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94454B - 叶旋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叶旋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94454B
CN113494454B CN202110791268.1A CN202110791268A CN113494454B CN 113494454 B CN113494454 B CN 113494454B CN 202110791268 A CN202110791268 A CN 202110791268A CN 113494454 B CN113494454 B CN 1134944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ry
cavity
rotating
vane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9126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94454A (zh
Inventor
李炳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79126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944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944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44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944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44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3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4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44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inner member
    • F04C18/3446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inner member the inner and outer member being in contact along more than one line or surface
    • F04C18/3447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inner member the inner and outer member being in contact along more than one line or surface the vanes having the form of rollers, slippers or the li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12Arrangements for admission or discharge of the working fluid, e.g.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inlet or outl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旋压缩机,其包括壳体组件、转轴件和回转机构,壳体组件设有回转腔、主输入通道和主输出通道,转轴件转动连接于壳体组件并相对回转腔偏心设置,回转机构包括回转座和至少一组旋叶组,回转座连接于转轴件并位于回转腔,回转座上设有第一输压通道,每组旋叶组包括连接于回转座并能够相对转动开合的第一转动叶、第二转动叶,且两者均能够在第一输压通道中流体压力的作用下抵接于回转腔的壁面,以使得同一组旋叶组能够在回转腔中分隔出压缩腔,压缩腔具有膨胀状态和压缩状态,主输入通道和主输出通道能够分别对应与膨胀状态和压缩状态的压缩腔连通。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能够使转动叶的抵接稳定可靠,提高使用可靠性。

Description

叶旋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叶旋压缩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压缩机类型具有多种,如活塞式压缩机、螺杆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和回转式压缩机等,针对现有的回转式压缩机,其转轴一般是相对回转腔偏心设置,回转机构设置于回转腔并与转轴连接,回转机构包括若干转动叶,各个转动叶均通过如弹簧或扭簧等弹性件抵接于回转腔的壁面,以在回转腔划分出大小不一的各个压缩腔,通过转轴带动回转机构偏心转动,使各个转动叶所划分出的各个压缩腔产生容积变化,进而对流体进行抽吸和压缩排出。针对上述的回转式压缩机的结构,其至少具有以下缺点:1、弹性件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使用较长时间后可能会产生弹性失效,影响压缩机的使用寿命,需定期检修维护;2、弹性件的设置导致回转机构的连接结构较为复杂,装拆均较为麻烦;3、转动叶与回转腔壁面之间的抵接结构较为简单,依靠弹性件的弹性力进行抵接,其可能会产生间隙,造成各个压缩腔的流体泄露,使得压缩机较难达到较大的压缩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叶旋压缩机,通过在第一输压通道中输入流体,在流体压力的作用下使第一转动叶和第二转动叶抵接于回转腔的壁面,其结构简单合理,能够使转动叶的抵接稳定可靠,提高压缩机的使用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叶旋压缩机,其包括壳体组件、转轴件和回转机构,所述壳体组件上设置有回转腔、供流体进入的主输入通道和供流体排出的主输出通道,所述转轴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组件,所述转轴件相对所述回转腔偏心设置,所述回转机构包括回转座和至少一组旋叶组,所述回转座连接于所述转轴件并位于所述回转腔,每组所述旋叶组包括第一转动叶和第二转动叶,所述第一转动叶和所述第二转动叶均转动连接于所述回转座并能够相对转动开合,所述回转座上设置有供流体进入的第一输压通道,所述第一转动叶和所述第二转动叶均能够在所述第一输压通道中流体压力的作用下抵接于所述回转腔的壁面,以使得同一组所述旋叶组中的所述第