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62253A - 带有阀的针组件以及留置针组件 - Google Patents

带有阀的针组件以及留置针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62253A
CN109562253A CN201780049060.4A CN201780049060A CN109562253A CN 109562253 A CN109562253 A CN 109562253A CN 201780049060 A CN201780049060 A CN 201780049060A CN 109562253 A CN109562253 A CN 1095622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connector
valve
end side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4906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62253B (zh
Inventor
中神裕之
阪本慎吾
秋本春男
宫崎良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r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pr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ro Corp filed Critical Nipro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064898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8246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5622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22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622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22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6Body-piercing guide needles or the like
    • A61M25/0612Devices for protecting the needle; Devices to help insertion of the needle, e.g. wings or holders
    • A61M25/0618Devices for protecting the needle; Devices to help insertion of the needle, e.g. wings or holders having means for protecting only the distal tip of the needle, e.g. a needle guar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02Access sites
    • A61M39/06Haemostasis valves, i.e. gaskets sealing around a needle, catheter or the like, closing on removal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6Body-piercing guide needle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10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 A61M39/1011Locking means for securing connection; Additional tamper safet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58Needles for infusion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or inserting infusion needles, or for holding them on the body
    • A61M2005/1587Needles for infusion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or inserting infusion needles, or for holding them on the body suitable for being connected to an infusion line after insertion into a pati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02Access sites
    • A61M39/06Haemostasis valves, i.e. gaskets sealing around a needle, catheter or the like, closing on removal thereof
    • A61M2039/0633Haemostasis valves, i.e. gaskets sealing around a needle, catheter or the like, closing on removal thereof the seal being a passive seal made of a resilient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an opening
    • A61M2039/064Slit-val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10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 A61M2039/1072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with a septum present in the connect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6Body-piercing guide needles or the like
    • A61M25/0606"Over-the-needle" catheter assemblies, e.g. I.V. cathet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以简单的构造能够更牢固地对阀体进行固定并且组装容易而能够提高制造效率的、新颖构造的带有阀的针组件以及留置针组件。带有阀的针组件10包括具有内孔77的连接器46、固定于连接器46的前端部的管体44以及阀体16,其中,所述带有阀的针组件10具备通过将设置于连接器46和管体44中的一方的***部46a向另一方中***而形成为内外插状态的组装部50,在该组装部50的连接器46与管体44的重叠面48a、49a上设置有通过相互的卡止来防止***部46a的拔出的卡止突起66和卡止部105,并且在设置有卡止部105的连接器46或管体44中的组装方向上的前端部分形成有对卡止突起66进行引导的倾斜引导面57,另一方面,通过连接器46和管体44而嵌合装入有阀体16。

Description

带有阀的针组件以及留置针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刺穿血管以供输液、采血等的针组件以及留置针组件,尤其涉及在内部设有阀体而将流体流路封闭的带有阀的针组件以及留置针组件。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在进行输液、采血等时使用的针组件。该针组件具备刺穿血管的中空针和连接外部流路的连接套(hub)。所述针组件通过将患者的血管刺穿并且使连接套连接外部流路,由此构成从血管穿过针组件的内部到达外部流路的流体流路,穿过该流体流路来实施输液、采血等。
另外,具有在针组件的内部设置阀体并能够利用该阀体将流体流路切断的带有阀的针组件。
例如,在美国发明专利4917668号说明书(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带有阀的针组件中,与外部流路的连接和拔出联动地将阀体打开关闭,由此切换流体流路的连通和切断。即,对中空针进行固定支承的针座的内部设置有带狭缝的阀体,并且在该阀体的基端侧配置有按压件。然后,通过在与针座的基端侧连结的连接套上***连接外部流路,外部流路的前端将按压件推入,将阀体的狭缝扩张而使流体流路处于连通状态。
另外,在阀体的前端侧设有压缩状态的螺旋弹簧,如上所述伴随着阀体扩开变形,螺旋弹簧伸长变形。由此,通过将外部流路从连接套上拔出,螺旋弹簧基于复原作用而变形,使阀体的狭缝封闭,并且将按压件推回至初始位置,从而使流体流路处于切断状态。
进一步,在日本特表2004-530517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带有阀的针组件,其构成为在对中空针进行固定支承的针座与连接作为外部流路的注射器的连接套之间组装有螺旋弹簧和阀体。在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带有阀的针组件中,也是通过与连接套和外部流路的连接和拔出联动地使阀体打开关闭来切换流体流路的连通和切断。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带有阀的针组件中,为了在拔出外部流路时稳定地将狭缝设为关闭状态而设置有螺旋弹簧,因为无法避免部件个数、组装工序数的增加,进一步地无法避免针组件的大型化。另外,在组装时,需要克服螺旋弹簧的作用力而对阀体、针座、连接套等进行固定,因此难以进行组装。在此基础上,在通过粘合剂等固定针座和连接套的情况下,存在粘合剂向针组件的流体流路漏出、增加粘合工序等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发明专利第4917668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4-5305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以上述情况为背景而完成的,其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能够以简单的构造更牢固地对阀体进行固定并且组装容易而能够提高制造效率的、新颖构造的带有阀的针组件以及留置针组件。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下,对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作出的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记载。此外,在以下所记载的各方式中采用的构成要素可以尽可能地以任意组合进行采用。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是一种带有阀的针组件,其包括具有内孔的连接器、固定于连接器的前端部的管体以及阀体,所述带有阀的针组件的特征在于,所述带有阀的针组件具备通过将设置于所述连接器和所述管体中的一方的***部向另一方中***而形成为内外插状态的组装部,在该组装部的该连接器与该管体的重叠面上设置有通过相互的卡止来防止该***部的拔出的卡止突起和卡止部,并且在设置有该卡止部的该连接器或该管体中的组装方向上的前端部分形成有对该卡止突起进行引导的倾斜引导面,另一方面,通过该连接器和该管体而嵌合装入有所述阀体。
根据被设为依照本方式的构造的带有阀的针组件,通过将连接器和管体中的一方***于另一方,并使卡止突起与卡止部卡止,由此能够容易地对连接器和管体进行组装。另外,卡止突起被倾斜引导面引导而移动至与卡止部卡止的卡止位置,因此连接器和管体的组装变得更加容易。
进一步,无需像现有结构的带有阀的针组件那样设置螺旋弹簧,通过使连接器和管体嵌合就能够稳定地将阀体组装。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在所述第一方式所涉及的带有阀的针组件的基础上,在所述***部的外表面设置有所述卡止突起,所述卡止突起具有从***方向的前方朝向后方而突出尺寸逐渐变大的倾斜面,另一方面,在供该***部***的所述连接器或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形成有朝向组装方向的前端而逐渐扩大的所述倾斜引导面,并且在相对于该倾斜引导面而位于组装方向的后方的位置设置有所述卡止部。
根据被设为依照本方式的构造的带有阀的针组件,在将连接器和管体中的一方向另一方***时,通过使倾斜面与倾斜引导面相互抵接,由此发挥良好的引导作用,并且能够实现***阻力的降低。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在所述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所涉及的带有阀的针组件的基础上,在所述连接器和所述管体中,在周向上的互相对应的位置沿周向局部地设置有所述卡止突起和所述卡止部,并且在设置有该卡止部的该连接器或该管体上,形成有从组装方向的前端部分朝向该卡止部延伸的引导槽,利用该引导槽的槽底面而形成所述倾斜引导面。
根据被设为依照本方式的构造的带有阀的针组件,由于在周向上的互相对应的位置沿周向局部地设置有卡止突起和卡止部,因此通过使卡止突起与卡止部卡止,能够将连接器和管体组装为无法相互旋转。另外,由于在连接器或管体上形成有将倾斜引导面作为槽底面的引导槽,因此通过将卡止突起***于引导槽,能防止连接器和管体在周向上的相对旋转,能够更可靠地将卡止突起引导至卡止部。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三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所涉及的带有阀的针组件的基础上,在所述连接器或所述管体的周壁上设置有具有所述卡止部的卡合孔,所述卡止突起与该卡合孔卡合。
根据被设为依照本方式的构造的带有阀的针组件,由于在连接器和管体中的一方设置的卡止突起与在连接器和管体中的另一方设置的卡合孔卡合,因此,例如在使外部流路旋转、或者不进行旋转而是向基端侧拉拔并从连接套(连接器)中拔出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防止连接器与外部流路一起从管体上脱落。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四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所涉及的带有阀的针组件的基础上,在所述连接器或所述管体的周壁上形成有从轴向端部的开口缘朝向轴向内侧延伸的切口部。
根据被设为依照本方式的构造的带有阀的针组件,通过在连接器或管体的轴向端部设置切口部,能够容易使连接器或管体的轴向端部的周壁向扩开方向弯曲变形,在将连接器和管体中的一方向另一方***时,能够降低***阻力。进一步,由于连接器或管体的轴向端部容易弯曲变形,因此还能够更容易使卡止突起和卡止部卡合。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五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所涉及的带有阀的针组件的基础上,所述阀体为盘阀,在该盘阀的外周部分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筒状支承部,该筒状支承部被夹持于所述管体与所述连接器之间并在厚度方向上被按压。
根据被设为依照本方式的构造的带有阀的针组件,通过在盘阀上设置筒状支承部,例如能够有效地防止连接外部流路时的盘阀的脱落等。尤其是筒状支承部以按压状态被夹持在管体与连接器之间,因此,例如在连接外部流路时能够进一步有效地防止盘阀脱落。
本发明的第七方式在所述第六方式所涉及的带有阀的针组件的基础上,所述筒状支承部从所述盘阀的外周部分向基端侧延伸,并且在该盘阀的外周部分的基端侧表面形成有在该筒状支承部的内周侧沿周向延伸的基端侧凹槽,所述连接器的前端部分位于该基端侧凹槽内。
根据被设为依照本方式的构造的带有阀的针组件,由于在盘阀的基端侧表面设置有基端侧凹槽,并且连接器的前端部分位于该基端侧凹槽内,因此能够容易实现盘阀和连接器的组装时的定位,并且能够提高连接器对盘阀施加的支承力。
本发明的第八方式在所述第六方式或第七方式所涉及的带有阀的针组件的基础上,在所述盘阀的中央部分形成有狭缝,并且所述筒状支承部从该盘阀的外周部分向基端侧延伸,该筒状支承部的轴向长度被设为该盘阀中的形成有该狭缝的该中央部分的厚度尺寸的一半以上。
根据被设为依照本方式的构造的带有阀的针组件,充分地确保筒状支承部的轴向长度,能够实现连接器、管体对盘阀施加的支承效果的提高。
本发明的第九方式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八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所涉及的带有阀的针组件的基础上,所述阀体为盘阀,在该盘阀的外周部分设置有向前端侧延伸的前端侧筒状部,并且在所述管体的内周设置有朝向轴向基端侧突出的环状支承部,该盘阀的该前端侧筒状部以被该环状支承部的外周面覆盖的方式支承于该环状支承部的外周面。
