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79122B - 一种减小尺寸延伸的纬编针织面料及鞋面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小尺寸延伸的纬编针织面料及鞋面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279122B CN113279122B CN202110487280.3A CN202110487280A CN113279122B CN 113279122 B CN113279122 B CN 113279122B CN 202110487280 A CN202110487280 A CN 202110487280A CN 113279122 B CN113279122 B CN 11327912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yarns
- knitted
- needles
- weft
- knit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0
- 238000009940 knit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3
- 239000002344 surfac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9941 weav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2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5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12943 hotmel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371 to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10000002683 foo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0728 polyest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386 athl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4—Other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primarily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thread materials
- D04B1/16—Other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primarily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thread materials synthetic thread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4—Other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primarily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thread materials
- D04B1/18—Other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primarily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thread materials elastic thread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22—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04B1/24—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wearing apparel
-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331/00—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10B2331/04—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polyesters, e.g.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1/00—Wearing apparel
- D10B2501/04—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 D10B2501/043—Footwe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纬编针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减小尺寸延伸的纬编针织面料及鞋面,其包括由若干第一纱线编织和若干第二纱线交替编织的面层,所述第一纱线做织X针空Y针的编织,所述第二纱线做织W针空Z针的编织,且X、W和Z均为正整数,Y为零或正整数,且Y不大于18;织行中空针Y的总和不大于空针Z的总和;所述第二纱线为卷曲收缩率在20%以下的低弹性编织材料,鞋面的至少一部分为采用上述纬编针织面料制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有效较小纬编针织面料的尺寸延伸,其无需热熔丝,手感较好,其用于斜面上时,可以为足部提供更多的保护,鞋子也更加耐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纬编针织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减小尺寸延伸的纬编针织面料及鞋面。
背景技术
将一根或数根纱线由纬向喂入针织机的工作针上,使纱线顺序地弯曲成圈,且加以串套而形成,当其纬向受到拉伸力时,线圈被拉长,拉伸力去除,线圈回复原来的形状,从而纬编面料具有良好的横向延伸,且由于其编织线圈内和线圈之间存在编织空隙,因此纬编面料的透气性较好,近年来也被应用在鞋材上作为鞋面面料使用,但由于鞋子在穿着过程中需要弯折,且在跑动过程中,鞋面需承受较大的挤压或冲击力,鞋面的弹性太大,对于足部的稳定保护以及人体的平衡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影响安全,当延伸太大,会造成鞋面受力后无法充分恢复到未受力的状态,从而导致鞋子发生变形。
纬编针织鞋面的横向延伸过大也一直是行业内比较棘手的问题,关于此问题,已有的解决方法是添加热熔丝,通过高温活化定型,热熔丝融化,与其相邻的纱线发生粘连,进而限制线圈的形变,使降低鞋面的延伸,但是添加热熔丝会使鞋面的受力回缩性能大打折扣,且手感柔软度降低,穿着舒适度下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减小尺寸延伸的纬编针织面料,其添加一些低弹性纱线隔针编织的元素,使得各种针织组织变得比较紧密,从而达到减小针织面料尺寸延伸的效果。在运动过程中,尺寸延伸小的针织鞋面可以为足部提供更多的保护,鞋子也更加耐用,是采用热熔丝解决尺寸延伸问题的又一新型编织方式。
一种减小尺寸延伸的纬编针织面料,包括由若干第一纱线编织和若干第二纱线交替编织的面层,所述第一纱线做织X针空Y针的编织,所述第二纱线做织W针空Z针的编织,且X、W和Z均为正整数,Y为零或正整数,且Y不大于18;织行中空针Y的总和不大于空针Z的总和;所述第二纱线为卷曲收缩率在20%以下的低弹性编织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纬编针织面料还包括若干第三纱线和若干第二纱线交底编织的底层,所述第三纱线做织X’针空Y’针的编织,所述第二纱线做织W’针空Z’针的编织,且X’、W’和Z’均为正整数,Y’为零或正整数,且Y’不大于18;织行中空针Y’的总和不大于空针Z’的总和。
进一步地,所述纬编针织面料包括采用若干第四纱线编织连接所述面层与底层的连接层。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层的编织组织包括面吊目编织、底吊目编织、四平编织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纱线的空针Y为零,所述第一纱线为满针编织;所述第二纱线做织一针空三针的隔针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纱线的空针Y’为零,所述第三纱线为满针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纱线为织三针隔一针的编织;所述第二纱线做织一针空三针的隔针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纱线的空针Y’为零,所述第三纱线为满针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层的编织组织为面吊目编织和底吊目编织交替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面层仅有所述第一纱线编织,所述底层由所述第二纱线和所述第三纱线交替编织而成,且最小编织单元的所述第二纱线和所述第三纱线的根数比为1:1。
一种鞋面,包括鞋面鞋头、鞋帮和鞋后跟,且所述鞋面的至少一部分为如上所述的减小尺寸延伸的纬编针织面料。
进一步地,所述鞋头的纬编针织面料包括第一纱线编织的面层,第二纱线和第三纱线交替编织的底层,第四纱线编织的连接层,其中所述第一纱线和第三纱线为满针编织,所述第二纱线为织3针隔1针的编织,且其和第三纱线为1:3交替编织,所述连接层的编织组织为面吊目编织和底吊目编织交替编织;所述第二纱线为卷曲收缩率在20%以下的低弹性编织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鞋帮的纬编针织面料包括第一纱线编织的面层,第二纱线和第三纱线交替编织的底层,第四纱线编织的连接层,其中所述第一纱线和第三纱线为满针编织,所述第二纱线为织1针隔1针的编织,且其和第三纱线为1:1交替编织,所述连接层的编织组织为面吊目编织和底吊目编织交替编织;所述第二纱线为卷曲收缩率在20%以下的低弹性编织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鞋后跟的纬编针织面料包括第一纱线编织的面层,第二纱线和第三纱线交替编织的底层,第四纱线编织的连接层,其中所述第一纱线和第三纱线为满针编织,所述第二纱线为织1针隔3针的编织,且其和第三纱线为1:1交替编织,所述连接层的编织组织为面吊目编织和底吊目编织交替编织;所述第二纱线为卷曲收缩率在20%以下的低弹性编织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添加若干隔针编织低弹性纱线,一方面,减少了纬编面料的织行中线圈的数量,,另一方面使得各种针织组织变得比较紧密,从而达到减小针织面料尺寸延伸的效果。
