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72783A - 一种新能源车辆换电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车辆换电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72783A
CN116872783A CN202311145964.0A CN202311145964A CN116872783A CN 116872783 A CN116872783 A CN 116872783A CN 202311145964 A CN202311145964 A CN 202311145964A CN 116872783 A CN116872783 A CN 1168727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body
exchange station
power exchange
charging
flying 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4596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俊
丁艳领
崔勇敢
张东江
贺飞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Enneag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Jiuxing Zhiyan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Enneag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Jiuxing Zhiyan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Enneag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Jiuxing Zhiyan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Enneag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4596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7278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727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727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80Exchanging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e.g. removable 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1Charging colum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车辆换电站,换电站包括一个集装箱箱体,集装箱箱体的第一侧外表面顶部设置飞翼,飞翼在接触集装箱箱体第一侧外表面的第一位置和远离集装箱箱体第一侧外表面的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换电站还包括可折叠挡雨板,并具有两种状态,当换电站处于第一状态时,可折叠挡雨板被收纳于集装箱箱体内部,飞翼位于第一位置,且飞翼的末端不低于集装箱箱体的底部;在换电站处于第二状态时,飞翼处于第二位置;可折叠挡雨板被展开并插设于集装箱箱体外部的地面,可折叠挡雨板的顶部与处于第二位置的飞翼的末端相接合,可折叠挡雨板与飞翼、集装箱箱体共同形成车辆换电空间。这样就解决了现有充换电站存在建造成本较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车辆换电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能源车辆换电站。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是目前流行最广、节能环保的绿色出行交通工具,电动车配套的动力电池一次充电经常需要7-8小时,一旦行驶途中没有电能,将使行车人员陷入无法驾驶的境地,由此需要一种充换电站,充换电站是为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提供充电和动力电池快速更换的能源站。充电方式可以简单分为整车充电和对电池与车身分开后充电。同样在电池快速更换的方式下,装载动力电池的电池箱从车上卸下后也是用一定的模式为电池充电。动力电池充电时可以不装载在车辆上,而是在充换电站的充电架上完成充电。动力电池的快速更换方式是指车辆在进入充换电站后通过快速更换设备将车辆的动力电池取下并即刻更换另一组动力电池。简单地说就是车电分离。
现有的快速更换设备采用吊装换电机器人,需要配套设置在充换电站内和车辆换电空间内延伸的机器人运行轨道,吊装换电机器人在轨道上运行,移动至车辆的电池箱上方之后,将车辆上的电池箱吊起,再运送至充换电站内。由于机器人运行轨道是固定设置不可移动的,所以轨道的高度必须高于所有型号车辆的运载货物的最高高度,如此才能够保证所有的车辆在更换完电池箱之后,继续向前移动开出充换电站而不会发生磕碰。因此,充换电站的整体高度无法降低,充换电站整体必须采用两个集装箱上下拼接而成。
目前充换电站为多箱式换电站,占地面积较大,在90-150㎡左右,且比较昂贵。在实际投放过程中,场地选址不方便,且基建要求较高。运输方面,因为是由多个集装箱组成,需要多辆运输车辆;尤其重要的是,到现场后,多箱需要重新拼装,需要重新调整相互位置,重走相关线缆等,并最终需要再三确认是否恢复出厂状态,落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再者,目前的多箱式换电站在车辆进行充电时,还需安置一个容纳并停放车辆的集装箱,或于多箱式换电站附近修建一个遮挡场所,当遇到特殊天气(如雨天、雪天等)时以起到阻挡的作用,但其设置又使得充换电站的建造成本提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充换电站存在建造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车辆换电站。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车辆换电站,包括所述换电站包括一个集装箱箱体,所述集装箱箱体的第一侧外表面顶部设置飞翼,所述飞翼在接触所述集装箱箱体第一侧外表面的第一位置和大致垂直于集装箱箱体第一侧外表面的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所述换电站还包括可折叠挡雨板;
