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74321A - 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74321A
CN110574321A CN201980001628.4A CN201980001628A CN110574321A CN 110574321 A CN110574321 A CN 110574321A CN 201980001628 A CN201980001628 A CN 201980001628A CN 110574321 A CN110574321 A CN 1105743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ransmission
cbgs
cbg
retransmitted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162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74321B (zh
Inventor
朱亚军
洪伟
高凌宇
李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ation of CN1105743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743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743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743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4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3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接收CBG的传输反馈;基于所述传输反馈,发送传输块TB,其中,一个所述TB包括:重传CBG和初传CBG。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领域但不限于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传输块(Transmission Block,TB)是物理层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而一个所述TB又包括多个码块(Code Block,CB);多个CB又可以划分到不同的码块组(Code Block Group,CBG)。
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以CBG为单位进行接收反馈,若接收端对某一个CBG中的一个或多个CB接收失败,则需要重传对应的CBG;但是研究发现,现有技术中CBG重传存在着占用的资源多、资源有效利用率低或者传输延时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CBG的传输反馈;
基于所述传输反馈,发送TB,其中,一个所述TB包括:重传CBG和初传CBG。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中,包括:
发送CBG的传输反馈;
接收基于所述传输反馈发送的TB,其中,一个所述TB包括:重传CBG和初传CBG。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CBG的传输反馈;
第一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传输反馈,发送TB,其中,一个所述TB包括:重传CBG和初传CBG。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发送CBG的传输反馈;
第二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基于所述传输反馈发送的TB,其中,一个所述TB包括:重传CBG和初传CBG。
本申请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收发器;
存储器;
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收发器及存储器连接,配置为通过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控制所述收发器的收发,并能够实现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后,能够实现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重传发送方在接收到CBG的传输反馈之后,发送的TB可以同时包含重传CBG和初传CBG,如此,当重传CBG没有占满整个TB的CB时,该TB的剩余CB可以用于初传CBG,如此,相当于TB中有剩余CB的纯重传TB,可以节省传输资源,减少重传所消耗的资源,提升资源有效利用率。与此同时,不需要等到足够占据一个TB的重传CBG再进行重传,从而提升了重传速率。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种TB、CB及CBG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4为一种组成TB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种基于TB的重传示意图;
图6为一种基于CBG的重传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时携带有重传CBG和初传CBG的组成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同时携带有重传CBG和初传CBG的组成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隐性指示基站下发的传输反馈的接收状况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同时携带有重传CBG和初传CBG的组成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同时携带有重传CBG和初传CBG的组成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同时携带有重传CBG和初传CBG的组成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携带有二次重传CBG的TB组成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无线通信***是基于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的通信***,该无线通信***可以包括:若干个终端10以及若干个基站20。
其中,终端10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终端10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终端10可以是物联网终端,如传感器设备、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物联网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固定式、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装置。例如,站(Station,STA)、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远程终端(remote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装置(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终端)。或者,终端10也可以是无人飞行器的设备。或者,终端10也可以是车载设备,比如,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行车电脑,或者是外接行车电脑的无线通信设备。或者,终端10也可以是路边设备,比如,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路灯、信号灯或者其它路边设备等。
基站20可以是无线通信***中的网络侧设备。其中,该无线通信***可以是***移动通信技术(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4G)***,又称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或者,该无线通信***也可以是5G***,又称新空口(new radio,NR)***或5G NR***。或者,该无线通信***也可以是5G***的再下一代***。其中,5G***中的接入网可以称为NG-RAN(New Generation-Radio Access Network,新一代无线接入网)。
其中,基站20可以是4G***中采用的演进型基站(eNB)。或者,基站20也可以是5G***中采用集中分布式架构的基站(gNB)。当基站20采用集中分布式架构时,通常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 unit,CU)和至少两个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集中单元中设置有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的协议栈;分布单元中设置有物理(Physical,PHY)层协议栈,本申请实施例对基站20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加以限定。
基站20和终端10之间可以通过无线空口建立无线连接。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该无线空口是基于***移动通信网络技术(4G)标准的无线空口;或者,该无线空口是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5G)标准的无线空口,比如该无线空口是新空口;或者,该无线空口也可以是基于5G的更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标准的无线空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10之间还可以建立E2E(End to End,端到端)连接。比如车联网通信(vehicle to everything,V2X)中的V2V(vehicle to vehicle,车对车)通信、V2I(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车对路边设备)通信和V2P(vehicle to pedestrian,车对人)通信等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无线通信***还可以包含网络管理设备130。
