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63139A - 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63139A
CN110663139A CN201880034651.9A CN201880034651A CN110663139A CN 110663139 A CN110663139 A CN 110663139A CN 201880034651 A CN201880034651 A CN 201880034651A CN 110663139 A CN110663139 A CN 1106631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elastic member
housing
electric wire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3465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63139B (zh
Inventor
新内秀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64455462&utm_sourc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10663139(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Id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6631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31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631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31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4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 H01R4/4809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 H01R4/4828Spring-activa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or integrally formed with the spring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4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 H01R4/4809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 H01R4/48185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adapted for axial insertion of a wire end
    • H01R4/4819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adapted for axial insertion of a wire end the spring shape allowing insertion of the conductor end when the spring is unbiased
    • H01R4/4821Single-blade sp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4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 H01R4/4809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 H01R4/4828Spring-activa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or integrally formed with the spring housing
    • H01R4/4833Sliding arrangements, e.g. sliding butt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4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 H01R4/4809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 H01R4/4828Spring-activa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or integrally formed with the spring housing
    • H01R4/4835Mechanically bistable arrangements, e.g. locked by the housing when the spring is bias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22Bases, e.g. strip, block, panel
    • H01R9/24Terminal blocks
    • H01R9/2408Modular bloc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连接装置(1)具有壳体(2)、端子部(3)、弹性部件(4)、以及操作部(5)。端子部(3)是导电性的、且固定于壳体(2)。弹性部件(4)安装于壳体(2)。弹性部件(4)利用复原力将电线(91)按压于端子部(3)并对该电线进行夹持。操作部(5)与弹性部件(4)接触,将弹性部件(4)的状态维持为与夹持电线(91)的接线状态相比进一步挠曲的非接线状态。连接装置(1)中,将电线(91)***于端子部(3)与非接线状态的弹性部件(4)之间,由此将力从电线(91)间接地传递至操作部(5)而使得操作部(5)移动,并使得弹性部件(4)从非接线状态向接线状态转变。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电线(91)相对于连接装置(1)的连接。

Description

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电线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止,作为在控制面板等中连接电线的连接装置而利用所谓的按入(push-in)式连接装置。对于该连接装置而言,将电线***于壳体的***孔中,利用设置于壳体内的板簧将该电线按压于导通端子而实现电连接。
日本专利第4202125号公报(文献1)的电线连接装置中,设置有能够相对于外壳进退的杆状操作按钮。对于该电线连接装置而言,通过将杆状操作按钮向外壳压入,外壳内的板簧发生弹性变形而与导通金属件分离。杆状操作按钮的前端与板簧卡合而维持板簧的形状。由此,板簧与导通金属件分离的敞开状态得以维持。然后,在将电线***于敞开状态的电线连接装置之后,将杆状操作按钮从外壳拉出,由此使得板簧弹性复位而将该电线夹持于板簧与导通金属件之间。
日本专利第3357245号公报(文献2)的插头的电线固定机构也同上所述,设置有能够相对于外壳进退的按钮部件。对于该电线固定机构而言,将按钮部件向外壳压入,由此使得外壳内的弹簧发生弹性变形,并使得该弹簧形成为与端子金属件分离的敞开状态。在外壳设置有用于保持被压入的按钮部件的凹部。在外壳还设置有用于在按钮部件恢复至初始位置时保持该按钮部件的其他凹部。
不过,对于文献1的电线连接装置而言,在连接电线时,需要一边维持将电线***于敞开状态的电线连接装置的状态、一边将杆状操作按钮从外壳拉出。因此,电线的连接动作变得复杂,难以缩短连接作业所需的时间。另外,操作人员需要以一只手保持电线、并以另一只手对杆状操作按钮进行操作,因此,难以用单手进行连接作业。文献2的插头的电线固定机构也一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连接电线的连接装置,其目的在于使电线相对于连接装置的连接变得容易。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涉及的连接装置具有:壳体;导电性的端子部,其固定于所述壳体;弹性部件,其安装于所述壳体,利用复原力将电线按压于所述端子部并对该电线进行夹持;以及状态维持部,其与所述弹性部件接触,将所述弹性部件的状态维持为与夹持所述电线的接线状态相比进一步挠曲的非接线状态。将所述电线***于所述端子部与所述非接线状态的所述弹性部件之间,由此将力从所述电线直接或者间接地传递至所述状态维持部而使得所述状态维持部移动,并使得所述弹性部件从所述非接线状态向所述接线状态转变。根据该连接装置,能够容易地进行电线相对于连接装置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状态维持部在与所述非接线状态的所述弹性部件接触的状态下卡止于所述壳体的台阶部,由此将所述弹性部件的状态维持为所述非接线状态。