一转动叶和所述第二转动叶能够在所述回转腔中分隔出压缩腔,所述压缩腔具有膨胀状态和压缩状态,所述主输入通道能够与膨胀状态的所述压缩腔连通,所述主输出通道能够与压缩状态的所述压缩腔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叶旋压缩机,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用时,转轴件相对回转腔偏心转动并通过回转座带动其上的旋叶组转动,通过在第一输压通道中输入流体,在流体压力的作用下使第一转动叶和第二转动叶抵接于回转腔的壁面,由于转轴件的偏心转动,使得第一转动叶和第二转动叶在转动过程中能够相对转动开合,第一转动叶和第二转动叶相对转动打开的过程中,压缩腔容积增大,处于膨胀状态,第一转动叶和第二转动叶相对转动收合的过程中,压缩腔容积减小,处于压缩状态,转轴件带动回转机构在回转腔中回转,使得压缩腔在膨胀状态和压缩状态之间交替变化,压缩腔处于膨胀状态时,其连通主输入通道,流体从主输入通道被抽吸进入压缩腔,压缩腔处于压缩状态时,其连通主输出通道,流体通过主输出通道从压缩腔被压缩排出,实现压缩机的有效工作。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其在第一输压通道中流体压力的作用下使第一转动叶和第二转动叶抵接于回转腔的壁面,能够使转动叶的抵接稳定可靠,提高压缩机的使用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转动叶的端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抵接件,所述第二转动叶的端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抵接件,所述第一转动叶通过所述第一抵接件抵接于所述回转腔的壁面,所述第一抵接件的抵接面与所述回转腔的壁面相适配,所述第二转动叶通过所述第二抵接件抵接于所述回转腔的壁面,所述第二抵接件的抵接面与所述回转腔的壁面相适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转动叶和所述第二转动叶上均设置有第二输压通道,所述第一输压通道与所述第二输压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抵接件和所述第二抵接件均能够在对应的所述第二输压通道中流体压力的作用下转动至与所述回转腔的壁面抵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回转座的壁面与所述第一转动叶的壁面之间配合形成有第一压力腔,所述回转座的壁面与所述第二转动叶的壁面之间配合形成有第二压力腔,所述第一输压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压力腔和所述第二压力腔连通,所述第一转动叶的壁面与所述第一抵接件的壁面之间配合形成有第三压力腔,所述第二转动叶的壁面与所述第二抵接件的壁面之间配合形成有第四压力腔,所述第三压力腔和所述第四压力腔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输压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压力腔能够膨胀,以能够驱使所述第一转动叶转动,所述第二压力腔能够膨胀,以能够驱使所述第二转动叶转动,所述第三压力腔能够膨胀,以能够驱使所述第一抵接件转动至与所述回转腔的壁面抵接,所述第四压力腔能够膨胀,以能够驱使所述第二抵接件转动至与所述回转腔的壁面抵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转动叶上设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抵接件和所述第一转动叶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上套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二转动叶上设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抵接件和所述第二转动叶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上套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外侧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外侧均能够抵接所述回转腔的壁面,以使得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均能够沿所述回转腔的壁面滚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旋叶组设置有至少两组并沿所述回转座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相邻两组所述旋叶组中,其中一组所述旋叶组的所述第一转动叶和另外一组所述旋叶组的所述第二转动叶能够在所述回转腔中分隔出辅助腔,所述辅助腔和所述压缩腔沿所述回转座的周向交替分布,所述辅助腔具有膨胀状态和压缩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转动叶上转动连接有第三抵接件,所述第二转动叶上转动连接有第四抵接件,所述第三抵接件上设置有第一刮叶,所述第四抵接件上设置有第二刮叶,所述第一刮叶和所述第二刮叶均位于所述辅助腔,所述第一转动叶和所述第二转动叶上均设置有第二输压通道,所述第一输压通道与所述第二输压通道连通,所述第三抵接件和所述第四抵接件均能够在对应的所述第二输压通道中流体压力的作用下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一刮叶和所述第二刮叶均能够与所述回转腔的壁面抵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组件上还设置有供流体进入的辅输入通道和供流体排出的辅输出通道,所述辅输入通道与所述辅助腔连通并设置有第一单向阀结构,所述第一输压通道与所述辅助腔连通并设置有第二单向阀结构,所述辅输出通道与所述第一输压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结构能够使所述辅输入通道与膨胀状态的所述辅助腔之间连通并使所述辅输入通道与压缩状态的所述辅助腔之间断开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结构能够使所述第一输压通道与压缩状态的所述辅助腔之间连通并使所述第一输压通道与膨胀状态的所述辅助腔之间断开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组件上还设置有第一润滑腔和第二润滑腔,所述转轴件于所述回转机构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所述第三轴承位于所述第一润滑腔,所述第四轴承位于所述第二润滑腔,所述第一润滑腔与所述辅输入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润滑腔与所述第一输压通道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组件上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内缸套,所述内缸套活动设置于所述容置腔,所述回转腔设置于所述内缸套上,所述内缸套将所述容置腔分隔形成第一平衡腔和第二平衡腔,所述第二平衡腔与所述主输出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平衡腔能够对所述内缸套作用有预设作用力,所述内缸套能够相对所述容置腔移动,以改变所述转轴件于所述回转腔的偏心位置。