若干个基站20分别与网络管理设备130相连。其中,网络管理设备130可以是无线通信***中的核心网设备,比如,该网络管理设备130可以是演进的数据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中的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或者,该网络管理设备也可以是其它的核心网设备,比如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公用数据网网关(Public Data Network GateWay,PGW)、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单元(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PCRF)或者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HomeSubscriber Server,HSS)等。对于网络管理设备130的实现形态,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重传发送端,包括:
步骤S110:接收CBG的传输反馈;
步骤S120:基于所述传输反馈,发送TB,其中,一个所述TB包括:重传CBG和初传CBG。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在接收到CBG的传输反馈之后,就知道哪些CBG需要重传。
该数据传输方法可应用于重传发送端中,该重传发送端可为基站或终端。例如,当所述重传发送端为基站时,则重传接收端可为终端;当所述重传发送端为终端时,则重传接收端可为基站。此处,所述重传发送端即为所述TB的发送端,又可以称之为数据发送端。重传接收端,即为所述TB的接收端,又可以称为数据接收端。
在步骤S120中进行CBG的重传时,发送的一个TB中既可以包括重传CBG,也可以包括初传CBG;如此,不再是一个TB仅能够包括重传CBG或者初传CBG,解决了重传CBG不能占满一个TB时导致的资源浪费现象,减少了重传CBG所需的资源,提升了资源有效利用率;相对于等到足够一个TB的重传CBG在进行重传,提升了重传速率。
图3所示为TB、CB及CBG之间的关联关系示意图。
一个TB可包括:多个CB,多个CB可以划分到不同的CBG中。整个TB可以包括一个循环冗余校验码(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
在图3中一个TB被划分成了三个CBG,分别是CBG0、CBG1及CBG2。
在具体实施例中,一个TB所包含的CBG的数量是可变的。例如,每个TB可能的最大CBG数量为2、4、6或8个。
在进行数据传输之前,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进行CBG的划分:
将CB分组为CBG时,首先应确定CBG数量与传输块尺寸(TBS),从而进一步确定CBG中的CB数量;
对于给定尺寸的TB的给定数量的CBG,每个CBG的CB数应尽可能均匀。例如,任何两个CBG所包含CB的数量差为0或1;或者,任意两个相邻CBG所包含CB的数量差0或1。
图4所示为TB处理方法,包括:
对于每个TB,为每个TB添加CRC;
码块分割;
为CB添加CRC;
送入编码器。
参考图5所示,如果一个TB中出现了一个或多个CB接收错误时,若按照TB进行重传,则整个TB都需要进行重传。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TB划分为多个CBG后,不再采用单个比特进行整个TB的传输反馈。例如,不再是利用一个比特进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HARQ)确认符(ACK)反馈比特反馈一个TB。HARQ-ACK反馈比特数量根据配置的CBG数量来确定,其每个反馈比特单独针对每个CBG进行反馈,即接收端若是没有正确接收到某个TB,仅对接收错误的CBG反馈NACK,发送端也只需要对传输错误的那些CBG中的CB进行重传,不需要再次将整个TB进行重传。该基于CBG的HARQ-ACK反馈可以通过配置CBG尺寸来平衡重传效率和反馈成本。
如图6所示,基于CBG的重传可包括:
若一个CBG出现了接收错误的CB,则以CBG为单位仅进行有接收错误的CBG的重传。在图6中仅需重传CBG0至CBG3中的CBG0及CBG3。
在一些实施例中,携带有重传CBG的TB与重传CBG对应的初传CBG所在的TB所包含的CBG数目相同。如此,重传接收端就可以根据这种规定确定出同时包含有重传CBG和初传CBG的TB所包含的CBG数目。但是为了简化接收端的解码,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所述TB包含的CGB数目相同。
一个所述TB所包含的重传CGB与所述重传CGB所对应的初传CGB的调制编码策略(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和/或码率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TB所包含的重传CBG和该重传CBG所对应的初传CBG是具有相同的MCS和码率的。
如此,重传接收端可以基于初传CBG的解码参数来解码对应的重传CBG。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TB所包含的CBG需要为偶数,如此在总要保持一个TB仅能包括偶数个CBG的情况,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提升兼容性,一个所述TB包含偶数个所述重传CBG和偶数个所述初传CBG;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所述TB包含奇数个所述重传CBG和奇数个所述初传CBG。
当一个所述TB包含偶数个所述重传CBG和偶数个所述初传CBG时,若需要传输的重传CBG为奇数个,所述TB包含的两个相同的重传CBG,即需重传的CBG中的一个被复制一遍。两个相同的重传CBG可以为:重传CBG中的任意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相同的重传CBG为:奇数个所述重传CBG中的预定位置的重传CBG。
如此,若出现重传CBG为奇数个,通过重传其中一个重传CBG,使得同时包含有重传CBG和初传CBG的TB包含了偶数个重传CBG。与此同时,由于一个TB所包含的CBG为偶数个,减去偶数个重传CBG,如此,一个TB所包含的初传CBG也为偶数个。
被重复的CBG可为重传CBG中的任意一个,例如,重传CBG中的首个重传CBG。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相同的重传CBG为:奇数个所述重传CBG中最后一个所述重传CBG。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TB为上行发送TB时,基于所述TB所携带的重传CBG数目与加扰序列的对应关系,加扰基于所述重传反馈及上行控制信息UCI生成的第一校验比特序列,得到加扰信息;
上行发送所述UCI和所述加扰信息,其中,所述UCI和所述加扰信息,用于向基站指示所述TB中所包含的重传CBG数目。所述第一校验比特序列可为:终端利用循环冗余校验(CRC)对接收到重传反馈及所述UCI进行校验生成的校验比特序列。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会根据所述TB携带的重传CBG数目与加扰序列的对应关系,选择对应的加扰序列对所述CRC等第一校验比特序列进行加扰,从而得到了所述加扰信息。
终端向基站发送所述UCI及所述加扰信息,相当于隐含指示了所述TB所携带重传CBG数目。
终端在发送TB时,可能该TB中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重传反馈指示需要重传的CBG。在本实施例中,终端会根据该TB携带的重传CBG数目(即重传CBG的个数)与加扰序列的对应关系,采用与该TB携带重传CBG数目对应的加扰序列,加扰所述UCI及所述重传反馈,得到加扰信息,并发送加扰后的UDI和所述加扰信息。
如此,基站接收到UDI和所述加扰信息之后,会利用加扰序列解扰所述加扰信息,会得到解扰之后的第二校验比特序列。若有Y个加扰序列则可能得到Y个第二校验比特序列;Y可为正整数;
与此同时,基站会根据自身存储的重传反馈及接收到的UDI生成第三校验比特序列,若第三校验比特序列。
当Y个第二校验比特序列中有一个与所述第三校验比特序列逐个比特匹配成功,则可认为所述加扰信息解扰成功。
进一步,基站将根据解扰正确该加扰信息的加扰序列为与重传CBG数据建立有对应关系的加扰序列,则基站可以根据该对应关系,知道所述TB包含的重传CBG数目。如此,根据该重传CBG数目解扰所述TB。
具体的如,当基站知道了所述重传CBG数目之后,根据重传反馈确定出重传备选组合。
其中,所述重传备选组合包括:所述TB包含的所述重传CBG所对应初传CBG的组合;所述重传备选组合用于解码所述TB。例如,每一个重传CBG都有其对应的初传CBG;该初传CBG是被重传的CBG第一次被传输的CBG。若重传CBG数目指出了一个TB所包含的重传CBG数目,如此,可以从按照所述重传CBG数目,组合之前接收的初传CBG,得到所述重传备选组合,然后基于这些重传备选组合的初传CBG的MCS及码率来解码该TB,以提升该TB的解码成功率。
例如,在一个TB共包含4个CBG,所述重传CBG数目指示为一个TB包含了2个重传CBG;重传接收端在接收该TB之前接收了4个CBG;重传接收端会将之前接收的4个CBG中的任意两个进行组合。假设之前接收的4个CBG,分别是CBG a、CBG b、BG c、CBG d;则两两组合得到如下重传备选组合:
CBG a、CBG b;
CBG b、CBG c;
CBG c、CBG d;
CBG a、CBG c;
CBG a、CBG d;
CBG b、CBG d。
如此,利用一个备选重传组合进行一次盲解,若解码成功,则说明是重传发送端采用对应的备选重传组合发送的TB,否则利用下一个重传备选组合进行解码,直到解码成功或者遍历完所有的重传备选组合。
具体地,利用对应的备选重传组合进行解码包括:利用重传备选组合中所对应的CBG的MCS进行TB的解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正确解扰加扰信息的加扰序列不是与重传CBG数目建立有对应关系的加扰序列,则基站会将该TB视为初传TB;此处的初传TB为携带的CBG全部为初传CBG的TB。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TB为下行接收TB时,发送基站下发DCI;所述DCI包含:所述TB中所述重传CBG的重传信息和/或所述初传CBG的初传信息;其中,所述重传信息包括:重传CBG数目和/或重传CBG位置;所述初传信息包括:初传CBG数目和/或初传CBG位置。
