面形成有固定线圈9的凸部18P。凸部18P包括固定第1线圈9A的第1凸部18P1、以及固定第2线圈9B的第2凸部18P2。
磁传感器10构成为能够检测光学元件OE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磁传感器10设置有多个,以便能够检测固定有光学元件OE的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X轴方向上的位移与Y轴方向上的位移。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磁传感器10包括第1磁传感器10A以及第2磁传感器10B。磁传感器10在4个端子分别与金属部件7连接的状态下收纳在凹部18B内。具体而言,第1磁传感器10A收纳在第1凹部18B1内,第2磁传感器10B收纳在第2凹部18B2内。
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磁传感器10由霍尔元件构成,构成为通过测定根据霍尔元件所接受的来自检测用磁铁6的磁场的大小而变化的霍尔元件的输出电压,能够检测包括检测用磁铁6的可动侧部件MB的位置。但是,磁传感器10也可以构成为,利用巨磁阻效应(Giant Magneto Resistive effect:GMR)元件、半导体磁阻(Semiconductor MagnetoResistive:SMR)元件、各向异性磁阻(Anisotropic Magneto Resistive:AMR)元件或者隧道磁阻(Tunnel Magneto Resistive:TMR)元件等磁阻元件来检测光学元件OE的位置。
此外,在基座部件18的上表面形成有收纳下侧滚珠11的作为下侧朝上凹部的凹部18S。具体而言,在基座部件18形成有用于收纳3个下侧滚珠11(第1下侧滚珠11A~第3下侧滚珠11C)的3个凹部18S(第1凹部18S1~第3凹部18S3)。
如图6所示,金属部件7是埋设于基座部件18的部件,构成为能够实现线圈9以及磁传感器10的每个与外部的通电。在本实施方式中,金属部件7由非磁性金属形成。图6是金属部件7以及基座部件18的立体图。具体而言,图6表示未埋入基座部件18的状态的金属部件7与固定于基座部件18的线圈9以及磁传感器10之间的关系。金属部件7与线圈9以及磁传感器10的每个通过焊锡或者导电性粘结剂等相互接合。另外,在图6中,为了清楚起见,在金属部件7的接合部分附加了点状图案。
具体而言,金属部件7包括第1金属部件7A~第12金属部件7L,通过嵌入成型将一部分埋设在基座部件18中。
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第1线圈9A的一端与第2金属部件7B接合,第1线圈9A的另一端与第3金属部件7C接合。此外,第1磁传感器10A的第1端子与第4金属部件7D接合,第1磁传感器10A的第2端子与第5金属部件7E接合,第1磁传感器10A的第3端子与第6金属部件7F接合,第1磁传感器10A的第4端子与第7金属部件7G接合。此外,第2线圈9B的一端与第8金属部件7H接合,第2线圈9B的另一端与第9金属部件7I接合。此外,第2磁传感器10B的第1端子与第10金属部件7J接合,第2磁传感器10B的第2端子与第11金属部件7K接合,第2磁传感器10B的第3端子与第12金属部件7L接合,第2磁传感器10B的第4端子与第1金属部件7A接合。
接着,参照图3以及图7对构成磁***的驱动用磁铁5、检测用磁铁6、吸引用磁铁8、线圈9、磁传感器10以及磁性部件13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图7是搭载于图1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的磁***的三视图(主视图、俯视图以及右视图)。
磁***是利用磁力的***,包括驱动单元DM、磁吸引单元MA以及位置检测单元PD。
驱动单元DM是用于在XY平面中使光学元件OE移动的单元。在图示例中,驱动单元DM包括使光学元件OE沿着X轴方向移动的第1驱动单元DM1以及使光学元件OE沿着Y轴方向移动的第2驱动单元DM2。
如图3所示,第1驱动单元DM1包括设置于基座部件18的第1线圈9A、以及以在Z轴方向上与第1线圈9A对置的方式分离配置的第1驱动用磁铁5A。如图7所示,第1驱动用磁铁5A与第1线圈9A配置成隔开少许的间隔而对置。
如图3所示,第2驱动单元DM2包括设置于基座部件18的第2线圈9B、以及以在Z轴方向上与第2线圈9B对置的方式分离配置的第2驱动用磁铁5B。如图7所示,第2驱动用磁铁5B与第2线圈9B配置成隔开少许的间隔而对置。
当如虚线箭头AR1所示那样在第1线圈9A中流动电流时,中间部件3(第1驱动用磁铁5A)一边被包括下侧滚珠11的后述的下侧滚珠引导构造引导,一边相对于基座部件18向后方(X2方向)移动。此外,当如虚线箭头AR2所示那样在第1线圈9A中流动电流时,中间部件3(第1驱动用磁铁5A)一边被下侧滚珠引导构造引导,一边相对于基座部件18向前方(X1方向)移动。这是因为,洛伦兹力作用于在构成固定于基座部件18的第1线圈9A的导电线内移动的带电粒子,通过其反作用力使第1驱动用磁铁5A向后方或者前方移动。
同样地,当如虚线箭头AR3所示那样在第2线圈9B中流动电流时,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第2驱动用磁铁5B)一边被包括上侧滚珠12的后述的上侧滚珠引导构造引导,一边相对于中间部件3以及基座部件18向右方(Y2方向)移动。此外,当如虚线箭头AR4所示那样在第2线圈9B中流动电流时,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第2驱动用磁铁5B)一边被上侧滚珠引导构造引导,一边相对于中间部件3以及基座部件18向左方(Y1方向)移动。这是因为,洛伦兹力作用于在构成固定于基座部件18的第2线圈9B的导电线内移动的带电粒子,通过其反作用力使第2驱动用磁铁5B向右方或者左方移动。
位置检测单元PD是用于检测固定于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光学元件OE在与XY平面平行的假想平面中的位置的单元。在图示例中,位置检测单元PD包括用于检测光学元件OE的X轴方向上的位置的第1位置检测单元PD1、以及用于检测光学元件OE的Y轴方向上的位置的第2位置检测单元PD2。
如图3所示,第1位置检测单元PD1构成为包括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配置的第1检测用磁铁6A以及第1磁传感器10A。此外,如图3所示,第2位置检测单元PD2构成为包括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配置的第2检测用磁铁6B以及第2磁传感器10B。
磁吸引单元MA是产生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将两个部件相互吸引的力的单元。在图示例中,磁吸引单元MA构成为,产生将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与基座部件18相互吸引的力。具体而言,磁吸引单元MA构成为包括第2驱动用磁铁5B、吸引用磁铁8以及磁性部件13。更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磁吸引单元MA包括第1磁吸引单元MA1、第2磁吸引单元MA2以及第3磁吸引单元MA3。
第1磁吸引单元MA1构成为,对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配置的第1吸引用磁铁8A与第1磁性部件13A之间作用磁吸引力。第2磁吸引单元MA2构成为,对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配置的第2吸引用磁铁8B与第2磁性部件13B之间作用磁吸引力。第3磁吸引单元MA3构成为,对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配置的第2驱动用磁铁5B与第3磁性部件13C之间作用磁吸引力。
根据该构成,磁吸引单元MA能够将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与基座部件18相互吸引。具体而言,形成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下表面的凹部2S被上侧滚珠12的上侧部分按压,该上侧滚珠12的下侧部分收纳于形成在中间部件3的上表面的凹部3T。此外,形成在中间部件3的下表面的凹部3S被下侧滚珠11的上侧部分按压,该下侧滚珠11的下侧部分收纳于形成在基座部件18的上表面的凹部18S。因此,磁吸引单元MA能够稳定地维持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与上侧滚珠12的上侧部分接触且上侧滚珠12的下侧部分与中间部件3接触的状态。此外,磁吸引单元MA能够稳定地维持中间部件3与下侧滚珠11的上侧部分接触且下侧滚珠11的下侧部分与基座部件18接触的状态。
在图示例中,构成上侧滚珠12的第1上侧滚珠12A~第3上侧滚珠12C分别以能够在Y轴方向上滚动的状态夹持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与中间部件3之间。因此,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不会绕X轴旋转(倾斜)且不会绕Y轴旋转(倾斜),能够沿着Y轴平行移动。
此外,构成下侧滚珠11的第1下侧滚珠11A~第3下侧滚珠11C分别以能够在X轴方向上滚动的状态夹持在中间部件3与基座部件18之间。因此,中间部件3不会绕X轴旋转(倾斜)且不会绕Y轴旋转(倾斜),能够沿着X轴平行移动。
另外,在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中,Z轴方向上的第1磁性部件13A的中心与第1吸引用磁铁8A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以及Z轴方向上的第2磁性部件13B的中心与第2吸引用磁铁8B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相同。但是,这些距离小于Z轴方向上的第3磁性部件13C的中心与第2驱动用磁铁5B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这是为了使第2驱动用磁铁5B的磁力大于第1吸引用磁铁8A以及第2吸引用磁铁8B各自的磁力。即,这是为了通过调整各个距离的大小而使第1磁吸引单元MA1、第2磁吸引单元MA2以及第3磁吸引单元MA3分别产生的磁吸引力成为相同程度。
此处,参照图8对滚珠收纳构造进行说明。图8是滚珠收纳构造的剖视图。具体而言,图8的左上图表示包含图5的下图的虚线L1的与YZ平面平行的假想平面中的中间部件3、第3下侧滚珠11C以及基座部件18的截面。图8的右上图表示包含图5的下图的虚线L2的与YZ平面平行的假想平面中的中间部件3、第2下侧滚珠11B以及基座部件18的截面。图8的左下图表示包含图4的下图的虚线L3的与XZ平面平行的假想平面中的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中间部件3以及第3上侧滚珠12C的截面。图8的右下图表示包含图4的下图的虚线L4的与XZ平面平行的假想平面中的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中间部件3以及第2上侧滚珠12B的截面。
滚珠收纳构造是收纳滚珠的构造。具体而言,滚珠收纳构造由不限制滚珠的移动方向的一对宽幅槽与限制滚珠的移动方向的两对窄幅槽构成。
在图示例中,滚珠收纳构造包括收纳下侧滚珠11的下侧滚珠收纳构造、以及收纳上侧滚珠12的上侧滚珠收纳构造。具体而言,下侧滚珠收纳构造由不限制下侧滚珠11的移动方向的一对宽幅槽与限制下侧滚珠11的移动方向的两对窄幅槽构成。此外,上侧滚珠收纳构造由不限制上侧滚珠12的移动方向的一对宽幅槽与限制上侧滚珠12的移动方向的两对窄幅槽构成。
此外,限制滚珠的移动方向的两对窄幅槽构成滚珠引导构造。滚珠引导构造是引导滚珠的移动方向的构造。在图示例中,滚珠引导构造包括引导下侧滚珠11沿着X轴方向的移动的下侧滚珠引导构造、以及引导上侧滚珠12沿着Y轴方向的移动的上侧滚珠引导构造。
具体而言,下侧滚珠引导构造由限制下侧滚珠11的移动方向的两对窄幅槽构成,上侧滚珠引导构造由限制上侧滚珠12的移动方向的两对窄幅槽构成。
如图8的左上图所示,下侧滚珠收纳构造中的一对宽幅槽是形成在基座部件18的上表面的下侧朝上的第3凹部18S3与形成在中间部件3的下表面的下侧朝下的第3凹部3S3的组合。
此外,在下侧滚珠收纳构造的一对宽幅槽中,如图8的左上图所示,第3下侧滚珠11C在一个接点CP1与第3凹部3S3接触且在一个接点CP2与第3凹部18S3接触的同时,夹持在第3凹部18S3与第3凹部3S3之间。
