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38099A - 机动车的车顶纵梁、机动车以及将车顶纵梁组装至机动车车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机动车的车顶纵梁、机动车以及将车顶纵梁组装至机动车车顶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38099A
CN116438099A CN202180075897.2A CN202180075897A CN116438099A CN 116438099 A CN116438099 A CN 116438099A CN 202180075897 A CN202180075897 A CN 202180075897A CN 116438099 A CN116438099 A CN 1164380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f
rack
fastening
cover
faste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7589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斯蒂芬·西伦贝格
罗尔夫·费特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isai Automotive Accesso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eisai Automotive Accesso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isai Automotive Accesso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eisai Automotive Accessor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4380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380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9/00Supplementary fittings on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e.g. luggage, sports gear or the like
    • B60R9/04Carriers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roof
    • B60R9/058Carriers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roof characterised by releasable attaching means between carrier and ro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9/00Supplementary fittings on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e.g. luggage, sports gear or the like
    • B60R9/04Carriers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ro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Linear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1)的车顶纵梁(3),包括至少一个廊架(5)和至少一个紧固装置(11),该紧固装置(11)用于将廊架(5)在末端紧固至机动车(1)的车顶(2),其中,紧固装置(11)具有挤压件形式的紧固件(12)和至少部分地容纳紧固件(12)的覆盖件(13)。本发明提出,紧固件(12)在其背向廊架(5)的一侧上抵靠覆盖件(13)。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车顶(2)和紧固至车顶(2)的车顶纵梁(3)的机动车(1)以及一种用于将车顶纵梁(3)组装至机动车(1)的车顶的方法。

Description

机动车的车顶纵梁、机动车以及将车顶纵梁组装至机动车车 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车顶纵梁,包括至少一个廊架和至少一个紧固装置,该紧固装置用于将廊架在末端紧固至机动车的车顶,其中,紧固装置具有挤压件形式的紧固件和至少部分地容纳紧固件的覆盖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车顶和紧固至车顶的车顶纵梁的机动车以及一种用于将车顶纵梁组装至机动车车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请参阅专利文献WO2013/107683A1。该文献描述了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车顶纵梁,包括:至少一个廊架和至少一个支撑件,该支撑件紧固至廊架以桥接廊架与机动车的车顶之间形成的间距并将车顶纵梁紧固至机动车的车顶;以及至少一个用于支撑件的覆盖件,其中廊架、支撑件和覆盖件构造为单独的部件。这里提出,廊架的至少一个端部区域构造为曲段,其端梢形成车顶抵触端,支撑件构造为挤压件,并且支撑件和覆盖件至少部分地位于曲段区域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车顶纵梁,与公知车顶纵梁相比存在优势,尤其是能够特别可靠地持久性固定至机动车的车顶,设计得特别赏心悦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用于机动车的车顶纵梁。本发明提出,紧固件在其背向廊架的一侧抵靠覆盖件,尤其是从纵截面来看时。
