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17706B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17706B
CN114217706B CN202111406787.8A CN202111406787A CN114217706B CN 114217706 B CN114217706 B CN 114217706B CN 202111406787 A CN202111406787 A CN 202111406787A CN 114217706 B CN114217706 B CN 1142177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touch
electrode
touch electrode
orthographic pro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0678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17706A (zh
Inventor
朱超
范文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0678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177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17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177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177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177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8Details of the electrode shape, e.g. for enhancing the detection of touches, for generating specific electric field shapes, for enhancing display qu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本发明中,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和设置于所述基板一侧的显示层和触控层;所述显示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发光区和与所述发光区相邻的非发光区;所述触控层包括触控电极和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触控电极的连接线,所述触控电极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电极的非发光区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具有透过率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OLED技术的广泛发展和应用深入,对具有更优视觉体验的高屏占比(甚至全面屏)显示屏的追求已成为当前显示技术发展的潮流之一,为了进一步的提升屏占比,需要将摄像头、指纹识别装置等光学设备设置在屏下,形成屏下摄像头和屏下指纹识别等。当前屏下摄像头和屏下指纹识别等产品解决方案的主要方法是在正对摄像头和指纹识别装置等设备的屏幕区域设置为透明显示区。
然而,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透明显示区中设置有多种金属走线,例如触控单元、信号走线、电源走线等等,这些金属走线虽然尺寸较小,但是仍然会遮挡部分外部光线,导致显示面板的透过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使得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透过率提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和设置于所述基板一侧的显示层和触控层;所述显示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发光区和与所述发光区相邻的非发光区;所述触控层包括触控电极,所述触控电极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电极的非发光区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透明显示区和非透明显示区,所述透明显示区包括如前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设置触控电极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电极的非发光区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可以使得至少部分触控电极对外界光线产生的遮挡和第一电极的非发光区对外界走线的遮挡落在同一区域,即至少部分触控电极对外界光线的遮挡和第一电极的非发光区对外界光线的遮挡重合,从而减小触控电极对外界光线产生的遮挡,提升显示面板的透过率。
优选的,所述触控电极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一电极的非发光区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内。触控电极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在第一电极在非发光区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内,使得触控电极不会对入射光线造成遮挡,大大提升了显示面板的透过率。
优选的,所述触控电极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为环形,所述环形正投影套设在所述第一电极的发光区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的外侧。设置触控电极为环形可以有效的提升触控电极的功能区域的面积,提升触控效果;此外,由于发光区通常位于第一电极中间部分,因此被发光区和第一电极边缘间隔形成的非发光区为环形区域,设置触控电极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为环形可以有效的利用非发光区的挡光区域,便于增大触控电极的面积。
优选的,所述触控层包括相互绝缘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位于同一层,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相交的位置通过桥接方式绝缘设置,或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位于不同层。
优选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
优选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位于同一层,所述触控层包括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二连接线包括桥接区,所述桥接区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电极的非发光区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设置桥接区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电极的非发光区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可以将桥接区的遮光区域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电极的非发光区的遮光区域内,减少第二连接线的遮光面积,提升显示面板整体的透过率。
优选的,所述桥接区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一电极的非发光区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优选的,所述桥接区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内。桥接区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在第一触控电极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内,使得桥接区和第一触控电极之间可以形成互电容结构,实现多点触控。
优选的,所述桥接区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6—8是沿图5中DD’方向的剖面结构图;
图9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桥接区的走线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桥接区的走线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桥接区的走线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基板10,设置在基板10一侧的显示层20和触控层30。显示层20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21,第一电极21包括发光区211和与发光区211相邻的非发光区212。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21为阳极,显示层20包括阳极21和覆盖阳极21设置的像素限定层22,像素限定层22上设置有开口23,开口23落在阳极21上的区域即为阳极21的发光区211,阳极21被像素限定层22覆盖的其它区域即为非发光区212。此外,还包括设置在开口23内的发光材料层24以及覆盖发光材料层24的阴极25,以及覆盖阴极25和像素限定层22的薄膜封装层26,触控层30设置在薄膜封装层26上。发光材料层24在阳极21和阴极25之间的电荷作用下发光。可以理解的是,前述触控层30设置在薄膜封装层26上仅为本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具体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限定,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在触控层30和薄膜封装层26之间设置缓冲层等结构,具体不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行一一列举。触控层30包括触控电极31,触控电极31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图1中X区域)覆盖第一电极21的非发光区212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图1中Y区域)。
与现有技术相比,设置触控电极31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电极21的非发光区212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可以使得至少部分触控电极31对外界光线产生的遮挡和第一电极21的非发光区212对外界走线的遮挡落在同一区域,即至少部分触控电极31对外界光线的遮挡和第一电极21的非发光区212对外界光线的遮挡重合,从而减小触控电极31对外界光线产生的遮挡,提升显示面板的透过率。