2鞋面采用上述纬编针织面料,在运动过程中,尺寸延伸小的针织鞋面可以为足部提供更多的保护,鞋子也更加耐用;
3本发明未采用热熔丝即可解决尺寸延伸问题,且其手感相对柔软,舒适性更高,是一种新型编织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一实施例1的纬编针织面料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一实施例1的纬编针织面料截面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一实施例1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鞋面结构示意图。
第一纱线1,第二纱线2,第三纱线3,第四纱线4,面层5,底层6,连接层7,鞋头8,鞋帮9,鞋后跟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解释说明。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减小尺寸延伸的纬编针织面料。
实施方式一
本实施方式给出了一种大于两层的多层纬编针织面料。
一种减小尺寸延伸的纬编针织面料,包括:
由若干第一纱线1编织和若干第二纱线2交替编织的面层5,所述第一纱线1做织X针空Y针的编织,所述第二纱线2做织W针空Z针的编织,且X、W和Z均为正整数,Y为零或正整数,且Y不大于18;织行中空针Y的总和不大于空针Z的总和;所述第二纱线2为卷曲收缩率在20%以下的低弹性编织材料。
若干第三纱线3和若干第二纱线2交底编织的底层6,所述第三纱线3做织X’针空Y’针的编织,所述第二纱线2做织W’针空Z’针的编织,且X’、W’和Z’均为正整数,Y’为零或正整数,且Y’不大于18;织行中空针Y’的总和不大于空针Z’的总和。
若干第四纱线4编织连接所述面层5与底层6的连接层7,且连接层7的编织组织包括面吊目编织、底吊目编织、四平编织等连接编织组织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减小尺寸延伸的纬编针织面料,包括:
若干第一纱线1满针编织的面层5,该面层5中第二纱线的编织根数为0;
若干第三纱线3和第二纱线2交替编织的底层6,该底层6中第三纱线3为满针编织,第二纱线2为织一针隔三针的隔针编织,且第三纱线3与第二纱线2的交替根数为1:1,即1根第二纱线1根第三纱线3,二者交替循环编织;
若干第四纱线4做面吊目编织和底吊目编织交替编织而成的连接层。
本实施例的纬编针织面料为三层空气层结构,具有良好的立体效果,且底面6通过布置隔针编织的第二纱线2,可有效减小其纬向延伸,使面料在受力后的尺寸稳定性更好。
其编织方式如图3所示:A纱为涤纶高弹纱,B纱为透明单丝,C纱为涤纶低弹纱,且军区收缩率在20%以下。
第1织行是A纱做面编织;
第2织行是B纱做面吊目编织和底吊目编织交替编织;
第3织行是B纱做面吊目编织和底吊目编织交替编织,编织针位与第2织行相反。在实施例中,吊目编织是连接组织,可以使面料具有“三明治”面料的效果;
第4织行是A纱做底编织;
第5织行是C纱做织一针空三针的隔针底编织,C纱及隔针编织是实施例中减小纵向延伸的主要因素;
第6织行是A纱做面编织;
第7织行是B纱做面吊目编织 和底吊目编织 交替编织;
第8织行是B纱做面吊目编织 和底吊目编织交替编织,编织针位与第7织行相反;
第9织行是A纱做底编织;
第10织行是C纱做一针空三针的隔针底编织,编织位置与第5织行的隔针编织错开两支针位,错位编织的作用是可以保证织物面的平整;
第1至第10织行是一个最小的循环单元。第11至第20织行,是第1至第10织行的循环编织。
织物编织完成,还需经过高温处理。对于未使用热熔丝的织物,高温处理是为了让织物受热充分收缩,达到合适的织物效果;对于使用热熔丝的织物,需要经过高温处理使热熔丝融化粘合在织物内部,达到合适的织物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1的延伸实施例,其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第二纱线的设置位置不同,具体如下:一种减小尺寸延伸的纬编针织面料,包括:
若干第一纱线1和第二纱线2交替编织的面层5,该面层5中第一纱线1为满针编织,第二纱线2为织一针隔三针的隔针编织,且第一纱线1与第二纱线2的交替根数为1:1,即1根第二纱线1根第一纱线1,二者交替循环编织;
若干第三纱线1满针编织的底层6,该底层6中第二纱线的编织根数为0;
若干第四纱线4做面吊目编织和底吊目编织交替编织而成的连接层。
本实施例的纬编针织面料为三层空气层结构,具有良好的立体效果,且面层5通过布置隔针编织的第二纱线2,可有效减小其纬向延伸,使面料在受力后的尺寸稳定性更好。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1的另一延伸实施例,其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第一纱线1或第三纱线3的编织方式不同,具体为:
一种减小尺寸延伸的纬编针织面料,包括:
若干第一纱线1满针编织的面层5,该面层5中第二纱线的编织根数为0;
若干第三纱线3和第二纱线2交替编织的底层6,该底层6中第三纱线3为织一针空一针的隔针编织,第二纱线2为织一针隔三针的隔针编织,且第三纱线3与第二纱线2的交替根数为1:1,即1根第二纱线1根第三纱线3,二者交替循环编织;
若干第四纱线4做面吊目编织和底吊目编织交替编织而成的连接层。
本实施例的纬编针织面料为三层空气层结构,具有良好的立体效果,且底面6通过布置隔针编织的第二纱线2,且编织底层6的第三纱线3也为隔针编织,可有效减小其纬向延伸,使面料在受力后的尺寸稳定性更优良。
或者
一种减小尺寸延伸的纬编针织面料,包括:
若干第一纱线1做织一针空一针的隔针编织而得到面层5,该面层5中第二纱线的编织根数为0;
若干第三纱线3和第二纱线2交替编织的底层6,该底层6中第三纱线3为织一针空一针的隔针编织,第二纱线2为织一针隔三针的隔针编织,且第三纱线3与第二纱线2的交替根数为1:1,即1根第二纱线1根第三纱线3,二者交替循环编织;
若干第四纱线4做面吊目编织和底吊目编织交替编织而成的连接层。
本实施例的纬编针织面料为三层空气层结构,具有良好的立体效果,且底面6通过布置隔针编织的第二纱线2,且编织面层5的第一纱线1也为隔针编织,可有效减小其纬向延伸,使面料在受力后的尺寸稳定性更优良。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纱线1和第三纱线3的纱线种类不做限,其可以为高弹纱线,低弹纱线,化学纤维纱线,天然纤维纱线或其他任意可编织纱线,且第一纱线1指的是区别与第二2纱线且应用于编织面层5的纱线,第三纱线3指的是区别与第二2纱线且应用于编织底层6的纱线,其可以是同一种纱线,也可以不同种纱线,其可以根据设定的编织工艺而设定。
实施方式二
本实施方式给出的为一种单层纬编针织面料。
一种减小尺寸延伸的纬编针织面料,包括:由若干第一纱线1编织和若干第二纱线2交替编织的面层5,所述第一纱线1做织X针空Y针的编织,所述第二纱线2做织W针空Z针的编织,且X、W和Z均为正整数,Y为零或正整数,且Y不大于18;织行中空针Y的总和不大于空针Z的总和;所述第二纱线2为卷曲收缩率在20%以下的低弹性编织材料。
实施例1
若干第一纱线1和第二纱线2交替编织的面层5,该面层5中第一纱线1为满针编织,第二纱线2为织一针隔三针的隔针编织,且第一纱线1与第二纱线2的交替根数为1:1,即1根第二纱线1根第一纱线1,二者交替循环编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面层5的编织方式不同。
若干第一纱线1和第二纱线2交替编织的面层5,该面层5中第一纱线1为织一针空一针的隔针编织,第二纱线2为织一针隔三针的隔针编织,且第一纱线1与第二纱线2的交替根数为1:1,即1根第二纱线1根第一纱线,二者交替循环编织。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纱线1的纱线种类不做限,其可以为高弹纱线,低弹纱线,化学纤维纱线,天然纤维纱线或其他任意可编织纱线,且第一纱线1指的是区别与第二2纱线且应用于编织面层5的纱线,其可以是同一种纱线,也可以不同种纱线,其可以根据设定的编织工艺而设定。
实施方式三
本实施方式给出的为一种双层纬编针织面料。
一种减小尺寸延伸的纬编针织面料,包括:
若干第一纱线1编织和若干第二纱线2交替编织的面层5,所述第一纱线1做织X针空Y针的编织,所述第二纱线2做织W针空Z针的编织,且X、W和Z均为正整数,Y为零或正整数,且Y不大于18;织行中空针Y的总和不大于空针Z的总和;所述第二纱线2为卷曲收缩率在20%以下的低弹性编织材料。
若干第三纱线3和若干第二纱线2交底编织的底层6,所述第三纱线3做织X’针空Y’针的编织,所述第二纱线2做织W’针空Z’针的编织,且X’、W’和Z’均为正整数,Y’为零或正整数,且Y’不大于18;织行中空针Y’的总和不大于空针Z’的总和。
实施例1
一种减小尺寸延伸的纬编针织面料,包括:
若干第一纱线1满针编织的面层5,该面层5中第二纱线的编织根数为0;
若干第三纱线3和第二纱线2交替编织的底层6,该底层6中第三纱线3为织一针空一针的隔针编织,第二纱线2为织一针隔三针的隔针编织,且第三纱线3与第二纱线2的交替根数为1:1,即1根第二纱线1根第三纱线3,二者交替循环编织。
上述实施例中,第二纱线2的隔针编织组织中,空针数量越多,则第二纱线2在纬编针织面料的纬向上的线圈数量越少,其导致的纬编针织面料的纬向延伸越小,因此,可以根据上述规律进行第二纱线2隔针编织中空针数的设定,但为保证鞋面有一定的延伸性,且保证鞋面的编织效果和强力等综合物理指标,一般连续空针编织数量不超过18,优选为织一针空1~5针的编织,且为减小第二纱线2自身弹性带来的对鞋面延伸性的影响,第二纱线2优选卷曲率在20%以下的低弹性编织材料。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鞋面,该鞋面的至少一部分应用上述实施例中的纬编针织面料,如图4所示,该鞋面包括鞋头8、鞋帮9和鞋后跟10,其中鞋头8和鞋帮9的划分区域为走路时前脚掌弯曲区域,由于其对鞋面横向延伸的要求不同,因此鞋面各部分可配置不同的上述纬编针织面料。
实施例1
该鞋面全部均为三层空气层结构,其中
鞋头8的纬编针织面料包括第一纱线1编织的面层5,第二纱线2和第三纱线3交替编织的底层6,第四纱线4编织的连接层7,其中所述第一纱线和第三纱线3为满针编织,所述第二纱线2为织3针隔1针的编织,且其和第三纱线3为1:3交替编织,所述连接层7的编织组织为面吊目编织和底吊目编织交替编织;所述第二纱线2为卷曲收缩率在20%以下的低弹性编织材料。
