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63295B - 基于Creo软件的三维装配模型版本比对***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Creo软件的三维装配模型版本比对***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63295B
CN112163295B CN202011041160.2A CN202011041160A CN112163295B CN 112163295 B CN112163295 B CN 112163295B CN 202011041160 A CN202011041160 A CN 202011041160A CN 112163295 B CN112163295 B CN 1121632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comparison
dimensional
assembly model
analy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4116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63295A (zh
Inventor
吴剑锋
陈小弟
陈瑞启
万峰
陈伟男
邢香园
赵文浩
王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stitute of Satellite Equipment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stitute of Satellite Equipme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stitute of Satellite Equipment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stitute of Satellite Equipment
Priority to CN20201104116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632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63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32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632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32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7Mechanical parametric or variational desig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005Tree description, e.g. octree, quadtre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3/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application field
    • G06F2113/14Pip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Creo软件的三维装配模型版本比对***及方法,包括:Creo软件读取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模型相应的数据信息,根据读取的数据信息分析基础三维装配模型与比较三维装配模型的一致性程度,当一致性程度达到预设值时,则进一步进行分析比对;基于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的选择设置默认分析项,根据分析业务需求定制三维装配模型分析项;根据定制的三维装配模型分析项类型,进行输入的三维装配模型的差异性分析;接收差异性分析结果,结合包括列表、图形显示和报告导出进行三维装配模型差异性结果显示;本发明实现了卫星装配模型不同设计版本之间的差异性分析比较和结果可视化输出。

Description

基于Creo软件的三维装配模型版本比对***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品装配数字化设计和仿真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Creo软件的三维装配模型版本比对***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基于三维MBD模型的设计制造一体化研制模型逐步在卫星研制领域推广,工艺、制造、装配和检验各个环节都要基于设计环节产生的三维MBD模型开展工作,对于三维模型的设计更改,仅用文字或图片描述难以使应用三维的工艺制造检验人员准确获悉更改内容。同时,卫星产品设计与生产周期较长、阶段较多、结构复杂,导致产品三维装配模型更改内容不定、更新频率较快,传统的手工方式进行装配模型的逐项比对查看,重复性工作较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容易出现漏项、错项,导致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效率低下易出错。由于装配模型变更频率较快,模型细节变动可能较为细微,手工方式的逐项比对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严重影响效率,导致成本浪费。针对航天产品的三维模型差异性比对,现有的比对***和方法,多仅限于零件层面,往往存在以下不足:
(1)现有的三维模型比对***多应用于零件层面的模型比对,对于结构件较多的卫星产品,需要对单个零件分别进行比对,导致工作量增加、重复性过高。
(2)零件层面的模型比对***,比对项内容较为局限,而对于结构、功能复杂的卫星产品,需要对线轴、电缆、管路等信息进行比对,确保模型设计和装配信息的完整性。
(3)目前的比对***结果显示方式较为单一,对于卫星产品三维装配模型的差异性比对结果,需要结果突出、可视化的结果显示方式。
因此,研发一种基于Creo软件的三维装配模型版本比对***,实现卫星三维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与分析结果可视化与结果导出,提高对装配模型信息更新响应速率,对提高工艺编辑效率,提升产品装配效率和质量,实现卫星产品工艺设计创新与工艺管理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专利文献CN103761408A(申请号:201410061735.5)公开了一种三维模型装配方法及***,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根据目标三维模型数据选定标准三维模型,对比目标三维模型数据和标准三维模型,得到待装配零件和针对待装配零件的调整参数;将标准三维模型中的待装配零件分配至相应的装配平面;根据调整参数对所述装配平面进行调整,以使所述待装配零件装配到装配方案中规定的位置,得到目标三维模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Creo软件的三维装配模型版本比对***及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Creo软件的三维装配模型版本比对***,包括:
模型选择模块:Creo软件读取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相应的数据信息,判断读取的基础三维装配模型与比较三维装配模型元件数目和种类的一致性程度,当一致性程度达到预设值时,则进一步进行分析比对;
分析项选择模块:基于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的选择设置默认分析项,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设定相应的业务需求,并根据分析业务需求定制三维装配模型分析项;
执行分析模块:根据定制的三维装配模型分析项类型,进行输入的三维装配模型的差异性分析;
分析结果可视化模块:接收差异性分析结果,结合包括列表、图形显示和报告导出进行三维装配模型差异性结果显示;
所述基础模型是指初始版本三维装配模型;
所述比较模型是指在初始版本三维装配模型基础上经过优化、修改后形成的修改版本三维装配模型。
优选地,所述模型选择模块包括:Creo软件读取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的包括基本信息、元件信息、管道信息、线缆信息和几何比较信息,比对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基本信息,分析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元件数量和类型一致性程度,将一致性程度与预设值相比较,当一致性程度大于等于预设值时,则进行下一步比对分析;当一致性程度小于预设值时,则重新选择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或比较三维装配模型。
优选地,所述模型选择模块包括:Creo软件在读取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相应的数据信息时,支持同一个文件夹内不同零件模型选择,同时支持不同文件夹内装配模型选择;
所述模型选择模块还支持选择时的模型预览以及对零件模型、装配模型、线缆模型和管道模型进行模型类型识别分类处理;
所述零件模型是指单个元件模型;
所述装配模型是指两个或以上零件模型通过装配约束组装而成的装配模型。
优选地,所述分析项选择模块中分析业务需求包括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设定相应的业务需求;