即,在下侧滚珠收纳构造的一对宽幅槽中,如图8的左上图所示,Y轴方向上的第3凹部3S3的开口的宽度以及Y轴方向上的第3凹部18S3的开口的宽度均形成为大于第3下侧滚珠11C的直径D3。在此基础上,Y轴方向上的第3凹部3S3的底面的宽度D1以及Y轴方向上的第3凹部18S3的底面的宽度D2均形成为大于第3下侧滚珠11C的直径D3。
如图8的右上图所示,下侧滚珠收纳构造的两对窄幅槽中的一对是形成在基座部件18的上表面的下侧朝上的第2凹部18S2与形成在中间部件3的下表面的下侧朝下的第2凹部3S2的组合。此外,下侧滚珠收纳构造中的两对窄幅槽中的另一对(未图示)是形成在基座部件18的上表面的下侧朝上的第1凹部18S1与形成在中间部件3的下表面的下侧朝下的第1凹部3S1的组合。
此外,在下侧滚珠收纳构造的两对窄幅槽中的一对中,如图8的右上图所示,第2下侧滚珠11B以在两个接点CP11以及接点CP12与第2凹部3S2接触且在两个接点CP13以及接点CP14与第2凹部18S2接触的方式夹持在第2凹部18S2与第2凹部3S2之间。此外,在下侧滚珠收纳构造的两对窄幅槽中的另一对(未图示)中,第1下侧滚珠11A以在两个接点与第1凹部3S1接触且在两个接点与第1凹部18S1接触的方式夹持在第1凹部18S1与第1凹部3S1之间。
即,在下侧滚珠收纳构造的两对窄幅槽中的一对中,如图8的右上图所示,Y轴方向上的第2凹部3S2的开口(开放端)的宽度以及Y轴方向上的第2凹部18S2的开口(开放端)的宽度均形成为大于第2下侧滚珠11B的直径D13。在此基础上,Y轴方向上的第2凹部3S2的底面的宽度D11以及Y轴方向上的第2凹部18S2的底面的宽度D12均形成为小于第2下侧滚珠11B的直径D13。换言之,第2凹部3S2以及第2凹部18S2均构成为随着趋向开放端(开口)而在Y轴方向上对置的两个侧面间的距离变大。在下侧滚珠收纳构造的两对窄幅槽中的另一对(未图示)中也相同。
通过该下侧滚珠收纳构造的两对窄幅槽、即下侧滚珠引导构造,下侧滚珠11在被限制为不沿着Y轴方向移动的同时,被引导为沿着X轴方向移动。
如图8的左下图所示,上侧滚珠收纳构造中的一对宽幅槽是形成在中间部件3的上表面的上侧朝上的第3凹部3T3与形成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下表面的上侧朝下的第3凹部2S3的组合。
此外,在上侧滚珠收纳构造的一对宽幅槽中,如图8的左下图所示,第3上侧滚珠12C在一个接点CP21与第3凹部2S3接触且在一个接点CP22与第3凹部3T3接触的同时,夹持在第3凹部2S3与第3凹部3T3之间。
即,在上侧滚珠收纳构造的一对宽幅槽中,如图8的左下图所示,X轴方向上的第3凹部2S3的开口的宽度以及X轴方向上的第3凹部3T3的开口的宽度均形成为大于第3上侧滚珠12C的直径D23。在此基础上,X轴方向上的第3凹部2S3的底面的宽度D21以及X轴方向上的第3凹部3T3的底面的宽度D22均形成为大于第3上侧滚珠12C的直径D23。
如图8的右下图所示,上侧滚珠收纳构造的两对窄幅槽中的一对是形成在中间部件3的上表面的上侧朝上的第2凹部3T2与形成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下表面的上侧朝下的第2凹部2S2的组合。此外,上侧滚珠收纳构造的两对窄幅槽中的另一对(未图示)是形成在中间部件3的上表面的上侧朝上的第1凹部3T1与形成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下表面的上侧朝下的第1凹部2S1的组合。
此外,在上侧滚珠收纳构造的两对窄幅槽中的一对中,如图8的右下图所示,第2上侧滚珠12B以在两个接点CP31以及接点CP32与第2凹部2S2接触且在两个接点CP33以及接点CP34与第2凹部3T2接触的方式夹持在第2凹部3T2与第2凹部2S2之间。此外,在上侧滚珠收纳构造的两对窄幅槽中的另一对(未图示)中,第1上侧滚珠12A以在两个接点与第1凹部2S1接触且在两个接点与第1凹部3T1接触的方式夹持在第1凹部2S1与第1凹部3T1之间。
即,在上侧滚珠收纳构造的两对窄幅槽中的一对中,如图8的右下图所示,X轴方向上的第2凹部2S2的开口(开放端)的宽度以及X轴方向上的第2凹部3T2的开口(开放端)的宽度均形成为大于第2上侧滚珠12B的直径D33。在此基础上,X轴方向上的第2凹部2S2的底面的宽度D31以及X轴方向上的第2凹部3T2的底面的宽度D32均形成为小于第2上侧滚珠12B的直径D33。换言之,第2凹部2S2以及第2凹部3T2均构成为随着趋向开放端(开口)而在X轴方向上对置的两个侧面间的距离变大。在上侧滚珠收纳构造的两对窄幅槽中的另一对(未图示)中也相同。
通过该上侧滚珠收纳构造的两对窄幅槽、即上侧滚珠引导构造,上侧滚珠12在被限制为不沿着X轴方向移动的同时,被引导为沿着Y轴方向移动。
接着,参照图9对驱动用磁铁5、吸引用磁铁8、下侧滚珠11以及上侧滚珠12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图9是构成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的驱动用磁铁5、吸引用磁铁8、下侧滚珠11以及上侧滚珠12的俯视图。
虚线所示的第1三角形TR1是将第2驱动用磁铁5B的中心与两个吸引用磁铁8(第1吸引用磁铁8A以及第2吸引用磁铁8B)各自的中心连结而形成的三角形。各部件的中心例如是各部件的重心。在以下的说明中也相同。
虚线所示的第2三角形TR2是将3个上侧滚珠12(第1上侧滚珠12A、第2上侧滚珠12B以及第3上侧滚珠12C)各自的中心连结而形成的三角形。另外,第2三角形TR2相对于第1三角形TR1大致反向。
在图示例中,第1上侧滚珠12A配置在第1吸引用磁铁8A与第2吸引用磁铁8B之间。第2上侧滚珠12B配置成,位于第1三角形TR1的外侧,并且与第1三角形TR1的第1边TR1F对置。第3上侧滚珠12C配置成,位于第1三角形TR1的外侧,并且与第1三角形TR1的第2边TR1S对置。
虚线所示的第3三角形TR3是将3个下侧滚珠11(第1下侧滚珠11A、第2下侧滚珠11B以及第3下侧滚珠11C)各自的中心连结而形成的三角形。
在图示例中,第3下侧滚珠11C配置在第1吸引用磁铁8A与第2吸引用磁铁8B之间。第1下侧滚珠11A配置成,位于第1三角形TR1的外侧且与第1边TR1F对置。第2下侧滚珠11B配置成位于第1三角形TR1的外侧且与第2边TR1S对置。
点CG1是第1三角形TR1的重心,点CG2是第2三角形TR2的重心,点CG3是第3三角形TR3的重心。在图示例中,点CG1、点CG2以及点CG3均位于第1三角形TR1、第2三角形TR2与第3三角形TR3重叠的区域内。在图9中,为了清楚起见,在第1三角形TR1、第2三角形TR2与第3三角形TR3重叠的区域附加交叉图案。
通过这样的配置,中间部件3经由3个下侧滚珠11,以不绕X轴、Y轴以及Z轴的三轴旋转、且不在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上平行移动且在X轴方向上能够平行移动的方式平衡性良好地支承在基座部件18上。此外,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经由3个上侧滚珠12,以不绕X轴、Y轴以及Z轴的三轴旋转、且不在X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上平行移动且在Y轴方向上能够平行移动的方式平衡性良好地支承在中间部件3上。
接着,参照图10~图16对作为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的另一构成例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A进行说明。图10是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A的立体图,与图1对应。图11是由壳体4与下侧部件LB构成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A的分解立体图,表示壳体4从下侧部件LB分离的状态,与图2对应。图12是下侧部件LB的分解立体图,表示可动侧部件MB从固定侧部件FB分离的状态,与图3对应。图13是构成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A的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仰视图,与图4对应。图14是构成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A的中间部件3的仰视图,与图5对应。图15是搭载于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A的磁***的三视图(主视图、俯视图以及右视图),与图7对应。图16是构成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A的驱动用磁铁5、吸引用磁铁8、下侧滚珠11以及上侧滚珠12的俯视图,与图9对应。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A在吸引用磁铁8固定于中间部件3这点与吸引用磁铁8固定于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不同。
具体而言,在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A中,如图14所示,第1吸引用磁铁8A收纳于作为形成在中间部件3的第2边部3E2的下表面的凹部3Q之一的第1凹部3Q1,第2吸引用磁铁8B收纳于作为形成在中间部件3的第2边部3E2的下表面的凹部3Q的另一个的第2凹部3Q2。另外,在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中,如图4所示,第1吸引用磁铁8A收纳于形成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第4角部2C4的第1凹部2Q1,第2吸引用磁铁8B收纳于形成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第3角部2C3的第2凹部2Q2。
此外,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A在具有6个磁吸引单元MA(第1磁吸引单元MA1~第6磁吸引单元MA6)这点与具有3个磁吸引单元MA(第1磁吸引单元MA1~第3磁吸引单元MA3)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不同。因此,在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A中,磁性部件13包括固定于基座部件18的第1磁性部件13A~第3磁性部件13C、以及固定于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第4磁性部件13D~第6磁性部件13F。
具体而言,如图12所示,第1磁吸引单元MA1构成为,对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配置的第1吸引用磁铁8A与第1磁性部件13A之间作用磁吸引力。第2磁吸引单元MA2构成为,对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配置的第2吸引用磁铁8B与第2磁性部件13B之间作用磁吸引力。第3磁吸引单元MA3构成为,对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配置的第1驱动用磁铁5A与第3磁性部件13C之间作用磁吸引力。
第4磁吸引单元MA4构成为,对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配置的第1吸引用磁铁8A与设置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下表面的第4磁性部件13D(参照图13的下图)之间作用磁吸引力。第4磁性部件13D收纳于作为形成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第2边部2E2的下表面的凹部2U之一的第1凹部2U1(参照图13的上图)。
第5磁吸引单元MA5构成为,对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配置的第2吸引用磁铁8B与设置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下表面的第5磁性部件13E(参照图13的下图)之间作用磁吸引力。第5磁性部件13E收纳于作为形成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第2边部2E2的下表面的凹部2U的另一个的第2凹部2U2(参照图13的上图)。