本发明有利实施方案与有益改进方案请参阅从属权利要求。
车顶纵梁优选为机动车的组成部分,但当然也可与机动车分立。车顶纵梁例如用于将车顶行李架紧固至机动车。在此情形下,车顶行李架通过车顶纵梁支撑于机动车的车顶上。车顶纵梁当然也可纯粹出于视觉原因布置于机动车上。
车顶纵梁具有至少一个廊架和至少一个紧固装置。廊架作为车顶纵梁的组成部分,在车顶纵梁组装至机动车之后,该廊架优选地沿机动车纵向延伸或至少大致沿纵向延伸,即平行或大致平行于机动车纵轴。在此情形下,廊架在纵轴方向上延伸过车顶的大部分延伸范围,优选地延伸过至少70%、至少80%或至少90%。然而,原则上也可实现廊架的其他排列方向和延伸范围。
例如,廊架设计为:在车顶纵梁组装至机动车之后,廊架至少在其大部分纵伸范围上支撑于机动车的车顶上,尤其是连续或无间断地支撑于机动车的车顶上。廊架优选地在其整体延伸范围上支撑于机动车的车顶上。但也可提出,廊架仅部分地支撑于机动车的车顶上,尤其是仅在末端借由一个或多个紧固装置支撑于机动车的车顶上。同样地,廊架可以借由紧固装置在末端支撑于车顶上,并且在紧固装置之间仅局部与车顶间隔。本发明提出的车顶纵梁原则上可用于上述各种廊架配置。
廊架优选地通过保护膜支撑于车顶上,该保护膜尤其是由塑料制成,特别是由弹性体和/或泡沫材料制成,能够可靠防止车顶纵梁损伤车顶或反之车顶损伤车顶纵梁,并且/或者在车顶纵梁与机动车的车顶之间建立防水连接,从而阻止潮气外界环境经由车顶纵梁或车顶纵梁到车顶的附接处渗入机动车。本说明书范围内,保护膜可视作车顶的组成部分。故若言及车顶纵梁支撑于车顶上,既可谓无需保护膜直接实现支撑,也可谓优选地通过保护膜实现支撑。在前者情况下,车顶纵梁直接位于车顶上,在后者情况下,车顶纵梁位于车顶上布置的保护膜上。
廊架借助于至少一个紧固装置在末端紧固至或可紧固至机动车的车顶。“在末端紧固”是指紧固装置接合至廊架的一端并将其连接至机动车的车顶。换言之,紧固装置布置于廊架的一端或紧固至廊架的一端。“紧固”是指廊架借由紧固装置完全固定,即在机动车的纵轴、竖轴和横轴方向上完全固定,并且廊架与车顶之间无游隙或至多允许或容许微小游隙。
特别优选地,廊架利用多个紧固装置紧固至机动车的车顶。在此情形先,每个紧固装置用于将廊架在末端紧固至车顶,使得多个紧固装置作用于廊架的间隔末端并将其相对于车顶固定。借助紧固装置紧固的廊架区域之间的廊架区域例如至少部分地、优选连续地或仅局部地支撑于机动车的车顶上或者与车顶连续间隔。任何情况下,廊架至少在末端通过紧固装置支撑于车顶上,尤其是廊架本身在此处抵靠机动车的车顶或抵靠保护膜。
特别优选地,车顶纵梁具有多个廊架,这些廊架尤其是互相平行间隔地布置于机动车的车顶上。这些廊架中每一者均借由至少一个紧固装置在末端紧固至机动车的车顶。优选地,分别使用多个紧固装置来紧固每个廊架,尤其是正好两个紧固装置。就此而言,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车顶纵梁,包括至少一个廊架和多个紧固装置,这些紧固装置用于将廊架在末端紧固至机动车的车顶,其中,每个紧固装置均具有挤压件形式的紧固件和至少部分地容纳紧固件的覆盖件。本发明又提出,紧固件在其背向廊架的一侧上抵靠覆盖件。
紧固件原则上设计为挤压件,即采用挤压工艺制造。这就表明,紧固件在一个方向上(即在通过挤压生产挤压件的挤压方向上)具有连续恒定的横截面。优选地,首先借助挤压工艺制造坯料,将坯料在互相平行的平面中切割分成多个紧固件,这些紧固件尤其是完全相同。紧固件采取挤压件形式的设计实现了极高的强度,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特别优选地,紧固件由铝或铝合金制成。特别优选地,紧固件采用EN AW-6060型材料,尤其是EN AW-6060-T66型材料。附加地或替代地,材料符合标准DIN EN 573-3T66和/或标准DIN EN 755-2。材料又可称作3.3206。
紧固件因其设计为挤压件而只能在一个方向上适配于车顶和廊架的轮廓,故而紧固装置除了覆盖件之外还应具有覆盖件,该覆盖件又可称作适配件。例如,针对若干车顶纵梁,这些车顶纵梁尤其是具有不同设计的廊架,采用相同设计的紧固件。每个车顶纵梁均有覆盖件,相同的紧固件可适配于不同的廊架。相应地,紧固件可大量生产,从而获得绝佳的成本优势。
覆盖件优选地由塑料制成,尤其是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制造,即呈注塑件形式。这样提高了覆盖件的设计灵活度,从而紧固件即便设计为挤压件,紧固装置也能极其精确地适配于廊架和/或车顶。结果,一方面,因采用紧固件而提高了廊架与车顶之间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实现了车顶纵梁特别赏心悦目的视觉印象。优选地,覆盖件由相同的材料呈单件式制成,尤其是通过注塑成型制成。就此而言,覆盖件并非由例如以形配合和/或材料配合方式彼此附接的多个部件组成。确切而言,覆盖件呈单件式制作,即制作为单个元件。这样也能实现具成本效益的高效生产。
就常规车顶纵梁而言,紧固件单独用于支撑紧固廊架,而覆盖件(若有的话)仅用于视觉上隐藏紧固件。然而,根据本发明,覆盖件还有承载作用,尤其是紧固件进而廊架也通过覆盖件支撑于机动车的车顶上。相应地,车顶纵梁设计为使得紧固件在其背向廊架的一侧抵靠覆盖件,从而在车顶纵梁组装至车顶之后,覆盖件位于紧固件与车顶之间,尤其是夹持于此。
