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68586B - 天线 - Google Patents

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68586B
CN111668586B CN202010052370.5A CN202010052370A CN111668586B CN 111668586 B CN111668586 B CN 111668586B CN 202010052370 A CN202010052370 A CN 202010052370A CN 111668586 B CN111668586 B CN 1116685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antenna
facing
facing portion
body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5237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68586A (zh
Inventor
桥口徹
海老泽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filed Critical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6685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85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685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85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7/00Loop antennas with a substantially uniform current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loop and having a directional radiation pattern in a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of the loo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4Combinations of antenna units polarised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circularly and elliptically polarised waves or waves linearly polarised in any di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42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 H01Q5/35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using a single feed point
    • H01Q5/364Creating multiple current path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安装在物体上的天线。天线具有主体部分、面对部分、第一馈电端子、第二馈电端子和至少一个加强端子。主体部分具有包括分割线部分的环形状。分割线部分沿预定方向延伸。分割线部分具有开口、第一端部分和第二端部分。第一端部分和第二端部分在预定方向上彼此背离定位,其间留有开口。面对部分包括第一面对部分和第二面对部分。至少一个加强端子背离分割线部分定位。至少一个加强端子从面对部分延伸。当天线安装在物体上时,至少一个加强端子固定到物体上。本发明的天线具有稳定的天线性能。

Description

天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安装在物体上的天线。
背景技术
JPA2016-225956(专利文献1)公开了这种类型的天线900。
从图15和16可以理解,专利文献1的天线900印刷在印刷电路板(物体)910上。
专利文献1的天线900可能由于印刷电路板910的制造变化而具有天线特性方面的变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安装在物体上并且天线特性稳定的天线。
如果天线形成于与物体不同且分离的分立构件,则天线由主体部分和面对部分组成,其中,主体部分设置有馈电端子,面对部分由主体部分所容纳,同时构成天线的电容器。
为了使形成于分立构件的天线具有一定量的电容,需要面对部分从主体部分突出。如果用户在天线安装在物体上的状态下向面对部分施加外力,面对部分可能变形,从而改变天线的电容。
本发明人已经发现,如果形成为分立构件的天线在面对部分提供有加强端子,则在天线安装在物体上的状态下,当外力施加到面对部分时,防止面对部分变形。本发明基于上述发现。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安装在物体上的天线。所述天线具有主体部分、面对部分、第一馈电端子、第二馈电端子和至少一个加强端子。所述主体部分具有包括分割线部分的环形状。所述分割线部分沿预定方向延伸。所述分割线部分具有开口、第一端部分和第二端部分。所述第一端部分和所述第二端部分在预定方向上彼此背离,期间留有所述开口。所述面对部分包括第一面对部分和第二面对部分。所述第一面对部分设置在第一端部分上。所述第二面对部分设置在第二端部分上。所述第一面对部分和所述第二面对部分彼此隔开并且彼此面对。所述第一馈电端子和所述第二馈电端子中的每一个都设置在主体部分上。当天线安装在物体上时,所述第一馈电端子和所述第二馈电端子中的每一个都固定在物体上。所述至少一个加强端子设置在背离分割线部分的位置。所述至少一个加强端子从面对部分延伸。当天线安装在物体上时,所述至少一个加强端子固定在物体上。
本发明的天线配置如下:所述天线具有所述至少一个加强端子;所述至少一个加强端子从面对部分延伸;当天线安装在物体上时,所述至少一个加强端子固定在物体上;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加强端子设置在背离分割线部分的位置。即使在天线安装在物体上的状态下外力施加到面对部分,这种配置也防止面对部分的变形。因此,本发明的天线在天线特性上几乎没有变化。
通过研究下面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并参照附图,可以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并更全面地理解它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天线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图1的天线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图1的天线的另一透视图。
图4是示出图1的天线的仰视图。
图5是示出图1的天线的前视图。在图中,物体用虚线展示。
图6是示出图1的天线的侧视图。在图中,物体用虚线展示。
图7是示出图1的天线的后视图。在图中,物体由虚线展示。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天线的透视图。
图9是示出图8的天线的俯视图。
图10是示出图8的天线的另一透视图。
图11是示出图8的天线的仰视图。
图12是示出图8的天线的前视图。在图中,物体由虚线展示。
图13是示出图8的天线的侧视图。在图中,物体由虚线展示。
图14是示出图8的天线的后视图。在图中,物体由虚线展示。
图15是示出专利文献1的天线的仰视图。在图中,天线的导电图案由虚线展示。
图16是示出图15的天线的剖视图。
虽然本发明易于进行各种修改和替代形式,但是其具体实施例在附图中以实例的方式示出,并将在本文详细描述。然而,应当理解的是,附图及其详细描述并不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公开的特定形式,而是相反,旨在覆盖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修改、等同物和替代物。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如图5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天线100可安装在物体800上。本实施例的物体800例如是印刷电路板。物体800具有天线安装表面(未示出)。天线安装表面形成有多个连接焊盘(未示出)。物体800进一步包含馈电线(未示出)和接地面(未示出)。
