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98839A - 一种超薄片层还原氧化石墨烯及其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薄片层还原氧化石墨烯及其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98839A
CN111498839A CN202010355450.8A CN202010355450A CN111498839A CN 111498839 A CN111498839 A CN 111498839A CN 202010355450 A CN202010355450 A CN 202010355450A CN 111498839 A CN111498839 A CN 1114988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phene oxide
reduced graphene
temperature
ultrathin
graph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5545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君
刘治明
李海昌
杨磊
孙洪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35545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988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988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988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15Nano-sized carbon materials
    • C01B32/182Graphene
    • C01B32/184Preparation
    • C01B32/19Preparation by exfoliation
    • C01B32/192Preparation by exfoliation starting from graphitic 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4/00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graphene
    • C01B2204/20Graphene characterized by its properties
    • C01B2204/32Size or surfa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薄片层还原氧化石墨烯及其合成方法。将天然石墨与硝酸钠、高锰酸钾依次经低温反应、中温反应和高温反应后得到氧化石墨分散液;将分散液过滤后用稀盐酸洗涤、离心、干燥后得到氧化石墨;再得到的氧化石墨分散于水中、超声、离心制备氧化石墨烯分散体;最后经冷冻干燥、还原得到超薄片层还原氧化石墨烯。本发明的超薄片层还原氧化石墨烯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大的层间间距,可以保证锂离子***/脱出通道的平滑,提供了更多暴露的离子吸附/脱附的活性位点,以及相互连接的三维开放式纳米薄片,为外部电路提供了优越的电荷转移通道,有利于提高电极材料的动力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超薄片层还原氧化石墨烯及其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薄片层还原氧化石墨烯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石墨烯层间的范德华力较强,单层石墨烯片往往会发生不可逆的聚集,降低电极中石墨烯表面积的利用率。因此,在构建功能石墨烯宏观结构时,防止石墨烯薄片在宏观结构中重新聚集非常关键。目前,通常采用模板辅助生长、电化学剥离等手段来为防止石墨烯纳米片的聚集。这些工作在超级电容器正极的吸附/脱附能力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还原氧化还原石墨烯(rGO)的层间距较窄,导致其在锂离子电池负极中锂的***/脱出电化学活性还远远不能满足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从而导致了缓慢的离子输送动力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通常采用模板辅助生长、电化学剥离等手段来为防止石墨烯纳米片的聚集;这些工作在超级电容器正极的吸附/脱附能力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还原氧化还原石墨烯(rGO)的层间距较窄,导致其在锂离子电池负极中锂的***/脱出电化学活性还远远不能满足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从而导致了缓慢的离子输送动力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以石墨粉为原料,利用热膨胀原理合成超薄片层还原氧化石墨烯;这种超薄片层还原氧化石墨烯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大的层间间距,较大的层间间距可以保证锂离子***/脱出通道的通畅,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大量的介孔提供了更多暴露的离子吸附/脱附的活性位点,以及相互连接的三维开放式纳米薄片,为外部电路提供了优越的电荷转移通道,有利于提高电极材料的动力学性能,从而提高了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超薄片层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合成方法,将天然石墨与硝酸钠、高锰酸钾依次经低温反应、中温反应和高温反应后得到氧化石墨分散液;将分散液过滤后用稀盐酸洗涤、离心、干燥后得到氧化石墨;再得到的氧化石墨分散于水中、超声、离心制备氧化石墨烯分散体;然后经冷冻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烯泡沫,最后经高温快速还原得到超薄片层还原氧化石墨烯。
