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47574B - 一种确定常驻地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确定常驻地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47574B
CN113347574B CN202110617952.8A CN202110617952A CN113347574B CN 113347574 B CN113347574 B CN 113347574B CN 202110617952 A CN202110617952 A CN 202110617952A CN 113347574 B CN113347574 B CN 1133475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ing
residence
terminal
point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1795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47574A (zh
Inventor
潘俊杰
杨雄威
李奕锴
张琼
陈捷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1795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475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475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75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475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75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常驻地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终端的驻留信息,该驻留信息包括:I个驻留点以及每个驻留点的驻留时长,I为正整数;获取终端在I个驻留点中的每个驻留点产生的数据流量、语音通话时长,驻留时长以及与基站的交互次数;基于终端在每个驻留点产生的数据流量、语音通话时长,驻留时长以及与基站交互次数,确定所述终端的常驻地。因此,通过数据流量和语音通话时长也作为判断常驻地的因素,从而提高常驻地判断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确定常驻地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确定常驻地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运营商基站的不断完善,以及手机终端的增多,手机信令记录在终端的常驻地分析、人口流动分析、智能选址、智能交通等场景具有广泛地应用。
手机信令记录中包含终端的位置信息、时间点信息、交互信息等,通过这些信息分析终端的驻留点和常驻地是一种可靠的方法。但是现有技术中,基于信令记录确定驻留点及常驻地的方法,没有充分利用信令记录所包含的信息,从而影响对终端的驻留点及常驻地判断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常驻地的方法和装置,以期充分利用信令记录,准确地判断出终端的驻留点和常驻地。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确定常驻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终端的驻留信息,所述驻留信息包括:I个驻留点以及每个驻留点的驻留时长,I为正整数;获取所述终端在所述I个驻留点中的每个驻留点产生的数据流量、语音通话时长,驻留时长以及与基站的交互次数;基于所述终端在所述I个驻留点中的每个驻留点产生的数据流量、语音通话时长,驻留时长以及与基站交互次数,确定所述终端的常驻地。
基于上述方案,将数据流量、语音通话时长、驻留时长以及与基站的交互次数作为确定常驻地的影响因素,综合考虑该多个影响因素,对不同因素施加不同的权重,进而确定各个驻留点的重要程度,并以此为依据,从该I个驻留点中确定常驻地,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确定常驻地。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终端在所述I个驻留点中的每个驻留点产生的数据流量、语音通话时长,驻留时长以及与基站的交互次数,确定所述终端的常驻地,包括:确定所述I个驻留点中的每个驻留点的重要程度;其中,所述I个驻留点中的第i个驻留点的重要程度wi满足:wi=(αωi+βμi)(γTi+εCi);其中, datai表示在所述第i个驻留点所产生的数据流量,∑idatai表示在所述I个驻留点产生的数据总流量,durai表示在所述第i个驻留点的语音通话时长,∑idurai表示在所述I个驻留点的语音通话总时长,Ti表示在所述第i个驻留点的驻留时长,Ci表示在所述第i个驻留点与基站的交互次数,α、β、γ和ε为预定义的权重;1≤i≤I,i、I均为整数;根据所述I个驻留点中每个驻留点的重要程度,将重要程度最高的驻留点确定为所述终端的常驻地。
可选地,所述获取终端的驻留信息,包括:获取所述终端在目标时段内的信令记录,所述信令记录包括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多条信令;确定所述信令记录中所述多条信令中每相邻两条信令对应的基站位置的距离差;将所述距离差小于第一预设距离门限的相邻两条信令确定为同一停留点集合中的信令;基于所述同一停留点集合中的各信令与基站的交互次数,确定所述驻留点;基于所述同一停留点集合中的各信令的末条信令与首条信令的时间差,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驻留点的驻留时长。