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叶旋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叶旋压缩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叶旋压缩机的另一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叶旋压缩机的截面示意图之一;
图5为图4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叶旋压缩机的截面示意图之二;
图7为图1中叶旋压缩机的截面示意图之三;
图8为图7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7中回转机构处于另一状态的截面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图7中回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叶旋压缩机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壳体组件100、回转腔101、压缩腔101a、辅助腔101b、主输入通道102、主输出通道103、辅输入通道104、辅输出通道105、第一润滑腔106、第二润滑腔107、容置腔108、第一平衡腔108a、第二平衡腔108b、弹性件110、内缸套120、第一壳体130、第一环形槽131、第二壳体140、连接通路141、外缸套150、第二环形槽151、调节件160;
转轴件200、第一通道201、第二通道202、第一单向阀结构210、第一止通珠211、第二止通珠212、第二单向阀结构220、第三止通珠221、第四止通珠222、第三轴承230、第四轴承240;
回转座300、第一输压通道301、第三通道302、第四通道303;
旋叶组400、第二输压通道401、第一压力腔402、第二压力腔403、第三压力腔404、第四压力腔405第五压力腔406、第六压力腔407、第一转动叶410、第一抵接件411、第一连接轴412、第一轴承413、第二转动叶420、第二抵接件421、第二连接轴422、第二轴承423、第三抵接件430、第一刮叶431、第四抵接件440、第二刮叶44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如果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如果出现若干、大于、小于、超过、以上、以下、以内等词,其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图6和图7,一种叶旋压缩机,其包括壳体组件100、转轴件200和回转机构,壳体组件100上设置有回转腔101、供流体进入的主输入通道102和供流体排出的主输出通道103,转轴件200转动连接于壳体组件100,转轴件200相对回转腔101偏心设置,回转机构包括回转座300和至少一组旋叶组400,回转座300连接于转轴件200并位于回转腔101,每组旋叶组400包括第一转动叶410和第二转动叶420,第一转动叶410和第二转动叶420均转动连接于回转座300并能够相对转动开合,回转座300上设置有供流体进入的第一输压通道301,第一转动叶410和第二转动叶420均能够在第一输压通道301中流体压力的作用下抵接于回转腔101的壁面,以使得同一组旋叶组400中的第一转动叶410和第二转动叶420能够在回转腔101中分隔出压缩腔101a,压缩腔101a具有膨胀状态和压缩状态,主输入通道102能够与膨胀状态的压缩腔101a连通,主输出通道103能够与压缩状态的压缩腔101a连通。
可理解的是,如图6、图7、图8和图10所示,使用时,转轴件200相对回转腔101偏心转动并通过回转座300带动其上的旋叶组400转动,通过在第一输压通道301中输入流体,在流体压力的作用下使第一转动叶410和第二转动叶420抵接于回转腔101的壁面,以使得同一组旋叶组400中的第一转动叶410和第二转动叶420能够在回转腔101中分隔出压缩腔101a;由于转轴件200的偏心转动,使得第一转动叶410和第二转动叶420在转动过程中能够相对转动开合,参照图7和图9,第一转动叶410和第二转动叶420相对转动打开的过程中,压缩腔101a容积增大,处于膨胀状态,第一转动叶410和第二转动叶420相对转动收合的过程中,压缩腔101a容积减小,处于压缩状态,转轴件200带动回转机构在回转腔101中回转,使得压缩腔101a在膨胀状态和压缩状态之间交替变化,压缩腔101a处于膨胀状态时,其连通主输入通道102,流体从主输入通道102被抽吸进入压缩腔101a,压缩腔101a处于压缩状态时,其连通主输出通道103,流体通过主输出通道103从压缩腔101a被压缩排出,实现压缩机的有效工作。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其在第一输压通道301中流体压力的作用下使第一转动叶410和第二转动叶420抵接于回转腔101的壁面,能够使转动叶的抵接稳定可靠,提高压缩机的使用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
实际应用时,壳体组件100、转轴件200和回转机构等的具体结构均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相应设定,在此不作详细描述,以下再作具体说明。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转动叶410的端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抵接件411,第二转动叶420的端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抵接件421,第一转动叶410通过第一抵接件411抵接于回转腔101的壁面,第一抵接件411的抵接面与回转腔101的壁面相适配,第二转动叶420通过第二抵接件421抵接于回转腔101的壁面,第二抵接件421的抵接面与回转腔101的壁面相适配。