所述业务场景包括仅装配场景与装配和零件场景;
所述业务需求包括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结构零件模型差异性比对、线缆模型差异性比对和管道模型差异性比对;
所述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包括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的属性、参数、三维注释和元件的差异性比对;
所述结构零件模型差异性比对包括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的属性、参数、特征、三维注释和几何的差异性比对;
所述线缆模型差异性比对包括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的属性、参数、特征、三维注释、元件和线缆信息的差异性分析;
所述管道模型差异性比对包括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的属性、参数、特征、三维注释、元件和管道信息的差异性分析;
所述属性包括:精度、密度、单位制、公差类型、质心、质量、转动惯量、表面积和体积;
所述参数包括模型名称、模型编号、材料编号、是否关重件、模型设计者、所属产品编号和创建日期;
所述特征包括拉伸特征、旋转特征、扫描特征、切除特征、孔特征和筋特征;
所述三维注释包括视图、尺寸、粗糙度、形位公差、焊接符号、技术要求和文本注释;
所述元件包括组成装配体的零件;
所述管道信息包括名称、材料、外径、壁厚、类型、折弯半径、管路名称、管线库、长度、管接头名称和管接头数量。
优选地,所述执行分析模块包括: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包括:
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模块M1:判断元件的名称,当没有名称相同的元件时,则结束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对比;当三维模型名称相同时,则进行元件三维模型的唯一性判断;
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模块M2:判断元件的唯一性,当元件模型有且仅有一个,则进行参考特征的差异性对比分析;当元件在装配模型下装配了多个,则进行三维模型数量的比较;
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模块M3:当元件模型有且仅有一个时,对元件模型的参考特征进行分析,当参考特征不相同时,则显示基础三维装配模型的参考特征的名称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的参考特征的名称;当参考特征相同时,则进行三维模型位置的比较;
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模块M4:对三维模型的中心位置进行比较,位置值包括XYZ三个方向的坐标值,位置值不相同时,则显示差异项的坐标值;当位置值相同时,则元件在装配模型中无差异;
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模块M5:当元件模型在装配模型下装配了多个时,则对三维模型进行数量比较,当数量不相同时,则显示元件在装配模型装配的元件数量;当数量相同时,则依次对多个元件进行重复触发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模块M3至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模块M4执行。
优选地,所述分析结果可视化模块包括:根据定制三维装配模型分析项情况,通过模型树对比、模型图形显示以及几何比较显示分析结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Creo软件的三维装配模型版本比对方法,包括:
模型选择步骤:Creo软件读取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相应的数据信息,判断读取的基础三维装配模型与比较三维装配模型元件数目和种类的一致性程度,当一致性程度达到预设值时,则进一步进行分析比对;
分析项选择步骤:基于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的选择设置默认分析项,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设定相应的业务需求,并根据分析业务需求定制三维装配模型分析项;
执行分析步骤:根据定制的三维装配模型分析项类型,进行输入的三维装配模型的差异性分析;
分析结果可视化步骤:接收差异性分析结果,结合包括列表、图形显示和报告导出进行三维装配模型差异性结果显示;
所述基础模型是指初始版本三维装配模型;
所述比较模型是指在初始版本三维装配模型基础上经过优化、修改后形成的修改版本三维装配模型。
优选地,所述模型选择步骤包括:Creo软件读取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的包括基本信息、元件信息、管道信息、线缆信息和几何比较信息,比对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基本信息,分析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元件数量和类型一致性程度,将一致性程度与预设值相比较,当一致性程度大于等于预设值时,则进行下一步比对分析;当一致性程度小于预设值时,则重新选择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或比较三维装配模型;
所述模型选择模块包括:Creo软件在读取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相应的数据信息时,支持同一个文件夹内不同零件模型选择,同时支持不同文件夹内装配模型选择;
所述模型选择模块还支持选择时的模型预览以及对零件模型、装配模型、线缆模型和管道模型进行模型类型识别分类处理;
所述零件模型是指单个元件模型;
所述装配模型是指两个或以上零件模型通过装配约束组装而成的装配模型。
所述分析结果可视化步骤包括:根据定制三维装配模型分析项情况,通过模型树对比、模型图形显示以及几何比较显示分析结果。
优选地,所述分析项选择步骤中分析业务需求包括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设定相应的业务需求;
所述业务场景包括仅装配场景与装配和零件场景;
所述业务需求包括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结构零件模型差异性比对、线缆模型差异性比对和管道模型差异性比对;
所述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包括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的属性、参数、三维注释和元件的差异性比对;
所述结构零件模型差异性比对包括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的属性、参数、特征、三维注释和几何的差异性比对;
所述线缆模型差异性比对包括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的属性、参数、特征、三维注释、元件和线缆信息的差异性分析;
所述管道模型差异性比对包括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的属性、参数、特征、三维注释、元件和管道信息的差异性分析;
所述属性包括:精度、密度、单位制、公差类型、质心、质量、转动惯量、表面积和体积;
所述参数包括模型名称、模型编号、材料编号、是否关重件、模型设计者、所属产品编号和创建日期;
所述特征包括拉伸特征、旋转特征、扫描特征、切除特征、孔特征和筋特征;
所述三维注释包括视图、尺寸、粗糙度、形位公差、焊接符号、技术要求和文本注释;
所述元件包括组成装配体的零件;
所述管道信息包括名称、材料、外径、壁厚、类型、折弯半径、管路名称、管线库、长度、管接头名称和管接头数量。
优选地,所述执行分析步骤包括: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包括:
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步骤M1:判断元件的名称,当没有名称相同的元件时,则结束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对比;当三维模型名称相同时,则进行元件模型的唯一性判断;
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步骤M2:判断元件的唯一性,当元件模型有且仅有一个,则进行参考特征的差异性对比分析;当元件在装配模型下装配了多个,则进行三维模型数量的比较;
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步骤M3:当元件模型有且仅有一个时,对元件模型的参考特征进行分析,当参考特征不相同时,则显示基础三维装配模型的参考特征的名称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的参考特征的名称;当参考特征相同时,则进行三维模型位置的比较;
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步骤M4:对三维模型的中心位置进行比较,位置值包括XYZ三个方向的坐标值,位置值不相同时,则显示差异项的坐标值;当位置值相同时,则元件在装配模型中无差异;