参照图3和4,本实施例的天线100由具有多个弯曲部分222、422、502、616、626和722的单个金属板形成。本实施例的天线100形成开口环谐振器。具体而言,天线100是通过冲压出单个金属板,然后将其弯曲而形成的分立构件。更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天线100具有主体部分200、面对部分300、第一馈电端子400、三个第二馈电端子500和两个加强端子600。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二馈电端子50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类似地,加强端子60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主体部分200构成天线100的电感。主体部分200具有大致矩形的环形状,具有四个侧面202、204、206和208。本文使用的措辞“环形状”不仅包括环形形状,还包括椭圆形环形状和多边形环形状。侧面202和204分别位于主体部分200在前后方向上的相对端。更具体地,在前后方向上,侧面202位于主体部分200的前端,而侧面204位于主体部分200的后端。在本实施例中,前后方向是X方向。具体而言,向前是负的X方向,而向后是正的X方向。侧面206和208分别位于主体部分200在左右方向上的相对端。更具体而言,在左右方向上,侧面206位于主体部分200的左端,而侧面208位于主体部分200的右端。在本实施例中,左右方向是Y方向。具体而言,向右是正的Y方向,而向左是负的Y方向。参照图4至7,当天线100安装在物体800上时,主体部分200的三个侧面204、206和208的外边缘均固定在物体800上。不同地,当天线100安装在物体800上时,主体部分200的侧面202的外部边缘或前部边缘不固定在物体800上。
如图4中所示,本实施例的主体部分200具有多个固定部分220。固定部分220被布置成彼此相对于面对部分300的镜像。换句话说,固定部分220的布置相对于面对部分300对称。更具体而言,主体部分200具有三个固定部分220,并且固定部分220被布置为彼此相对于平行于前后方向并在左右方向上穿过面对部分300的中心的假想线L的镜像。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固定部分220可以被布置成相对于面对部分300彼此不是镜像。如果固定部分220相对于面对部分300布置成彼此镜像,则天线100具有如下优点:当意外外力施加到天线100时,施加的外力被适当地分配到固定部分220,从而防止天线100变形。相应地,优选的是,固定部分220的布置相对于面对部分300对称。如图1和图3所示,固定部分220中的每一个在上下方向上是天线100的下端。在本实施例中,上下方向是Z方向。具体而言,向上是正的Z方向,而向下是负的Z方向。
如图2中所示,本实施例的主体部分200提供有具有开口216的分割线部分210。更具体而言,分割线部分210提供在主体部分200的四个侧面202、204、206和208的具体的侧面202上。换句话说,主体部分200具有包括分割线部分210的环形状,并且分割线部分210具有开口216。
如图2中所示,分割线部分210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天线100的前端。分割线部分210沿预定方向延伸。分割线部分210具有第一端部分212和第二端部分214。所述第一端部分212和所述第二端部分214沿预定方向彼此背离隔开,其间留有开口216。在本实施例中,预定方向是Y方向。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预定方向也是左右方向。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预定方向可以是在前后方向上拱起的弧形方向。
如图2中所示,在预定方向上,本实施例的第一端部分212和第二端部分214跨过其间的开口216彼此面对。第一端部分212和第二端部分214中的每一个都围绕假想线L。第一端部分212在左右方向上位于第二端部分214的左侧。
如图2中所示,本实施例的开口216是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狭缝。开口216位于与假想线L在预定方向上的相同位置处。
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面对部分300构成天线100的电容器。由于主体部分200如上所述构成天线100的电感,面对部分300和主体部分200形成LC谐振器电路。面对部分300的后端不与主体部分200耦合。面对部分300在前后方向上位于主体部分200的侧面202和204之间。面对部分300沿左右方向定位在主体部分200的侧面206和208之间。面对部分300包括第一面对部分320和第二面对部分340。具体而言,第一面对部分320设置在第一端部分212上,并且第二面对部分340提供在第二端部分214上。
如图2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面对部分320和第二面对部分340彼此隔开并彼此面对。更具体而言,在左右方向上,第一面对部分320和第二面对部分340彼此隔开并且彼此面对。面对部分300在第一面对部分320和第二面对部分340之间形成有叉指槽360。
如图2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面对部分320具有梳齿形状。第一面对部分320从第一端部分212延伸,以位于主体部分200的内部。更具体而言,第一面对部分320从第一端部分212沿前后方向向后延伸,以位于主体部分200的内部。第一面对部分320的后端不与主体部分200耦合。第一面对部分320在左右方向上位于第二面对部分340的左侧。
如图2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面对部分340具有梳齿形状。第二面对部分340从第二端部分214延伸,以位于主体部分200的内部。更具体而言。第二面对部分340从第二端部分214沿前后方向向后延伸,以位于主体部分200的内部。第二面对部分340的后端不与主体部分200耦合。第二面对部分340在左右方向上位于第一面对部分320的右侧。
如图5中所示,当天线100安装到物体800上时,本实施例的第一馈电端子400固定在物体800上。更具体而言,当天线100安装在物体800上时,第一馈电端子400通过物体800的连接焊盘(未示出)电连接到馈电线(未示出)。
如图2中所示,第一馈电端子400设置主体部分200上。具体而言,第一馈电端子400设置在主体部分200的四个侧面202、204、206和208中提供分割线部分210的具体的侧面202上。具体而言,第一馈电端子400从主体部分200的四个侧面202、204、206和208的具体的侧面202延伸。
如图4中所示,在主体部分200上,第一馈电端子400位于第一端部分212和任何第二馈电端子500之间。在主体部分200上,第一馈电端子400比任何第二馈电端子500更靠近第一端部分212。换句话说,第一馈电端子400设置在主体部分200上,使得第一馈电端子400和第一端部分212之间的电流路径短于第一馈电端子400和任何第二馈电端子500之间的电流路径。第一馈电端子400远离第一端部分212和第一面对部分320中的任何一个。更具体而言,第一馈电端子400在左右方向上背离于第一端部分212和第一面对部320中的任何一个的左侧。
如图4中所示,第一馈电端子400和第一面对部分320之间的最短距离D1比第一馈电端子400和任何第二馈电端子500之间的最短距离D2短。
如图2和3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馈电端子400具有第一部分410和第二部分420。
如图2和3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部分410从主体部分200沿向内方向延伸,所述向内方向指向主体部分200的内部并与预定方向相交。在本实施例中,向内方向是正的X方向,或者向后。具体而言,第一部分410从主体部分200沿前后方向向后延伸。第一部分410具有向内方向的端412。第一部分410的端412是第一部分410的后端。
