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71663B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71663B
CN113571663B CN202110829046.4A CN202110829046A CN113571663B CN 113571663 B CN113571663 B CN 113571663B CN 202110829046 A CN202110829046 A CN 202110829046A CN 113571663 B CN113571663 B CN 1135716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substrate
light
crystal film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2904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71663A (zh
Inventor
杜小波
李二力
孙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2904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716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716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16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716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16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6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lective mea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50OLEDs integrated with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e.g. with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photochromic elements or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设备,其中,该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像素界定层,开设有多个像素开口,像素界定层位于基板的一侧;多个发光单元,位于基板设置有像素界定层的一侧,多个发光单元与多个像素开口一一对应;多个液晶膜,位于像素界定层背离基板的一侧,多个液晶膜与多个像素开口一一对应,且各液晶膜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别包围各像素开口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各液晶膜被配置为对预设颜色的光线进行反射,预设颜色与各液晶膜相对应的发光单元所发射光线的颜色相同。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和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一般采用具有反射功能的金属层作为电极,以对发光层产生的光线进行反射,从而将光线照射出去。但是,由于显示面板的电极及其金属走线、电路层等金属结构对环境光具有反射作用,在强光环境下,降低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和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设备,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技术问题。
作为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基板;
像素界定层,开设有多个像素开口,像素界定层位于基板的一侧;
多个发光单元,位于基板设置有像素界定层的一侧,多个发光单元与多个像素开口一一对应;
多个液晶膜,位于像素界定层背离基板的一侧,多个液晶膜与多个像素开口一一对应,且各液晶膜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别包围各像素开口在基板上的正投影;
其中,各液晶膜被配置为对预设颜色的光线进行反射,预设颜色与各液晶膜相对应的发光单元所发射光线的颜色相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各液晶膜位于像素界定层背离基板一侧的表面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还包括:吸光层,位于液晶膜与像素界定层之间,吸管层开设有多个第一透光孔,多个第一透光孔与多个发光单元一一对应,第一透光孔用于供对应的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出射,各液晶膜位于吸光层的背离基板一侧的表面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显示面板还包括:
黑矩阵,位于像素界定层和发光单元背离基板的一侧,黑矩阵开设有多个第二透光孔,多个第二透光孔与多个发光单元一一对应,第二透光孔用于供对应的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出射,各液晶膜均位于黑矩阵背离基板一侧的表面上,各液晶膜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别包围各第二透光孔在基板上的正投影。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多个发光单元包括用于发射第一颜色光线的第一发光单元、用于发射第二颜色光线的第二发光单元以及用于发射第三颜色光线的第三发光单元;多个液晶膜包括用于反射第一颜色光线的第一液晶膜、用于反射第二颜色光线的第二液晶膜以及用于反射第三颜色光线的第三液晶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液晶膜的材质为胆甾相液晶,第一液晶膜的胆甾相液晶的螺距范围为669nm-684nm,第二液晶膜的胆甾相液晶的螺距范围为764nm-792nm,第三液晶膜的胆甾相液晶的螺距范围为896-927n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液晶膜的材质包括向列相液晶和手性化合物;
第一颜色为蓝色,在第一液晶膜中,手性化合物的浓度范围为0.9%至1.1%;
第二颜色为绿色,在第二液晶膜中,手性化合物的浓度范围为0.8%至0.9%;
第三颜色为红色,在第三液晶膜中,手性化合物的浓度范围为0.6%至0.8%。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液晶膜的厚度为1μ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层、触控结构层、彩膜层和玻璃盖板,封装层位于多个发光单元背离基板的一侧,触控结构层位于封装层背离基板的一侧,彩膜层位于触控结构层背离基板的一侧,玻璃盖板位于彩膜层背离基板的一侧。