可理解的是,如图7、图8、图10和图11所示,第一抵接件411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动叶410的端部,第二抵接件421转动连接于第二转动叶420的端部,第一转动叶410通过第一抵接件411抵接于回转腔101的壁面,第二转动叶420通过第二抵接件421抵接于回转腔101的壁面,以使同一组旋叶组400中的第一转动叶410和第二转动叶420在回转腔101中分隔出压缩腔101a,第一抵接件411的抵接面和第二抵接件421的抵接面均与回转腔101的壁面相适配,以使得第一转动叶410的端部和第二转动叶420的端部能够实现较好的抵接分隔效果,提高抵接的可靠性,降低产生间隙而使压缩腔101a流体泄露的可能性,提高压缩腔101a的封闭效果,便于使用。
实际应用时,第一转动叶410和第二转动叶420的端部还可以是转动连接有滚动柱,以能够使得第一转动叶410和第二转动叶420抵接于回转腔101的壁面并相对其转动时,第一转动叶410和第二转动叶420的转动能够相对平滑,第一抵接件411和第二抵接件421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相应设定,在此不作限制。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转动叶410和第二转动叶420上均设置有第二输压通道401,第一输压通道301与第二输压通道401连通,第一抵接件411和第二抵接件421均能够在对应的第二输压通道401中流体压力的作用下转动至与回转腔101的壁面抵接。
可理解的是,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转动叶410和第二转动叶420上均设置有第二输压通道401,使用时,第一输压通道301中的流体输入至第二输压通道401,在对应的第二输压通道401中流体压力的作用下,第一抵接件411和第二抵接件421均能够转动至与回转腔101的壁面抵接,从而实现较好的抵接效果,进一步提高抵接的可靠性,实现较好的分隔效果。实际应用时,第一输压通道301与第二输压通道401的具体结构均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相应设定,只要能够满足使第一转动叶410和第二转动叶420能够转动并使其端部能够抵接于回转腔101的壁面,以及能够满足第一抵接件411和第二抵接件421均能够转动至与回转腔101的壁面抵接即可,具体将在以下给出说明。
在某些实施例中,回转座300的壁面与第一转动叶410的壁面之间配合形成有第一压力腔402,回转座300的壁面与第二转动叶420的壁面之间配合形成有第二压力腔403,第一输压通道301分别与第一压力腔402和第二压力腔403连通,第一转动叶410转动的壁面与第一抵接件411的壁面之间配合形成有第三压力腔404,第二转动叶420的壁面与第二抵接件421的壁面之间配合形成有第四压力腔405,第三压力腔404和第四压力腔405分别与对应的第二输压通道401连通,第一压力腔402能够膨胀,以能够驱使第一转动叶410转动,第二压力腔403能够膨胀,以能够驱使第二转动叶420转动,第三压力腔404能够膨胀,以能够驱使第一抵接件411转动至与回转腔101的壁面抵接,第四压力腔405能够膨胀,以能够驱使第二抵接件421转动至与回转腔101的壁面抵接。
可理解的是,如图8和图10所示,回转座300的壁面与第一转动叶410的壁面之间配合形成有第一压力腔402,回转座300的壁面与第二转动叶420的壁面之间配合形成有第二压力腔403,第一转动叶410的壁面与第一抵接件411的壁面之间配合形成有第三压力腔404,第二转动叶420的壁面与第二抵接件421的壁面之间配合形成有第四压力腔405,使用时,第一输压通道301中的流体进入至第一压力腔402和第二压力腔403,当第一输压通道301中的流体压力增大时,第一压力腔402和第二压力腔403的腔内压力增大,以使得其能够膨胀并作用力于对应的第一转动叶410和第二转动叶420,致使其转动,第一输压通道301中的流体通过对应的第二输压通道401而分别进入第三压力腔404和第四压力腔405,同理,第三压力腔404和第四压力腔405膨胀并作用力于对应的第一抵接件411和第二抵接件421,致使其转动至与回转腔101的壁面抵接。上述结构较为简单,能够简化回转机构的连接结构,方便其组装或拆卸,便于使用。
实际应用时,除上述结构外,也还可以是通过设置伸缩杆结构,第一输压通道301和第二输压通道401设置于对应的伸缩杆中,通过流体压力使伸缩杆伸缩顶推对应的转动叶或抵接件转动,同样,也可采用诸如气缸或液压缸等结构原理,使对应的转动叶和抵接件实现转动和抵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均可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转动叶410上设有第一连接轴412,第一抵接件411和第一转动叶410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轴412转动连接,第一连接轴412上套设有第一轴承413,第二转动叶420上设有第二连接轴422,第二抵接件421和第二转动叶420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轴422转动连接,第二连接轴422上套设有第二轴承423,第一轴承413的外侧和第二轴承423的外侧均能够抵接回转腔101的壁面,以使得第一轴承413和第二轴承423均能够沿回转腔101的壁面滚动。
可理解的是,如图8、图10和图11所示,第一转动叶410和第二转动叶420沿回转腔101的壁面转动时,第一抵接件411和第二抵接件421均抵接于回转腔101的壁面并沿其壁面移动,第一轴承413的外侧和第二轴承423的外侧也均抵接回转腔101的壁面,以使得其均能够沿回转腔101的壁面滚动,一方面使得第一转动叶410和第二转动叶420的转动能够相对平滑,使回转机构能够适用较高的转速,减少磨损,另一方面能够使第一连接轴412和第二连接轴422的受力效果较好,减少径向剪切力,提高其使用寿命。实际应用时,第一轴承413和第二轴承423的具体结构均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相应设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均可理解。
在某些实施例中,旋叶组400设置有至少两组并沿回转座300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相邻两组旋叶组400中,其中一组旋叶组400的第一转动叶410和另外一组旋叶组400的第二转动叶420能够在回转腔101中分隔出辅助腔101b,辅助腔101b和压缩腔101a沿回转座300的周向交替分布,辅助腔101b具有膨胀状态和压缩状态。