如图12所示,第6磁吸引单元MA6构成为,对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配置的第1驱动用磁铁5A与设置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上表面的第6磁性部件13F之间作用磁吸引力。第6磁性部件13F收纳于作为形成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第4边部2E4的上表面的凹部2U的又一个的第3凹部2U3(参照图12)。
另外,在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A中,如图15所示,初始状态下的第1吸引用磁铁8A配置成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与第4磁性部件13D重叠,但配置成不与第1磁性部件13A重叠。同样地,如图15所示,初始状态下的第2吸引用磁铁8B配置成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与第5磁性部件13E重叠,但配置成不与第2磁性部件13B重叠。另外,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A的初始状态是指不向线圈9供给电流时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A的状态。
具体而言,在Y轴方向上,第1磁性部件13A配置在比第1吸引用磁铁8A靠Y1侧(左侧)规定距离的位置,第2磁性部件13B在Y轴方向上配置在比第2吸引用磁铁8B靠Y2侧(右侧)相同的规定距离的位置。
与初始状态下的第1吸引用磁铁8A配置成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与第1磁性部件13A重叠且初始状态下的第2吸引用磁铁8B配置成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与第2磁性部件13B重叠的情况相比,该配置起到能够更可靠地防止中间部件3以第1下侧滚珠11A为中心倾斜的效果。该配置是为了能够在距第1下侧滚珠11A比较远的位置处作用将中间部件3与基座部件18相互吸引的力。但是,也可以为,初始状态下的第1吸引用磁铁8A配置成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与第1磁性部件13A重叠,并且,初始状态下的第2吸引用磁铁8B配置成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与第2磁性部件13B重叠。
此外,在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A中,第6磁性部件13F与固定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下表面的第4磁性部件13D以及第5磁性部件13E不同,固定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上表面。即,在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A中,Z轴方向上的第4磁性部件13D的中心与第1吸引用磁铁8A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以及Z轴方向上的第5磁性部件13E的中心与第2吸引用磁铁8B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相同,但这些距离小于Z轴方向上的第6磁性部件13F的中心与第1驱动用磁铁5A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这是为了使第1驱动用磁铁5A的磁力大于第1吸引用磁铁8A以及第2吸引用磁铁8B各自的磁力。即,这是为了通过调整各个距离的大小来使第4磁吸引单元MA4、第5磁吸引单元MA5以及第6磁吸引单元MA6分别产生的磁吸引力为相同程度。
接着,参照图16对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A中的驱动用磁铁5、吸引用磁铁8、下侧滚珠11以及上侧滚珠12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
虚线所示的第1三角形TR11是将第1驱动用磁铁5A的中心与两个吸引用磁铁8(第1吸引用磁铁8A以及第2吸引用磁铁8B)各自的中心连结而形成的三角形。
虚线所示的第2三角形TR12是将3个上侧滚珠12(第1上侧滚珠12A、第2上侧滚珠12B以及第3上侧滚珠12C)各自的中心连结而形成的三角形。
在图示例中,第1上侧滚珠12A配置成,位于第1三角形TR11的外侧,并且与作为第1三角形TR11的一边的第1边TR11F对置。第3上侧滚珠12C配置成,位于第1三角形TR11的外侧,并且与作为第1三角形TR11的另一边的第2边TR11S对置。第2上侧滚珠12B位于将第1吸引用磁铁8A的中心与第2吸引用磁铁8B的中心连结的假想线TR11T的延长线上,配置在吸引用磁铁8(第2吸引用磁铁8B)的侧方(右方)。
虚线所示的第3三角形TR13是将3个下侧滚珠11(第1下侧滚珠11A、第2下侧滚珠11B以及第3下侧滚珠11C)各自的中心连结而形成的三角形。另外,第3三角形TR13相对于第1三角形TR11大致反向。
在图示例中,第1下侧滚珠11A配置在第1吸引用磁铁8A与第2吸引用磁铁8B之间。第3下侧滚珠11C配置成,位于第1三角形TR11的外侧且与第1边TR11F对置。第2下侧滚珠11B配置成,位于第1三角形TR11的外侧且与第2边TR11S对置。
点CG11是第1三角形TR11的重心,点CG12是第2三角形TR12的重心,点CG13是第3三角形TR13的重心。在图示例中,点CG11、点CG12以及点CG13均位于第2三角形TR12与第3三角形TR13重叠的区域内。在图16中,为了清楚起见,在第2三角形TR12与第3三角形TR13重叠的区域附加了交叉图案。
通过这样的配置,中间部件3经由3个下侧滚珠11,以不绕X轴、Y轴以及Z轴的三轴旋转、且不在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上平行移动且能够在X轴方向上平行移动的方式平衡性良好地支承在基座部件18上。此外,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经由3个上侧滚珠12,以不绕X轴、Y轴以及Z轴的三轴旋转、且不在X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上平行移动且能够在Y轴方向上平行移动的方式平衡性良好地支承在中间部件3上。
接着,参照图17~图22对作为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的又一构成例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B进行说明。图17是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B的立体图,与图1对应。图18是由壳体4与下侧部件LB构成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B的分解立体图,表示壳体4从下侧部件LB分离的状态,与图2对应。图19是下侧部件LB的分解立体图,表示可动侧部件MB从固定侧部件FB分离的状态,与图3对应。图20是构成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B的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仰视图,与图4对应。图21是构成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B的中间部件3的仰视图,与图5对应。图22是搭载于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B的磁***的三视图(主视图、俯视图以及右视图),与图7对应。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B与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的不同之处在于,省略了金属部件7、吸引用磁铁8以及磁性部件13,取而代之包括磁性部件14、绝缘基板15以及磁性部件16。
具体而言,磁性部件14以及磁性部件16是构成磁吸引单元MA的部件,配置成在从作为构成磁吸引单元MA的另一部件的驱动用磁铁5以及检测用磁铁6分别分离的位置,与驱动用磁铁5以及检测用磁铁6分别磁吸引。在图示例中,磁性部件14包括粘接固定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上表面的第1磁性部件14A、第2磁性部件14B、第3磁性部件14C以及第4磁性部件14D。但是,第2磁性部件14B以及第4磁性部件14D也可以不构成磁吸引单元MA。磁性部件16通过嵌入成型以上表面露出的方式埋设于基座部件18。另外,在图19中,为了清楚起见,在磁性部件16附加了点状图案。
绝缘基板15是形成有导电图案的基板。绝缘基板15也可以是柔性印刷基板、刚性印刷基板以及刚柔结合印刷基板的任一个。在图示例中,在绝缘基板15安装有线圈9以及磁传感器10。
此外,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B在第1检测用磁铁6A设置于中间部件3且第2检测用磁铁6B设置于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这点上,与第1检测用磁铁6A以及第2检测用磁铁6B设置于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不同。
具体而言,在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B中,如图20所示,第2检测用磁铁6B收纳于形成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第1边部2E1的下表面的凹部2P,如图21所示,第1检测用磁铁6A收纳于形成在中间部件3的第2边部3E2的下表面的凹部3P。另外,在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中,如图4所示,第1检测用磁铁6A收纳于形成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第1角部2C1的第1凹部2P1,第2检测用磁铁6B收纳于形成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第2角部2C2的第2凹部2P2。
此外,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B在具有6个磁吸引单元MA(第1磁吸引单元MA1~第6磁吸引单元MA6)这点与具有3个磁吸引单元MA(第1磁吸引单元MA1~第3磁吸引单元MA3)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不同。
具体而言,如图19所示,第1磁吸引单元MA1构成为,对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配置的第1驱动用磁铁5A与磁性部件16之间作用磁吸引力。第2磁吸引单元MA2构成为,对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配置的第2检测用磁铁6B与磁性部件16之间作用磁吸引力。第3磁吸引单元MA3构成为,对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配置的第1检测用磁铁6A与磁性部件16之间作用磁吸引力。第4磁吸引单元MA4构成为,对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配置的第2驱动用磁铁5B与磁性部件16之间作用磁吸引力。第5磁吸引单元MA5构成为,对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配置的第1驱动用磁铁5A与设置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上表面的第1磁性部件14A之间作用磁吸引力。第6磁吸引单元MA6构成为,对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配置的第1检测用磁铁6A与设置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上表面的第3磁性部件14C之间作用磁吸引力。