作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上述任一种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
作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单元,发光单元包括相对应的第一电极、有机发光层和第二电极,方法包括:
在基板的一侧形成多个第一电极;
在多个第一电极背离基板的一侧形成像素界定层,像素界定层开设有多个像素开口,多个像素开口与多个第一电极一一对应;
在像素界定层背离基板的一侧形成多个液晶膜、有机发光层和第二电极,有机发光层位于像素开口内,多个液晶膜与多个像素开口一一对应,各液晶膜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别包围各像素开口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各液晶膜被配置为对预设颜色的光线进行反射,预设颜色与各液晶膜包围的发光单元所发射光线的颜色相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像素界定层背离基板的一侧形成多个液晶膜、有机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包括:
在像素界定层背离基板一侧的表面上形成多个液晶膜;
在液晶膜背离基板的一侧形成有机发光层,有机发光层位于像素开口内;
在有机发光层背离基板的一侧形成第二电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像素界定层背离基板的一侧形成多个液晶膜、有机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包括:
在像素界定层背离基板的一侧形成吸光层;
在吸光层背离像素界定层一侧的表面形成多个液晶膜;
在液晶膜背离基板的一侧形成有机发光层,有机发光层位于像素开口内;
在有机发光层背离基板的一侧形成第二电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像素界定层背离基板的一侧形成多个液晶膜、有机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包括:
在像素界定层背离基板的一侧形成有机发光层,有机发光层位于像素开口内;
在有机发光层背离基板的一侧形成第二电极;
在第二电极背离基板的一侧形成黑矩阵,黑矩阵开设有多个透光孔,多个透光孔与多个发光单元一一对应,透光孔用于供对应的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出射;
在黑矩阵背离基板一侧的表面形成多个液晶膜,各液晶膜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别包围各透光孔在基板上的正投影。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多个发光单元包括用于发射第一颜色光线的第一发光单元、用于发射第二颜色光线的第二发光单元以及用于发射第三颜色光线的第三发光单元,在像素界定层背离基板的一侧形成多个液晶膜,包括:
采用喷墨打印的方式在像素界定层背离基板的一侧分别形成第一液晶薄膜、第二液晶薄膜和第三液晶薄膜,各第一发光单元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别位于各第一液晶薄膜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范围内,各第二发光单元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别位于各第二液晶薄膜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范围内,各第三发光单元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别位于各第三液晶薄膜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范围内;
对第一液晶薄膜、第二液晶薄膜和第三液晶薄膜进行图案化处理,以去除叠设在发光单元上的部分,形成第一液晶膜、第二液晶膜和第三液晶膜,各第一液晶膜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包围各第一发光单元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各第二液晶膜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包围各第二发光单元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各第三液晶膜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包围各第三发光单元在基板上的正投影。
本公开实施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液晶膜所反射光线的颜色与其相对应的发光单元所发射光线的颜色相同,且各液晶膜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别包围各发光单元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使得各液晶膜所反射光线与其相对应发光单元所反射光线叠加,增强了发光单元的出光强度,有利于消除环境强光对显示面的影响,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提升显示面板在强光环境下的使用体验。此外,各液晶膜利用环境强光来产生反射光线,还提高了环境强光的利用率。再者,在像素界定层背离基板的一侧设置液晶膜不会改变显示面板原来的结构。
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公开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公开范围的限制。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液晶膜的配置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4A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多个液晶膜和多个发光单元的俯视示意图;
图4B~图4F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手性化合物CB15、R1011、R5011、S811和R811的分子式;
图5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例的步骤S530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7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例的步骤S530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8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例的步骤S530中液晶膜的制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基板110、像素界定层(Pixel Definition Layer,简称PDL)120、多个发光单元130和多个液晶膜140。
基板110可以包括基底111、薄膜晶体管层(图中未示出)和平坦化层(Planarization,简称PLN)112,薄膜晶体管层位于基底111的一侧,平坦化层112位于薄膜晶体管层背离基底111的一侧。