可选地,在获取所述终端在目标时段内的信令记录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清洗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时段内的信令记录,清洗后的信令记录用于获取所述驻留信息。
可选地,在所述清洗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时段内的信令记录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预定义的区域内构建多个泰森多边形,所述多个泰森多边形中的每个泰森多边形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基站;以及所述清洗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时段内的信令记录,包括:基于所述多个泰森多边形的位置关系,从所述信令记录中剔除目标信令,所述目标信令与时间相邻的另一条信令的时间差小于第一预设时间门限,且所述目标信令与所述时间相邻的另一条信令分别对应的泰森多边形相邻。
可选地,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时段的信令记录中包括三条或三条以上的信令。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常驻地的装置,包括用于实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任一项中所述的确定常驻地的方法的模块或单元。应理解,各个模块或单元可通过执行计算机程序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常驻地的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任一项中所述的确定常驻地的方法。
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时,可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描述的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该装置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示例性的,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实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与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相对应,各方面及对应的可行实施方式所取得的有益效果相似,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常驻地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常驻地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获取终端的驻留信息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和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常驻地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手机信令记录在终端的常驻地分析、人口流动分析、智能选址、智能交通等场景具有广泛地应用,尤其基于手机信令记录进行终端的常驻地分析是一种常见的方法,然而现有技术中,基于信令记录确定终端的驻留点及常驻地的方法,没有充分利用手机信令记录所包含的信息,从而影响对终端的驻留点及常驻地判断的准确性。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确定常驻地的方法,能够针对手机信令记录包含的信息,进行终端的驻留点及常驻地的判断。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确定常驻地的装置,可用于实现本申请提出的确定常驻地的方法。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确定常驻地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100 例如可以是由上述确定常驻地的装置来执行。如图1所示,该方法100可以包括步骤110至130。下面对方法100中的各个步骤做详细说明。
在步骤110中,获取终端的驻留信息。
终端的驻留信息可以包括该终端驻留的一个或多个驻留点以及在每个驻留点的驻留时长。
为方便说明,下文中假设该终端的驻留信息包括I个驻留点,以及在每个驻留点的驻留时长Ti。其中,I≥1,1≤i≤I,i、I均为整数;Ti>0。
在步骤120中,获取该终端在I个驻留点中的每个驻留点产生的数据流量、语音通话时长、驻留时长以及与基站的交互次数。
其中,数据流量可以是指终端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如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等,上网或使用相关数据增值业务所产生的数据流量。语音通话时长可以是指终端通过使用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CS)业务实现语音通话的时长。
终端在每个驻留点产生的数据流量、语音通话时长、驻留时长以及与基站的交互次数可以从该终端的信令记录中获取。该终端的信令记录例如可以是某一时段内的与该终端发生交互的所有的信令记录,也可以是对该终端的信令记录进行了清洗之后得到的信令记录。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步骤130中,基于该终端在I个驻留点中的每个驻留点产生的数据流量、语音通话时长、驻留时长以及与基站的交互次数,确定该终端的常驻地。