紧固件具有在机动车竖轴方向上面向廊架的一侧和背向廊架的一侧。此外,尤其是在机动车竖轴方向上或从纵截面来看时,廊架具有背向机动车的上侧。在竖轴方向上,面向廊架的一侧布置于背向廊架的一侧上方。换言之,当车顶纵梁按预期布置于机动车的车顶上时,面向廊架的一侧与背向车顶(即面向外界环境)的一侧相同。反之,在此情况下,背向廊架的一侧与面向车顶(即背向外界环境)的一侧相同,均指从纵截面观察。就此而言,紧固件在其面向机动车车顶的一侧抵靠覆盖件。换言之,紧固件在其背向廊架上侧的一侧抵靠覆盖件。另一种设计方案中,从纵截面来看,当车顶纵梁按预期布置时,紧固件以其下侧抵靠覆盖件。
故而提出,廊架紧固至紧固件,在车顶纵梁组装至机动车之后,紧固件又支撑于机动车的车顶上或紧固至机动车的车顶上。本发明提出,紧固件可以仅直接支撑于机动车的车顶上,即直接抵靠车顶或保护膜。但优选地,紧固件至少部分地通过覆盖件支撑于车顶上。特别优选地,至少大部分紧固件借由覆盖件与车顶间隔,从而至多一小部分紧固件直接支撑于车顶或保护膜上,而其余部分紧固件却通过车顶覆盖件或保护膜支撑。这样可靠防止了紧固件损伤车顶。
本发明改进方案提出,覆盖件具有紧固件容纳部,紧固件布置于紧固件容纳部中,使得紧固件抵靠紧固件容纳部底面,紧固件容纳部底面在背离廊架的方向上界定紧固件容纳部并由覆盖件形成。紧固件容纳部构造于面向廊架的一侧上,进而构造于覆盖件背向车顶的一侧上。紧固件容纳部仅局部贯穿覆盖件,从而受同样由覆盖件形成的紧固件容纳部底面界定。就此而言,紧固件容纳部呈构造于覆盖件中的凹陷形式。
紧固件至少部分地布置于紧固件容纳部中。在此情形下,紧固件抵靠紧固件容纳部底面并受其支撑。上述“紧固件在其背向廊架的一侧抵靠覆盖件”特别优选地是指紧固件抵靠紧固件容纳部底面。紧固件容纳部优选地在形状上和/或尺寸上适配于紧固件。特别地,紧固件容纳部和紧固件设计为使得紧固件的平行间隔侧面平靠在界定紧固件容纳部的边缘上,即均持久性贴靠。这样,紧固件在至少一个方向上、尤其是在机动车横轴方向上可靠地相对于覆盖件固持。任何情况下,紧固件布置于紧固件容纳部中会确保覆盖件和紧固件可靠地彼此相对固定。
本发明改进方案提出,布置于紧固件容纳部中的紧固件一方面抵靠紧固件容纳部底面,另一方面至少部分地与界定紧固件容纳部的边缘齐平,优选地超出其纵伸范围至少50%、至少60%或至少70%。边缘在朝向廊架的方向上或背离机动车车顶的方向上界定紧固件容纳部。边缘设计为连续环绕,即无间断。特别优选地,边缘作为支撑面的一部分,该支撑面在廊架方向上界定覆盖件且形状上适配于紧固件,在优选实施方案中,廊架支撑于该支撑面上。在此情况下,支撑面用于在车顶方向上支撑廊架。但也可提出,廊架并不抵靠支撑面而是与支撑面间隔布置。在此情况下,支撑面例如可称作覆盖件包络面。
支撑面优选地在廊架方向上封闭覆盖件。覆盖件就不含任何突出于支撑面的区域。支撑面在形状上适配于紧固件,尤其是恰好沿一个方向弯曲,而在该方向的垂直方向上连续笔直延伸。此时,紧固件一侧抵靠紧固件容纳部底面,而另一侧(即其面向廊架的一侧)在其至少一部分纵伸范围上、尤其是在其大部分纵伸范围上与边缘和/或支撑面齐平。齐平就存在于紧固件纵伸范围的至少50%,但优选地存在于更大的纵伸范围上,例如其纵伸范围的至少60%或至少70%。
本发明改进方案提出,紧固件具有第一紧固凹口和第二紧固凹口,其中,第一紧固凹口配设为容纳第一螺接件,用于将紧固件紧固至廊架,第二紧固凹口配设为容纳第二螺接件,用于将紧固件紧固至车顶。紧固件至少具有两个紧固凹口,即第一紧固凹口和第二紧固凹口,优选为仅具有第一紧固凹口和第二紧固凹口。这些紧固凹口设计为通孔,即均完全贯穿紧固件。
第一紧固凹口中布置有第一螺接件,借由该第一螺接件将紧固件紧固至廊架,而第二紧固凹口中布置有第二螺接件,借由该第二螺接件将紧固件紧固或可紧固至车顶。这两个紧固凹口优选地相互平行间隔。这意味着,第一紧固凹口的纵向中心轴线平行于第二紧固凹口的纵向中心轴线。
螺接件(即第一螺接件和第二螺接件)优选是指螺丝或螺栓。相应地,每个螺接件具有至少一个螺接件头段和螺接件螺纹。第一紧固凹口特别优选为螺纹凹口。第一紧固凹口中的紧固件上就形成螺纹。该螺纹与第一螺接件的螺接件螺纹相互作用以将第一螺接件保持在第一紧固凹口中。换言之,第一螺接件螺合于第一紧固凹口内。特别优选地,紧固件仅借由第一螺接件紧固至廊架,还仅借由第二螺接件紧固至车顶。这样就通过紧固件允许一定补偿运动或实现弹簧作用,使得廊架持久可靠地保持在车顶上。
本发明改进方案提出,从纵截面来看,紧固件在第一紧固凹口与第二紧固凹口之间抵靠覆盖件。就此而言,从纵截面中来看,紧固件的接触面布置于两个紧固凹口之间。该接触面抵靠具有对配接触面的覆盖件。接触面和对配接触面相互平面接触,相应地不仅是点接触或线接触,从而确保紧固件可靠支撑于覆盖件上。
本发明改进方案提出,第一紧固凹口和第二紧固凹口均完全贯穿紧固件。如上所述,这两个紧固凹口设计为通穴。这种紧固件设计简单,成本低廉。例如,紧固凹口是通过钻孔制成,它们就呈孔的形式。
本发明改进方案提出,紧固件具有抵靠覆盖件上的基底件,并且自基底件一侧延伸出廊架连接件,该廊架连接件朝廊架的方向突出于基底件并容纳第一紧固凹口,自基底件另一侧延伸出车顶连接件,该车顶连接件朝背离廊架的方向偏置并容纳第二紧固凹口,其中,车顶连接件在背离廊架的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尤其是完全贯穿覆盖件的通孔。
廊架连接件用于将紧固件附接至廊架,车顶连接件用于将紧固件附接至机动车的车顶。按预期将车顶纵梁组装至机动车之后,紧固件通过廊架连接件紧固至廊架并通过车顶连接件紧固至车顶。为了实现相应的紧固,廊架连接件具有第一紧固凹口,车顶连接件具有第二紧固凹口。廊架连接件与车顶连接件彼此间隔布置并通过基底件彼此连接。