具体的,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触控电极31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落在第一电极21的非发光区212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内部。如此设置,可以使得触控电极31的遮光区域完全落在第一电极21的非发光区212的遮光区域内,即被触控电极31遮挡的入射光线全部为本就会被第一电极21的非发光区212遮挡的入射光线,使得触控电极31不会造成额外的光线遮挡,从而消除触控电极31对入射光线的遮挡,大大的提升了显示面板的透过率。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一电极21的非发光区212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落在触控电极31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内部,如此设置,可以在将触控电极31的面积设置得更大,提升触控效果的同时,完全利用第一电极21的非发光区212的遮光区域,即在保证触控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提升显示面板的透过率。此外,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第一电极21的非发光区212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和触控电极31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之间交错设置,存在一定的重合区域等其它情况,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的设置,在此不进行一一列举。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触控电极31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为环形,环形正投影套设在第一电极21的发光区211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的外侧。具体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第一电极21的非发光区212通常是为发光区211保留的工艺余量,发光区211通常位于第一电极21的中间部分,因此被发光区211和第一电极21边缘间隔形成的非发光区212通常为环形区域。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触控电极31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为环形可以有效的利用非发光区212的挡光区域,便于增大触控电极31的面积。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触控电极31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可以为正方形、圆形、多边形、圆角矩形等图形套设形成的环形形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的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提供显示面板中的部分区域的局部放大图,触控层30包括相互绝缘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32和第二触控电极33,第一触控电极32沿第一方向(图4中A方向)延伸,第二触控电极33沿第二方向(图4中B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触控电极32与第二触控电极33位于同一层,第一触控电极32与第二触控电极33相交的位置(图4中C位置)通过桥接方式绝缘设置。所谓桥接方式,即在第一触控电极32与第二触控电极33相交的位置的部分第二触控电极33与第一触控电极32为不同层设置,并在第二触控电极33与第一触控电极32之间设置绝缘层以保证第二触控电极33与第一触控电极32之间为绝缘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前述第一触控电极32与第二触控电极33相交的位置通过桥接方式绝缘设置仅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的结构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限定,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其他结构,例如将第一触控电极32与第二触控电极33设置在不同层,从而保证第二触控电极33与第一触控电极32之间为绝缘设置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的设置。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触控电极32是触控感应电极,第二触控电极33是触控驱动电极。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第二触控电极33是触控感应电极,第一触控电极32是触控驱动电极等其它结构,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的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第一触控电极32数量为多个,第二触控电极33数量也为多个,触控层30还包括多条第一连接线34和多条第二连接线35,第一连接线34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一触控电极32,第二连接线35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二触控电极33。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二触控电极33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触控电极32。其中,第二连接线35包括桥接区351,桥接区351与第一连接线34之间设置有绝缘层40,以与第一连接线34绝缘设置。
桥接区351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电极21的非发光区212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设置桥接区351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电极21的非发光区212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可以减少桥接区351的遮光面积,从而进一步的提升显示面板的透过率。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桥接区351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落(图6中C区域)在第一电极21的非发光区212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图6中D区域)内。如此设置,可以保证桥接区351的遮光区域全部落在第一电极21的非发光区212的遮光区域内,保证桥接区351不对入射光线造成遮挡。可以理解的是,前述仅为本实施方式中桥接区351的一种具体的结构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限定,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桥接区351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电极21的非发光区212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之间部分重叠等其它结构,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的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桥接区351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落在第一触控电极32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内。将桥接区351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设置为落在第一触控电极32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内,即将桥接区351与第一触控电极32相互正对,两者相互正对形成互电容,当用户手指按压时,桥接区351与第一触控电极32之间的相对距离减小,电容容值改变,从而产生触控信号,由于多个互电容之间的工作互不影响,从而可以实现多点触控,即用户同时点击触控屏的不同位置,据可以产生触控感应信号。
优选的,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桥接区351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第一触控电极32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重合。设置桥接区351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第一触控电极32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重合,可以提升桥接区351与第一触控电极32之间的相对面积,增大互电容的电容值,互电容的电容值变大,其电容值的变化范围也变大,感应触控的能力也得到提升,从而提升多点触控的触控效果。
此外,为了避免桥接区351对发光区211的发光产生影响,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桥接区351的设置位置对桥接区351的走线形状进行相应的设计,例如图9为桥接区351的设置位置不影响发光区211的发光时,可以设置桥接区351为直线型的走线设计,再例如图10所示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桥接区351的设置方式,由于桥接区351的走线位置会影响发光区211的发光,因此将桥接区351设置为弯折走线,从而避免影响发光区211的发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的设置。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位于同一行的的桥接区351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落在阳极21的发光区211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的同一侧。由于发光区211设置在非发光区212的中间位置,因此,为了避免桥接区351对发光区211的发光造成影响,桥接区351需要设置在发光区211的任意一侧以绕过发光区211所在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同一行的桥接区351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落在阳极21的发光区211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的同一侧,即如图11所示,位于同一行的各个桥接区351位于各个发光区211的同一侧。避免两个相邻的桥接区351之间的距离过近而对触控信号的传输产生干扰。