如图5中所示,当天线100安装在物体800上时,本实施例的第二部分420固定到物体800。如图3中所示,第二部分420从第一部分410的端412沿与向内方向和预定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交叉方向是Z方向。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交叉方向也是上下方向。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假设交叉方向与向内方向和预定方向都交叉,则可以修改交叉方向。第二部分420在上下方向上向下延伸。第二部分420在其上下方向的上端具有第一馈电端子弯曲部分(弯曲部分)422。如图4中所示,第二部分420的第一馈电端子弯曲部分422在前后方向上与第一部分410的端412耦合。
如图7中所示,当天线100安装在物体800上时,本实施例的第二馈电端子500被安装在物体800上。更具体而言,当天线100安装在物体800上时,第二馈电端子500通过物体800的连接焊盘(未示出)和固定部分220两者电连接到接地面(未示出)。
如图3和图4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馈电端子500中的每一个均设置在主体部分200上。更具体而言,第二馈电端子500分别设置在主体部分200的四个侧面202、204、206和208的侧面204、206和208上。第二馈电端子500中的每一个从主体部分200沿上下方向向下延伸。第二馈电端子500中的两个中的每一个在其上下方向的上端具有弯曲部分222。第二馈电端子500中的剩余一个在其上下方向上在上端处具有弯曲部分502。第二馈电端子500中的剩余一个的弯曲部分502与主体部分200的侧面204耦合。第二馈电端子500的弯曲部分222分别与主体部分200的侧面206和208耦合。
如图6中所示,当天线100安装在物体800上时,本实施例的加强端子600中的每一个固定到物体800。如图3中所示,加强端子600中的每一个从面对部分300延伸。
如图4中所示,加强端子600设置在背离分割线部分210的位置。更具体而言,加强端子600在前后方向上向后背离分割线部分210。加强端子600背离第一端部分212和第二端部分214中的任何一个。更具体而言,加强端子600在前后方向上背离第一端部分212和第二端部分214中的任何一个。加强端子600设置在背离第一馈电端子400的位置。更具体而言,加强端子600在前后方向上背离第一馈电端子400。
如图4中所示,加强端子600在前后方向上比分割线部分210更靠近面对部分300的后端。加强端子600在前后方向上比第一端部分212和第二端部分214中的任何一个更靠近面对部分300的后端。加强端子600在前后方向上比第一馈电端子400更靠近面对部分300的后端。具体而言,加强端子600设置在面对部分300的后端周围。
如图4中所示,加强端子600在前后方向上比分割线部分210更靠近主体部分200的侧面204。加强端子600在前后方向上比第一端部分212和第二端部分214中的任何一个更靠近主体部分200的侧面204。加强端子600在前后方向上比第一馈电端子400更靠近主体部分200的侧面204。
如图3中所示,本实施例的加强端子600包括第一加强端子610和第二加强端子620。
如图3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加强端子610从第一面对部分320延伸。更具体而言,第一加强端子610从第一面对部分320向左延伸,然后弯曲向下延伸。第一加强端子610在左右方向上设置在第二加强端子620的左侧。
如图4中所示,第一加强端子610设置在背离分割线部分210的位置。更具体而言,第一加强端子610在前后方向上背离分割线部分210。第一加强端子610背离第一端部分212。更具体而言,第一加强端子610在前后方向上背离第一端部分212。第一加强端子610设置在背离第一馈电端子400的位置。更具体而言,第一加强端子610在前后方向上背离第一馈电端子400。
如图4中所示,第一加强端子610在前后方向上比分割线部分210更靠近第一面对部分320的后端。第一加强端子610在前后方向上比第一端部分212更靠近第一面对部分320的后端。第一加强端子610在前后方向上比第一馈电端子400更靠近第一面对部分320的后端。具体而言,第一加强端子610设置在第一面对部分320的后端周围。
如图4中所示,第一加强端子610在前后方向上比分割线部分210更靠近主体部分200的侧面204。第一加强端子610在前后方向上比第一端部分212更靠近主体部分200的侧面204。第一加强端子610在前后方向上比第一馈电端子400更靠近主体部分200的侧面204。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加强端子610具有第一连接部分612和第二连接部分615。
如图4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部分612从第一面对部分320沿第一向外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向外方向指向第一面对部分320的外部并且与前后方向交叉。更具体而言,第一连接部分612从第一面对部分320沿左右方向向左延伸。第一连接部分612具有在第一向外方向上的端613。第一连接部分612的端613是第一连接部分612的左端。
如图6中所示,当天线100安装在物体800上时,第二连接部分615固定到物体800。如图3和4中所示,第二连接部分615从第一连接部分612的端613沿与第一向外方向和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更具体而言,第二连接部分615在上下方向上向下延伸。如图1所示,第二连接部分615在其上下方向的上端具有第一加强端子弯曲部分(弯曲部分)616。第二连接部分615的第一加强端子弯曲部分616与第一连接部分612的端613耦合。
如上所述,第一加强端子610从第一面对部分320向下延伸。利用这种结构,如果在天线100安装在物体800上的状态下外力从上方施加到第一面对部分320,则施加的外力通过第一加强端子610被物体800接收。相应地,有效地防止了第一面对部分320变形。
如图3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加强端子620从第二面对部分340延伸。更具体而言,第二加强端子620从第二面对部分340向右延伸,然后弯曲向下延伸。第二加强端子620在左右方向上位于第一加强端子610的右侧。
如图4中所示,第二加强端子620背离分割线部分210定位。更具体而言,第二加强端子620在前后方向上背离分割线部分210。第二加强端子620背离第二端部214定位。更具体而言,第二加强端子620在前后方向上背离第二端部214。
如图4中所示,第二加强端子620在前后方向上比分割线部分210更靠近第二面对部分340的后端。第二加强端子620在前后方向上比第二端部分214更靠近第二面对部分340的后端。具体而言,第二加强端子620位于第二面对部分340的后端周围。
如图4中所示,第二加强端子620在前后方向上比分割线部分210更靠近主体部分200的侧面204。第二加强端子620在前后方向上比第二端部分214更靠近主体部分200的侧面204。
如图4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加强端子620具有第一连接部分622和第二连接部分625。
如图4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部分622从第二面对部分340沿第二向外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向外方向指向第二面对部分340的外部并且与前后方向交叉。更具体而言,第一连接部分622沿左右方向向右延伸。第一连接部分622具有在第二向外方向上的端623。第一连接部分622的端623是第一连接部分622的右端。
参照图3和6,当天线100安装在物体800上时,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接部分625固定在物体800上。如图3中所示,第二连接部分625从第一连接部分622的端623沿与第二向外方向和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更具体而言,第二连接部分625在上下方向上向下延伸。第二连接部分625在其上下方向的上端具有第二加强端子弯曲部分(弯曲部分)626。第二连接部分625的第二加强端子弯曲部分626与第一连接部分622的端623耦合。
如上所述,第二加强端子620从第二面对部分340向下延伸。利用这种结构,如果在天线100安装在物体800上的状态下外力从上方施加到第二面对部分340,则施加的外力通过第二加强端子620被物体800接收。相应地,有效地防止了第二面对部分340变形。
如图2至4中所示,本实施例的天线100进一步包含附加端子700。
