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26400A - 潜望式摄像模组 - Google Patents

潜望式摄像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26400A
CN117826400A CN202211192969.4A CN202211192969A CN117826400A CN 117826400 A CN117826400 A CN 117826400A CN 202211192969 A CN202211192969 A CN 202211192969A CN 117826400 A CN117826400 A CN 1178264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groove
driving
support mechanism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9296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9296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2640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19067 priority patent/WO202406716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8264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264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潜望式摄像模组,所述潜望式摄像模组包括:基座,包括基座侧壁和基座底面;光转向组件,包括反射构件,用于改变光学路径,包括被支撑在基座底面上的第一支承机构,支撑反射构件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机构上的第二支承机构,以及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支承机构及其支撑的部件绕第一旋转轴旋转运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承机构及其支撑的部件绕第二旋转轴旋转运动;镜头组件,设置在所述光转向组件的出光侧,包括至少一镜头部、一镜头载体和一第二驱动部,所述镜头部设置于所述镜头载体,所述第二驱动部驱动所述镜头载体,带动所述镜头部沿着光轴方向运动。

Description

潜望式摄像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模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潜望式摄像模组的解决方案及相应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来,由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而普遍化的如智能手机类便携终端,小型化以及轻便化的摄像头模块出现,因此在便携终端本体上至少配置有一个以上的摄像头模块。客户对摄像模组的设计需求日渐增高,用户不仅要求移动终端上配置的摄像头模块具有高容量、高性能的特点,并且还需求开发达到数码相机(DSLR)标准的摄像头模块,摄像头模块的开发在维持高性能高容量的同时,需满足小型化以及轻便化的发展趋势。
其中潜望式摄像模组通过在前端安置反射棱镜的方式,将入射到摄像模组前端的光束进行反射,以改变光线的方向,再通过镜头组件和滤色片后到达感光芯片,从而将摄像模组横放的方式安装于电子设备中,进而保障长焦距摄像模组在满足长焦距拍摄效果的同时降低长焦摄像模组的高度。因此,潜望式摄像模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终端设备小型化以及光学变焦的要求,通过转变入射光线的角度,合理改变较长的镜头结构,降低模组高度。
摄像模组通过马达实现拍摄过程中的光学自动对焦功能(以下简称对焦或变焦功能,Auto Focus,自动对焦)、变焦功能和光学防抖功能(以下简称防抖功能:Optical ImageStabilization,光学图像稳定)。对焦或变焦功能是指通过马达使透镜***在光轴方向上线性运动从而调节焦点,对被摄体进行聚焦,以在位于透镜后部的图像传感器(CMOS、CCD等)处产生清晰图像的功能。防抖功能是指由于拍摄发生抖动时,通过马达防抖控制来补偿图像模糊的技术,图像传感器在对通过透镜***射入的光进行摄像并将其转换为图像信号。
对焦或变焦功能、变焦功能以及防抖功能的增加,使得摄像模组的驱动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另外,摄像模组需要配备对应的致动器,一方面导致摄像模组尺寸增大,而预留给摄像模组的安装空间也有限,另一方面,驱动结构的增加,使得镜头以及其他部件的重量增加,使得需要更大的驱动力来实现,这使得模组驱动的能耗增加。另外,摄像模组驱动结构的复杂,使得摄像模组各个部件的组装难度增加,工艺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潜望式摄像模组,通过光转向组件实现光学防抖,镜头组件实现对焦或变焦,以实现被安装在既定的壳体的内部空间内,在实现防抖以及对焦或变焦的同时,满足小型化的要求。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潜望式摄像模组,通过不包括透镜等而具有相对低的重量的第一驱动部驱动反射构件来实现防抖功能,镜头组件实现对焦或变焦的功能,能够明显地减少模组整体的功耗。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潜望式摄像模组,通过光转向组件实现光学防抖,镜头组件仅实现对焦或变焦功能,不进行防抖功能,能够在单一镜头模块中减少结构组件,使得镜头组件的高度尺寸较小,从而降低摄像模组的高度。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潜望式摄像模组,镜头组件不包括用于防抖的驱动组件,从而具有相对低的重量,第二驱动部给该镜头部提供足够的驱动力,从而实现小功率驱动。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潜望式摄像模组,通过采用一体成型的基座,将光转向组件的第一支承机构、第一保持元件和第一驱动组件至少部分设置于基座底面,第二保持元件也设置于靠近基座的底侧方位,能够便于在一体成型基座的情况下便于组装,同时又能够有效地容置驱动组件和支撑或保持第一和第二保持元件,实现小型化。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潜望式摄像模组,通过将第一凹槽和该第二凹槽的至少一者设置为在垂直于第二旋转轴的横截面为与第一保持元相适配的凹槽形状,减小绕第二旋转轴旋转的驱动阻力。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潜望式摄像模组,至少两个的第一保持元件的球心连线构成第二旋转轴,第一保持元件在第一凹槽内绕第二旋转轴原地滚动,引导第一支承机构以及其支撑的其他部件绕第二旋转轴相对于基座旋转运动,实现小功率驱动大的旋转角度。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潜望式摄像模组,第一保持件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构成的空间内绕第二旋转轴原地滚动,带动第一支承机构以及其支撑的部件绕第二旋转轴旋转运动,通过小的位移实现大角度的旋转调整,同时又能够满足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足够的驱动力,提高驱动效率。