根据被设为依照本方式的构造的带有阀的针组件,在盘阀的前端侧,前端侧筒状部以被管体的环状支承部覆盖的方式支承于该管体的环状支承部。因而,盘阀被稳定地支承在连接器与管体之间,能够实现防止例如连接外部流路时的盘阀的脱落、实现拔出外部流路时的盘阀的封闭性能的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的第十方式在所述第九方式所涉及的带有阀的针组件的基础上,在所述盘阀的外周部分的前端侧表面,形成有在所述前端侧筒状部的内周侧沿周向延伸的前端侧凹槽,所述环状支承部的前端部分位于该前端侧凹槽内。
根据被设为依照本方式的构造的带有阀的针组件,在盘阀的前端侧表面设置有前端侧凹槽,并且管体的环状支承部位于该前端侧凹槽内,因此能够容易实现盘阀和管体的组装时的定位,并且能够提高管体对盘阀施加的支承力。
尤其是,通过与上述第七方式组合,使连接器和管***于在盘阀的轴向两侧表面上设置的各自的凹槽内,不仅进一步容易实现上述构件的组装,还能够进一步提高盘阀的支承力。
本发明的第十一方式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十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所涉及的带有阀的针组件的基础上,所述阀体为盘阀,该盘阀在中央部分具有该狭缝,并且该盘阀的外周面被在所述连接器或所述管体上设置的按压部向内周侧进行按压。
根据被设为依照本方式的构造的带有阀的针组件,作为阀体的盘阀的外周面在被按压部向内周侧进行按压状态下被支承于连接器与管体之间,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盘阀从连接器与管体之间脱落。
此外,在将本方式所涉及的带有阀的针组件作为外针,并与插通于该外针的内针进行组合而作为留置针组件使用的情况下,利用来自按压部的按压力更有效地将盘阀的狭缝封闭,因此在将内针从外针中拔出时,不仅将附着在内针上的血液捋取在盘阀上,还能够迅速地实现狭缝的封闭动作,进一步稳定地防止血液的漏出。
本发明的第十二方式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十一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所涉及的带有阀的针组件的基础上,在所述连接器中以能够沿轴向移动的方式收容有按压件,通过将所述按压件按压在所述阀体的基端侧表面上,使在该阀体上设置的狭缝打开而形成为连通状态,并且在该连接器中设置有对该按压件的轴向移动端进行规定的卡合壁部。
根据被设为依照本方式的构造的带有阀的针组件,例如在通过卡合壁部对按压件的朝向前端侧的移动端进行规定的情况下,在连接外部流路时,能够避免按压件被过于压入向前端侧所伴随的盘阀的损伤等。另外,在利用卡合壁部对按压件的朝向基端侧的移动端进行规定的情况下,在拔出外部流路时按压件向基端侧被推回时,能够将按压件稳定地定位在规定位置上。
本发明的第十三方式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十二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所涉及的带有阀的针组件的基础上,所述连接器的基端侧从所述管体的基端部朝向轴向延伸,并且在该连接器的基端侧的端部外周面上形成有环状的连接突部,在该连接突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螺纹牙。
根据被设为依照本方式的构造的带有阀的针组件,在连接器的基端形成有连接突部,在该连接突部上形成有螺纹牙,因此能够连接鲁尔锁接型(luer lock type)的外部流路,能够更可靠地实现连接器和外部流路的连接。
本发明的第十四方式是一种留置针组件,其特征在于,具备:内针单元,其具有内针和内针座,所述内针在远端侧具有锋利的针尖,所述内针座设置于所述内针的近端侧;外针单元,其具有外针和外针座,且构成为包括上述第一方式至第十三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所涉及的带有阀的针组件,所述外针供所述内针插通,所述外针座在远端侧开口安装有所述外针且从近端侧开口插通有所述内针;保护器,其设置于所述内针单元,构成为供所述内针以能够在针轴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插通,并且能够收纳并保护所述内针的所述针尖;以及帽体,其设置于所述外针单元的近端侧,能够使所述保护器在针轴方向上相对移动,所述保护器在收容有所述针尖的状态下,能够与所述内针一起相对于所述帽体向近端侧相对移动,在所述帽体与所述保护器之间,在各自的对应的部位分别形成有互相卡合的卡合部以及被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以及所述被卡合部通过互相卡合而将所述保护器保持为朝向所述帽体连结的连结状态,另一方面,若所述保护器从连结状态向近端侧移动,则在产生节度感的同时将卡合解除,从而能够使所述保护器从所述帽体上脱离。
根据被设为依照本方式的构造的留置针组件,能够通过卡合部以及被卡合部将帽体与保护器物理结合。由此,通过调整卡合部以及被卡合部的形状,能够调整卡合部以及被卡合部的卡合的程度,即能够对卡合力进行调整。由此,能够对在将保护器从帽体上取下时操作者所要求的拉力进行调整,能够调整将保护器从帽体上取下时的节度感。
本发明的第十五方式在所述第十四方式所涉及的留置针组件的基础上,所述卡合部具有至少一个凸状卡合部分。
根据被设为依照本方式的构造的留置针组件,由于卡合部具有凸状卡合部分,因此通过使该凸状卡合部分与被卡合部卡合,由此能够将帽体和保护器结合。即,通过变更、调节凸状卡合部分的形状、大小,能够容易地调整帽体与保护器之间的卡合力,还能够容易地调整将保护器从帽体上取下时的节度感。
本发明的第十六方式在所述第十五方式所涉及的留置针组件的基础上,所述帽体具有向半径方向弯曲的多个挠性片,并且多个所述凸状卡合部分分别配置为与所述多个挠性片各自对应。
根据被设为依照本方式的构造的留置针组件,帽体和保护器中的一方具有能够向半径方向弯曲的多个挠性片,在各挠性片上设置凸状卡合部分,并与在帽体和保护器中的另一方上设置的被卡合部卡合。即,在将保护器从帽体上取下(拔出)时,通过凸状卡合部分使挠性片向半径方向弯曲变形,能够避免拉拔阻力变得过大。另外,通过对挠性片的长度等进行调节,能够调整挠性片的弯曲变形的难易度、即将保护器从帽体上拔出时的拉拔阻力的大小,能够容易调整将保护器从帽体上取下时的节度感。
本发明的第十七方式在所述第十六方式所涉及的留置针组件的基础上,所述外针单元还具有设置于所述外针座的近端侧、且供所述帽体的远端侧***的外针帽,所述多个挠性片分别配置为彼此在周向上隔开有间隔,在所述外针帽上在与所述多个挠性片分别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切口。
根据被设为依照本方式的构造的留置针组件,帽体收容于外针帽内,并且在外针帽上在与帽体的挠性片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切口,利用该切口而允许挠性片的朝向半径方向外侧的弯曲变形。因此,在将保护器从帽体上取下(拔出)时,能够有效地避免拉拔阻力变得过大。
本发明的第十八方式在所述第十四方式至第十七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所涉及的留置针组件的基础上,所述保护器在远端侧具有与近端侧的部分相比而形成为大径的大径部,在所述大径部内,形成有***述针尖的收容空间,并且设置有将所述收容空间封闭的闸门机构,所述帽体具有所述卡合部,所述大径部作为所述被卡合部而与所述帽体的所述卡合部卡合。
本发明的第十九方式在所述第十四方式至第十七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所涉及的留置针组件的基础上,所述保护器在远端侧具有与近端侧的部分相比而形成为大径的大径部,在所述大径部内,形成有***述针尖的收容空间,并且设置有将所述收容空间封闭的闸门机构,在所述大径部上外装有作为所述被卡合部的盖体,所述卡合部与所述盖体卡合。
根据被设为依照本方式的构造的留置针组件,穿刺后的内针的针尖被收容在收容空间内,该收容空间被闸门机构封闭,例如即使在将针尖收容在收容空间内之后对内针作用有外力的情况下,也能防止针尖从收容空间再次突出。因此,更可靠地实现对穿刺后的内针的保护,能够有效地减少误穿刺等。
发明效果
根据被设为依照本发明的构造的带有阀的针组件以及留置针组件,能够简便且牢固地对连接器和管体进行固定。另外,由于无需像现有结构的针组件那样设置螺旋弹簧,因此能够抑制部件数量以及组装工序数的增加,进而能够实现制造效率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带有阀的针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带有阀的针组件的纵剖视图。
图3是放大表示图2中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带有阀的针组件上连接有外部流路的状态的纵剖视图,且是与图2对应的纵剖视图。
图5是放大表示图4中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构成为包括本发明所涉及的带有阀的针组件的留置针组件的具体示例的纵剖面立体图。
图7是放大表示图6中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在图6所示的留置针组件中将内针从外针中拔出并将内针的针尖收容在保护器中、且将外针单元中的帽体压入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9是表示构成为包括本发明所涉及的带有阀的针组件的留置针组件的其他具体示例的纵剖视图。
图10是放大表示图9中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1是放大表示图9所示的带有阀的针组件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连接器的纵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在图9所示的留置针组件中将内针从外针中拔出并将内针的针尖收容在保护器中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14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其他方式的带有阀的针组件的纵剖视图,是以与图2不同的剖面位置示出的图。
图15是放大表示图14中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6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其他方式的带有阀的针组件的纵剖视图,且是与图3对应的图。
图17是放大表示构成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其他方式的带有阀的针组件的连接器的立体图,且是与图11对应的图。
图18是图17所示的连接器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在图1~图3中,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带有阀的针组件10。该带有阀的针组件10具备中空针12、以及在该中空针12的基端侧连接外部流路的连接套14,在该连接套14的内部收容配置有作为阀体的盘阀16。而且,包括上述中空针12和连接套14的内部而构成为从血管至外部流路的流体流路18。通过使该带有阀的针组件10刺穿血管并留置在血管内,由此穿过流体流路18进行输液、采血,并且伴随着连接套14与外部流路的连接以及拔出,切换盘阀16的打开和封闭、即流体流路18的连通和切断。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轴向是指各构件的中心轴向,大致相当于中空针12的针轴方向,是指作为长度方向的图2中的左右方向。另外,前端侧以及远端侧是指中空针12进行刺穿的一侧即图2中的左侧,另一方面,基端侧以及近端侧是指使用者进行进行操作的一侧即图2中的右侧。
更详细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中空针12由软质的合成树脂形成,前端部分的外周面被设为朝向前端侧而外径尺寸逐渐减小的锥状外周面20。另外,在中空针12的前端部分的周壁上形成有多个贯穿孔22,血液等容易穿过该贯穿孔22而向中空针12内流入。
另一方面,在中空针12的基端部分形成有直径大于其他部分的直径的固定部24。即,在固定部24的前端部分以及基端部分设置有外径尺寸较大的环状的前端侧大径部26以及基端侧大径部28。而且,在上述前端侧大径部26以及基端侧大径部28的轴向之间,形成有直径小于该前端侧大径部26以及基端侧大径部28的直径的环状凹部30。该环状凹部30遍及周向的整周地连续地形成,且具有规定的轴向尺寸。
该中空针12的基端部分被针座32固定支承。针座32可以与设置于该针座32的基端侧的管部34形成为一体,即,构成为将由软质的合成树脂形成的弹性管36的前端侧设为针座32,并且将弹性管36的基端侧设为管部34。在该管部34为夹持管等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将其封闭而将流体流路18设为切断状态。
该弹性管36在对中空针12进行固定之前的单品状态下,被设为以大致恒定的内径尺寸以及外径尺寸沿轴向延伸的近似圆筒状,单品状态下的内径尺寸小于中空针12的固定部24的外径尺寸。而且,通过将中空针12的基端部分从上述弹性管36的前端侧开口压入,并根据需要实施粘接、熔接等处理,由此通过弹性管36对中空针12进行固定支承。即,弹性管36的前端部分进入中空针12的固定部24的环状凹部30中,利用上述弹性管36的前端部分而构成针座32。
此外,在弹性管36中,位于中空针12的基端侧大径部28的外周的部分向外周侧鼓出变形,针座32的外周面被设为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而外径尺寸逐渐变大的锥状外周面38。另外,从针座32的基端至管部34的前端的外周面被设为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而外径尺寸逐渐变小的倒锥状外周面40。即,弹性管36由软质的合成树脂形成,并且其外周面由平滑的弯曲面形成,由此,例如在弹性管36上缠绕胶带而将带有阀的针组件10固定到患者的皮肤上时等,降低了弹性管36与皮肤强烈地或者长时间接触而使患者感觉到疼痛的可能性。
进一步,在管部34的内周面的基端部分设置有朝向基端侧而内径尺寸逐渐变大的锥面42。由此,能够充分地确保后述的盘阀16的弹性变形时的变形允许区域。
上述弹性管36的基端部分固接于连接套14的前端部分。该连接套14作为整体呈近似筒形形状,通过从连接套14的前端侧开口部将弹性管36的基端部分***并根据需要实施粘接、熔接的处理,由此将弹性管36和连接套14连接。即,该连接套14的前端部分被设为供弹性管36连接的管连接部43。此外,管连接部43的前端部分的外周面被设为随着趋向前端侧而外径尺寸逐渐变小的锥面43a,在将带有阀的针组件10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时等,降低了角部与患者的皮肤接触而使患者感觉到疼痛的可能性。
而且,通过上述中空针12、弹性管36(尤其是管部34)、连接套14(尤其是在连接套14的内部设置的后述的按压件78)各自的内孔而构成流体流路18。
上述连接套14被设为将均呈近似圆筒形状的作为管体的连接器罩44和作为连接器的导向连接器46在轴向上相互连结固定而成的形状。即,通过将导向连接器46的前端侧***安装于连接器罩44的基端侧,由此将连接器罩44固定于导向连接器46的前端部,从而构成连接套14,连接套14的周壁由连接器罩44的周壁48和导向连接器46的周壁49构成。因而,连接器罩44的前端部分被设为上述的管连接部43。另外,***于连接器罩44的导向连接器46的前端侧被设为近似圆筒状的***部46a。另一方面,被导向连接器46的***部46a***的连接器罩44的基端侧被设为近似圆筒状的被***部44a。
而且,该导向连接器46的基端以规定的轴向尺寸比连接器罩44更向基端侧延伸。因此,关于连接套14的周壁,在连接器罩44与导向连接器46的连结部分具备将被***部44a和***部46a以彼此内外插的状态形成为双层壁结构的组装部50,另一方面,连接套14的前端侧的周壁由连接器罩44的周壁48构成,并且,连接套14的基端侧的周壁由导向连接器46的周壁49构成。因而,在将上述连接器罩44和导向连接器46连结而形成为双层壁结构的部分(组装部50),连接器罩44的周壁48的内周面48a和导向连接器46的周壁49的外表面49a被设为连接器罩44与导向连接器46的重叠面。
连接器罩44由硬质的合成树脂形成,且具备筒状的周壁48。该周壁48的内径尺寸以及外径尺寸在轴向的大致全长的范围内被设为大致恒定。进一步,在上述周壁48的轴向中间部分的内周面上,向内周侧突出地形成有环状壁部51。而且,在该环状壁部51的内周侧端部设置有朝向基端侧突出的环状支承部52。此外,该环状支承部52被设为朝向突出前端侧(基端侧)而逐渐变细的截面形状。更进一步,环状支承部52的内周面由朝向内周侧凸出的弯曲凸面53构成。
另外,在连接器罩44的周壁48的内周面48a的基端部分,在一个径向方向上的两侧(图2中的上下方向两侧),形成有在内周侧开口的一对卡合孔54、54,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卡合孔54、54形成为在周壁48的厚度方向上贯穿。上述卡合孔54、54的俯视观察时的形状分别被设为近似矩形形状,分别以不足半周的周向尺寸在周向上局部地形成。进一步,在连接器罩44的周壁48中,在从上述一对卡合孔54、54在周向上偏离的位置,形成有从轴向端部(基端侧)的开口缘朝向轴向内侧(前端侧)延伸的切口部56。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一对卡合孔54、54的对置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两侧(图2中的纸面近前及里侧方向这两侧)以规定的宽度尺寸形成有一对切口部56、56。