如图5中所示,当天线100安装在物体800上时,本实施例的附加端子700固定在物体800上。当附加端子700固定到物体800时,附加端子700不连接到物体800的馈电线和接地面中的任何一个。
如图2中所示,附加端子700提供在主体部分200上。更具体而言,附加端子700设置在主体部分200的四个侧面202、204、206和208中提供分割线部分210的具体的侧面202上。具体而言,附加端子700从主体部分200的四个侧面202、204、206和208的具体的侧面202延伸。
如图4中所示,在主体部分200上,附加端子700位于第二端部分214和第二馈电端子500中的任何一个之间。在主体部分200上,附加端子700比第二馈电端子500中的任何一个更靠近第二端部分214。附加端子700横跨面对部分300且与第一馈电端子400相对。附加的端子700被设置成第一馈电端子400相对于面对部分300的镜像。附加端子700相对于假想线L被设置为第一馈电端子400的镜像。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附加端子700可以设置成不是第一馈电端子400相对于面对部分300的镜像。类似地,附加端子700可以设置成不是第一馈电端子400相对于假想线L的镜像。附加端子700设置成背离第二端部214和第二面对部340中的任何一个。更具体而言,附加端子700在左右方向上背离第二端部分214和第二面对部分340中的任何一个。
如图4中所示,附加端子700和第二面对部分340之间的最短距离D3比附加端子700和第二馈电端子500中的任何一个之间的最短距离D4短。
如图4中所示,附加端子700设置在背离加强端子600的位置。更具体而言,附加端子700在前后方向上背离加强端子600。附加端子700在前后方向上比加强端子600更背离面对部分300的后端。附加端子700在前后方向上比第二加强端子620更背离第二面对部分340的后端。附加端子700在前后方向上比加强端子600更背离主体部分200的侧面204。附加端子700在前后方向上比第二加强端子620更背离主体部分200的侧面204。
如图2和3中所示,附加端子700具有与第一馈电端子400相同的结构。更具体而言,附加端子700具有第一部分710和第二部分720。
如图2和3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部分710从主体部分200沿向内方向延伸,所述向内方向指向主体部分200的内部并与预定方向交叉。更具体而言,第一部分710从主体部分200沿前后方向向后延伸。第一部分710具有向内方向的端712。第一部分710的端712是第一部分710的后端。
如图5中所示,当天线100安装在物体800上时,本实施例的第二部分720固定在物体800上。如图3中所示,第二部分720从第一部分710的端712沿与向内方向和预定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延伸。更具体而言,第二部分720在上下方向上向下延伸。第二部分720在其上下方向的上端具有附加端子弯曲部分(弯曲部分)722。如图4中所示,第二部分720的附加端子弯曲部分722在前后方向上与第一部分710的端712耦合。
[第二实施例]
如图12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天线100A可安装在物体800上。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天线100A具有类似于图1所示的根据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天线100的结构。通过使用与第一实施例的天线100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代与第一实施例的天线100相同的图8至14所示的天线100A的部件。至于本实施例中的方向和取向,下文将使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表达。
如图9中所示,本实施例的天线100A由具有多个弯曲部分222、324、344、422、502、616A、626A和722的单个金属板形成。本实施例的天线100A形成开口环谐振器。更具体而言,如图10中所示,本实施例的天线100A具有主体部分200、面对部分300A、第一馈电端子400、三个第二馈电端子500和两个加强端子600A。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二馈电端子50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类似地,加强端子600A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除了面对部分300A和加强端子600A之外,天线100A的部件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的天线100相同的结构。相应地,省略了关于除了面对部分300A和加强端子600A之外的部件的详细说明。
从图9可以理解,本实施例的面对部分300A构成天线100A的电容器。类似于前述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主体部分200构成天线100A的电感。因此,面对部分300A和主体部分200形成LC谐振器电路。面对部分300A的后端不与主体部分200耦合。面对部分300A在前后方向上位于主体部分200的侧面202和204之间。面对部分300A沿左右方向定位在主体部分200的侧面206和208之间。面对部分300A包括第一面对部分320A和第二面对部分340A。具体而言,第一面对部分320A设置在第一端部分212上,第二面对部分340A设置在第二端部分214上。
如图9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面对部分320A和第二面对部分340A彼此背离隔开并且彼此面对。更具体而言,在左右方向上,第一面对部分320A和第二面对部分340A彼此背离隔开并且彼此面对。面对部分300A在第一面对部分320A和第二面对部分340A之间形成有叉指槽380。
如图8和10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面对部分320A具有梳齿形状。第一面对部分320A从第一端部分212延伸,以位于主体部分200的内部。更具体地而言。第一面对部分320A从第一端部分212沿前后方向向后延伸,以定位在主体部分200的内部。第一面对部分320A的后端不与主体部分200耦合。第一面对部分320A在左右方向上位于第二面对部分340A的左侧。
如图8和10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面对部分320A包括第一上面对元件322、第一下面对元件323和第一面对部分弯曲部分(弯曲部分)324。
如图9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上面对元件322具有梳齿形状。第一上面对元件322从前后方向上从第一面对部分弯曲部分324向后延伸。第一上面对元件322的后端不与主体部分200耦合。如图8中所示,第一上面对元件322在上下方向上位于第一下面对元件323上方。
如图11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下面对元件323具有梳齿形状。第一下面对元件323从第一端部分212延伸,以位于主体部分200的内部。更具体而言,第一下面对元件323从第一端部分212沿前后方向向后延伸,以位于主体部分200的内部。第一下面对元件323的后端不与主体部分200耦合。
从图8至图11可以理解,当沿着上下方向观察天线100A时,第一上面对元件322和第一下面对元件323彼此重叠。更具体而言,当沿着上下方向观察天线100A时,第一上面对元件322和第一下面对元件323完全彼此重叠。换句话说,当沿着上下方向观察天线100A时,第一上面对元件322和第一下面对元件323中的一个完全隐藏另一个。
如图13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面对部分弯曲部分324在垂直于左右方向的平面中具有侧向的U形横截面。第一面对部分弯曲部分324的前端是天线100A的前端。如图10中所示,第一面对部分弯曲部分324将第一上面对元件322和第一端部212彼此连接。如图11所示,第一面对部分弯曲部分324在前后方向上与第一端部分212耦合。如图9中所示,第一面对部分弯曲部分324在前后方向上与第一上面对元件322耦合。
如图8和10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面对部分340A具有梳齿形状。第二面对部分340A从第二端部分214延伸,以位于主体部分200的内部。更具体而言,第二面对部分340A从第二端部分214沿前后方向向后延伸,以位于主体部分200的内部。第二面对部分340A的后端不与主体部分200耦合。第二面对部分340A在左右方向上位于第一面对部分320A的右侧。