更优选地,还具有状态解除部,在所述电线***于所述端子部与所述非接线状态的所述弹性部件之间时,将力从所述电线传递至该状态解除部,由此将所述状态维持部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卡止解除。
更优选地,所述状态解除部具有:支点部,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壳体;第1接触部,其与所述电线接触;以及第2接触部,其与所述状态维持部接触。在***所述电线时将所述第1接触部向下方按压,由此使得所述状态解除部以所述支点部为中心而转动,所述第2接触部使得所述状态维持部向离开所述台阶部的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状态维持部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移动路径能够在与所述接线状态的所述弹性部件接触的第1位置和与所述非接线状态的所述弹性部件接触的第2位置之间移动。位于所述第1位置的所述状态维持部的表面位于比所述壳体的表面中的所述状态维持部的周围区域靠所述壳体的内部的位置、或者与所述区域处于同一平面上。
优选地,设置有识别部,利用该识别部能够目视确认所述弹性部件是否由所述状态维持部维持为所述非接线状态。
优选地,所述弹性部件是板簧。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而进行的针对该发明的详细说明,上述目的和其他目的、特征、方式以及优点得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连接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连接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连接装置的主视图。
图5是连接装置的剖视图。
图6是连接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连接装置的剖视图。
图8是其他连接装置的主视图。
图9是其他连接装置的主视图。
图10是其他连接装置的剖视图。
图11是其他连接装置的剖视图。
图12是其他连接装置的剖视图。
图13是其他连接装置的剖视图。
图14是其他连接装置的剖视图。
图15是其他连接装置的剖视图。
图16是其他连接装置的剖视图。
图17是其他连接装置的剖视图。
图18是其他连接装置的剖视图。
图19是其他连接装置的剖视图。
图20是其他连接装置的剖视图。
图21是其他连接装置的剖视图。
图22是其他连接装置的剖视图。
图23是其他连接装置的剖视图。
图24是其他连接装置的剖视图。
图25是其他连接装置的剖视图。
图26是其他连接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装置1的剖视图。图2是在图1中的II-II位置处对连接装置1进行剖切所得的剖视图。图3是连接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连接装置1的主视图。连接装置1是连接电线的按入式连接装置。图1至图4中示出了电线未***于连接装置1的状态。图1中还一并示出了比剖面靠里侧的结构。连接装置1例如用于控制面板等端子台。
以下说明中,还将图1中的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简称为“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另外,还将图1中垂直于纸面的方向称为“厚度方向”。图1示出了连接装置1的厚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处的剖面。该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和厚度方向不必一定与使用连接装置1时的安装方向一致。另外,该上下方向也不必一定与重力方向一致。
连接装置1具有壳体2、端子部3、弹性部件4、操作部5以及解除部6。壳体2在内部收纳有端子部3、弹性部件4、操作部5以及解除部6。壳体2例如由树脂制成。图1所示的例子中,在壳体2设置有分别能够供电线***的2个***孔21。另外,壳体2的内部收纳有2个端子部3、2个弹性部件4、2个操作部5以及2个解除部6。换言之,连接装置1具有2套成套的端子部3、弹性部件4、操作部5以及解除部6。此外,连接装置1也可以具有1套或3套以上的成套的端子部3、弹性部件4、操作部5以及解除部6。
各套端子部3、弹性部件4、操作部5以及解除部6与***孔21对应配置。2套端子部3、弹性部件4、操作部5以及解除部6的形状及大小等彼此相同、且左右反向配置。关注图1中的右侧的***孔21,端子部3位于***孔21的下端部的右侧,从***孔21的下端部向下方延伸。弹性部件4从***孔21的下端部向左侧延伸,进而向下方延伸。操作部5在***孔21的左侧配置于弹性部件4的上侧。解除部6在比操作部5和弹性部件4靠图1中的里侧(即,正面侧)的位置从***孔21的左侧向***孔21的下侧扩展。解除部6在厚度方向上相对于操作部5和弹性部件4在局部重叠。
端子部3是固定于壳体2的导电性的部件。端子部3例如由金属制成。图1中的右侧的端子部3与图1中的左侧的端子部3电连接。图1至图4所示的例子中,这2个端子部3是连成一体的部件。具体而言,2个端子部3的下端部由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导电性的端子连接部32连接。
弹性部件4是安装于壳体2的能够弹性变形的部件。图1至图4所示的例子中,弹性部件4是近似带状的板簧。弹性部件4例如由金属制成。弹性部件4可以由导电材料形成,也可以由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弹性部件4例如具有以下形状: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41弯曲成近似L字状、近似V字状或近似U字状。弹性部件4由壳体2将中央部41夹持,从而以两端部大致朝向下侧的状态安装于壳体2。以下说明中,将壳体2中从下侧与中央部41接触的部位22称为“支撑部22”。支撑部22从弹性部件4的中央部41大致向下方延伸。
关注图1中的右侧的弹性部件4,该弹性部件4中从中央部41向支撑部22的左侧延伸的部位42夹持于支撑部22与壳体2的其他部位之间而被大体固定。另外,该弹性部件4中从中央部41向支撑部22的右侧延伸的部位43与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端子部3接触。弹性部件4的部位43由操作部5等朝下方按压,从而以支撑部22的上端部为支点发生弹性变形而向下挠曲。另外,若针对该部位43的向下的按压力消失,则部位43在复原力的作用下恢复为原始状态(即,弹性复位)。在以下说明中,将弹性部件4的部位42和部位43分别称为“固定部42”和“可动部43”。固定部42和可动部43相对于从中央部41通过的中心线而大致线对称。
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如上所述,弹性部件4的可动部43的前端在比***孔21靠下侧的位置处与端子部3接触,从下侧将***孔21的下端部封闭。在以下说明中,将图1所示的状态称为“***孔封闭状态”。另外,***孔封闭状态是电线***于***孔21之前的状态、即使用连接装置1之前的初始状态。
***孔封闭状态(即,初始状态)的弹性部件4朝向使得固定部42与可动部43接近的方向而略微挠曲。由此,能够防止弹性部件4从壳体2脱落。此外,在图1中的左侧,由双点划线表示无挠曲的状态的弹性部件4。另外,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壳体2的支撑部22发挥限位件的作用,该限位件限制弹性部件4朝向使得固定部42与可动部43接近的方向挠曲(即,弹性部件4的弯曲)。
操作部5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近似柱状或近似板状的部件。操作部5位于设置于壳体2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孔部(以下称为“移动路径24”)的内部。操作部5能够沿着移动路径24而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移动路径24在壳体2的上表面25开口,并从该上表面25大致向下方延伸。