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如图12所示,包括透明发光区100和与透明发光区100相邻的非透明发光区200,透明发光区100内设置有如前述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显示基板300,非透明发光区200内设置有其它种类的显示基板。可以理解的是,前述仅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具体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限定,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显示面板仅包括透明发光区100,透明发光区100全部设置有如前述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显示基板300等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施方式中透明发光区100内设置有如前述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显示基板300,因此同样具备前述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和设置于所述基板一侧的显示层和触控层;
所述显示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发光区和与所述发光区相邻的非发光区;
所述显示层还包括:覆盖所述第一电极设置的像素限定层,所述像素限定层上设置有开口,以及设置于所述开口内的发光材料层;
所述触控层包括触控电极,所述触控电极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电极的非发光区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所述触控电极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为环形,所述环形正投影套设在所述第一电极的发光区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的外侧;
所述触控电极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一电极的非发光区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层包括相互绝缘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位于同一层,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相交的位置通过桥接方式绝缘设置,或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位于不同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位于同一层,所述触控层包括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第一连接线和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第二连接线;
所述第二连接线包括桥接区,所述桥接区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电极的非发光区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区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一电极的非发光区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区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区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合。
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明显示区和非透明显示区,所述透明显示区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111406787.8A 2021-11-24 2021-11-24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42177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06787.8A CN114217706B (zh) 2021-11-24 2021-11-24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06787.8A CN114217706B (zh) 2021-11-24 2021-11-24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17706A CN114217706A (zh) 2022-03-22
CN114217706B true CN114217706B (zh) 2024-06-21

Family

ID=80698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06787.8A Active CN114217706B (zh) 2021-11-24 2021-11-24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17706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99549A (zh) * 2016-08-31 2018-03-1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触摸传感器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WO2021146842A1 (zh) * 2020-01-20 2021-07-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22374B (en) * 2006-04-14 2010-03-21 Ritdisplay Corp Light transmission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2546310B1 (ko) * 2018-07-16 2023-06-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를 가지는 표시 장치
CN110618764B (zh) * 2019-08-30 2023-04-2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0658952B (zh) * 2019-09-29 2023-10-0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732119B (zh) * 2021-01-06 2023-07-2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CN113467650B (zh) * 2021-07-29 2024-06-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99549A (zh) * 2016-08-31 2018-03-1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触摸传感器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WO2021146842A1 (zh) * 2020-01-20 2021-07-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17706A (zh) 2022-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11056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492018B (zh) 一种显示装置
US11456346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1968873B2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668286B (zh)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CN113424325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10658952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17816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1027104A1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201411443A (zh) 觸控面板
CN111124189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556277B (zh) 触控基板及显示面板
US1178256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4096939B (zh) 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EP4130945A1 (en) Touch structure,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130697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217706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768198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6830070A (zh) 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0429886U (zh) 一种显示装置
WO2021196082A1 (zh) 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216527106U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10199725U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4474940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2172560A1 (ja) 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