可理解的是,如图7和图11所示,旋叶组400设有两组并对称设置于回转座300的两侧,参照图11,位于回转座300左侧的第一转动叶410和第二转动叶420构成一组旋叶组400,位于回转座300右侧的第一转动叶410和第二转动叶420构成另一组旋叶组400,参照图7,同一组旋叶组400中的第一转动叶410和第二转动叶420在回转腔101中分隔出压缩腔101a,相邻两组旋叶组400中,其中一组旋叶组400的第一转动叶410和另外一组旋叶组400的第二转动叶420能够在回转腔101中分隔出辅助腔101b,两组旋叶组400对应在回转腔101中分隔出四个腔,分别为两个压缩腔101a和两个辅助腔101b,辅助腔101b和压缩腔101a沿回转座300的周向交替分布;结合图7和图9,图7中所示的回转机构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至图9所示状态的过程中,图7中左侧的压缩腔101a逐渐压缩,并通过主输出通道103排出流体,下侧的辅助腔101b也逐渐压缩,图7中右侧的压缩腔101a逐渐膨胀,并通过主输入通道102吸入流体,上侧的辅助腔101b也逐渐膨胀,使用时,辅助腔101b可作为分隔相邻压缩腔101a之间的腔体,其能够充入冷却液或润滑液等,以通过其的膨胀和压缩实现冷却液或润滑液的流动,以实现冷却润滑效果,而当压缩腔101a压缩的流体为气体时,辅助腔101b中充有液体还能够起到一定的密封分隔压缩腔101a的作用,提高压缩的可靠性。
实际应用时,旋叶组400具体还可以设置为三组、四组或更多,回转座300的具体结构可根据旋叶组400的具体设置情况相应变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均可理解。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转动叶410上转动连接有第三抵接件430,第二转动叶420上转动连接有第四抵接件440,第三抵接件430上设置有第一刮叶431,第四抵接件440上设置有第二刮叶441,第一刮叶431和第二刮叶441均位于辅助腔101b,第一转动叶410和第二转动叶420上均设置有第二输压通道401,第一输压通道301与第二输压通道401连通,第三抵接件430和第四抵接件440均能够在对应的第二输压通道401中流体压力的作用下转动,以使得第一刮叶431和第二刮叶441均能够与回转腔101的壁面抵接。
可理解的是,如图7、图8、图10和图11所示,第一转动叶410上转动连接有第三抵接件430,第二转动叶420上转动连接有第四抵接件440,第一转动叶410的壁面与第三抵接件430的壁面之间配合形成有第五压力腔406,第二转动叶420的壁面与第四抵接件440的壁面之间配合形成有第六压力腔407,使用时,对应的转动叶上的第二输压通道401中的流体分别进入至第五压力腔406和第六压力腔407,当第二输压通道401中的流体压力增大时,第五压力腔406和第六压力腔407的腔内压力增大,以使得其能够膨胀并作用力于对应的第三抵接件430和第四抵接件440,致使其转动,以使得第一刮叶431和第二刮叶441均能够与回转腔101的壁面抵接。通过设置位于辅助腔101b的第一刮叶431和第二刮叶441,一方面,对于辅助腔101b内的流体,特别是液体,能够通过第一刮叶431叶和第二刮叶441沿回转腔101的壁面的刮动,方便对其进行压缩;另一方面,第一刮叶431和第二刮叶441能够增加辅助腔101b内流体与第一抵接件411和第二抵接件421之间的阻挡,提高辅助腔101b和压力腔之间的分隔密封性能,同时能够使第一抵接件411和第二抵接件421的受力较好,便于使用。实际应用时,第三抵接件430和第四抵接件440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相应设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某些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00上还设置有供流体进入的辅输入通道104和供流体排出的辅输出通道105,辅输入通道104与辅助腔101b连通并设置有第一单向阀结构210,第一输压通道301与辅助腔101b连通并设置有第二单向阀结构220,辅输出通道105与第一输压通道301连通,第一单向阀结构210能够使辅输入通道104与膨胀状态的辅助腔101b之间连通并使辅输入通道104与压缩状态的辅助腔101b之间断开连通,第二单向阀结构220能够使第一输压通道301与压缩状态的辅助腔101b之间连通并使第一输压通道301与膨胀状态的辅助腔101b之间断开连通。
可理解的是,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壳体组件100包括第一壳体130、第二壳体140和外缸套150,外缸套150位于第一壳体130和第二壳体140之间,主输入通道102和主输出通道103均设置于第一壳体130上,第一壳体130上还设置有辅输入通道104和辅输出通道105,转轴件200上设有第一通道201和第二通道202,回转座300上设有第三通道302和第四通道303,结合图4、图5和图7,辅输入通道104、第一通道201、第三通道302、辅助腔101b、第四通道303、第二通道202依次连通,第二通道202与第一输压通道301连通,第一壳体130朝向回转腔101的一侧设有第一环形槽131,外缸套150朝向回转腔101的一侧设有第二环形槽151,回转座300上对应设有贯穿的通孔,以使得第一环形槽131和第二环形槽151连通,辅输出通道105与第一环形槽131连通,第二通道202与第二环形槽151连通且通过第二环形槽151与第一输压通道301连通,从而使得回转座300在转动的过程中,第二通道202能够保持与第一输压通道301以及辅输出通道105的连通。第一单向阀结构210设置于第一通道201与第三通道302之间,第二单向阀结构220设置于第四通道303与第二通道202之间,由于辅助腔101b设有两个,因此回转座300上的第三通道302和第四通道303均对应设有两个,参照图4和图5,第一单向阀结构210对应包括有第一止通珠211和第二止通珠212,第二单向阀结构220对应包括有第三止通珠221和第四止通珠222,第一止通珠211位于第一通道201与上侧的第三通道302之间,第二止通珠212位于第一通道201与下侧的第三通道302之间,第三止通珠221位于第二通道202与上侧的第四通道303之间,第四止通珠222位于第二通道202与下侧的第四通道303之间。
结合图7和图9,图7中所示的回转机构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至图9所示状态的过程中,图7中下侧的辅助腔101b逐渐压缩,同时其上侧的辅助腔101b逐渐膨胀,结合图5,上侧的辅助腔101b膨胀对外产生吸力,吸引第一止通珠211和第三止通珠221,使第一通道201与上侧的第三通道302之间打开连通,第二通道202与上侧的第四通道303之间断开连通;下侧的辅助腔101b压缩对外产生压力,抵推第二止通珠212和第四止通珠222,使第一通道201与下侧的第三通道302之间断开连通,第二通道202与下侧的第四通道303之间打开连通,从而实现第一单向阀结构210对辅输入通道104与辅助腔101b之间的通断控制以及第二单向阀结构220对第一输压通道301与辅助腔101b之间的通断控制,第一输压通道301与压缩状态的辅助腔101b之间连通,使得第一输压通道301中的压力流体可由压缩状态的辅助腔101b提供,利用较高的流体输出压力使得各个抵接件均能够实现较好的封闭效果,同时有助于避免需额外对第一输压通道301提供压力流体的麻烦,也方便辅助腔101b对流体的抽吸和压缩,便于使用。