像素界定层120开设有多个像素开口121,像素界定层120位于基板110的一侧,例如像素界定层120位于平坦化层112背离基底111的一侧。
多个发光单元130位于基板110设置有像素界定层120的一侧,比如位于平坦化层112背离基底111的一侧。多个发光单元130与多个像素开口121一一对应。
多个液晶膜140位于像素界定层120背离基板110的一侧,多个液晶膜140与多个像素开口121一一对应,且各液晶膜140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分别包围各像素开口121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
如图2所示,各液晶膜140被配置为对预设颜色的光线进行反射,预设颜色与各液晶膜140相对应的发光单元130所发射光线的颜色相同。例如液晶膜140被配置为对红色光线进行反射,则液晶膜140将入射光线中的红色光线(波长为620nm)进行反射,将入射光线中除红色光线以外的其他颜色的光线进行透射。
上述方案,各液晶膜140所反射光线的颜色与其相对应的发光单元130所发射光线的颜色相同,且各液晶膜140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分别包围各像素开口121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使得各液晶膜140所反射光线与其相对应发光单元130所反射光线叠加,增强了发光单元130的出光强度,有利于消除环境强光对显示面的影响,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提升显示面板100在强光环境下的使用体验。此外,各液晶膜140利用环境强光来产生反射光线,还提高了环境强光的利用率。再者,在像素界定层120背离基板110的一侧设置液晶膜140不会改变显示面板100原来的结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各液晶膜140位于像素界定层120背离基板110一侧的表面上。
示例性地,像素开口121的截面宽度沿像素界定层120朝向基板110的一侧至像素界定层120背离基板110的一侧渐增,各液晶薄膜位于像素开口121的侧壁及像素开口121背离基板110一侧的周缘,各液晶膜140在像素界定层120上形成喇叭状结构,使得各液晶膜140所发射光线与其相对应发光单元130所发射光线汇聚,增强了发光单元130的出光强度。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像素界定层120的材质为吸光材料,例如像素界定层120采用黑色树脂等深色材料制成,这样像素界定层120能够吸收各液晶膜140所透射的其他颜色光线,防止其他颜色光线发生反射。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100还可以包括吸光层(图中未示出),吸光层位于液晶膜140与像素界定层120之间,各液晶膜140位于吸光层的背离基板110一侧的表面上。
在一个示例中,吸光层开设有多个第一透光孔,多个第一透光孔与多个发光单元130一一对应,第一透光孔用于供对应的发光单元130发出的光线出射。
在另一个示例中,吸光层的材质可以是金属铬、黑色树脂等。吸光层的厚度范围可以是0.8μm~1.2μm,例如,吸光层的厚度值可以是0.8、0.9、1、1.1、1.2中的一个。
上述方案,通过在液晶膜140与像素界定层120之间设置吸光层,使得吸光层能够吸收各液晶膜140所透射的其他颜色光线,防止其他颜色光线发生反射。
在一种应用中,各液晶膜140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范围内可能存在金属走线或电路层等金属结构,通过采用吸光材料制成像素界定层120或在液晶膜140与像素界定层120之间设置吸光层,使得各液晶膜140能够反射预设颜色的光线,像素界定层120或吸光层能够吸收各液晶膜140所透射的其他颜色光线,避免金属结构对其他颜色光线进行反射。
图3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和图3所示,该显示面板100还可以包括黑矩阵170,黑矩阵170位于像素界定层120和发光单元130背离基板110的一侧,黑矩阵170开设有多个第二透光孔171,多个第二透光孔171与多个发光单元130一一对应,第二透光孔171用于供对应的发光单元130发出的光线出射,各液晶膜140均位于黑矩阵170背离基板110一侧的表面上,各液晶膜140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分别包围各第二透光孔171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
示例性地,第二透光孔171的截面宽度沿黑矩阵170朝向基板110的一侧至黑矩阵170背离基板110的一侧的方向渐增,各液晶膜140分别位于各第二透光孔171的侧壁以及各第二透光孔171的周缘,使得各液晶膜140形成喇叭状结构,各液晶膜140所反射光线与相对应发光单元130所发射光线汇聚,增强了发光单元130的发光强度。再者,黑矩阵170能够吸收各液晶膜140所透射的其他颜色光线,避免了位于各液晶膜140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范围内的金属结构对其他颜色的光线进行反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多个发光单元130包括用于发射第一颜色光线的第一发光单元131、用于发射第二颜色光线的第二发光单元132以及用于发射第三颜色光线的第三发光单元133;多个液晶膜140包括用于反射第一颜色光线的第一液晶膜141、用于反射第二颜色光线的第二液晶膜142以及用于反射第三颜色光线的第三液晶膜143。
在一个示例中,各第一液晶膜141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分别包围各第一发光单元131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各第二液晶膜142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分别包围各第二发光单元132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各第三液晶膜143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分别包围各第三发光单元133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第一发光单元131、第二发光单元132和第三发光单元133相邻设置,以使第一液晶膜141、第二液晶膜142和第三液晶膜143相邻设置,以便采用第一颜色光线、第二颜色光线和第三颜色光线进行混光。
在另一个示例中,第一颜色为蓝色,第二颜色为绿色,第三颜色为红色。
在相关技术中,通过在第一发光单元背离基板的一侧设置蓝色彩膜,第二发光单元背离基板的一侧设置绿色彩膜,第三发光单元背离基板的一侧设置红色彩膜,可以减少电极对环境光线的反射。但是,在发光单元不发光或发光亮度较低时,各彩膜所反射光线容易呈现明显的彩色条纹,降低了弱光环境下的显示品质。本公开的上述方案利用第一液晶膜141反射环境光线中的蓝光、第二液晶膜142反射环境光线中的绿光、第三液晶膜143反射环境光线中的红光依次增强了第一发光单元131、第二发光单元132和第三发光单元133的发光强度,提高了强光环境下的显示亮度;并且,在各发光单元130不发光或发光亮度较低时,各液晶膜140不会产生彩色条纹,不会降低弱光环境下的显示品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液晶膜140的材质为胆甾相液晶;第一颜色为蓝色,第一液晶膜141的胆甾相液晶的螺距范围为669nm-684nm;第二颜色为绿色,第二液晶膜142的胆甾相液晶的螺距范围为764nm-792nm;第三颜色为红色,第三液晶膜143的胆甾相液晶的螺距范围为896nm-927nm。