示例性地,该I个驻留点中,产生的数据流量越多,或,语音通话时长越长,或,终端的驻留时长越长,或,与基站的交互次数越多,说明该驻留点越重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对该多个因素施加不同的权重,根据数据流量、语音通话时长、驻留时长以及与基站的交互次数这多个因素结合起来,确定该终端较为重要的驻留点。
一种可能的设计是,该I个驻留点中的第i个驻留点的重要程度wi满足: wi=(αωi+βμi)(γTi+εCi);其中,datai表示在第i个驻留点所产生的数据流量,∑idatai表示在I个驻留点产生的数据总流量,durai表示在第i个驻留点的语音通话时长,∑idurai表示在I个驻留点的语音通话总时长,Ti表示在第i个驻留点的驻留时长,Ci表示在所述第i个驻留点与基站的交互次数,α、β、γ和ε均为预定义的权重。
该I个驻留点中,重要程度最高的那个驻留点可以被确定为该终端的常驻地。
基于上述方案,将数据流量、语音通话时长、驻留时间以及与基站的交互次数作为确定常驻地的影响因素,综合考虑该多个影响因素,对不同因素施加不同的权重,进而确定各个驻留点的重要程度,并以此为依据,从该I个驻留点中确定常驻地,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确定终端的常驻地。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结合图2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做更详细地阐述。
图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常驻地的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200例如可以是由上述确定常驻地的装置来执行。如图2所示,该方法 200可以包括步骤210至260。下面对方法200中的各个步骤做详细说明。
在步骤210中,获取目标时段内多个终端的信令记录。
其中,目标时段可以是一天24小时,也可以是一天中的某一个或多个时间段。示例性地,该目标时段可以包含工作时段和休息时段,例如:包含9:00到 18:00的时段(即,目标时段的一例)和22:00至凌晨4:00的时段(即,目标时段的另一例)。
所述多个终端可以为预定义的区域内的多个终端,例如可以是与某一城市、某一省份或者其他范围的区域内的基站进行交互的多个终端。其中,该区域例如可以是人为定义的,也可以是根据城市、省份等管辖区域的划分而定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此后,可以针对每个终端分别确定其在目标时段的常驻地。或者,也可以对终端的信令记录进行数据清洗,将信令量较少的终端剔除。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步骤220,根据各终端的信令记录进行数据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的目的在于将信令量较少的终端剔除。例如,可以将两条或两条以下信令记录的终端剔除掉,不对其进行常驻地的确定。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是,可以根据目标时段内各终端的信令记录进行数据预处理。
此后可针对每个终端分别执行下述的步骤230至步骤260来确定各自的常驻地。
在步骤230中,清洗目标时段内终端的信令记录。
清洗目标时段内终端的信令记录,主要是剔除那些因为终端在基站边缘轨迹来回变化而导致的冗余信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要剔除的冗余信令可以称为目标信令。
上述冗余信令可以通过信令的时间和位置来确定。示例性地,若将信令记录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排列,信令#1与相邻的另一条信令(例如记为信令#2)的时间差小于第一预设时间门限,且信令#1与信令#2分别对应的基站位置相邻,则剔除信令#1。即,信令#1为要剔除的目标信令的一例。其中,基站位置是否相邻可以基于泰森多边形的位置关系来判断。应理解,与信令#1相邻的另一条信令(即上述信令#2)可以是信令#1的前一条信令,也可以是信令#1的后一条信令,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只要在信令记录的清洗过程中始终保持剔除的规则不变即可,或者说,保持对“另一条信令”的定义不变即可。
具体地,该步骤230可包括如下步骤2301和步骤2302。
在步骤2301中,在预定义的区域内构建多个泰森多边形。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在预定义的区域内基于实际基站的位置构建泰森多边形。换言之,一个泰森多边形中包含一个基站。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在预定义的区域内将该区域划分为M*M大小的地理网格,若地理网格中含有一个或多个基站,则将该多个基站的位置都标记为网格中心的位置坐标,然后基于网格中心点的位置坐标构建泰森多边形。换言之,此时一个泰森多边形中对应一个或多个基站,该一个或多个基站的位置都为网格中心点的位置,也对应于泰森多边形的中心点的位置,后面为了简洁,默认每个泰森多边形的中心点的位置为基站的位置。在这种实现方式中,基站的位置可能是基站的真实位置,也可能不是基站的真实位置,例如可能是同一个泰森多边形中多个基站的中心位置。后文中为了简洁,省略对相同或相似情况的说明。
其中,上述预定义的区域例如可以是某一城市、某一省份或者其他范围的区域。该区域例如可以是人为定义的,也可以是根据城市、省份等管辖区域的划分而定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步骤2302中,基于多个泰森多边形的位置关系,从信令记录中剔除目标信令。
这里,目标信令与时间相邻的另一条信令的时间差小于第一预设时间门限,且所述目标信令与所述时间相邻的另一条信令分别对应的基站位置相邻。