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潜望式摄像模组,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的至少一者设置有绕在第一旋转轴上伸长的槽形状或者是沿光轴(Z轴)延伸且在垂直于光轴(Z轴)的横截面为槽形状,减小绕第一旋转轴旋转的阻力。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潜望式摄像模组,第二保持元件为球形构件,第三凹槽被设置为基于球形构件的半球形凹槽,第四凹槽的部分为梯形槽,部分为平面槽,部分第二保持元件可滚动地在半球形的第三凹槽内运动,实现低功耗的在平面内旋转运动。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潜望式摄像模组,第二保持元件在半球形的第三凹槽内绕平行于第一旋转轴的方向原地滚动,引导第二支承机构及其支撑的其他部件以第一旋转轴为旋转中心,旋转半径为至少两个的第二保持元件的球心连线的一半,实现在平面内的旋转运动。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潜望式摄像模组,彼此相对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沿平行于XY平面的横截面的宽度随着深度变大而变小的形状,彼此相对的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中的至少一者沿平行于XY平面的横截面的宽度随着深度增加而变小,使第一保持元件带动第一支承机构及其支撑的部件绕第二旋转轴的运动与该第二保持元件带动第二支承机构及其支撑的部件绕第一旋转轴的运动彼此之间互不干扰。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潜望式摄像模组,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在同一横截面上且相互垂直相交,以防止其中一层保持元件旋转运动时对另一层产生干扰。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潜望式摄像模组,第一保持元件与部分的第二保持元件的球心位于同一XY横截面上,以防止其中一层的保持元件旋转运动时对另一层保持元件的运动产生干扰。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潜望式摄像模组,第一保持元件与第二保持元件在沿X轴方向(高度方向)上错位设置,降低第一支承机构的厚度,从而降低光转向组件的高度,实现摄像模组的小型化和轻薄化。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潜望式摄像模组,第一保持件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构成的空间内绕第二旋转轴原地滚动,设置在第一层,能够大大降低驱动组件的驱动能耗。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潜望式摄像模组,通过单一驱动磁石,上下分别设置第一磁吸构件和第二磁吸构件,分别夹持两层保持元件,两层保持元件沿高度方向上进行层叠,可以基于一体成型的基座进行组装,使得组装方便。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潜望式摄像模组,通过单一驱动磁石,上下分别设置第一磁吸构件和第二磁吸构件,分别夹持两层保持元件,减少了结构件,结构紧凑精简,降低了光学防抖的驱动部件的重量,在实现小型化的同时给反射构件提供足够的驱动力,实现防抖。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潜望式摄像模组,第五凹槽和该第六凹槽的至少一者设置为在垂直于Z轴的横截面为与第三保持元件适配的凹槽形状,减小驱动阻力。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潜望式摄像模组,通过单侧第三保持元件共用槽形槽的结构,简化了镜头载体的结构,降低镜头载体的重量,降低了功耗,同时,增加了镜头载体以及镜头部的对焦行程距离。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潜望式摄像模组,第三保持元件在半球形的第五凹槽内原地滚动,精度高,运动机构稳定,对镜头载体沿光轴移动过程中的title影响较小,从而成像更加稳定。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潜望式摄像模组,在沿YZ平面方向(水平方向)上,对焦或变焦磁吸组件与第三驱动磁石错位设置,与第三保持元件错位设置,为第三保持元件的运动预留空间。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潜望式摄像模组,对焦或变焦磁吸组件间接与第三驱动磁石产生吸引力来夹持第三保持元件,通过设置额外的导磁片,通过磁化作用,与位于基座底面的对焦或变焦磁吸组件产生作用,为第三保持件以及镜头载体的第六凹槽、基座底面上的第五凹槽的位置避让出足够的空间。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申请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本申请的这些和其他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中根据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根据实施例的摄像模组除去盖板后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中根据实施例的摄像模组不包括感光组件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中根据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的分解示意图。
图5A是本申请中根据实施例的摄像模组沿着图3中A-A截取的截面图。图5B是本申请中根据实施例的摄像模组沿着图3中B-B截取的截面图。
图5C是本申请中根据实施例的摄像模组沿着图3中C-C截取的截面图。
图5D是本申请中根据实施例的摄像模组沿着图3中D-D截取的截面图。
图6是本申请中根据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基座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中根据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光转向组件与基座的部分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中根据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光转向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中根据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镜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中根据实施例的摄像模组基座与光转向组件、镜头组件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中根据实施例的摄像模组主线路板与线圈、基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任何实施方式之前,应理解的是,本发明在其应用中并不限于以下描述阐述或以下附图图示的部件的构造和布置细节。本发明能够具有其他实施方式并且能够以各种方式实践或进行。另外,应理解的是,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术语出于描述的目的并且不应该被认为是限制性的。本文中使用“包括”、“包括”或“具有”及其变型意在涵盖下文中陈列的条目及其等同物以及附加条目。除非另有指定或限制,否则术语“安装”、“连接”、“支撑”和“联接”及其变型被广泛地使用并且涵盖直接安装和间接的安装、连接、支撑和联接。此外,“连接”和“联接”不限于物理或机械的连接或联接。