进一步的,所述低温反应为在室温下,将30μm的颗粒状天然石墨2g、硝酸钠1g加入250mL三口瓶中冷却至0℃;再将50mL浓硫酸缓慢加入三口瓶中充分搅拌30min,并保持反应体系的温度不高于5℃;然后将0.3g高锰酸钾加入三口瓶中并充分搅拌30min,同时保持反应体系温度不高于10℃;在1h内,再将7g高锰酸钾分3批加入三口瓶中,保持反应体系温度不高于20℃。
进一步的,所述中温反应为低温反应后撤走冰浴,用水浴将反应体系加热至35+3℃,并充分搅拌2h,得到褐色悬浮液。
进一步的,所述高温反应为将90mL水缓慢滴加入褐色悬浮液中,体系温度骤然升高至90℃,并伴有大量气体生成,稀释的悬浮液在此温度下反应15min;然后向悬浮液中加入30%、7mL的H2O2与55mL、45℃的超纯水的混合溶液,得到亮黄色氧化石墨分散液。
进一步的,将亮黄色氧化石墨分散液趁热过滤,得到黄褐色滤饼;用150mL、浓度3%,45℃的稀盐酸将滤饼洗涤3次后分散于600mL水中,然后4000rpm下离心20min分离得到凝胶状氧化石墨后,将其转移至40℃真空干燥箱,干燥24h后得到氧化石墨。此步骤中,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在最初石墨粉片层上引入含氧官能团(羟基,羧基,醛基),从而合成氧化石墨。其中,稀盐酸可与溶液中残余的钠离子、钾离子生成氯化钠、氯化钾,离心为除掉氯化钠、氯化钾和盐酸,真空干燥为得到氧化石墨粉末。
进一步的,将初生成的氧化石墨分散于超纯水中形成棕色悬浮液,通过透析除去残留的酸和盐;纯化后的氧化石墨悬浮液分散于水中形成不同浓度(0.01mg/mL~1mg/mL)的黄褐色分散液,利用超声(200W,80%)将氧化石墨剥离30min后,将得到的棕色分散液离心(3000rpm,30min)转移未被脱落的氧化石墨,取上清液然后冷冻干燥得到石墨烯粉末。此步骤中氧化石墨经过超声剥离得到氧化石墨烯,离心为除掉未完全剥离的的氧化石墨。
进一步的,制备氧化石墨烯(GO)分散体(1.0mg/mL)。将10mg氧化石墨烯粉末加入10ml水中,超声分散,得到氧化石墨烯(GO)分散水溶液(1.0mg/mL)。
进一步的,将悬浮液转移到不锈钢培养皿中,浸入液氮中进行冷冻,然后在低温真空干燥器上进行真空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烯泡沫。
进一步的,将氧化石墨烯泡沫在800℃氮气气氛下进行还原,最高升温速率为30℃/min,合成具有超薄片层的还原氧化石墨烯。此步骤中,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相互堆叠的氧化石墨烯片层在气体的冲击下分开并还原,形成超薄片层还原氧化石墨烯。
一种上述方法制备的超薄片层还原氧化石墨烯,为相互连接的三维开放式纳米薄片,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2116m2g-1)和较大的层间间距(0.39nm)。较大的层间空间可以保证锂离子***/脱出通道的平滑,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大量的介孔提供了更多暴露的离子吸附/脱附的活性位点,以及相互连接的三维开放式纳米薄片,为外部电路提供了优越的电荷转移通道,有利于提高电极材料的动力学性能,从而提高了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超薄片层还原氧化石墨烯具有广泛锂扩展层间空间,不仅能提供用于离子吸附的较大比表面积,还能提供开放光滑的离子***通道,以及相互连接的三维开放式纳米薄片,为外部电路提供了优越的电荷转移通道,有利于提高电极材料的动力学性能,从而提高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合成扫描电镜图片I;
图2是超薄片层石墨烯光学照片
图3是超薄石墨烯投射电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超薄片层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室温下,将30μm的颗粒状天然石墨2g,硝酸钠1g加入250mL口瓶中冷却至0℃;再将50mL浓硫酸缓慢加入三口瓶中充分搅拌30min,并保持反应体系的温度不高于5℃;然后将0.3g高锰酸钾加入三口瓶中并充分搅拌30min,同时保持反应体系温度不高于10℃;在1h内,再将7g高锰酸钾分3批加入三口瓶中,保持反应体系温度不高于20℃,此阶段为低温反应。
(2)撤走冰浴,用水浴将反应体系加热至35+3℃,并充分搅拌2h,得到褐色悬浮液,此阶段为中温反应。
(3)将90mL水缓慢滴加入褐色悬浮液中,体系温度骤然升高至90℃,并伴有大量气体生成,稀释的悬浮液在此温度下反应15min,此阶段对高温反应。
(4)向悬浮液中加入H2O2(30%,7mL)与超纯水(55mL,45℃)的混合溶液,并得到亮黄色氧化石墨分散液。
(5)将悬浮液趁热过滤,得到黄褐色滤饼。用150mL稀盐酸(3%,45℃)将滤饼洗涤3次后分散于600mL水中,然后离心(4000rpm,20min)分离凝胶状氧化石墨后,将其转移至40℃真空干燥箱,干燥24h后得到氧化石墨。
(6)将初生成的氧化石墨分散于超纯水中形成棕色悬浮液,通过透析除去残留的酸和盐。纯化后的氧化石墨悬浮液分散于水中形成不同浓度(0.01mg/mL~1mg/mL)的黄褐色分散液,利用超声(200W,80%)将氧化石墨脱落30min后,将得到的棕色分散液离心(3000rpm,30min)转移未被脱落的氧化石墨,取上清液冷冻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烯粉末。
(7)制备氧化石墨烯(GO)分散体(1.0mg/mL)。将10mg氧化石墨烯粉末加入10ml水中,超声分散,得到氧化石墨烯(GO)分散水溶液(1.0mg/mL)。
(8)将悬浮液转移到不锈钢培养皿中,浸入液氮中进行冷冻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烯泡沫;然后将上述氧化石墨烯泡沫在800℃氮气气氛下进行还原,最高升温速率为30℃/min。
(9)上述过程中,合成具有超薄片层的还原氧化石墨烯。
一种上述方法合成的超薄片层还原氧化石墨烯,如附图1-3所示,为相互连接的三维开放式纳米薄片,具有2116m2g-1的超高比表面积和0.39nm的较大层间间距。

Claims (10)