操作部5具有上端部51、连结部52以及下端部53。上端部51、连结部52以及下端部53是按照该顺序从上侧向下侧连接成一体的部件。操作部5例如由树脂制成。操作部5的上端部51例如是近似长方体状的部位。上端部51的上表面511是与上下方向大致垂直的平面。在上端部51的上表面511的中央部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凹部512。连结部52从上端部51的下端向下方延伸,并将上端部51与下端部53连结。连结部52例如是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左右方向上的尺寸的近似板状的部位。下端部53从连结部52的下端向下方延伸。下端部53例如是近似板状或近似柱状的部位。
上端部51的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在上端部51的上下方向的大致全长的范围内大致恒定。连结部52的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在连结部52的上下方向的大致全长的范围内大致恒定。下端部53的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在下端部53的上部大致恒定,并随着从该上部趋向下方而逐渐减小。上端部51的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大于连结部52的左右方向上的尺寸。下端部53的上端的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大于连结部52的下端的左右方向上的尺寸。连结部52的左右两侧的侧面与左右方向大致垂直、且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
关注图1中的右侧的操作部5,该操作部5的上端部51从连结部52的上端向左侧突出。下端部53的左侧的侧面从上端起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地向下方延伸,此后随着趋向下方而朝向右侧。弹性部件4相对于连结部52或下端部53的左侧的侧面在局部接触。在以下说明中,将连结部52和下端部53的左侧的侧面统称为操作部5的“弹性部件接触面54”。操作部5的下端部53从连结部52的下端向右侧突出。由此,在连结部52的下端(即,下端部53的上端)形成有向右侧突出的操作台阶部55。
图1所示的***孔封闭状态下,操作部5的操作台阶部55卡止于壳体2的一部分,由此限制操作部5向上方移动。如上所述,操作部5的弹性部件接触面54与弹性部件4的可动部43接触,在弹性部件4的复原力的作用下,操作台阶部55被按压于壳体2的上述一部分。由此,由于操作部5卡止于壳体2,因此,能够防止操作部5向比图1所示的位置靠上侧的位置移动。在组装连接装置1时,操作部5先被配置于未挠曲的状态(即,非压缩状态)的弹性部件4的可动部43应当存在的区域,弹性部件4在挠曲的状态下安装于壳体2。由此,上述构造得以实现。
图1所示的***孔封闭状态下,操作部5的上端部51的上表面511与壳体2的上表面25中的操作部5的周围区域大致位于同一平面上。或者,操作部5的上端部51的上表面511位于比壳体2的上表面25中的操作部5的周围区域靠壳体2的内部(即,比该区域靠下侧的位置)的位置。另外,如图2所示,操作部5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侧面513位于比壳体2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侧面26中的操作部5的周围区域靠壳体2的内部的位置、或者与该区域大致位于同一平面上。操作部5的其他表面也一样。换言之,图1所示的***孔封闭状态下,操作部5的表面位于比壳体2的表面中的操作部5的周围区域(即,移动路径24的周围区域)靠壳体2的内部的位置、或者与该区域大致位于同一平面上。
在壳体2、且在比图1所示的操作部5的上表面511靠下方的位置设置有台阶部241,该台阶部241从移动路径24沿与移动路径24交叉的方向延伸。换言之,在上下方向上的台阶部241的位置处,移动路径24的左右方向上的尺寸急剧扩大。对于图1中的右侧的移动路径24而言,台阶部241从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移动路径24向左延伸。换言之,对于该移动路径24而言,在台阶部241的下侧设置有向左延伸的凹部242。对于图1中的左侧的移动路径24而言,台阶部241和凹部242从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移动路径24向右延伸。
解除部6具有第1接触部61、第2接触部62、支点部63以及基座部64。第1接触部61、第2接触部62、支点部63以及基座部64例如是树脂等绝缘材料制的连成一体的部件。基座部64是在比操作部5和弹性部件4靠图1中的里侧(即,正面侧)的位置处从***孔21的左侧朝向***孔21的下侧扩展的近似平板状的部位。第1接触部61、第2接触部62以及支点部63从基座部64向图1中的近前侧(即,背面侧)突出。
第1接触部61是从基座部64的下端部向背面侧突出的近似平板状的部位。第1接触部61位于***孔21的下方,并与***孔21的下端部在上下方向上对置。第1接触部61的上表面例如是与上下方向大致垂直的面。第2接触部62是从基座部64的上端部向背面侧突出的近似平板状或近似杆状的部位。第2接触部62配置于从移动路径24向侧方延伸的上述凹部242内。因此,第2接触部62隔着位于移动路径24内的操作部5而位于***孔21的左右方向上的相反侧。换言之,操作部5和移动路径24在左右方向上位于第2接触部62及凹部242与***孔21之间。凹部242内的第2接触部62在左右方向上与操作部5分离。
支点部63是从基座部64的上下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向背面侧突出的近似圆柱状的部位。支点部63以能够以与厚度方向平行的中心轴为中心而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壳体2。支点部63例如***于设置在壳体2的沿厚度方向延伸的贯通孔而安装于壳体2。图1所示的例子中,支点部63从正面侧***于在壳体2的支撑部22的上端部设置的贯通孔。由此,解除部6能够以沿厚度方向延伸的支点部63为中心而转动地安装于壳体2。
接下来,针对电线相对于连接装置1的连接流程,参照图1、图5至图7进行说明。此外,以下针对将电线连接于图中的右侧的***孔21时的形态进行说明。对于将电线连接于图中的左侧的***孔21的情形,除了左右方向相反这一点以外,操作人员的动作大致相同。
首先,从图1所示的***孔封闭状态开始将操作部5向壳体2的内部压入,从而操作部5沿着移动路径24向下方移动。当操作部5被压入时,例如操作人员使通常的一字螺丝刀等的前端与操作部5的上端部51的凹部512接触,借助该一字螺丝刀对操作部5施加向下的力。随着操作部5向下方移动,弹性部件4挠曲,从而弹性部件4的形状发生改变。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弹性部件4的可动部43***作部5的下端部53向下方按下,并向左侧与端子部3分离。由此,***孔21的下端部敞开。在以下说明中,将图5所示的连接装置1的状态称为“***孔敞开状态”。
在图5所示的***孔敞开状态下,操作部5卡止于壳体2,由此防止其向图1所示的位置恢复。具体而言,操作部5的上表面511向下方移动,在相对于上述台阶部241而位于上下方向上的大致相同的位置的时刻,在弹性部件4的复原力的作用下,操作部5的下端部53被向右按压,从而操作部5略微倾斜。由此,操作部5的下端部53向作为与移动路径24交叉的方向的右侧移动,操作部5的上端部51向作为与移动路径24交叉的方向的左侧移动。操作部5的上端部51的左端部进入台阶部241的下侧(即,凹部242内),操作部5的上表面511从下侧被按压于台阶部241的下表面。其结果,操作部5卡止于台阶部241。
这样,操作部5在与***孔敞开状态的弹性部件4接触的状态下卡止于壳体2的台阶部241,由此,弹性部件4的状态维持为***孔敞开状态。***孔敞开状态的弹性部件4与后述的接线状态的弹性部件4相比而进一步挠曲,未将电线夹持于弹性部件4与端子部3之间。换言之,作为图5所示的连接装置1的状态的***孔敞开状态是“非接线状态”。另外,操作部5是将弹性部件4的状态维持为非接线状态的状态维持部。
操作部5的上端部51在凹部242内从侧方直接与解除部6的第2接触部62接触,使得第2接触部62向图中的左侧移动。由此,解除部6以支点部63为中心绕图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其结果,第1接触部61以在***孔21的下方与***孔21在上下方向上对置的状态向上方移动。