所述换电站具有两种状态,当所述换电站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可折叠挡雨板被收纳于集装箱箱体内部,所述飞翼位于第一位置,且所述飞翼的末端不低于集装箱箱体的底部;
在所述换电站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飞翼处于第二位置;所述可折叠挡雨板被展开并插设于所述集装箱箱体外部的地面,且平行于所述集装箱箱体第一侧的外表面延伸,所述可折叠挡雨板的顶部与处于第二位置的所述飞翼的末端相接合,所述可折叠挡雨板与所述飞翼、所述集装箱箱体共同形成车辆换电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飞翼包括飞翼驱动装置,所述飞翼驱动装置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集装箱箱体第一侧外表面,所述飞翼驱动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飞翼的下表面铰接;所述飞翼驱动装置与所述集装箱箱体连接的点位于所述飞翼与所述集装箱箱体连接的点的下方;在所述换电站由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时,所述飞翼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飞翼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折叠挡雨板包括至少两根插杆,以及设置在至少两根插杆之间的挡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电站还包括至少一个充电桩,当所述换电站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至少一个充电桩被收纳于集装箱箱体内部,在所述换电站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至少一个充电桩被设置于所述集装箱箱体的外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换电站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充电桩邻近所述换电站设置;所述充电桩包括充电枪,所述充电枪可插接于集装箱箱体侧壁上的充电插口,也可插接于车辆上的充电插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装箱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可调节高度的支腿,当所述换电站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支腿被调节到高度最低位置;在所述换电站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支腿的高度被调节为使得所述集装箱的集装箱箱体的底部大致与待换电的新能源车辆的车架上表面的高度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腿设置于集装箱箱体底部两侧,所述支腿将整个集装箱箱体支撑在地面上,所述支腿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腿部、第二腿部和第三腿部,其中,第一腿部的顶端与所述集装箱的集装箱箱体的底部相连,第一腿部的下端与第二腿部的上端可滑动地连接,第二腿部的下端可拆卸地连接有第三腿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腿高度的调节范围为:当支腿高度被调节到最高时,所述集装箱箱体的底板高度为第一高度,拖车的底板可以直接***到集装箱箱体的底板下方;当支腿高度被调节到最低时,所述集装箱箱体的底板高度为第二高度,使得换电站集装箱箱体底板落到拖车的底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装箱箱体内设置有四个充电位置,一个缓冲位置,一个龙门悬臂机器人,一个监控室;
其中,在所述换电站的集装箱箱体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开口,邻近所述集装箱箱体的第一侧的端部,间隔设置有第一充电位置和第二充电位置,其中第一充电位置靠近集装箱箱体的左侧,第二充电位置靠近集装箱箱体的右侧;在第一充电位置远离所述集装箱箱体的第一侧的侧面设置有第三充电位置,在第二充电位置远离所述集装箱箱体的第一侧的侧面设置有第四充电位置;
所述缓冲位置设置在所述第三充电位置和所述第四充电位置之间;
所述龙门悬臂机器人的轨道组件设置在集装箱箱体的底部,第一轨道邻近集装箱箱体的左侧的侧壁,第二轨道邻近集装箱箱体的右侧的侧壁,所述龙门悬臂机器人的龙门架设置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上,所述龙门悬臂机器人的主体设置在所述四个充电位置和所述缓冲位置的上方,所述监控室设置在所述集装箱箱体内所述第三充电位置、缓冲位置以及第四充电位置远离所述集装箱箱体的第一侧的侧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监控室设置于龙门悬臂机器人的两轨道之间,其顶部低于龙门悬臂机器人的横梁的底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监控室靠近集装箱箱体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的位置设置有出入口,在出入口处设置有可收放的阶梯,所述阶梯对应位置的集装箱箱体的第二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小门,底板上设有第二开口,以形成进入通道,所述监控室的侧壁上正对所述阶梯位置处设置有防盗门。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换电站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阶梯被收纳在所述集装箱箱体的底板的开口处,且其不突出于集装箱箱体的底板;当所述换电站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阶梯被放下,所述阶梯的自由端接触地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阶梯放下后,其自由端的最外侧不超过换电站集装箱箱体外侧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监控室朝向集装箱箱体第一侧的一侧开设有门和/或观察窗。