实际应用时,第一输压通道301也还可以是通过额外设置通道输入压力流体而使对应的转动叶能够在其压力作用下转动并抵接于回转腔101的壁面,当主输入通道102和辅输入通道104所输入的流体一致时,还可以将主输入通道102和辅输入通道104连通,以及将主输出通道103和辅输出通道105连通,以使得辅助腔101b能够实现与压缩腔101a同样的功能,形成四缸压缩机,结构紧凑,体积较小,机械利用更充分,使压缩排量更大更连贯;第一单向阀结构210和第二单向阀结构220具体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相应设定,其还可以是将流体的单向阀设置于各个通道之间而实现辅助腔101b的流体进出通断控制,单向阀的具体结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是已知的,在此不再赘述。
在某些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00上还设置有第一润滑腔106和第二润滑腔107,转轴件200于回转机构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三轴承230和第四轴承240,第三轴承230位于第一润滑腔106,第四轴承240位于第二润滑腔107,第一润滑腔106与辅输入通道104连通,第二润滑腔107与第一输压通道301连通。
可理解的是,如图2、图3、图4和图6所示,第一润滑腔106与辅输入通道104连通,其能够通过进入辅助腔101b的液体流体对第三轴承230进行润滑;第二润滑腔107与第二通道202连通,从而实现与第一输压通道301连通,其能够通过排出辅助腔101b的液体流体对第四轴承240进行润滑,使转轴件200两侧的轴承能够实现较好的润滑效果,便于使用。实际应用时,第一润滑腔106和第二润滑腔107具体结构可根据所选用的轴承而相应设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均可理解,在此不作限制。
在某些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00上设置有容置腔108,壳体组件100包括内缸套120,内缸套120活动设置于容置腔108,回转腔101设置于内缸套120上,内缸套120将容置腔108分隔形成第一平衡腔108a和第二平衡腔108b,第二平衡腔108b与主输出通道103连通,第一平衡腔108a能够对内缸套120作用有预设作用力,内缸套120能够相对容置腔108移动,以改变转轴件200于回转腔101的偏心位置。
可理解的是,如图2、图3、图4和图7所示,壳体组件100还包括弹性件110,容置腔108设置于外缸套150上,回转腔101设置于内缸套120上,内缸套120活动设置于容置腔108,内缸套120将容置腔108分隔形成第一平衡腔108a和第二平衡腔108b,第二壳体140上设有对应的连接通路141,第二平衡腔108b通过对应的连接通路141与主输出通道103连通,弹性件110位于第一平衡腔108a并作用于内缸套120,第二壳体140上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件160,调节件160作用于弹性件110,其能够通过螺纹旋合而上下移动,以改变弹性件110作用于内缸套120的作用力。使用时,可使第一平衡腔108a通过对应的连接通路141与主输入通道102连通并设置泄压阀,以恒定第一平衡腔108a内的压力,或者向第一平衡腔108a通入恒定压力的液体,或者通过调节件160调节弹性件110,使得第一平衡腔108a为恒压腔,其能够对内缸套120作用有恒定的预设作用力,在第一平衡腔108a的作用力与第二平衡腔108b的输出流体压力平衡,使得内缸套120稳定于第一平衡腔108a和第二平衡腔108b之间,当输出流体压力变化时,在上下两个平衡腔的力相互作用下,内缸套120上下移动,以改变转轴件200于回转腔101的偏心位置,从而改变压缩腔101a和辅助腔101b的压缩比和排量,输出流体压力降低时,内缸套120向下移动,增大转轴件200于回转腔101的偏心程度,提高压缩比和排量,输出流体压力增大时,内缸套120向上移动,降低转轴件200于回转腔101的偏心程度,降低压缩比和排量,从而实现稳定输出的效果。
实际应用时,连接通路141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相应设定,弹性件110可以是弹簧或弹片等,调节件160也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相应设定,在此不再赘述。
参照图12所示,图中叶旋压缩机所采用的回转机构设有两个,以构成双转子压缩机,对应的,其相应的回转腔101、各通道等对应增加,实际应用时,还可以增加回转机构的设置数量,以构成多转子压缩机,对应的部件以相应变化或增加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均可理解,在此不作限制。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叶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100),所述壳体组件(100)上设置有回转腔(101)、供流体进入的主输入通道(102)和供流体排出的主输出通道(103);
转轴件(200),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组件(100),所述转轴件(200)相对所述回转腔(101)偏心设置;
回转机构,包括回转座(300)和至少一组旋叶组(400),所述回转座(300)连接于所述转轴件(200)并位于所述回转腔(101),每组所述旋叶组(400)包括第一转动叶(410)和第二转动叶(420),所述第一转动叶(410)和所述第二转动叶(420)均转动连接于所述回转座(300)并能够相对转动开合,所述回转座(300)上设置有供流体进入的第一输压通道(301),所述第一转动叶(410)和所述第二转动叶(420)均能够在所述第一输压通道(301)中流体压力的作用下抵接于所述回转腔(101)的壁面,以使得同一组所述旋叶组(400)中的所述第一转动叶(410)和所述第二转动叶(420)能够在所述回转腔(101)中分隔出压缩腔(101a),所述压缩腔(101a)具有膨胀状态和压缩状态,所述主输入通道(102)能够与膨胀状态的所述压缩腔(101a)连通,所述主输出通道(103)能够与压缩状态的所述压缩腔(101a)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动叶(410)的端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抵接件(411),所述第二转动叶(420)的端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抵接件(421),所述第一转动叶(410)通过所述第一抵接件(411)抵接于所述回转腔(