示例性地,胆甾相液晶可以是胆甾相液晶单体。由于胆甾相液晶具有层状结构,每一层内液晶分子规则排列,多层液晶组成一个类似弹簧的结构,不同螺距的弹簧结构可以反射不同波长的光线,通过采用具有不同螺距范围的胆甾相液晶制成第一液晶膜141、第二液晶膜142和第三液晶膜143,可以使第一液晶膜141、第二液晶膜142和第三液晶膜143所反射光线的波长不同,从而实现对不同颜色光线的反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液晶膜140的材质包括向列相液晶和手性化合物;
第一颜色为蓝色,在第一液晶膜141中,手性化合物的浓度范围为0.9%至1.1%;
第二颜色为绿色,在第二液晶膜142中,手性化合物的浓度范围为0.8%至0.9%;
第三颜色为红色,在第三液晶膜143中,手性化合物的浓度范围为0.6%至0.8%。
示例性地,向列相液晶可以是SLC1717等液晶小分子混合物,手性化合物可以是CB15、R1011、R5011、S811和R811等带有手性碳原子的液晶小分子,手性化合物的分子式如图4B~4F所示。
将手性化合物添加到向列相液晶后,向列相液晶和手性化合物的混合物会形成与胆甾相液晶相似的扭曲螺旋结构,并具有胆甾相液晶的光学性能,从而形成胆甾相液晶。
通过调节手性化合物的浓度,使得胆甾相液晶具有不同螺距。胆甾相液晶的螺距与向列相液晶和手性化合物之间的关系利用如下公式(1)表示:
P=[(HTP)Xc]-1 公式(1)
其中,胆甾相液晶的P为螺距,HTP为螺旋扭曲力常数,由向列相液晶的性质确定,Xc为手性化合物的浓度。
胆甾相液晶的螺距与反射光线的波长之间的关系,可以利用如下公式(2)表示:
λ=2nP 公式(2)
其中,λ为反射光线的波长,n为胆甾相液晶的平均折射率,n数值范围通常为0.3至0.4。
例如,手性化合物CB15的浓度Xc=1%,P的范围为600nm至700nm利用公式(2)可以确定反射光线的波长范围为360nm至480nm,则采用SLC1717和浓度为1%的CB15可以形成第一液晶材料,第一液晶材料所形成的第一液晶膜141能够反射波长范围为450nm至480nm的蓝光。优选地,第一液晶膜141所反射光线的波长为460nm。
从公式(1)中可知,手性化合物的浓度Xc与胆甾相液晶的螺距P呈反相关关系。从公式(2)可知,胆甾相液晶的螺距与胆甾相液晶所反射光线的波长呈正相关关系。增加手性化合物Xc的浓度,会减小胆甾相液晶的螺距P,使得胆甾相液晶所能反射光线的波长变短。基于上述关系,通过调节手性化合物的浓度,可以形成第二液晶材料和第三液晶材料,第二液晶材料所形成的第二液晶膜142能够反射波长范围为500nm至560nm的绿光,第三液晶材料所形成的第三液晶膜143能够反射波长范围为620nm至780nm的红光。优选地,第二液晶膜142所反射光线的波长为530nm,第三液晶膜143所反射光线的波长为620nn。此外,通过调节手性化合物的浓度,可以将反射波宽调节到20nm至30nm左右,其调节精度高。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液晶膜140的厚度可以为0.8μm至1.2μm(包括端点值)。示例性地,液晶膜140的厚度可以为0.8μm至1.2μm中的任意数值,例如,液晶膜140的厚度可以为0.8μm、0.9μm、1μm、1.1μm、1.2μm中的一个。其中,液晶膜140的厚度为液晶膜140在与液晶膜140所在表面相垂直方向上的尺寸。
在相关技术中,为了减小电极对环境光线的反射作用,通常在显示面板100的出光侧设置偏振片和1/4波片来消除反射光,增加了显示面板100的厚度;并且,由于偏振片会吸收发光单元130所发射光线,还降低了显示面板100的出光效率。本公开的上述方案将液晶膜140的厚度设置为0.8μm至1.2μm,更有利于减小显示面板100的厚度以及提升显示面板100的出光效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3所示,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封装层150、触控结构层160、彩膜层180和玻璃盖板190,封装层150位于多个发光单元130背离基板110的一侧,触控结构层160位于封装层150背离基板110的一侧,彩膜层180位于触控结构层160背离基板110的一侧,玻璃盖板190(Cover Glass,简称CG)位于彩膜层180背离基板110的一侧。
封装层150包括第一无机层151、有机层152和第二无机层153,第一无机层151位于像素界定层120和发光单元130背离基板110的一侧,有机层152位于第一无基层背离基板110的一侧,第二无机层153位于有机层152背离基板110的一侧。
触控结构层160包括缓冲层(Buffer)和FMLOC(Flexible Multi-Layer On Cell,显示面板上柔性多层)触控层,缓冲层位于封装层150背离基板110的一侧,FMLOC触控层位于缓冲层背离基板110的一侧。
彩膜层180(Color filter,简称CF)位于触控结构层160背离基板110的一侧,彩膜层180与触控结构层160之间具有黑矩阵170。示例性地,黑矩阵170和彩膜层180可以采用COE技术制作,能有效减小显示面板100的厚度。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上述任一种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100。
图5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本文中所说的“图案化”,当图案化的材质为无机材质或金属时,“图案化”包括涂覆光刻胶、掩膜曝光、显影、刻蚀、剥离光刻胶等工艺,当图案化的材质为有机材质时,“图案化”包括掩模曝光、显影等工艺,本文中所说的蒸镀、沉积、涂覆、涂布等均是相关技术中成熟的制备工艺。
如图5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单元130,发光单元130包括相对应的第一电极130A、有机发光层130B和第二电极130C,如图5所示,该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S510、在基板110的一侧形成多个第一电极130A。
示例性地,步骤S501可以包括:在基底111的一侧依次层叠形成薄膜晶体管层(图中未示出)和平坦化层112,基底111、薄膜晶体管层和平坦化层112组成基板110,基底111可以是玻璃背板;在平坦化层112背离基底111一侧的表面上形成呈阵列分布的多个第一电极130A。
步骤S520、在多个第一电极130A背离基板110的一侧形成像素界定层120,像素界定层120开设有多个像素开口121,多个像素开口121与多个第一电极130A一一对应,各第一电极130A通过对应的像素开口121暴露。
在一个示例中,步骤S502可以包括:在多个第一电极130A背离基板110的一侧形成像素界定薄膜;对像素界定薄膜进行图案化处理,形成像素界定层120。
步骤S530、在像素界定层120背离基板110的一侧形成多个液晶膜140、有机发光层130B和第二电极130C,有机发光层130B位于像素开口121内,多个液晶膜140与多个像素开口121一一对应,各液晶膜140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分别包围各像素开口121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可参考图4A;各液晶膜140被配置为对预设颜色的光线进行反射,预设颜色与各液晶膜140包围的发光单元130所发射光线的颜色相同。