如此,如果TB为下行接收TB时,终端会接收到基站下发DCI解码同时包含重传CBG和初传CBG的TB,简化重传接收端的解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加扰信息可为CRC。
此处的所述UCI和所述加扰信息,可是在同时携带有重传CBG和初传CBG的TB上传之前上传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重传CBG包括:第m次重传的重传CBG和第n次重传的重传CBG,其中,m和n不相等,且m为正整数;n为正整数。
在本实施例中,m和n可以不相等,即表明一个TB携带的重传CBG所对应的重传次数可以不同。例如,一个TB包含的重传CBG可以是第1次重传的重传CBG,也可以是第2次重传的重传CBG。
在一些实施例中,m和n的具体取值不大于最大重传次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所述TB包含的重传CBG位于初传CBG之前。
为了简化接收端的解码,同时包含重传CBG和初传CBG的TB,会将重传CBG集中分布在一个TB的前方。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重传CBG和初传CBG间隔分布在一个TB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TB为下行接收TB时,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DCI中包含所述重传CBG的重传信息和/或所述初传CBG的初传信息;
其中,所述重传信息包括:重传CBG数目和/或重传CBG位置;
所述初传信息包括:初传CBG数目和/或初传CBG位置。
该发送的DCI可以用于供重传接收端(例如,终端)进行同时包含有重传CBG和初传CBG的TB的解码。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重传接收端中,包括:
步骤S210:发送码块组CBG的传输反馈;
步骤S220:接收基于所述传输反馈发送的传输块TB,其中,一个所述TB包括:重传CBG和初传CBG。
本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重传接收端。该重传接收端可以为基站或终端。例如,当所述重传接收端为基站时,则重传发送端可为终端;当所述重传接收端为终端时,则重传发送端可为基站。
根据前一个TB的接收状况,发送CBG的传输反馈,例如,一个CBG对应一个反馈比特,该反馈比特具有“0”及“1”两个比特值,可以分别用于指示接收成功和接收失败两种接收状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的TB可能同时包含重传CBG和初传CBG。如此,重传CBG不足以占用一个TB时,该TB内的空闲传输资源可以用于初传CBG的传输,从而减少资源浪费,可减少重传所消耗的资源,并减少了等到能够组成一个TB的多个重传CBG一起重传,可以减少重传延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传输反馈,确定所述TB包含的所述重传CBG;
根据所述TB包含的CBG数目及所述重传GBG,确定所述TB包含的所述初传CBG。
在本申请中重传接收端,会根据自身反馈的传输反馈,确定出当前接收的TB中包含哪些重传CBG,基于与这些重传CBG对应的初传CBG进行重传CBG的解码,从而可以简化解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不同次传输的TB所包含的CBG数目一定,一但重传CBG确定了,则该TB中初传CBG的数目为该TB所包含的总CBG数目减去重传CBG数目即可。
在解码出重传CBG之后,再结合接收到的TB的尺寸,结合CBG所包含CB需满足的规则,解码该TB中的初传CBG,如此重传接收端可以正确解码同时包含重传CBG和初传CBG的TB。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重传CBG的初传CBG的调制编码策略或者码率,解码所述重传CBG。
重传CBG的初传CBG和该重传CBG具有相同的MCS或者码率,故可以基于同样的MCS进行该重传CBG的解码。
一个所述TB包含偶数个所述重传CBG和偶数个所述初传CBG;
或者,
当需要传输的重传CBG为奇数个时,所述TB包含奇数个所述重传CBG和奇数个所述初传CBG。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一个所述TB包含偶数个所述重传CBG和偶数个所述初传CBG时,若所述重传反馈指示重传CBG的数目为奇数个,确定所述TB包含两个相同的重传CBG。
一个所述TB包含偶数个所述重传CBG和偶数个所述初传CBG时,若根据重传反馈指示的CBG为奇数个,重传接收端会自动认定TB中包含偶数个重传CBG,且形成偶数个重传CBG是因为其中一个重传CBG被重复传输了,如此,被重复传输的重传CBG为两个相同的CBG,该两个相同的重传CBG可以为TB所包含重传CBG中的任意一个,或指定位置处的一个。例如,两个相同的重传CBG为该TB中的第1个重传CBG、最后一个重传CBG或者中间位置处的CBG。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个所述TB包含偶数个所述重传CBG和偶数个所述初传CBG时,若所述重传反馈指示重传CBG数目为奇数个,确定所述TB包含两个相同的重传CBG,包括:
一个所述TB包含偶数个所述重传CBG和偶数个所述初传CBG时,若所述重传反馈指示重传CBG数目为奇数个,确定所述TB中最后一个重传CBG重复传输了两次。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相同的CBG为一个TB所携带的重传CBG中的最后一个重传CBG。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TB为下行接收TB时,接收上行控制信息UCI和加扰信息;
利用加扰序列解扰所述加扰信息,得到第二校验比特序列;
根据存储的所述重传反馈及所述UCI,得到第三校验比特序列;
当至少有一个所述第二校验比特序列与所述第三校验比特序列一致时,确定所述加扰信息正确解扰;
当正确解扰所述加扰信息的加扰序列是与重传CBG数目建立有对应关系的加扰序列时,根据正确解扰所述加扰信息的加扰序列,确定出TB所包含的重传CBG数目;
根据所述重传CBG数目,解扰所述TB。
例如,与重传CBG数目建立有对应关系的加扰序列,有加扰序列1至加扰序列M;若正确解扰所述加扰信息的加扰序列为加扰序列1至加扰序列M中一个,则根据正确加扰所述加扰信息的解扰序列与重传CBG数目的对应关系,确定出了接收到TB中所包含的重传CBG数目;再基于该重传CBG数据解码所述TB。M可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具体地如,所述根据所述重传CBG数目,解扰所述TB,包括:
根据重传CBG数目,确定重传备选组合,其中,所述重传备选组合包括:所述TB包含的所述重传CBG所对应初传CBG的组合;
基于所述重传备选组合,解码所述TB。
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正确解扰所述加扰信息的加扰序列不是与重传CBG数目建立有对应关系的加扰序列时,确定接收到TB包含的所有CBG均为初传CBG。
例如,正确解扰所述UCI的加扰序列为所述加扰序列1至加扰序列M之外的加扰序列X,则认为当前接收的TB不包含重传CBG,是一个初传TB。
此处的加扰可以采用循环加扰方式,得到加扰信息和第二加扰信息均可为CRC。
然后比对加扰信息和第二加扰信息,若第二加扰信息和加扰信息相同,则说明终端正确接收了传输反馈,此时,基站可以直接基于自身发送的传输反馈进行同时携带有重传CBG和初传CBG的TB的解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基站下发的多个重传反馈,则根据,每一个重传反馈结合所述UCI会生成一个第二加扰信息,在进行加扰信息和第二加扰信息匹配时,若有一个第二加扰信息与一个所述加扰信息匹配成功,则认定加扰信息和第二加扰信息匹配成功,则可以直接根据传输反馈解码所述TB。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加扰信息和所述加扰信息不匹配时,根据所述UCI携带的重传CBG数目,确定重传备选组合,其中,所述重传备选组合包括:所述TB包含的所述重传CBG所对应初传CBG的组合;
基于所述重传备选组合,解码所述TB。
当第二加扰信息和第二加扰信息不匹配时,由于所述UCI会携带重传CBG数目,然后根据重传CBG数据可以将前一个TB的CBG进行组合,得到重传备选组合。
在解码时,遍历每一种重传备选组合进行所述TB的解码,直至所述TB被正确解码。例如,所述重传备选组合具有两种备选组合,利用备选组合1没有正确解码所述TB,则利用备选组合2进行TB中重传CBG的解码。
例如,UCI指示重传CBG为1个,而前一个TB包括M个CBG,则该重传备选组合为M个,遍历这M个重传备选组合,解码所述TB。
例如,UCI指示重传CBG为N个,而前一个TB包括M个CBG,则该重传备选组合为M个,则一个重传备选组合包括M个CBG中的N个不同的CBG。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TB为下行接收TB时,接收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DCI中包含:所述TB中所述重传CBG的重传信息和/或所述初传CBG的初传信息;其中,所述重传信息包括:重传CBG数目和/或重传CBG位置;所述初传信息包括:初传CBG数目和/或初传CBG位置;
根据所述DCI解码所述TB。
此时重传发送端为基站,重传接收端为终端,基站会通过DCI下发重传信息和/或初传信息,如此,终端可以根据DCI解码接收到的TB,简化了终端的解码。
如图8所示,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中,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110,被配置为接收码块组CBG的传输反馈;
第一发送模块120,被配置为基于所述传输反馈,发送传输块TB,其中,一个所述TB包括:重传CBG和初传CBG。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收模块110和第一发送模块120可为程序模块;所述程序模块被处理器执行后,能够实现CBG的传输反馈及同时携带有重传CBG和初传CBG的TB。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收模块110和第一发送模块120可为软硬结合模块,所述软硬结合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可编程阵列;所述可编程阵列包括但不限于复杂可编程阵列或者现场可编程这列。