并且,第一方面,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第二方面,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图1是摄像模组1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摄像模组1去除盖板后的示意图,图3为摄像模组1不包括感光组件的示意图,图4为摄像模组1的部分分解示意图,图5A-5D为摄像模组1的截面图(分别沿着图3的线A-A、B-B、C-C和D-D截取),图6为摄像模组基座的示意图。参照图1至图6,摄像模组1包括一壳体10、设置在壳体10的一光转向组件20、一镜头组件30和一感光组件40。
该光转向组件20被设置在该镜头组件30的前方或该镜头组件30的入光侧,该光转向组件20用于改变入射光的路线,在部分可选实施例中采用棱镜或反射镜面进行反射,实现光路转折。该镜头组件30被设置在该感光组件40的感光路径上,通过光转向组件20来改变进入该光转向组件20的入射光的传播方向,使得转折后的光通过该镜头组件30的光学路径,光线经过该镜头组件20的光路校正后被该感光组件40接收而成像。
该壳体10具有一中空腔体,用于容纳该光转向组件20、镜头组件30和感光组件40。该壳体10进一步包括一基座11和一盖板12。在该壳体10内,该光转向组件20设置在该镜头组件30的入光侧,该感光组件40设置在该镜头组件30的出光侧。换言之,沿着该镜头组件的光轴方向,即该壳体的长度方向,从该壳体10的一侧到壳体的另一侧依次设置光转向组件20、镜头组件30和感光组件40。在部分可选实施例中,该壳体10是一体成型结构,其中包括沿着长度方向延伸一体成型的基座11,以提供该光转向组件20、镜头组件30和感光组件40的更好安装基准。
参照图1和图6,该基座11包括位于上侧的开口111、环绕在周围的基座侧壁112以及基座底面113。该盖板12被设置在该基座11的开口111,该基座11的基座侧壁112、基座底面113和该盖板12共同构成该壳体10的内部空间。该盖板12覆盖在开口111,使得该壳体10的内部空间不可见。该壳体10的内部空间包括光转向组件安装区114、镜头组件安装区115和感光组件安装区116。其中,该光转向组件安装区114用于容纳该光转向组件20,该镜头组件安装区115用于容纳该镜头组件30,该感光组件安装区116用于容纳该感光组件40。光转向组件安装区114镜头组件安装区115感光组件安装区116
该基座11可以是一体成型,即基座底面113是一体成型,基座侧壁112自基座底面113一体向上延伸形成,使得该光转向组件20、该镜头组件30以及该感光组件40设置于该壳体10的内部空间中。在部分可选实施例中,该基座11也可以是由分别设置有一个或以上的该光转向组件20、该镜头组件30以及该感光组件40的分开的各个该基座部分彼此连接形成。
在部分可选实施例中,该基座侧壁112设置有第一突出壁1121和第二突出壁1122,该第一突出壁1121和该第二突出壁1122将壳体的内部空间分割为光转向组件安装区114、镜头组件安装区115和感光组件安装区116。其中,该第一突出壁1121将光转向组件安装区114和该镜头组件安装区115分隔,即该光转向组件20被设置在第一突出壁1121的一侧,该镜头组件30被设置在第一突出壁1121的另一侧。该第二突出壁1122将该镜头组件安装区115和该感光组件安装区116分隔,即该镜头组件30被设置在第二突出壁1122的一侧,感光组件40被设置在第二突出壁1122的另一侧。其中,该第一突出壁1121和第二突出壁1122可以自该基座侧壁112向内延伸形成。
参照图1,该盖板12包括盖板主体121和入射光进入的开口122,该盖板主体121覆盖在基座11的开口111,该开口122设置在该光转向组件20的上方。入射光通过开口122进入,通过光转向组件20被改变光路方向,穿过镜头组件30,到达感光组件40,从而成像。该盖板12可以一体地成型,以覆盖基座11的开口111,也可以是由分别覆盖光转向组件安装区114、镜头组件安装区115和感光组件安装区116的各个分开的构件形成。
参照图2,该摄像模组1的壳体10还可以包括一垫片13,为一弹性构件,设置于基座11和盖板12之间,填充基座11与盖板12之间的结构间隙,从而使得基座11和盖板12紧密固定。
为便于理解,在本申请中,通过建立空间坐标系来进行说明。定义镜头的光轴的方向为Z轴方向,垂直于光轴所在平面的第一预设方向为X轴方向,垂直于光轴所在平面的第二预设方向为Y轴方向。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定义入射光的方向为X轴方向,X轴方向和Y轴方向相互垂直,Z轴方向垂直于X轴方向和Y轴方向所在平面,换言之,X轴、Y轴和Z轴构成了三维立体直角坐标系。
摄像模组1可具有对焦或变焦功能、变焦功能、光学防抖功能中的至少一种。为实现诸如对焦或变焦功能、变焦功能、光学防抖功能,摄像模组1需要配备对应的致动器,从而导致摄像模组尺寸增大,而预留给摄像模组的安装空间也有限。
为此,提供一摄像模组1,其中,通过不同的功能组件上实现不同的功能。该摄像模组1包括一第一驱动部24和一第二驱动部33,其中,该第一驱动部24被设置于光转向组件20,用于驱动反射构件23进行防抖,该第二驱动部33被设置于镜头组件30,用于驱动镜头部31进行对焦或变焦。光转向组件20实现光学防抖功能,镜头组件40实现对焦或变焦功能,以实现被安装在既定的壳体10的内部空间内,在实现防抖以及对焦或变焦的同时,满足小型化的要求。
该光转向组件20通过第一驱动部24改变通过开口111入射的光线的路径,实现光学防抖功能。当捕捉图像或运动图像时,由于用户的手抖或其他抖动,图像会模糊或运动图像会抖动。与抖动对应的相对位移被提供到该第一驱动部24,该第一驱动部24驱动反射构件23来校正用户的手抖或其他抖动。。
通过由于其不包括透镜等而具有相对低的重量的第一驱动部24的运动来实现防抖功能,因此,可显著地减少功耗。也就是说,为了实现防抖功能,对其执行防抖的光通过其上设置有反射构件23的第一驱动部24的运动来改变光的运动方向而被指向为入射到镜头组件40,而无需使包括镜头组件30或感光组件40运动。
光线经该镜头组件30被该感光组件40接收而成像,该镜头组件30实现对焦功能。当捕捉图像时,该镜头组件30通过设置有镜头部31的第二驱动部33运动来调整镜头部31与感光组件40的间距,实现清晰成像。在部分可选实施例中,通过镜头组件30仅实现对焦或变焦功能,不进行防抖功能以及变焦功能,减少结构组件,能够使得镜头组件30高度尺寸减小。当然,镜头组件30也可以进行包括对焦或变焦功能以外的防抖功能以及变焦功能,以满足不同的拍摄场景需求。参照图2至图8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该光转向组件20被阐明。在本申请中,该光转向组件20被设置在该基座11的光转向组件安装区114,该光转向组件20包括设置在该基座11并由该基座底面113支承的一第一支承机构21、安装在该第一支承机构21上的一第二支承机构22、安装在该第二支承机构22上的一反射构件23以及为该反射构件23提供驱动力的一第一驱动部24。
该反射构件23用于改变光学路径。在本申请的部分可选实施例中,反射构件23是可以反射光的镜面或者棱镜。如图5C所示,该反射构件23使得光线实现90°方向的转折,该反射构件23可以为一棱镜,包括两直角面231和232以及一反射面233,其中该反射面233为一斜面,各个直角面231和232分别与该反射面233形成45°夹角,相互垂直的第一光路201和第二光路202形成在该反射面233,其中,第一光路201与入射光方向平行,第二光路202与镜头组件30的光轴方向平行,镜头组件30和感光组件40依次被设置在第二光路202,即第一光路201与X轴方向平行,第二光路202与Z轴方向平行,直角面231为入射面,直角面232为出射面,入射的光线由直角面231沿第一光路201进入,经该反射面233反射改变光路,沿第二光路202经过直角面232出射出反射构件23,经过镜头组件30,到达感光组件40。