在图5所示的***孔敞开状态(即,非接线状态)下,操作部5的上端部51的上表面511位于比壳体2的上表面25中的操作部5的周围区域靠壳体2的内部(即,比该区域靠下侧)的位置。或者,操作部5的上端部51的上表面511也可以与壳体2的上表面25中的操作部5的周围区域大致位于同一平面上。对于操作部5的其他表面也一样。换言之,在图5所示的***孔敞开状态下,操作部5的表面位于比壳体2的表面中的操作部5的周围区域(即,移动路径24的周围区域)靠壳体2的内部的位置,或者与该区域大致位于同一平面上。
如图5中双点划线所示,电线91***于***孔敞开状态的连接装置1的***孔21。电线91例如可以是单线,也可以是较粗的绞线。另外,电线91还可以是在较细的绞线的前端部设置有杆状压接端子等的电线。该杆状压接端子可以是在杆状的导电部的根部设置有绝缘套管等的带绝缘包覆的压接端子,也可以是未设置绝缘套管等的裸线压接端子。电线91的前端部的直径例如优选为0.42mm以上。现实中,电线91的前端部的直径为2.3mm以下。电线91的前端部的直径可以根据供电线91连接的连接装置1的电流容量而进行各种变更。另外,电线91的前端部以外的部位的直径也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如后所述,电线91的前端部具有能够将解除部6的第1接触部61向下方按压而使之移动的程度以上的刚性。
电线91在***孔21内向下方移动,如图5所示,被***于端子部3与***孔敞开状态的弹性部件4之间。电线91的前端部与解除部6的第1接触部61的上表面直接接触。然后,如图6所示,电线91进一步向下方移动(即,进一步向壳体2内***)而将第1接触部61向下方按压。由此,解除部6以支点部63为中心绕图6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其结果,与操作部5接触的第2接触部62向图6中的右侧移动,从而使得操作部5向离开台阶部241的方向移动。
操作部5的上端部51由从电线91传递力的解除部6从台阶部241的下侧的凹部242向移动路径24压出。由此,台阶部241对操作部5的卡止得以解除。即,解除部6是将作为状态维持部的操作部5相对于壳体2的卡止解除的状态解除部(所谓的释放部)。
当基于台阶部241的相对于操作部5的卡止解除时,在弹性部件4的复原力的作用下,可动部43向右斜上方移动,如图7所示,从左侧与电线91接触。弹性部件4的可动部43将电线91按压于端子部3并在其与端子部3之间对电线91进行夹持。由此,实现了电线91与端子部3的电连接以及机械连接。换言之,电线91与连接装置1连接。在以下说明中,将图7所示的状态称为“接线状态”。如上所述,接线状态的弹性部件4将电线91夹持于其与端子部3之间。当将操作部5的卡止解除并由弹性部件4将电线91按压于端子部3时,例如,产生因弹性部件4、电线91以及端子部3碰撞等所导致的声音(例如,“啪叽”之类的声音)和振动等。此时,操作人员听到该声音而能够判断为操作部5的卡止已被解除。另外,因操作人员感知到传递至指尖的该振动而能够判断为操作部5的卡止已被解除。对于连接装置1而言,也可以采用促进该声音和/或振动等的产生、或者对该声音和/或振动等进行放大的各种构造。
另外,当操作部5的卡止被解除时,操作部5在弹性部件4的复原力的作用下从图5所示的***孔敞开状态开始向上方移动。操作部5的弹性部件接触面54与弹性部件4的可动部43接触。接线状态的操作部5的上表面511位于比台阶部241靠上侧的位置。这样,对于连接装置1而言,从电线91经由解除部6间接地对操作部5传递力而使得操作部5移动,弹性部件4从***孔敞开状态(即,非接线状态)向接线状态转变。对于连接装置1而言,在从***孔敞开状态向接线状态转变时,操作人员无需利用一字螺丝刀等工具对外操作部5和解除部6施力。
在图7所示的接线状态下,操作部5的上端部51的上表面511位于比壳体2的上表面25中的操作部5的周围区域靠壳体2的内部(即,比该区域靠下侧)的位置。或者,操作部5的上端部51的上表面511也可以与壳体2的上表面25中的操作部5的周围区域大致处于同一平面上。对于操作部5的其他表面也一样。换言之,在图5所示的接线状态下,操作部5的表面位于比壳体2的表面中的操作部5的周围区域(即,移动路径24的周围区域)靠壳体2的内部的位置,或者与该区域大致处于同一平面上。
此外,在图7所示的接线状态下,在连接装置1配置成图7中的上侧为重力方向下侧的情况下,操作部5在重力的作用下相对于弹性部件4而向图中的上方分离。而且,与图1所示的***孔封闭状态相同,操作部5的操作台阶部55卡止于壳体2的一部分而限制操作部5向上方移动。因此,能够防止操作部5向比图1所示的位置靠上侧的位置移动。
在将电线91从连接装置1拆下时,例如、操作人员使通常的一字螺丝刀等的前端与操作部5的上端部51的凹部512接触,借助该一字螺丝刀而对操作部5施加向下的力。而且,使操作部5向下方移动,如图5所示,形成为***孔敞开状态。在***孔敞开状态下,如上所述,操作部5卡止于台阶部241,弹性部件4挠曲而使得可动部43向左侧与电线91分离。换言之,弹性部件4和端子部3对电线91的夹持被解除。
另外,操作部5的上端部51进入台阶部241的下侧的凹部242内,由此使得解除部6的第2接触部62向左侧(即,离开移动路径24的方向)移动。由此,解除部6以支点部63为中心而绕图5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其结果,第1接触部61向上方移动,与第1接触部61接触的电线91也向上方移动。对于连接装置1而言,也可以采用容易目视确认电线91向该上方移动的各种构造。此时,例如,操作人员通过目视确认电线91向上方的移动而能够判断为接线状态已被解除。操作人员能够通过从***孔21拉出电线91而容易地将电线91从连接装置1拆下。
在连接装置1中,弹性部件4能够在图1所示的***孔封闭状态、图5所示的***孔敞开状态以及图7所示的接线状态之间变形。在以下说明中,如图7所示,将与接线状态的弹性部件4接触的操作部5的位置称为“第1位置”。另外,如图5所示,将与***孔敞开状态(即,非接线状态)的弹性部件4接触的操作部5的位置称为“第2位置”。此外,如图1所示,将操作台阶部55卡止于壳体2的一部分的操作部5的位置称为“第3位置”。
上述移动路径24将操作部5的第3位置、第1位置以及第2位置按该顺序连结。第3位置在移动路径24中隔着第1位置而位于第2位置的相反侧。在第2位置处,如上所述,操作部5能够卡止于壳体2的台阶部241。在第3位置处,操作台阶部55卡止于壳体2的一部分,由此限制操作部5向上方移动(即,向离开第2位置的方向的移动)。此外,在第3位置处,操作部5的一部分只要卡止于壳体2的一部分即可,操作台阶部55并非必须卡止于壳体2的一部分。
如以上说明,供电线91连接的连接装置1具有壳体2、端子部3、弹性部件4以及作为状态维持部的操作部5。端子部3是导电性的、且固定于壳体2。弹性部件4安装于壳体2。弹性部件4在复原力的作用下将电线91按压于端子部3而对电线91进行夹持。操作部5与弹性部件4接触,将弹性部件4的状态维持为比夹持电线91的接线状态更加挠曲的非接线状态(即,***孔敞开状态)。对于连接装置1而言,将电线91***于端子部3与非接线状态的弹性部件4之间,由此从电线91向操作部5间接地传递力而使得操作部5移动,并使得弹性部件4从非接线状态向接线状态转变。
由此,与操作人员一边维持***有电线的状态、一边对操作部进行操作而向接线状态转变的构造相比,能够使电线91相对于连接装置1的连接变得容易。其结果,能够减少连接装置1的电线91的接线作业所需的时间和劳力。
对于设置有连接装置1的控制面板等而言,有时在厚度方向上将多个连接装置1连结而作为大型连接装置来使用。对于该大型连接装置而言,例如,有时将利用束线带等进行了束线的多根电线91(参照图5)与在厚度方向上排列的多个连接装置1的***孔21连接。此时,对于各连接装置1而言,如上所述,能够减少电线91的接线作业所需的时间和劳力,因此,多根电线91的接线作业的工序削减效果进一步增强。
在连接装置1中,操作部5在与非接线状态的弹性部件4接触的状态下卡止于壳体2的台阶部241,由此,将弹性部件4的状态维持为非接线状态。由此,对于连接装置1而言,能够容易地维持弹性部件4的非接线状态。
如上所述,连接装置1还具有作为状态解除部的解除部6。在电线91***于端子部3与非接线状态的弹性部件4之间时,从电线91向解除部6传递力。由此,解除部6将操作部5相对于壳体2的卡止解除。根据该构造,能够将操作部5相对于壳体2的卡止解除而不会使操作部5直接与电线91接触。因此,能够抑制操作部5的形状以及操作部5相对于壳体2的卡止构造受到电线91的形状以及电线91与操作部5的位置关系等的限制。其结果,能够提高与操作部5的形状以及操作部5相对于壳体2的卡止构造相关的设计自由度。此外,在上述例子中,解除部6使操作部5向离开台阶部241的方向移动而解除相对于壳体2的卡止,但是,基于解除部6的操作部5的卡止的解除也可以以其他方式来实现。
如上所述,解除部6具有第1接触部61、第2接触部62以及支点部63。支点部63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壳体2。第1接触部61与电线91接触。第2接触部62与操作部5接触。对于连接装置1而言,在***电线91时将第1接触部61向下方按压,由此使得解除部6以支点部63为中心而转动,第2接触部62使操作部5向离开台阶部241的方向移动。由此,能够容易地解除上述操作部5相对于壳体2的卡止。