如图8和10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面对部分340A由第二上面对元件342、第二下面对元件343和第二面对部分弯曲部分(弯曲部分)344组成。
如图9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上面对元件342具有梳齿形状。第二上面对元件342从前后方向上从第二面对部分弯曲部分344向后延伸。第二上面对元件342的后端不与主体部分200耦合。从图8和10可以理解,第二上面对元件342在上下方向上位于第二下面对元件343上方。
如图11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下面对元件343具有梳齿形状。第二下面对元件343从第二端部分214延伸,以位于主体部分200的内部。更具体而言,第二下面对元件343从第二端部分214沿前后方向向后延伸,以位于主体部分200的内部。第二下面对元件343的后端不与主体部分200耦合。
从图8至图11中可以理解,当沿着上下方向观察天线100A时,第二上面对元件342和第二下面对元件343彼此重叠。更具体而言,当沿着上下方向观察天线100A时,第二上面对元件342和第二下面对元件343完全彼此重叠。换句话说,当沿着上下方向观察天线100A时,第二上面对元件342和第二下面对元件343中的一个完全隐藏另一个。
参照图8和10,本实施例的第二面对部分弯曲部分344在垂直于左右方向的平面中具有侧向的U形横截面。第二面对部分弯曲部分344的前端是天线100A的前端。从图8和图10可以理解,第二面对部分弯曲部分344将第二上面对元件342和第二端部分214彼此耦合。如图11中所示,第二面对部分弯曲部分344在前后方向上与第二端部214耦合。如图9中所示,第二面对部分弯曲部分344在前后方向上与第二上面对元件342耦合。
如图9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上面对元件322和第二上面对元件342彼此背离隔开并彼此面对。更具体而言,在左右方向上,第一上面对元件322和第二上面对元件342彼此背离隔开并且彼此面对。面对部分300A在第一上面对元件322和第二上面对元件342之间形成有叉指槽382。
如图11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下面对元件323和第二下面对元件343彼此背离隔开并且彼此面对。更具体而言,在左右方向上,第一下面对元件323和第二下面对元件343彼此背离隔开并且彼此面对。面对部分300A在第一下面对元件323和第二下面对元件343之间形成有叉指槽384。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面对部分300A包括由第一上面对元件322、第二上面对元件342和叉指槽382组成的层,以及由第一下面对元件323、第二下面对元件343和叉指槽384组成的另一层。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面对部分300A具有双层结构。这种结构使得天线100A的电容器能够具有增加的电容,而不增加面对部分300A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面中的尺寸。如果天线100A的电容器在天线100A具有恒定谐振频率的条件下具有更大的电容,则主体部分200可以具有更小的电感。这意味着天线100A的主体部分200A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面中具有更小的尺寸。换句话说,在将天线100A安装在物体800上时,天线100A可以占据物体800上更小的面积。
如图14中所示,当天线100A安装在物体800上时,本实施例的加强端子600A中的每一个固定到物体800。如图8中所示,加强端子600A中的每一个从面对部分300A延伸。
如图11中所示,加强端子600A背离分割线部分210定位。更具体而言,加强端子600A在前后方向上背离分割线部分210。加强端子600A位于背离第一端部分212和第二端部分214中的任何一个。更具体而言,加强端子600A在前后方向上背离第一端部分212和第二端部分214中的任何一个。加强端子600A设置在背离第一馈电端子400的位置。更具体而言,加强端子600A在前后方向上远离第一馈电端子400。加强端子600A背离附加端子700。更具体而言,加强端子600A在前后方向上背离附加端子700。
如图11中所示,加强端子600A在前后方向上比分割线部分210更靠近面对部分300A的后端。加强端子600A在前后方向上比第一端部212和第二端部214中的任一个更靠近面对部分300A的后端。加强端子600A在前后方向上比第一馈电端子400更靠近面对部分300A的后端。加强端子600A在前后方向上比附加端子700更靠近面对部分300A的后端。具体而言,加强端子600A位于面对部分300A的后端周围。
如图11中所示,加强端子600A在前后方向上比分割线部分210更靠近主体部分200的侧面204。加强端子600A在前后方向上比第一端部分212和第二端部分214中的任何一个更靠近主体部分200的侧面204。加强端子600A在前后方向上比第一馈电端子400更靠近主体部分200的侧面204。加强端子600A在前后方向上比附加端子700更靠近主体部分200的侧面204。
如图10和11中所示,本实施例的加强端子600A包括第一加强端子610A和第二加强端子620A。
如图10和11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加强端子610A从第一面对部分320A延伸。更具体而言,第一加强端子610A从第一面对部分320A向左延伸,然后弯曲以向下延伸。第一加强端子610A在左右方向上位于第二加强端子620A的左侧。
如图10和11中所示,第一加强端子610A设置在背离分割线部分210的位置。更具体而言,第一加强端子610A在前后方向上背离分割线部分210。第一加强端子610A背离第一端部分212。更具体而言,第一加强端子610A在前后方向上背离第一端部分212。第一加强端子610A背离第一馈电端子400。更具体而言,第一加强端子610A在前后方向上背离第一馈电端子400。
如图11中所示,第一加强端子610A在前后方向上比分割线部分210更靠近第一面对部分320A的后端。第一加强端子610A在前后方向上比第一端部分212更靠近第一面对部分320A的后端。第一加强端子610A在前后方向上比第一馈电端子400更靠近第一面对部分320A的后端。具体而言,第一加强端子610A位于第一面对部分320A的后端周围。
如图11中所示,第一加强端子610A在前后方向上比分割线部分210更靠近主体部分200的侧面204。第一加强端子610A在前后方向上比第一端部分212更靠近主体部分200的侧面204。第一加强端子610A在前后方向上比第一馈电端子400更靠近主体部分200的侧面204。第一加强端子610A在前后方向上比附加端子700更靠近主体部分200的侧面204。
如图11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加强端子610A直接与第一上面对元件322耦合。本实施例的第一加强端子610A不直接与第一下面对元件323耦合。具体而言,第一加强端子610A仅与位于第一下面对元件323上方的第一上面对元件322耦合。第一加强端子610A具有第一连接部分612A和第二连接部分615A。
如图8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部分612A从第一面对部分320A的第一上面对元件322沿第一向外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向外方向指向第一上面对元件322的外侧并且与前后方向交叉。更具体而言,第一连接部分612A从第一面对部分320A的第一上面对元件322沿左右方向向左延伸。第一连接部分612A具有在第一向外方向上的端613A。第一连接部分612A的端613A是第一连接部分612A的左端。
如图14中所示,当天线100A安装在物体800上时,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接部分615A固定到物体800。如图10中所示,第二连接部分615A从第一连接部分612A的端613A沿与第一向外方向和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更具体而言,如图8中所示,第二连接部分615A在上下方向上向下延伸。第二连接部分615A在其上下方向的上端具有第一加强端子弯曲部分(弯曲部分)616A。第二连接部分615A的第一加强端子弯曲部分616A与第一连接部分612A的端613A耦合。