此外,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B在包括4个下侧滚珠11(第1下侧滚珠11A~第4下侧滚珠11D)以及4个上侧滚珠12(第1上侧滚珠12A~第4上侧滚珠12D)这点与包括3个下侧滚珠11以及3个上侧滚珠12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不同。
具体而言,如图19所示,第1下侧滚珠11A~第4下侧滚珠11D的下侧部分分别收纳于形成在基座部件18的上表面的第1凹部18S1~第4凹部18S4,第1下侧滚珠11A~第4下侧滚珠11D的上侧部分分别收纳于形成在中间部件3的下表面的第1凹部3S1~第4凹部3S4(参照图21的上图)。
此外,如图19所示,第1上侧滚珠12A~第4上侧滚珠12D的下侧部分分别收纳于形成在中间部件3的上表面的第1凹部3T1~第4凹部3T4,第1上侧滚珠12A~第4上侧滚珠12D的上侧部分分别收纳于形成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下表面的第1凹部2S1~第4凹部2S4(参照图20的上图)。
此外,在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B中,如图21所示,中间部件3构成为在俯视下具有U字形状。具体而言,中间部件3构成为,具有3个边部3E(第1边部3E1、第2边部3E2以及第4边部3E4),Y1侧的边部被切掉而成为空间SP。在图21中,为了清楚起见,用虚线表示空间SP。
并且,如图18以及图19所示,在空间SP配置有固定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第3边部2E3的第2驱动用磁铁5B。
如上所述,如图2以及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例如具备:固定侧部件FB,包括支承部件(基座部件18);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具有能够配置光学元件OE且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2K;中间部件3,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设置在支承部件(基座部件18)与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之间,能够相对于支承部件(基座部件18)向与上下方向(Z轴方向)垂直的第1方向(X轴方向)移动;至少3个下侧滚珠11,配置在支承部件(基座部件18)与中间部件3之间;至少3个上侧滚珠12,配置在中间部件3与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之间;第1驱动单元DM1,使中间部件3相对于支承部件(基座部件18)向第1方向(X轴方向)移动;以及第2驱动单元DM2,使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相对于中间部件3向与上下方向(Z轴方向)垂直且与第1方向(X轴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Y轴方向)移动。在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中,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支承部件(基座部件18)沿着与上下方向(Z轴方向)垂直的平面(XY平面)移动。此外,第1驱动单元DM1具有设置于中间部件3的第1驱动用磁铁5A、以及以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与第1驱动用磁铁5A对置的方式设置于支承部件(基座部件18)的第1线圈9A,第2驱动单元DM2构成为具有设置于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第2驱动用磁铁5B、以及以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与第2驱动用磁铁5B对置的方式设置于支承部件(基座部件18)的第2线圈9B。另外,支承部件也可以是壳体4。在该情况下,上侧滚珠替换为下侧滚珠,下侧滚珠替换为上侧滚珠。
在该构成中,第1驱动用磁铁5A设置于中间部件3。因此,即使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向第2方向(Y轴方向)移动,第1驱动用磁铁5A与第1线圈9A之间的相对的位置关系也不发生变化。因而,该构成能够抑制第1驱动单元DM1的驱动效率降低。另外,在该构成中,在中间部件3向第1方向(X轴方向)移动的情况下,第2驱动用磁铁5B与第2线圈9B之间的相对的位置关系发生变化。但是,该变化对第2驱动单元DM2造成的影响比假设在由于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向第2方向(Y轴方向)移动而第1驱动用磁铁5A与第1线圈9A之间的相对的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该变化对第1驱动单元DM1造成的影响小。这是因为,第1驱动单元DM1使中间部件3与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双方移动,与此相对,第2驱动单元DM2是仅使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移动的驱动单元。此外,在该构成中,驱动用磁铁5与线圈9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对置。因此,该构成能够抑制俯视下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的大小。
此外,如图5的上图所示,中间部件3也可以具有使支承部件(基座部件18)侧(下侧)开放的作为第1收纳部的凹部3R。在该情况下,如图5的下图所示,第1驱动用磁铁5A配置在凹部3R内且固定于中间部件3。此外,如图4的上图所示,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也可以具有使支承部件(基座部件18)侧(下侧)开放的作为第2收纳部的凹部2R。在该情况下,如图4的下图所示,第2驱动用磁铁5B配置在凹部2R内且固定于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另外,在下方侧开口的凹部2R以及凹部3R也可以分别除了在下方侧开口之外还在侧方侧(径向外侧)开口。
该构成起到如下效果:能够可靠地保持第1驱动用磁铁5A以及第2驱动用磁铁5B的每个。
此外,第1驱动用磁铁5A以及第2驱动用磁铁5B也可以配置成,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至少局部处于相同的位置。即,如图7的主视图以及右视图所示,第1驱动用磁铁5A以及第2驱动用磁铁5B也可以配置成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重叠距离DX。在该情况下,第1线圈9A以及第2线圈9B也可以配置成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至少局部处于相同的位置。即,如图7的主视图以及右视图所示,第1线圈9A以及第2线圈9B也可以配置成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重叠规定距离。
该构成起到如下效果:能够减小上下方向上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的尺寸。
此外,如图3所示,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也可以具备磁吸引单元MA,该磁吸引单元MA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产生将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与支承部件(基座部件18)相互吸引的力。在该情况下,磁吸引单元MA也可以具有设置于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第2驱动用磁铁5B、设置于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吸引用磁铁8以及设置于支承部件(基座部件18)的磁性部件13。并且,磁性部件13也可以以在第2驱动用磁铁5B以及吸引用磁铁8的每个与磁性部件13之间作用吸引力的方式设置于支承部件(基座部件18)。
该构成起到如下效果:不使用板簧或者螺旋弹簧等施力部件,利用磁力能够将下侧滚珠11夹持在中间部件3与基座部件18之间,并且,利用磁力能够将上侧滚珠12夹持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与中间部件3之间。
此外,如图9所示,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也可以具备3个上侧滚珠12。在该情况下,3个上侧滚珠12中的一个(第1上侧滚珠12A)也可以配置成位于两个吸引用磁铁8(第1吸引用磁铁8A以及第2吸引用磁铁8B)之间。此外,3个上侧滚珠12中的另一个(第2上侧滚珠12B)也可以配置成,在沿着上下方向(Z轴方向)的俯视下,位于将第2驱动用磁铁5B的中心与两个吸引用磁铁8(第1吸引用磁铁8A以及第2吸引用磁铁8B)各自的中心连结而形成的第1三角形TR1的外侧,并且与将第2驱动用磁铁5B的中心与两个吸引用磁铁8中的一方(第2吸引用磁铁8B)的中心连结的第1三角形TR1的第1边TR1F对置。此外,3个上侧滚珠12中的剩余一个(第3上侧滚珠12C)也可以配置成,在沿着上下方向(X轴方向)的俯视下,位于第1三角形TR1的外侧,并且与将第2驱动用磁铁5B的中心与两个吸引用磁铁8中的另一方(第1吸引用磁铁8A)的中心连结的第1三角形TR1的第2边TR1S对置。
该构成起到如下效果:能够通过3个磁铁(第2驱动用磁铁5B、第1吸引用磁铁8A以及第2吸引用磁铁8B)将上侧滚珠12稳定地夹持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与中间部件3之间。这是因为,第1三角形TR1与将3个上侧滚珠12(第1上侧滚珠12A、第2上侧滚珠12B以及第3上侧滚珠12C)各自的中心连结而形成的第2三角形TR2大致反向。
此外,如图9所示,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也可以具备3个下侧滚珠11。在该情况下,3个下侧滚珠11中的一个(第3下侧滚珠11C)也可以配置成位于两个吸引用磁铁8(第1吸引用磁铁8A以及第2吸引用磁铁8B)之间。此外,3个下侧滚珠11中的另一个(第1下侧滚珠11A)也可以配置成,在沿着上下方向的俯视下,位于第1三角形TR1的外侧并且与第1边TR1F对置。此外,3个下侧滚珠11中的剩余一个(第2下侧滚珠11B)也可以配置成,在沿着上下方向的俯视下,位于第1三角形TR1的外侧并且与第2边TR1S对置。
该构成起到如下效果:能够通过3个磁铁(第2驱动用磁铁5B、第1吸引用磁铁8A以及第2吸引用磁铁8B)将下侧滚珠11稳定地夹持在中间部件3与基座部件18之间。这是因为,相互分离地分散配置的3个下侧滚珠11(第1下侧滚珠11A、第2下侧滚珠11B以及第3下侧滚珠11C)通过相互分离地分散配置的3个磁铁夹持在中间部件3与基座部件18之间。
此外,如图9所示,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也可以具备3个下侧滚珠11以及3个上侧滚珠12。在该情况下,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也可以构成为,将第2驱动用磁铁5B的中心与两个吸引用磁铁8(第1吸引用磁铁8A以及第2吸引用磁铁8B)各自的中心连结而形成的第1三角形TR1的重心(点CG1)、将3个上侧滚珠12各自的中心连结而形成的第2三角形TR2的重心(点CG2)以及将3个下侧滚珠11各自的中心连结而形成的第3三角形TR3的重心(点CG3)在沿着上下方向(Z轴方向)的俯视下,位于第1三角形TR1、第2三角形TR2以及第3三角形TR3重叠的区域(附加了交叉图案的区域)内。
该构成起到如下效果:能够通过3个磁铁(第2驱动用磁铁5B、第1吸引用磁铁8A以及第2吸引用磁铁8B)将下侧滚珠11以及上侧滚珠12更稳定地夹持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与基座部件18之间。