进一步,在连接器罩44的周壁48的内周面48a的基端,在与卡合孔54、54的对置方向相同的方向(图2中的上下方向两侧)形成有一对倾斜引导面57、57,周壁48的厚度尺寸朝向基端侧而逐渐变小。即,在连接器罩44的内周面48a中,各倾斜引导面57、57朝向基端、简而言之朝向后述的组装方向的前端而逐渐扩大。而且,利用该倾斜引导面57、57以及夹持该倾斜引导面57、57的两侧壁部57a、57a,在连接器罩44的周壁48的内周面48a的基端形成有在内周侧开口的一对引导槽58、58。换言之,各个引导槽58、58的槽底面被设为倾斜引导面57、57。
另一方面,导向连接器46由硬质的合成树脂形成,且具备与连接器罩44的周壁48相比而直径较小的周壁49。该周壁49的内径尺寸以及外径尺寸在轴向的大致全长的范围内被设为大致恒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周壁49的外径尺寸A(参照图3)被设为大于管部34的外径尺寸B(参照图3),并且与连接器罩44的周壁48的内径尺寸C(参照图3)大致相等。另外,周壁49的内径尺寸D(参照图3)被设为与连接器罩44的环状支承部52的弯曲凸面53的最小内径尺寸E(参照图3)大致相等。
在该周壁49的轴向中间部分的内周面,向内周侧突出形成有环状的卡合壁部60。此外,在周壁49中,比卡合壁部60靠前端侧的内周面被设为对后述的按压件78的轴向移动进行引导的引导面62,且内径尺寸被设为大致恒定。另一方面,比卡合壁部60靠基端侧的内周面被设为内径尺寸朝向基端侧而逐渐变大的锥状面64。
另外,在该周壁49的外周面49a的轴向中间部分,在一个径向方向上的两侧(图2中的上下方向两侧)突出地形成有一对卡止突起66、66。上述卡止突起66、66的俯视观察时的形状被设为与连接器罩44中的卡合孔54、54对应的近似矩形形状,且在周向上局部地形成。而且,卡止突起66、66的前端侧端面被设为朝向前端侧而卡止突起66、66的突出高度逐渐变小的、即从后述的***方向的前方朝向后方而卡止突起66,66的突出尺寸逐渐变大的倾斜面68、68,另一方面,基端侧端面被设为大致在轴直角方向上扩展的垂直面70、70。此外,卡止突起66、66的倾斜面68、68相对于轴向的倾斜方向,与引导槽58、58的倾斜引导面57、57相对于轴向的倾斜方向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两个面57、68相对于轴向的倾斜角度也大致相等,倾斜面68与倾斜引导面57在轴向上彼此大致平行。
进一步,在周壁49的外周面,在与一对卡止突起66、66的对置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两侧(图2中的纸面近前及里侧方向这两侧),突出形成有被设为与连接器罩44的切口部56、56对应的形状的一对定位突起71、71。
更进一步,在周壁49的基端侧开口部72的外周面,形成有向外周侧突出的环状的连接突部74。在该连接突部74的外周面形成有螺纹牙,在连接后述的外部流路时,能够连接鲁尔锁接型的外部流路。
在此,该周壁49的前端面设置有向前端侧突出的筒状的支承筒部76。该支承筒部76的内径尺寸与周壁49的内径尺寸大致相等,另一方面,支承筒部76的外径尺寸小于周壁49的外径尺寸。另外,支承筒部76被设为朝向前端侧而逐渐变细的截面形状。
在被设为上述形状的导向连接器46的内周侧,收容有在中央具有沿轴向贯穿的内孔77的筒状的按压件78。即,导向连接器46的内孔构成为包括按压件78的内孔77。该按压件78的内径尺寸在轴向的大致全长的范围内被设为大致恒定,另一方面,在按压件78的外周面形成有在轴直角方向上扩展的环状的台阶面80。而且,比该台阶面80靠前端侧的外周面被设为朝向前端侧而直径逐渐减小的锥状外周面82,另一方面,比台阶面80靠基端侧的外周面被设为外径尺寸大致恒定的直线状外周面84。此外,锥状外周面82的基端侧部分的最大外径尺寸被设为大于直线状外周面84的外径尺寸。另一方面,锥状外周面82的前端侧部分的最小外径尺寸F被设为小于直线状外周面84的外径尺寸,并且小于连接器罩44的环状支承部52的弯曲凸面53的最小内径尺寸E。
在此,在连接器罩44的内周侧收容配置有盘阀16。该盘阀16被设为近似圆板形状,由橡胶、弹性体等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然后,在盘阀16的中央部分86形成有在轴向上贯穿的狭缝88。对该狭缝88的形状没有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被设为在周向的三个方向上大致均等地延伸的放射状。此外,在尚未连接外部流路的带有阀的针组件10的单品状态下,通过对盘阀16例如从外周侧向内周侧施加径向上的按压力并对其进行支承,由此将狭缝88设为封闭状态。
在该盘阀16的外周部分,设置有向基端侧延伸的筒状支承部9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盘阀16的外径尺寸与筒状支承部90的外径尺寸被设为大致相等,通过盘阀16的外周面91和筒状支承部90的外周面,构成为在轴向上平坦的环状面。另外,在盘阀16的基端侧表面92的外周部分,在比筒状支承部90靠内周侧,形成有在周向上的整周范围内连续延伸、且在基端侧开口的基端侧凹槽94。
另一方面,在盘阀16的前端侧表面96的外周部分,形成有在周向上的整周范围内连续地延伸、且在前端侧开口的前端侧凹槽98。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基端侧凹槽94与前端侧凹槽98在盘阀16的径向上形成于大致相同的位置,在基端侧凹槽94与前端侧凹槽98的底面之间被设为厚度尺寸(轴向尺寸)小于中央部分86的厚度尺寸的收缩状部100。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收缩状部100的厚度尺寸(轴向尺寸)小于筒状支承部90的厚度尺寸(轴直角方向尺寸)。
即,在盘阀16中,比收缩状部100靠外周侧的位置,比基端侧凹槽94和前端侧凹槽98的底面更向基端侧以及前端侧突出,向基端侧突出的部分被设为上述的筒状支承部90,另一方面,向前端侧突出的部分被设为前端侧筒状部102。此外,前端侧筒状部102的前端面位于与盘阀16的前端侧表面96大致相同的轴向位置,并且筒状支承部90的基端面位于比盘阀16的基端侧表面92靠基端侧的位置。另外,在盘阀16中,形成有狭缝88的中央部分86位于被收缩状部100包围的内周部分。
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筒状支承部90的轴向长度α(参照图3)被设为盘阀16的中央部分86的厚度尺寸(轴向长度)β(参照图3)的一半以上(α≥β/2)。通过设为这样的尺寸,能够稳定地发挥后述的盘阀16的脱落防止效果、导向连接器46所产生的支承效果等。
另外,在盘阀16的前端侧表面96中,在前端侧凹槽98的内周侧,与前端侧凹槽98邻接地形成有在周向上的整周范围内连续地延伸的周槽104。即,前端侧凹槽98的内表面与周槽104的内表面在径向上彼此连接。此外,周槽104的内表面和连接器罩44的环状支承部52的弯曲凸面53在径向上彼此分开而形成有间隙。由此,在后述的按压件78的推入时(外部流路的连接时),使盘阀16容易进行弹性变形。
通过被设为以上那样的构造的连接器罩44、导向连接器46、盘阀16以及按压件78而构成连接套14。
即,从导向连接器46的前端侧开口部***配置按压件78。此时,通过使在导向连接器46的内周面上设置的卡合壁部60与在按压件78的外周面上设置的台阶面80相互抵接而规定按压件78的基端位置。此外,在该按压件78的收容状态下,按压件78的直线状外周面84与卡合壁部60的内周面抵接或者稍微分离,并且按压件78的锥状外周面82的基端部分的外周面与导向连接器46的引导面62抵接或者稍微分离。由此,按压件78能够一边被导向连接器46的内周面引导一边在轴向上移动。
而且,在该导向连接器46的前端部分,盘阀16的筒状支承部90被覆盖且被支承。即,在导向连接器46的前端设置的支承筒部76的前端部分位于盘阀16的基端侧凹槽94内,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筒部76的前端部分***于基端侧凹槽94内。与此同时,盘阀16的筒状支承部90的内周面与支承筒部76的外周面抵接,导向连接器46的前端部分嵌入于盘阀16的基端侧。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筒部76的前端部分的内外周面分别与构成基端侧凹槽94的内表面的内外周面抵接。另外,在支承筒部76的前端面与基端侧凹槽94的底面的轴向之间形成有间隙,实现了后述的按压件78的移动时的盘阀16的弹性变形容易性的提高和盘阀16的耐久性的提高。此外,在上述盘阀16的支承状态下,按压件78的前端抵接于盘阀16的基端侧表面92,按压件78被定位在盘阀16与卡合壁部60的轴向之间。
从该盘阀16的前端侧组装连接器罩44。即,在前端被盘阀16覆盖并支承的状态下将导向连接器46的前端部分从连接器罩44的基端侧开口部***,通过使导向连接器46的卡止突起66、66与连接器罩44的卡合孔54、54卡合,从而将连接器罩44和导向连接器46在轴向上以串联方式连结在同一中心轴上。即,通过使作为卡止突起66、66的基端侧端面的垂直面70、70与卡合孔54、54的基端侧内表面105、105抵接,由此防止导向连接器46的***部46a从连接器罩44的被***部44a中拔出。因而,利用卡合孔54、54的基端侧内表面105、105而构成使卡止突起66、66卡止的卡止部。简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卡止部(基端侧内表面105、105)位于与引导槽58、58在连接器罩44的周壁48的内周面48a的轴向的延长线上重叠的位置,并设置于比引导槽58、58(倾斜引导面57、57)靠前端侧、即后述的连接器罩44的组装方向的后方侧的位置。换言之,在设置有卡止部(基端侧内表面105、105)的连接器罩44中,如后所述,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的方向被设为组装方向,在连接器罩44的组装方向的前端部分(轴向基端部分)设置有引导槽58、58(倾斜引导面57、57)。即,该引导槽58、58从连接器罩44的组装方向的前端部分朝向卡止部(基端侧内表面105、105)延伸。
另外,在上述内容中,关于连接器罩44和导向连接器46的组装,通过将导向连接器46***于连接器罩44来实现。即,连接器罩44和导向连接器46相互接近的方向为组装方向,在连接器罩44中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的方向为组装方向,另一方面,在导向连接器46中从基端侧朝向前端侧的方向为组装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是将导向连接器46***于连接器罩44中,因此上述组装方向中的、尤其是导向连接器46的组装方向(从基端侧朝向前端侧的方向)被设为***方向。不过,***方向并不限定于此,可以像后述的第二实施方式、图16所示的方式那样,将位于前端侧的管体(外针帽216、连接器罩292)***到位于基端侧的连接器(帽连接器218、导向连接器294)中,在该情况下,管体的组装方向被设为***方向,即被设为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的方向。
此外,在将导向连接器46***于连接器罩44时,通过将导向连接器46的卡止突起66、66***于连接器罩44的引导槽58、58中、以及将导向连接器46的定位突起71、71***于连接器罩44的切口部56、56中,由此能够容易地对卡止突起66、66和卡合孔54、54在周向上进行定位。另外,作为引导槽58、58的槽底面的倾斜引导面57、57与卡止突起66、66的倾斜面68、68彼此抵接,由此卡止突起66、66被引导槽58、58的倾斜引导面57、57引导,从而容易卡止在位于引导槽58、58的前端侧的卡合孔54、54中。
而且,在该连接器罩44的组装状态下,通过在相互组装的连接器罩44和导向连接器46之间在轴向以及轴直角方向上对盘阀16的外周部分进行定位保持,由此以嵌合于连接器罩44和导向连接器46的嵌合状态对该盘阀16进行组装。尤其是连接器罩44的环状支承部52的突出前端部分位于盘阀16的前端侧凹槽98内,在本实施方式中,环状支承部52的突出前端部分***于前端侧凹槽98内。与此同时,盘阀16的前端侧筒状部102的内外周面分别与环状支承部52的外周面和连接器罩44的周壁48的内周面抵接。即,在盘阀16的前端侧嵌入有连接器罩44的环状支承部52,进一步地,盘阀16的前端侧筒状部102以被覆盖的方式被支承于环状支承部52的外周面。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前端侧筒状部102被按压夹持在上述环状支承部52的外周面与连接器罩44的周壁48的内周面48a的径向之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环状支承部52的内外周面分别与构成前端侧凹槽98的内表面的内外周面抵接。
进一步,盘阀16的外周面91以及筒状支承部90的外周面与连接器罩44的周壁48的内周面48a抵接。此外,在盘阀16的组装之前的单品状态下,盘阀16的外径尺寸比连接器罩44的内径尺寸稍大,通过将盘阀16组装于连接器罩44与导向连接器46之间,盘阀16的外周面91被连接器罩44的周壁48的内周面48a按压向内周侧(轴中心方向)。即,利用连接器罩44的周壁48的内周面48a而构成对盘阀16向内周侧按压的按压部。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按压部(周壁48的内周面48a)被设为平坦的环状面。
另外,在盘阀16的单品状态下,筒状支承部90的厚度尺寸(轴直角方向尺寸)略大于导向连接器46的支承筒部76与连接器罩44的周壁48的径向之间的距离。即,在盘阀16的组装状态下,筒状支承部90被支承筒部76和连接器罩44的周壁48夹持按压于厚度方向(径向)之间。由此,在连接器罩44与导向连接器46之间,对盘阀16更稳定地进行支承。该盘阀16的外周部分还被连接器罩44和导向连接器46以压缩状态夹持于轴向之间。
此外,关于上述连接器罩44、导向连接器46、盘阀16以及按压件78的组装,通过以前端侧作为上方而进行组装,能够有效地防止在组装时盘阀16从导向连接器46上脱落,但组装方法不限于此。
如上所述,通过将中空针12、弹性管36以及连接套14在轴向上连结,由此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带有阀的针组件10。该带有阀的针组件10例如通过将构成为包括具备针尖的内针的未图示的内针单元插通于构成为包括带有阀的针组件10的外针单元中,由此作为带有阀的留置针组件来使用。即,使该带有阀的留置针组件刺穿患者的血管,并从外针单元中将内针单元抽出,由此将带有阀的针组件10留置在患者的血管中。此外,对上述内针单元的具体结构没有任何限定,将留置针组件的具体例示于后述的图6~图13。不过,还可以通过将中空针12设为具有针尖的金属等的针而使带有阀的针组件10直接刺穿患者的血管并留置在患者的血管中。
而且,如图4、图5所示,通过从留置在患者的血管中的带有阀的针组件10的基端侧***连接作为外部流路的注射器106,从而使患者的血管和外部流路(注射器)106经由流体流路18而连通。
即,通过从连接套14(导向连接器46)的基端侧开口部72***注射器106的阳路厄108,利用阳路厄108的前端使收容于导向连接器46的内部的按压件78向前端侧移动。由此,将按压件78的前端按压在盘阀16的基端侧表面92上,使盘阀16弹性变形从而使盘阀16的狭缝88打开。
此时,盘阀16如图5等所示的那样弹性变形。即,利用按压件78的前端以使得盘阀16的比收缩状部100靠内周侧(中央部分86)的位置被拉伸向前端侧的方式使盘阀16弹性变形。在上述弹性变形时,设置于盘阀16的前端侧表面96上的周槽104的内表面与设置于连接器罩44的环状支承部52的弯曲凸面53在大致整个面上抵接。由此,在盘阀16的弹性变形时,能够有效地防止血液流入盘阀16与连接器罩44之间。进一步,在拔出后述的外部流路(注射器)106时,还能够更大地发挥盘阀16的弹性复原力。在此基础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盘阀16的中央部分86的前端侧表面96与弹性管36的基端侧开口部的内周面抵接。
在上述的盘阀16的狭缝88的打开状态下,流体流路18处于连通状态,因此能够穿过该流体流路18进行输液、采血。
另外,在输液、采血的处置后或中断时,通过将注射器106从连接套14(导向连接器46)中拔出,盘阀16在其自身的弹性复原作用下复原至连接注射器106之前的形状(图3等的形状),将狭缝88封闭(流体流路18处于切断状态)。此时,按压件78被盘阀16的中央部分86推回移动至基端侧,通过使按压件78的台阶面80与设置于导向连接器46的内周面上的卡合壁部60抵接而对该按压件78朝向基端侧的移动端进行规定。由此,在拔出外部流路(注射器)106时,能够将按压件78定位于规定的位置。
在被设为上述那样的构造的带有阀的针组件10中,通过将连接器罩44和导向连接器46中的一方***于另一方,并且使在导向连接器46上设置的卡止突起66、66卡止于在连接器罩44的周壁48上设置的卡合孔54、54中,由此将连接器罩44和导向连接器46相互组装而构成连接套14。即,在连接器罩44和导向连接器46的组装时,无需使用粘合剂等,因此不仅不会出现粘合剂漏出到流体流路18中的情况,而且还能省略粘合工序,因此能够实现连接套14、乃至带有阀的针组件10的制造效率的提高。
进一步,在卡合孔54、54的基端侧设置有引导槽58、58,通过将卡止突起66、66***至该引导槽58、58,更可靠地将卡合突起66、66引导至卡合孔54、54,因此不仅使连接器罩44和导向连接器46互相在周向上定位,还能够顺畅地将连接器罩44和导向连接器46组装,能够进一步提高带有阀的针组件10的制造效率。
尤其是,通过在连接器罩44上设置切口部56、56,另一方面,在导向连接器46上设置定位突起71、71,并将定位突起71、71***于切口部56、56中,由此能够有效地对连接器罩44和导向连接器46的周向位置进行定位。因此,还能够稳定地实现如上所述的卡合孔54、54与卡止突起66、66的卡合。在此基础上,通过在连接器罩44的基端部分的周壁48上设置切口部56、56,由此在将导向连接器46向连接器罩44***时,连接器罩44的周壁48容易弯曲,能够更进一步地容易实现连接器罩44和导向连接器46的组装。