在还有一些实施中,所述第一接收模块110和第一发送模块120可为纯硬件模块;所述纯硬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专用集成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所述TB包含的CGB数目相同;和/或,一个所述TB所包含的重传CGB与所述重传CGB所对应的初传CGB的调制编码策略和/或码率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所述TB包含偶数个所述重传CBG和偶数个所述初传CBG;或者,一个所述TB包含奇数个所述重传CBG和奇数个所述初传CBG。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一个所述TB包含偶数个所述重传CBG和偶数个所述初传CBG时,若需要传输的重传CBG为奇数个,所述TB包含的两个相同的重传CBG,其中,两个相同的重传CBG为:奇数个所述重传CBG中的预定位置的重传CBG。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相同的重传CBG为:奇数个所述重传CBG中最后一个所述重传CBG。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加扰模块,被配置为根据TB所携带的重传CBG数目与加扰序列对对应关系,加扰基于所述重传反馈及上行控制信息UCI生成的第一校验比特序列,得到加扰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120,被配置为上行发送所述UCI和所述加扰信息,其中,所述UCI及所述加扰信息,用于向基站指示所述TB中所包含的重传CBG数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TB为下行接收TB时,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DCI中包含所述重传CBG的重传信息和/或所述初传CBG的初传信息;其中,所述重传信息包括:重传CBG数目和/或重传CBG位置;所述初传信息包括:初传CBG数目和/或初传CBG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重传CBG包括:第m次重传的重传CBG和第n次重传的重传CBG,其中,m和n不相等,且m为正整数;n为正整数。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所述TB包含的重传CBG位于初传CBG之前。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210,被配置为发送码块组CBG的传输反馈;
第二接收模块220,被配置为接收基于所述传输反馈发送的传输块TB,其中,一个所述TB包括:重传CBG和初传CBG。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送模块210和所述第二接收模块220可为程序模块;所述程序模块被处理器执行后,能够实现CBG的传输反馈的发送及同时携带有重传CBG和初传CBG的TB的接收。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送模块210和所述第二接收模块220可为软硬结合模块,所述软硬结合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可编程阵列;所述可编程阵列包括但不限于复杂可编程阵列或者现场可编程这列。
在还有一些实施中,所述第二发送模块210和所述第二接收模块220可为纯硬件模块;所述纯硬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专用集成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传输反馈,确定所述TB包含的所述重传CBG;
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TB包含的CBG数目及所述重传GBG,确定所述TB包含的所述初传CBG。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解码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重传CBG的初传CBG的调制编码策略或者码率,解码所述重传CBG。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所述TB包含偶数个所述重传CBG和偶数个所述初传CBG;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所述TB包含奇数个所述重传CBG和奇数个所述初传CBG。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当一个所述TB包含偶数个所述重传CBG和偶数个所述初传CBG时,若所述重传反馈指示重传CBG的数目为奇数个,确定所述TB包含两个相同的重传CBG。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确定模块,被配置为一个所述TB包含偶数个所述重传CBG和偶数个所述初传CBG时,若所述重传反馈指示重传CBG数目为奇数个,确定所述TB中最后一个重传CBG重复传输了两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收模块220,还配置为当所述TB为下行接收TB时,接收上行控制信息UCI和加扰信息;
所述装置还包括:
解扰模块,被配置为利用加扰序列解扰所述加扰信息,得到第二校验比特序列;
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存储的所述重传反馈及所述UCI,得到第三校验比特序列;
匹配确认模块;当至少有一个所述第二校验比特序列与所述第三校验比特序列一致时,确定所述加扰信息正确解扰;
第四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当正确解扰所述加扰信息的加扰序列是与重传CBG数目建立有对应关系的加扰序列时,根据正确解扰所述加扰信息的加扰序列,确定出TB所包含的重传CBG数目;
第二解码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重传CBG数目,解扰所述TB。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解码模块,被配置为根据重传CBG数目,确定重传备选组合,其中,所述重传备选组合包括:所述TB包含的所述重传CBG所对应初传CBG的组合;基于所述重传备选组合,解码所述TB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五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当正确解扰所述加扰信息的加扰序列不是与重传CBG数目建立有对应关系的加扰序列时,确定接收到TB包含的所有CBG均为初传CBG。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收模块220,还配置为当所述TB为下行接收TB时,接收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DCI中包含:所述TB中所述重传CBG的重传信息和/或所述初传CBG的初传信息;其中,所述重传信息包括:重传CBG数目和/或重传CBG位置;所述初传信息包括:初传CBG数目和/或初传CBG位置;
所述装置还包括:
解码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DCI解码所述TB。
以下结合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几个具体示例:
示例1:
本示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新无线(New Radio,NR)***中。
本示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在同一TB中支持基于CBG的重传数据与初传数据同时传输的方法。
当接收方接收到的数据存在错误,在HARQ重传时将重传的数据和新传的数据合并成一个TB进行传输。应用此方案,可以在重传数据较少的情况下将剩余的资源用来传输新数据,从而提高传输效率。
本示例提出一套完整的基于CBG的重传数据与初传数据同时传输的方法,即重传接收端将重传数据和初传数据合并在一个TB中进行发送,并提出了对于上下行链路传输,均需要满足以下两个限制条件:
每一次传输数据时总的CBG个数相同;
重传CBG采用与该重传CBG的初传CBG的调制编码策略以及码率相同,使得重传的每个CBG与初传中对应的CBG完全相同。
进一步地,为了保持R15协议中CBG个数只能配置为偶数的后向兼容性,当重传的CBG个数为奇数时,重传发送端采用将重传的最后一个CBG重复发送的方案来保证新数据划分偶数个CBG。
对于应用此方案的上行链路传输,终端采用隐式加扰的方法,并且在UCI中携带接收到的应该重传的CBG数目,使得基站可以判断终端对自己所发送的CBGTI是否接收正确从而重传自己想要的数据。
示例2: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NR***中基于CBG的重传数据和初传数据同时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将HARQ重传数据和初传数据合并成一个TB进行传输。
当该方法应用于上行链路(Uplink,UL)和下行链路(Downlink,DL)中传输时,需要满足一定的限制条件:
每个TB传输数据时所包含的CBG个数相同;重传CBG采用该重传CBG的初传CBG的调制编码策略以及码率。
对于上行链路,另外采用隐式加扰的方式以及终端在UCI中携带接收到的应该重传的CBG数目。
同时,为了满足与协议的后向兼容性,对于重传的CBG个数为奇数的情况,重传发送端仅将重传的最后一个CBG重复发送,实现TB总所包含的重传CBG的个数为偶数个。
在NR的下行链路中,gNB作为重传发送端,向终端进行初始数据的传输,终端接收到数据后,对接收错误CB所在的CBG在PUCCH中进行反馈。
gNB接收到反馈之后进行错误CBG的重传和新数据的初始传输,此时在DCI中采用CBGTI对重传CBG进行指示,其中,DCI中的NDI依旧采用一位指示整个TB是否存在重传数据。
在NR***的上行链路中,终端作为重传发送端,向gNB进行初始数据的传输,当gNB接收到数据后,在向终端传输的DCI中携带CBGTI,对接收错误CB所在的CBG指示需要重传的CBG,其中,DCI中的NDI依旧采用一位指示整个TB是否需要重传。
终端接收到CBGTI按照相应指示,再向gNB进行错误CBG的重传和新数据的初始传输。
假设TB被分为15个CB,组成4个CBG。若想要将此方案应用于上下行链路中,需要加入以下的限制条件:
每一次传输数据时总的CBG个数相同;