基底件抵靠覆盖件,就此而言,基底件的接触面与覆盖件的对配接触面相互平面接触。车顶连接件至少在其背向廊架的一侧或面向车顶的一侧不会抵靠覆盖件,而是布置于覆盖件的通孔中。通孔在背向廊架的方向上完全贯穿覆盖件,使得通孔朝车顶方向开口。这样实现了紧固件可靠紧固至车顶,因为紧固件与车顶之间的作用力直接传递,即不仅是间接通过覆盖件传递。
本发明改进方案提出,车顶连接件在背向廊架的一侧上从通孔突出,尤其是突出于覆盖件。据此,车顶连接件设计为在车顶纵梁组装至机动车之后直接支撑于车顶上。在此情形下,车顶连接件优选地突出于覆盖件,以当紧固件借由第二螺接件紧固至车顶时,覆盖件不会发生变形,尤其是不会受到压缩。
本发明改进方案提出,覆盖件在其背向廊架的一侧具有盲穴,第二紧固凹口通入该盲穴中,并且由覆盖件形成的盲穴底面形成连续界定第二紧固凹口的边缘。盲穴仅部分地穿过覆盖件,优选地在第二紧固凹口的纵向中心轴线方向上穿过至多30%、至多40%或至多50%。优选地,盲穴在垂直于该纵向中心轴线的平面内由连续边缘界定。例如,从横截面来看,盲穴呈多边形,尤其是矩形,或呈圆形。
盲穴在廊架方向上由底面界定。该底面形成连续界定或连续环绕第二紧固凹口的边缘。优选地,盲穴在相对于第二紧固凹口纵向中心轴线的径向方向上的尺寸比车顶连接件在同一方向上的尺寸大至少50%、至少75%或至少100%。这样确保了覆盖件在第二个螺接件区域内具有足够的灵活性。
本发明改进方案提出,车顶连接件在基底件上具有突起,该突起等于或大于盲穴区域内覆盖件的至少一个壁厚和/或紧固件容纳部底面的壁厚。本说明书范围内说明了这种设计方案的优势。
本发明改进方案提出,紧固件具有支撑突,该支撑突安置于覆盖件上,在背向基底件的一侧延伸自车顶连接件,从纵截面来看在面向基底件的方向上相对于车顶连接件偏置,并且紧固件以支撑方式抵靠覆盖件。紧固件还具有额外的支撑突,该支撑突用于相对于覆盖件支撑紧固件。从纵截面来看,这是支撑在车顶连接件背向基底件的一侧上。因而,在将车顶纵梁组装至机动车期间或之后,第二螺接件施加到紧固件上的力均匀作用于覆盖件,覆盖件又可靠支撑紧固件,从而有效防止紧固件倾斜。
本发明改进方案提出,车顶连接件从纵截面来看呈U形,从而形成螺接件颈段容纳部,用于以形配合方式容纳第二螺接件的螺接件颈段。车顶连接件因呈U形而相对于紧固件的基底件偏置。确切而言,车顶连接件具有多个支腿,第二紧固凹口构造于其中一个支腿中。这个支腿通过另外两个支腿一侧附接至基底件而另一侧附接至支撑突。这两个支腿彼此间隔布置,即布置为从纵截面来看使螺接件颈段容纳部位于二者之间。
第二紧固凹口通入螺接件颈段容纳部,即在其面向廊架的一侧或在其背向车顶的一侧。螺接件颈段容纳部配设为以形配合方式容纳第二螺接件的螺接件颈段。螺接件颈段是指第二螺接件的优选为多边形、尤其是四边形或矩形的主体,其优选地续接螺接件头段。螺接件颈段又可称作螺纹颈或螺丝颈。
螺接件颈段容纳部和螺接件颈段构造为:在车顶纵梁组装至机动车之后,螺接件颈段位于螺接件颈段容纳部中,在相对于第二螺接件的纵向中心轴线的圆周方向上以形配合方式保持于此。换言之,第二螺接件借由螺接件颈段和螺接件颈段容纳部相对于紧固件以抗转动方式保持。这样,车顶纵梁容易组装,或者紧固件容易紧固至机动车的车顶,尤其是通过将螺母拧到第二螺接件上。这里,第二螺接件穿过车顶中形成的凹部。在车顶背向车顶纵梁的一侧,即机动车内部,将螺母拧到第二螺接件上,使得车顶容纳、尤其是夹持在螺母与紧固件之间。
本发明改进方案提出,紧固件在其面向廊架的一侧上具有构造为螺接件头段容纳部的凹陷,第二螺接件的螺接件头段布置于该凹陷中。螺接件头段容纳部优选地紧邻螺接件颈段容纳部。例如,螺接件头段容纳部只有很浅的深度。螺接件头段容纳部的深度尤其是螺接件颈段容纳部的深度的至多5%、至多2.5%或至多1%。螺接件头段容纳部使得第二螺接件的螺接件头段容易且无误地定位。
本发明改进方案提出,廊架连接件在背向廊架的一侧形成用于廊架底壁的顶托,并且底壁以形配合方式保持在顶托与第一螺接件的螺接件头段之间。为了将廊架紧固至紧固件,将紧固件引入廊架中,使得廊架底壁抵靠顶托。然后,第一螺接件布置于第一紧固凹口中并且连接或螺接到紧固件。具体方式是,第一螺接件的螺接件头段将廊架底壁推到廊架连接件或其顶托上并保持于此。这种车顶纵梁设计实现了廊架容易快速紧固至紧固件。
本发明改进方案提出,从纵截面来看,车顶连接件在背向廊架的方向上延伸到至少与第一螺接件一样长。优选地,车顶纵梁设计为在车顶纵梁紧固至机动车的车顶之后,车顶连接件和第一螺接件都支撑于车顶或保护膜上。这样可靠防止了第一螺接件松动。
本发明改进方案提出,从纵截面来看,廊架连接件突出于紧固件的基底件。廊架连接件在两个方向上(即在廊架方向上和在机动车的车顶方向上)都突出于基底件,使其形成两个反向延伸的突起。这样紧固件和覆盖件就能可靠地以形配合方式彼此紧固。
本发明改进方案提出,覆盖件具有另外的通孔,第一紧固凹口通入该另外的通孔和/或廊架连接件嵌入该另外的通孔,使得第一螺接件至少部分地布置于该另外的通孔中。借此,除了通孔之外,覆盖件还具有另外的通孔,这个另外的通孔也完全贯穿覆盖件。该另外的通孔布置为使得第一紧固凹口通入其中。此外,廊架连接件优选地嵌入另外的通孔中,使得覆盖件至少在纵向方向上相对于紧固件以形配合方式固定。在上述各设计方案中,第一螺接件均嵌入另外的通孔中。这确保了紧固件和覆盖件能够简单快速地紧固至廊架。
本发明改进方案提出,紧固件和覆盖件钩入廊架末端的凹部中,使得底壁抵靠紧固件的顶托和覆盖件。廊架的凹部例如由底壁的缺口形成。相应地,廊架的上侧与凹部完全重叠。紧固件和覆盖件优选地钩入廊架的凹部中,使得底壁抵靠顶托和覆盖件。此外,廊架的上侧优选地支撑于覆盖件上,为此具有形状匹配的支撑轮廓。相应地,实现了廊架可靠且美观地附接至机动车的车顶。
本发明改进方案提出,紧固件上布置的形配合固位器与下压机构的对配形配合固位器以形配合方式相互作用,该下压机构在廊架一侧搭接第二紧固凹口,其中,下压机构在其背向对配形配合固位器的一侧的固位器与覆盖件的对配固位器以形配合方式相互作用,使得下压机构以闩锁方式保持在紧固件和覆盖件上。