此外,如图9所示,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也可以构成为,在沿着上下方向(Z轴方向)的俯视下,3个下侧滚珠11与3个上侧滚珠12分别配置于相互不同的位置。
该构成起到如下效果:由于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下侧滚珠11与上侧滚珠12不重叠,所以能够减小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的尺寸。
此外,如图4所示,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也可以形成为具有第1边部2E1、第2边部2E2、第3边部2E3以及第4边部2E4的框形状。在该情况下,第3边部2E3也可以配置成隔着贯通孔2K与第1边部2E1对置,在第1边部2E1配置有沿着第1方向(X轴方向)延伸的第2驱动用磁铁5B。此外,也可以在第3边部2E3的一端部(第4角部2C4)配置两个吸引用磁铁8中的一方(第1吸引用磁铁8A),在第3边部2E3的另一端部(第3角部2C3)配置有两个吸引用磁铁8中的另一方(第2吸引用磁铁8B)。此外,也可以在第1边部2E1的一端部(第1角部2C1)配置有第1检测用磁铁6A,在第1边部2E1的另一端部(第2角部2C2)配置有第2检测用磁铁6B。此外,如图3所示,也可以为,第1磁传感器10A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与第1检测用磁铁6A对置地设置于支承部件(基座部件18),第2磁传感器10B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与第2检测用磁铁6B对置地设置于支承部件(基座部件18)。
该构成起到如下效果:能够平衡性良好地配置多个磁铁(第2驱动用磁铁5B、第1检测用磁铁6A、第2检测用磁铁6B、第1吸引用磁铁8A以及第2吸引用磁铁8B)。
此外,如图3所示,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也可以具备磁吸引单元MA,该磁吸引单元MA产生隔着上侧滚珠12将中间部件3与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相互吸引的力。在该情况下,磁吸引单元MA也可以包括设置于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吸引用磁铁8。此外,如图12所示,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A也可以具备磁吸引单元MA,该磁吸引单元MA产生隔着上侧滚珠12将中间部件3与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相互吸引的力。在该情况下,磁吸引单元MA也可以包括设置于中间部件3的吸引用磁铁8。
该构成起到如下效果:不使用板簧或者螺旋弹簧等施力部件,利用磁力就能够将上侧滚珠12夹持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与中间部件3之间。
此外,在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以及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A的每个中,如图4或者图13所示,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也可以形成为具有隔着贯通孔2K相互对置的第1边部2E1及第3边部2E3、以及在与第1边部2E1和第3边部2E3对置的方向(Y轴方向)交叉的方向(X轴方向)上隔着贯通孔2K相互对置的第2边部2E2及第4边部2E4的框形状。在该情况下,与第3边部2E3延伸的方向(X轴方向)正交的方向(Y轴方向)上的第3边部2E3的宽度尺寸W3也可以比第1边部2E1的宽度尺寸W1、第2边部2E2的宽度尺寸W2以及第4边部2E4的宽度尺寸W4的任一个都小。此外,如图5或者图14所示,中间部件3也可以具有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与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第1边部2E1、第2边部2E2以及第4边部2E4分别对置的第1边部3E1、第2边部3E2以及第4边部3E4。并且,在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中,如图4所示,吸引用磁铁8也可以设置于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第2边部2E2以及第4边部2E4。另外,在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中,吸引用磁铁8也可以设置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第2边部2E2与第4边部2E4中的任一方。例如,在将中间部件3移动的第1方向确定为Y轴方向且将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移动的第2方向确定为X轴方向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第1驱动用磁铁5A配置于中间部件3的第1边部3E1,将第2驱动用磁铁5B配置于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第4边部2E4。在该情况下,吸引用磁铁8设置于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第2边部2E2。此外,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也可以构成为,在吸引用磁铁8与设置于中间部件3或者基座部件18的磁性部件之间产生磁吸引力。此外,在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A中,如图14所示,吸引用磁铁8也可以设置于中间部件3的第2边部3E2。此外,在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A中,吸引用磁铁8也可以设置于中间部件3的第2边部3E2以及第4边部3E4。例如,也可以将中间部件3移动的第1方向确定为Y轴方向而将第1驱动用磁铁5A配置于中间部件3的第1边部3E1,将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移动的第2方向确定为X轴方向而将第2驱动用磁铁5B配置于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第4边部2E4。在该情况下,吸引用磁铁8也可以分别设置于中间部件3的第2边部3E2以及第4边部3E4。此外,在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A中,也可以将吸引用磁铁8设置于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第2边部2E2和第4边部2E4中的至少一方。在该情况下,优选第2驱动用磁铁5B也构成磁吸引单元。
该构成起到如下效果: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第3边部2E3的宽度尺寸较小,因此,能够减小由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100A驱动的光学元件OE和与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100A的Y2侧(右侧)相邻地配置的其他装置之间的距离。
此外,在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A中,如图13所示,上侧滚珠12配置于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第1边部2E1、第2边部2E2以及第4边部2E4。第2驱动用磁铁5B设置于与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第3边部2E3不同的边部(第1边部2E1)。构成磁吸引单元MA的部件(第4磁性部件13D~第6磁性部件13F)设置于与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第3边部2E3不同的边部(第2边部2E2以及第4边部2E4)。此外,作为构成位置检测单元PD的部件的检测用磁铁6也设置于与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第3边部2E3不同的边部(第1边部2E1)。即,在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A中,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第3边部2E3,在至少与X轴方向上的贯通孔2K的形成区域对应的部分(图13的下图中的部分LX),包括上侧滚珠12在内什么都不配置。
该构成起到如下效果:能够进一步减小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第3边部2E3的宽度尺寸W3,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由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A驱动的光学元件OE和与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A的Y2侧(右侧)相邻地配置的其他装置之间的距离。
此外,在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A中,如图14所示,可以在中间部件3的第2边部3E2在分离的状态下固定两个吸引用磁铁8(第1吸引用磁铁8A以及第2吸引用磁铁8B),也可以在中间部件3的第4边部3E4固定第1驱动用磁铁5A。在该情况下,如图12所示,磁吸引单元MA也可以构成为包括两个吸引用磁铁8(第1吸引用磁铁8A以及第2吸引用磁铁8B)、第1驱动用磁铁5A以及磁性部件13(第1磁性部件13A~第6磁性部件13F)。并且,磁性部件13(第4磁性部件13D~第6磁性部件13F)也可以固定于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使得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在两个吸引用磁铁8(第1吸引用磁铁8A以及第2吸引用磁铁8B)以及第1驱动用磁铁5A的每个与磁性部件13(第4磁性部件13D~第6磁性部件13F)之间作用吸引力。另外,3个磁性部件13(第4磁性部件13D~第6磁性部件13F)也可以由一个或者两个磁性部件构成。例如,第4磁性部件13D以及第5磁性部件13E也可以合并为一个磁性部件。
该构成起到如下效果:能够利用在三处产生的磁力将上侧滚珠12更稳定地夹持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与中间部件3之间。
此外,在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A中,如图14所示,也可以在中间部件3在分离的状态下固定两个吸引用磁铁8(第1吸引用磁铁8A以及第2吸引用磁铁8B),并且在与两个吸引用磁铁8(第1吸引用磁铁8A以及第2吸引用磁铁8B)分离的位置固定第1驱动用磁铁5A。在该情况下,如图12所示,磁吸引单元MA(第4磁吸引单元MA4~第6磁吸引单元MA6)也可以构成为包括两个吸引用磁铁8(第1吸引用磁铁8A以及第2吸引用磁铁8B)、第1驱动用磁铁5A以及磁性部件13(第4磁性部件13D~第6磁性部件13F)。并且,磁性部件13(第4磁性部件13D~第6磁性部件13F)也可以固定于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使得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在两个吸引用磁铁8(第1吸引用磁铁8A以及第2吸引用磁铁8B)以及第1驱动用磁铁5A的每个与磁性部件13(第4磁性部件13D~第6磁性部件13F)之间作用吸引力。此外,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A也可以具备其他磁吸引单元MA(第1磁吸引单元MA1~第3磁吸引单元MA3),该磁吸引单元MA产生隔着下侧滚珠11将中间部件3与支承部件(基座部件18)相互吸引的力。在该情况下,如图12所示,其他磁吸引单元MA(第1磁吸引单元MA1~第3磁吸引单元MA3)也可以构成为包括两个吸引用磁铁8(第1吸引用磁铁8A以及第2吸引用磁铁8B)、第1驱动用磁铁5A以及其他磁性部件13(第1磁性部件13A~第3磁性部件13C)。并且,其他磁性部件13(第1磁性部件13A~第3磁性部件13C)也可以固定于支承部件(基座部件18),使得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在两个吸引用磁铁8(第1吸引用磁铁8A以及第2吸引用磁铁8B)以及第1驱动用磁铁5A的每个与其他磁性部件13(第1磁性部件13A~第3磁性部件13C)之间作用吸引力。