另外,由于并不是如现有结构的针组件那样为了使盘阀封闭变形而使用分体的螺旋弹簧等的构造,因此能够减小注射器106的***阻力,并且能够抑制部件数量以及组装工序数的增加,并且还能够避免带有阀的针组件10的大型化。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的带有阀的针组件10中,在***外部流路(注射器)106时,盘阀16的中央部分86被拉伸向前端侧地弹性变形,但是由于在盘阀16的外周部分设置有向基端侧延伸的筒状支承部90,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盘阀16从连接套14中脱落。尤其是,该筒状支承部90以被按压状态夹持在导向连接器46的支承筒部76和连接器罩44的周壁48的径向之间,因此能够进一步有效地防止盘阀16从连接套14中脱落。
这样,尤其是通过筒状支承部90来发挥对盘阀16的支承力,因此例如与盘阀被设为单纯的平板状的情况相比,还能够减小连接套14所产生的径向上的压缩力等或者将其设为大致为零。由此,能够容易使盘阀16的中央部分86弹性变形,从而减小外部流路(注射器)106的***阻力。另外,设置于盘阀16的外周缘部的筒状支承部90被夹持于支承筒部76与周壁48之间,因此在通过按压件78进行按压时也能抑制盘阀16的外周缘部的弹性变形,由此能够进一步有利于发挥拔出注射器106时的盘阀16向初始形状复原的弹性复原力。
另外,包括有对按压件78的轴向移动进行引导的导向连接器46而构成连接套14,例如与对按压件78进行引导的构件被设为与连接套14分体的构件而收容于连接套14的内周侧的情况相比,能够较大地确保被导向连接器46、进而该导向连接器46的前端部分覆盖的盘阀16的外径尺寸。由此,能够充分地确保盘阀16的橡胶体积,例如能够实现耐久性、可靠性的提高,并且还能够增大狭缝88的开口,除此以外,由按压件78引起的盘阀16的弹性变形也变得容易。
更进一步,在盘阀16的前端侧表面96和基端侧表面92分别设置有前端侧凹槽98和基端侧凹槽94,在上述凹槽98、94中***有连接器罩44的环状支承部52和导向连接器46的支承筒部76,因此能够稳定地提高连接套14对盘阀16的保持力。进一步,上述环状支承部52和支承筒部76的轴向上的对置距离被设为小于筒状支承部90的板厚尺寸,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筒状支承部90从环状支承部52与支承筒部76之间脱落,因此能够进一步有效地防止盘阀16从连接套14中脱落。
通过将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带有阀的针组件例如作为外针单元的整体或一部分与内针单元进行组合而作为留置针组件使用。即,在图6、图7中示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留置针组件的具体示例。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与上述图1~图5所示的带有阀的针组件10实质上相同的构件以及部位,在附图中,标注与图1~图5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即,图6、图7所示的留置针组件110构成为在沿着预先规定的轴线L1的针轴方向上延伸,具备构成为包括保护器112的内针单元114、外针单元116、将上述内针单元114和外针单元116连结的连接帽118。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外针单元116构成为包括带有阀的针组件119以及连接帽118,该带有阀的针组件119的构造与上述图1~图5所示的带有阀的针组件10大致相同。
此外,留置针组件110中的带有阀的针组件119与上述图1~图5所示的带有阀的针组件10不同,针座以及与该针座的基端侧连接的管形成为分体的结构,作为外针的中空针12被固定支承于由硬质的合成树脂构成的外针座120上,并且从该外针座120的基端侧延伸出有由软质的合成树脂构成的管部122。具体而言,外针座120具备近似筒状的周壁124,中空针12从该周壁124的前端侧开口部***并固接于周壁124的内周面,并且在外针座120的基端侧开口部,管部122的前端被夹持于中空针12与周壁124之间,通过根据需要实施粘接、熔接的处理,由此将管部122连接于外针座120的基端侧开口部。
另一方面,内针单元114除了具有保护器112以外,还具有内针126、内针座128、以及内针帽130。内针126例如是由金属材料或硬质的合成树脂构成的近似圆筒状的中空针,沿轴线L1笔直地延伸。内针126在其远端侧的端部具有锋利的针尖132,针尖132锋利地形成为能够刺穿血管。进一步,在内针126的外周面上,在靠近针尖132的位置形成有两个突起部134、134(参照图8)。两个突起部134、134从内针126的外周面朝向半径方向的外侧、且彼此朝向相反方向突出。此外,该突起部134也可以遍及周向的整周地设置。另外,内针126也可以是实心针。而且,在内针126的近端侧的端部设置有内针座128。
内针座128形成为近似圆柱状,其中间部分与近端侧的部分和远端侧的部分相比而收窄。另外,内针126的近端侧部分嵌插于内针座128的中间部分的内孔中并通过粘合剂等进行固定。进一步,在内针座128的远端以及近端分别形成有远端侧开口以及近端侧开口,在该远端侧开口的底壁的中央,形成有向远端侧突出的顶板136。另一方面,在内针座128的近端侧开口嵌入有内针帽130,利用内针帽130将近端侧开口封堵。进一步,内针座128的远端侧部分与剩余的部分(即,中间部分以及近端侧部分)相比而形成为大径,在内针座128的远端侧部分内收容有将在下文中详细描述的路厄帽(luercap)164以及保护器112的各自的一部分。这样构成的内针单元114的内针126插通于外针单元116。
此外,在内针帽130的内部设置有未图示的通气过滤器,该通气过滤器具有使气体透过但对液体进行阻挡的性质。通过将该内针帽130组装在内针座128上,内针座128的近端侧开口被覆盖为液体密封,使得穿过内针126的回血不会漏出到外部。另外,通过由透明的构件来制造内针座128、内针帽130,能够容易地进行回血(flash back)的确认。
保护器112是用于收纳并保护内针126的针尖132的构件,具有壳体138以及闸门机构140。壳体138是由合成树脂构成的近似中空圆柱状的构件。在壳体138的中间部分具有锥状部分142,锥状部分142形成为随着趋向远端侧而直径逐渐增大的锥状。由此,在壳体138中,包括上述锥状部分142的大径部144形成于远端侧,并在在近端侧形成有小径部146。另外,在壳体138内的近端部,设置有圆环状的环构件148。另一方面,通过在壳体138的远端侧开口部(大径部144的远端侧开口部)组装作为整体而被设为近似平板形状的盖体150而将该开口部封闭。这样,利用盖体150将大径部144的远端侧开口部封闭,由此将包括锥状部分142的大径部144和盖体150所包围的空间设为收容空间151。
而且,内针126在使针尖132突出的状态下以能够在针轴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插通于上述壳体138中。即,在壳体138的近端部,围绕轴线L1而形成有基端侧插通孔部152,并且在盖体150形成有中间插通孔部154以及前端侧插通孔部156,内针126插通于各插通孔部152、154、156。此外,内针126还插通于环构件148。
在此,内针126上的两个突起部134、134构成为能够插通位于远端侧的中间插通孔部154以及前端侧插通孔部156,构成为与环构件148卡合。因此,在使内针126相对于保护器112相对移动(即,将内针126从保护器112中拔出)时,两个突起部134、134穿过位于远端侧的中间插通孔部154以及前端侧插通孔部156而收纳于保护器112内,之后,与环构件148卡合并停留在保护器112内。另外,在内针126中,对突起部134、134的位置进行了调整,以使得突起部134、134与环构件148卡合时针尖132收纳于保护器112内。在这样的保护器112内,为了使收纳于其中的针尖132不会从保护器112中露出,在大径部144内且在中间插通孔部154与前端侧插通孔部156的轴向之间收容有闸门机构140。
闸门机构140构成为包括阻挡构件158和固定构件160。即,阻挡构件158和固定构件160中的一方为磁铁,并且另一方为磁铁或铁等强磁性材料,彼此作用有磁性吸引力。而且,上述阻挡构件158和固定构件160分别配置为在半径方向上对置。该固定构件160固定于盖体150,并且阻挡构件158以能够朝向固定构件160移动的方式设置于盖体150内,该盖体150固接于壳体138的远端侧开口部,由此阻挡构件158和固定构件160收容配置于壳体138的大径部144内的收容空间151内。
若更详细地说明,在阻挡构件158与固定构件160之间,在图6、图7所示那样的使用前的状态下插通有内针126,由此,阻挡构件158和固定构件160配置为隔开有间隔。另一方面,若相对于保护器112而向近端侧拉拔内针126并将其针尖132收纳于壳体138内,则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动作。即,阻挡构件158被固定构件160吸引而被吸附在固定部件160上。由此,阻挡构件158在壳体138内被配置于轴线L1上,即,被配置于针尖132与前端侧插通孔部156之间,在针尖132位于收容空间151内的状态下,作为收容空间151的前端侧开口部的前端侧插通孔部156被关闭。通过像这样将前端侧插通孔部156关闭,使得针尖132无法脱出地被收纳于保护器112内,通过保护器112对针尖132进行保护。若在像这样收容有针尖132的状态下使内针126进一步向近端侧移动,则保护器112与内针126一起相对于后述的路厄帽164向近端侧相对移动。
将被设为以上那样的构造的内针126的基端***于内针座128中并根据需要实施粘接、熔接的处理而将内针126固定支承于内针座128,并且在内针126上以能够在轴向上移动的方式外插装配保护器112,由此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内针单元114。而且,在图6、图7所示的初始状态下,在该内针单元114中向前端侧突出的内针126从带有阀的针组件119的基端侧开口部、即导向连接器46的基端侧开口部72***,并进一步从基端侧插通于盘阀16、管部122、外针座120以及中空针12,内针126的针尖132从中空针12的前端突出。由此,将内针单元114和带有阀的针组件119相互组装。
在此,在带有阀的针组件119的导向连接器46与内针单元114的保护器112之间设置有连接帽118,通过该连接帽118将外针单元116和内针单元114连结。即,由连接帽118构成外针单元116的基端部分(近端侧部分),在连接帽118上连结有保护器112。该连接帽118构成为包括分别被设为大致筒状的外针帽162和作为帽体的路厄帽164。
外针帽162是由硬质的合成树脂等构成的近似圆筒状的构件。外针帽162在其外周面的轴向中间部分具有台阶166,比该台阶166靠远端侧的部分与近端侧部分相比形成为小径。在外针帽162的远端侧部分***螺合有导向连接器46的近端部分,外针帽162可装卸地设置于比外针座120靠近端侧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可装卸地设置于导向连接器46的近端部分。
另外,在外针帽162的内周面,在其轴向中间部分(更具体而言,与台阶166大致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内向凸缘168。内向凸缘168在外针帽162的内周面上遍及周向整周地形成,并且从内周面向半径方向内侧突出。进一步,在内向凸缘168的内周缘部形成有***圆筒部170。***圆筒部170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并且从内向凸缘168的内周缘部向远端侧突出。***圆筒部170的外径尺寸与导向连接器46的内径尺寸大致相同,在将外针帽162螺合于导向连接器46的状态下,***圆筒部170插通于导向连接器46内。
进一步,在外针帽162的近端侧开口部,在一个径向方向上的两侧(图6、图7中的上下方向两侧)形成有在近端侧开口、且在厚度方向(径向)上贯穿的一对切口172、172。上述切口172、172在俯视时为近似矩形形状,且以规定的周向尺寸而形成。
该外针帽162的内孔被内向凸缘168分隔为远端侧区域174和近端侧区域176。如上所述,导向连接器46的近端部***于远端侧区域174。另一方面,路厄帽164的远端侧的一部分***于近端侧区域176。即,在连接帽118中,在轴向上串联地设置有外针帽162和路厄帽164,外针单元116的最靠近端侧的部分由作为帽体的路厄帽164构成。
路厄帽164是由硬质的合成树脂等构成的近似圆筒状部件,具有推入部178和收容部180。推入部178形成为直径比收容部180的直径小,并且其外径尺寸与外针帽162的***圆筒部170的内径尺寸大致相同。推入部178插通于***圆筒部170,并且推入部178的远端与在导向连接器46内设置的按压件78的近端对置。这样配置的推入部178形成为在针轴方向上比***圆筒部170更长,并且在推入部178的近端侧部分一体地设置有收容部180。
收容部180形成为近似有底筒状,其外径尺寸与外针帽162中的近端侧区域176的孔径尺寸大致相同。具有这样的形状的收容部180***于近端侧区域176,并且设置于连接帽118的近端侧。若更详细地进行说明,由于推入部178形成为比***圆筒部170更长,因此收容部180设置在相对于内向凸缘168向近端侧离开的位置(即,基准位置)。因此,路厄帽164能够从该基准位置进一步向远端侧推入,通过推入利用按压件78将盘阀16的狭缝88推开,从而能够将流体流路18设为连通状态。
另外,在收容部180中,围绕其中心轴而形成有贯穿孔182。贯穿孔182与推入部178的内孔连通,内针126以能够在针轴方向上相对移动的方式插通于贯穿孔182以及推入部178的内孔,针尖132向中空针12的远端侧突出。另一方面,收容部180的近端部从外针帽162的近端向近端侧突出。另外,内针座128的远端与外针帽162的近端对置,在内针座128内***有收容部180的近端部。在这样构成的路厄帽164中,在其收容部180中***有保护器112。
该路厄帽164的收容部180具有多个挠性片184、184(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一对挠性片184、184),一对挠性片184、184各自配置为在周向上隔开大致相等间隔(即,约180度的间隔)。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收容部180的近端侧开口部,在一个径向方向上的两侧(图6、图7中的上下方向两侧)形成有一对挠性片184、184。另外,也如图7、后述的图11等所示的那样,通过一对切口槽186、186而分别形成各挠性片184。即,在收容部180的外周面上,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一对切口槽186、186。另外,一对切口槽186、186在半径方向上将收容部180贯穿,在针轴方向上从收容部180的近端延伸至轴向中间部分。像这样形成一对切口槽186、186,其结果是在它们之间形成板状的挠性片184。
这样形成的挠性片184能够向半径方向外侧弯曲,在挠性片184的内周面(即,收容部180的内周面)形成有凸状卡合部分188。即,在路厄帽164的收容部180的内周部具有一对凸状卡合部分188、188,包括一对凸状卡合部分188、188而构成卡合部190。另外,一对凸状卡合部分188、188配置为彼此在半径方向上对置。
凸状卡合部分188从挠性片184的内周面朝向半径方向内侧突出,在周向上从挠性片184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进一步,如图6、图7所示,以包含轴线L1的虚拟平面对凸状卡合部分188进行剖切而进行观察时,其剖面形成为山形。具有这样的形状的凸状卡合部分188在保护器112收纳于路厄帽164中的状态下,位于与保护器112的壳体138的锥状部分142对应的位置(即,壳体138的锥状部分142的半径方向外侧)位置。由此,凸状卡合部分188与大径部144(更详细而言,与锥状部分142)卡合,能够以连结状态对保护器112和路厄帽164进行保持。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卡合部190卡合的被卡合部由在壳体138的外周部设置的包括锥状部分142的大径部144构成。
另外,这样收纳的保护器112使壳体138的小径部146从路厄帽164内朝向内针座128内突出,并将壳体138的小径部146的近端侧部分收容于内针座128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38的近端与设置于内针座128的顶板136抵接。由此,保护器112被顶板136和收容部180的底面夹持,使保护器112的移动受到限制。另一方面,通过使内针座128向近端侧移动而从路厄帽164离开,由此能够将保护器112从路厄帽164中沿针轴方向拔出并使其移动。
即,在移动内针座128而将保护器112从路厄帽164拔出时,由于凸状卡合部分188的截面呈山形,因此利用大径部144对凸状卡合部分188向半径方向外侧进行按压。与之相伴地,一对挠性片184、184向半径方向外侧弯曲,能够增大一对凸状卡合部分188、188的间隔。由此,一对凸状卡合部分188、188与大径部144之间的卡合被解除,能够使保护器112从路厄帽164脱离(即,拔出)。另外,由于凸状卡合部分188的截面呈山形,因此在使保护器112进入路厄帽164时,也会由大径部144对凸状卡合部分188向半径方向外侧进行按压而使一对挠性片184、184向半径方向外侧弯曲。由此,一对凸状卡合部分188、188的半径方向上的间隔变大,能够顺利地使保护器112进入路厄帽164。
另外,路厄帽164如上所述***于外针帽162内。在此,在外针帽162的外周面上,在与一对挠性片184、184各自分别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切口172、172。该切口172、172与位于基准位置的路厄帽164的一对挠性片184、184相比进一步延伸至远端侧。由此,能够使一对挠性片184、184不会与外针帽162抵接地发生弯曲,能够使保护器112顺利地从路厄帽164进行拆装。