为解决现有充换电站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车辆换电站通过飞翼与折叠挡雨板的结构设置,当换电站安装好以后,通过打开飞翼,并插设可折叠挡雨板,使飞翼和可折叠挡雨板互相接合,并配合集装箱箱体共同形成车辆换电空间,减少了车辆换电站的建造成本,同时整个安装过程简单快捷,无需进行复杂的安装操作。
本发明的车辆换电站可以被方便的打包成一个标准集装箱,一辆车即可整体运输到目标位置,降低了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一种新能源车辆换电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线圈A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一种新能源车辆换电站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中所示线圈B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中所示集装箱箱体内部除监控室之外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中所示集装箱箱体内部除监控室之外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一种新能源车辆换电站的第三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7中所示监控室及龙门悬臂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8中所示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集装箱箱体;11-第一侧;111-第一开口;12-第二侧;121-小门;13-底板;131-第二开口;151-第一充电位置;152-第二充电位置;153 -第三充电位置;154-第四充电位置;155 -缓冲位置;20-飞翼;21-飞翼驱动装置;22-连接轴;30-折叠挡雨板;31-插杆;32-挡板;40-支腿;41-第一腿部;42-第二腿部;43-第三腿部;50-龙门悬臂机器人;51-悬臂;52-龙门架;521-支架;522-横梁;53-轨道组件;531-第一轨道;532-第二轨道;60-监控室;61-出入口;62-阶梯;63-防盗门;64-观察窗;70-充电桩。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若干示例性实施例来论述本公开的内容。应当理解,论述了这些实施例仅是为了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且因此实现本公开的内容,而不是暗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任何限制。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体要被解读为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的开放式术语。术语“基于”要被解读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和“一种实施例”要被解读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个实施例”要被解读为“至少一个其他实施例”。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辆换电站,如图1所示,包括换电站包括一个集装箱箱体10,集装箱箱体10的第一侧11外表面顶部设置飞翼20,飞翼20在接触集装箱箱体10第一侧11外表面的第一位置和大致垂直于集装箱箱体10第一侧11外表面的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换电站还包括可折叠挡雨板30;
换电站具有两种状态,当换电站处于第一状态时,可折叠挡雨板30被收纳于集装箱箱体10内部,飞翼20位于第一位置,且飞翼20的末端不低于集装箱箱体10的底部;
在换电站处于第二状态时,飞翼20处于第二位置;可折叠挡雨板30被展开并插设于集装箱箱体10外部的地面,且平行于集装箱箱体10第一侧11的外表面延伸,可折叠挡雨板30的顶部与处于第二位置的飞翼20的末端相接合,可折叠挡雨板30与飞翼20、集装箱箱体10共同形成车辆换电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集装箱箱体10呈矩形体状,飞翼20设置于集装箱箱体10的其中一个短侧边的面壁上,即位于集装箱箱体10的第一侧11的外侧壁的表面所在位置。
进一步的,飞翼20的顶端与集装箱箱体10的第一侧11的外侧壁的顶端可转动的连接,使飞翼20的顶端边缘邻近该集装箱箱体10的第一侧11的外侧壁的顶端边缘。本申请中,飞翼20通过转动件实现与集装箱箱体10的第一侧11的外侧壁实现转动连接,转动件可优选为连接轴22。
根据上述设置,当换电站安装好以后,通过打开飞翼20,并插设可折叠挡雨板30,使飞翼20和可折叠挡雨板30互相接合,并配合集装箱箱体10共同形成车辆换电空间,减少了车辆换电站的建造成本,同时整个安装过程简单快捷,无需进行复杂的安装操作。
进一步的,飞翼20可以为板状结构,具体可以为平板,也可以为具有局部的曲面或者弯折面,也可以整体为弧形面。本申请中,飞翼20的尺寸可以小于或者等于集装箱箱体10的第一侧11的侧壁的尺寸。其形状大小以不影响换电站的运输为限。