重传CBG采用与其对应的初传CBGC采用相同的调制编码策略以及码率,使得重传的每个CBG与初传中对应的CBG完全相同。
在DL中,当对应的CBGTI(一种CBG的传输反馈)位置“1”时,表示此次传输中该CBG进行了重发,置“0”时表示该CBG没有发送。
在这种重传CBG和初传CBG携带在一个TB中一起传输的情况下,仍可以保留R15协议中CBGTI的功能。
参考图10所示,当gNB向终端(UE)进行初始数据传输后,终端对gNB在PUCCH上进行多位反馈,gNB再次对终端接收错误数据和新数据的合并发送,即在一个TB内同时携带有重传CBG和初传CBG;重传CBG携带重传数据,初传CBG携带新传数据。在具体的实现中,基站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下发CBGT1和新传数据指示(NewData Indicator,NDI)。
参考图11所示,当UE向终端gNB进行初始数据传输后,gNB对终端的传输在PDCCH上的DCI进行多位反馈,终端再次对基站接收错误的数据和新数据的合并发送,即在一个TB内同时携带有重传CBG和初传CBG;重传CBG携带重传数据,初传CBG携带新传数据。在具体的实现中,基站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下发CBGT1和新传数据指示(New Data Indicator,NDI)。该DCI可包括:NDI和CBGTI。
进一步地的UE可以通过DUI加扰的方式,隐性传输对基站下发的CBGTI的接收状况进行反馈。
参考图12及图13所示,当终端(UE端)接收到一串比特序列时,gNB发送的DCI中的CBGTI字段应该为1001,所以终端知道此时gNB重新发送了2个CBG:CBG0与CBG3,与自己之前反馈的内容相同,是自己想要重新收到的之前接收失败的CBG。由于重传的CBG尺寸是与初传相同的,所以终端知道初传中CBG0与CBG3的具体的比特位数(假设为M),它将接收到的这串比特序列的前M位认为是重新传输的CBG内容。
又由于每一次合并传输的总CBG个数不变,终端知道自己此次TB,还是应该接收与初传相同的CBG个数相同,均是4个。而已经有2个是上一次的重传CBG了,所以认定后面的比特序列是2个新的CBG。
对于初传CBG划分,可以根据总的新数据的长度(总TB长度减去重传数据长度)以及初传CBG的个数计算。
该方案中新数据速率匹配之前与之后的CB长度以及CBG长度不一定与前部分重传数据相同。
对于新数据CB的划分,重传接收端将根据新数据的尺寸按照协议中划分CB的方式进行划分,划分方法gNB与终端会知道相同的CBG划分方式,此时终端只需要判断出旧数据和新数据的边界位置即可。
总体来说,终端能够根据接收到CBGTI判断gNB对初始传输的哪些CBG进行了重传(是否为自己所需要的),再根据接收到的总TB的尺寸、重传CBG的尺寸以及初传CBG的个数即可确定新传的CBG是哪些比特位,从而对接收到的重传数据进行对应CBG的合并或丢弃,再将新数据暂时缓存。
在UL中,除了需要基于与下行传输相同的限制条件之外,还要考虑终端在重发数据时如何告知gNB自己重传了哪些CBG,使得gNB能够确保终端接收到的CBGTI是正确的,从而使得基站可以按照自己之前接收的情况在新的TB中确定重传数据和初传数据的边界。
图14为一种隐性指示终端是否正确接收传输反馈的示意图,即终端采用一种隐式的方式通知gNB,具体通过对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的CRC进行加扰的方式。
对于UL,终端先进行数据初始传输,gNB端携带CBGTI告知终端需要重传的CBG,将其对应位置的CBGTI值置“1”,其余位置为“0”。在终端,先将接收到的CBGTI与UCI进行连接,生成连接后比特的CRC,再用终端的RNTI对其进行加扰,在发送给gNB时仅发送UCI和CRC。
在gNB端,对UCI和CRC进行解码,基于与其先前发送的CBGTI位连接的序列解码UCI生成CRC的本地副本,并将其与接收到的CRC进行比较。如果两者匹配,则gNB可以推断出终端以高概率正确接收其CBGTI指示并继续接收重传数据。
在进行加扰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终端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dio NetworkTemporary Identity,RNTI)进行加扰。
若两者不匹配时,说明终端重传的内容是错误的,则gNB只能丢弃终端此次发送的内容。
若采用重传和初传数据一起发送的方式,则会出现gNB将新发送的数据也丢失的情况。
在UCI中携带指示终端在此次传输中重传的CBG个数(可能为0至8,假设为2个)的信息,这样gNB如果发现终端重传错误,则gNB选取所有可能的CBG组合(若总个数为4个,终端告诉基站它传了2个,共6种可能)所形成的CBGTI分别尝试解扰UCI,直到某一种组合可以解扰正确,由于相应的CBG尺寸与初传相同,所以gNB就知道了当前终端重传的是哪些CBG,以及对应的比特位,从而得知重传数据和新数据的边界。gNB选取重传中自己需要的数据进行合并,其余丢弃,同时对后面新数据进行接收。在此方案中,重传CBG的个数指示最多需要3比特,相比于携带CBGTI(8比特)来说,减小了开销。
参考图15和图16所示,本申请中DL与UL中传输错误CBG个数为奇数时的重传发送端行为示例。因为协议中每个TB可配置的最大CBG数量为2、4、6和8,即只可能为偶数个。若采用重传数据与初传数据合并为一个TB传输的方案,当重传CBG为奇数时,在每次传输总CBG个数(偶数)不变的限制条件下,此时若直接对初传数据进行CBG划分,则将划分为奇数个新的CBG,这不满足CBG数量为偶数的条件,所以需要采用一些规则解决该问题并使得终端和gNB端拥有共同的理解。
采用将重传CBG个数补成偶数的方式,具体为将重传的最后一个CBG进行两次发送,从而保证每次重传的CBG个数始终为偶数,在此基础上再对新数据进行CBG的划分。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CBGTI还是只需要指示真正错了奇数个的情况,此时当终端接收到CBGTI里包含奇数个1时,则终端会按照CBGTI的指示先划分出前面奇数个真正错误的CBG,再按照最后一个错误的CBG将这些CBG后的相应比特位也处理为重传的数据,在此方式下就不会产生需要将新数据划分为奇数个的情况。
在DL中,在图15中,以初始传输错误1个CBG为例,在第一次合并传输当中,gNB将错的一个CBG重复发送,补成2个重传CBG,此时发送的CBGTI仍为1000。在重传接收端,终端在此规则下会识别到CBGTI中只包含一个错误CBG(M位),则将前M+1到2*M位比特视为重复发送的错误CBG中的最后一个CBG。这样在固定每次传输CBG总数的情况下,新数据也将会被划分为偶数个CBG,这符合协议的规定。
在UL中,对于传输错误CBG个数为奇数时,重传发送端采取同样的处理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CBGTI还是只将真正错了的需要终端重新发送的奇数个CBG置为1。在重传发送端,当终端接收到CBGTI里包含奇数个1时,则发送时会将错误的最后一个CBG发送两次补为偶数个重传CBG,再加上新的数据,同时对UCI采用自己接收到的CBGTI进行隐式加扰,并指明真实错误的CBG个数。在重传接收端,gNB会按照自己之前发送的CBGTI先划分出前面奇数个真正错误的CBG,再按照最后一个错误的CBG将这些CBG后的相应比特位也处理为重传的数据,再将后面的比特位当作新数据进行CB及CBG的划分。
在图16中,当gNB接收到数据时,给终端发送的CBGTI为1000,终端收到后,识别到只包含奇数个1,在发送时将CBG0重复发送,再加上新的数据。
gNB收到合并传输的比特序列时,仍采用自己之前发送的CBGTI为1000进行解扰。若gNB解扰正确则gNB则知道终端发送的是自己想要的,同时gNB解扰正确的CBGTI为1000,其中包含奇数个1,知道终端重复发送的策略,认为接收到的比特序列的前2*M位是重发数据,将之后的比特视为新数据。若gNB解扰错误,则利用UCI中携带的终端接收的错误CBG数目,以多种可能的CBGTI去解扰,直至解扰正确,则知道终端真实重发的CBG,如果解扰正确所采用的CBGTI中包含偶数个1,则对应的CBG即为终端真正重发的数据,若解扰正确所采用的CBGTI中包含奇数个1,则gNB端将认为终端将最后错误的CBG进行了重传,根据这样的规则,gNB也可以知道终端真正重发的数据,基于此对剩余的新数据进行划分。
参考图17及图18所示,本申请中DL与UL中重传发送端进行二次重传的行为示例。若重传接收端对第一次合并传输中仍存在重传数据接收错误,且新数据中也存在错误,则在下一次合并传输中会同时存在两次需要重传的数据以及新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对于DL,CBGTI仍然根据上一次传输中的CBG接收情况进行指示,在第二次合并传输中,CBGTI指示为1010,表示上一次传输中第一个与第三个CBG正在重传,且需要要求这两个重传的CBG速率匹配之后长度与各自初始传输相同。而对于终端,它知道第一部分重传数据与第二部分重传数据的CBG的尺寸,于是对接收的比特,可以将重传1和重传2部分划分开,后面剩余的新比特即为新数据。
对于UL,图18所示为以第一次传输错误1个CBG的情况为例,在第二次合并传输中,CBGTI指示为1010。在gNB端,它知道第一部分重传数据与第二部分重传数据的CBG的尺寸,对接收的比特可以将重传1和重传2划分开,后面剩余的新比特即为新数据。终端在第二次传输时在UCI中携带此次发送的重传个数依旧为2,且用自己接收到的CBGTI进行隐式加扰,gNB端用自己第二次发送的CBGTI进行隐式解扰。总体方案和第一次合并传输相同,不会带来新的问题。
对于DL和UL,在图16中的处理错误CBG个数为奇数的发送方案在这种二次传输的情况下也同样适用。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8所示,若在第一次合并传输当中重复发送的CBG仍没有接受正确,则在第二次合并传输中只需要将其发送一遍,此时CBGTI为1010,整体重传发送端依旧按照若错误奇数个CBG,则最后一个CBG重复发送的原则进行发送。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包括:收发器、存储器及处理器。收发器可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交互,收发器包括但不限于收发天线。存储器可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处理器分别与收发器及存储器连接,能够实现前述任意技术方案提供的PDCCH监听方法或信令下方法。
图1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该终端具体可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19,终端8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802,存储器804,电源组件806,多媒体组件808,音频组件8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812,传感器组件814,以及通信组件816。