该构成起到如下效果:不使用板簧或者螺旋弹簧等施力部件,通过其他磁吸引单元MA(第1磁吸引单元MA1~第3磁吸引单元MA3)就能够将下侧滚珠11夹持在中间部件3与基座部件18之间。此外,该构成起到如下效果:利用3个磁铁(第1驱动用磁铁5A、第1吸引用磁铁8A以及第2吸引用磁铁8B)分别产生的磁力,能够将下侧滚珠11稳定地夹持在中间部件3与基座部件18之间,并且能够将上侧滚珠12稳定地夹持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与中间部件3之间。此外,在该构成中,3个磁铁(第1驱动用磁铁5A、第1吸引用磁铁8A以及第2吸引用磁铁8B)分别在磁吸引单元MA(第4磁吸引单元MA4~第6磁吸引单元MA6)和其他磁吸引单元MA(第1磁吸引单元MA1~第3磁吸引单元MA3)中共用。因此,该构成起到如下效果:能够削减部件个数。
此外,如图16所示,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A也可以具备3个下侧滚珠11(第1下侧滚珠11A~第3下侧滚珠11C)。在该情况下,3个下侧滚珠11中的一个(第1下侧滚珠11A)也可以配置在两个吸引用磁铁8(第1吸引用磁铁8A以及第2吸引用磁铁8B)之间。此外,3个下侧滚珠11中的另一个(第3下侧滚珠11C)也可以配置成,在沿着上下方向(Z轴方向)的俯视下,与向第2方向(Y轴方向)延伸的第1驱动用磁铁5A的一端部(Y1侧的端部)对置。此外,3个下侧滚珠11中的剩余一个(第2下侧滚珠11B)也可以配置成,在沿着上下方向(Z轴方向)的俯视下,与向第2方向(Y轴方向)延伸的第1驱动用磁铁5A的另一端部(Y2侧的端部)对置。
该构成起到如下效果:能够通过3个磁铁(第1驱动用磁铁5A、第1吸引用磁铁8A以及第2吸引用磁铁8B)将下侧滚珠11稳定地夹持在中间部件3与基座部件18之间。这是因为,将3个磁铁(第1驱动用磁铁5A、第1吸引用磁铁8A以及第2吸引用磁铁8B)各自的中心连结而形成的第1三角形TR11与将3个下侧滚珠11(第1下侧滚珠11A、第2下侧滚珠11B以及第3下侧滚珠11C)各自的中心连结而形成的第3三角形TR13大致反向。
此外,如图16所示,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A也可以具备3个上侧滚珠12。在该情况下,3个上侧滚珠12中的一个(第2上侧滚珠12B)也可以在沿着上下方向(Z轴方向)的俯视下位于将两个吸引用磁铁8(第1吸引用磁铁8A以及第2吸引用磁铁8B)各自的中心连结的假想线TR11T的延长线上,配置在吸引用磁铁8(第2吸引用磁铁8B)的侧方(右方)。此外,3个上侧滚珠12中的另一个(第1上侧滚珠12A)也可以配置成,在沿着上下方向(Z轴方向)的俯视下,位于将第1驱动用磁铁5A的中心与两个吸引用磁铁8(第1吸引用磁铁8A以及第2吸引用磁铁8B)各自的中心连结而形成的三角形即第1三角形TR11的外侧,并且与将第1驱动用磁铁5A的中心与两个吸引用磁铁8中的一方(第1吸引用磁铁8A)的中心连结的第1三角形TR11的一边即第1边TR11F对置。此外,3个上侧滚珠12中的剩余一个(第3上侧滚珠12C)也可以配置成,在沿着上下方向(Z轴方向)的俯视下,位于第1三角形TR11的外侧,并且与将第1驱动用磁铁5A的中心与两个吸引用磁铁8中的另一方(第2吸引用磁铁8B)的中心连结的第1三角形TR11的另一边即第2边TR11S对置。
该构成起到如下效果:能够利用3个磁铁(第1驱动用磁铁5A、第1吸引用磁铁8A以及第2吸引用磁铁8B)将上侧滚珠12稳定地夹持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与中间部件3之间。这是因为,相互分离地分散配置的3个上侧滚珠12(第1上侧滚珠12A、第2上侧滚珠12B以及第3上侧滚珠12C)由相互分离地分散配置的3个磁铁夹持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与中间部件3之间。
此外,如图16所示,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A也可以具备3个下侧滚珠11以及3个上侧滚珠12。在该情况下,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A也可以构成为,将第1驱动用磁铁5A的中心与两个吸引用磁铁8(第1吸引用磁铁8A以及第2吸引用磁铁8B)各自的中心连结而形成的第1三角形TR11的重心(点CG11)、将3个上侧滚珠12各自的中心连结而形成的第2三角形TR12的重心(点CG12)以及将3个下侧滚珠11各自的中心连结而形成的第3三角形TR13的重心(点CG13)在沿着上下方向(Z轴方向)的俯视下,位于第2三角形TR12与第3三角形TR13重叠的区域(附加了交叉图案的区域)内。
该构成起到如下效果:通过适当地分散配置的下侧滚珠11以及上侧滚珠12,能够平衡性良好地支承中间部件3以使其能够在基座部件18上沿着X轴方向平行移动,并且能够平衡性良好地支承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以使其能够在中间部件上沿着Y轴方向平行移动。
此外,如图3所示,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具备3个下侧滚珠11以及3个上侧滚珠12。在该情况下,作为支承部件的基座部件18也可以具有3个作为下侧朝上凹部的凹部18S,该凹部18S配置下侧滚珠11且上方开放。此外,中间部件3也可以具有:3个作为下侧朝下凹部的凹部3S(参照图5的上图),该凹部3S配置下侧滚珠11且下方开放;以及3个作为上侧朝上凹部的凹部3T,该凹部3T配置上侧滚珠12且上方开放。此外,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也可以具有3个作为上侧朝下凹部的凹部2S(参照图4的上图),该凹部2S配置上侧滚珠12且下方开放。
3个凹部18S中的一个(第1凹部18S1)与3个凹部3S中的一个(第1凹部3S1)也可以配置成隔着3个下侧滚珠11中的一个(第1下侧滚珠11A)对置。
此外,3个凹部18S中的另一个(第2凹部18S2)与3个凹部3S中的另一个(第2凹部3S2)也可以配置成隔着3个下侧滚珠11中的另一个(第2下侧滚珠11B)对置。
此外,3个凹部18S中的一个(第1凹部18S1)、3个凹部3S中的一个(第1凹部3S1)、3个凹部18S中的另一个(第2凹部18S2)以及3个凹部3S中的另一个(第2凹部3S2)也可以构成引导下侧滚珠11的下侧滚珠引导构造,以使得中间部件3能够相对于基座部件18向第1方向(X轴方向)移动。
此外,3个凹部18S中的剩余一个(第3凹部18S3)与3个凹部3S中的剩余一个(第3凹部3S3)也可以配置成隔着3个下侧滚珠11中的剩余一个(第3下侧滚珠11C)对置。并且,如图8的左上图所示,第3凹部3S3以及第3凹部18S3也可以分别构成为,俯视下的大小(宽度D1以及宽度D2)大于下侧滚珠11(第3下侧滚珠11C)的直径D3。
该构成起到如下效果:能够使中间部件3相对于基座部件18在第1方向(X轴方向)上直线移动。
此外,3个凹部3T中的一个(第1凹部3T1)与3个凹部2S中的一个(第1凹部2S1)也可以配置成隔着3个上侧滚珠12中的一个(第1上侧滚珠12A)对置。
此外,3个凹部3T中的另一个(第2凹部3T2)与3个凹部2S中的另一个(第2凹部2S2)也可以配置成隔着3个上侧滚珠12中的另一个(第2上侧滚珠12B)对置。
此外,3个凹部3T中的一个(第1凹部3T1)、3个凹部2S中的一个(第1凹部2S1)、3个凹部3T中的另一个(第2凹部3T2)以及3个凹部2S中的另一个(第2凹部2S2)也可以构成引导上侧滚珠12的上侧滚珠引导构造,以使得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能够相对于中间部件3在第2方向(Y轴方向)上移动。
此外,3个凹部3T中的剩余一个(第3凹部3T3)与3个凹部2S中的剩余一个(第3凹部2S3)也可以配置成隔着3个上侧滚珠12中的剩余一个(第3上侧滚珠12C)对置。并且,如图8的左下图所示,第3凹部3T3以及第3凹部2S3也可以分别构成为俯视下的大小(宽度D21以及宽度D22)大于上侧滚珠12(第3上侧滚珠12C)的直径D23。
该构成起到如下效果:能够使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相对于中间部件3在第2方向(Y轴方向)上直线移动。
此外,在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B中,如图20所示,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也可以形成为具有隔着贯通孔2K相互对置的第1边部2E1及第3边部2E3、以及在与第1边部2E1与第3边部2E3对置的方向(Y轴方向)交叉的方向(X轴方向)上隔着贯通孔2K相互对置的第2边部2E2及第4边部2E4的框形状。此外,如图21所示,中间部件3也可以具有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与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第1边部2E1、第2边部2E2以及第4边部2E4分别对置的第1边部3E1、第2边部3E2以及第4边部3E4,并且具有与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第3边部2E3对置的部分被切掉而成的大致U字形状。并且,如图18以及图19所示,固定于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第2驱动用磁铁5B也可以配置于中间部件3的被切掉而成的部分(空间SP)。
该构成起到如下效果:能够抑制俯视下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B的大小。具体而言,该构成起到如下效果:能够减小Y轴方向上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B的宽度尺寸。
此外,在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中,如图1所示,固定侧部件FB也可以具有与基座部件18一起构成外框HS的金属制的作为罩部件的壳体4。在该情况下,中间部件3以及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也可以收纳在外框HS内。此外,如图3所示,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也可以在俯视下大于中间部件3。此外,如图3所示,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外周面设置有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沿第1方向(X轴方向)移动时能够与壳体4的内侧面抵接的第1抵接部ST1、以及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沿第2方向(Y轴方向)移动时能够与壳体4的内侧面抵接的第2抵接部ST2,限制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移动范围。在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A以及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B中也相同。