进一步的,飞翼20的材质可以是钢板,也可以塑料板或者其它材质的板,只需要能起到遮挡作用,能阻隔强光照射以及雨水等不良环境的影响即可。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优先选择重量轻、使用寿命长、不容易变形的材质,以实现换电站达到轻量化的目标做出了贡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飞翼20包括飞翼驱动装置,飞翼驱动装置的一端固定设置在集装箱箱体10第一侧11外表面,飞翼驱动装置的另一端与飞翼20的下表面铰接;飞翼驱动装置与集装箱箱体10连接的点位于飞翼20与集装箱箱体10连接的点的下方;在换电站由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时,飞翼驱动装置驱动飞翼20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飞翼驱动装置的一端固定设置在集装箱箱体10的第一侧11的外侧壁的上部,飞翼驱动装置的另一端(即飞翼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飞翼20的上部相铰接,当飞翼驱动装置工作时,可驱动飞翼20绕位于飞翼20顶端的连接轴22转动,从而使得飞翼20位于第二位置,并形成车辆换电空间的顶部。本申请中,飞翼驱动装置优选为气缸,或还可以是液压杠,电动伸缩杆等常用的直线驱动机构,本申请并不以此为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可折叠挡雨板30包括至少两根插杆31,以及设置在至少两根插杆31之间的挡板32。
在本实施例中,可折叠挡雨板30用于与飞翼20的自由端边缘搭接。安装时,将插杆31***地面,使得挡板32展开,平行于集装箱箱体10的第一侧11所在方向上延伸,挡板32顶部与飞翼20的边缘搭接,当然也可以通过常规方式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可折叠挡雨板30可以由刚性的多个小块板材制成,每两块小板材之间均为铰接,可转动折叠在一起,也可展开成为一个板块。至少在最外侧的两块小板材的外边缘处设置有插杆31。每两块小板材的连接处也可设置有插杆31。本申请中,可折叠挡雨板30优选设置有四根插杆31,且四根插杆31沿车辆行进方向呈等间隔设置,使得可折叠挡雨板30的整体结构均匀分布,可提升可折叠挡雨板3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挡板32还可以采用柔性的材料制成,例如防雨布,塑料膜等,其上可设置多个套筒,每个套筒内穿设一根插杆31,以实现可折叠挡雨板30的组装;同时降低了可折叠挡雨板30的整体重量,便于后续组装。
进一步的,可折叠挡雨板30展开后,可以是一个平面,顶部抵接位于第二位置处的飞翼20的靠近外边缘的下表面。
进一步的,可折叠挡雨板30的顶部可以为弧曲面,或者倾斜面,以便于更好地与飞翼20的下表面相结合,降低安装精度的需求,安装时操作简单方便,缩短安装时间,提高安装效率,且利于防风防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换电站还包括至少一个充电桩70,当换电站处于第一状态时,至少一个充电桩70被收纳于集装箱箱体10内部,在换电站处于第二状态时,至少一个充电桩70被设置于集装箱箱体10的外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这种设置方式,换电站无需接入复杂的线路,且换电站同时还能适用于仅能充电的电动车。充电桩70在换电站运输过程中,可收纳进换电站的集装箱箱体10之内,在安装换电站的过程中,将其取出并设置在换电站的集装箱附近的地面上,接入电源线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换电站处于第二状态时,充电桩70邻近换电站设置;充电桩70包括充电枪(附图未标示),充电枪可插接于集装箱箱体10侧壁上的充电插口,也可插接于车辆上的充电插口。
在本实施例中,充电桩70的设置位置仅需要邻近换电站的集装箱箱体10即可,灵活性高,不受地形的限制,且方便布线。
在本实施例中,充电桩70可以设置为多个,便于在同时给四个充电位置供电的情况下,还可以给充电车辆的电池充电,使得整体效率更高,为电动车的发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当然,也可以根据换电站实际运营的情况,以及位于该换电站的位置的车流量等,可适当减少充电桩70的数量,避免充电桩70长期闲置造成的资源浪费。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集装箱箱体10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可调节高度的支腿40,当换电站处于第一状态时,支腿40被调节到高度最低位置;在换电站处于第二状态时,支腿40的高度被调节为使得集装箱的集装箱箱体10的底部大致与待换电的新能源车辆的车架上表面的高度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设置方式,使得本发明的换电站在需要运输时,可以无需使用吊车,且通过倒车的方式直接将拖车的底板13***到集装箱箱体10下方,然后调整支腿40高度使得换电站的集装箱箱体10的底板13落到拖车底板13上,即可开动拖车将换电站整体运输到目标位置。这对于因为各种因素无法使用吊车的情况是友好的,且可以降低使用吊车的成本。
进一步的,支腿40还可以是分体的、多段式的、或者可翻折的,以不影响集装箱箱体10的运输为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支腿40设置于集装箱箱体10底部两侧,支腿40将整个集装箱箱体10支撑在地面上,支腿40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腿部41、第二腿部42和第三腿部43,其中,第一腿部41的顶端与集装箱的集装箱箱体10的底部相连,第一腿部41的下端与第二腿部42的上端可滑动地连接,第二腿部42的下端可拆卸地连接有第三腿部43。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腿部41的内部沿上下方向设置移动滑槽,使第二腿部42可于该移动滑槽内沿上下方向移动,从而实现集装箱箱体10沿上下方向移动。其中,可通过在移动滑槽内设置驱动组件以实现第二腿部42相对于第一腿部41滑动。其中,驱动组件可为螺杆螺母驱动、气缸、液压缸驱动等。
进一步的,第三腿部43可以设置为圆盘形状,用以与地面接触,以起到支撑起整个集装箱箱体10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腿40高度的调节范围为:当支腿40高度被调节到最高时,集装箱箱体10的底板13高度为第一高度,拖车的底板13可以直接***到集装箱箱体10的底板13下方;当支腿40高度被调节到最低时,集装箱箱体10的底板13高度为第二高度,使得换电站集装箱箱体10的底板13落到拖车的底板13上。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设置,可快速将集装箱箱体10放置于拖车的底板13上,提高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集装箱箱体10内设置有四个充电位置,一个缓冲位置155,一个龙门悬臂机器人50,一个监控室60;