下压机构用于将第二螺接件紧固至紧固件和覆盖件。为此,第二螺接件布置于第二紧固凹口中,然后下压机构布置于第二螺接件上方,尤其是第二螺接件的螺接件头段上方。具体方式是,下压机构将第二螺接件推到紧固件上,尤其是推入到螺接件头段容纳部中。优选地,下压机构具有在第二螺接件方向上突出的突起,该突起抵靠第二螺接件或甚至嵌入第二螺接件的带动廓型中,例如槽形带动廓型、十字带动廓型或六角带动廓型。
从纵截面来看,下压机构在第二螺接件的相对侧上以形配合方式保持在紧固件或覆盖件上。为此使用了固位器和对配形配合固位器。对配形配合固位器与紧固件的形配合固位器以形配合方式相互作用,固位器与覆盖件的对配固位器以形配合方式相互作用。例如,形配合固位器设计为形配合凹口,尤其是***凹口,而对配形配合固位器设计为形配合凸起或***凸起。固位器优选设计为卡锁凸起,而对配固位器设计为卡锁凹口。这种设计实现了下压机构快速紧固至紧固件和覆盖件。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机动车,其包括车顶和紧固至车顶的车顶纵梁,尤其是根据本说明书范围内陈述的车顶纵梁,其中,车顶纵梁具有至少一个廊架和至少一个紧固装置,紧固装置用于将廊架在末端紧固至机动车的车顶,其中,紧固装置具有挤压件形式的紧固件和至少部分地容纳紧固件的覆盖件。本发明提出,紧固件在其背向廊架的一侧抵靠覆盖件,使得覆盖件夹持于紧固件与车顶之间。
上文说明了这种机动车和车顶纵梁设计的优势。上述机动车和车顶纵梁皆可根据本说明书范围内陈述有所改进,就此可参阅这些实施方案。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将车顶纵梁、尤其是根据本说明书范围内陈述的车顶纵梁组装至机动车车顶的方法,其中,车顶纵梁具有至少一个廊架和至少一个紧固装置,紧固装置用于将廊架在末端紧固至机动车的车顶,其中,紧固装置具有挤压件形式的紧固件和至少部分地容纳紧固件的覆盖件。本发明提出,紧固件在其背向廊架的一侧以抵靠方式布置于覆盖件上,使得覆盖件夹持于紧固件与车顶之间。
关于优势和可能的有利改进方案又可参阅本说明书范围内的陈述。
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前提下,上文发明内容中的特征和特征组合、尤其是下文附图说明中描述和/或附图中显示的特征和特征组合不仅能以给出的各种组合使用,而且能以其他组合或单独使用。本发明就应视为包含说明书和/或附图中未明确表示或阐述但所述实施方式隐含或可从中推导出的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详述本发明予以详述,但不旨在限制本发明。
图中:
图1示出了机动车具有车顶和紧固至车顶的车顶纵梁的区域示意图,其中车顶纵梁具有至少一个廊架和用于将廊架紧固至车顶的紧固装置;
图2示出了紧固装置的覆盖件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紧固装置除了覆盖件之外还具有紧固件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机动车区域的纵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机动车1具有车顶2和车顶纵梁3的区域示意图。车顶纵梁3紧固至车顶2。车顶2与车顶纵梁3之间布置有保护膜4,以防止车顶2与车顶纵梁3相互损伤。保护膜4也可以视作一部分车顶2,从而车顶2局部具有保护膜4,即车顶纵梁3支撑于车顶2或与之接触的部位。车顶纵梁3具有廊架5。原则上,车顶纵梁3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廊架5。在此情况下,多个廊架5优选地互相平行。下面仅阐述廊架5。若有多个廊架5,这些陈述则可类似地适用于这些廊架5中每一者。
廊架5在其背向车顶2的一侧具有上侧6,该上侧6在朝向车顶2方向的端部7方向上弯曲。自上侧6延伸出侧壁8,本图只能看到其中一个侧壁。侧壁8互相平行,优选地在廊架5的大部分延伸范围上延伸。廊架5下方至少部分地由底壁9界定,底壁9通过侧壁8连接至上侧6。底壁9在车顶纵梁3的纵向上具有比上侧6和侧壁8更小的延伸范围。这样在端部7的区域内形成凹部10(本图未示出)。紧固装置11嵌入凹部10中,就此在末端布置于廊架5上。
紧固装置11用于将廊架5在末端紧固至机动车1的车顶2。紧固装置11具有紧固件12和覆盖件13。紧固件12和覆盖件13两者由相同材料一体成型。紧固件12为通过挤压形成的挤压件,而覆盖件13为注塑件并且相应通过注塑成型来制造。紧固件12优选地由金属制成,尤其是铝或铝合金。覆盖件13的材料与紧固件12的材料不同,尤其是覆盖件13的强度更低。覆盖件13优选地由塑料制成,例如热塑性塑料。
紧固件12借由第一螺接件14紧固至廊架5并借由第二螺接件15紧固至机动车1的车顶2。如图所示,保护膜4具有用于螺接件14和螺接件15的缺口16和缺口17。紧固件12具有第一紧固凹口18和第二紧固凹口19(本图未示出)。将车顶纵梁3组装至机动车1的车顶2之后,第一螺接件14布置于第一紧固凹口18中,第二螺接件15布置于第二紧固凹口19中。
紧固件12具有基底件20。从纵向上来看,自基底件20一侧延伸出廊架连接件21,而自基底件20另一侧延伸出车顶连接件22。第一紧固凹口18构造于廊架连接件21中,第二紧固凹口19构造于车顶连接件22中。廊架连接件21在朝向廊架5的方向上和背离廊架5的方向上皆突出于基底件20,从而从基底件22延伸出形成廊架连接件21的突起。车顶连接件22在背离廊架5的方向上偏置或在该方向上突出于基底件20。优选地,在背离廊架5的方向上,车顶连接件22比廊架连接件21更突出于基底件20。
车顶连接件22从纵截面来看呈U形。相应地,它具有支腿23、24和25,其中支腿23通过支腿24和支腿25连接至基底件20和支撑突26。支腿24和支腿25互相平行且均延伸自支腿23。支腿24和支腿25相互间隔布置,使得二者之间存在螺接件颈段容纳部27。另外,形成在支腿23中且完全贯穿支腿23的第二紧固凹口19通入螺接件颈段容纳部27。在支腿24和支腿25的区域内,紧固件12具有设计为螺接件头段容纳部28的凹陷。