另一方面,在使用时等,路厄帽164的近端部***于内针座128并被内针座128覆盖。即,一对挠性片184、184被内针座128从半径方向外侧覆盖。由此,能够抑制一对挠性片184、184向半径方向外侧弯曲推开。
在这样构成的留置针组件110中,如图6、图7所示,内针126插通于保护器112、外针单元116(连接帽118以及带有阀的针组件119),针尖132从中空针12中突出,在该状态下,在人工透析等血液净化疗法中使用。更详细而言,留置针组件110以针尖132的刃面朝向上侧的状态下刺穿患者的血管,中空针12的远端侧部分被推入至进入患者的血管内。之后,为了使透析液等输送液体流入血管,将内针单元114从外针单元116拔出。即,使用者握持内针座128,使其相对于外针单元116向近端侧相对移动。于是,内针126的针尖132最终收纳于中空针12之中,进一步地穿过中空针12、外针座120、盘阀16、按压件78以及连接帽118而到达保护器112。如此一来,如图8所示,针尖132收纳于保护器112内,通过收纳而利用闸门机构140将前端侧插通孔部156封堵并由保护器112对针尖132进行保护。
在进行保护的同时,内针126的突起部134、134与保护器112内的环构件148卡合,保护器112与内针126一体地移动。另一方面,保护器112与路厄帽164卡合而被保持为连结状态,使保护器112的朝向近端侧的移动受到限制。通过以规定的负荷将内针单元114进一步拉动至近端侧,利用保护器112对一对凸状卡合部分188、188进行按压而将一对挠性片184、184打开。由此,卡合被解除,保护器112从路厄帽164分离。在卡合被解除时,一对凸状卡合部分188、188登上保护器112的大径部144的除了锥状部分142以外的部分,保护器112能够向近端侧的方向自由地移动。
即,在卡合被解除的前后为了使保护器112向近端侧移动所需的拉力急剧地发生变化,该急剧变化作为保护器112的节度感而被施加给使用者。该变化的比例越大、即卡合力越大,越能够向使用者传递更适当的节度感。另一方面,若增大卡合力,则难以将保护器112从路厄帽164中拔出。在留置针组件110中,如上所述,使一对凸状卡合部分188、188和大径部144卡合而使路厄帽164和保护器112物理连结,因此,通过改变凸状卡合部分188的形状以及大径部144的形状,能够更适当地向使用者传递节度感,并且能够对卡合力进行调整以适度地具有卡合力。此外,凸状卡合部分188的与轴交叉的方向上的长度(即,突出尺寸)优选为0.1mm~3mm。若超过该范围,则有可能无法获得适当的节度感。
在使像这样通过适度的卡合力进行卡合的保护器112从路厄帽164上分离时,外针单元116(连接帽118以及带有阀的针组件119)留置在患者的血管中。在该状态下,若对路厄帽164向远端侧按压,则与之相伴地按压件78对盘阀16进行按压,从而将盘阀16的狭缝88推开。由此,在带有阀的针组件119的内部设置的流体流路18穿过连接帽118的内孔、即推入部178的内孔和收容部180的贯穿孔182而与外部空间连通。其结果是,血液在流体流路18内回流,残留在流体流路18中的空气被该血液推出,并穿过收容部180的贯穿孔182向外部排出。通过进行上述操作,有效地将残留在流体流路18中的空气排出至外部,在连接外部流路时,有效地防止空气混入患者的体内。
之后,例如在通过目视确认血液回流至预定位置之后,将连接帽118从导向连接器46取下,并将带有阀的针组件119留置在患者的血管中,在导向连接器46上安装未图示的人工透析装置等连接器、注射器等外部流路,由此能够实施输液、采血、血液透析等。此外,在将连接帽118从导向连接器46取下时,可以利用夹子等将管部122封闭等。
在这样构成的留置针组件110中,路厄帽164通过与凸状卡合部分188的形状对应的卡合力与保护器112卡合,通过以大于该卡合力的力来拉动保护器112,能够将保护器112从路厄帽164上取下。在路厄帽164中,关于凸状卡合部分188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能够通过改变朝向半径方向内侧的突出量、周向上的长度以及斜面的倾斜角度等来调整卡合力,由此能够对将保护器112从路厄帽164中拔出时所需的力进行调整。在使用者将保护器112从路厄帽164上取下时,保护器112取下来了这种感觉、即保护器112的节度感取决于上述卡合力。因此,通过改变凸状卡合部分188的形状而对路厄帽164以及保护器112的卡合力进行调整,能够调整保护器112的节度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留置针组件110,凸状卡合部分188形成在挠性片184上。通过改变挠性片184的针轴方向上的长度,能够调整弯曲量以及使其弯曲时所需的负荷。即,通过改变挠性片184的针轴方向上的长度也能够对路厄帽164与保护器112之间的卡合力进行调整,尤其是能够将卡合力调整为能够容易地将保护器112从路厄帽164上取下。另外,通过在外针帽162上形成缺口172,能够在外针帽162内收容路厄帽164的同时使挠性片184弯曲。由此,能够实现卡合力的调整,并且能够抑制留置针组件110在针轴方向上变长。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的留置针组件110中,一对凸状卡合部分188、188与保护器112的大径部144卡合而将保护器112保持在路厄帽164内。因而,无需在保护器112上设置新的构件等就能够将保护器112和路厄帽164进行物理连结。由此,能够抑制留置针组件110的部件数量增加。
接下来,在图9、图10中示出了具备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带有阀的针组件200的留置针组件202。此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与管部122的基端侧连接的连接套14构成为包括管体(连接器罩44)和连接器(导向连接器46),并且在上述连接器罩44与导向连接器46之间嵌合装入有阀体(盘阀16),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管部122的基端侧连接的连接套204由一个部件构成,并且作为阀体的盘阀206以嵌合状态组装在与连接套204的基端侧连结的连接帽208上。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作为外针的中空针12、外针座120、管部122以及连接套204而构成针组件210,并且通过将带有阀的连接帽208连结于该针组件210,由此构成带有阀的针组件200。而且,将该带有阀的针组件200作为外针单元,通过将内针单元212组装在该外针单元200上,由此构成留置针组件202。此外,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以及部位,在附图中标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套204形成为近似圆筒状,管部122插通于其远端侧部分,并且在近端侧部分的内周面形成有阴路厄锥214。另外,在连接套204的近端部,在其外周面螺合有连接帽208。
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帽208构成为包括作为管体的外针帽216以及作为连接器的帽连接器218,在帽连接器218的前端部固定有外针帽216。而且,在上述外针帽216与帽连接器218之间以嵌合状态组装有盘阀206。
上述外针帽216是由硬质的合成树脂等构成的近似圆筒状的构件。在外针帽216的外周面217的轴向中间部分具有台阶166,比该台阶166靠远端侧的部分与近端侧部分相比而形成为大径。即,在外针帽216中,比台阶166靠前端侧(远端侧)的位置被设为大径筒部220,另一方面,比台阶166靠基端侧(近端侧)的位置被设为小径筒部222。
在此,在小径筒部222的外周面217a设置有在外周侧开口的卡合孔224。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卡合孔224以弯曲的内表面形状遍及周向的整周地连续地形成。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如图10等的纵剖面所示那样,卡合孔224被设为在轴向中央部分具有顶部224a的内表面形状,在该顶部224a处,小径筒部222的外径尺寸最小。
另外,在小径筒部222的突出前端(轴向基端)的外周面217a形成有倒角状的倾斜引导面226。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倾斜引导面226被设为在从基端侧朝向前端侧(从后述的***方向的前方朝向后方)而小径筒部222的径向尺寸(图9、10中的上下方向的尺寸)逐渐变大的方向上倾斜的倾斜面,并且遍及周向的整周地连续地形成。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倾斜引导面226被设为呈R面状弯曲的弯曲倾斜面。此外,如后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针帽216中,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的方向被设为相对于帽连接器218的组装方向,以位于倾斜引导面226的组装方向的后方的方式设置有卡合孔224。
进一步,在外针帽216的内周面的轴向中间部分(与台阶166大致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内向凸缘168,进一步在内向凸缘168的内周缘部形成有***圆筒部170。在使连接帽208(外针帽216)与连接套204螺合的状态下,***圆筒部170插通于连接套204。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内向凸缘168的基端面上,遍及周向的整周地连续地形成有向基端侧突出的按压突起228。
另外,外针帽216的内孔被内向凸缘168分隔为远端侧区域174和近端侧区域176,即,被大径筒部220包围的区域为远端侧区域174,另一方面,被小径筒部222包围的区域为近端侧区域176。而且,如上所述,连接套204的近端部***并螺合于上述远端侧区域174。
另一方面,在近端侧区域176、即被小径筒部222包围的区域嵌合有盘阀206,***圆筒部170的开口被盘阀206封堵。盘阀206由能够弹性变形且能够供内针126贯穿的材料、例如聚异戊二烯等的合成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轴向上相邻地配置有一对盘阀206、206。此外,可以在上述盘阀206、206的中央部分形成上述第一实施方式那样的狭缝(88),也可以不形成。另外,上述盘阀206、206的外周面229、229优选被小径筒部222向内周侧进行按压,也可以不按压。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可以由小径筒部222构成对盘阀206、206的外周面229、229向内周侧进行按压的按压部。帽连接器218外装于像这样嵌入有盘阀206、206的小径筒部222。
如图11、图12所示,帽连接器218是由合成树脂构成的近似圆筒状的部件,在其内周面230的中间部分形成有内向凸缘232。内向凸缘232从帽连接器218的内周面230向半径方向内侧突出,并且在帽连接器218的内周面230上遍及周向整周地形成。由此,帽连接器218的内径尺寸在内向凸缘232的形成位置处变小。此外,在内向凸缘232的基端侧表面,在径向中间部分,以规定的径向宽度尺寸形成有沿周向延伸的定位凹部233,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定位凹部233被设为遍及周向的整周地连续地延伸的环状的凹部。另外,在内向凸缘232的前端侧表面,遍及周向的整周地连续地形成有向前端侧突出的按压突起234。
帽连接器218的内孔235被该内向凸缘232划分为远端侧区域236以及近端侧区域238,即,在帽连接器218设置有以内向凸缘232作为底壁部而在前端侧开口的前端侧筒状部240、以及以内向凸缘232作为底壁部而在基端侧开口的基端侧筒状部242。而且,在该前端侧筒状部240的内周面230a设置有向内周侧突出的卡止突起244。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卡止突起244具有与外针帽216中的设于小径筒部222的外周面217a上的卡合孔224大致对应的弯曲形状的外表面,并遍及周向的整周地形成。尤其是,本实施方式中,也如图12等的纵剖面所示,卡止突起244被设为在轴向中央部分具有顶部244a的外表面形状,在该顶部244a处,前端侧筒状部240的内径尺寸最小。
另一方面,在帽连接器218的基端侧筒状部242的周壁上,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在周向上隔开大致相等间隔(即,约180度的间隔)地形成有一对切口槽186、186,并且在一对切口槽186、186之间形成有挠性片184。即,在帽连接器218的基端侧筒状部242的周壁上,在周向上隔开大致相等间隔地形成有一对挠性片184、184。另外,在各挠性片184的内周面(即,帽连接器218的内周面230)的近端部形成有凸状卡合部分188。即,在帽连接器218的内周面230,形成有一对凸状卡合部分188、188,通过一对凸状卡合部分188、188而构成卡合部190。此外,挠性片184的轴向长度优选为0.5mm~20mm。若挠性片184的轴向长度为0.5mm以下,则挠性片184不易弯曲,难以进行后述的壳体254的拆装。另一方面,若为20mm以上,则挠性片184轻易地发生弯曲,有可能使壳体254容易脱落。
在被设为上述构造的帽连接器218的远端侧区域236(前端侧筒状部240)中嵌合有外针帽216。即,外针帽216的小径筒部222被***于帽连接器218的前端侧筒状部240中,前端侧筒状部240的内周面230a上设置的卡止突起244卡止于小径筒部222的外周面217a上设置的卡合孔224,由此将外针帽216固定于帽连接器218的前端部。因而,通过使卡止突起244和卡合孔224的基端侧内表面246相互抵接,由此防止外针帽216从帽连接器218中拔出,由该卡合孔224的基端侧内表面246、即卡合孔224的内表面中的比顶部224a更靠基端侧的表面构成卡止部。
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帽连接器218的前端面(前端侧筒状部240的前端面)相对于外针帽216的外周面217上设置的台阶166抵接,并且外针帽216的基端面(小径筒部222的基端面)相对于帽连接器218上设置的内向凸缘232的前端面抵接,连接帽208的外周面成为大致平坦的环状面。
简言之,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外针帽216的小径筒部222而构成***于帽连接器218的***部,并且利用帽连接器218的前端侧筒状部240而构成供该***部(小径筒部222)***的被***部。即,在连接帽208中,上述***部和被***部(小径筒部222和前端侧筒状部240)被设为内外插的部分成为双层壁部的的组装部248,小径筒部222的外周面217a和前端侧筒状部240的内周面230a在组装部248被设为分别互相重叠的重叠面。
另外,在该外针帽216与帽连接器218的组装中,外针帽216和帽连接器218互相接近的方向为组装方向,在外针帽216中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的方向为组装方向,另一方面,在帽连接器218中从基端侧朝向前端侧的方向为组装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是外针帽216向帽连接器218***,因此将上述组装方向中的、尤其是外针帽216中的组装方向(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的方向)设为***方向。
即,本实施方式中,卡止突起244的前端侧表面250、即卡止突起244的从顶部244a起的前端侧的表面被设为从***方向的前方朝向后方而突出尺寸逐渐变小的倾斜面,并且与在小径筒部222的突出前端(轴向基端)设置的倾斜引导面226相对于轴向的倾斜方向相同。尤其是,卡合孔224(卡止部246)在外针帽216中设置于比倾斜引导面226靠组装方向后侧的位置,因此在外针帽216与帽连接器218的组装时,卡止突起244被倾斜引导面226引导,被可靠地引导至卡合孔224(卡止部246)。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卡合突起244的前端侧表面250相对于轴向的倾斜角度与倾斜引导面226相对于轴向的倾斜角度互不相同。
而且,通过如上述那样将外针帽216和帽连接器218相互组装,由此嵌入于外针帽216的小径筒部222内的盘阀206、206通过外针帽216以及帽连接器218以嵌合状态进行组装。另外,外针帽216的近端(小径筒部222的基端)与帽连接器218的内向凸缘232抵接,使盘阀206、206被两个内向凸缘168、232夹持。尤其是,在上述内向凸缘168、232上分别设置有向基端侧以及前端侧突出的按压突起228、234,盘阀206、206的外周部分被上述按压突起228、234在轴向上压缩。由此,***圆筒部170的基端侧开口部被液密地密封。
内针单元212组装于被设为上述构造的外针单元(带有阀的针组件)200上。即,在图9、图10所示的初始状态下,内针126***于帽连接器218的内孔235中,将一对盘阀206、206贯穿并且穿过***圆筒部170以及针组件210,内针126的针尖132比中空针12的前端更向前端侧突出。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内针126为实心针。而且,构成该内针单元212的保护器252的一部分***于帽连接器218的近端侧区域238(基端侧筒状部242)。