处理组件802通常控制终端8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8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808和处理组件8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8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终端8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终端8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8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806为终端8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8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终端8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808包括在终端8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8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终端8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8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8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终端8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804或经由通信组件8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8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812为处理组件802和***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8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终端8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814可以检测到终端8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组件为终端8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检测终端800或终端8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终端8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终端8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终端8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8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816被配置为便于终端8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终端8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8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8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8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804,上述指令可由终端800的处理器8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图20是一基站的示意图。参照图20,基站900包括处理组件922,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93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组件922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93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922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图4和/或图5所示的PDCCH监听方法。
基站9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926被配置为执行基站90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950被配置为将基站90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958。基站9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932的操作***,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或类似。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38)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中,应用于数据发送端中,包括:
接收接收端的码块组CBG的传输反馈;
基于所述传输反馈,发送传输块TB,其中,一个所述TB包括:重传CBG和初传CB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不同所述TB包含的CGB数目相同;
和/或,
一个所述TB所包含的重传CGB与所述重传CGB所对应的初传CGB的调制编码策略和/或码率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
一个所述TB包含偶数个所述重传CBG和偶数个所述初传CBG;
或者,
当需要传输的重传CBG为奇数个时,所述TB包含奇数个所述重传CBG和奇数个所述初传CBG。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一个所述TB包含偶数个所述重传CBG和偶数个所述初传CBG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需要传输的重传CBG为奇数个时,所述TB包含的两个相同的重传CBG,其中,两个相同的重传CBG为:奇数个所述重传CBG中的任意一个所述重传CBG。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两个相同的重传CBG为:奇数个所述重传CBG中最后一个所述重传CBG。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TB为上行发送TB时,基于所述TB所携带的重传CBG数目与加扰序列的对应关系,加扰基于所述重传反馈及上行控制信息UCI生成的第一校验比特序列,得到加扰信息;
上行发送所述UCI和所述加扰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TB为下行接收TB时,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DCI中包含所述重传CBG的重传信息和/或所述初传CBG的初传信息;
其中,所述重传信息包括:重传CBG数目和/或重传CBG位置;
所述初传信息包括:初传CBG数目和/或初传CBG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重传CBG包括:第m次重传的重传CBG和第n次重传的重传CBG,其中,m和n不相等,且m为正整数;n为正整数。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一个所述TB包含的重传CBG位于初传CBG之前。
10.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中,应用于重传接收端中,包括:
发送码块组CBG的传输反馈;
接收基于所述传输反馈发送的传输块TB,其中,一个所述TB包括:重传CBG和初传CBG。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传输反馈,确定所述TB包含的所述重传CBG;
根据所述TB包含的CBG数目及所述重传GBG,确定所述TB包含的所述初传CBG。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重传CBG的初传CBG的调制编码策略或者码率,解码所述重传CBG。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一个所述TB包含偶数个所述重传CBG和偶数个所述初传CBG时,若所述重传反馈指示重传CBG的数目为奇数个,确定所述TB包含两个相同的重传CBG;
或者,
当所述重传反馈指示重传CBG的数目为奇数个时,所述TB包含奇数个所述重传CBG和奇数个所述初传CBG。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所述TB包含偶数个所述重传CBG和偶数个所述初传CBG时,若所述重传反馈指示重传CBG数目为奇数个,确定所述TB包含两个相同的重传CBG,包括:
一个所述TB包含偶数个所述重传CBG和偶数个所述初传CBG时,若所述重传反馈指示重传CBG数目为奇数个,确定所述TB中最后一个重传CBG重复传输了两次。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一个所述TB包含偶数个所述重传CBG和偶数个所述初传CBG。
16.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TB为下行接收TB时,接收上行控制信息UCI和加扰信息;
利用加扰序列解扰所述加扰信息,得到第二校验比特序列;
根据存储的所述重传反馈及所述UCI,得到第三校验比特序列;
当至少有一个所述第二校验比特序列与所述第三校验比特序列一致时,确定所述加扰信息正确解扰;
当正确解扰所述加扰信息的加扰序列是与重传CBG数目建立有对应关系的加扰序列时,根据正确解扰所述加扰信息的加扰序列,确定出TB所包含的重传CBG数目;
根据所述重传CBG数目,解扰所述TB。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重传CBG数目,解扰所述TB包括:
根据重传CBG数目,确定重传备选组合,其中,所述重传备选组合包括:所述TB包含的所述重传CBG所对应初传CBG的组合;
基于所述重传备选组合,解码所述TB。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正确解扰所述加扰信息的加扰序列不是与重传CBG数目建立有对应关系的加扰序列时,确定接收到TB包含的所有CBG均为初传CBG。
19.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中,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码块组CBG的传输反馈;
第一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传输反馈,发送传输块TB,其中,一个所述TB包括:重传CBG和初传CBG。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
不同所述TB包含的CGB数目相同;
和/或,
一个所述TB所包含的重传CGB与所述重传CGB所对应的初传CGB的调制编码策略和/或码率相同。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装置,其中,
一个所述TB包含偶数个所述重传CBG和偶数个所述初传CBG;
或者,
当需要传输的重传CBG为奇数个时,所述TB包含奇数个所述重传CBG和奇数个所述初传CBG。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
一个所述TB包含偶数个所述重传CBG和偶数个所述初传CBG,若需要传输的重传CBG为奇数个,所述TB包含的两个相同的重传CBG,其中,两个相同的重传CBG为:奇数个所述重传CBG中的任意一个所述重传CBG。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中,两个相同的重传CBG为:奇数个所述重传CBG中最后一个所述重传CBG。
24.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加扰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TB所携带的重传CBG数目与加扰序列的对应关系,加扰基于所述重传反馈及上行控制信息UCI生成的第一校验比特序列,得到加扰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被配置为上行发送所述UCI和所述加扰信息,其中,所述UCI及所述加扰信息,用于向基站指示所述TB中所包含的重传CBG数目。
25.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配置为当所述TB为下行接收TB时,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DCI中包含所述重传CBG的重传信息和/或所述初传CBG的初传信息;其中,所述重传信息包括:重传CBG数目和/或重传CBG位置;所述初传信息包括:初传CBG数目和/或初传CBG位置。
26.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重传CBG包括:第m次重传的重传CBG和第n次重传的重传CBG,其中,m和n不相等,且m为正整数;n为正整数。
27.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装置,其中,一个所述TB包含的重传CBG位于初传CBG之前。
28.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中,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发送码块组CBG的传输反馈;
第二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基于所述传输反馈发送的传输块TB,其中,一个所述TB包括:重传CBG和初传CBG。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传输反馈,确定所述TB包含的所述重传CBG;
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TB包含的CBG数目及所述重传GBG,确定所述TB包含的所述初传CBG。
30.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解码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重传CBG的初传CBG的调制编码策略或者码率,解码所述重传CBG。
31.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装置,其中,
一个所述TB包含偶数个所述重传CBG和偶数个所述初传CBG;
或者,
一个所述TB包含奇数个所述重传CBG和奇数个所述初传CBG。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当一个所述TB包含偶数个所述重传CBG和偶数个所述初传CBG时,若所述重传反馈指示重传CBG的数目为奇数个,确定所述TB包含两个相同的重传CBG。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三确定模块,被配置为一个所述TB包含偶数个所述重传CBG和偶数个所述初传CBG时,若所述重传反馈指示重传CBG数目为奇数个,确定所述TB中最后一个重传CBG重复传输了两次。
34.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配置为当所述TB为下行接收TB时,接收上行控制信息UCI和加扰信息;
所述装置还包括:
解扰模块,被配置为利用加扰序列解扰所述加扰信息,得到第二校验比特序列;
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存储的所述重传反馈及所述UCI,得到第三校验比特序列;
匹配确认模块;当至少有一个所述第二校验比特序列与所述第三校验比特序列一致时,确定所述加扰信息正确解扰;
第四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当正确解扰所述加扰信息的加扰序列是与重传CBG数目建立有对应关系的加扰序列时,根据正确解扰所述加扰信息的加扰序列,确定出TB所包含的重传CBG数目;
第二解码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重传CBG数目,解扰所述TB。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解码模块,被配置为根据重传CBG数目,确定重传备选组合,其中,所述重传备选组合包括:所述TB包含的所述重传CBG所对应初传CBG的组合;基于所述重传备选组合,解码所述TB。
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五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当正确解扰所述加扰信息的加扰序列不是与重传CBG数目建立有对应关系的加扰序列时,确定接收到TB包含的所有CBG均为初传CBG。
37.一种通信设备,其中,包括:
收发器;
存储器;
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收发器及存储器连接,配置为通过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控制所述收发器的收发,并能够实现权利要求1至9或10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8.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后,能够实现权利要求1至9或10至18任一项提供的方法。
CN201980001628.4A 2019-08-02 2019-08-02 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5743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099134 WO2021022424A1 (zh) 2019-08-02 2019-08-02 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74321A true CN110574321A (zh) 2019-12-13
CN110574321B CN110574321B (zh) 2022-12-27

Family

ID=68786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1628.4A Active CN110574321B (zh) 2019-08-02 2019-08-02 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78774A1 (zh)
CN (1) CN110574321B (zh)
WO (1) WO2021022424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42833A1 (zh) * 2020-01-19 2021-07-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配置方法、装置、终端、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WO2021159271A1 (en) * 2020-02-11 2021-08-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ra-slot pdsch cbg repetition for harq retransmission
WO2022027954A1 (zh) * 2020-08-03 2022-0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短距离通信方法、装置及***
WO2023279405A1 (zh) * 2021-07-09 2023-0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40382A1 (ko) * 2019-08-26 2021-03-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Nr v2x에서 cbg 기반으로 사이드링크 재전송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2016027B2 (en) * 2020-02-25 2024-06-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solidated feedback indication and feedback transmission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88074A (zh) * 2017-03-24 2017-06-2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码块的重传方法及装置