上述方案,通过在像素界定层120背离基板110的一侧形成多个液晶膜140,配置各液晶膜140所反射光线的颜色与其相对应的发光单元130所发射光线的颜色相同,以及设置各液晶膜140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分别包围各发光单元130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使得各液晶膜140所反射光线与其相对应发光单元130所反射光线叠加,增强了发光单元130的出光强度,有利于消除环境强光对显示面的影响,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提升显示面板在强光环境下的使用体验。此外,各液晶膜140利用环境强光来产生反射光线,还提高了环境强光的利用率。再者,在像素界定层120背离基板110的一侧设置液晶膜140不会改变显示面板100原来的结构。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6,步骤S530可以包括:
步骤S610、在像素界定层120背离基板110一侧的表面上形成多个液晶膜140。其中,像素界定层120的材料可以是黑色树脂等深色材料,使得各液晶膜140能够对预设颜色的光线进行反射,像素界定层120能够吸收各液晶膜140透射的其他颜色光线,避免其他颜色光线发生反射。
步骤S620、在第一电极130A背离基板110的一侧形成有机发光层130B,有机发光层130B位于像素开口121内;
步骤S630、在有机发光层130B背离基板110的一侧形成第二电极130C。第二电极130C的材质是透明材料,以便有机发光层130B发出的光线出射。可以理解的是,各发光单元的第二电极130C是相互连接的一体结构。
上述方案,先在像素界定层120背离基板110的一侧的表面上形成液晶膜140,再依次在第一电极130A背离基板110的一侧层叠设置有机发光层130B和第二电极130C,可以避免制作液晶膜140时对有机发光层130B和/或第二电极130C产生污染,能保证发光单元130具有良好的出光效率。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6,步骤S530可以包括:
步骤S531、在像素界定层120背离基板110的一侧形成吸光层;吸光层开设有多个第一透光孔,多个第一透光孔与多个第一电极130A一一对应,各第一电极130A通过对应的第一透光孔暴露。
示例性地,步骤S531可以包括:在像素界定层120背离基板110的一侧形成吸光薄膜;对吸光薄膜进行图案化处理,形成吸光层。对吸光薄膜进行图案化处理可参考对像素界定薄膜的图案化处理,在此不赘述。吸光层的材质可以是金属铬、黑色树脂等。吸光层的厚度范围可以是0.8μm~1.2μm,例如,吸光层的厚度值可以是0.8、0.9、1、1.1、1.2。
步骤S532、在吸光层背离像素界定层120一侧的表面形成多个液晶膜140;
步骤S533、在液晶膜140背离基板110的一侧形成有机发光层130B,有机发光层130B位于像素开口121内;
步骤S534、在有机发光层130B背离基板110的一侧形成第二电极130C。
上述方案,在液晶膜140与像素界定层120之间设置吸光层,使得吸光层能够吸收各液晶膜140所透射的其他颜色光线,防止其他颜色光线发生反射。此外,先形成吸光层和液晶膜140,再依次在第一电极130A背离基板110的一侧层叠设置有机发光层130B和第二电极130C,可以避免制作吸光层和液晶膜140时对有机发光层130B和/或第二电极130C产生污染,能保证发光单元130具有良好的出光效率。
在又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步骤S530可以包括:
步骤S710、在第一电极130A背离基板110的一侧形成有机发光层130B,有机发光层130B位于像素开口121内;
步骤S720、在有机发光层130B背离基板110的一侧形成第二电极130C。
其中,有机发光层130B和第二电极130C可以采用本领域的常用工艺形成。
步骤S730、在像素界定层120背离基板110的一侧形成黑矩阵170,黑矩阵170开设有多个第二透光孔171,多个第二透光孔171与多个发光单元130一一对应,第二透光孔171用于供对应的发光单元130发出的光线出射。黑矩阵170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工艺形成。示例性地,步骤S730可以包括:在像素界定层120背离基板110的一侧依次层叠形成封装层150和触控结构层160,其中,封装层包括第一无机层151、有机层152和第三无机层153;在触控结构层160背离封装层150的一侧形成黑矩阵170。
步骤S740、在黑矩阵170背离基板110一侧的表面上形成多个液晶膜140,各液晶膜140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分别包围各透光孔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
上述方案,将液晶膜140设置在黑矩阵170背离基板110一侧的表面上,可以利用黑矩阵170吸收液晶膜140所透射的其他颜色光线,避免其他颜色光线发生反射。
进一步地,上述方案还可以包括:
步骤S750、在黑矩阵170和液晶膜140背离基板110的一侧依次形成层叠的彩膜层180和玻璃盖板19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多个发光单元130包括用于发射第一颜色光线的第一发光单元131、用于发射第二颜色光线的第二发光单元132以及用于发射第三颜色光线的第三发光单元133,请一并参考图4A和图8,步骤S530中在像素界定层120背离基板110的一侧形成多个液晶膜140可以包括:
步骤S810~步骤S830、采用喷墨打印的方式在像素界定层120背离基板110的一侧分别形成第一液晶薄膜141A(图8中实线示出,图8中的“B”表示发射蓝色光线的第一发光单元,“G”表示发射绿色光线的第二发光单元,“R”表示发射红色光线的第三发光单元,)、第二液晶薄膜142A(图8中线段示出)和第三液晶薄膜143A(图8中虚线示出),各第一发光单元131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分别位于各第一液晶薄膜141A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范围内,各第二发光单元132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分别位于各第二液晶薄膜142A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范围内,各第三发光单元133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分别位于各第三液晶薄膜143A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范围内。
其中,第一液晶薄膜141A、第二液晶薄膜142A和第三液晶薄膜143A的材质可参考上述显示面板的实施例,在此不赘述。第一液晶薄膜141A、第二液晶薄膜142A和第三液晶薄膜143A的厚度分别为1μm。
示例性地,步骤S810可以包括:在像素界定层120背离基板110一侧设置第二掩膜,第二掩膜具有多个第一掩膜开口,多个第一掩膜开口与多个第一发光单元131所在的像素开口121一一对应,各第一发光单元131所在像素开口121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位于各第一掩膜开口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范围内,各第一发光单元131及其所在像素开口121分别从各第一掩膜开口暴露,第二发光单元132和第三发光单元133被第二掩膜遮挡;采用喷墨打印的方式在像素界定层120背离基板110的一侧涂覆第一液晶材料;采用紫外光线照射第一液晶材料3分钟,形成第一液晶薄膜141A;参考第一液晶薄膜141A的形成方式,分别利用第三掩膜形成第二液晶薄膜142A以及利用第四掩膜形成第三液晶薄膜143A。