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步骤M5:当元件模型在装配模型下装配了多个时,则对三维模型进行数量比较,当数量不相同时,则显示元件在装配模型装配的元件数量;当数量相同时,则依次对多个元件进行重复执行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步骤M3至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步骤M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实现了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的导入和智能分类、分析项默认设定和按需定制、根据特定场景执行分析以及分析结果可视化与导出,有效提高了卫星设计与装配工作效率,加快了装配期间对修改模型的即时响应,保证了型号产品进度和质量;
2、本发明实现了卫星装配模型不同设计版本之间的差异性分析比较和结果可视化输出,可协助工艺设计人员或操作人员快速定位设计更改并开展工艺更改或实物更改,提高了卫星三维设计更改模型差异性比对的效率和准确率,缩短卫星产品研制周期,保证型号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模型导入和分析项勾选界面图;
图3为本发明装配模型元件分析流程;
图4为本发明装配模型比对结果可视化展示界面图;
图5为本发明装配模型比对分析结果可视化展示界面图;
图6为本发明线缆模型比对结果可视化展示界面图;
图7为本发明线缆模型比对分析结果可视化展示界面图;
图8为本发明管路模型比对结果可视化展示界面图;
图9为本发明管路模型比对分析结果可视化展示界面图;
图10为本发明零件模型几何比对结果可视化展示界面图;
图11为本发明零件模型几何比对分析结果可视化展示界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Creo软件的三维装配模型版本比对***,用于提高卫星产品装配模型不同设计版本的比对效率和准确度,降低了传统人工比对方式的操作成本,提高了工艺人员和装配人员对更新模型的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缩短产品研制周期。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Creo软件的三维装配模型版本比对***,包括:如图1-11所示,
模型选择模块:Creo软件读取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相应的数据信息,判断读取模型元件数目和种类一致性程度,当一致性程度达到预设值时,则进一步进行分析比对;
具体地,所述模型选择模块包括:Creo软件读取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的包括基本信息、元件信息、管道信息、线缆信息和几何比较信息,比对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基本信息,分析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元件数量和类型一致性程度,将一致性程度与预设值相比较,当一致性程度大于等于预设值时,则进行下一步比对分析;当一致性程度小于预设值时,则重新选择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或比较三维装配模型。
模型选择模块在读取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时支持同一文件夹内不同零件模型选择,不同文件夹内装配模型选择。
所述零件模型是指单个设计文件的模型;
所述装配模型是指由两个或以上零件模型通过装配约束组装而成的模型。
模型选择模块支持选择时的模型预览和模型类型智能识别;模型选择模块能够对零件模型、装配模型、线缆模型、管道模型进行智能分类处理;
分析项选择模块:基于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的选择设置默认分析项,并根据分析业务需求定制三维装配模型分析项;
具体地,所述分析项选择模块中分析业务需求包括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设定相应的业务需求;
所述业务场景包括仅装配场景与装配和零件场景;
仅装配场景分析,可以分析所选装配体的属性、参数、特征、三维注释、元件及下属(多级)装配体的元件差异性;
装配和零件场景分析,可以分析所装配体及其下属(多级)零部件的差异性。
所述业务需求包括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结构零件模型差异性比对、线缆模型差异性比对和管道模型差异性比对;
所述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包括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的属性、参数、三维注释和元件的差异性比对;
所述结构零件模型差异性比对包括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的属性、参数、特征、三维注释和几何的差异性比对;具体地,零件模型差异性比对时,所述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的比对项为材料、精度等属性项,参数类型、参数值等参数项,特征名称等特征项,视图、尺寸等三维注释项和几何项的差异性分析。
所述线缆模型差异性比对包括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的属性、参数、特征、三维注释、元件和线缆信息的差异性分析;具体地,线缆模型差异性比对时,所述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的比对项除了装配模型的差异性分析内容(属性、参数、三维注释、特征、元件)外,还包括线轴的名称、类型、最小折弯半径等线轴项,包含元件模型名称、入口端名称等电气参数项,线束名称、线缆连接器名称等电缆信息项的差异性分析。
所述管道模型差异性比对包括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的属性、参数、特征、三维注释、元件和管道信息的差异性分析;具体地,管路模型差异性比对时,所述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的比对项除了装配模型的差异性分析内容(属性、参数、三维注释、特征、元件)外,还包括名称、材料、外径、壁厚等管线库项、管路名称、长度等管路信息项的差异性分析。
所述属性包括:精度、密度、单位制、公差类型、质心、质量、转动惯量、表面积和体积;
所述参数包括模型名称、模型编号、材料编号、是否关重件、模型设计者、所属产品编号和创建日期;
所述特征包括拉伸特征、旋转特征、扫描特征、切除特征、孔特征和筋特征;
所述三维注释包括视图、尺寸、粗糙度、形位公差、焊接符号、技术要求和文本注释;
所述元件包括组成装配体的零件;
所述管道信息包括名称、材料、外径、壁厚、类型、折弯半径、管路名称、管线库、长度、管接头名称和管接头数量。
具体地,根据读取的模型数据,智能识别零件模型、装配模型、线缆模型、管道模型并进行分类处理,确定默认分析项;
分析项选择模块,可以根据所选模型智能选择默认勾选项,不涉及的分析选项为灰色不可选,待确认的为默认不勾选,可以支持分析项的分类按需定制勾选;
所述零件模型默认勾选属性、参数、特征、三维注释、几何,其他项为灰色不可选;
所述装配模型默认勾选属性、参数、特征、三维注释、元件,几何为灰色不可选,管道和线缆为默认不勾选,按需勾选;
所述线缆装配模型默认勾选属性、参数、特征、三维注释、元件、线缆,几何和管道为灰色不可选;
所述管道装配模型默认勾选属性、参数、特征、三维注释、元件、管道,几何和线缆为灰色不可选。
执行分析模块: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结合定制的三维装配模型分析项类型,进行输入的三维装配模型的差异性分析;
具体地,所述执行分析模块包括: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包括:
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模块M1:判断元件的名称,当没有名称相同的元件时,则结束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对比;当三维模型名称相同时,则进行元件模型的唯一性判断;
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模块M2:判断元件的唯一性,当元件模型有且仅有一个,则进行参考特征的差异性对比分析;当元件在装配模型下装配了多个,则进行三维模型数量的比较;
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模块M3:当元件模型有且仅有一个时,对元件模型的参考特征进行分析,当参考特征不相同时,则显示基础三维装配模型的参考特征的名称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的参考特征的名称;当参考特征相同时,则进行三维模型位置的比较;
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模块M4:对三维模型的中心位置进行比较,位置值包括XYZ三个方向的坐标值,位置值不相同时,则显示差异项的坐标值;当位置值相同时,则元件在装配模型中无差异;
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模块M5:当元件模型在装配模型下装配了多个时,则对三维模型进行数量比较,当数量不相同时,则显示元件在装配模型装配的元件数量;当数量相同时,则依次对多个元件进行重复触发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模块M3至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模块M4执行。
所述元件是组成装配体的零件称之为元件;
所述三维模型是指用三维造型设计软件设计生成的零件或者装配组件的多边形表示,由于模型是三维立体的,所以称为三维模型;
所述元件模型就是零件的三维模型。
结构:在机械产品里结构一般指产品的主要承重部分的零件或装配组件。
结构零件:即指在产品里主要起承重作用的零件。