覆盖件13具有紧固件容纳部29,紧固件容纳部29在背离廊架5的方向上由紧固件容纳部底面30界定。紧固件12借助抵接面31支撑于紧固件容纳部底面30上,该紧固件容纳部底面30就此形成对配抵接面32。自紧固件容纳部29延伸出通孔33和另外的通孔34。通孔33和通孔34在车顶2的方向上完全贯穿覆盖件13或紧固件容纳部底面30。
车顶连接件22布置于通孔33中;廊架连接件21局部嵌入通道口34中。廊架连接件21、车顶连接件22、通孔33和通孔34的尺寸设计为使得紧固件12以形配合方式保持在紧固件容纳部29中。紧固件容纳部29被连续边缘35框住。远离紧固件容纳部29,覆盖件13优选地具有支撑轮廓36,其在形状和尺寸方面适配于廊架5的内侧,使得支撑轮廓36通过在内侧平靠廊架5的端部7而支撑廊架的端部7。
除了上述元件之外,车顶纵梁3具有下压机构37,在车顶纵梁3组装至车顶2之后,下压机构37搭接第二螺接件15,由此将其保持在第二紧固凹口19中。这样既会防止螺接件颈段38从螺接件颈段容纳部27中脱出,又会防止螺接件头段39从螺接件头段容纳部28中脱出。下压机构7优选地以闩锁方式紧固至紧固件12和覆盖件13。为此,紧固件12上构造有形配合固位器40,该形配合固位器40与下压机构7的对配形配合固位器41以形配合方式相互作用。
从纵截面来看,对配形配合固位器41在其背向下压机构7的一侧上构造有固位器42,该固位器42与覆盖件13上构造的对配固位器43以闩锁方式相互作用。下压机构7具有在第二螺接件15的方向上突出的突起44。该突起44设计为使其在车顶纵梁3组装至车顶2之后抵靠螺接件头段39,由此将第二螺接件15保持在第二紧固凹口19中。此外,突起44可以与第二螺接件15的带动轮廓实现形配合并嵌入其中,使其以抗转动方式保持第二螺接件15。
图2示出了覆盖件13的示意图。本图可以清楚看到均完全贯穿紧固件容纳部底面30的通孔33和通孔34。本说明书范围内全面参考关于覆盖件13的更多陈述。
图3示出了紧固装置11与其上布置的螺接件14和螺接件15的示意图。本图尤能清楚看出下压机构7如何紧固至紧固件12和覆盖件13。还可看出,紧固件12与覆盖件13的边缘35齐平。
图4示出了机动车1区域的纵截面视图,其中再度示出车顶纵梁3、廊架5和紧固装置11以及机动车1的车顶2。本图可以看到构造于廊架5末端的凹部10,紧固装置11嵌入该凹部10中。紧固件12优选地完全容纳在廊架5中。覆盖件13设计为在廊架5的纵向方向上完全桥接底壁9的一端与廊架5的上侧6的一端之间的间距,使得覆盖件13一侧抵靠上侧6而另一侧抵靠底壁9并相应地封闭、尤其是完全封闭凹部10。在此情形下,侧壁8优选地在相对两侧贴靠覆盖件13。特别优选地,覆盖件13安置于底壁9上,上侧6支撑于覆盖件13上,即支撑轮廓36上。紧固件12和覆盖件13就钩入廊架5的凹部10并紧固于此。
通过上述机动车1的设计,尤其是车顶纵梁3的设计,廊架5能够特别可靠、成本低廉、赏心悦目地紧固至机动车1的车顶2。这一点尤其通过将紧固件12制成挤压件并将覆盖件13用作适配件来实现。在此情形下,紧固件12确保了紧固装置11具有足够的强度,而在不改变紧固件12的情况下,覆盖件13实现了适配于不同的廊架5和/或不同的车顶2。
附图标记列表
1 机动车
2 车顶
3 车顶纵梁
4 保护膜
5 廊架
6 上侧
7 端部
8 侧壁
9 底壁
10 凹部
11 紧固装置
12 紧固件
13 覆盖件
14 第一螺接件
15 第二螺接件
16 缺口
17 缺口
18 第一紧固凹口
19 第二紧固凹口
20 基底件
21 廊架连接件
22 车顶连接件
23 支腿
24 支腿
25 支腿
26 支撑突
27 螺接件颈段容纳部
28 螺接件头段容纳部
29 紧固件容纳部
30 紧固件容纳部底面
31 抵接面
32 对配抵接面
33 通孔
34 通孔
35 边缘
36 支撑轮廓
37 下压机构
38 螺接件颈段
39 螺接件头段
40 形配合固位器
41 对配形配合固位器
42 固位器
43 对配固位器
44 突起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机动车(1)的车顶纵梁(3),包括至少一个廊架(5)和至少一个紧固装置(11),所述紧固装置(11)用于将所述廊架(5)在末端紧固至所述机动车(1)的车顶(2),其中,所述紧固装置(11)具有挤压件形式的紧固件(12)和至少部分地容纳所述紧固件(12)的覆盖件(13),
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件(12)在其背向所述廊架(5)的一侧上抵靠所述覆盖件(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件(13)具有紧固件容纳部(29),所述紧固件(12)布置于所述紧固件容纳部(29)中,使得所述紧固件(12)抵靠紧固件容纳部底面(30),所述紧固件容纳部底面(30)在背离所述廊架(5)的方向上界定所述紧固件容纳部(29)并由所述覆盖件(13)形成。