其中,在换电站的集装箱箱体10的第一侧11设置有第一开口111,邻近集装箱箱体10的第一侧11的端部,间隔设置有第一充电位置151和第二充电位置152,其中第一充电位置151靠近集装箱箱体10的左侧,第二充电位置152靠近集装箱箱体10的右侧;在第一充电位置151远离集装箱箱体10的第一侧11的侧面设置有第三充电位置153,在第二充电位置152远离集装箱箱体10的第一侧11的侧面设置有第四充电位置154;
缓冲位置155设置在第三充电位置153和第四充电位置154之间;
龙门悬臂机器人50的轨道组件53设置在集装箱箱体10的底部,第一轨道531邻近集装箱箱体10的左侧的侧壁,第二轨道532邻近集装箱箱体10的右侧的侧壁,龙门悬臂机器人50的龙门架52设置在第一轨道531和第二轨道532上,龙门悬臂机器人50的主体设置在四个充电位置和缓冲位置155的上方,监控室60设置在集装箱箱体10内第三充电位置153、缓冲位置155以及第四充电位置154远离集装箱箱体10的第一侧11的侧面。
在本实施例中,在电动车辆换电站(即在集装箱箱体10)内设置四个充电位置,即可以满足四个电池箱同时充电,还设置有一个缓冲位置155,供换下来的电池箱临时摆放。
在本实施例中,定义集装箱箱体10设置飞翼20的一侧为第一侧11,与第一侧11相对的侧面为第二侧12,垂直于第一侧11与第二侧12的两个互相平行的侧面分别为第三侧和第四侧。其中,四个充电位置的其中两个均靠近集装箱箱体10的第一侧11设置,并分成两列,分别邻近集装箱箱体10的第三侧和第四侧布置,中间位置空出,靠近集装箱箱体10第二侧12的空余位置被设置为缓冲位置155。
车辆进入换电站内的车辆换电空间之后,通过龙门悬臂机器人50进行换电操作。其中,龙门换电机器人将车辆上的电池箱取出,并运送至缓冲位置155并放下,然后从选定的充电位置处取出一个已经充好电的电池箱,运送至车辆上放置电池箱的位置处,从而完成换电操作。
在完成换电操作之后,龙门悬臂机器人50可根据控制指令调整换电站内的剩余电池箱的位置,使得先充满电的电池箱位于最靠近集装箱箱体10第一侧11的充电位置,便于下一次的换电操作;同时,并使得所有电池箱都位于对应的充电位置上以进行充电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龙门悬臂机器人50可以在换电站内的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移动。其中,第三位置邻近集装箱箱体10的第一侧11,第四位置邻近集装箱箱体10的第二侧12。龙门悬臂机器人50具有向第一侧11的第一开口111处伸出的悬臂51,当龙门悬臂机器人50运动到第三位置时,悬臂51的末端位于需要换电的车辆的电池箱的上方,当龙门悬臂机器人50运动到第四位置时,悬臂51的末端位于缓冲位置155的上方。由于悬臂51可以完全位于换电站箱体之内,因此其不会与车辆的货箱产生干涉,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吊装换电机器人,本发明的换电站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小高度,仅需要使换电站的飞翼20处于第二位置时高于所有型号车辆的运载货物的最高高度即可,使得整个换电站仅需要一个集装箱箱体10的高度就可以满足使用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监控室60设置于龙门悬臂机器人50的两轨道之间,其顶部低于龙门悬臂机器人50的横梁522的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龙门悬臂机器人50还包括龙门架52和轨道,其中轨道有两条,并且分别邻近且平行于箱体的第三侧和第四侧设置,从箱体的第一侧11延伸至箱体的第二侧12。龙门架52包括两侧的支架521和固定连接两侧支架521顶部的横梁522,两侧的支架521分别滑动设置在两条轨道上,使得整个龙门悬臂机器人50可沿轨道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移动。
当龙门悬臂机器人50移动到第三位置时,两侧的支架521靠近箱体的第一侧11,横梁522位于充电位置的上方,悬臂51穿过箱体的第一侧11伸出,悬臂51的末端位于待换电的车辆的电池箱的上方。
当龙门悬臂机器人50移动到第四位置时,两侧的支架521靠近箱体的第二侧12,悬臂51的末端位于箱体内部的缓冲位置155的上方。在此时的两侧支架521之间、横梁522的下方、箱体的第二侧12与缓冲位置155之间的空间内,设置监控室60。
通过上述设置,无需另外占用位置设置监控室60,从而可以使得换电站整体占地面积缩小,且换电站内的空间不浪费。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监控室60靠近集装箱箱体10的与第一侧11相对的第二侧12的位置设置有出入口61,在出入口61处设置有可收放的阶梯62,阶梯62对应位置的集装箱箱体10的第二侧12的侧壁上开设有小门121,底板13上设有第二开口131,以形成进入通道,监控室60的侧壁上正对阶梯62位置处设置有防盗门63。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整个换电站的安全,应设置防盗门63。防盗门63可以设置在阶梯62的顶层,并嵌入监控室60的朝向集装箱箱体10的第二侧12的侧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当换电站处于第一状态时,阶梯62被收纳在集装箱箱体10的底板13的开口处,且其不突出于集装箱箱体10的底板13;当换电站处于第二状态时,阶梯62被放下,阶梯62的自由端接触地面。
在本实施例中,阶梯62由钢板拼接而成,放下时落地形成台阶,收起时卡在集装箱箱体10底部形成平板,或者可完全收纳到集装箱箱体10内部,不影响运输时集装箱箱体10的摆放固定。
当然,阶梯62也可以由其它材质的板材制成,例如可以是塑料的,或者木材竹材等常见材质。阶梯62可以是不能变形的,也可以是可变形的常规结构。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阶梯62放下后,工作人员可将集装箱箱体10的第二侧12侧壁上设置的小门121打开,通过台阶进入到监控室60。
在一些实施例中,阶梯62放下后,其自由端的最外侧不超过换电站集装箱箱体10外侧面。