该反射构件23固定设置在该第二支承机构22上。该第二支承机构22包括一安装面221,该安装面221可以为倾斜表面,与该反射构件23的反射面233适配,使得该反射构件23被稳定固定在第二支承机构22上。
其中,该第二支承机构22被可活动地安装在壳体10的内部空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二支承机构22能够绕着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旋转运动。其中,第一旋转轴平行于X轴,第二旋转轴平行于Y轴。
该第二支承机构22可活动地设置于该第一支承构件21上,可相对于该第一支承机构21绕第一旋转轴旋转。
该第一支承机构21可活动地设置于该基座11上,可相对于该基座11绕第二旋转轴旋转。该第一驱动部24适于驱动该反射构件23运动,即驱动该反射构件23进行光学防抖。该第一驱动部24包括一第一驱动组件241、一第二驱动组件242,其中,该第一驱动组件241位于该第一支承机构21和该基座底面113之间,该第二驱动组件242位于该第二支承机构22和该基座11之间,该第一驱动组件241用于驱动该反射构件23绕第二旋转轴运动,该第二驱动组件242用于驱动该反射构件23绕第一旋转轴运动。
其中,该第一驱动组件241包括一第一驱动线圈2411和一第一驱动磁石2412。在部分可选实施例中,该第一驱动磁石2412被设置在第一支承机构21,该第一驱动线圈2411被设置于该第一驱动磁石2412的相对面。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磁石2412被设置在第一支承机构21的下侧面,该第一支承机构21下表面设置有容纳槽,用于容纳该第一驱动磁石2412。该光转向组件安装区114对应的的基座底面113上设置有第一驱动线圈槽1141,该第一驱动线圈2411被设置在基座11的该第一驱动线圈槽1141内,使该第一驱动线圈2411位于该第一驱动磁石2412的磁场内。
其中,该第二驱动组件242包括一第二驱动线圈2421和一第二驱动磁石2422。在部分可选实施例中,该第二驱动磁石2422被设置在第二支承机构22,该第二驱动线圈2421被设置于该第二驱动磁石2422的相对面。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磁石2422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为2422a和2422b,分别被设置在第二支承机构22的两侧,该第二支承机构22与基座11的两长侧壁相对的两侧设置有容纳槽,用于容纳该第二驱动磁石2422。该第二驱动线圈2421的数量与该第二驱动磁石2422一致,为2421a和2421b。该光转向组件安装区114对应的基座侧壁112上设置有该第二驱动线圈槽1142,该第二驱动线圈2421被设置在基座11的第二驱动线圈槽1142内,使得该第二驱动线圈2421位于该第二驱动磁石2422的磁场内。
该光学转向组件20还包括一防抖保持组件25,该防抖保持组件25包括一第一保持元件251和一第二保持元件252。该第一支承机构21通过该第一保持元件251被支撑于该基座11,该第一保持元件251具有球形或柱状结构,使得该第一支承机构21在驱动线圈或其他类型驱动组件作用下绕第二旋转轴旋转。该第二支承机构22通过该第一保持元件251和该第二保持元件252被支撑于该基座11,该第二保持元件252具有球形或柱状结构,使得该第二支承机构22在驱动线圈或其他类型驱动组件作用下能够绕第二旋转轴旋转和第一旋转轴任一者旋转。
在部分可选实施例中,该第一保持元件251和第二保持元件252分别被设置在该第一支承机构21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即该第一保持元件251被设置在该基座11与该第一支承机构21之间,该第二保持元件252被设置在该第一支承机构21和该第二支承机构22之间。该第一支承机构21及其支撑的其他部件,包括但不限于第二保持元件252、第二支承机构22、反射构件23等部件,在该第一保持元件251以及设置于第一支承机构21的至少一第二凹槽211和/或设置于基座11的至少一第一凹槽1143的导引下绕第二旋转轴旋转,换言之,即上述结构带动反射构件23进行绕第二旋转轴旋转运动;在部分可选实施例中,该第二支承机构22及其支撑的其他部件,包括但不限于反射构件23等部件,在该第二保持元件252以及设置于第一支承机构21的至少一第三凹槽212和/或设置于第二支承机构的至少一第四凹槽222的导引下绕第一旋转轴旋转,换言之,即上述结构带动反射构件23进行绕第一旋转轴旋转运动。
值得一提的是,本专利申请方案中该基座11优选采用一体成型方案,上述方案使得该光转向组件20的第一支承机构21、第一保持元件251和第一驱动组件241至少部分设置于该基座11的底面,进一步的,该第二保持元件252也设置于靠近该基座11的底侧方位,能够便于在一体成型基座的情况下便于组装,同时又能够有效的容置上述驱动组件和支撑/保持元件,实现小型化。
该第一支承机构21可被活动地支承在基座底面113上,该第一保持元件251被设置在该第一支承机构21和该基座1底面113之间。该第一支撑机构21和该基座底面113中的至少一设置有凹槽,以容纳该第一保持元件251。
参照图5A-5C和图6所示,在部分可选实施例中,该光转向组件安装区114对应的的基座底面113上设置有至少一第一凹槽1143,该第一支承机构21的下侧面设置有至少一第二凹槽211,该第一凹槽1143和该第二凹槽211彼此相对来固定该第一保持元件251。
该第一保持件251部分***到基座11的该第一凹槽1143和该第一支承机构21的第二凹槽211。其中,该第一凹槽1143、该第二凹槽211的位置和数量可对应于该第一保持件251的位置和数量。
该第一保持件25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在本申请的部分可选实施例中,该第一保持元件251可以包括保持元件251a和251b,沿Y轴(即第二旋转轴)排列且对称设置。该基座11的第一凹槽1143包括第一凹槽1143a和1143b,沿Y轴排列且对称设置,该第一支承机构21的第二凹槽211包括第二凹槽211a和211b,沿Y轴排列对称设置,该第一凹槽1143和该第二凹槽211彼此相对固定该第一保持元件251。该第一支承机构21以及其支撑的其他部件在该第一保持元件251以及该第一凹槽1143或/和该第二凹槽211的导引下绕第二旋转轴旋转运动,因此,该第一凹槽1143和该第二凹槽211的至少一者设置为在垂直于第二旋转轴的横截面为与该第一保持元件251相适配的凹槽形状。
在部分可选实施例中,该第一保持件251可以是球形构件。该第一保持件251可部分地***到设置在该基座11的第一凹槽1143或可部分地***到该第一支承机构21的第二凹槽211。为实现该第一保持件251绕第二旋转轴旋转可动,在沿其他方向上的运动被限制,该第一凹槽1143和第二凹槽211的至少一者设置为与该第一保持元件251匹配的凹槽,可以基于该第一保持元件251的形状进行设置。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如图5A-图6所示,该第一保持元件251为球形构件,该第一凹槽1143被设置为基于球形构件的半球形凹槽,该第二凹槽211为槽形状,第一保持元件251可滚动地在半球形的第一凹槽1143内运动。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保持元件251为球形构件,基座底面113上设置有与该第一保持元件251匹配的半球形凹槽固定该第一保持元件251的下半部分,该第一支承机构21的下侧面设置有槽形状凹槽固定第一保持元件251的上半部分,该第一支承机构21以及其支撑的其他部件在球形的该第一保持元件251、基座底面113上的半球形凹槽以该第一支承机构21的槽形凹槽的导引下绕着第二旋转轴进行旋转运动。其中,该第一保持元件251可以包括保持元件251a和251b,该保持元件251a和251b的球心连线构成第二旋转轴,该第一保持元件251在半球形的第一凹槽1143内绕第二旋转轴原地滚动,引导第一支承机构21以及其支撑的其他部件绕第二旋转轴相对于基座11旋转运动。