优选地,由于液晶具有很好的流动性,为了紫外诱发第一液晶材料、第二液晶材料和第三液晶材料发生聚合反应,可以在各液晶材料中添加带有双键的液晶单体或者具有环氧结构的非液晶单体。此外,各液晶材料所形成液晶薄膜的性质与聚酰亚胺薄膜(Polyimide Film,简称PI膜)的性质类似,便于利用刻蚀工艺形成相应的液晶膜140。
步骤S840、对第一液晶薄膜141A、第二液晶薄膜142A和第三液晶薄膜143A进行图案化处理,以去除叠设在发光单元130上的部分,形成第一液晶膜141、第二液晶膜142和第三液晶膜143,各第一液晶膜141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包围各第一发光单元131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各第二液晶膜142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包围各第二发光单元132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各第三液晶膜143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包围各第三发光单元133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
示例性地,步骤S840可以包括:在第一液晶薄膜141A、第二液晶薄膜142A和第三液晶薄膜143A背离像素界定层120的一侧涂覆光刻胶,在光刻胶背离基板110的一侧设置第五掩膜,对光刻胶进行曝光、显影后,对第一液晶薄膜141A、第二液晶薄膜142A和第三液晶薄膜143A同时进行刻蚀,形成第一液晶膜141、第二液晶膜142和第三液晶膜143,提高了刻蚀效率。
上述方案适于在像素界定层120背离基板110一侧的表面上或黑矩阵170背离基板110一侧的表面上形成多个液晶膜140,将第一液晶膜141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包围第一发光单元131、第二液晶膜142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包围第二发光单元132、第三液晶膜143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包围第三发光单元133,有利于将各液晶膜140所反射的光线与相对应的发光单元130所发射的光线进行叠加,从而增加各发光单元130的出光强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该制备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S540、在像素界定层120背离基板110的一侧形成封装层150;
步骤S550、在封装层150背离基板110的一侧依次形成层叠的触控结构层160和黑矩阵170;
步骤S560、在黑矩阵170背离基板110的一侧依次形成层叠的彩膜层180和玻璃盖板190。
示例性地,黑矩阵170和彩膜层180可以采用COE(Color Filter OnEncapsulation,封装上设置彩膜)技术制作,能有效减小显示面板的厚度。玻璃盖板190可以采用粘贴的方式设置在彩膜层180背离基板110的一侧。
上述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的其他构成可以采用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现在和未来知悉的各种技术方案,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上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公开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公开的公开,上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公开。此外,本公开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像素界定层,开设有多个像素开口,所述像素界定层位于所述基板的一侧;
多个发光单元,位于所述基板设置有所述像素界定层的一侧,多个所述发光单元与多个所述像素开口一一对应;
多个液晶膜,位于所述像素界定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多个所述液晶膜与多个所述像素开口一一对应,且各所述液晶膜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别包围各所述像素开口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
其中,各所述液晶膜被配置为对预设颜色的环境光线进行反射得到反射光线,以使得所述反射光线与各所述液晶膜相对应的发光单元所发射光线汇聚,所述预设颜色与各所述液晶膜相对应的发光单元所发射光线的颜色相同;
所述多个发光单元包括用于发射第一颜色光线的第一发光单元、用于发射第二颜色光线的第二发光单元以及用于发射第三颜色光线的第三发光单元;所述多个液晶膜包括用于反射第一颜色光线的第一液晶膜、用于反射第二颜色光线的第二液晶膜以及用于反射第三颜色光线的第三液晶膜;
所述液晶膜的材质包括向列相液晶和手性化合物;
所述第一颜色为蓝色,在所述第一液晶膜中,手性化合物的浓度范围为0.9%至1.1%;
所述第二颜色为绿色,在所述第二液晶膜中,手性化合物的浓度范围为0.8%至0.9%;
所述第三颜色为红色,在所述第三液晶膜中,手性化合物的浓度范围为0.6%至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液晶膜位于所述像素界定层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吸光层,位于所述液晶膜与所述像素界定层之间,所述吸光层开设有多个第一透光孔,多个所述第一透光孔与多个所述发光单元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透光孔用于供对应的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出射,各所述液晶膜位于所述吸光层的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黑矩阵,位于所述像素界定层和所述发光单元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黑矩阵开设有多个第二透光孔,多个所述第二透光孔与多个所述发光单元一一对应,所述第二透光孔用于供对应的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出射,各所述液晶膜均位于所述黑矩阵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表面上,各所述液晶膜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别包围各所述第二透光孔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膜的厚度为0.8μm至1.2μ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层、触控结构层、彩膜层和玻璃盖板,所述封装层位于所述多个发光单元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触控结构层位于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彩膜层位于所述触控结构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玻璃盖板位于所述彩膜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7.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8.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相对应的第一电极、有机发光层和第二电极,所述多个发光单元包括用于发射第一颜色光线的第一发光单元、用于发射第二颜色光线的第二发光单元以及用于发射第三颜色光线的第三发光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在基板的一侧形成多个第一电极;