分析结果可视化模块:接收差异性分析结果,通过模型树的分析结果统计与对比,结合包括列表、图形显示和报告导出进行三维装配模型差异性结果显示;
具体地,所述分析结果可视化模块包括:根据定制三维装配模型分析项情况,通过模型树对比、模型图形显示以及几何比较显示分析结果。
所述分析结果可视化模块可以在分析完成后自动跳转到分析结果页面,分析结果页面包括显示内容过滤、分析结果统计、分析结果内容、模型树对比、导出报告以及一些功能按钮等内容,通过表格和图形显示分析结果;
所述分析结果可视化模块可以导出Excel格式的分析报告;导出报告可以按照分析项分页显示模型名称、模型版本、分析时间、分析结果等。
所述分析结果可视化模块可以对表格内显示的分析结果内容进行过滤,通过区分颜色突出分析结果,过滤项包括变化项、新增项、删除项和无差异项。
所述的分析结果内容过滤,通过分颜色突出分析结果的过滤项,过滤项包括变化项(浅黄色)、新增项(蓝色)、删除项(浅红色)、无变化项(无色);
所述变化项,是指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在差异性比对分析后,分析结果不同的分析项;
所述新增项,是指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在差异性比对分析后,比较结果中基础模型没有,比较模型有的分析项;
所述删除项,是指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在差异性比对分析后,比较结果中基础模型有,比较模型没有的分析项;
所述无变化项,是指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在差异性比对分析后,比较结果无差异的分析项。
所述分析结果可视化模块可以根据分析项勾选情况,通过模型树对比、模型图形显示以及几何比较显示分析结果。
所述模型树对比可以显示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的模型树,模型树对应的特征在图像显示窗口加亮显示,并且将折叠的模型树展开定位;
所述模型图形显示,可以在比较完成后在工具界面右侧显示两个图形窗口,上方为基础模型图形,下方为比较模型图形;
所述模型几何比较,可以在界面中将几何比较结果通过颜色突出可视化显示。
差异性分析结果按照分析项、内容,在模型树和图形区域分级高亮展示;
模型差异性比对的几何项差异性分析,是对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进行布尔运算,从而得到两个零件之间的几何差异,并在窗口中根据颜色区分显示。
所述基础模型是指初始版本三维装配模型;
所述比较模型是指在初始版本三维装配模型基础上经过优化、修改后形成的修改版本三维装配模型。
所述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可以是零件模型也可以是装配模型,但一般都是零件模型和零件模型比较,装配模型和装配模型比较,当出现零件模型和装配模型比较时,由于两者差异太大不属于相似模型会直接终止比较。
三维装配模型信息包括基本属性信息、模型参数信息、模型特征信息、三维注释信息、装配元件信息、模型几何信息、线轴信息、电气参数信息、电缆信息、管线库信息和管路信息。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Creo软件的三维装配模型版本比对方法,包括:
模型选择步骤:Creo软件读取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相应的数据信息,判断读取模型元件数目和种类一致性程度,当一致性程度达到预设值时,则进一步进行分析比对;
具体地,所述模型选择步骤包括:Creo软件读取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的包括基本信息、元件信息、管道信息、线缆信息和几何比较信息,比对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基本信息,分析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元件数量和类型一致性程度,将一致性程度与预设值相比较,当一致性程度大于等于预设值时,则进行下一步比对分析;当一致性程度小于预设值时,则重新选择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或比较三维装配模型。
模型选择步骤在读取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时支持同一文件夹内不同零件模型选择,不同文件夹内装配模型选择。
所述零件模型是指单个设计文件的模型;
所述装配模型是指由两个或以上零件模型通过装配约束组装而成的模型。
模型选择步骤支持选择时的模型预览和模型类型智能识别;模型选择步骤能够对零件模型、装配模型、线缆模型、管道模型进行智能分类处理;
分析项选择步骤:基于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的选择设置默认分析项,并根据分析业务需求定制三维装配模型分析项;
具体地,所述分析项选择步骤中分析业务需求包括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设定相应的业务需求;
所述业务场景包括仅装配场景与装配和零件场景;
仅装配场景分析,可以分析所选装配体的属性、参数、特征、三维注释、元件及下属(多级)装配体的元件差异性;
装配和零件场景分析,可以分析所装配体及其下属(多级)零部件的差异性。
所述业务需求包括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结构零件模型差异性比对、线缆模型差异性比对和管道模型差异性比对;
所述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包括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的属性、参数、三维注释和元件的差异性比对;
所述结构零件模型差异性比对包括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的属性、参数、特征、三维注释和几何的差异性比对;具体地,零件模型差异性比对时,所述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的比对项为材料、精度等属性项,参数类型、参数值等参数项,特征名称等特征项,视图、尺寸等三维注释项和几何项的差异性分析。
所述线缆模型差异性比对包括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的属性、参数、特征、三维注释、元件和线缆信息的差异性分析;具体地,线缆模型差异性比对时,所述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的比对项除了装配模型的差异性分析内容(属性、参数、三维注释、特征、元件)外,还包括线轴的名称、类型、最小折弯半径等线轴项,包含元件模型名称、入口端名称等电气参数项,线束名称、线缆连接器名称等电缆信息项的差异性分析。
所述管道模型差异性比对包括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的属性、参数、特征、三维注释、元件和管道信息的差异性分析;具体地,管路模型差异性比对时,所述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的比对项除了装配模型的差异性分析内容(属性、参数、三维注释、特征、元件)外,还包括名称、材料、外径、壁厚等管线库项、管路名称、长度等管路信息项的差异性分析。
所述属性包括:精度、密度、单位制、公差类型、质心、质量、转动惯量、表面积和体积;
所述参数包括模型名称、模型编号、材料编号、是否关重件、模型设计者、所属产品编号和创建日期;
所述特征包括拉伸特征、旋转特征、扫描特征、切除特征、孔特征和筋特征;
所述三维注释包括视图、尺寸、粗糙度、形位公差、焊接符号、技术要求和文本注释;
所述元件包括组成装配体的零件;
所述管道信息包括名称、材料、外径、壁厚、类型、折弯半径、管路名称、管线库、长度、管接头名称和管接头数量。
具体地,根据读取的模型数据,智能识别零件模型、装配模型、线缆模型、管道模型并进行分类处理,确定默认分析项;
分析项选择步骤,可以根据所选模型智能选择默认勾选项,不涉及的分析选项为灰色不可选,待确认的为默认不勾选,可以支持分析项的分类按需定制勾选;
所述零件模型默认勾选属性、参数、特征、三维注释、几何,其他项为灰色不可选;
所述装配模型默认勾选属性、参数、特征、三维注释、元件,几何为灰色不可选,管道和线缆为默认不勾选,按需勾选;
所述线缆装配模型默认勾选属性、参数、特征、三维注释、元件、线缆,几何和管道为灰色不可选;
所述管道装配模型默认勾选属性、参数、特征、三维注释、元件、管道,几何和线缆为灰色不可选。
执行分析步骤: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结合定制的三维装配模型分析项类型,进行输入的三维装配模型的差异性分析;
具体地,所述执行分析步骤包括: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包括:
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步骤M1:判断元件的名称,当没有名称相同的元件时,则结束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对比;当三维模型名称相同时,则进行元件模型的唯一性判断;
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步骤M2:判断元件的唯一性,当元件模型有且仅有一个,则进行参考特征的差异性对比分析;当元件在装配模型下装配了多个,则进行三维模型数量的比较;
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步骤M3:当元件模型有且仅有一个时,对元件模型的参考特征进行分析,当参考特征不相同时,则显示基础三维装配模型的参考特征的名称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的参考特征的名称;当参考特征相同时,则进行三维模型位置的比较;