如上所述,第一加强端子610A从第一上面对元件322向下延伸。利用这种结构,如果在天线100A安装在物体800上的状态下外力从上方施加到第一上面对元件322,则施加的外力通过第一加强端子610A被物体800接收。相应地,有效地防止了第一上面对元件322变形。
如图10和11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加强端子620A从第二面对部分340A延伸。更具体而言,第二加强端子620A从第二面对部分340A向右延伸,然后弯曲以向下延伸。第二加强端子620A在左右方向上位于第一加强端子610A的右侧。
如图11中所示,第二加强端子620A设置在背离分割线部分210的位置。更具体而言,第二加强端子620A在前后方向上背离分割线部分210。第二加强端子620A背离第二端部分214。更具体而言,第二加强端子620A在前后方向上背离第二端部分214定位。第二加强端子620A背离附加端子700。更具体而言,第二加强端子620A在前后方向上背离附加端子700。
如图11中所示,第二加强端子620A在前后方向上比分割线部分210更靠近第二面对部分340A的后端。第二加强端子620A在前后方向上比第二端部分214更靠近第二面对部分340A的后端。第二加强端子620A在前后方向上比附加端子700更靠近第二面对部分340A的后端。具体而言,第二加强端子620A位于第二面对部分340A的后端周围。
如图11中所示,第二加强端子620A在前后方向上比分割线部分210更靠近主体部分200的侧面204。第二加强端子620A在前后方向上比第二端部分214更靠近主体部分200的侧面204。第二加强端子620A在前后方向上比附加端子700更靠近主体部分200的侧面204。
如图11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加强端子620A直接与第二上面对元件342耦合。本实施例的第二加强端子620A不直接与第二下面对元件343耦合。具体而言,第二加强端子620A仅与位于第二下面对元件343上方的第二上面对元件342耦合。第二加强端子620A具有第一连接部分622A和第二连接部分625A。
如图9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部分622A从第二面对部分340A的第二上面对元件342沿第二向外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向外方向指向第二上面对元件342的外部并且与前后方向交叉。更具体而言,第一连接部分622A从第二面对部分340A的第二上面对元件342沿左右方向向右延伸。第一连接部分622A具有在第二向外方向上的端623A。第一连接部分622A的端623A是第一连接部分622A的右端。
如图14中所示,当天线100A安装在物体800上时,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接部分625A固定在物体800上。从图10和11可以理解,第二连接部分625A从第一连接部分622A的端623A沿与第二向外方向和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更具体而言,第二连接部分625A在上下方向上向下延伸。如图9中所示,第二连接部分625A在其上下方向的上端具有第二加强端子弯曲部分(弯曲部分)626A。第二连接部分625A的第二加强端子弯曲部分626A与第一连接部分622A的端623A耦合。
如上所述,第二加强端子620A从第二上面对元件342向下延伸。利用这种结构,如果在天线100A安装在物体800上的状态下外力从上方施加到第二上面对元件342,则施加的外力通过第二加强端子620A被物体800接收。相应地,有效地防止了第二上面对元件342变形。
尽管上面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具体解释,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易于进行各种修改和替代形式。
尽管前述实施例的天线100、100A的附加端子700具有与第一馈电端子400相同的结构,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附加端子700可以具有不同于第一馈电端子400的形状和尺寸的形状和尺寸。天线100、100A的谐振频率可以通过修改附加端子700的位置、形状和尺寸中的一个或多个来改变。与不具有上述配置的天线的设计相比,更容易设计天线100、100A,天线100、100A具有这样的配置,使得第一馈电端子400和附加端子700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同时其布置相对于面对部分300、300A对称。相应地,天线100、100A优选具有前述配置。
尽管前述第二实施例的天线100A的面对部分300A具有双层结构,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面对部分300A可以具有三层或更多层结构。尽管前述第二实施例的天线100A被配置为使得第一上面对元件322位于第一下面对元件323上方,而第二上面对元件342位于第二下面对元件343上方,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具体而言,天线100A可以被修改,使得第一上面对元件322位于第一下面对元件323的下方,而第二上面对元件342位于第二下面对元件343的下方。
虽然已经描述了被认为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其他和进一步的修改,并且意图要求保护落入本发明的真实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实施例。

Claims (12)

1.一种可安装在物体上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形成开口环谐振器结构;
所述天线具有主体部分、面对部分、第一馈电端子、第二馈电端子和至少一个加强端子;
所述主体部分具有环形状,所述环形状包括分割线部分;
所述分割线部分在预定方向上延伸;
所述分割线部分具有开口、第一端部分和第二端部分;
所述第一端部分和所述第二端部在预定方向上彼此背离隔开,其间留有所述开口;
所述面对部分包括第一面对部分和第二面对部分;
所述第一面对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分上;
所述第二面对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部分上;
所述第一面对部分和第二面对部分彼此背离隔开并且彼此面对;
所述第一馈电端子和所述第二馈电端子中的每一个都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上;
当所述天线安装在所述物体上时,所述第一馈电端子和所述第二馈电端子中的每一个都固定在所述物体上;
所述至少一个加强端子设置在背离所述分割线部分位置;
所述至少一个加强端子从所述面对部分延伸;以及
当所述天线安装在所述物体上时,所述至少一个加强端子固定在所述物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面对部分从所述第一端部分延伸以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的内部;和
所述第二面对部分从所述第二端部分延伸以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加强端子包括第一加强端子和第二加强端子;
所述第一加强端子从所述第一面对部分延伸;和
所述第二加强端子从所述第二面对部分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分具有带有四个侧面的大致矩形的环形状;和
所述分割线部分设置在四个侧面中的具体的一个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进一步具有附加端子;
所述附加端子被设置在主体部分上;
当所述天线安装在所述物体上时,所述附加端子固定在所述物体上;
在所述主体部分上,所述附加端子比所述第二馈电端子更靠近所述第二端部分;和
在所述主体部分上,所述第一馈电端子比所述第二馈电端子更靠近所述第一端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端子和所述第二面对部分之间的最短距离短于所述附加端子和所述第二馈电端子之间的最短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馈电端子背离所述第一端部分和所述第一面对部分中的任何一个;和