鞋帮9的纬编针织面料包括第一纱线1编织的面层5,第二纱线2和第三纱线3交替编织的底层6,第四纱线4编织的连接层7,其中所述第一纱线1和第三纱线3为满针编织,所述第二纱线2为织1针隔1针的编织,且其和第三纱线3为1:1交替编织,所述连接层7的编织组织为面吊目编织和底吊目编织交替编织;所述第二纱线2为卷曲收缩率在20%以下的低弹性编织材料。
鞋后跟10的纬编针织面料包括第一纱线1编织的面层5,第二纱线2和第三纱线3交替编织的底层6,第四纱线4编织的连接层7,其中所述第一纱线1和第三纱线3为满针编织,所述第二纱线2为织1针隔3针的编织,且其和第三纱线3为1:1交替编织,所述连接层7的编织组织为面吊目编织和底吊目编织交替编织;所述第二纱线2为卷曲收缩率在20%以下的低弹性编织材料。
本实施例中,鞋头8的第二纱线2为织3针空1针,其可以保证鞋头8具有较好的延伸性,可使鞋头8对脚趾宽度的包容性更强,在走路过程中,不会对脚趾产生挤压,更加舒适;而鞋帮的第二纱线2的空针数量为织1针空一针,其相对鞋头8的面料部分,第二纱线2的线圈数量减少,其横向延伸性低于鞋头部分,但仍可以有一定的延伸性,在走路过程中,可以保证对脚部较好的包裹性,且不会勒脚,兼具舒适性与安全性;脚后跟10的第三纱线2为织1针隔3针的编织,其相对于鞋头8和鞋帮9的部分,延伸性更小,其对脚后跟起到稳固作用,可防止在走路或跑步过程中的鞋面变形导致的崴脚等情况,其进一步提高鞋面的安全性。
应当说明的是,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减小尺寸延伸的纬编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该纬编针织面料为横机编织而成,包括由若干第一纱线(1)编织和若干第二纱线(2)交替编织的面层(5),所述第一纱线(1)做织X针空Y针的编织,所述第二纱线(2)做织W针空Z针的编织,且X、W、Y和Z均为正整数,且Y不大于18;织行中空针Y的总和不大于空针Z的总和;所述第二纱线(2)为卷曲收缩率在20%以下的低弹性编织材料;
所述纬编针织面料还包括若干第三纱线(3)和若干第二纱线(2)交底编织的底层(6),所述第三纱线(3)做织X’针空Y’针的编织,所述第二纱线(2)做织W’针空Z’针的编织,且X’、W’和Z’均为正整数,Y’为零或正整数,且Y’不大于18;织行中空针Y’的总和不大于空针Z’的总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小尺寸延伸的纬编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编针织面料包括采用若干第四纱线(4)编织连接所述面层(5)与底层(6)的连接层(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小尺寸延伸的纬编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7)的编织组织包括面吊目编织、底吊目编织、四平编织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小尺寸延伸的纬编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纱线(3)的空针Y’为零,所述第三纱线(3)为满针编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小尺寸延伸的纬编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纱线(1)为织三针隔一针的编织;所述第二纱线(2)做织一针空三针的隔针编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小尺寸延伸的纬编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7)的编织组织为面吊目编织和底吊目编织交替编织。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小尺寸延伸的纬编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5)仅有所述第一纱线(1)编织,所述底层(6)由所述第二纱线(2)和所述第三纱线(3)交替编织而成,且最小编织单元的所述第二纱线(2)和所述第三纱线(3)的根数比为1: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87280.3A CN113279122B (zh) | 2021-05-05 | 2021-05-05 | 一种减小尺寸延伸的纬编针织面料及鞋面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87280.3A CN113279122B (zh) | 2021-05-05 | 2021-05-05 | 一种减小尺寸延伸的纬编针织面料及鞋面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79122A CN113279122A (zh) | 2021-08-20 |
CN113279122B true CN113279122B (zh) | 2023-01-10 |
Family