对于连接装置1而言,操作部5在设置于壳体2的移动路径24能够在与接线状态的弹性部件4接触的第1位置和与非接线状态的弹性部件4接触的第2位置之间移动。位于第1位置的操作部5的表面位于比壳体2的表面中的操作部5的周围区域靠壳体2的内部的位置,或者与该区域处于同一平面上。这样,在连接装置1中,在电线91与连接装置1连接的状态下,操作部5未从壳体2突出,因此,能够防止工具等不慎触碰操作部5等而导致弹性部件4从接线状态发生变形。其结果,能够防止操作部5的意外的移动所导致的接线状态的意外的解除。
如上所述,连接装置1的弹性部件4为板簧。由此,能够降低连接装置1的制造成本。此外,弹性部件4也可以是板簧之外的各种部件(例如螺旋弹簧)。
在连接装置1中,位于第2位置的操作部5的表面也位于比壳体2的表面中的操作部5的周围区域靠壳体2的内部的位置,或者与该区域处于同一平面上。这样,在非接线状态下操作部5也未从壳体2突出,因此,能够防止工具等不慎触碰操作部5等而导致弹性部件4从非接线状态发生变形。其结果,能够防止非接线状态(即,***孔敞开状态)的意外的解除。
另外,在连接装置1中,位于第3位置的操作部5的表面也位于比壳体2的表面中的操作部5的周围区域靠壳体2的内部的位置,或者与该区域处于同一平面上。这样,在***孔封闭状态下操作部5也未从壳体2突出,因此,能够防止连接装置1的操作部5被不慎按压而导致弹性部件4从***孔封闭状态(即,初始状态)发生变形。其结果,能够防止出货等时对弹性部件4施加不必要的力。
对于连接装置1而言,也可以设置识别部,利用该识别部能够目视确认弹性部件4是否由操作部5维持为非接线状态。由此,能够容易地判定弹性部件4的状态。具体而言,例如图8所示,解除部6的基座部64的上端部65延伸到壳体2的上表面25附近,如图8中的左侧所示,仅在弹性部件4处于非接线状态(即,***孔敞开状态)的情况下,能够从设置于壳体2的上表面25的开口27目视确认该上端部65。如图8中的右侧所示,在弹性部件4未处于非接线状态的情况下,解除部6的上端部65隐藏于壳体2的上表面25的下方,从而无法从壳体2的开口27进行目视确认。即,解除部6的上端部65是上述识别部。为了容易进行目视确认,优选以与壳体2以及解除部6的上端部65之外的部位不同的颜色对解除部6的上端部65进行着色。
对于连接装置1而言,解除部6的形状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在图9中由主视图示出的连接装置1a中,解除部6a除了具有上述第1接触部61、第2接触部62、支点部63以及基座部64之外,还具有脚部66。脚部66是从基座部64的左右两侧的边缘中的设置有第1接触部61的那侧的相反侧的边缘向斜下方延伸的近似带状的部位。脚部66的下端部与壳体2抵接。
图9中的左侧的解除部6a处于非接线状态(即,***孔敞开状态),右侧的解除部6a处于并非非接线状态的状态(例如***孔封闭状态)。对于图9中的右侧的解除部6a而言,脚部66与基座部64之间的左右方向上的距离缩小,脚部66挠曲。脚部66的复原力作为使解除部6a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而向非接线状态转变的力起作用。因此,对于图9所示的连接装置1a而言,能够使***孔封闭状态或接线状态的解除部6a容易地向非接线状态转变。
图10和图11所示的连接装置1b的解除部6b取代图1所示的近似平板状的第1接触部61而具有上下方向上的高度小于左右方向上的宽度的扁平的近似V字状的第1接触部61b。另外,解除部6b的支点部63b在比支撑部22靠上侧的位置处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壳体2。图10中示出了***孔封闭状态(即,初始状态)的连接装置1b。图11中示出了***孔敞开状态(即,非接线状态)的连接装置1b。
如图10和图11所示,对于连接装置1b而言,与图1所示的例子相比,支点部63与第1接触部61b之间的距离较大,因此第1接触部61b转动的范围也较大。在壳体2中的第1接触部61b周围的部位设置有凹部,由此,在第1接触部61b转动时,能够防止第1接触部61b与壳体2发生干涉。另外,在连接装置1b中,支点部63b与第1接触部61b之间的距离较大,因此,即使由电线91(参照图11)将第1接触部61b向下方按压的力较小,解除部6b也会转动,从而解除操作部5相对于壳体2的卡止而连接电线91。因此,连接装置1b适合于前端部的刚性较低的电线91的连接。
图12至图23是表示连接装置的其他优选例的图。在图12至图23中,以剖面示出了连接装置的一部分(具体而言,为右侧的***孔21附近的部位)。另外,在图12至图23中,以粗实线示出了弹性部件4。
图12及图13所示的连接装置1c中,操作部5c的上端部51是在左右方向上挠曲的树脂弹簧。操作部5c的上端部51具有向与***孔21相反的方向突出的突起部56。另外,连接装置1c取代图1所示的解除部6而具有与解除部6不同的构造的解除部6c。
解除部6c具有第1接触部61c、第2接触部62c、支点部63c以及连接部64c。支点部63c以能够以与平行于厚度方向的中心轴为中心而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壳体2。连接部64c是大致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近似杆状的部件、且固定于支点部63c。第1接触部61c是与连接部64c的一个端部连接的近似平板状的部件。第1接触部61c配置于***孔21的下方,与***于***孔21的电线91的前端部接触。第2接触部62c具有与连接部64c的另一个端部连接的近似平板状的部件、以及从该部件向上方延伸的近似杆状的部件。第2接触部62c配置于操作部5c的下方。
图12示出了非接线状态的连接装置1c。另外,图13示出了接线状态的连接装置1c。图12所示的非接线状态下,操作部5c的上端部51在左右方向上未被压缩,操作部5c的突起部56卡止于壳体2的台阶部241。非接线状态的连接装置1c的第1接触部61c被电线91向下方按压时,如图13所示,连接部64c与支点部63c一起绕图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第2接触部62c向上方移动。另外,利用第2接触部62c的前端部将操作部5c的上端部51向移动路径24压出。由此,操作部5c相对于壳体2的卡止被解除,由弹性部件4的复原力使得可动部43向右斜上方移动,从而将电线91夹持于可动部43与端子部3之间。另外,操作部5c由可动部43顶起,从而上端部51以在左右方向上被压缩的状态而在移动路径24向上移动。
对于连接装置1c而言,也与图1举例所示的连接装置1一样,从电线91经由解除部6c向操作部5c间接地传递力而使得操作部5c移动,并使得弹性部件4从非接线状态向接线状态转变。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电线91相对于连接装置1c的连接。其结果,能够降低连接装置1c中的电线91的接线作业所需的时间和劳力。
图14和图15所示的连接装置1d中,操作部5d具有操作部主体50、连接部57以及接触部58。操作部主体50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近似柱状的部位。操作部主体50在移动路径24内沿上下方向移动。连接部57是从操作部主体50的下端部向下方延伸的近似板状的部位。连接部57位于比弹性部件4靠图中的里侧的位置。接触部58是从连接部57的下端部向图中的近前侧突出的近似平板状的部位。接触部58从连接部57的下端部向图中的右斜下方(即,随着在左右方向上向***孔21的趋近而朝向下方的方向)延伸并到达***孔21的下方。操作部主体50、连接部57以及接触部58例如是连成一体的部件。连接装置1d中未设置与图1所示的解除部6对应的部件。
图14示出了非接线状态的连接装置1d。另外,图15示出了接线状态的连接装置1d。在图14所示的非接线状态下,从操作部5d的操作部主体50向右侧突出的操作台阶部55d卡止于壳体2的台阶部241d。在非接线状态的连接装置1d中,操作部5d的接触部58被电线91向下方按压时,如图15所示,连接部57的下端部向图中的左侧(即,在左右方向上从***孔21离开的方向)移动,从而将操作台阶部55d相对于壳体2的卡止解除。其结果,利用弹性部件4的复原力使得可动部43向右斜上方移动,并将电线91夹持于可动部43与端子部3之间。另外,操作部5d被弹性部件4的可动部43顶起而在移动路径24向上移动。
对于连接装置1d而言,通过在端子部3与非接线状态的弹性部件4之间***电线91,从电线91向操作部5d直接传递力而使得操作部5d移动,并使得弹性部件4从非接线状态向接线状态转变。由此,与图1举例所示的连接装置1一样,能够容易地进行电线91相对于连接装置1d的连接。其结果,能够减少连接装置1d中的电线91的接线作业所需的时间和劳力。