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顶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12)具有第一紧固凹口(18)和第二紧固凹口(19),其中,所述第一紧固凹口(18)配设为容纳第一螺接件(14),用于将所述紧固件(12)紧固至所述廊架(5),所述第二紧固凹口(19)配设为容纳第二螺接件(15),用于将所述紧固件(12)紧固至所述车顶(2)。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顶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12)具有抵靠所述覆盖件(13)上的基底件(20),并且自所述基底件(20)一侧延伸出廊架连接件(21),所述廊架连接件(21)朝所述廊架(5)的方向突出于所述基底件(20)并容纳所述第一紧固凹口(18),自所述基底件(20)另一侧延伸出车顶连接件(22),所述车顶连接件(22)朝背离所述廊架(5)的方向偏置并容纳所述第二紧固凹口,其中,所述车顶连接件(22)在背离所述廊架(5)的方向上至少部分地贯穿所述覆盖件(13)的通孔(33)。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顶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12)具有支撑突(26),所述支撑突(26)安置于所述覆盖件(13)上,在背向所述基底件(20)的一侧延伸自所述车顶连接件(22),从纵截面来看朝面向所述基底件(20)的方向相对于所述车顶连接件(22)偏置,并且所述紧固件(12)以支撑方式抵靠所述覆盖件(13)。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顶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连接件(22)从纵截面来看呈U形,使其形成螺接件颈段容纳部(27),用于以形配合方式容纳所述第二螺接件(15)的螺接件颈段(38)。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顶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廊架连接件(21)在背向所述廊架(5)的一侧上形成用于所述廊架(5)的底壁(9)的顶托,所述底壁(9)以形配合方式保持在所述顶托与所述第一螺接件(14)的螺接件头段之间。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顶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件(13)具有另外的通孔(34),所述第一紧固凹口(18)通入所述另外的通孔(34)和/或所述廊架连接件(21)嵌入所述另外的通孔(34),使得所述第一螺接件(14)至少部分地布置于所述另外的通孔(34)中。
9.一种机动车(1),包括车顶(2)和紧固至所述车顶(2)的车顶纵梁(3),尤其是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车顶纵梁(3),其中,所述车顶纵梁(3)具有至少一个廊架(5)和至少一个紧固装置(11),所述紧固装置(11)用于将所述廊架(5)在末端紧固至所述机动车(1)的车顶(2),其中,所述紧固装置(11)具有挤压件形式的紧固件(12)和至少部分地容纳所述紧固件(12)的覆盖件(13),
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件(12)在其背向所述廊架(5)的一侧抵靠所述覆盖件(13),使得所述覆盖件(13)夹持于所述紧固件(12)与所述车顶(2)之间。
10.一种用于将车顶纵梁(3)、尤其是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车顶纵梁(3)组装至机动车(1)的车顶的方法,其中,所述车顶纵梁(3)包括至少一个廊架(5)和至少一个紧固装置(11),所述紧固装置(11)用于将所述廊架(5)在末端紧固至所述机动车(1)的车顶(2),其中,所述紧固装置(11)具有挤压件形式的紧固件(12)和至少部分地容纳所述紧固件(12)的覆盖件(13),
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件(12)在其背向所述廊架(5)的一侧以抵靠方式布置于所述覆盖件(13)上,使得所述覆盖件(13)夹持于所述紧固件(12)与所述车顶(2)之间。
CN202180075897.2A 2020-12-11 2021-12-09 机动车的车顶纵梁、机动车以及将车顶纵梁组装至机动车车顶的方法 Pending CN11643809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0133147.9A DE102020133147A1 (de) 2020-12-11 2020-12-11 Dachreli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Kraftfahrzeug sowie Verfahren zum Montieren einer Dachreling an einem Dach eines Kraftfahrzeugs
DE102020133147.9 2020-12-11
PCT/EP2021/085077 WO2022122972A1 (de) 2020-12-11 2021-12-09 Dachreli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kraftfahrzeug sowie verfahren zum montieren einer dachreling an einem dach eines kraftfahrzeug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38099A true CN116438099A (zh) 2023-07-14

Family