保护器252是用于收纳并保护内针126的针尖132的构件,具有壳体254以及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闸门机构140。壳体254是由合成树脂构成的近似中空圆柱状的构件,具有壳体主体256和盖体258。壳体主体256形成为近似有底圆筒状。若更详细地进行说明,在壳体主体256的中间部分具有锥状部分142,锥状部分142形成为随着趋向远端侧而直径增大的锥状。由此,在壳体主体256中,在远端侧形成有包括上述锥状部分142的大径部144,在近端侧形成有小径部146。另外,在大径部144的外周面上,在比锥状部分142靠远端侧的位置形成有卡止爪260。在大径部144的外周面上,在一个径向方向上的两侧(图9、图10中的上下方向两侧)形成有一对卡止爪260,该一对卡止爪260从外周面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
另外,在作为壳体主体256的底部的近端部形成有基端侧插通孔部152,在该基端侧插通孔部152中插通有内针126。此外,在壳体主体256内、且在近端部处,也可以设置有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圆环状的环构件(148),内针126也插通于该环构件(148)。内针126穿过壳体主体256内,从壳体主体256的远端侧的开口朝向帽连接器218的内向突缘232的内孔以及盘阀206、206突出。另外,在壳体主体256的远端侧的开口部***有盖体258,利用该盖体258将壳体主体256的远端侧的开口部封堵。
即,盖体258一体地具备嵌入于壳体主体256的远端侧开口部的中央部分262、以及外嵌于壳体主体256的远端侧开口部的外嵌部264。而且,在外嵌部264中,在与壳体主体256的卡止爪260、260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卡止窗266、266,通过分别将卡止爪260、260嵌入并卡止于该卡止窗266、266,将盖体258固定地外装为将壳体主体256的远端侧开口部(大径部144的远端侧开口部)覆盖。像这样将壳体主体256的远端侧开口部(大径部144的远端侧开口部)封闭的盖体258被设为中空构造,盖体258的内部空间被设为收容空间268。
另外,在盖体258内,形成有中间插通孔部154以及前端侧插通孔部156,内针126插通于上述两个插通孔部154、156中,并且在收容空间268内的两个插通孔部154、156之间(收容空间268)中设置有闸门机构140。闸门机构140在插通有内针126的状态下使阻挡构件158和固定构件160彼此在半径方向上分离,通过向近端侧拉拔内针126而使针尖132位于比上述阻挡构件158以及固定构件160更靠近端侧的位置,由此使阻挡构件158被固定构件160吸引,在针尖132位于收容空间268内的状态下,将作为收容空间268的前端侧的开口部的前端侧插通孔部156封闭。因此,关于壳体主体256中的小径部146的针轴方向上的长度,如后述的图13所示,被设定为在内针126的突起部134、134与小径部146的基端部分(或者环构件148)卡合时,该针尖132位于比阻挡构件158以及固定构件160更靠近端侧的位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盖体258的前端面设置有向前端侧突出的定位凸部270。该定位凸部270在初始状态下嵌入于在帽连接器218的内向凸缘232上设置的定位凹部233中,从而将连接帽208和保护器252在径向上定位。由此,例如在拉拔内针126,即,使内针座128相对于保护器252向基端侧移动而使保护器252露出于外部的情况下,即使在保护器252上作用有外力时,也能够抑制保护器252在径向上相对于连接帽208产生移动的情况,能够有效地防止帽连接器218和保护器252之间的连结被意外地解除。
这样构成的保护器252***于帽连接器218的近端侧区域238(基端侧筒状部242)。即,在帽连接器218的挠性片184、184的近端部配置的一对凸状卡合部分188、188与***于帽连接器218内的保护器252卡合。若更详细地进行说明,一对凸状卡合部分188、188与保护器252的盖体258的外嵌部264卡合,通过进行卡合,将保护器252以连结状态保持于帽连接器218中。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帽连接器218而构成与保护器252相互卡合的帽体,与设置于帽连接器218的凸状卡合部分188、188(卡合部90)卡合的被卡合部构成为包括盖体258的外嵌部264。
另一方面,若拉拔保护器252,则盖体258的外嵌部264试图越过一对凸状卡合部分188、188,从而将一对挠性片184、184向半径方向外侧推开。由此,能够使保护器252从帽连接器218中脱出。另外,一对凸状卡合部分188、188分别在卡合时与盖体258中的外嵌部264的近端侧的外周缘部抵接,该外周缘部被R倒角而形成为圆弧状。由此,能够抑制外嵌部264卡挂并停止在一对凸状卡合部分188、188上,能够良好地实现保护器252的拔出。
这样构成的留置针组件202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留置针组件110同样的方法来使用。即,在使针尖132的刃面朝向上侧的状态下刺穿患者的血管,并将中空针12的远端侧部分推入至进入患者的血管内。之后,为了使透析液等输送液体流入血管,将内针单元212从外针单元200中拔出。在拔出时,最终针尖132收纳于保护器252内,通过进行收纳,利用闸门机构140将盖体258的前端侧插通孔部156封堵,从而由保护器252对针尖132进行保护。进一步,在进行相对移动时,内针126的突起部134、134与保护器252的基端部分(壳体主体256的小径部146的基端部分或者环构件148)卡合,从而能够使保护器252与内针126、内针座128一体地移动。
通过之后也以规定的负荷对内针单元212向近端侧拉动,如图13所示,利用保护器252将一对凸状卡合部分188、188推开,从而将卡合解除,保护器252从帽连接器218上分离。在卡合被解除时,一对凸状卡合部分188、188登上盖体258的外嵌部264,从而能够使保护器252向近端侧自由地移动。即,在卡合被解除的前后,用于使保护器252向近端侧移动所需的拉力急剧地发生变化,能够将该急剧的变化作为保护器252的节度感而施加给使用者。关于该节度感,通过改变凸状卡合部分188的形状、保护器252的盖体258的形状、尤其是盖体258的外径尺寸等,能够对卡合力进行调整。在像这样使保护器252从帽连接器218上分离时,外针单元(带有阀的针组件)200留置于患者的血管中。在该状态下,利用夹子等将管部122封闭,并将连接帽208从连接套204上取下。之后,在连接套204上安装人工透析装置等连接器(未图示)、注射器等外部流路。
在这样构成的留置针组件202中,如上所述,通过改变盖体258的外径尺寸,能够对卡合力进行调整。因此,通过采用外形尺寸不同的盖体258,能够巧妙地使帽连接器218和保护器252之间的卡合力相配合,因此能够容易对卡合力进行调整。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帽208构成为包括将外针帽216的小径筒部(***部)222***于帽连接器218的前端侧筒状部(被***部)240的情况,在前端侧筒状部240的内周面230a设置有卡止突起244,另一方面,在小径筒部222的外周面217a,在***方向前方端部设置有倾斜引导面226,并且在该倾斜引导面226的***方向后方侧设置有具有卡止部(基端侧内表面246)的卡合孔224。因此,在将小径筒部222***于前端侧筒状部240时,卡止突起244被倾斜引导面226引导,被更可靠地引导至卡合孔224。尤其是,由于上述卡止突起244和卡合孔224遍及周向的整周地连续设置,因此还无需对外针帽216和帽连接器218在周向上进行定位,能够实现组装作业性的提高。另外,***部以及被***部的关系并不限定于上述内容,连接帽208也可以构成为包括如下情况:在帽连接器218上设置作为向前端侧突出的***部的小径筒部,并且在外针帽216上设置作为向基端侧突出的被***部的筒状部,将在帽连接器218上设置的小径筒部(***部)***于在外针帽216上设置的筒状部(被***部)。在该情况下,能够利用在帽连接器218上设置的小径筒部(***部)对盘阀206的外周面229向内周侧进行按压。
除此之外,本实施方式的留置针组件202起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留置针组件110同样的作用效果。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记载而受到限定性的解释,能够以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添加有各种变更、修正、改良等而获得的方式进行实施。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环状且平坦的连接器罩44的周壁48的内周面48a、外针帽216的小径筒部222的内周面构成对盘阀16、206的外周面91、229向内周侧进行按压的按压部,但并不限定于该方式。即,如图14、图15所示的带有阀的针组件280那样,可以在连接器罩44的周壁48的内周面48a设置向内周侧突出、且从环状壁部51的基端面向基端侧延伸的环状肋282。通过将该环状肋282的内径尺寸设为小于盘阀16的组装之前的单品状态下的外径尺寸,在组装盘阀16时,盘阀16的外周面91被环状肋282向内周侧(轴中心方向)按压,因此在本方式中,由环状肋282构成按压部。即,通过将环状肋282的内径设为小于单品状态下的盘阀16的外周面91的外径,由此对盘阀16朝向轴中心方向进行按压。其结果是,能够稳定地防止血液的漏出。
另外,在本形式中,在导向连接器46的支承筒部76的前端,设置有向外周侧突出的外周突部284。该外周突部284遍及整周地连续地形成,并且在径向上与环状肋282对置。而且,利用上述环状肋282和外周突部284,以按压状态对从盘阀16向基端侧延伸的筒状支承部90进行夹持,能够进一步有效地防止盘阀16从连接器罩44以及导向连接器46中脱落。
此外,按压部并不限定于环状且平坦的连接器罩44的周壁48的内周面48a、外针帽216的小径筒部222的内周面、或者上述那样的环状肋282,只要能够对盘阀16、206的外周面91、229朝向内周侧(轴中心方向)进行按压即可,例如可以由在周向上局部地设置的多个突起等构成。另外,盘阀16、206通过被上述按压部压入而被按压固定于内周侧,但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粘合剂等来进行固定。进一步,在盘阀16上设置有狭缝88的情况下,通过将上述按压部设置于盘阀16的狭缝88的外周侧,实现盘阀16的狭缝88的稳定的闭合动作,进一步地在内针126插通于该盘阀16的情况下,发挥盘阀16对内针126的按压作用,能够有效地防止血液的漏出。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上述图14、图15所示的方式中,在对连接器罩44和导向连接器46进行组装时,导向连接器46的前端部分***于连接器罩44的基端部分,即,导向连接器46相对于连接器罩44的组装方向(***方向)为从基端侧朝向前端侧的方向,并且导向连接器46的前端部分位于连接器罩44的基端部分的内周侧,但并不限于这样的方式。即,如图16所示的带有阀的针组件290那样,可以通过将连接器罩292的基端部分***于导向连接器294的前端部分来组装作为管体的连接器罩292和作为连接器的导向连接器294。在该方式中,连接器罩292的基端部分位于导向连接器294的前端部分的内周侧,连接器罩292以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的组装方向(***方向)***并组装于导向连接器294。因而,***于导向连接器294的连接器罩292的基端侧被设为近似圆筒状的***部296,另一方面,***有连接器罩292的***部296的导向连接器294的前端侧被设为近似圆筒状的被***部298。而且,上述***部296和被***部298内外插而形成为双层壁部的部分被设为组装部299。
此外,在本方式中,连接器罩292的外周面300和导向连接器294的内周面302被设为连接器罩292和导向连接器294的组装部299中的重叠面。而且,在该连接器罩292的外周面300设置有卡止突起304、304,该卡止突起304、304具有从基端侧朝向前端侧(从***方向的前方朝向后方)而突出尺寸逐渐变大的倾斜面303、303且向外周侧突出,另一方面,在导向连接器294的内周面302设置有卡合孔308、308以及引导槽312、312,该卡合孔308、308具有供卡止突起304、304卡止的卡止部306、306,该引导槽312、312具有对卡止突起304、304进行引导的倾斜引导面310、310。而且,通过将连接器罩292***于导向连接器294,使卡止突起304、304与引导槽312、312的倾斜引导面310、310抵接,由此使导向连接器294的前端侧开口部略微弯曲变形(扩开变形),从而能够使连接器罩292***,并且卡止突起304、304被倾斜引导面310、310引导,卡止于卡止部306、306,由此防止连接器罩292从导向连接器294向前端侧移动(***部296从被***部298中拔出)。
在被设为上述那样的构造的带有阀的针组件290中,也能够发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带有阀的针组件10同样的效果。
进一步,对固定支承中空针12的针座的形状、材质等没有任何限定。尤其是,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上述图14、图15所示的方式中,针座32与位于基端侧的管部34形成为一体,由软质的合成树脂形成,但是管部34并不是必须的。即,固定支承中空针12的针座可以由连接套14的前端(连接器罩44)构成。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连接器罩44上嵌接套筒状的铆接销,还能够使中空针12与针座(连接器罩44)的固定变得牢固。另外,对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也是同样的,管部122不是必须的,固定支承中空针12的针座(外针座)可以由连接套204的前端构成。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盘阀16的前端侧表面96和基端侧表面92上分别设有前端侧凹槽98和基端侧凹槽94,并将设置于连接器罩44的环状支承部52和设置于导向连接器46的支承筒部76***于两凹槽98、94中,但是上述凹槽98、94不是必须的。即,也可以是,将盘阀16的前端侧表面96和基端侧表面92分别设为平坦面,在组装盘阀16时,分别将环状支承部52和支承筒部76按压***于盘阀16的前端侧表面96和基端侧表面92,由此实质上形成凹槽98、94。此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外针帽216以及帽连接器218上,分别设置有对盘阀206、206从前端侧以及基端侧进行按压的按压突起228、234,也可以将上述按压突起228、234作为对盘阀206、206从前端侧以及基端侧进行支承的环状支承部52以及支承筒部76来进行把握。即,也可以是,在前端侧的盘阀206中,将比按压突起228(环状支承部)靠外周侧的部分作为前端侧筒状部102来进行把握,在基端侧的盘阀206中,将比按压突起234(支承筒部)靠外周侧的部分作为筒状支承部90来进行把握。另外,上述凹槽98、94、环状支承部52(按压突起228)、支承筒部76(按压突起234)没有必要遍及周向的整周地连续形成,也可以在周向上局部地设置。此外,在组装盘阀16、206时,优选使构成凹槽98、94的内表面的内外周面和环状支承部52(按压突起228)、支承筒部76(按压突起234)的内外周面抵接,但也可以不抵接。不过,上述凹槽98、94、环状支承部52(按压突起228)、支承筒部76(按压突起234)并不是必须的。
更进一步,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上述图14~图16所示的方式中,在盘阀16的基端侧表面92设置有向基端侧突出的筒状支承部90,在连接器罩44与导向连接器46之间以至少在径向上压缩的方式对筒状支承部90进行支承,但并不限于该方式。即,例如可以在连接器罩44与导向连接器46之间以非压缩的方式对该筒状支承部90进行支承,该筒状支承部90也没有必要遍及周向的整周地连续形成,可以在周向上局部地设置。不过,该筒状支承部90并不是必须的。
进一步,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上述图14~图16所示的方式中,在导向连接器46的内周面设置有环状的卡合壁部60,利用该卡合壁部60对按压件78向基端侧的移动进行限制,但是该卡合壁部60没有必要遍及周向的整周地连续地设置,可以在周向上局部地设置。另外,可以在导向连接器46的内周面等设置对按压件78向前端侧的移动进行限制的卡合壁部。通过设置这样的卡合壁部,防止按压件78过于向前端侧移动,还能够防止盘阀16的损伤等。此外,对该按压件78向前端侧的移动进行限制的卡合壁部可以与对按压件78向基端侧的移动进行限制的卡合壁部60同时进行设置,也可以不设置对按压件78向基端侧的移动进行限制的卡合壁部60,而仅设置对按压件78向前端侧的移动进行限制的卡合壁部。
更进一步,在管体(连接器罩44、292、外针帽216)和连接器(导向连接器46、294、帽连接器218)中的一方设置的卡合孔54、224、308,可以是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上述图14~图16所示的方式那样的贯穿孔,也可以是上述第二实施方式那样的有底的孔形状。即,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上述图14~图16所示的方式中,卡合孔54、308可以是例如在连接器罩44、导向连接器294的内周面上遍及周向的整周地连续地设置的有底的孔,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卡合孔224可以是在周向上局部地设置的有底的孔或贯穿孔。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上述图14、图15所示的方式中,在连接器罩44的周壁48上,以规定的宽度尺寸形成有一对切口部56、56,但是该切口部56、56的宽度尺寸可以大致为零而设为狭缝状。即,通过不拘泥于宽度尺寸地设置从基端侧的开口缘朝向前端侧延伸的切口部56、56,能够降低向连接器罩44***导向连接器46时的***阻力。此外,如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图16所示的方式那样,当位于前端侧的管体(外针帽216、连接器罩292)***于基端侧的连接器(帽连接器218、导向连接器294)的情况下,通过设置从连接器218、294的前端侧的开口缘朝向基端侧延伸的切口部,能够降低管体向连接器***时的***阻力。不过,这样的切口部56、56、在导向连接器46的周壁49上设置的定位突起71、71在本发明中并不是必须的。