101)的壁面,所述第一抵接件(411)的抵接面与所述回转腔(101)的壁面相适配,所述第二转动叶(420)通过所述第二抵接件(421)抵接于所述回转腔(101)的壁面,所述第二抵接件(421)的抵接面与所述回转腔(101)的壁面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动叶(410)和所述第二转动叶(420)上均设置有第二输压通道(401),所述第一输压通道(301)与所述第二输压通道(401)连通,所述第一抵接件(411)和所述第二抵接件(421)均能够在对应的所述第二输压通道(401)中流体压力的作用下转动至与所述回转腔(101)的壁面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叶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转座(300)的壁面与所述第一转动叶(410)的壁面之间配合形成有第一压力腔(402),所述回转座(300)的壁面与所述第二转动叶(420)的壁面之间配合形成有第二压力腔(403),所述第一输压通道(301)分别与所述第一压力腔(402)和所述第二压力腔(403)连通,所述第一转动叶(410)的壁面与所述第一抵接件(411)的壁面之间配合形成有第三压力腔(404),所述第二转动叶(420)的壁面与所述第二抵接件(421)的壁面之间配合形成有第四压力腔(405),所述第三压力腔(404)和所述第四压力腔(405)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输压通道(401)连通,所述第一压力腔(402)能够膨胀,以能够驱使所述第一转动叶(410)转动,所述第二压力腔(403)能够膨胀,以能够驱使所述第二转动叶(420)转动,所述第三压力腔(404)能够膨胀,以能够驱使所述第一抵接件(411)转动至与所述回转腔(101)的壁面抵接,所述第四压力腔(405)能够膨胀,以能够驱使所述第二抵接件(421)转动至与所述回转腔(101)的壁面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叶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动叶(410)上设有第一连接轴(412),所述第一抵接件(411)和所述第一转动叶(410)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轴(41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412)上套设有第一轴承(413),所述第二转动叶(420)上设有第二连接轴(422),所述第二抵接件(421)和所述第二转动叶(420)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轴(42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422)上套设有第二轴承(423),所述第一轴承(413)的外侧和所述第二轴承(423)的外侧均能够抵接所述回转腔(101)的壁面,以使得所述第一轴承(413)和所述第二轴承(423)均能够沿所述回转腔(101)的壁面滚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叶组(400)设置有至少两组并沿所述回转座(300)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相邻两组所述旋叶组(400)中,其中一组所述旋叶组(400)的所述第一转动叶(410)和另外一组所述旋叶组(400)的所述第二转动叶(420)能够在所述回转腔(101)中分隔出辅助腔(101b),所述辅助腔(101b)和所述压缩腔(101a)沿所述回转座(300)的周向交替分布,所述辅助腔(101b)具有膨胀状态和压缩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叶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动叶(410)上转动连接有第三抵接件(430),所述第二转动叶(420)上转动连接有第四抵接件(440),所述第三抵接件(430)上设置有第一刮叶(431),所述第四抵接件(440)上设置有第二刮叶(441),所述第一刮叶(431)和所述第二刮叶(441)均位于所述辅助腔(101b),所述第一转动叶(410)和所述第二转动叶(420)上均设置有第二输压通道(401),所述第一输压通道(301)与所述第二输压通道(401)连通,所述第三抵接件(430)和所述第四抵接件(440)均能够在对应的所述第二输压通道(401)中流体压力的作用下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一刮叶(431)和所述第二刮叶(441)均能够与所述回转腔(101)的壁面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叶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组件(100)上还设置有供流体进入的辅输入通道(104)和供流体排出的辅输出通道(105),所述辅输入通道(104)与所述辅助腔(101b)连通并设置有第一单向阀结构(210),所述第一输压通道(301)与所述辅助腔(101b)连通并设置有第二单向阀结构(220),所述辅输出通道(105)与所述第一输压通道(301)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结构(210)能够使所述辅输入通道(104)与膨胀状态的所述辅助腔(101b)之间连通并使所述辅输入通道(104)与压缩状态的所述辅助腔(101b)之间断开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结构(220)能够使所述第一输压通道(301)与压缩状态的所述辅助腔(101b)之间连通并使所述第一输压通道(301)与膨胀状态的所述辅助腔(101b)之间断开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叶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组件(100)上还设置有第一润滑腔(106)和第二润滑腔(107),所述转轴件(200)于所述回转机构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三轴承(230)和第四轴承(240),所述第三轴承(230)位于所述第一润滑腔(106),所述第四轴承(240)位于所述第二润滑腔(107),所述第一润滑腔(106)与所述辅输入通道(104)连通,所述第二润滑腔(107)与所述第一输压通道(301)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组件(100)上设置有容置腔(108),所述壳体组件(100)包括内缸套(120),所述内缸套(120)活动设置于所述容置腔(108),所述回转腔(101)设置于所述内缸套(120)上,所述内缸套(120)将所述容置腔(108)分隔形成第一平衡腔(108a)和第二平衡腔(108b),所述第二平衡腔(108b)与所述主输出通道(103)连通,所述第一平衡腔(108a)能够对所述内缸套(120)作用有预设作用力,所述内缸套(120)能够相对所述容置腔(108)移动,以改变所述转轴件(200)于所述回转腔(101)的偏心位置。