应理解,关于目标信令与时间相邻的另一条信令的关系在上文方法200中已经做了详细说明,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位置是否相邻可以基于泰森多边形的位置关系来判断。若基站所处的泰森多边形相邻,则表示基站位置相邻。故,上文对目标信令的定义也可以替换为:目标信令与时间相邻的另一条信令的时间差小于第一预设时间门限,且所述目标信令与所述时间相邻的另一条信令分别对应的泰森多边形相邻。
其中,信令对应的泰森多边形具体可以是指,信令交互的基站所处的泰森多边形。
在步骤240中,基于清洗后的终端的信令记录获取终端的驻留信息。
具体地,步骤240可以包括步骤2401至步骤2404。
在步骤2401中,将清洗后的终端的信令记录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将清洗后的信令数据按照时间从早到晚排序,得到信令集合,例如记为 {r1,r2,...rn},其中n≥3。
在步骤2402中,确定清洗后的信令记录中每相邻两条信令对应的基站位置的距离差。
示例性地,针对上述信令集合{r1,r2,...rn}得到的距离差的集合为{d1,d2,…dn-1}。d1为信令r2对应的基站位置和信令r1对应的基站位置的距离的差值、d2为信令r3对应的基站位置和信令r2对应的基站位置的距离的差值,以此类推,dn-1为信令rn对应的基站位置和信令rn-1对应的基站位置的距离的差值。
在步骤2403中,将距离差小于第一预设距离门限的相邻两条信令确定为同一停留点集合中的信令。
若当前信令与前一条信令的距离差大于第一预设距离门限dθ,则将当前信令归属到另一集合中,更进一步地,若前一条信令所在的集合中,最早时间与最晚时间的差值tα大于第二预设时间门限tθ(tθ>0),则将当前信令作为移动信令,不作处理。应理解,当前信令与前一条信令为相邻信令,tα的初始值为0。
示例性地,若相邻信令r1和r2对应的基站之间的距离差小于第一预设距离门限dθ,即可以将r1和r2加入同一停留点集合φ1中。
更进一步地,若相邻信令r2和r3对应的基站之间的距离差大于等于第一预设距离门限dθ,并且r2所在停留点集合φ1的最早时间与最晚时间的差值tα大于第二预设时间门限tθ,则将当前信令作为移动信令,不作处理。然后计算r3和r4对应的基站之间的距离差,若该距离差值大于等于预设阈值,且r3为移动信令,其所在集合的最早时间与最晚时间的差值tα的初始值为0,小于第二预设时间门限tθ,则将r4放入另一个停留点集合φ2中,然后计算r5和r4对应的基站之间的距离差,若该距离差值小于第一预设距离门限dθ,则将r5放入r4所在停留点集合φ2中。对r6至rn的停留点集合的分类过程与r1至r5的过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对n个信令分类可以得到I(I≤n)个停留点集合。
在步骤2404中,基于同一停留点集合中的各信令与基站的交互次数,确定驻留点,并基于同一停留点集合中的各信令的末条信令与首条信令的时间差,确定终端在驻留点的驻留时长。
针对I个停留点集合的每个集合,统计各信令中终端与基站的交互次数,将次数最高的基站做为各个集合的最终的驻留点。将各个集合中各信令的末条信令与首条信令的时间差,作为终端在驻留点的驻留时间。
在步骤250中,获取终端在I个驻留点中的每个驻留点产生的数据流量、语音通话时长、驻留时长以及与基站的交互次数。
获取I个驻留点分别对应的信令数据,该信令数据中包含数据流量、语音通话时长,驻留时长以及与基站的交互次数。
在步骤260中,基于终端在每个驻留点产生的数据流量、语音通话时长、驻留时长以及与基站交互的次数,确定终端的常驻地。
可以根据每个驻留点的数据流量权重、语音通话时长、驻留时长,以及终端与基站交互的次数权重确定I个驻留点中的每个驻留点的重要程度。
如前所述,I个驻留点中的第i个驻留点的重要程度wi满足: wi=(αωi+βμi)(γTi+εCi);各参数的含义在上文方法100中已经做了详细说明,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结合普通用户的作息习惯,将一天分为工作时段和休息时段,针对两个时段分别计算I个驻留点中每个驻留点的重要程度,选出重要程度最高的驻留点分别作为工作常驻地和居住常驻地。例如,分别计算驻留时间处于9:00到18:00和 22:00-4:00的各个驻留点的重要程度,将处于9:00至18:00这一时段中重要程度最高的驻留点确定为该终端的工作常驻地,将处于22:00至凌晨4:00这一时段中重要程度最高的驻留点确定为该终端的居住常驻地。应理解,某个终端的工作常驻地和居住常驻地对应于某个用户的作常驻地和居住常驻地。
基于上述过程,通过构建泰森多边形,获得信令记录对应的基站位置是否相邻,从而剔除时间相邻且位置相邻的两条记录中的一条,从而去除因终端在基站覆盖范围边缘徘徊而产生的冗余信令,从而在后面进行驻留点判断时,提高驻留点判断的准确性。利用相邻信令记录的距离差结合时间差确定驻留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方法比较简单,易迁移到其他信令记录数据进行驻留点的确定。确定驻留点后,通过每个驻留点的数据流量权重、语音通话时长、驻留时长以及终端与基站交互的次数,确定每个驻留点的重要程度,进而确定常驻地。将数据流量和语音通话时长也作为判断常驻地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提高常驻地判断的准确性。
另外,本申请提供了上述步骤240的另一种示意性流程图,如图3所示。针对单个终端,将清洗后的信令记录按照时间先后排序,遍历该终端的清洗后的信令记录。
首先,判断当前记录与前一条记录对应的基站位置的距离差与第一预设距离门限dθ的关系。若距离差小于第一预设距离门限dθ,则将当前记录加入前一条记录所在停留点集合φx中;若距离差大于等于第一预设距离门限dθ,则进一步计算前一条记录所在停留点集合φx中最晚时间与最早时间的差值tα,若该时间差值 tα大于第二预设时间门限tθ,则当前信令记录作为移动信令记录不做处理,若该时间差值tα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时间门限tθ,则将当前信令记录加入另一个停留点集合φy中。