在图16和图17所示的连接装置1e中,操作部5e与图14和图15所示的操作部主体50为相同形状。操作部5e在移动路径24内沿上下方向移动。另外,连接装置1e具有解除部6e。解除部6e具有支点部63e、连接部67以及接触部68。支点部63e、连接部67以及接触部68例如是连成一体的部件。
连接部67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近似板状的部位。连接部67位于比操作部5e和弹性部件4靠图中的里侧的位置。连接部67的上部与操作部5e在厚度方向上重叠,连接部67的下部从操作部5e的下端部向下方延伸。接触部68是从连接部67的下端部向图中的近前侧突出的近似平板状的部位。接触部68从连接部67的下端部向图中的右斜下方(即,随着在左右方向上向***孔21的趋近而朝向下方的方向)延伸并到达***孔21的下方。支点部63e是从连接部67的上下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向图中的近前侧突出的近似圆柱状的部位。支点部63e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操作部5e。具体而言,支点部63e***于设置在操作部5e的沿厚度方向延伸的贯通孔。
图16示出了非接线状态的连接装置1e。另外,图17示出了接线状态的连接装置1e。在图16所示的非接线状态下,从操作部5e向右侧突出的操作台阶部55e卡止于壳体2的台阶部241e。在非接线状态的连接装置1e中,解除部6e的接触部68被电线91向下方按压时,如图17所示,连接部67的下端部向图中的左侧(即,在左右方向上从***孔21离开的方向)移动,连接部67的上端部向图中的右侧移动。连接部67的上端部与壳体2接触而向右按压,由此使得操作部5e向左侧移动,并将操作台阶部55e相对于壳体2的卡止解除。由此,利用弹性部件4的复原力使得可动部43向右斜上方移动,将电线91夹持于可动部43与端子部3之间。另外,操作部5e被弹性部件4的可动部43顶起,并与解除部6e一起在移动路径24向上移动。
在连接装置1e中,通过在端子部3与非接线状态的弹性部件4之间***电线91,从电线91向操作部5e间接地传递力而使得操作部5e移动,并使得弹性部件4从非接线状态向接线状态转变。由此,与图1举例所示的连接装置1一样,能够容易地进行电线91相对于连接装置1e的连接。其结果,能够减少连接装置1e中的电线91的接线作业所需的时间和劳力。
在图18至图23所示的连接装置1f中,操作部5f具有操作部主体50f、接触部58f以及弹簧部59f。图20是图19中的XX-XX位置处的剖视图。图22是图21中的XXII-XXII位置处的剖视图。
操作部主体50f是与厚度方向大致垂直的近似平板状的部位。操作部主体50f的上端部固定于壳体2。操作部主体50f从固定于壳体2的上端部向图中的右斜下方(即,随着在左右方向上向***孔21的趋近而朝向下方的方向)延伸并到达***孔21的下方。操作部主体50f位于比弹性部件4靠图中的里侧的位置。
接触部58f是从操作部主体50f的下端部向图中的近前侧突出的近似平板状的部位。弹簧部59f在操作部主体50f的上端部与接触部58f之间从操作部主体50f向图中的里侧突出。弹簧部59f与壳体2的图中的里侧的侧壁26抵接。操作部主体50f从壳体2的图中的近前侧的侧壁26分离。该侧壁26与操作部主体50f之间的厚度方向上的距离比弹性部件4的可动部43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略小。操作部主体50f、接触部58f以及弹簧部59f例如为连成一体的部件。连接装置1f中,操作部5f不沿上下方向移动。另外,与图1所示的解除部6对应的部件未设置于连接装置1f。
图18示出了***孔封闭状态(即,初始状态)的连接装置1f。图19至图22示出了非接线状态的连接装置1f。图23示出了接线状态的连接装置1f。在图18所示的***孔封闭状态下,弹性部件4的可动部43位于比操作部5f的操作部主体50f靠上侧的位置。
连接装置1f中,如图19和图20所示,操作人员将一字螺丝刀等工具92从壳体2的上侧***,使工具92的前端部与弹性部件4的可动部43接触而向下方移动。弹性部件4的可动部43位于与操作部5f的操作部主体50f在厚度方向上重叠的位置。操作部主体50f被弹簧部59f的复原力向图19中的近前侧(即,图20中的左侧)按压,由此将弹性部件4的可动部43夹持于操作部主体50f与壳体2的近前侧的侧壁26(即,图20中的左侧的侧壁26)之间而形成为非接线状态。操作部5f在与非接线状态的弹性部件4接触的状态下将弹性部件4向壳体2按压,由此,将弹性部件4维持为非接线状态。换言之,弹性部件4由作用于可动部43与操作部主体50f及上述侧壁26之间的摩擦力维持为非接线状态。
非接线状态的连接装置1f中,如图21和图22所示,操作部5f的接触部58f被电线91向下方按压时,对弹簧部59f进行压缩、且使得操作部主体50f的下部向图22中的右侧略微移动(即,挠曲),从而使得操作部主体50f与弹性部件4的可动部43分离。或者,在操作部主体50f与可动部43接触的状态下,作用于操作部主体50f与可动部43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其结果,如图23所示,利用弹性部件4的复原力使得可动部43向图中的右斜上方移动,由此将电线91夹持于可动部43与端子部3之间。
连接装置1f中,通过将电线91***于端子部3与非接线状态的弹性部件4之间,力从电线91直接传递至操作部5f而使得操作部5f移动,并使得弹性部件4从非接线状态向接线状态转变。由此,与图1举例所示的连接装置1一样,能够容易地进行电线91相对于连接装置1f的连接。其结果,能够减少连接装置1f中的电线91的接线作业所需的时间和劳力。
对于上述连接装置1、1a~1f,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连接装置1中,优选地,位于第1位置、第2位置以及第3位置的操作部5的表面位于壳体2的表面中的比操作部5的周围区域靠壳体2的内部的位置,或者,与该区域大致处于同一平面上,但是,也可以形成为位于第1位置、第2位置以及第3位置的操作部5的一部分从壳体2的表面向外部突出。另外,操作部5也可以在与弹性部件4接触的状态下与弹性部件4连接。
例如,在连接装置1中,作为能够目视确认弹性部件4是否由操作部5维持为非接线状态的识别部,也可以设置具有与图8所示的构造不同的构造的识别部。例如,图5所示的移动路径24的上端部的内表面的颜色也可以设为与操作部5的上表面511的颜色、以及壳体2的上表面25的颜色不同的颜色。此时,如图5中的左侧所示,在操作部5位于第3位置的状态下,几乎无法从壳体2的上表面25目视确认移动路径24的内表面的颜色。另一方面,如图5中的右侧所示,在操作部5位于第2位置而维持非接线状态的状态下,能够容易地确认移动路径24的内表面的颜色。此时,移动路径24的上端部是上述识别部。
另外,在图24所示的例子中,壳体2中的移动路径24的凹部242的上侧的部位28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例如透明树脂)形成。该部位28(以下称为“光透过部28”。)如图24中的左侧所示,与位于第3位置的操作部5的上端部51在左右方向上对置。因此,操作人员能够借助光透过部28而目视确认位于第3位置的操作部5的上端部51。另一方面,如图24中的右侧所示,在操作部5位于第2位置的状态下,操作部5的上端部51位于比光透过部28靠下侧的位置。因此,操作人员几乎无法借助光透过部28而目视确认操作部5的上端部51。
即,在图24所示的例子中,在操作人员几乎无法借助光透过部28而目视确认操作部5的上端部51的情况下,判断为弹性部件4维持为非接线状态。另一方面,在操作人员能够借助光透过部28容易地目视确认操作部5的上端部51的情况下,判断为弹性部件4未处于非接线状态(即,处于***孔封闭状态或接线状态)。在图24所示的例子中,光透过部28和操作部5的上端部51是上述识别部。容易借助光透过部28而目视确认操作部5的上端部51中的与光透过部28在左右方向上对置的面,因此,优选以与周围的颜色(例如,移动路径24的上端部的内表面的颜色)不同的颜色进行着色。
另外,在图25所示的例子中,设置有随着操作部5沿上下方向的移动而转动的转动部件71。转动部件71例如是大致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近似杆状的部件。转动部件71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转动自如地与设置于壳体2的支点29连接。支点29在比操作部5的上端部51靠左右方向的内侧的位置处位于移动路径24的凹部242的上侧。支点29例如是沿厚度方向延伸的近似圆柱状的部位。转动部件71能够以支点29为中心而与垂直于厚度方向的面大致平行地转动。转动部件71的左右方向上的一个端部72转动自如地与操作部5的上端部51连接。