在所述多个第一电极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像素界定层,所述像素界定层开设有多个像素开口,多个像素开口与多个第一电极一一对应,各所述第一电极通过对应的所述像素开口暴露;
在所述像素界定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多个液晶膜、所述有机发光层和所述第二电极,所述有机发光层位于所述像素开口内,多个所述液晶膜与多个所述像素开口一一对应,各所述液晶膜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别包围各所述像素开口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各所述液晶膜被配置为对预设颜色的环境光线进行反射得到反射光线,以使得所述反射光线与各所述液晶膜相对应的发光单元所发射光线汇聚,所述预设颜色与各所述液晶膜包围的发光单元所发射光线的颜色相同;
其中,在所述像素界定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多个液晶膜包括:
采用喷墨打印的方式在所述像素界定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分别形成第一液晶薄膜、第二液晶薄膜和第三液晶薄膜,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别位于各所述第一液晶薄膜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范围内,各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别位于各所述第二液晶薄膜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范围内,各所述第三发光单元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别位于各所述第三液晶薄膜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范围内;
对所述第一液晶薄膜、所述第二液晶薄膜和所述第三液晶薄膜进行图案化处理,以去除叠设在发光单元上的部分,形成第一液晶膜、第二液晶膜和第三液晶膜,各所述第一液晶膜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包围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各所述第二液晶膜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包围各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各所述第三液晶膜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包围各所述第三发光单元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其中,所述液晶膜的材质包括向列相液晶和手性化合物;所述第一颜色为蓝色,在所述第一液晶膜中,手性化合物的浓度范围为0.9%至1.1%;所述第二颜色为绿色,在所述第二液晶膜中,手性化合物的浓度范围为0.8%至0.9%;所述第三颜色为红色,在所述第三液晶膜中,手性化合物的浓度范围为0.6%至0.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像素界定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多个液晶膜、有机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包括:
在所述像素界定层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表面上形成多个所述液晶膜;
在所述液晶膜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所述有机发光层,所述有机发光层位于所述像素开口内;
在所述有机发光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二电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像素界定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多个液晶膜、有机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包括:
在所述像素界定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吸光层;
在所述吸光层背离所述像素界定层一侧的表面形成多个所述液晶膜;
在所述液晶膜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所述有机发光层,所述有机发光层位于所述像素开口内;
在所述有机发光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二电极。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像素界定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多个液晶膜、有机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包括:
在所述像素界定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所述有机发光层,所述有机发光层位于所述像素开口内;
在所述有机发光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二电极;
在所述第二电极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黑矩阵,所述黑矩阵开设有多个透光孔,多个所述透光孔与多个所述发光单元一一对应,所述透光孔用于供对应的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出射;
在所述黑矩阵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表面形成多个所述液晶膜,各所述液晶膜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别包围各所述透光孔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