其次,上述判断过程执行完,记录所有的停留点集合φx和φy,判断当前信令记录为最后记录,若是,则遍历完成,计算所有停留点集合φx和φy中的驻留点和驻留时长,若否,继续计算下一条信令与当前信令的距离差,根据实际情况将其划分到一个停留点集合中。直到所有的信令记录遍历完成。
其中,停留点集合φx和φy的驻留点分别为停留点集合φx和φy中终端与基站交互的次数,停留点集合φx和φy的驻留时长为分别为停留点集合φx和φy中最晚时间与最早时间的差值tα
应理解,上述停留点集合φx和φy可以代表多个不同的停留点,x,y为正整数,并且x+y≤I。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常驻地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400可以包括:获取单元410、确定单元420和清洗单元430。其中,获取单元410可用于获取终端的驻留信息,所述驻留信息包括:I个驻留点以及每个驻留点的驻留时长,I为正整数;获取单元410还可用于获取所述终端在所述 I个驻留点中的每个驻留点产生的数据流量、语音通话时长、驻留时长以及与基站的交互次数;确定单元420可用于基于所述终端在每个驻留点产生的数据流量、语音通话时长、驻留时长以及与基站交互次数,确定所述终端的常驻地。
可选地,确定单元420还可用于确定所述I个驻留点中的每个驻留点的重要程度;其中,所述I个驻留点中的第i个驻留点的重要程度wi满足: wi=(αωi+βμi)(γTi+εCi);其中,datai表示在所述第i个驻留点所产生的数据流量,∑idatai表示在所述I个驻留点产生的数据总流量, durai表示在所述第i个驻留点的语音通话时长,∑idurai表示在所述I个驻留点的语音通话总时长,Ti表示在所述第i个驻留点的驻留时长,Ci表示在所述第i个驻留点与基站的交互次数,α、β、γ和ε为预定义的权重;1≤i≤I,i、I均为整数;根据所述I个驻留点中每个驻留点的重要程度,将重要程度最高的驻留点确定为所述终端的常驻地。
可选地,获取单元410还可用于获取所述终端在目标时段内的信令记录,所述信令记录包括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多条信令;确定单元420还可用于确定所述信令记录中所述多条信令中每相邻两条信令对应的基站位置的距离差;将所述距离差小于第一预设距离门限的相邻两条信令确定为同一停留点集合中的信令;基于所述同一停留点集合中的各信令与基站的交互次数,确定所述驻留点;基于所述同一停留点集合中的各信令的末条信令与首条信令的时间差,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驻留点的驻留时间。
可选地,清洗单元430可用于清洗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时段内的信令记录,清洗后的信令记录用于获取所述驻留信息。
可选地,清洗单元430还可用于在预定义的区域内构建多个泰森多边形,所述多个泰森多边形中的每个泰森多边形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基站;以及基于所述多个泰森多边形的位置关系,从所述信令记录中剔除目标信令,所述目标信令与时间相邻的另一条信令的时间差小于第一预设时间门限,且所述目标信令与所述时间相邻的另一条信令分别对应的泰森多边形相邻。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常驻地的装置的另一示意性框图。该装置可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确定常驻地的装置的功能。其中,该装置可以为芯片***。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如图5所示,该装置5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10,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确定常驻地的功能。示例性地,处理器510可用于获取终端的驻留信息,所述驻留信息包括:I个驻留点以及每个驻留点的驻留时长,I为正整数;获取所述终端在所述I个驻留点中的每个驻留点产生的数据流量、语音通话时长,驻留时长以及与基站的交互次数;基于所述终端在每个驻留点产生的数据流量、语音通话时长,驻留时长以及与基站交互次数,确定所述终端的常驻地。具体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该装置5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520,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存储器520和处理器510耦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处理器510可能和存储器520协同操作。处理器510可能执行存储器52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于处理器中。
该装置50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530,用于通过传输介质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从而用于装置500中的装置可以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所述通信接口530例如可以是收发器、接口、总线、电路或者能够实现收发功能的装置。处理器510 可利用通信接口530收发数据和/或信息,并用于实现图1、图2或图3对应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处理器510、存储器520以及通信接口530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5中以处理器510、存储器520以及通信接口530之间通过总线540连接。