ID=79093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75897.2A Pending CN116438099A (zh) 2020-12-11 2021-12-09 机动车的车顶纵梁、机动车以及将车顶纵梁组装至机动车车顶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25348A1 (zh)
EP (1) EP4259487A1 (zh)
JP (1) JP2023553947A (zh)
CN (1) CN116438099A (zh)
AU (1) AU2021398537A1 (zh)
CA (1) CA3196376A1 (zh)
DE (1) DE102020133147A1 (zh)
MX (1) MX2023006872A (zh)
WO (1) WO202212297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18641A1 (de) * 1996-05-09 1997-11-13 Happich Fahrzeug Dachsysteme Dachreling für Fahrzeuge
DE10350288B4 (de) * 2003-10-24 2006-07-27 Hans und Ottmar Binder GmbH Oberflächenveredelung Dachreling für ein Fahrzeug
DE202011005653U1 (de) 2011-04-28 2011-06-27 WKW Erbslöh Automotive GmbH, 42349 Befestigungselement zur Verbindung zweier Bauteile
DE202012000436U1 (de) 2012-01-17 2012-02-15 Hans und Ottmar Binder GmbH Oberflächenveredelung Dachreli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WO2015085431A1 (en) 2013-12-12 2015-06-18 Salflex Polymers Limited Automotive roof rail
CN107415841A (zh) * 2017-04-29 2017-12-01 佛山市维杰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车顶行李架
US11260801B2 (en) * 2019-01-23 2022-03-01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roof rail 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21398537A1 (en) 2023-06-15
DE102020133147A1 (de) 2022-06-15
WO2022122972A1 (de) 2022-06-16
MX2023006872A (es) 2023-06-23
CA3196376A1 (en) 2022-06-16
US20240025348A1 (en) 2024-01-25
JP2023553947A (ja) 2023-12-26
EP4259487A1 (de) 2023-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627564A2 (en) Panel locator and attachement apparatus
US8220762B2 (en) Mounting clip
US20050271492A1 (en) Sheet metal fastening clip
CA2106839C (en) Apparatus for compliantly retaining a circuit board in a housing
US8017870B2 (en) Fastening device for a line
US20070046054A1 (en) Interior trim accessory attachment apparatus
US20090079640A1 (en) Body mount for a vehicle antenna
CN110869244B (zh) 紧固装置、具有该紧固装置的***及具有该***的车辆
US20040244156A1 (en) Sheet metal fastening clip
US9564698B2 (en) Capacitor frame assembly
JP4816486B2 (ja) 車両用外装部品
CN116438099A (zh) 机动车的车顶纵梁、机动车以及将车顶纵梁组装至机动车车顶的方法
US20050006540A1 (en) Antenna mounting structure
KR100321638B1 (ko) 자동차용 범퍼의 마운팅용 클립
JP2556066Y2 (ja) 部品の組付け装置
CN219271693U (zh) 一种卡扣组件和紫外线消毒器
JPS641882Y2 (zh)
KR100406697B1 (ko) 자동차의 도어 트림 장착구조
CN216969568U (zh) 固定装置及车辆
CN114183444B (zh) 用于家具件的连接元件、***式***及组装家具件的方法
FI106755B (fi) Sovitelma pistoliittimen kiinnittämiseksi ja pistoliitin
JPH0538241Y2 (zh)
CN107165921B (zh) 一种汽车螺母的卡接装置及汽车
JP2008195197A (ja) 車両用外装部品
JP2606069Y2 (ja) 車体内装部品のクリップ取付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