在本实施例中,如此设置,可以避免阶梯62突出导致与其它设施之间的干涉,也可避免工作人员巡查时被绊倒而产生危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监控室60朝向集装箱箱体10第一侧11的一侧开设有门和/或观察窗64。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门,则工作人员可直接从监控室60内进入到换电站内进行巡视检查,或者简单的检修。设置观察窗64,便于工作人员实时的通过肉眼观察换电站内的情况。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车辆换电站可以被方便的打包成一个标准集装箱,一辆车即可整体运输到目标位置,降低了运输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车辆换电站架设方便,运送到位之后,仅需要将换电站的集装箱箱体的支腿高度调整到位,然后打开飞翼,插设可折叠挡雨板,使飞翼和可折叠挡雨板互相接合,同时在地面上固定设置好至少一个的充电桩,即可投入适用。整个安装过程简单快捷,无需进行复杂的安装操作。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两个集装箱上下拼接的换电站,安装的时候省去了将上下两层对齐并固定这一复杂且耗时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车辆换电站,在需要拆卸或者变更设置地点的时候,同样方便。
本发明提供的车辆换电站,空间小,占地少,也无需设置地基坑,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环境地形。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4)

1.一种新能源车辆换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换电站包括一个集装箱箱体,所述集装箱箱体的第一侧外表面顶部设置飞翼,所述飞翼在接触所述集装箱箱体第一侧外表面的第一位置和大致垂直于集装箱箱体第一侧外表面的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所述换电站还包括可折叠挡雨板;
所述换电站具有两种状态,当所述换电站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可折叠挡雨板被收纳于集装箱箱体内部,所述飞翼位于第一位置,且所述飞翼的末端不低于集装箱箱体的底部;
在所述换电站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飞翼处于第二位置;所述可折叠挡雨板被展开并插设于所述集装箱箱体外部的地面,且平行于所述集装箱箱体第一侧的外表面延伸,所述可折叠挡雨板的顶部与处于第二位置的所述飞翼的末端相接合,所述可折叠挡雨板与所述飞翼、所述集装箱箱体共同形成车辆换电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辆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飞翼包括飞翼驱动装置,所述飞翼驱动装置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集装箱箱体第一侧外表面,所述飞翼驱动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飞翼的下表面铰接;所述飞翼驱动装置与所述集装箱箱体连接的点位于所述飞翼与所述集装箱箱体连接的点的下方;在所述换电站由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时,所述飞翼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飞翼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辆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挡雨板包括至少两根插杆,以及设置在至少两根插杆之间的挡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辆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站还包括至少一个充电桩,当所述换电站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至少一个充电桩被收纳于集装箱箱体内部,在所述换电站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至少一个充电桩被设置于所述集装箱箱体的外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辆换电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换电站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充电桩邻近所述换电站设置;所述充电桩包括充电枪,所述充电枪可插接于集装箱箱体侧壁上的充电插口,也可插接于车辆上的充电插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辆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可调节高度的支腿,当所述换电站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支腿被调节到高度最低位置;在所述换电站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支腿的高度被调节为使得所述集装箱的集装箱箱体的底部大致与待换电的新能源车辆的车架上表面的高度相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辆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设置于集装箱箱体底部两侧,所述支腿将整个集装箱箱体支撑在地面上,所述支腿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腿部、第二腿部和第三腿部,其中,第一腿部的顶端与所述集装箱的集装箱箱体的底部相连,第一腿部的下端与第二腿部的上端可滑动地连接,第二腿部的下端可拆卸地连接有第三腿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辆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高度的调节范围为:当支腿高度被调节到最高时,所述集装箱箱体的底板高度为第一高度,拖车的底板可以直接***到集装箱箱体的底板下方;当支腿高度被调节到最低时,所述集装箱箱体的底板高度为第二高度,使得换电站集装箱箱体底板落到拖车的底板上。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辆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箱体内设置有四个充电位置,一个缓冲位置,一个龙门悬臂机器人,一个监控室;