值得一提的是,本申请中,该第一保持件251在该第一凹槽1143和第二凹槽211构成的空间内绕第二旋转轴原地滚动,带动该第一支承机构21以及其支撑的部件绕第二旋转轴旋转运动,通过小的位移实现大角度的旋转调整,同时又能够满足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足够的驱动力,提高驱动效率。
该第二支承机构22被可活动地支承在该第一支承机构21上,该第二保持元件252被设置在该第一支承机构21和该第二支承机构22之间。该第一支承机构21和该第二支承机构22中的至少一设置有凹槽,以容纳该第二保持元件252。在部分可选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承机构21的上侧面设置有至少一第三凹槽212,该第二支承机构22的下侧面设置有至少一第四凹槽222,该第三凹槽212和该第四凹槽222彼此相对来固定第二保持元件252。
该第二保持元件252部分***到第一支承机构21的该第三凹槽212和第二支承机构22的该第四凹槽222。其中,该第三凹槽212和该第四凹槽222的位置和数量可对应于该第二保持件252的位置和数量。
该第二保持件25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在本申请的部分可选实施例中,该第二保持件252可以包括第二保持元件252a、252b和252c。其中,该第二保持元件252a、252b沿Y轴排列且对称设置,该第二保持元件252c设置在该第二保持元件252a、252b的中垂线上,与该第二保持元件252a、252b错开设置,其中,该第二支承机构22以及其支撑的其他部件在该第二保持元件252a、252b以及该第三凹槽212和该第四凹槽222的导引下绕第一旋转轴进行平面旋转运动,该第二保持件252c提供一稳定支撑点,使得该第二支承机构22以及其支撑的其他部件在平面旋转中保持稳定。对应地,该第一支承机构21的上侧面设置有该第三凹槽212,包括第三凹槽212a、212b、212c,该第二支承机构22的下侧面设置有该第四凹槽222,包括第四凹槽222a、222b、222c,该第三凹槽212和该第四凹槽222彼此相对固定该第二保持元件252,即该第二保持元件252a被设置在该第三凹槽212a和该第四凹槽222a之间,该第二保持元件252b被设置在该第三凹槽212b和该第四凹槽222b之间,该第二保持元件252c被设置在该第三凹槽212c和该第四凹槽222c之间。该第二支承机构22以及其支撑的其他部件能够在该第二保持元件252a、252b以及该第三凹槽212和该第四凹槽222的导引下绕第一旋转轴进行平面旋转运动,因此,该第三凹槽212和该第四凹槽222的至少一者设置有绕在第一旋转轴上伸长的槽形状或者是沿光轴(Z轴)延伸且在垂直于光轴(Z轴)的横截面为槽形状。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二支承机构22的第四凹槽222的部分为梯形槽,部分为平面槽,以实现该第二支承机构22等部件绕第一旋转轴的旋转运动。其中,该第四凹槽222a、222b为梯形槽,该第四凹槽222c为平面槽,该第四凹槽222a、222b以及222c基于第一旋转轴设置,以使该第二保持元件252带动该第二支承机构22等绕第一旋转轴旋转运动。
在部分可选实施例中,该第二保持件252可以是球形构件。该第二保持件252可部分地***到该第一支承机构21的第三凹槽212和该第二支承机构22的第四凹槽222。为实现第二保持件252带动第二支承机构22绕第一旋转轴旋转可动,在沿其他方向上的运动被限制,该第三凹槽212和该第四凹槽222的至少一者设置为与该第二保持元件252匹配的凹槽,可以基于该第二保持元件252的形状进行设置。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A-图6所示,该第二保持元件252为球形构件,该第三凹槽212被设置为基于球形构件的半球形凹槽,该第四凹槽222的部分为梯形槽,部分为平面槽,部分该第二保持元件252可滚动地在半球形的第三凹槽212内运动。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二保持元件252为球形构件,该第一支承机构21的上侧面设置有与该第二保持元件252匹配的半球形凹槽固定该第二保持元件252的下半部分,该第二支承机构22的下侧面设置有梯形槽固定部分该第二保持元件252的上半部分,其中,该第二保持元件252包括保持元件252a、252b和252c,经过该第二保持元件252a、252b的球心连线的中点平行于X轴形成该第一旋转轴,该第二保持元件252a、252b的球心连线构成旋转直径,该第二保持元件252c形成稳定支点,即2个球形构件形成平面旋转圆周,第3个球形构件形成平面旋转支撑点。该第二保持元件252在半球形的第三凹槽212内绕平行于第一旋转轴的方向原地滚动,引导该第二支承机构22及其支撑的其他部件以第一旋转轴为旋转中心,旋转半径为该第二保持元件252a、252b的球心连线的一半,实现在平面内的旋转运动。
在部分可选实施例中,为使该第一保持元件251带动该第一支承机构21及其支撑的部件绕第二旋转轴的运动与该第二保持元件252带动该第二支承机构22及其支撑的部件绕第一旋转轴的运动彼此之间互不干扰,即当该第二支承机构22被该第二保持元件252带动绕着第一旋转轴旋转时,***到该第一凹槽1143和该第二凹槽211中的该第一保持元件251不运动,而需要被固定。因此,彼此相对的该第一凹槽1143和该第二凹槽211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沿平行于XY平面的横截面的宽度随着深度变大而变小的形状,其中,凹槽的截面可以是“V”形状、“U”形状、圆形形状或多边形形状,以限制该第一保持元件251绕第一旋转轴的运动。同样地,当该第一支承机构21被该第一保持元件251带动绕第二旋转轴旋转时,***到该第三凹槽212和该第四凹槽222的第二保持元件252不运动,彼此相对的该第三凹槽212和该第四凹槽222中的至少一者沿平行于XY平面的横截面的宽度随着深度增加而变小,以限制该第二保持元件251绕第二旋转轴的运动,可以是“V”形状、“U”形状、圆形形状或多边形形状。另外,为了该第一保持件251和该第二保持件252易于运动或旋转的目的,其中,该第一凹槽1143、该第二凹槽211、该第三凹槽212、该第四凹槽222中的各个凹槽的深度小于凹槽的半径,使得该第一保持元件251和该第二保持元件252不整体地***在各凹槽中,而是部分地暴露,使得该第一支承机构21及其支撑的部件能够容易在该第一保持元件251以及该第一凹槽1143、该第二凹槽211的导引下进行旋转,该第二支承机构22及其以及该第二支承机构22支撑的部件能够容易在该第二保持元件252以及该第三凹槽211、该第四凹槽222的导引下进行旋转。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参照图5A-5B所示,其中,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在同一横截面上且相互垂直相交。该第一保持元件251的保持元件251a和251b,与该第二保持元件252的保持元件252a、252b的球心位于同一XY横截面上,以防止其中一层的保持元件旋转运动时对另一层保持元件的运动产生干扰。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参照图5A-5B所示,其中,该第一保持元件251与该第二保持元件252在沿X轴方向(高度方向)上错位设置,降低该第一支承机构21的厚度,从而降低光转向组件20的高度,实现摄像模组的小型化和轻薄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申请中,该第一支承机构21以及其支撑的其他部件,包括但不限于第二支承机构22、反射构件23等,在该第一保持元件251、基座底面113上的第一凹槽1143以该第一支承机构21的第二凹槽211的导引下绕着第二旋转轴进行旋转运动,该第二支承机构22及其支撑的部件,包括但不限于反射机构23等,在该第二保持元件252以及该第三凹槽211、该第四凹槽222的导引下绕着第一旋转轴进行旋转。因此,绕第二旋转轴运动需要克服的摩擦力大于绕第一旋转轴运动需要克服的摩擦力,为此,绕第二旋转轴运动所需的驱动力大于绕第一旋转轴运动所需的驱动力,该第一保持件251在该第一凹槽1143和第二凹槽211构成的空间内绕第二旋转轴原地滚动,能够大大降低驱动组件的驱动能耗。