CN202110791268.1A 2021-07-13 2021-07-13 叶旋压缩机 Active CN1134944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91268.1A CN113494454B (zh) 2021-07-13 2021-07-13 叶旋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91268.1A CN113494454B (zh) 2021-07-13 2021-07-13 叶旋压缩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94454A CN113494454A (zh) 2021-10-12
CN113494454B true CN113494454B (zh) 2024-07-02

Family

ID=77996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91268.1A Active CN113494454B (zh) 2021-07-13 2021-07-13 叶旋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94454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3395A (zh) * 2014-05-04 2014-07-30 周觉明 具有转轮回转机构的流体动力机械
CN109209879A (zh) * 2018-08-13 2019-01-15 白明 一种封闭式转子压缩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728334A1 (de) * 1968-09-30 1972-03-30 Heinz Voigt Rotationskompressor mit sichelfoermigem Kompressionsraum und Schleuderfluegeln
US5188524A (en) * 1992-03-27 1993-02-23 Stuart Bassine Pivoting vane rotary compressor
KR100231475B1 (ko) * 1997-07-16 1999-11-15 황동일 베인펌프
JP2002130169A (ja) * 2000-10-20 2002-05-09 Katsunori Onishi ロータリーベーン式回転機械
DE102004002151B3 (de) * 2004-01-15 2005-09-01 Gößling, Werner, Ing.(grad.) Rotationskolbengebläse mit innerem Temperaturausgleich
US10309222B2 (en) * 2015-11-05 2019-06-04 Pars Maina Sanayi Ve Ticaret Limited Sirketi Revolving outer body rotary vane compressor or expander
CN111287972B (zh) * 2020-02-26 2021-11-23 李炳强 叶旋压缩机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3395A (zh) * 2014-05-04 2014-07-30 周觉明 具有转轮回转机构的流体动力机械
CN109209879A (zh) * 2018-08-13 2019-01-15 白明 一种封闭式转子压缩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94454A (zh) 2021-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65705B2 (ja) 回転式圧縮機
US4538975A (en) Scroll type compressor with lubricating system
US4892469A (en) Compact scroll-type fluid compressor with swing-link driving means
US5795139A (en) Swash plate type refrigerant compressor with improved internal lubricating system
CN201568303U (zh) 对称平衡式同步旋转压缩机械
US4396364A (en) Scroll fluid apparatus with crankshaft bearing located in orbiting pin force plane
EP3812588B1 (en) Piston pump and piston motor
US4764095A (en) Rotary slide compressor with thin-walled, deformable sleeve
CN101517238B (zh) 具有叶片的旋转泵
JPS6014194B2 (ja) ねじロ−タ機
KR920003592B1 (ko) 스크로울 압축기
US5015161A (en) Multiple stage orbiting ring rotary compressor
KR101058706B1 (ko) 압축기
US4514157A (en) Rotary vane compressor
CN113494454B (zh) 叶旋压缩机
JP4128546B2 (ja) 容量可変回転圧縮機
EP2495396B1 (en) Pivothing hinged arc vane rotary compressor or expander
KR102038506B1 (ko) 오일 분리 기능을 가지는 회전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가변용량 사판식 압축기
CN111287972B (zh) 叶旋压缩机
CA2636093C (en) Two-stage rotary compressor
WO2020006985A1 (zh) 涡旋压缩机及具有其的车辆
JP2993197B2 (ja) 斜板式圧縮機
CN108180143B (zh) 相切圆转子副、压缩机及发动机
EP0732502B1 (en) Scroll type fluid machine
CN112833007A (zh) 一种螺杆泵综合密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