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构成用于限制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移动范围的构造的抵接部ST包括第1抵接部ST1以及第2抵接部ST2。并且,第1抵接部ST1包括:第1右前抵接部ST11及第1左前抵接部ST12,形成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前侧(X1侧)的侧面;以及第1左后抵接部ST13及第1右后抵接部ST14,形成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后侧(X2侧)的侧面。此外,第2抵接部ST2包括:第2左前抵接部ST21及第2左后抵接部ST22,形成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左侧(Y1侧)的侧面;以及第2右后抵接部ST23及第2右前抵接部ST24,形成在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右侧(Y2侧)的侧面。
该构成起到如下效果:能够通过简单的构成限制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移动范围。即,该构成起到如下效果:能够通过简单的构成实现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止动机构。此外,该构成起到如下效果:与多个抵接部ST的一部分设置于中间部件3的构成相比,容易提高与止动机构相关的尺寸精度。这是因为,仅提高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的尺寸精度就能够提高与止动机构相关的尺寸精度。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应用各种变形以及置换等。此外,参照上述实施方式而说明的特征分别只要在技术上不矛盾就可以适当地组合。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驱动单元DM1由一个第1驱动用磁铁5A和一个第1线圈9A构成,但也可以由在X轴方向上分离配置的一对第1驱动用磁铁5A和一对第1线圈9A构成。对于第2驱动单元DM2也相同。
此外,在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A中,如图14所示,中间部件3是具有4个边部(第1边部3E1~第4边部3E4)的矩形环状的部件,但也可以如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00B那样,是不具有一个边部(第3边部3E3)的大致U字形状的部件(参照图21)。
本申请基于2021年12月15日提出的日本国专利申请2021-203681号而主张优先权,并通过参照而将该日本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援引到本申请中。
符号说明:
2:光学元件保持部件;2C:角部;2C1:第1角部;2C2:第2角部;2C3:第3角部;2C4:第4角部;2E:边部;2E1:第1边部;2E2:第2边部;2E3:第3边部;2E4:第4边部;2K:贯通孔;2P:凹部;2P1:第1凹部;2P2:第2凹部;2Q:凹部;2Q1:第1凹部;2Q2:第2凹部;2R:凹部;2S:凹部;2S1:第1凹部;2S2:第2凹部;2S3:第3凹部;2S4:第4凹部;2U:凹部;2U1:第1凹部;2U2:第2凹部;2U3:第3凹部;3:中间部件;3E:边部;3E1:第1边部;3E2:第2边部;3E3:第3边部;3E4:第4边部;3K:贯通孔;3P:凹部;3Q:凹部;3Q1:第1凹部;3Q2:第2凹部;3R:凹部;3S:凹部;3S1:第1凹部;3S2:第2凹部;3S3:第3凹部;3S4:第4凹部;3T:凹部;3T1:第1凹部;3T2:第2凹部;3T3:第3凹部;3T4:第4凹部;4:壳体;4A:外周壁部;4A1:第1侧板部;4A2:第2侧板部;4A3:第3侧板部;4A4:第4侧板部;4B:顶板部;4K:贯通孔;4S:收纳部;5:驱动用磁铁;5A:第1驱动用磁铁;5B:第2驱动用磁铁;6:检测用磁铁;6A:第1检测用磁铁;6B:第2检测用磁铁;7:金属部件;7A:第1金属部件;7B:第2金属部件;7C:第3金属部件;7D:第4金属部件;7E:第5金属部件;7F:第6金属部件;7G:第7金属部件;7H:第8金属部件;7I:第9金属部件;7J:第10金属部件;7K:第11金属部件;7L:第12金属部件;8:吸引用磁铁;8A:第1吸引用磁铁;8B:第2吸引用磁铁;9:线圈;9A:第1线圈;9B:第2线圈;10:磁传感器;10A:第1磁传感器;10B:第2磁传感器;11:下侧滚珠;11A:第1下侧滚珠;11B:第2下侧滚珠;11C:第3下侧滚珠;11D:第4下侧滚珠;12:上侧滚珠;12A:第1上侧滚珠;12B:第2上侧滚珠;12C:第3上侧滚珠;12D:第4上侧滚珠;13:磁性部件;13A:第1磁性部件;13B:第2磁性部件;13C:第3磁性部件;13D:第4磁性部件;13E:第5磁性部件;13F:第6磁性部件;14:磁性部件;14A:第1磁性部件;14B:第2磁性部件;14C:第3磁性部件;14D:第4磁性部件;15:绝缘基板;16:磁性部件;18:基座部件;18B:凹部;18B1:第1凹部;18B2:第2凹部;18K:贯通孔;18P:凸部;18P1:第1凸部;18P2:第2凸部;18S:凹部;18S1:第1凹部;18S2:第2凹部;18S3:第3凹部;18S4:第4凹部;18U:凹部;18U1:第1凹部;18U2:第2凹部;18U3:第3凹部;100、100A、100B:光学元件驱动装置;CG1~CG3、CG11~CG13:点;CP1、CP2、CP11~CP14、CP21、CP22、CP31~CP34:接点;DM:驱动单元;DM1:第1驱动单元;DM2:第2驱动单元;FB:固定侧部件;HS:外框;LB:下侧部件;MA:磁吸引单元;MA1:第1磁吸引单元;MA2:第2磁吸引单元;MA3:第3磁吸引单元;MA4:第4磁吸引单元;MA5:第5磁吸引单元;MA6:第6磁吸引单元;MB:可动侧部件;OE:光学元件;PD:位置检测单元;PD1:第1位置检测单元;PD2:第2位置检测单元;SP:空间;ST:抵接部;ST1:第1抵接部;ST11:第1右前抵接部;ST12:第1左前抵接部;ST13:第1左后抵接部;ST14:第1右后抵接部;ST2:第2抵接部;ST21:第2左前抵接部;ST22:第2左后抵接部;ST23:第2右后抵接部;ST24:第2右前抵接部;TR1、TR11:第1三角形;TR2、TR12:第2三角形;TR3、TR13:第3三角形;TR1F、TR11F:第1边;TR1S、TR11S:第2边;TR11T:假想线。

Claims (17)

1.一种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固定侧部件,包括支承部件;
光学元件保持部件,具有能够配置光学元件且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
中间部件,在上下方向上设置在上述支承部件与上述光学元件保持部件之间,能够相对于上述支承部件向与上下方向垂直的第1方向移动;
至少3个下侧滚珠,配置在上述支承部件与上述中间部件之间;
至少3个上侧滚珠,配置在上述中间部件与上述光学元件保持部件之间;
第1驱动单元,使上述中间部件相对于上述支承部件向上述第1方向移动;以及
第2驱动单元,使上述光学元件保持部件相对于上述中间部件向与上下方向垂直且与上述第1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移动,
上述光学元件保持部件能够相对于上述支承部件沿着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移动,
上述第1驱动单元具有:第1驱动用磁铁,设置于上述中间部件;以及第1线圈,以在上下方向上与上述第1驱动用磁铁对置的方式设置于上述支承部件,
上述第2驱动单元具有:第2驱动用磁铁,设置于上述光学元件保持部件;以及第2线圈,以在上下方向上与上述第2驱动用磁铁对置的方式设置于上述支承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其中,
上述中间部件具有使上述支承部件侧开放的第1收纳部,
上述第1驱动用磁铁配置在上述第1收纳部内且固定于上述中间部件,
上述光学元件保持部件具有使上述支承部件侧开放的第2收纳部,
上述第2驱动用磁铁配置在上述第2收纳部内且固定于上述光学元件保持部件,
上述第1驱动用磁铁以及上述第2驱动用磁铁配置成,至少一部分在上下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其中,
上述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具备磁吸引单元,该磁吸引单元产生在上下方向上将上述光学元件保持部件与上述支承部件相互吸引的力,
上述磁吸引单元具有:上述第2驱动用磁铁,设置于上述光学元件保持部件;吸引用磁铁,设置于上述光学元件保持部件;以及磁性部件,设置于上述支承部件,
上述磁性部件设置于上述支承部件,使得在上述第2驱动用磁铁以及上述吸引用磁铁的每个与上述磁性部件之间作用吸引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其中,
上述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具备3个上述上侧滚珠,
3个上述上侧滚珠中的一个位于两个上述吸引用磁铁之间,
3个上述上侧滚珠中的另一个在沿着上下方向的俯视下,位于将上述第2驱动用磁铁的中心与两个上述吸引用磁铁各自的中心连结而形成的第1三角形的外侧,并且与将上述第2驱动用磁铁的中心与两个上述吸引用磁铁中的一方的中心连结的上述第1三角形的第1边对置,
3个上述上侧滚珠中的剩余一个在沿着上下方向的俯视下,位于上述第1三角形的外侧,并且与将上述第2驱动用磁铁的中心与两个上述吸引用磁铁中的另一方的中心连结的上述第1三角形的第2边对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其中,
上述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具备3个上述下侧滚珠,
3个上述下侧滚珠中的一个位于两个上述吸引用磁铁之间,
3个上述下侧滚珠中的另一个在沿着上下方向的俯视下,位于上述第1三角形的外侧并且与上述第1边对置,
3个上述下侧滚珠中的剩余一个在沿着上下方向的俯视下,位于上述第1三角形的外侧并且与上述第2边对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其中,
上述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具备3个上述下侧滚珠以及3个上述上侧滚珠,
将上述第2驱动用磁铁的中心与两个上述吸引用磁铁各自的中心连结而形成的第1三角形、将3个上述上侧滚珠各自的中心连结而形成的第2三角形以及将3个上述下侧滚珠各自的中心连结而形成的第3三角形各自的重心在沿着上下方向的俯视下,位于上述第1三角形、上述第2三角形以及上述第3三角形重叠的区域内。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其中,
上述光学元件保持部件形成为具有第1边部、第2边部、第3边部以及第4边部的框形状,
上述第3边部配置成隔着上述贯通孔与上述第1边部对置,
在上述第1边部配置有沿着上述第1方向延伸的上述第2驱动用磁铁,
在上述第3边部的一端部配置有两个上述吸引用磁铁中的一方,
在上述第3边部的另一端部配置有两个上述吸引用磁铁中的另一方,
在上述第1边部的一端部配置有第1检测用磁铁,
在上述第1边部的另一端部配置有第2检测用磁铁,
第1磁传感器在上下方向上与上述第1检测用磁铁对置地设置于上述支承部件,
第2磁传感器在上下方向上与上述第2检测用磁铁对置地设置于上述支承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其中,
上述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具备磁吸引单元,该磁吸引单元产生隔着上述上侧滚珠将上述中间部件与上述光学元件保持部件相互吸引的力,
上述磁吸引单元包括设置于上述中间部件或者上述光学元件保持部件的吸引用磁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其中,
上述光学元件保持部件形成为具有隔着上述贯通孔相互对置的第1边部及第3边部、以及在和上述第1边部与上述第3边部对置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隔着上述贯通孔相互对置的第2边部及第4边部的框形状,
与上述第3边部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上述第3边部的宽度尺寸小于上述第1边部、上述第2边部以及上述第4边部的任一个的宽度尺寸,
上述中间部件具有在上下方向上与上述光学元件保持部件的上述第1边部、上述第2边部以及上述第4边部分别对置的第1边部、第2边部以及第4边部,