其中,在所述换电站的集装箱箱体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开口,邻近所述集装箱箱体的第一侧的端部,间隔设置有第一充电位置和第二充电位置,其中第一充电位置靠近集装箱箱体的左侧,第二充电位置靠近集装箱箱体的右侧;在第一充电位置远离所述集装箱箱体的第一侧的侧面设置有第三充电位置,在第二充电位置远离所述集装箱箱体的第一侧的侧面设置有第四充电位置;
所述缓冲位置设置在所述第三充电位置和所述第四充电位置之间;
所述龙门悬臂机器人的轨道组件设置在集装箱箱体的底部,第一轨道邻近集装箱箱体的左侧的侧壁,第二轨道邻近集装箱箱体的右侧的侧壁,所述龙门悬臂机器人的龙门架设置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上,所述龙门悬臂机器人的主体设置在所述四个充电位置和所述缓冲位置的上方,所述监控室设置在所述集装箱箱体内所述第三充电位置、缓冲位置以及第四充电位置远离所述集装箱箱体的第一侧的侧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辆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室设置于龙门悬臂机器人的两轨道之间,其顶部低于龙门悬臂机器人的横梁的底部。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辆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室靠近集装箱箱体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的位置设置有出入口,在出入口处设置有可收放的阶梯,所述阶梯对应位置的集装箱箱体的第二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小门,底板上设有第二开口,以形成进入通道,所述监控室的侧壁上正对所述阶梯位置处设置有防盗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辆换电站,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换电站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阶梯被收纳在所述集装箱箱体的底板的开口处,且其不突出于集装箱箱体的底板;当所述换电站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阶梯被放下,所述阶梯的自由端接触地面。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辆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放下后,其自由端的最外侧不超过换电站集装箱箱体外侧面。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辆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室朝向集装箱箱体第一侧的一侧开设有门和/或观察窗。
CN202311145964.0A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新能源车辆换电站 Pending CN1168727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45964.0A CN116872783A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新能源车辆换电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45964.0A CN116872783A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新能源车辆换电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72783A true CN116872783A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62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45964.0A Pending CN116872783A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新能源车辆换电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72783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28179A (zh) * 2017-09-05 2018-06-08 上海电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全功能集装箱
CN211684695U (zh) * 2019-08-16 2020-10-16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仓
CN216331543U (zh) * 2021-06-28 2022-04-19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换电站
CN216861218U (zh) * 2021-12-20 2022-07-01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换电设备及可移动换电站
CN114701388A (zh) * 2021-11-05 2022-07-05 上海融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式换电站及其换电方法