如图25中的左侧所示,在操作部5位于第3位置的状态下,转动部件71的操作部5侧的端部72(以下称为“连接端部72”。)位于比支点29靠上侧的位置。转动部件71的另一个端部73(以下称为“自由端部73”。)位于比支点29靠下侧的位置并从壳体2向斜下方突出。另一方面,如图25中的右侧所示,在操作部5位于第2位置而维持非接线状态的状态下,转动部件71的连接端部72位于比支点29靠下侧的位置。转动部件71的自由端部73位于比支点29靠上侧的位置并从壳体2向斜上方突出。因此,在操作人员从厚度方向观察连接装置1的情况下,如果转动部件71的自由端部73处于从壳体2向斜上方突出的状态,则判断为弹性部件4维持为非接线状态。在图25所示的例子中,转动部件71的自由端部73是上述识别部。
上述支点29的位置、以及转动部件71的连接端部72与操作部5的连接位置可以适当变更。例如,如图26中的左侧所示,支点29也可以配置于与位于第3位置的操作部5的上端部51在厚度方向上重叠的位置。此时,转动部件71的连接端部72位于比支点29靠上侧的位置。转动部件71的自由端部73位于比支点29靠下侧的位置、且与壳体2在厚度方向上重叠。因此,在操作人员从厚度方向观察连接装置1的情况下,无法目视确认转动部件71的自由端部73。另一方面,如图26中的右侧所示,在操作部5位于第2位置而维持非接线状态的状态下,转动部件71的连接端部72位于比支点29靠下侧的位置。转动部件71的自由端部73位于比支点29靠上侧的位置、且位于比壳体2的上表面25靠上侧的位置。换言之,转动部件71从壳体2的上表面25向上方突出。因此,在操作人员从厚度方向观察连接装置1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目视确认转动部件71的自由端部73。即,在图26所示的例子中,在操作人员能够从厚度方向观察连接装置1而目视确认转动部件71的自由端部73的情况下,判断为弹性部件4维持为非接线状态。在图26所示的例子中,转动部件71的自由端部73也是上述识别部。
对于连接装置1、1a~1f而言,利用电线91的前端部将解除部或操作部向下方按压,由此使得弹性部件4从非接线状态向接线状态转变,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形成为:将***于***孔21的电线91撬动而使得电线91的前端部向侧方移动,从而,利用电线91将解除部或操作部向侧方按压而使其移动。其结果,使弹性部件4挠曲的力被卸除,弹性部件4从非接线状态向接线状态转变。
或者,也可以形成为:利用***于端子部3与弹性部件4之间的电线91对解除部或操作部进行拉拽,从而,使弹性部件4挠曲的力被卸除,弹性部件4从非接线状态向接线状态转变。另外,也可以形成为:***于端子部3与弹性部件4之间的电线91与解除部或操作部的侧部摩擦而使得解除部或操作部转动,从而,使弹性部件4挠曲的力被卸除,弹性部件4从非接线状态向接线状态转变。
上述连接装置1、1a~1f可以在各种装置中用于连接电线。例如,连接装置1、1a~1f可以用于继电器插座或操作开关等。
上述实施方式和各变形例中的结构只要不彼此矛盾就可以适当组合。
虽然对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说明,但是,上述说明仅为示例而并未对本发明进行限定。因此,可以说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就能够实现多种变形、多种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
1、1a~1f 连接装置
2 壳体
3 端子部
4 弹性部件
5、5c、5d、5e、5f 操作部
6、6a、6b、6c、6e 解除部
24 移动路径
25 (壳体的)上表面
26 (壳体的)侧面
61、61b、61c 第1接触部
62、62c 第2接触部
63、63b、63c、63e 支点部
65 (解除部的)上端部
71 转动部件
73 (转动部件的)自由端部
91 电线
241、241d、241e 台阶部
511 (操作部的)上表面
513 (操作部的)侧面

Claims (7)

1.一种连接装置,其是连接电线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装置具有:
壳体;
导电性的端子部,其固定于所述壳体;
弹性部件,其安装于所述壳体,利用复原力而将电线按压于所述端子部并对该电线进行夹持;以及
状态维持部,其与所述弹性部件接触,将所述弹性部件的状态维持为与夹持所述电线的接线状态相比进一步挠曲的非接线状态,
将所述电线***于所述端子部与所述非接线状态的所述弹性部件之间,由此将力从所述电线直接或者间接地传递至所述状态维持部而使得所述状态维持部移动,并使得所述弹性部件从所述非接线状态向所述接线状态转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状态维持部在与所述非接线状态的所述弹性部件接触的状态下卡止于所述壳体的台阶部,由此将所述弹性部件的状态维持为所述非接线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状态解除部,在所述电线***于所述端子部与所述非接线状态的所述弹性部件之间时,将力从所述电线传递至该状态解除部,由此将所述状态维持部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卡止解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状态解除部具有:
支点部,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壳体;
第1接触部,其与所述电线接触;以及
第2接触部,其与所述状态维持部接触,
在***所述电线时将所述第1接触部向下方按压,由此使得所述状态解除部以所述支点部为中心而转动,所述第2接触部使得所述状态维持部向离开所述台阶部的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状态维持部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移动路径能够在与所述接线状态的所述弹性部件接触的第1位置、和与所述非接线状态的所述弹性部件接触的第2位置之间移动,
位于所述第1位置的所述状态维持部的表面位于比所述壳体的表面中的所述状态维持部的周围区域靠所述壳体的内部的位置、或者与所述区域处于同一平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识别部,利用该识别部能够目视确认所述弹性部件是否由所述状态维持部维持为所述非接线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是板簧。
CN201880034651.9A 2017-05-29 2018-05-22 连接装置 Active CN1106631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05230 2017-05-29
JP2017105230 2017-05-29
PCT/JP2018/019611 WO2018221312A1 (ja) 2017-05-29 2018-05-22 接続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63139A true CN110663139A (zh) 2020-01-07
CN110663139B CN110663139B (zh) 2021-01-22

Family

ID=64455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34651.9A Active CN110663139B (zh) 2017-05-29 2018-05-22 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633795B1 (zh)
JP (1) JP6675004B2 (zh)
CN (1) CN110663139B (zh)
WO (1) WO201822131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12747A (zh) * 2021-04-01 2021-07-13 呼伦贝尔安泰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扎兰屯热电厂 一种模块化近电预警***
CN113206399A (zh) * 2020-01-31 2021-08-03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连接组件、接线端子以及电子设备
CN113948883A (zh) * 2020-07-17 2022-01-18 欧姆龙株式会社 端子台以及端子台装置
CN117293571A (zh) * 2023-11-27 2023-12-26 宁波速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状态目视化管理的软线直插接线端子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2511B (zh) * 2018-05-08 2021-08-13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连接端子座、电气设备