当该第一驱动线圈2411通电时,其上安装有该第一驱动磁石2412的该第一支承机构21通过该第一驱动线圈2411与该第一驱动磁石2412之间的电磁作用力绕第二旋转轴旋转运动,从而带动被该第一支承机构上21支撑的其他部件,包括但不限于该第二支承机构22以及位于该第二支承机构22上的反射构件23等绕第二旋转轴旋转。当该第二驱动线圈2421通电时,其上安装有该第二驱动磁石2422的该第二支承机构22通过该第二驱动线圈2421与该第二驱动磁石2422之间的电磁作用力绕第一旋转轴旋转运动,从而带动被第二支承机构22支撑的反射构件23等部件绕第一旋转轴旋转运动。
该光转向组件20还包括磁吸组件26。该磁吸组件26包括至少一第一磁吸构件261和至少一第二磁吸构件262。该第一磁吸构件261和该第二磁吸构件262分别被设置在该第一驱动磁石2412的上下两侧(沿X轴),与第一驱动磁石2412彼此吸引。在部分可选实施例中,该第一磁吸构件261被设置在基座底面113或者是与基座底面113相连接的线路板50,位于该第一驱动磁石2412的下侧,该第一磁吸构件261和该第一驱动磁石2412之间设置有该第一驱动线圈2411。该第二磁吸构件262被设置在该第二支承机构22上的下侧面,与该第一驱动磁石2412相对设置。在部分可选实施例中,该第二支承机构22的下侧面设置有一安置槽,该第二磁吸构件261被设置在该安置槽内或者是该第二磁吸构件261被一体成型在该第二支承机构22的下端。
值得一提的是,本申请方案中该基座11优选采用一体成型方案,上述方案使得通过该第一磁吸构件261和该第二磁吸构件262与该第一驱动磁石212之间的吸引力将该第一支承机构21以及该第二支承机构22紧密地设置于基座11,另一方面,该第一磁吸构件261与该第一驱动磁石212之间的吸引力将该第一保持元件251夹紧,使得该第一保持元件251被紧密地保持在该基座底面113与该第一支承机构21之间,同样地,该第二磁吸构件262与该第一驱动磁石212之间的吸引力将该第二保持元件252夹紧,使得该第二保持元件252被紧密地保持在该第一支承机构21和该第一支承机构22之间。
通过单一驱动磁石,上下分别设置第一磁吸构件261和第二磁吸构件262,分别夹持两层保持元件,一方面,减少了结构件,结构紧凑精简,降低了光学防抖的驱动部件的重量,在实现小型化的同时给反射构件23提供足够的驱动力,实现防抖,另一方面,两层保持元件沿高度方向上进行层叠,可以基于一体成型的基座进行组装,使得组装方便。在部分可选实施例中,该光转向组件20还包括至少一感测组件27,通过该感测组件27检测该第一支承机构21和该第二支承机构222的位置以提供反馈,实现闭环控制。该感测组件27包括Y轴感测件271和X轴感测件272,分别设置在该第二驱动线圈2421和该第一驱动线圈2411的内侧或外侧处。
参照图2至图11,该镜头组件30被设置在壳体10的内部空间,被设置在该基座11的镜头组件安装区115。
该镜头组件30设置在该光转向组件20的出光侧,入射光经该光转向组件20反射后进入该镜头组件30。该镜头组件30包括至少一镜头部31、一镜头载体32和一第二驱动部33。该镜头载体32被设置在该基座11并由该基座底面113支撑。该镜头部31设置于该镜头载体32,该第二驱动部33驱动镜头载体32沿着Z轴运动,带动该镜头部31沿着Z轴平移。其中,该第二驱动部33用于驱动该镜头载体32以及该镜头部31,以实现对焦或变焦功能或变焦功能。该镜头组件30不包括用于防抖的驱动组件,从而具有相对低的重量,该第二驱动部33给该镜头部31提供足够的驱动力,从而实现小功率驱动。
该镜头部31包括镜筒311和安装在该镜筒311内的透镜组312,该透镜组311沿Z轴方向堆叠,与该光转向组件20的反射构件23形成光学***。该镜头部31包括一入光侧和与该入光侧相对的出光侧,其中,入光侧对应于该光转向组件20,出光侧对应于该感光组件40,即入光侧为该镜头部31的物侧,出光侧为该镜头部31的像侧。在部分可选实施例中,为了降低摄像模组整体高度尺寸和镜头部的重量,采用D-cut镜头部31,即在X轴方向上的径向尺寸小于Y轴方向上的径向尺寸。
该镜头载体32被可活动地安装在壳体10的内部空间,可沿Z轴运动,用于支撑承载镜头部31的部分或整体。该镜头载体32包括一安装腔321,该安装腔321为U型结构,即具有顶部开口,适于将该镜头部31从镜头载体32的顶部被安装入该安装腔321内。
该第二驱动部33用于驱动该镜头载体32以及该镜头部31在光轴方向(Z轴)上运动,以改变该镜头部31与感光组件40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对焦或变焦功能。该第二驱动部33包括第三驱动组件331,包括至少一第三驱动线圈3311和至少一第三驱动磁石3312。在部分可选实施例中,该第三驱动磁石3312被设置在镜头载体32的两侧,该第三驱动线圈3311被设置在该第三驱动磁石3312的相对面。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该镜头载体32与该基座侧壁112相对的两侧面上设置有安装槽,用于容纳该第三驱动磁石3312。该镜头组件安装区对应的基座侧壁112上设置有第三驱动线圈槽1151,该第三驱动线圈3311被设置在基座11的第三驱动线圈槽1151内,使得该第三驱动线圈3311位于该第三驱动磁石3312的磁场内。
当该第三驱动线圈3311通电时,其上安装有该第三驱动磁石3312的镜头载体32可通过该第三驱动磁石3312与该第三驱动线圈3311之间的电磁作用力而沿着光轴方向(Z轴)运动,从而带动该镜头部31沿着光轴方向移动,实现对焦。
该镜头组件30还包括一镜头保持组件34,该镜头保持组件34包括至少一第三保持元件341。该镜头载体32通过该第三保持元件341被可活动地支撑于基座11,使得该镜头载体32沿光轴方向(Z轴)移动,实现对焦。其中,该第三保持元件341被设置在该镜头载体32与该基座底面113之间。该镜头载体32及其支撑的其他部件,包括但不限于镜头部31,在该第三保持元件341以及设置于该基座11的至少一第五凹槽1152和/或该镜头载体32的至少一第六凹槽322的导引下沿光轴方向(Z轴)移动。另外,该第三保持元件341还可用于保持该镜头载体32与该基座11之间的间距。
参照图5D所示,该镜头载体32可被活动地支承在基座底面113上,该第三保持元件341被设置在该镜头载体32与该基座底面113之间。该镜头载体32和该基座底面113中的至少一设置有凹槽,以容纳该第三保持元件341。在部分可选实施例中,该镜头组件安装区115对应的基座底面113上设置有至少一第五凹槽1152,该镜头载体32的下侧面设置有至少一第六凹槽322,该第五凹槽1152和该第六凹槽322彼此相对来固定该第三保持元件341。
该第三保持件341部分***到基座11的该第五凹槽1152和该镜头载体32的第六凹槽322。其中,该第五凹槽1152、该第六凹槽322的位置和数量与该第三保持件341的位置和数量相对应。
在本申请的部分可选实施例中,该第三保持件341可以包括第三保持元件341a,341b,341c,341d。其中,该第三保持元件341a,341b沿Z轴排列,该第三保持元件341c,341d沿Z轴排列,该第三保持元件341a与341c沿Y轴对称设置,该第三保持元件341b与341d沿Y轴对称。该基座11的第五凹槽1152包括第五凹槽1152a、1132b,1132c,1132d,与该第三保持件341的位置一一对应,该镜头载体321的第六凹槽322包括第六凹槽322a、321b、321c、321d,与该第三保持件341的位置对应。该第五凹槽1152和该第六凹槽322彼此相对固定该第三保持元件341。