CN202110829046.4A 2021-07-22 2021-07-22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设备 Active CN1135716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29046.4A CN113571663B (zh) 2021-07-22 2021-07-22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29046.4A CN113571663B (zh) 2021-07-22 2021-07-22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1663A CN113571663A (zh) 2021-10-29
CN113571663B true CN113571663B (zh) 2023-07-28

Family

ID=78166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29046.4A Active CN113571663B (zh) 2021-07-22 2021-07-22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716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28726B (zh) * 2021-11-09 2024-03-08 固安翌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装置及可穿戴光疗仪
CN116261353B (zh) * 2022-12-27 2024-04-12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7250796B (zh) * 2023-11-16 2024-04-09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5482B (zh) * 2014-03-27 2017-03-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WO2018147184A1 (ja) * 2017-02-07 2018-08-1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表示装置
US10658441B2 (en) * 2017-08-28 2020-05-19 Apple Inc.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s with reflectors
KR102664156B1 (ko) * 2018-08-14 2024-05-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CN110323355A (zh) * 2019-04-25 2019-10-11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面板和oled显示装置
CN111416048B (zh) * 2020-04-02 2022-09-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盖板的制作方法
CN113078180B (zh) * 2021-06-07 2021-09-03 苏州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1663A (zh) 2021-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71663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设备
JP5311321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7582906B2 (en)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EP2939285B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EP3404720B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n oled array substrate
JP5306451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TWI249968B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unit
JP4049186B2 (ja) 光源装置
US8093801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parabolic light reflecting portions for enhanced extraction of light
CN109378323B (zh) 显示设备
US678164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front light unit
JP3074735B2 (ja) 投与型液晶表示装置
KR100800931B1 (ko) 표시 장치
US20070057626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KR101362641B1 (ko) 다색 발광 유기 el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20100059754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P1918742A1 (en) Wire grid polarizing plate and display device
JP2004192977A (ja) 発光素子およびこの発光素子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KR20060045472A (ko) 발광 장치, 전자 기기 및 텔레비젼 장치
CN102054937A (zh) 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US7486359B2 (en) Color filter panel having microlenses in transmission area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such a color filter panel
US11895893B2 (en) Display panel including stack of light-converging structure and band-pass filtering structur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apparatus
JPWO2005041155A1 (ja) 表示装置
CN111415973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JP4103932B2 (ja) 光源装置、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