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步骤M4:对三维模型的中心位置进行比较,位置值包括XYZ三个方向的坐标值,位置值不相同时,则显示差异项的坐标值;当位置值相同时,则元件在装配模型中无差异;
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步骤M5:当元件模型在装配模型下装配了多个时,则对三维模型进行数量比较,当数量不相同时,则显示元件在装配模型装配的元件数量;当数量相同时,则依次对多个元件进行重复执行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步骤M3至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步骤M4。
所述元件是组成装配体的零件称之为元件;
所述三维模型是指用三维造型设计软件设计生成的零件或者装配组件的多边形表示,由于模型是三维立体的,所以称为三维模型;
所述元件模型就是零件的三维模型。
结构:在机械产品里结构一般指产品的主要承重部分的零件或装配组件。
结构零件:即指在产品里主要起承重作用的零件。
分析结果可视化步骤:接收差异性分析结果,通过模型树的分析结果统计与对比,结合包括列表、图形显示和报告导出进行三维装配模型差异性结果显示;
具体地,所述分析结果可视化步骤包括:根据定制三维装配模型分析项情况,通过模型树对比、模型图形显示以及几何比较显示分析结果。
所述分析结果可视化步骤可以在分析完成后自动跳转到分析结果页面,分析结果页面包括显示内容过滤、分析结果统计、分析结果内容、模型树对比、导出报告以及一些功能按钮等内容,通过表格和图形显示分析结果;
所述分析结果可视化步骤可以导出Excel格式的分析报告;导出报告可以按照分析项分页显示模型名称、模型版本、分析时间、分析结果等。
所述分析结果可视化步骤可以对表格内显示的分析结果内容进行过滤,通过区分颜色突出分析结果,过滤项包括变化项、新增项、删除项和无差异项。
所述的分析结果内容过滤,通过分颜色突出分析结果的过滤项,过滤项包括变化项(浅黄色)、新增项(蓝色)、删除项(浅红色)、无变化项(无色);
所述变化项,是指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在差异性比对分析后,分析结果不同的分析项;
所述新增项,是指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在差异性比对分析后,比较结果中基础模型没有,比较模型有的分析项;
所述删除项,是指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在差异性比对分析后,比较结果中基础模型有,比较模型没有的分析项;
所述无变化项,是指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在差异性比对分析后,比较结果无差异的分析项。
所述分析结果可视化步骤可以根据分析项勾选情况,通过模型树对比、模型图形显示以及几何比较显示分析结果。
所述模型树对比可以显示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的模型树,模型树对应的特征在图像显示窗口加亮显示,并且将折叠的模型树展开定位;
所述模型图形显示,可以在比较完成后在工具界面右侧显示两个图形窗口,上方为基础模型图形,下方为比较模型图形;
所述模型几何比较,可以在界面中将几何比较结果通过颜色突出可视化显示。
差异性分析结果按照分析项、内容,在模型树和图形区域分级高亮展示;
模型差异性比对的几何项差异性分析,是对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进行布尔运算,从而得到两个零件之间的几何差异,并在窗口中根据颜色区分显示。
所述基础模型是指初始版本三维装配模型;
所述比较模型是指在初始版本三维装配模型基础上经过优化、修改后形成的修改版本三维装配模型。
所述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可以是零件模型也可以是装配模型,但一般都是零件模型和零件模型比较,装配模型和装配模型比较,当出现零件模型和装配模型比较时,由于两者差异太大不属于相似模型会直接终止比较。
三维装配模型信息包括基本属性信息、模型参数信息、模型特征信息、三维注释信息、装配元件信息、模型几何信息、线轴信息、电气参数信息、电缆信息、管线库信息和管路信息。
实施例2
实施例2是实施例1的变化例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Creo软件的三维装配模型版本比对***,包括模型选择模块、分析项选择模块、执行分析模块、分析结果可视化模块;
模型选择模块为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输入模块,用于读取相关模型的对应信息,如图2所示。通过浏览选择方式分别选取两个模型,该模块支持同一文件夹内不同小版本的零件模型选取、支持选择不同文件夹内的模型、支持模型选择时的预览。为保证装配模型差异性比较效率,在输入模型信息时,进行装配模型元件数目和种类的预比较确定模型是否为同一个元件,一致率低于60%的模型组判断为不同元件则停止分析。同时,根据读取模型智能分类处理确定默认分析项。
分析项选择模块,结合模型默认分析项以及分析业务需求反馈定制分析项。根据智能识别结果,将输入模型分为零件模型、装配模型、线缆模型、管道模型并依据模型类型确定默认分析项和限制分析项,不涉及的分析选项为灰色不可选,待确认的为默认不勾选。其中,零件模型默认勾选属性、参数、特征、三维注释、几何,其他项为灰色不可选;装配模型默认勾选属性、参数、特征、三维注释、元件,几何为灰色不可选,管道和线缆为默认不勾选,按需勾选;线缆装配模型默认勾选属性、参数、特征、三维注释、元件、线缆,几何和管道为灰色不可选;管道装配模型默认勾选属性、参数、特征、三维注释、元件、管道,几何和线缆为灰色不可选。将定制化的差异性分析选项发送至执行分析模块。
所述限制分析项是指该类型模型无法分析的项目,如零件模型中输入的数据不包括电缆和管路数据,则电缆和管路数据就是零件模型的限制分析项;
需求反馈定制分析项是指根据所需要分析的项来进行勾选。如导入的是线缆模型,但是在分析需求中不需要进行线缆数据的比较,则可以去掉该勾选项,不进行线缆数据的分析,保证分析速率。
执行分析模块,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执行输入模型的差异性分析。根据分析业务需求,选择仅装配场景与装配和零件场景。仅装配场景分析所选装配体顶级模型的差异性,分析内容包括顶级模型的属性、参数、特征、三维注释、元件装配信息,还会对装配在该模型下的所有装配模型进行元件装配分析,包括元件的增减、数量、装配位置、参考等内容;装配和零件分析场景分析所选装配体及其下级所有零部件的差异性。分析内容包括顶级模型及其下级所有零部件的基本属性、模型参数、模型特征、三维注释、装配元件的装配信息。可以根据分析需求选择分析的方式。
如图3所示,当差异性比对为装配模型时,具体实现为:
(1)、比对选择的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基础信息,分析输入模型是否为同一元件的不同版本模型,判断一致率低于60%的模型组为不同元件则停止分析;
(2)、判断元件的名称,若无名称相同的元件,显示该元件模型的有无;模型名称相同,可判断为相同的元件,则进行下一步;
(3)、判断元件模型的唯一性,若该元件模型有且仅有一个,则进行参考特征的分析;若该元件在装配模型下装配了多个,则进行模型数量的比较;
(4)、对元件模型的参考特征进行分析,若参考特征不相同,分别显示参考特征的名称;若参考特征相同,进行下一步的模型位置比较;
(5)、对模型的中心位置进行比较,位置值包括XYZ三个方向的坐标值,位置数值不同,显示差异项的坐标值;位置值相同,认为该元件在装配模型中位置无差异;
(6)、通过模型名称判断该元件模型的数量,若数量不同,显示该元件在装配模型装配的元件数量差异;若数量相同,进行多个元件参考特征比较;
(7)、依次对元件模型的参考特征进行比较,并循环比较同名模型,若参考特征不相同,则显示参考特征的名称;若参考特征有且仅有一个相同,则进行模型位置的比较;若参考特征有多个相同,进行多个元件位置的比较;
(8)、对多个模型的中心位置进行比较,计算元件中心位置的坐标值,将元件中心位置坐标值最相近的认为是相同元件,显示相同零件位置的比较结果。
零件模型差异性比对时,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的比对项为属性项、参数项、特征项、三维注释项和几何项的差异性分析;线缆模型差异性比对时,所述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的比对项除了装配模型的差异性分析内容(属性、参数、三维注释、特征、元件)外,还包括线轴项、电缆信息项的差异性分析,其结果分析界面如图5所示;管路模型差异性比对时,所述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的比对项除了装配模型的差异性分析内容外,还包括管线库项、管路信息项的差异性分析,其结果分析界面如图6所示。
当比对信息项为属性项时,比对的信息为读取模型的材料属性值,精度类型和数值,密度数值,单位制,公差种类,质量数值,质心绝对坐标值,关于质心的转动惯量数值,表面积数值,体积数值,层数增减以及层状态与层内容。执行分析模块接收到比对项信息要求后,进行对应信息值的比对,并将比对结果输出至分析结果可视化模块。
当比对信息项为参数项时,比对的信息为模型参数值的增减,相同名称参数的数值,相同名称参数的参数类型,参数的指定状态。执行分析模块接收到比对项信息要求后,进行对应信息值的比对,并将比对结果输出至分析结果可视化模块。
当比对信息项为特征项时,比对的信息为特征名称值,特征元素种类,特征尺寸的名称和尺寸值。执行分析模块接收到比对项信息要求后,进行对应信息值的比对,并将比对结果输出至分析结果可视化模块。
当比对信息项为三维注释项时,比对的信息为视图名称及其方向数值,尺寸名称、公称值及其上下公差,粗糙度名称及其参照,形位公差名称及其参照,形位公差基准的名称、参照和基准名称,符号的名称、参照数值,技术要求的名称、内容信息,文本注释的名称、参照和内容等。执行分析模块接收到比对项信息要求后,进行对应信息值的比对,并将比对结果输出至分析结果可视化模块。