进一步,关于管体(连接器罩44、292、外针帽216)和连接器(导向连接器46、294、帽连接器218)之间的连结固定的手段,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图14~图16所示的方式那样的凹凸嵌合相组合地采用粘接、熔接、压入等以往公知的各种固定手段。
更进一步,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上述图14~图16所示的方式中,卡止突起66、304的倾斜面68、303相对于轴向的倾斜角度和引导槽58、312的倾斜引导面57、310相对于针轴方向的倾斜角度大致相等,但是上述倾斜引导面57、310与倾斜面68、303的倾斜方向相同即可,也可以如上述第二实施方式那样,使相对于针轴方向的倾斜角度互不相同。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的留置针组件110、202中,路厄帽164以及帽连接器218分别具有两个凸状卡合部分188、188,但是该凸状卡合部分188可以如图17、图18所示的帽连接器320那样具有三个,也可以在周向上设置有一个或者在周向上遍及大致整周地连续设置。在形成有一个或多个这样的凸状卡合部分188的情况下,优选针对每个凸状卡合部分188而形成有挠性片184。此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路厄帽164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挠性片184的情况下,在收容该路厄帽164的外针帽162中,优选在与挠性片184对应的位置设置切口172。进一步,凸状卡合部分188、188的形状也不限于截面呈山形,也可以是截面呈半圆形或圆弧状的形状,不对其形状进行限定。
另外,与外针单元116、200组合而作为留置针组件110、202来使用的内针单元114、212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内容,可以采用以往公知的内针单元。不过,如上所述,在中空针12为金属制、硬质的合成树脂制等情况下,内针单元114、212不是必须的,可以使带有阀的针组件10、119、200、280、290直接刺穿患者来使用。
进一步,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以及图18所示的方式中,保护器112、252的前端部分***于路厄帽164的收容部180以及帽连接器218、320的近端侧区域238,并且在路厄帽164以及帽连接器218、320的基端部分,在半径方向外侧设置有能够弯曲变形的挠性片184,在该挠性片184的突出前端部分的内周面,设置有与保护器112、252的锥状部分142以及大径部144(被卡合部)卡合的凸状卡合部分188(卡合部190),但不限于该方式。即,即使在像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以及图18所示的方式那样在路厄帽164以及帽连接器218、320中***保护器112、252的前端部分的情况下,也可以例如以在保护器112、252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具有向外周侧突出的凸状卡合部分188的挠性片184,并且在该保护器112、252中的与凸状卡合部分188(卡合部190)对应的部位设置向内周侧突出的被卡合部,通过使上述卡合部190与被卡合部卡合,由此将帽体(路厄帽164以及帽连接器218、320)和保护器112、252连结。在该情况下,通过从外针单元116、200将内针单元114、212拔出,挠性片184向半径方向内侧弯曲,卡合部190与被卡合部的卡合被解除,能够使保护器112、252从帽体164、218、320中脱离。或者,也可以将帽体164、218、320的基端部分***于保护器112、252的前端部分,在该情况下,也在保护器112、252和帽体164、218、320的任一方设置具有凸状卡合部分188(卡合部190)的挠性片184,并且在另一方设置与该卡合部190卡合的被卡合部。而且,通过将内针单元114、212从外针单元116、200中拔出,使挠性片184向半径方向外侧或内侧弯曲,从而能够使保护器112、252从帽体164、218、320脱离。即,卡合部190和被卡合部设置于帽体164、218、320和保护器112、252之间的各一方即可。
另外,以下记载的留置针组件的各方式,可以作为能够解决与本发明不同的课题的独立的发明来进行理解。
即,在日本特许第5880983号公报所记载的留置针组件中,在外针帽中***有保护器的远端侧端部,在保护器的远端侧端部以及外针帽上,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固定磁铁,以使保护器能够相对于外针帽拆装。固定磁铁设为在将外针帽***于远端侧端部时通过使彼此的固定磁铁的位置对准从而互相吸附。由此,保护器被保持在外针帽内。另外,在对内针向近端侧拉拔时,通过在保护器上作用比固定磁铁之间的吸附力更大的力,而将保护器从外针帽上取下。
在上述日本特许第5880983号公报所记载的留置针组件中使用的固定磁铁,能够发挥较小且稳定的吸附力,因此能够容易将保护器从外针帽上取下。另一方面,由于固定磁铁的吸附力较小,因此在将保护器从外针帽上取下时,将保护器从外针帽上取下来了的这种感觉、即保护器的节度感有时无法传达给操作者。其原因在于,节度感取决于在将保护器从外针帽上取下时操作者拉拽保护器的力、即固定磁铁之间的吸引力。因此,为了获得操作者所要求的脱离感,需要对固定磁铁之间的吸引力进行调整(更详细而言,增大吸引力)。但是,在能够装入于留置针组件的固定磁铁中,固定磁铁之间的吸引力较低,无法施加操作者所要求的节度感。另外,在为固定磁铁的情况下,即便磁铁之间配置为仅稍有偏移,也会使吸附力急剧降低。因此,固定磁铁的设计自由度也较低,本身难以对节度感进行调整。
因此,在以下记载的方式中,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调节在将保护器从帽体上取下时的节度感的留置针组件。
第一方式是一种留置针组件,具备:内针单元,其具有内针和内针座,所述内针在远端侧具有锋利的针尖,所述内针座设置于所述内针的近端侧;外针单元,其具有外针和外针座,所述外针供所述内针插通,所述外针座在远端侧开口安装有所述外针且从近端侧开口插通有所述内针;保护器,其设置于所述内针单元,供所述内针以能够在针轴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插通,并且能够收纳并保护所述内针的所述针尖;以及帽体,其设置于所述外针单元的近端侧,能够使所述保护器在针轴方向上相对移动,其中,所述保护器在收容有所述针尖的状态下,能够与所述内针一起相对于所述帽体向近端侧相对移动,在所述帽体与所述保护器之间,在各自的对应的部位分别形成有互相卡合的卡合部以及被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以及所述被卡合部通过互相卡合而将所述保护器保持为朝向所述帽体连结的连结状态,另一方面,若所述保护器从连结状态向近端侧移动,则在产生节度感的同时将卡合解除,从而能够使所述保护器从所述帽体上脱离。
第二方式在所述第一方式所涉及的留置针组件的基础上,所述卡合部具有至少一个凸状卡合部分。
第三方式在所述第二方式所涉及的留置针组件的基础上,所述帽体具有向半径方向弯曲的多个挠性片,并且多个所述凸状卡合部分分别配置为与所述多个挠性片各自对应。
第四方式在所述第三方式所涉及的留置针组件的基础上,所述外针单元还具有设置于所述外针座的近端侧、且供所述帽体的远端侧***的外针帽,所述多个挠性片分别配置为彼此在周向上隔开有间隔,在所述外针帽上在与所述多个挠性片分别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切口。
第五方式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四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所涉及的留置针组件的基础上,所述保护器在远端侧具有与近端侧的部分相比而形成为大径的大径部,在所述大径部内,形成有***述针尖的收容空间,并且设置有将所述收容空间封闭的闸门机构,所述帽体具有所述卡合部,所述大径部作为所述被卡合部而与所述帽体的所述卡合部卡合。
第六方式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四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所涉及的留置针组件的基础上,所述保护器在远端侧具有与近端侧的部分相比而形成为大径的大径部,在所述大径部内,形成有***述针尖的收容空间,并且设置有将所述收容空间封闭的闸门机构,在所述大径部上外装有作为所述被卡合部的盖体,所述卡合部与所述盖体卡合。
根据被设为依据上述方式的构造的留置针组件,能够通过卡合部以及被卡合部将帽体与保护器物理结合。由此,通过调整卡合部以及被卡合部的形状,能够调整卡合部以及被卡合部的卡合的程度,即能够对卡合力进行调整。由此,能够对在将保护器从帽体上取下时操作者所要求的拉力进行调整,能够实现将保护器从帽体上取下时的节度感的调整、防止意外的脱落。
附图标记说明
10、119、200、280、290:带有阀的针组件;12:中空针(外针);14、204:连接套;16、206:盘阀(阀体);32:针座;43:管连接部;44、292:连接器罩(管体)、46、294:导向连接器(连接器);46a、296:***部;48:连接器罩的周壁;49:导向连接器的周壁;48a:连接器罩的内周面(重叠面、按压部);49a:导向连接器的外周面(重叠面);50:组装部;52:环状支承部;54、224、308:卡合孔;56:切口部;57、226、310:倾斜引导面;58、312:引导槽;60:卡合壁部;66、244、304:卡止突起;68:倾斜面;74:连接突部;77:按压件的内孔;78:按压件;86:中央部分;88:狭缝;90:筒状支承部;91、229:盘阀的外周面;92:基端侧表面;94:基端侧凹槽;96:前端侧表面;98:前端侧凹槽;102:前端侧筒状部;105、246:基端侧内表面(卡止部);110、202:留置针组件;112、252:保护器;114、212:内针单元;116:外针单元;118、208:连接帽;120:外针座;126:内针;128:内针座;132:针尖;140:闸门机构;142:锥状部分(被卡合部);144:大径部(被卡合部);150、258:盖体;151、268:收容空间;162:外针帽;164:路厄帽(帽体);172:切口;184:挠性片;188:凸状卡合部分;190:卡合部;216:外针帽(管体);217a:小径筒部的外周面(重叠面);218、320:帽连接器(连接器、帽体);222:小径筒部(***部、按压部);230a:前端侧筒状部的内周面(重叠面);235:帽连接器的内孔;240:前端侧筒状部(被***部);250:前端侧表面(倾斜面);264:外嵌部(被卡合部);282:环状肋(按压部);299:组装部;300:连接器罩的外周面(重叠面);302:导向连接器的内周面(重叠面);303:倾斜面;306:卡止部。

Claims (19)

1.一种带有阀的针组件,其包括具有内孔的连接器、固定于连接器的前端部的管体以及阀体,所述带有阀的针组件的特征在于,
所述带有阀的针组件具备通过将设置于所述连接器和所述管体中的一方的***部向另一方中***而形成为内外插状态的组装部,
在该组装部的该连接器与该管体的重叠面上设置有通过相互的卡止来防止该***部的拔出的卡止突起和卡止部,并且
在设置有该卡止部的该连接器或该管体中的组装方向上的前端部分形成有对该卡止突起进行引导的倾斜引导面,另一方面,
通过该连接器和该管体而嵌合装入有所述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阀的针组件,其中,
在所述***部的外表面设置有所述卡止突起,所述卡止突起具有从***方向的前方朝向后方而突出尺寸逐渐变大的倾斜面,另一方面,
在供该***部***的所述连接器或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形成有朝向组装方向的前端而逐渐扩大的所述倾斜引导面,并且在相对于该倾斜引导面而位于组装方向的后方的位置设置有所述卡止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有阀的针组件,其中,
在所述连接器和所述管体中,在周向上的互相对应的位置沿周向局部地设置有所述卡止突起和所述卡止部,并且
在设置有该卡止部的该连接器或该管体上,形成有从组装方向的前端部分朝向该卡止部延伸的引导槽,利用该引导槽的槽底面而形成所述倾斜引导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有阀的针组件,其中,
在所述连接器或所述管体的周壁上设置有具有所述卡止部的卡合孔,所述卡止突起与该卡合孔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有阀的针组件,其中,
在所述连接器或所述管体的周壁上形成有从轴向端部的开口缘朝向轴向内侧延伸的切口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有阀的针组件,其中,
所述阀体为盘阀,在该盘阀的外周部分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筒状支承部,该筒状支承部被夹持于所述管体与所述连接器之间并在厚度方向上被按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阀的针组件,其中,
所述筒状支承部从所述盘阀的外周部分向基端侧延伸,并且在该盘阀的外周部分的基端侧表面形成有在该筒状支承部的内周侧沿周向延伸的基端侧凹槽,所述连接器的前端部分位于该基端侧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带有阀的针组件,其中,
在所述盘阀的中央部分形成有狭缝,并且所述筒状支承部从该盘阀的外周部分向基端侧延伸,该筒状支承部的轴向长度被设为该盘阀中的形成有该狭缝的该中央部分的厚度尺寸的一半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有阀的针组件,其中,
所述阀体为盘阀,在该盘阀的外周部分设置有向前端侧延伸的前端侧筒状部,并且在所述管体的内周设置有朝向轴向基端侧突出的环状支承部,该盘阀的该前端侧筒状部以被该环状支承部的外周面覆盖的方式支承于该环状支承部的外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有阀的针组件,其中,
在所述盘阀的外周部分的前端侧表面,形成有在所述前端侧筒状部的内周侧沿周向延伸的前端侧凹槽,所述环状支承部的前端部分位于该前端侧凹槽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有阀的针组件,其中,
所述阀体为盘阀,该盘阀在中央部分具有该狭缝,并且该盘阀的外周面被在所述连接器或所述管体上设置的按压部向内周侧进行按压。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有阀的针组件,其中,
在所述连接器中以能够沿轴向移动的方式收容有按压件,通过将所述按压件按压在所述阀体的基端侧表面上,使在该阀体上设置的狭缝打开而形成为连通状态,并且在该连接器中设置有对该按压件的轴向移动端进行规定的卡合壁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有阀的针组件,其中,
所述连接器的基端侧从所述管体的基端部朝向轴向延伸,并且在该连接器的基端侧的端部外周面上形成有环状的连接突部,在该连接突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螺纹牙。
14.一种留置针组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内针单元,其具有内针和内针座,所述内针在远端侧具有锋利的针尖,所述内针座设置于所述内针的近端侧;
外针单元,其具有外针和外针座,且构成为包括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有阀的针组件,所述外针供所述内针插通,所述外针座在远端侧开口安装有所述外针且从近端侧开口插通有所述内针;
保护器,其设置于所述内针单元,构成为供所述内针以能够在针轴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插通,并且能够收纳并保护所述内针的所述针尖;以及
帽体,其设置于所述外针单元的近端侧,能够使所述保护器在针轴方向上相对移动,
所述保护器在收容有所述针尖的状态下,能够与所述内针一起相对于所述帽体向近端侧相对移动,
在所述帽体与所述保护器之间,在各自的对应的部位分别形成有互相卡合的卡合部以及被卡合部,
所述卡合部以及所述被卡合部通过互相卡合而将所述保护器保持为朝向所述帽体连结的连结状态,另一方面,若所述保护器从连结状态向近端侧移动,则在产生节度感的同时将卡合解除,从而能够使所述保护器从所述帽体上脱离。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留置针组件,其中,
所述卡合部具有至少一个凸状卡合部分。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留置针组件,其中,
所述帽体具有向半径方向弯曲的多个挠性片,并且
多个所述凸状卡合部分分别配置为与所述多个挠性片各自对应。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留置针组件,其中,