所述附加端子背离所述第二端部分和所述第二面对部分中的任何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馈电端子和所述附加端子中的每一个都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从所述主体部分在内部方向上延伸;
所述内部方向指向所述主体部分的内部;
所述内部方向与预定方向交叉;
所述第一部分具有在内部方向上的端;
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端沿交叉方向延伸;
所述交叉方向同时与所述内部方向和所述预定方向交叉;和
当所述天线安装在所述物体上时,所述第二部分固定在所述物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分具有带有四个侧面的大致矩形的环形状;和
所述分割线部分设置在所述四个侧面中的具体的一个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端子从所述四个侧面中的具体的一个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面对部分和所述第二面对部分中的每一个都具有梳齿形状;和
所述面对部分在所述第一面对部分和所述第二面对部分之间形成有叉指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由具有多个弯曲部分的单个金属板形成。
CN202010052370.5A 2019-03-05 2020-01-17 天线 Active CN1116685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39457A JP7216577B2 (ja) 2019-03-05 2019-03-05 アンテナ
JP2019-039457 2019-03-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68586A CN111668586A (zh) 2020-09-15
CN111668586B true CN111668586B (zh) 2022-04-19

Family

ID=69156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52370.5A Active CN111668586B (zh) 2019-03-05 2020-01-17 天线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101563B2 (zh)
EP (1) EP3706244B1 (zh)
JP (1) JP7216577B2 (zh)
KR (1) KR102183917B1 (zh)
CN (1) CN111668586B (zh)
TW (1) TWI7305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75126B2 (ja) * 2019-10-29 2024-04-2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
JP7404031B2 (ja) 2019-10-29 2023-12-2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
JP7437143B2 (ja) * 2019-12-05 2024-02-22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
USD951761S1 (en) * 2020-10-27 2022-05-17 Mafi Ab Fastening device
USD944633S1 (en) * 2020-11-25 2022-03-01 Mafi Ab Fastening device
JP2022108977A (ja) * 2021-01-14 2022-07-27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部材及び組立体
JP1701515S (zh) * 2021-03-17 2021-12-06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13165A2 (en) * 2001-11-15 2003-05-21 Filtronic LK Oy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internal antenna, and antenna element
CN101572353A (zh) * 2008-04-28 2009-11-0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立体天线
EP2242144A2 (en) * 2008-01-08 2010-10-20 AC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Multi-band internal antenna
EP3001503A1 (en) * 2014-03-13 2016-03-30 Huawei Device Co., Ltd. Antenna and terminal
CN106299675A (zh) * 2015-05-29 2017-01-04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及应用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CN206349509U (zh) * 2016-12-23 2017-07-21 金卡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无线燃气表的fipa天线
WO2018089947A1 (en) * 2016-11-14 2018-05-17 Dockon Ag Compound loop antenna system with isolation frequency agility
CN207938801U (zh) * 2018-02-01 2018-10-02 惠州市泰信精密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稳定性手机天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319211D0 (en) 2003-08-15 2003-09-17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ntenna arrangement and a module and a radio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having such an arrangement
JP3790249B2 (ja) * 2004-01-13 2006-06-28 株式会社東芝 ループアンテナ及びループアンテナを備えた無線通信機
JP2007221774A (ja) 2006-01-23 2007-08-30 Yokowo Co Ltd 平面型アンテナ
US8866691B2 (en) * 2007-04-20 2014-10-21 Skycross, Inc. Multimode antenna structure
US8836439B2 (en) * 2007-10-12 2014-09-16 Los Alamos National Security Llc Dynamic frequency tuning of electric and magnetic metamaterial response
KR20090111056A (ko) * 2008-04-21 2009-10-26 주식회사 케이티테크 휴대용 장치의 다중 대역 안테나 및 이를 이용한 휴대용장치
CN201294259Y (zh) * 2008-07-22 2009-08-1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双频手机天线
CN101651253B (zh) 2008-08-11 2014-09-10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双频天线及应用该双频天线的无线通信装置
TWM368906U (en) * 2009-05-15 2009-11-11 Mag Layers Scient Technics Co Capacitance coupling structure for loop antenna