该第三保持件341可部分地***到设置在该基座11的第五凹槽1152或可部分地***该镜头载体32的第六凹槽322。为实现该镜头载体32及其支撑的其他部件在该第三保持元件341以及设置于该基座11的该第五凹槽1152和/或该镜头载体32的该第六凹槽322的导引下沿光轴方向(Z轴)移动,在其他方向上的运动被限制,因此,该第五凹槽113和该第六凹槽322的至少一者设置为在垂直于Z轴的横截面为与该第三保持元件341适配的凹槽形状。第五凹槽1152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为实现稳定支撑,该第五凹槽1152和第六凹槽322的至少一者可以设置为与该第三保持元件341匹配的凹槽,可以基于该第三保持元件341的形状设置。该第三保持元件341可以是球形构件,该第五凹槽1152被设置为基于该第三保持元件341的半球形凹槽,该第六凹槽322为沿Z轴方向延伸的槽形状,该第三保持元件341可滚动地在半球形的该第五凹槽1152内运动。在部分可选实施例中,该第六凹槽322a、321b、321c、321d可以是彼此独立的槽形槽,也可以是第六凹槽322a与321b连通,第六凹槽322c与321d连通,构成分设在该镜头载体32下侧面两侧边的沿Z轴方向延伸的长条状的槽形槽,即该第三保持元件341a和341b共用一槽形槽,该第三保持元件341c和341d共用一槽形槽。通过单侧第三保持元件共用槽形槽的结构,简化了该镜头载体32的结构,降低镜头载体32的重量,降低了功耗,同时,增加了镜头载体32以及镜头部31的对焦行程距离。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三保持元件341为球形构件,该基座11采用与该第三保持元件341匹配的半球形凹槽固定该第三保持元件341的下半部分,该镜头载体32采用槽形槽固定该第三保持元件341的上半部分,用于引导该镜头载体32及其支撑的镜头部31等在该第三驱动组件331的驱动作用下沿着光轴方向(Z轴)移动。其中,该第三保持元件341在半球形的该第五凹槽1152内原地滚动,精度高,运动机构稳定,对该镜头载体32沿光轴移动过程中的title影响较小,从而成像更加稳定。参照图4-图9,该镜头组件30还包括至少一导磁片35和至少一对焦或变焦磁吸组件36。该导磁片35被设置于该镜头载体32中,该对焦或变焦磁吸组件36被设置在镜头组件安装区115对应的基座底面113上,该导磁片35与该对焦或变焦磁吸组件36产生相互吸引的作用力。该导磁片35与该对焦或变焦磁吸组件36之间的吸引力使得该镜头载体32与基座底面113将该第三保持元件341夹紧,使得该第三保持元件341被紧密地保持在该镜头载体32与该基座底面113之间。该镜头载体32被朝向基座底面113压紧,使得该第三保持元件341保持与该镜头载体32和基座底面113的接触状态。其中,在沿YZ平面方向(水平方向)上,该对焦或变焦磁吸组件36与该第三驱动磁石3312错位设置,与该第三保持元件341错位设置。
在部分可选实施例中,该导磁片35包括一主体351、第一侧壁352和第二侧壁353,两侧壁352和353分别设置在主体351的两侧,可通过一体成型的金属材料形成。该第一侧壁352和第二侧壁353被设置在安装在该镜头载体32上的该第三驱动磁石3312背向该第三驱动线圈3311的一侧,受该第三驱动磁石3312的磁场作用,被磁化,而该导磁片35的主体351与设置于基座底面113的对焦或变焦磁性组件36相对设置,从而形成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将该第三保持元件341紧密夹持。其中,该导磁片35可以通过一体模塑成型在该镜头载体32内。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申请中,该对焦或变焦磁吸组件36间接与该第三驱动磁石3312产生吸引力来夹持该第三保持元件341,通过设置额外的导磁片35,通过磁化作用,与位于基座底面113的对焦或变焦磁吸组件36产生作用,为该第三保持件341以及该镜头载体32的该第六凹槽322、该基座底面113上的该第五凹槽1153的位置避让出足够的空间,取代原有的将对焦或变焦磁吸组件36直接设置在与该第三驱动磁石3312相对的基座底面113上,使得该第三保持元件341以及该基座底面113上的该第五凹槽1153的设置位置受限于对焦或变焦磁吸组件36的位置设置,另外,原有的对焦或变焦磁吸组件36与该第三驱动磁石3312的夹持力受限于该第三保持元件341的高度距离,而该导磁片35与对焦或变焦磁吸组件36的距离可足够接近,为夹持该第三保持元件341提供足够的夹持力。
该摄像模组1还包括一主线路板50,该第一驱动部24包括用于驱动反射构件23的该第一驱动线圈2411和该第二驱动线圈2421,该第二驱动部33包括驱动该镜头部31的该第三驱动线圈3311。该第一驱动线圈2411和该第二驱动线圈2421以及该第三驱动线圈3311设置于该主线路板50,该基座11上设置有该该第一驱动线圈槽1141、该第二驱动线圈槽1142以及该第三驱动线圈槽1151,以使得该主线路板50安装于该基座11时,各个线圈暴露于该基座11的内部空间。
图11示出了该主线路板50以及安装在其上的线圈和组件的透视图的示意图。在部分可选实施例中,该主线路板50包括底基板51、第一侧基板52和第二侧基板53。其中,该第一侧基板52和该第二侧基板53彼此大体上平行设置,该底基板51连接该第一侧基板52和该第二侧基板53。用于连接外部电源和信号的电连接端子可连接到该底基板51、第一侧基板52和第二侧基板53中的任一部分,从而实现电路信号连通。
在部分可选实施例中,用于驱动该光转向组件20的该第一驱动部24的该第一驱动线圈2411以及该Y轴感测件272被设置在该底基板51的内表面上。用于驱动光转向组件20的第一驱动部24的该第二驱动线圈2421以及X轴感测件271被设置在该第一侧基板52和第该二侧基板53的内表面上。用于驱动镜头组件30的第二驱动部33的该第三驱动线圈3311被设置在该第一侧基板52和该第二侧基板53的内表面上。
其中,主线路板50设置在基座11的外侧,可以是整体连接一体设置,也可以是安装有各个驱动线圈的线路板彼此分开设置。
参照图1和图2,该感光组件40被设置在壳体10的内部空间,被设置于该感光组件安装区116。该感光组件40包括一线路板41、一感光元件42以及一滤光元件43。其中,该感光元件42被导通地连接于线路板41,该滤光元件43被设置在感光组件40的感光路径上,以使得自镜头组件30进入的感光组件40的光线在穿过滤光元件43被过滤,到达感光元件42接收以成像。该滤光元件43可以被设置在壳体10上,也可以设置在感光元件42上。
摄像模组1安装于电子设备时,该摄像模组1中的镜头组件20的光轴方向(Z轴)与电子设备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一致,X轴方向与电子设备终端的厚度方向一致,在不增加电子设备厚度的情况下,在电子设备中安装潜望摄像模组,从而实现电子设备终端的轻薄化和小型化。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光学防抖的光转向组件,包括:基座,具有一基座底面,
第一支承机构,被支撑在所述基座底面上;
第二支承机构,支撑一反射构件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机构上;以及
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支承机构及其支撑的部件绕第一旋转轴旋转运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承机构及其支撑的部件绕第二旋转轴旋转运动;
磁吸组件,包括至少一第一磁吸构件和至少一第二磁吸构件,所述第一磁吸构件被设置于所述基座底面,所述第二磁吸构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承机构,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一第一驱动磁石,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所述第一磁吸构件和所述第二磁吸构件分别被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磁石的上下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转向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一第一驱动线圈,所述第一驱动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磁吸构件和所述第一驱动磁石之间,与所述第一驱动磁石相对,驱动所述第一支承机构及其支撑的部件绕第二旋转轴旋转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