1.一种超薄片层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天然石墨与硝酸钠、高锰酸钾依次经低温反应、中温反应和高温反应后得到氧化石墨分散液;将分散液过滤后用稀盐酸洗涤、离心、干燥后得到氧化石墨;再得到的氧化石墨分散于水中、超声、离心制备氧化石墨烯分散体;然后经冷冻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烯泡沫,最后经高温快速还原得到超薄片层还原氧化石墨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片层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反应为在室温下,将30μm的颗粒状天然石墨2g、硝酸钠1g加入250mL三口瓶中冷却至0℃;再将50mL浓硫酸缓慢加入三口瓶中充分搅拌30min,并保持反应体系的温度不高于5℃;然后将0.3g高锰酸钾加入三口瓶中并充分搅拌30min,同时保持反应体系温度不高于10℃;在1h内,再将7g高锰酸钾分3批加入三口瓶中,保持反应体系温度不高于2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片层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温反应为低温反应后撤走冰浴,用水浴将反应体系加热至35+3℃,并充分搅拌2h,得到褐色悬浮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片层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反应为将90mL水缓慢滴加入褐色悬浮液中,体系温度骤然升高至90℃,并伴有大量气体生成,稀释的悬浮液在此温度下反应15min;然后向悬浮液中加入30%、7mL的H2O2与55mL、45℃的超纯水的混合溶液,得到亮黄色氧化石墨分散液。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片层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亮黄色氧化石墨的分散液趁热过滤,得到黄褐色滤饼;用150mL、浓度3%,45℃的稀盐酸将滤饼洗涤3次后分散于600mL水中,然后4000rpm下离心20min分离得到凝胶状氧化石墨后,将其转移至40℃真空干燥箱,干燥24h后得到氧化石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片层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初生成的氧化石墨分散于超纯水中形成棕色悬浮液,通过透析除去残留的酸和盐;纯化后的氧化石墨悬浮液分散于水中形成不同浓度的黄褐色分散液,利用超声将氧化石墨剥离30min后,将得到的棕色分散液离心,取上清液然后冷冻干燥得到石墨烯粉末。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片层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氧化石墨烯粉末加入水中,超声分散,得到氧化石墨烯分散水溶液。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片层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氧化石墨烯水溶液转移到不锈钢培养皿中,浸入液氮中进行冷冻,然后低温真空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烯泡沫。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片层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氧化石墨烯泡沫在800℃氮气气氛下进行还原,升温速率为30℃/min,合成具有超薄片层的还原氧化石墨烯。
10.一种权利要求1中合成方法制备的超薄片层还原氧化石墨烯,其特征在于:为相互连接的三维开放式纳米薄片,具有2116m2 g-1的超高比表面积和0.39nm的较大层间间距。
CN202010355450.8A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超薄片层还原氧化石墨烯及其合成方法 Pending CN1114988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5450.8A CN111498839A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超薄片层还原氧化石墨烯及其合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5450.8A CN111498839A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超薄片层还原氧化石墨烯及其合成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98839A true CN111498839A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69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55450.8A Pending CN111498839A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超薄片层还原氧化石墨烯及其合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9883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79188A (zh) * 2020-11-23 2021-03-12 陕西理工大学 一种硅掺杂的石墨烯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768901A (zh) * 2020-12-31 2021-05-07 西安工业大学 三维石墨烯天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94556A (zh) * 2021-04-20 2021-07-30 广东温道百镒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辐射发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00570A (zh) * 2020-08-25 2022-03-01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锂离子选择性吸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7392A (zh) * 2017-04-28 2017-07-21 哈尔滨赫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高强高导热三维石墨烯散热材料及其构筑方法