WO2020218057A1 (ja) * 2019-04-25 2020-10-29 Idec株式会社 接続機器
JP7368100B2 (ja) * 2019-04-25 2023-10-24 Idec株式会社 接続機器
EP4184721A4 (en) * 2020-07-17 2024-07-24 Idec Corp CONNECTING DEVICE
EP4037104A1 (en) 2021-01-27 2022-08-03 Tyco Electronics France SAS Terminal block comprising a conductive bar with a lateral portion
US11444395B1 (en) 2021-04-01 2022-09-13 Dinkle Enterprise Co., Ltd. Terminal block with integral guiding structure
DE102021110757B3 (de) 2021-04-27 2022-05-05 Dinkle Electric Machinery (China) Co., Ltd. Anschlussblock mit elastischer Leiste
WO2023095687A1 (ja) * 2021-11-29 2023-06-01 Idec株式会社 接続機器および電子機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93869A (ja) * 2004-03-31 2005-10-20 Kyokuto Denki Kk 配線接続構造
JP2006019181A (ja) * 2004-07-02 2006-01-19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速結端子装置
CN106063038A (zh) * 2014-03-04 2016-10-26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电气接线端子
CN106575827A (zh) * 2014-08-19 2017-04-19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电连接端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90822U (ja) * 1992-05-08 1993-12-10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電線接続装置
JP3395540B2 (ja) * 1996-05-28 2003-04-14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電線接続端子
JP3357245B2 (ja) 1996-06-24 2002-12-16 サトーパーツ株式会社 プラグ、レセプタクル及びそれらを備える中継コネクタ
WO2002013319A1 (fr) 2000-08-04 2002-02-14 Omron Corporation Connecteur de fils
CN204348925U (zh) 2014-08-08 2015-05-20 威德米勒界面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用于导体的弹簧力夹子
DE102014119030A1 (de) 2014-12-18 2016-06-23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Anschlussklemme
WO2017207429A2 (de) 2016-05-30 2017-12-07 Weidmüller Interface GmbH & Co. KG Federkraftklemme für leiter
CN106067608B (zh) 2016-08-16 2018-06-01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锁线的快锁插头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93869A (ja) * 2004-03-31 2005-10-20 Kyokuto Denki Kk 配線接続構造
JP2006019181A (ja) * 2004-07-02 2006-01-19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速結端子装置
CN106063038A (zh) * 2014-03-04 2016-10-26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电气接线端子
CN106575827A (zh) * 2014-08-19 2017-04-19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电连接端子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06399A (zh) * 2020-01-31 2021-08-03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连接组件、接线端子以及电子设备
CN113948883A (zh) * 2020-07-17 2022-01-18 欧姆龙株式会社 端子台以及端子台装置
CN113112747A (zh) * 2021-04-01 2021-07-13 呼伦贝尔安泰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扎兰屯热电厂 一种模块化近电预警***
CN117293571A (zh) * 2023-11-27 2023-12-26 宁波速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状态目视化管理的软线直插接线端子
CN117293571B (zh) * 2023-11-27 2024-02-02 宁波速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状态目视化管理的软线直插接线端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33795A4 (en) 2021-03-03
WO2018221312A1 (ja) 2018-12-06
JP6675004B2 (ja) 2020-04-01
EP3633795B1 (en) 2023-02-15
CN110663139B (zh) 2021-01-22
JPWO2018221312A1 (ja) 2019-06-27
EP3633795A1 (en) 2020-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63139B (zh) 连接装置
TWI418101B (zh) 終端單元
JP2018160467A (ja) 導体接続端子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
JP7178956B2 (ja) 接続方法、接続構造および接続端子組立体
WO2009133850A1 (ja)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US7399190B2 (en) Connecting device
WO2011068113A1 (ja) 速結端子装置
JP2012048983A (ja) 配線器具
JP6648046B2 (ja) 接続機器
JP5909586B1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08475865B (zh) 基板连接构造
KR100818629B1 (ko) 위치확보부재를 포함하는 커넥터 어셈블리
JP2006066223A (ja) 速結端子装置
JP2020181716A (ja) 接続機器
TWI824844B (zh) 連接裝置及電子裝置
JP2020181714A (ja) 接続機器
JP7368100B2 (ja) 接続機器
JP2006216433A (ja) コネクタ
JP6195797B2 (ja) コネクタ
JP2019129054A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6100421B2 (ja) 基板接続構造
JP3637845B2 (ja) 配線器具
JP2020181715A (ja) 接続機器
JP6100430B2 (ja) 基板接続構造
WO2014129277A1 (ja) 室内照明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