所述外针单元还具有设置于所述外针座的近端侧、且供所述帽体的远端侧***的外针帽,
所述多个挠性片分别配置为彼此在周向上隔开有间隔,
在所述外针帽上在与所述多个挠性片分别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切口。
18.根据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留置针组件,其中,
所述保护器在远端侧具有与近端侧的部分相比而形成为大径的大径部,
在所述大径部内,形成有***述针尖的收容空间,并且设置有将所述收容空间封闭的闸门机构,
所述帽体具有所述卡合部,
所述大径部作为所述被卡合部而与所述帽体的所述卡合部卡合。
19.根据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留置针组件,其中,
所述保护器在远端侧具有与近端侧的部分相比而形成为大径的大径部,
在所述大径部内,形成有***述针尖的收容空间,并且设置有将所述收容空间封闭的闸门机构,
在所述大径部上外装有作为所述被卡合部的盖体,
所述卡合部与所述盖体卡合。
CN201780049060.4A 2016-08-04 2017-08-04 带有阀的针组件以及留置针组件 Active CN1095622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48989.1A CN115282461A (zh) 2016-08-04 2017-08-04 带有阀的针组件以及留置针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53573 2016-08-04
JP2016-153573 2016-08-04
PCT/JP2017/028442 WO2018026006A1 (ja) 2016-08-04 2017-08-04 弁付き針組立体および留置針組立体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48989.1A Division CN115282461A (zh) 2016-08-04 2017-08-04 带有阀的针组件以及留置针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2253A true CN109562253A (zh) 2019-04-02
CN109562253B CN109562253B (zh) 2023-04-28

Family

ID=6107415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9060.4A Active CN109562253B (zh) 2016-08-04 2017-08-04 带有阀的针组件以及留置针组件
CN202210648989.1A Pending CN115282461A (zh) 2016-08-04 2017-08-04 带有阀的针组件以及留置针组件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48989.1A Pending CN115282461A (zh) 2016-08-04 2017-08-04 带有阀的针组件以及留置针组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262599A1 (zh)
EP (1) EP3495016A4 (zh)
JP (2) JP7174353B2 (zh)
CN (2) CN109562253B (zh)
CA (1) CA3032639A1 (zh)
WO (1) WO2018026006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1255A (zh) * 2019-06-19 2019-08-20 北京光耀世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采血器
CN114980947A (zh) * 2020-02-20 2022-08-30 泰尔茂株式会社 导管组装体
CN114980948A (zh) * 2020-02-20 2022-08-30 泰尔茂株式会社 导管组装体
CN114980949A (zh) * 2020-02-20 2022-08-30 泰尔茂株式会社 导管组装体
CN115038482A (zh) * 2019-12-10 2022-09-09 尼普洛株式会社 带安全机构的注射器
WO2023220845A1 (zh) * 2022-05-16 2023-11-23 百仕韦(长汀)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带有摆动闸片的血液透析针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42458B2 (en) * 2019-11-26 2023-05-09 Medtg, Llc Infusion and blood collec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US10238852B2 (en) * 2016-10-05 2019-03-26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Septum housing
US10869993B2 (en) * 2018-04-05 2020-12-22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Introducer needle with notches for improved flashback
CN215841203U (zh) * 2020-04-27 2022-02-18 巴德阿克塞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通过阀引入医疗装置的***及带阀连接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88598A (en) * 1971-12-27 1974-01-29 Aro Corp Hose coupler
JPH11503632A (ja) * 1995-04-12 1999-03-30 シンバイオシス・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ベレス針及びカニューレ組立体
JP2004530517A (ja) * 2001-06-28 2004-10-07 セウン メディカル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ィッド カテーテル用ガイドワイヤー挿入装置
JP2008097955A (ja) * 2006-10-11 2008-04-24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のロック機構
CN101528298A (zh) * 2006-11-08 2009-09-09 心脏起搏器公司 分离式止血毂
CN101918064A (zh) * 2007-06-22 2010-12-15 医疗器械公司 带有止血阀的可撕开鞘
US20130030391A1 (en) * 2010-04-16 2013-01-31 Poly Medicure Limited Catheter Apparatus
WO2013027355A1 (ja) * 2011-08-23 2013-02-28 二プロ株式会社 留置針組立体
CN103842021A (zh) * 2011-09-28 2014-06-04 泰尔茂株式会社 导管组装体
JP2016013359A (ja) * 2014-07-03 2016-01-28 ニプロ株式会社 隔壁部材付きハブ組立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97848A (en) * 1978-01-06 1980-04-15 Baxter Travenol Laboratories, Inc. Closed urinary irrigation site
US5064416A (en) * 1988-05-26 1991-11-12 Newgard Kent W Self-occluding intravascular cannula assembly
JP3004402U (ja) * 1994-05-19 1994-11-15 川澄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医療用ゴム栓
JP4324973B2 (ja) * 2003-07-09 2009-09-02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ム・エス 混注ポート
US20050015075A1 (en) * 2003-07-14 2005-01-20 B & 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c. Coupling device for medical lines
US20050251102A1 (en) * 2003-09-26 2005-11-10 Michael Hegland Catheter conne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JP4062250B2 (ja) * 2003-12-22 2008-03-1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09236206A (ja) * 2008-03-27 2009-10-15 Toyoda Gosei Co Ltd コネクタ
JP5321957B2 (ja) * 2008-10-03 2013-10-23 ニプロ株式会社 留置針組立体
US8206375B2 (en) * 2009-02-07 2012-06-26 Merit Medical Systems, Inc. Valved connector
US8361038B2 (en) * 2009-02-11 2013-01-29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 flow control valve for a medical device
US9113680B2 (en) * 2010-11-15 2015-08-25 Ykk Corporation Buckle
JP5578488B2 (ja) * 2010-12-22 2014-08-27 ニプロ株式会社 留置針組立体
JP6222512B2 (ja) * 2012-10-16 2017-11-01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ム・エス 穿刺針アダプタ
JP6295059B2 (ja) * 2013-10-24 2018-03-14 株式会社トップ 留置針
WO2015166993A1 (ja) * 2014-05-02 2015-11-05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ム・エス 医薬品容器用コネクタ及びオス部材用カバー
US11511052B2 (en) * 2014-11-10 2022-11-29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Safety IV catheter with V-clip interlock and needle tip capture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88598A (en) * 1971-12-27 1974-01-29 Aro Corp Hose coupler
JPH11503632A (ja) * 1995-04-12 1999-03-30 シンバイオシス・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ベレス針及びカニューレ組立体
JP2004530517A (ja) * 2001-06-28 2004-10-07 セウン メディカル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ィッド カテーテル用ガイドワイヤー挿入装置
JP2008097955A (ja) * 2006-10-11 2008-04-24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のロック機構
CN101528298A (zh) * 2006-11-08 2009-09-09 心脏起搏器公司 分离式止血毂
CN101918064A (zh) * 2007-06-22 2010-12-15 医疗器械公司 带有止血阀的可撕开鞘
US20130030391A1 (en) * 2010-04-16 2013-01-31 Poly Medicure Limited Catheter Apparatus
WO2013027355A1 (ja) * 2011-08-23 2013-02-28 二プロ株式会社 留置針組立体
CN103842021A (zh) * 2011-09-28 2014-06-04 泰尔茂株式会社 导管组装体
JP2016013359A (ja) * 2014-07-03 2016-01-28 ニプロ株式会社 隔壁部材付きハブ組立体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1255A (zh) * 2019-06-19 2019-08-20 北京光耀世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采血器
CN115038482A (zh) * 2019-12-10 2022-09-09 尼普洛株式会社 带安全机构的注射器
CN115038482B (zh) * 2019-12-10 2024-04-30 尼普洛株式会社 带安全机构的注射器
CN114980947A (zh) * 2020-02-20 2022-08-30 泰尔茂株式会社 导管组装体
CN114980948A (zh) * 2020-02-20 2022-08-30 泰尔茂株式会社 导管组装体
CN114980949A (zh) * 2020-02-20 2022-08-30 泰尔茂株式会社 导管组装体
CN114980947B (zh) * 2020-02-20 2024-02-02 泰尔茂株式会社 导管组装体
CN114980948B (zh) * 2020-02-20 2024-02-06 泰尔茂株式会社 导管组装体
CN114980949B (zh) * 2020-02-20 2024-02-09 泰尔茂株式会社 导管组装体
WO2023220845A1 (zh) * 2022-05-16 2023-11-23 百仕韦(长汀)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带有摆动闸片的血液透析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2253B (zh) 2023-04-28
CN115282461A (zh) 2022-11-04
CA3032639A1 (en) 2018-02-08
US20190262599A1 (en) 2019-08-29
EP3495016A4 (en) 2019-10-23
JP2022136158A (ja) 2022-09-15
EP3495016A1 (en) 2019-06-12
WO2018026006A1 (ja) 2018-02-08
JP7174353B2 (ja) 2022-11-17
JPWO2018026006A1 (ja) 2019-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62253A (zh) 带有阀的针组件以及留置针组件
AU2003246358C1 (en) Catheter insertion device
US8932257B2 (en) Catheter insertion device
JP4503023B2 (ja) 流体移送ホルダ装置
CN101189466B (zh) 带阀门的流体连接器
CN1672747B (zh) 连接器
JP6150139B2 (ja) ニードルレスコネクター
US9352127B2 (en) Closed-system catheter assembly
JPH0626581B2 (ja) 包針カテーテ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684478B (zh) 针套
EP3662959A1 (en) Indwelling needle provided with hemostatic valve, and indwelling needle assembly
CN107405471A (zh) 静脉内导管组件
CN102905754A (zh) 被动安全端口装置
EP0737058B1 (en) Fluid port reseal member
CN1819853A (zh) 留置针结构
CN101296719B (zh) 用于低真空创口引流***的针装置
CN1819851A (zh) 注射器的针头结构
US11925785B2 (en) Devices for use in drug delivery systems
US12048829B2 (en) Devices for use in drug delivery systems
AU2014201175B2 (en) Catheter insertion device
AU2012244164B2 (en) Catheter insertion device
JP2002028236A (ja) 穿刺具
AU2016269477A1 (en) Catheter insertion device
JPH09140772A (ja) 血液バッグ及び血液の回収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