总线540在图5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5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 (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图 1、图2或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图1、图2或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方法。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 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单元”、“模块”等,可用于表示计算机相关的实体、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illustrative logical block)和步骤(step),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各功能单元的功能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确定常驻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终端信令记录中的驻留信息,所述驻留信息包括:I个驻留点以及每个驻留点的驻留时长,I为正整数;
获取所述终端在所述I个驻留点中的每个驻留点产生的数据流量、语音通话时长、驻留时长以及与基站的交互次数;
确定所述I个驻留点中的每个驻留点的重要程度;其中,所述I个驻留点中的第i个驻留点的重要程度wi满足:wi=(αωi+βμi)(γTi+εCi);其中,
Figure FDA0004095085890000011
Figure FDA0004095085890000012
datai表示在所述第i个驻留点所产生的数据流量,∑idatai表示在所述I个驻留点产生的数据总流量,durai表示在所述第i个驻留点的语音通话时长,∑idurai表示在所述I个驻留点的语音通话总时长,Ti表示在所述第i个驻留点的驻留时长,Ci表示在所述第i个驻留点与基站的交互次数,α、β、γ和ε为预定义的权重;1≤i≤I,i、I均为整数;
根据所述I个驻留点中每个驻留点的重要程度,将重要程度最高的驻留点确定为所述终端的常驻地;
所述获取终端信令记录中的驻留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在目标时段内的信令记录,所述信令记录包括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多条信令;
确定所述信令记录中所述多条信令中每相邻两条信令对应的基站位置的距离差;
将所述距离差小于第一预设距离门限的相邻两条信令确定为同一停留点集合中的信令;
基于所述同一停留点集合中的各信令与基站的交互次数,确定所述驻留点;
基于所述同一停留点集合中的各信令的末条信令与首条信令的时间差,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驻留点的驻留时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所述终端在目标时段内的信令记录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清洗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时段内的信令记录,清洗后的信令记录用于获取所述驻留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清洗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时段内的信令记录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预定义的区域内构建多个泰森多边形,所述多个泰森多边形中的每个泰森多边形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基站;以及
所述清洗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时段内的信令记录,包括:
基于所述多个泰森多边形的位置关系,从所述信令记录中剔除目标信令,所述目标信令与时间相邻的另一条信令的时间差小于第一预设时间门限,且所述目标信令与所述时间相邻的另一条信令分别对应的泰森多边形相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时段的信令记录中包括三条或三条以上的信令。
5.一种确定常驻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单元。
6.一种确定常驻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617952.8A 2021-06-03 2021-06-03 一种确定常驻地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33475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17952.8A CN113347574B (zh) 2021-06-03 2021-06-03 一种确定常驻地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17952.8A CN113347574B (zh) 2021-06-03 2021-06-03 一种确定常驻地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7574A CN113347574A (zh) 2021-09-03
CN113347574B true CN113347574B (zh) 2023-04-07

Family