CN217415533U (zh) * 2022-04-07 2022-09-13 上海融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换电站防护机构
CN115284962A (zh) * 2022-04-13 2022-11-04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换电机器人及换电站
CN115352350A (zh) * 2022-08-02 2022-11-18 上海融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换电站转运***及其转运方法
WO2023051754A1 (zh) * 2021-09-30 2023-04-06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便于安装的换电站
CN116022098A (zh) * 2023-01-13 2023-04-28 深圳精智机器有限公司 前置式换电设备和换电站
CN116118673A (zh) * 2023-01-09 2023-05-16 赛摩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型双侧重卡换电站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28179A (zh) * 2017-09-05 2018-06-08 上海电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全功能集装箱
CN211684695U (zh) * 2019-08-16 2020-10-16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仓
CN216331543U (zh) * 2021-06-28 2022-04-19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换电站
WO2023051754A1 (zh) * 2021-09-30 2023-04-06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便于安装的换电站
CN114701388A (zh) * 2021-11-05 2022-07-05 上海融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式换电站及其换电方法
CN216861218U (zh) * 2021-12-20 2022-07-01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换电设备及可移动换电站
CN217415533U (zh) * 2022-04-07 2022-09-13 上海融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换电站防护机构
CN115284962A (zh) * 2022-04-13 2022-11-04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换电机器人及换电站
CN115352350A (zh) * 2022-08-02 2022-11-18 上海融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换电站转运***及其转运方法
CN116118673A (zh) * 2023-01-09 2023-05-16 赛摩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型双侧重卡换电站
CN116022098A (zh) * 2023-01-13 2023-04-28 深圳精智机器有限公司 前置式换电设备和换电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90440B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移动式自动充换电站及电池快换方法
CN106891865B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底盘式换电站及其换电方法
CN206436985U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底盘式换电站
KR102042788B1 (ko) 주상형 무인비행체 충전 스테이션
CN202138353U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车载移动式自动充换电站
RU2623375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арковки и подзарядки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х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средств
CN112406622A (zh) 一种新型移动式换电设备
CN215904390U (zh) 一种电池配送车
CN214396478U (zh) 一种新型移动式换电设备
CA3183328C (en) Single-sided movable battery swap station
CN114435179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流动换电车及换电池方法
CN114274836A (zh) 大型车用电池换电站
CN115352405A (zh) 撬装式换电站
CN116872783A (zh) 一种新能源车辆换电站
US20230415592A1 (en) Mobile EV Charging Station
CN115743665B (zh) 一种机械换电的无人机机库
CN112277722A (zh) 一种电动商用车高效换电站
CN217945150U (zh) 撬装式换电站
CN115042987A (zh) 一种无人机自动起降机舱设备
CN115285004A (zh) 一种具有无人机用机库的运行车
CN114771287A (zh) 一种电动拖拉机的换电方法
CN213007670U (zh) 一种共享单车区域停靠用太阳能充电桩
CN209224072U (zh) 一种安保巡逻机器人移动指挥中心
CN113665384A (zh) 一种集中充电分散换电式多功能换电站***
CN218021366U (zh) 一种具有无人机用机库的运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