转向组件,其中,所述第二磁吸构件被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承机构的下侧面,与所述第一驱动磁石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转向组件,其中,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一第二驱动磁石和第二驱动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承机构的侧面,驱动所述第二支承机构其支撑的部件绕第一旋转轴旋转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转向组件,其中,还包括一防抖保持组件,所述防抖保持组件包括一第一保持元件和一第二保持元件,分别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机构的上下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转向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支承机构被所述第一保持元件可活动地支撑在所述基座底面上,所述第二支承机构被所述第二保持元件可活动地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承机构上,所述第一磁吸构件与所述第一驱动磁石的吸引力将所述第一保持元件夹持,所述第一保持元件被保持在所述基座底面与所述第一支承机构之间,所述第二磁吸构件与所述第一驱动磁石的吸引力将所述第二保持元件夹持,所述第二保持元件被保持在所述第一支承机构和所述第二支承机构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转向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支承机构和所述基座底中的至少一设置有凹槽,以容纳所述第一保持元件,所述第一支承机构以及其支撑的其他部件在所述第一保持元件、所述凹槽的导引下绕第二旋转轴旋转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转向组件,其中,所述基座底面上设置有至少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支承机构的下侧面设置有至少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至少一者设置为在垂直于第二旋转轴的横截面为与所述第一保持元件相适配的凹槽形状,使得所述第一保持元件在所述第一凹槽或所述第二凹槽内绕第二旋转轴原地滚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转向组件,所述第一支承机构和所述第二支承机构的至少一设置有凹槽,以容纳所述第二保持元件,所述第二支承机构以及其支撑的其他部件在所述第二保持元件以及所述凹槽的导引下绕所述第一旋转轴进行的平面旋转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转向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支承机构的上侧面设置有至少一第三凹槽,所述第二支承机构的下侧面设置有至少一第四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的至少一者设置有绕在第一旋转轴上伸长的槽形状或者是沿一光轴延伸且在垂直于所述光轴的横截面为槽形状,其中,所述光轴垂直于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
CN202211192969.4A 2022-09-28 2022-09-28 潜望式摄像模组 Pending CN1178264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92969.4A CN117826400A (zh) 2022-09-28 2022-09-28 潜望式摄像模组
PCT/CN2023/119067 WO2024067162A1 (zh) 2022-09-28 2023-09-15 用于光学防抖的光转向组件以及光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92969.4A CN117826400A (zh) 2022-09-28 2022-09-28 潜望式摄像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26400A true CN117826400A (zh) 2024-04-05

Family

ID=90521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92969.4A Pending CN117826400A (zh) 2022-09-28 2022-09-28 潜望式摄像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2640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89619B (zh) 相机模块和包括该相机模块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US10416473B2 (en) Camera module and reflecting module
JP2022167979A (ja) レンズ駆動モジュール
CN113050341B (zh) 相机模块
CN210982888U (zh) 反射模块及包括该反射模块的相机模块
KR20180137278A (ko) 카메라 모듈
CN211959356U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相机模块
CN213690191U (zh) 光路转换模块及包括其的相机模块和便携式终端
CN113050340B (zh) 相机模块
CN217157057U (zh) 反射模块组件和包括该反射模块组件的相机模块
US11683587B2 (en) Camera device with 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
CN216351589U (zh) 相机模块
US20240168362A1 (en) Lens driving apparatus and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7616764A (zh) 转动机构及其摄像模组、驱动装置及其电子设备
CN217060717U (zh) 抖动补偿反射模块、相机模块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17826400A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
CN117826360A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
CN117826399A (zh) 一种用于光学防抖的光转向组件及其潜望式摄像模组
WO2024067162A1 (zh) 用于光学防抖的光转向组件以及光学***
CN219574477U (zh) 镜座、潜望式镜头马达、相机和电子设备
CN217606219U (zh) 相机模块
KR102642909B1 (ko) 센서 액추에이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N114827449B (zh) 用于反射器的致动器
US20230276129A1 (en) Camera device
CN116400475A (zh) 镜座、潜望式镜头马达、相机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