当比对信息项为线轴项时,比对的信息为线轴的名称,类型参数,最小折弯半径数值,直径数值,线密度参数值,颜色参数值等。执行分析模块接收到比对项信息要求后,进行对应信息值的比对,并将比对结果输出至分析结果可视化模块。
当比对信息项为电气参数项时,比对的信息为元件模型名称,位号名称的内容,入口端名称,入口端类型参数,入口端类型参数,进入长度数值等。执行分析模块接收到比对项信息要求后,进行对应信息值的比对,并将比对结果输出至分析结果可视化模块。
当比对信息项为电缆信息项时,比对的信息为线束名称,线束长度数值,缆线名称,缆线连接器名称,线缆使用线轴名称和线缆长度数值等。执行分析模块接收到比对项信息要求后,进行对应信息值的比对,并将比对结果输出至分析结果可视化模块。
当比对信息项为管线库信息时,比对的信息为名称,材料参数,外径参数,壁厚参数,截面类型和折弯半径数值。执行分析模块接收到比对项信息要求后,进行对应信息值的比对,并将比对结果输出至分析结果可视化模块。
当比对信息项为管路信息时,比对的信息为管路名称,管线库名称,长度参数,管接头名称,管接头数量等。执行分析模块接收到比对项信息要求后,进行对应信息值的比对,并将比对结果输出至分析结果可视化模块。
分析结果可视化模块在分析完成后自动跳转到分析结果页面,分析结果页面包括显示内容过滤、分析结果统计、分析结果内容、模型树对比、导出报告、以及一些功能按钮等内容。通过模型树对比、模型图形显示以及几何比较显示分析结果。模型树对比可以显示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的模型树,模型树对应的特征在模型显示窗口加亮显示,并且将折叠的模型树展开定位;模型图形显示在比较完成后在工具界面右侧显示两个图形窗口,上方为基础模型图形,下方为比较模型图形;导出Excel格式的分析报告按照分析项分页显示模型名称、模型版本、分析时间、分析结果等。
模型差异性比对的几何项比较的实现,是对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进行布尔运算,从而得到两个零件之间的几何差异,并在窗口中根据颜色区分显示,基础模型透明显示,与基础模型相比较减少的几何用红色显示,与基础模型相比较增加的几何用蓝色显示,比较结果显示如图7所示。
分析结果内容过滤可以通过分颜色突出分析结果的过滤项,过滤项包括变化项(浅黄色)、新增项(蓝色)、删除项(浅红色)、无变化项(无色);变化项,是指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在差异性比对分析后,分析结果不同的分析项;新增项,是指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在差异性比对分析后,比较结果中基础模型没有,比较模型有的分析项;删除项,是指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在差异性比对分析后,比较结果中基础模型有,比较模型没有的分析项;无变化项,是指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在差异性比对分析后,比较结果无差异的分析项。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Creo软件的三维装配模型版本比对***,其中***包括模型选择模块、分析项选择模块、执行分析模块、分析结果可视化模块;所述模型选择模块用于读取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相应的信息,并根据读取模型智能分类处理确定默认分析项;分析项选择模块结合模型默认分析项以及分析业务需求反馈定制分析项;执行分析模块,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执行输入模型的差异性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数据发送至分析结果可视化模块;分析结果可视化模块,通过模型树的分析结果统计与对比,结合模型图形显示和报告导出进行模型差异性结果显示。本发明实现了卫星装配模型不同设计版本之间的差异性分析比较和结果可视化输出,提高了装配模型比对的效率和准确率,加快装配过程中对模型修改信息的响应速率,缩短产品研制周期,保证型号产品质量。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Creo软件的三维装配模型版本比对***,本发明实现了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的导入和智能分类、分析项默认设定和按需定制、根据特定场景执行分析以及分析结果可视化与导出。所述***有效提高了卫星装配过程中设计模型更新后的模型比对效率,保证了型号产品进度和质量。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及其各个模块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及其各个模块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及嵌入式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程序。所以,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及其各个模块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程序的模块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也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模块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程序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8)

1.一种基于Creo软件的三维装配模型版本比对***,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型选择模块:Creo软件读取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相应的数据信息,判断读取的基础三维装配模型与比较三维装配模型元件数目和种类的一致性程度,当一致性程度达到预设值时,则进一步进行分析比对;
分析项选择模块:基于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的选择设置默认分析项,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设定相应的业务需求,并根据分析业务需求定制三维装配模型分析项;
执行分析模块:根据定制的三维装配模型分析项类型,进行输入的三维装配模型的差异性分析;
分析结果可视化模块:接收差异性分析结果,结合包括列表、图形显示和报告导出进行三维装配模型差异性结果显示;
所述基础三维装配模型是指初始版本三维装配模型;
所述比较三维装配模型是指在初始版本三维装配模型基础上经过优化、修改后形成的修改版本三维装配模型;
所述分析项选择模块中业务场景包括仅装配场景与装配和零件场景;
所述业务需求包括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结构零件模型差异性比对、线缆模型差异性比对和管道模型差异性比对;
所述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包括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的属性、参数、三维注释和元件的差异性比对;
所述结构零件模型差异性比对包括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的属性、参数、特征、三维注释和几何的差异性比对;
所述线缆模型差异性比对包括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的属性、参数、特征、三维注释、元件和线缆信息的差异性分析;
所述管道模型差异性比对包括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的属性、参数、特征、三维注释、元件和管道信息的差异性分析;
所述属性包括:精度、密度、单位制、公差类型、质心、质量、转动惯量、表面积和体积;
所述参数包括模型名称、模型编号、材料编号、是否关重件、模型设计者、所属产品编号和创建日期;
所述特征包括拉伸特征、旋转特征、扫描特征、切除特征、孔特征和筋特征;
所述三维注释包括视图、尺寸、粗糙度、形位公差、焊接符号、技术要求和文本注释;
所述元件包括组成装配体的零件;
所述管道信息包括名称、材料、外径、壁厚、类型、折弯半径、管路名称、管线库、长度、管接头名称和管接头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reo软件的三维装配模型版本比对***,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选择模块包括:Creo软件读取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的包括基本信息、元件信息、管道信息、线缆信息和几何比较信息,比对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基本信息,分析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元件数量和类型一致性程度,将一致性程度与预设值相比较,当一致性程度大于等于预设值时,则进行下一步比对分析;当一致性程度小于预设值时,则重新选择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或比较三维装配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reo软件的三维装配模型版本比对***,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选择模块还包括:Creo软件在读取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相应的数据信息时,支持同一个文件夹内不同零件模型选择,同时支持不同文件夹内装配模型选择;