CN108702254A (zh) * 2018-01-30 2018-10-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
CN109152071A (zh) * 2017-06-16 2019-01-04 ***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数据传输指示及数据传输方法、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US20190020444A1 (en) * 2017-02-06 2019-01-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partial retransmiss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9224A (zh) * 2008-10-20 2010-06-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传输数据生成装置和接收机
CN108289011B (zh) * 2017-01-07 2023-1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0431875B (zh) * 2017-02-01 2023-04-2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11303392B2 (en) * 2017-03-16 2022-04-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HARQ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deblock group based transmissions
BR112019023046A2 (pt) * 2017-05-03 2020-06-09 Idac Holdings Inc método para uso em uma unidade de transmissão/ recepção sem fio, e, unidade de transmissão/recepção sem fio.
CN118249968A (zh) * 2017-05-05 2024-06-2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基站
CN108111263B (zh) * 2017-06-16 2023-0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确认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确认信息的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0034849B (zh) * 2018-01-12 2021-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10034848B (zh) * 2018-01-12 2021-03-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020444A1 (en) * 2017-02-06 2019-01-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partial retransmission
CN106888074A (zh) * 2017-03-24 2017-06-2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码块的重传方法及装置
CN109152071A (zh) * 2017-06-16 2019-01-04 ***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数据传输指示及数据传输方法、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702254A (zh) * 2018-01-30 2018-10-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1-1719931 NR CBG retransmission_Final"", 《3GPP TSG_RAN\WG1_RL1》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42833A1 (zh) * 2020-01-19 2021-07-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配置方法、装置、终端、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WO2021159271A1 (en) * 2020-02-11 2021-08-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ra-slot pdsch cbg repetition for harq retransmission
WO2022027954A1 (zh) * 2020-08-03 2022-0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短距离通信方法、装置及***
WO2022027205A1 (zh) * 2020-08-03 2022-0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短距离通信方法、装置及***
WO2023279405A1 (zh) * 2021-07-09 2023-0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74321B (zh) 2022-12-27
WO2021022424A1 (zh) 2021-02-11
US20220278774A1 (en) 2022-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74321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11762B (zh) 反馈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2027195A1 (zh) Harq反馈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KR102359716B1 (ko) 부분적 재전송을 위한 방법
US20190253192A1 (en) Base stations, user equipments and a syste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s well as the corresponding methods
CN111262660B (zh)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
US11343021B2 (en)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CN110505045B (zh) 下行控制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10268662B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的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823482B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方法、装置和通信设备
CN113348684B (zh) 物理直连链路反馈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574332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0243887A1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的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809868A (zh) Harq反馈传输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36272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cast and broadcast services
WO2021082429A1 (zh) 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14982327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16593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30171759A1 (en) Data transmission scheduling meht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it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3115590B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的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12567663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1072590A1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信息发送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2020840A (zh) 自动重传的指示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ue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