上述吸引用磁铁设置于上述中间部件中的上述第2边部和上述第4边部中的至少一方,或者设置于上述光学元件保持部件中的上述第2边部和上述第4边部中的至少一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其中,
在上述中间部件的上述第2边部,在分离的状态下固定有两个上述吸引用磁铁,
在上述中间部件的上述第4边部固定有上述第1驱动用磁铁,
上述磁吸引单元构成为包括两个上述吸引用磁铁、上述第1驱动用磁铁以及磁性部件,
上述磁性部件固定于上述光学元件保持部件,使得在上下方向上在两个上述吸引用磁铁以及上述第1驱动用磁铁的每个与上述磁性部件之间作用吸引力。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其中,
在上述中间部件,在分离的状态下固定有两个上述吸引用磁铁,并且,在与两个上述吸引用磁铁分离的位置固定有上述第1驱动用磁铁,
上述磁吸引单元构成为包括两个上述吸引用磁铁、上述第1驱动用磁铁以及磁性部件,
上述磁性部件固定于上述光学元件保持部件,使得在上下方向上在两个上述吸引用磁铁以及上述第1驱动用磁铁的每个与上述磁性部件之间作用吸引力,
上述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具备其他磁吸引单元,上述其他磁吸引单元产生隔着上述下侧滚珠将上述中间部件与上述支承部件相互吸引的力,
上述其他磁吸引单元构成为包括两个上述吸引用磁铁、上述第1驱动用磁铁以及其他磁性部件,
上述其他磁性部件固定于上述支承部件,使得在上下方向上在两个上述吸引用磁铁以及上述第1驱动用磁铁的每个与上述其他磁性部件之间作用吸引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其中,
上述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具备3个上述下侧滚珠,
3个上述下侧滚珠中的一个配置在两个上述吸引用磁铁之间,
3个上述下侧滚珠中的另一个配置成,在沿着上下方向的俯视下与向上述第2方向延伸的上述第1驱动用磁铁的一端部对置,
3个上述下侧滚珠中的剩余一个配置成,在沿着上下方向的俯视下与向上述第2方向延伸的上述第1驱动用磁铁的另一端部对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其中,
上述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具备3个上述上侧滚珠,
3个上述上侧滚珠中的一个在沿着上下方向的俯视下,位于将两个上述吸引用磁铁各自的中心连结的假想线的延长线上,并配置在上述吸引用磁铁的侧方,
3个上述上侧滚珠中的另一个在沿着上下方向的俯视下,位于将上述第1驱动用磁铁的中心与两个上述吸引用磁铁各自的中心连结而形成的三角形的外侧,并且与将上述第1驱动用磁铁的中心与两个上述吸引用磁铁中的一方的中心连结的上述三角形的一边对置,
3个上述上侧滚珠中的剩余一个在沿着上下方向的俯视下,位于上述三角形的外侧,并且与将上述第1驱动用磁铁的中心与两个上述吸引用磁铁中的另一方的中心连结的上述三角形的另一边对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其中,
上述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具备3个上述下侧滚珠以及3个上述上侧滚珠,
将上述第1驱动用磁铁的中心与两个上述吸引用磁铁各自的中心连结而形成的第1三角形、将3个上述上侧滚珠各自的中心连结而形成的第2三角形以及将3个上述下侧滚珠各自的中心连结而形成的第3三角形各自的重心在沿着上下方向的俯视下,位于上述第2三角形与上述第3三角形重叠的区域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其中,
上述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具备3个上述下侧滚珠以及3个上述上侧滚珠,
上述支承部件具有配置上述下侧滚珠且上方开放的3个下侧朝上凹部,
上述中间部件具有配置上述下侧滚珠且下方开放的3个下侧朝下凹部、以及配置上述上侧滚珠且上方开放的3个上侧朝上凹部,
上述光学元件保持部件具有配置上述上侧滚珠且下方开放的3个上侧朝下凹部,
3个上述下侧朝上凹部中的一个与3个上述下侧朝下凹部中的一个配置成隔着3个上述下侧滚珠中的一个对置,
3个上述下侧朝上凹部中的另一个与3个上述下侧朝下凹部中的另一个配置成隔着3个上述下侧滚珠中的另一个对置,
3个上述下侧朝上凹部中的一个、3个上述下侧朝下凹部中的一个、3个上述下侧朝上凹部中的另一个以及3个上述下侧朝下凹部中的另一个构成引导上述下侧滚珠的下侧滚珠引导构造,使得上述中间部件能够相对于上述支承部件向上述第1方向移动,
3个上述下侧朝上凹部中的剩余一个与3个上述下侧朝下凹部中的剩余一个配置成隔着3个上述下侧滚珠中的剩余一个对置,俯视下的大小大于上述下侧滚珠的直径,
3个上述上侧朝上凹部中的一个与3个上述上侧朝下凹部中的一个配置成隔着3个上述上侧滚珠中的一个对置,
3个上述上侧朝上凹部中的另一个与3个上述上侧朝下凹部中的另一个配置成隔着3个上述上侧滚珠中的另一个对置,
3个上述上侧朝上凹部中的一个、3个上述上侧朝下凹部中的一个、3个上述上侧朝上凹部中的另一个以及3个上述上侧朝下凹部中的另一个构成引导上述上侧滚珠的上侧滚珠引导构造,使得上述光学元件保持部件能够相对于上述中间部件向上述第2方向移动,
3个上述上侧朝上凹部中的剩余一个与3个上述上侧朝下凹部中的剩余一个配置成隔着3个上述上侧滚珠中的剩余一个对置,俯视下的大小大于上述上侧滚珠的直径。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其中,
上述光学元件保持部件形成为具有隔着上述贯通孔相互对置的第1边部及第3边部、以及在和上述第1边部与上述第3边部对置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隔着上述贯通孔相互对置的第2边部及第4边部的框形状,
上述中间部件具有在上下方向上与上述光学元件保持部件的上述第1边部、上述第2边部以及上述第4边部分别对置的第1边部、第2边部以及第4边部,并且具有与上述光学元件保持部件的上述第3边部对置的部分被切掉而成的形状,
固定于上述光学元件保持部件的上述第2驱动用磁铁配置在上述中间部件的被切掉而成的部分。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其中,
上述固定侧部件具有与上述支承部件一起构成外框的金属制的罩部件,
上述中间部件以及上述光学元件保持部件收纳在上述外框内,
上述光学元件保持部件在俯视下大于上述中间部件,
在上述光学元件保持部件的外周面设置有在上述光学元件保持部件向上述第1方向移动时能够与上述罩部件的内侧面抵接的第1抵接部、以及在上述光学元件保持部件向上述第2方向移动时能够与上述罩部件的内侧面抵接的第2抵接部,限制上述光学元件保持部件的移动范围。
CN202280074067.2A 2021-12-15 2022-12-12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 Pending CN11821588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203681 2021-12-15
JP2021-203681 2021-12-15
PCT/JP2022/045698 WO2023112896A1 (ja) 2021-12-15 2022-12-12 光学素子駆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215882A true CN118215882A (zh) 2024-06-18

Family

ID=86774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74067.2A Pending CN118215882A (zh) 2021-12-15 2022-12-12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3112896A1 (zh)
CN (1) CN118215882A (zh)
WO (1) WO202311289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52034A (ja) * 2006-12-18 2008-07-03 Tamron Co Ltd 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レンズユニット、カメラ
JP2008304850A (ja) * 2007-06-11 2008-12-18 Tamron Co Ltd 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レンズユニット、カメラ
JP2011175036A (ja) * 2010-02-23 2011-09-08 Nittoh Kogaku Kk 手振れ補正装置
EP3370105A1 (en) * 2014-11-14 2018-09-05 LG Innotek Co., Ltd. Lens moving apparatus
KR102140296B1 (ko) * 2015-11-13 2020-07-3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12896A1 (ja) 2023-06-22
JPWO2023112896A1 (zh) 2023-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69445B (zh) 光学调节装置
US9904072B2 (en) Lens driving device
JP2008225158A (ja) ステージ装置、及びステージ装置を利用したカメラの手振れ補正装置
US20230171495A1 (en) Control method of driving mechanism
CN116566158A (zh)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
JP5254052B2 (ja) 像振れ補正装置、撮像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カメラユニット
CN118215882A (zh)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
JP2021076789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7199583A (ja) ステージ装置
JP2023051483A (ja) 光学ユニット及びスマートフォン
JP2023031806A (ja) 光学ユニット
CN219068291U (zh) 传感器移位致动器和包括其的装置
KR102632373B1 (ko) 센서 시프팅 액추에이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US11808951B2 (en) Actuator for camera, and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CN206788528U (zh) 双轴倾斜活动装置、照相装置、光学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13276093U (zh) 光学部件驱动装置、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JP4810216B2 (ja) ステージ装置のロック機構
CN118068502A (zh)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
US7239461B2 (en) Objective lens drive device
JP2008116608A (ja) 二次元駆動装置
CN112987450B (zh) 光学部件驱动装置、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WO2022196440A1 (ja) 光学素子駆動装置
CN115190193A (zh)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2181640A1 (ja) 反射体駆動装置
US20220070379A1 (en) Optical Member Driving Device, Camera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