ID=77473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17952.8A Active CN113347574B (zh) 2021-06-03 2021-06-03 一种确定常驻地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4757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92514A (zh) * 2016-11-30 2017-05-31 南京华苏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信令数据的用户职住地分析方法
CN109379736A (zh) * 2018-10-26 2019-02-22 北京市天元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网络质量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0312206A (zh) * 2019-06-19 2019-10-08 同济大学 基于动态空间阈值改进的手机信令数据出行识别方法
CN110913345A (zh) * 2019-11-15 2020-03-24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断面客流计算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92514A (zh) * 2016-11-30 2017-05-31 南京华苏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信令数据的用户职住地分析方法
CN109379736A (zh) * 2018-10-26 2019-02-22 北京市天元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网络质量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0312206A (zh) * 2019-06-19 2019-10-08 同济大学 基于动态空间阈值改进的手机信令数据出行识别方法
CN110913345A (zh) * 2019-11-15 2020-03-24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断面客流计算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手机信令的空间位置数据计算职住地;许洪波等;《北京测绘》;20161225;第69~71页 *
基于用户行为的网格化管理应用的研究—对渠道集中化运营管理的新常识;苏良良等;《电信科学》;20150620(第6期);第2015131-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7574A (zh) 2021-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11987B (zh) Ip地址定位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509327B (zh) 一种异常行为预警方法及装置
CN108391274B (zh) 网络规划方法及装置
KR20190139130A (ko) 피셀 알고리즘을 이용하여 실시간 유동 인구 데이터의 제공이 가능한 유동인구 정보 분석 방법
CN108810818B (zh) 一种居民生活圈的划分方法及装置
EP288975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ata
CN109982257B (zh) 确定移动用户归属区域的方法、装置、***
CN109005514B (zh) 用户位置信息的回填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90443A (zh) 一种基于手机信令的职住人口特征估算方法
CN111459723B (zh) 终端数据处理***
CN116450958A (zh) 检测点选址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04507A (zh) 用户的住址位置确定方法及***
CN111107497A (zh) 基站指纹库数据源补充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8182282A (zh) 地址真实性验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347574B (zh) 一种确定常驻地的方法和装置
CN108600413B (zh) 定位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963536A (zh) 通过手机信令数据识别居民惯常环境和出行目的的方法
CN116156416A (zh) 基于信令数据的职住地提取方法及装置
CN111797181B (zh) 用户职住地的定位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11337B (zh) 终端数据处理***
CN114125813A (zh) 基于手机信令的信号覆盖范围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810992B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127065A (zh) 用户职住地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13207134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6055464B (zh) 下载保存路径选择方法、装置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