所述模型选择模块还支持选择时的模型预览以及对零件模型、装配模型、线缆模型和管道模型进行模型类型识别分类处理;
所述零件模型是指单个元件模型;
所述装配模型是指两个或以上零件模型通过装配约束组装而成的装配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reo软件的三维装配模型版本比对***,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分析模块包括: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包括:
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模块M1:判断元件的名称,当没有名称相同的元件时,则结束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对比;当三维模型名称相同时,则进行元件模型的唯一性判断;
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模块M2:判断元件的唯一性,当元件模型有且仅有一个,则进行参考特征的差异性对比分析;当元件在装配模型下装配了多个,则进行三维模型数量的比较;
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模块M3:当元件模型有且仅有一个时,对元件模型的参考特征进行分析,当参考特征不相同时,则显示基础三维装配模型的参考特征的名称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的参考特征的名称;当参考特征相同时,则进行三维模型位置的比较;
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模块M4:对三维模型的中心位置进行比较,位置值包括XYZ三个方向的坐标值,位置值不相同时,则显示差异项的坐标值;当位置值相同时,则元件在装配模型中无差异;
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模块M5:当元件模型在装配模型下装配了多个时,则对三维模型进行数量比较,当数量不相同时,则显示元件在装配模型装配的元件数量;当数量相同时,则依次对多个元件进行重复触发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模块M3至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模块M4执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reo软件的三维装配模型版本比对***,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结果可视化模块包括:根据定制三维装配模型分析项情况,通过模型树对比、模型图形显示以及几何比较显示分析结果。
6.一种基于Creo软件的三维装配模型版本比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型选择步骤:Creo软件读取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相应的数据信息,判断读取的基础三维装配模型与比较三维装配模型元件数目和种类的一致性程度,当一致性程度达到预设值时,则进一步进行分析比对;
分析项选择步骤:基于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的选择设置默认分析项,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设定相应的业务需求,并根据分析业务需求定制三维装配模型分析项;
执行分析步骤:根据定制的三维装配模型分析项类型,进行输入的三维装配模型的差异性分析;
分析结果可视化步骤:接收差异性分析结果,结合包括列表、图形显示和报告导出进行三维装配模型差异性结果显示;
所述基础三维装配模型是指初始版本三维装配模型;
所述比较三维装配模型是指在初始版本三维装配模型基础上经过优化、修改后形成的修改版本三维装配模型;
所述分析项选择步骤中分析业务需求包括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设定相应的业务需求;
所述业务场景包括仅装配场景与装配和零件场景;
所述业务需求包括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结构零件模型差异性比对、线缆模型差异性比对和管道模型差异性比对;
所述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包括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的属性、参数、三维注释和元件的差异性比对;
所述结构零件模型差异性比对包括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的属性、参数、特征、三维注释和几何的差异性比对;
所述线缆模型差异性比对包括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的属性、参数、特征、三维注释、元件和线缆信息的差异性分析;
所述管道模型差异性比对包括基础模型和比较模型的属性、参数、特征、三维注释、元件和管道信息的差异性分析;
所述属性包括:精度、密度、单位制、公差类型、质心、质量、转动惯量、表面积和体积;
所述参数包括模型名称、模型编号、材料编号、是否关重件、模型设计者、所属产品编号和创建日期;
所述特征包括拉伸特征、旋转特征、扫描特征、切除特征、孔特征和筋特征;
所述三维注释包括视图、尺寸、粗糙度、形位公差、焊接符号、技术要求和文本注释;
所述元件包括组成装配体的零件;
所述管道信息包括名称、材料、外径、壁厚、类型、折弯半径、管路名称、管线库、长度、管接头名称和管接头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Creo软件的三维装配模型版本比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选择步骤包括:Creo软件读取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的包括基本信息、元件信息、管道信息、线缆信息和几何比较信息,比对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基本信息,分析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元件数量和类型一致性程度,将一致性程度与预设值相比较,当一致性程度大于等于预设值时,则进行下一步比对分析;当一致性程度小于预设值时,则重新选择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或比较三维装配模型;
所述模型选择步骤包括:Creo软件在读取基础三维装配模型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相应的数据信息时,支持同一个文件夹内不同零件模型选择,同时支持不同文件夹内装配模型选择;
所述模型选择步骤还支持选择时的模型预览以及对零件模型、装配模型、线缆模型和管道模型进行模型类型识别分类处理;
所述零件模型是指单个元件模型;
所述装配模型是指两个或以上零件模型通过装配约束组装而成的装配模型;
所述分析结果可视化步骤包括:根据定制三维装配模型分析项情况,通过模型树对比、模型图形显示以及几何比较显示分析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Creo软件的三维装配模型版本比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分析步骤包括: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包括:
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步骤M1:判断元件的名称,当没有名称相同的元件时,则结束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对比;当三维模型名称相同时,则进行元件模型的唯一性判断;
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步骤M2:判断元件的唯一性,当元件模型有且仅有一个,则进行参考特征的差异性对比分析;当元件在装配模型下装配了多个,则进行三维模型数量的比较;
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步骤M3:当元件模型有且仅有一个时,对元件模型的参考特征进行分析,当参考特征不相同时,则显示基础三维装配模型的参考特征的名称和比较三维装配模型的参考特征的名称;当参考特征相同时,则进行三维模型位置的比较;
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步骤M4:对三维模型的中心位置进行比较,位置值包括XYZ三个方向的坐标值,位置值不相同时,则显示差异项的坐标值;当位置值相同时,则元件在装配模型中无差异;
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步骤M5:当元件模型在装配模型下装配了多个时,则对三维模型进行数量比较,当数量不相同时,则显示元件在装配模型装配的元件数量;当数量相同时,则依次对多个元件进行重复执行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步骤M3至基于结构装配模型差异性比对步骤M4。