US8593367B2 (en) 2010-12-10 2013-11-26 Blackberry Limited Modified ground plane (MGP) approach to improving antenna self-matching and bandwidth
WO2012177946A2 (en) 2011-06-23 2012-12-27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Electrically small vertical split-ring resonator antennas
KR101919785B1 (ko) * 2012-04-23 2018-11-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단말기
JP6222103B2 (ja) * 2012-11-12 2017-11-0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US9093750B2 (en) 2013-09-12 2015-07-28 Laird Technologies, Inc. Multiband MIMO vehicular antenna assemblies with DSRC capabilities
WO2016006148A1 (ja) 2014-07-10 2016-01-1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アンテナアレイ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JP6077507B2 (ja) * 2014-09-19 2017-02-08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CN204375915U (zh) 2014-11-10 2015-06-03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多频带天线
TWI662741B (zh) * 2015-01-23 2019-06-11 群邁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天線結構及具有該天線結構的無線通訊裝置
JP6606871B2 (ja) 2015-06-04 2019-11-2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および無線通信機
US10811755B2 (en) * 2016-04-29 2020-10-20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Microstrip capacitors with complementary resonator structures
JP6659519B2 (ja) * 2016-11-02 2020-03-04 株式会社東芝 アンテナ装置
CN206947521U (zh) * 2017-06-17 2018-01-30 上海守远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天线和具有该天线的共享单车
JP7265539B2 (ja) * 2018-04-27 2023-04-2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導体、アンテナ、および通信装置
JP6897989B2 (ja) * 2019-01-04 2021-07-07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無線機器
JP7216576B2 (ja) * 2019-03-05 2023-02-01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
JP7196007B2 (ja) * 2019-04-17 2022-12-2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
JP7196008B2 (ja) * 2019-04-17 2022-12-2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
JP7414415B2 (ja) * 2019-06-27 2024-01-1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対向部の中間製品
JP7414414B2 (ja) * 2019-06-27 2024-01-1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13165A2 (en) * 2001-11-15 2003-05-21 Filtronic LK Oy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internal antenna, and antenna element
EP2242144A2 (en) * 2008-01-08 2010-10-20 AC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Multi-band internal antenna
CN101572353A (zh) * 2008-04-28 2009-11-0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立体天线
EP3001503A1 (en) * 2014-03-13 2016-03-30 Huawei Device Co., Ltd. Antenna and terminal
CN106299675A (zh) * 2015-05-29 2017-01-04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及应用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WO2018089947A1 (en) * 2016-11-14 2018-05-17 Dockon Ag Compound loop antenna system with isolation frequency agility
CN206349509U (zh) * 2016-12-23 2017-07-21 金卡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无线燃气表的fipa天线
CN207938801U (zh) * 2018-02-01 2018-10-02 惠州市泰信精密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稳定性手机天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101563B2 (en) 2021-08-24
KR20200106819A (ko) 2020-09-15
US20200287269A1 (en) 2020-09-10
KR102183917B1 (ko) 2020-11-27
EP3706244A1 (en) 2020-09-09
JP2020145542A (ja) 2020-09-10
JP7216577B2 (ja) 2023-02-01
TWI730576B (zh) 2021-06-11
TW202034578A (zh) 2020-09-16
EP3706244B1 (en) 2022-03-16
CN111668586A (zh) 2020-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68586B (zh) 天线
CN111668587B (zh) 天线
US11251515B2 (en) Antenna
WO2021153435A1 (ja)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US11380997B2 (en) Antenna
US11063360B2 (en) Antenna
CN112928435B (zh) 天线
CN220674000U (zh) 电路板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US11777217B2 (en) Antenna member and assembly
US20220029269A1 (en) Split ring resonator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