CN110436450A (zh) * 2019-09-04 2019-11-12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一种剥离氧化石墨制备氧化石墨烯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7392A (zh) * 2017-04-28 2017-07-21 哈尔滨赫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高强高导热三维石墨烯散热材料及其构筑方法
CN110436450A (zh) * 2019-09-04 2019-11-12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一种剥离氧化石墨制备氧化石墨烯的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00570A (zh) * 2020-08-25 2022-03-01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锂离子选择性吸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4100570B (zh) * 2020-08-25 2023-10-03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锂离子选择性吸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2479188A (zh) * 2020-11-23 2021-03-12 陕西理工大学 一种硅掺杂的石墨烯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479188B (zh) * 2020-11-23 2023-02-28 陕西理工大学 一种硅掺杂的石墨烯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768901A (zh) * 2020-12-31 2021-05-07 西安工业大学 三维石墨烯天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94556A (zh) * 2021-04-20 2021-07-30 广东温道百镒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辐射发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98839A (zh) 一种超薄片层还原氧化石墨烯及其合成方法
CN111799464B (zh) 一种MXene/石墨烯复合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电极极片及其应用
CN104916826B (zh) 一种石墨烯包覆硅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82796B (zh) 一种三维石墨烯结构体/高质量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WO2012062110A1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材料磷酸铁锂/碳的制备方法
WO2015165347A1 (zh) 磷酸锰锂及磷酸锰锂/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200526B (zh) 一种剥离法制备氮化硼纳米片的方法、氮化硼纳米片
CN109003826B (zh) N和s双掺杂石墨烯-石墨烯纳米带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12186182B (zh) 一维中空碳包覆硒化铁纳米管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032745A1 (zh) 一种VO2/MXene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097484B (zh) 一种碳包覆类三明治结构SnSe/r-GO@C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916288A (zh) 一种纳米管状NiCo2S4@碳化钛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357956B (zh) 碳/二氧化钛包覆氧化锡纳米颗粒/碳组装介孔球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8899496B (zh) 石墨烯掺杂ws2制备方法及在锂/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CN112786865A (zh) 一种MoS2准量子点/氮硫共掺杂生物质碳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Xu et al. Co-reduction self-assembly of reduced graphene oxide nanosheets coated Cu2O sub-microspheres core-shell composites as lithium ion battery anode materials
CN113690429A (zh) 碳包覆石墨烯/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43620B (zh) 一种少层石墨烯粉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3839026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55573B (zh) 一种手撕面包状的疏松层状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Xie et al. Electrode reaction-driven orientation regrowth of Fe2O3 crystals from novel dendritic architecture in anode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CN112919431B (zh) 一种高产率、高结晶度的六方氮化硼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20796B (zh) 一种简易增大石墨层间距的制备方法
CN111547710B (zh) 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888262B (zh) 一种双层包覆石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