CN202011041160.2A 2020-09-28 2020-09-28 基于Creo软件的三维装配模型版本比对***及方法 Active CN1121632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1160.2A CN112163295B (zh) 2020-09-28 2020-09-28 基于Creo软件的三维装配模型版本比对***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1160.2A CN112163295B (zh) 2020-09-28 2020-09-28 基于Creo软件的三维装配模型版本比对***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63295A CN112163295A (zh) 2021-01-01
CN112163295B true CN112163295B (zh) 2023-08-18

Family

ID=73861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41160.2A Active CN112163295B (zh) 2020-09-28 2020-09-28 基于Creo软件的三维装配模型版本比对***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632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3031B (zh) * 2021-04-13 2023-02-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部件的形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065273B (zh) * 2021-06-03 2021-08-24 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模型的有限元分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468730B (zh) * 2021-06-17 2024-04-26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三维线束长度校对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8951A (zh) * 2010-11-24 2012-05-30 上海三旗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终端的智能电量管理方法
CN103413004A (zh) * 2013-08-21 2013-11-27 上海交通大学 用于航天产品的三维装配工艺生成方法及***
CN103761408A (zh) * 2014-02-24 2014-04-30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模型装配方法及***
CN105005642A (zh) * 2015-06-25 2015-10-2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三维模型批量格式转换及轻量化方法
CN205945137U (zh) * 2016-08-01 2017-02-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及其电量处理***
CN106815401A (zh) * 2016-12-13 2017-06-09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一种卫星结构装配模型的三维标注方法
CN107944101A (zh) * 2017-11-13 2018-04-20 北京宇航***工程研究所 一种基于Creo软件的三维零件模型版本比对***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57088A (ja) * 2000-06-16 2001-12-26 Denso Corp パラメトリック機能を有する3次元モデリングシステムと、同システムによるパラメータ編集方法
US9696886B2 (en) * 2013-12-12 2017-07-04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task reminders o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8951A (zh) * 2010-11-24 2012-05-30 上海三旗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终端的智能电量管理方法
CN103413004A (zh) * 2013-08-21 2013-11-27 上海交通大学 用于航天产品的三维装配工艺生成方法及***
CN103761408A (zh) * 2014-02-24 2014-04-30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模型装配方法及***
CN105005642A (zh) * 2015-06-25 2015-10-2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三维模型批量格式转换及轻量化方法
CN205945137U (zh) * 2016-08-01 2017-02-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及其电量处理***
CN106815401A (zh) * 2016-12-13 2017-06-09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一种卫星结构装配模型的三维标注方法
CN107944101A (zh) * 2017-11-13 2018-04-20 北京宇航***工程研究所 一种基于Creo软件的三维零件模型版本比对***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柔性自动化生产线中的轮毂型号自动识别***的开发;葛捷;《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Ⅱ辑》;20140315(第03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63295A (zh) 2021-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63295B (zh) 基于Creo软件的三维装配模型版本比对***及方法
CN109074061B (zh) 用于生成工业过程图形的装置和方法
US9189571B2 (en) Automated re-use of structural components
EP1978458A2 (en) CAD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program for same
DE112009002304T5 (de) Effiziente Auslegung und Konfigurierung von Elementen in einem Prozesssteuerungssystem
CN111444571B (zh) 基于bim的机电风管法兰批处理制图方法
US7082590B2 (en) Three-dimensional wire harness assembly models from three-dimensional zone models
KR101627769B1 (ko) Plc 제어 프로그램의 공용형식 변환장치 및 방법
US2008018789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ingle source work instructions with user selectable output format
EP2827240A1 (en) Method for generating control-code by a control-code-diagram
CN103366037B (zh) 逻辑图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10837703A (zh) 基于Pro/E的液压缸快速设计***及方法
US2022018001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difying cad files
US7392480B2 (en) Engineering drawing data extraction software
US20050119852A1 (en) Semiconductor test data analysis system
US20200334399A1 (en) Design support system, design verification method, and design verification program
CN116932393A (zh) 一种基于规则引擎和低代码规则建模的模型检查方法
KR102567639B1 (ko) 설계 변경점 관리 방법
US20100169053A1 (en) Method for creating weldment inspection documents
CN113496339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生产***和物品制造方法
CN112596475B (zh) 一种基于过程控制的***安全性分析***
JP2003223204A (ja)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のプログラミング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並びに記憶媒体
Lipman STEP File Analyzer User S Guide (version 3)
KR100243216B1 (ko) 편집설계방법
CN116882032B (zh) 一种建筑设计图集数字化、可视化及其应用方法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