ID=77277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487280.3A Active CN113279122B (zh) | 2021-05-05 | 2021-05-05 | 一种减小尺寸延伸的纬编针织面料及鞋面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279122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598046B2 (ja) * | 2007-11-13 | 2010-12-15 | ミツカワ株式会社 | 立体両面丸編地 |
ES2539048T3 (es) * | 2013-02-26 | 2015-06-25 | King's Metal Fiber Technologies Co., Ltd. | Estructura de un tejido tridimensional |
BR112016008141B1 (pt) * | 2013-10-14 | 2021-11-23 | Invista Technologies S.A.R.L. | Artigo |
TW201843364A (zh) * | 2017-05-05 | 2018-12-16 | 達紡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雙面圓編彈性織品及其製造系統與製造方法 |
CN209522984U (zh) * | 2018-10-26 | 2019-10-22 | 广东前进牛仔布有限公司 | 一种针织面料 |
CN211311764U (zh) * | 2019-08-16 | 2020-08-21 | 佛山市立笙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斜纹针织牛仔面料 |
CN212000102U (zh) * | 2020-03-17 | 2020-11-24 | 江苏省纺织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耐高温弹性骨架针织面料 |
-
2021
- 2021-05-05 CN CN202110487280.3A patent/CN113279122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79122A (zh) | 2021-08-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279007B2 (ja) | ニット構成要素を組み込んだ履物製品 | |
US4785558A (en) | Shoe upper of interknitted outer and inner knit layers | |
CN101756428B (zh) | 具有织物鞋面的鞋类产品 | |
CN109642366B (zh) | 具有包括带有缓冲区域的针织部件的鞋面的鞋类物品、鞋面和制造鞋类物品的方法 | |
TWI542749B (zh) | 編織具有一整體式編織舌件之一編織組件之方法 | |
CN105164327B (zh) | 使用竖直镶嵌拉伸元件编织一编织部件的方法 | |
JP6636689B2 (ja) | 伸縮性織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TWI419655B (zh) | Knitted fabrics with knitted fabrics | |
CN113046903B (zh) | 一种隔针编织的针织面料及其编织方法、用途 | |
CN103221006B (zh) | 压力矫形器 | |
CN112543600B (zh) | 具有镶嵌缓冲的针织部件 | |
US12202244B2 (en) | Article of apparel | |
US20200002855A1 (en) | Spacer fabric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 |
WO2022240837A1 (en) | Method of forming an upper for an article of footwear | |
CN114960017A (zh) | 一种经编双衬纬纱架贾卡多层次提花鞋面织物及编织方法 | |
US12137753B2 (en) | Athletic bra | |
EP4001484B1 (en) | Double layer knitted element comprising functional tucked-in yarns, shoe upper and shoe comprising the same | |
CN204888862U (zh) | 鞋类物品和鞋面 | |
CN212611177U (zh) | 一种具有动态鳞纹夹层的针织面料 | |
CN113279122B (zh) | 一种减小尺寸延伸的纬编针织面料及鞋面 | |
KR20110106501A (ko) | 기능성 양말 | |
CN204722356U (zh) | 鞋类物品和鞋面 | |
US20230212795A1 (en) | Knit fabric for apparel | |
CN115821465A (zh) | 具有熔合加固效果的针织部件、其生产工艺及鞋面 | |
CN213172817U (zh) | 一种具有多单元嵌入式组织的面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