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08161B -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 Google Patents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08161B
CN109208161B CN201810729697.4A CN201810729697A CN109208161B CN 109208161 B CN109208161 B CN 109208161B CN 201810729697 A CN201810729697 A CN 201810729697A CN 109208161 B CN109208161 B CN 1092081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tch
knitted fabric
stitches
coil
fabric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2969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08161A (zh
Inventor
上道和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 Seiki Mfg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ma Seiki Mf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24546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73879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 Seiki Mfg Ltd filed Critical Shima Seiki Mfg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2081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081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081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081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0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1/102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with stitch pattern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22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04B1/24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wearing apparel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7/00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7/04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with two sets of needl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7/00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7/30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即使与起口部接续的一侧针织物部和另一侧针织物部中的至少一个为罗纹组织,也能够使起口部平坦。起口部通过在进行在一侧针床BD编织第一线圈并在另一侧针床FD编织第二线圈的工序A之后,反复进行如下工序而编织:在相比第一线圈靠形成方向LS侧编织在第一线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新的第一线圈的工序B;在新的第一线圈附近的空针编织一侧增圈的工序C;在相比第二线圈靠形成方向LS侧编织在第二线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新的第二线圈的工序D;在新的第二线圈附近的空针编织另一侧增圈的工序E。工序B、D的新的线圈与工序C、E的在挂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针织物部的线圈是正反相反的线圈。

Description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编织起口部(編出し部)并以该起口部为起点而编织从起口部分支的一侧针织物部和另一侧针织物部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具有从起口部分支的一侧针织物部和另一侧针织物部的针织物。
背景技术
作为使用横机编织钩挂于前后相对的针床的起口部,并以该起口部为起点而编织前后相对的一侧针织物部和另一侧针织物部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可举出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方法。专利文献1中,最初编织一侧线圈和另一侧线圈后,通过反复进行以下的编织而编织起口部。
·在相比一侧线圈靠起口部的形成方向侧,编织与该一侧线圈接续的新的一侧线圈,在通过一侧线圈的移动而形成的空针形成一侧增圈(増し目)。
·在相比另一侧线圈靠起口部的形成方向侧,编织与该另一侧线圈接续的新的另一侧线圈,在通过另一侧线圈的移动而形成的空针形成另一侧增圈。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10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在与起口部接续的一侧针织物部和另一侧针织物部为平针组织的情况下,能够使起口部不显眼。但是,若一侧针织物部和另一侧针织物部中的至少一个为罗纹组织,则起口部容易变得波动不平,起口部会显眼。该现象具有n×m的罗纹组织的n、m越小则越显著的倾向。例如,图10(A)所示的照片是表示与起口部接续而编织2×2的罗纹组织的一侧针织物部和另一侧针织物部而成的针织物的照片,可知在照片的下端配置的起口部波动不平。这是由于,与容易收缩的罗纹组织相比,起口部难以收缩,针织物部的收缩量与起口部的收缩量存在差异。另外,若如图10(B)所示那样将起口部在编织宽度方向上扩展,则起口部的弯曲变得不显眼,但是针织物部的罗纹组织与起口部的编织组织的差异变得明显,起口部会显眼。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创立,其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即使一侧针织物部和另一侧针织物部中的至少一个为罗纹组织,其也能够使起口部不显眼。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侧针织物部和另一侧针织物部的至少一个为罗纹组织且起口部不显眼的针织物。
本发明的第一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使用具有彼此相对的一侧针床和另一侧针床及向这些针床供给针织纱的给纱构件的横机,编织交替地钩挂于两针床的起口部,以该起口部为起点而编织前后相对的一侧针织物部和另一侧针织物部,其中,
在设形成所述起口部的方向为形成方向、其相反方向为始端方向时,
在进行在所述一侧针床编织第一线圈,并在所述另一侧针床编织第二线圈的工序A之后,通过反复进行如下工序而编织所述起口部:
工序B,在相比所述第一线圈靠所述形成方向侧,编织在所述第一线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新的第一线圈;
工序C,在所述新的第一线圈附近的所述一侧针床的空针编织一侧增圈;
工序D,在相比所述第二线圈靠所述形成方向侧,编织在所述第二线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新的第二线圈;
工序E,在所述新的第二线圈附近的所述另一侧针床的空针编织另一侧增圈,
在由所述起口部中的多个所述一侧增圈构成的线圈列的纵行方向上编织所述一侧针织物部,并且在由多个所述另一侧增圈构成的线圈列的纵行方向上编织所述另一侧针织物部,
其中,所述一侧针织物部和所述另一侧针织物部的至少一个为罗纹组织,
将在所述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设定为正面线圈的情况下,将所述工序B的所述新的第一线圈设定为反面线圈,
将在所述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设定为反面线圈的情况下,将所述工序B的所述新的第一线圈设定为正面线圈,
将在所述另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另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设定为正面线圈的情况下,将所述工序D的所述新的第二线圈设定为反面线圈,
将在所述另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另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设定为反面线圈的情况下,将所述工序D的所述新的第二线圈设定为正面线圈,
且所述工序B及所述工序D中的线圈的移动在相比该移动的线圈靠所述形成方向侧配置所述给纱构件的状态下进行。
在此处,正面线圈是在从一侧针床侧(另一侧针床侧)观察时,从另一侧针床侧(一侧针床侧)朝向一侧针床侧(另一侧针床侧)从旧线圈引出的线圈。另外,反面线圈是向与正面线圈相反的方向引出的线圈。另外,工序B(D)中,也可以在使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向形成方向移动后,编织在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新的第一线圈(第二线圈),也可以在编织在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新的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后,使该新的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向形成方向移动。而且,工序C(E)中的新的第一线圈(新的第二线圈)附近的空针是指从第一线圈(新的第二线圈)起的编织宽度方向上的3针以内的空针。在空针形成的一侧增圈(另一侧增圈)为挂圈。通过反复进行工序B~E而形成的多个新的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及一侧增圈(另一侧增圈)按照其形成顺序朝向形成方向排列而配置。
本发明的第二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使用具有彼此相对的一侧针床和另一侧针床及向这些针床供给针织纱的给纱构件的横机,编织交替地钩挂于两针床的起口部,以该起口部为起点而编织前后相对的一侧针织物部和另一侧针织物部,其中,
在设形成所述起口部的方向为形成方向、其相反方向为始端方向时,
在进行在所述一侧针床编织第一线圈,并在所述另一侧针床编织第二线圈的工序A之后,通过反复进行如下工序而编织所述起口部:
工序B,编织在所述第一线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第三线圈;
工序C,对所述第三线圈进行挑半目,形成从所述第三线圈引出的第一新线圈,使所述第三线圈和所述第一新线圈中的任意一个向所述形成方向侧移动而规定为新的第一线圈,并且将另一个规定为一侧增圈;
工序D,编织在所述第二线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第四线圈;及
工序E,对所述第四线圈进行挑半目,形成从所述第四线圈引出的第二新线圈,使所述第四线圈和所述第二新线圈中的任意一个向所述形成方向侧移动而规定为新的第二线圈,并且将另一个规定为另一侧增圈,
在由所述起口部中的多个所述一侧增圈构成的线圈列的纵行方向上编织所述一侧针织物部,并且在由多个所述另一侧增圈构成的线圈列的纵行方向上编织所述另一侧针织物部,
其中,所述一侧针织物部和所述另一侧针织物部中的至少一个为罗纹组织,
将在所述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设定为正面线圈的情况下,将所述工序B的所述第三线圈设定为反面线圈,
将在所述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设定为反面线圈的情况下,将所述工序B的所述第三线圈设定为正面线圈,
将在所述另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另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设定为正面线圈的情况下,将所述工序D的所述第四线圈设定为反面线圈,
将在所述另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另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设定为反面线圈的情况下,将所述工序D的所述第四线圈设定为正面线圈。
本发明的第一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中,通过在空针钩挂针织纱的挂圈而形成增圈,相对于此,在本发明的第二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中,通过挑半目而形成增圈。第二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中,关于正面线圈、反面线圈的定义,也参照第一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定义。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一方式,可举出如下方式:
将在所述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设定为正面线圈的情况下,在所述工序C中将所述第三线圈规定为所述新的第一线圈,将所述第一新线圈规定为所述一侧增圈,
将在所述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设定为反面线圈的情况下,在所述工序C中将所述第一新线圈规定为所述新的第一线圈,将所述第三线圈规定为所述一侧增圈,
将在所述另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另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设定为正面线圈的情况下,在所述工序E中将所述第四线圈规定为所述新的第二线圈,将所述第二新线圈规定为所述另一侧增圈,
将在所述另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另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设定为反面线圈的情况下,在所述工序E中将第二新线圈规定为所述新的第二线圈,将所述第四线圈规定为所述另一侧增圈。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及第二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一方式,可举出如下方式:
将所述工序A的所述第一线圈及所述第二线圈中的至少一个设定为扭转线圈。
本发明的第一种针织物,具备起口部及从该起口部向彼此不同的方向分支的一侧针织物部及另一侧针织物部,
所述起口部由利用单个针织纱或多个针织纱连续地编织成的多个线圈单元构成,其中,
各线圈单元具备:
第一线圈,相对于所述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倾斜;
一侧增圈,比所述第一线圈靠后编织,且由在相比所述第一线圈靠所述第一线圈倾斜的方向的相反侧配置的挂圈构成;
第二线圈,比所述一侧增圈靠后编织,且相对于所述另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倾斜;
另一侧增圈,比所述第二线圈靠后编织,且由在相比所述第二线圈靠所述第二线圈倾斜的方向的相反侧配置的挂圈构成,
在设n为任意的自然数时,
第n+1个所述线圈单元的所述第一线圈对于第n个所述线圈单元的所述第一线圈形成,
第n+1个所述线圈单元的所述第二线圈对于第n个所述线圈单元的所述第二线圈形成,
在所述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形成所述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在所述另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形成所述另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
其中,所述一侧针织物部及所述另一侧针织物部中的至少一个为罗纹组织,
各线圈单元中,
在所述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为正面线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线圈为反面线圈,
在所述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为反面线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线圈为正面线圈,
在所述另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另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为正面线圈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线圈为反面线圈,
在所述另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另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为反面线圈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线圈为正面线圈。
本发明的第二种针织物,具备起口部及从该起口部向彼此不同的方向分支的一侧针织物部及另一侧针织物部,
所述起口部由利用单个针织纱或多个针织纱连续地编织成的多个线圈单元构成,其中,
各线圈单元具备:
第一线圈,由通过挑半目而形成的旧线圈和新线圈所构成的第一组的一个线圈构成,且相对于所述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倾斜;
一侧增圈,由所述第一组的另一个线圈构成,且配置在相比所述第一线圈靠所述第一线圈倾斜的方向的相反侧;
第二线圈,由比所述一侧增圈靠后通过挑半目而形成的旧线圈和新线圈所构成的第二组的一个线圈构成,且相对于所述另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倾斜;
另一侧增圈,由所述第二组的另一个线圈构成,且配置在相比所述第二线圈靠所述第二线圈倾斜的方向的相反侧,
在设n为任意的自然数时,
第n+1个所述线圈单元的所述第一线圈对于第n个所述线圈单元的所述第一线圈形成,
第n+1个所述线圈单元的所述第二线圈对于第n个所述线圈单元的所述第二线圈形成,
在所述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形成所述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在所述另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形成所述另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
其中,所述一侧针织物部及所述另一侧针织物部中的至少一个为罗纹组织,
各线圈单元中,
在所述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为正面线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线圈或所述一侧增圈为反面线圈,
在所述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为反面线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线圈或所述一侧增圈为正面线圈,
在所述另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另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为正面线圈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线圈或所述另一侧增圈为反面线圈,
在所述另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另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为反面线圈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线圈或所述另一侧增圈为正面线圈。
【发明效果】
在进行工序A之后反复进行将工序B~工序E作为1个单元的编织的本发明的第一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中,通过将一侧针织物部和另一侧针织物部的各线圈分别设定为正面线圈还是反面线圈,来决定将构成起口部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设定为正面线圈还是反面线圈。由此,能够沿着针织物部的罗纹组织的形状,编织具备追随罗纹组织的收缩的起口部的本发明的第一种针织物。本发明的第一种针织物中,成为起口部追随由罗纹组织构成的针织物部的收缩的构成,因此,即使一侧针织物部和另一侧针织物部中的至少一个由罗纹组织构成,也能够不使起口部显眼。
在进行工序A之后反复进行将工序B~工序E作为1个单元的编织的本发明的第二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中,通过将一侧针织物部和另一侧针织物部的各线圈分别设定为正面线圈还是反面线圈,来决定将构成起口部的第三线圈和第四线圈设定为正面线圈还是反面线圈。由此,能够沿着针织物部的罗纹组织的形状,编织具备追随罗纹组织的收缩的起口部的本发明的第二种针织物。本发明的第二种针织物中,成为起口部追随由罗纹组织构成的针织物部的收缩的构成,因此,即使一侧针织物部和另一侧针织物部中的至少一个由罗纹组织构成,也能够不使起口部显眼。而且,本发明的第二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中通过挑半目而形成增圈,因此,起口部的线圈成为密实的状态,在起口部难以空出孔,起口部的美观性良好。
在使用挑半目的第二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中,在一侧针织物部和另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为正面线圈的情况下,将通过挑半目而形成的新线圈设定为增圈,在一侧针织物部和另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为反面线圈的情况下,将引出新线圈的旧线圈(第三线圈或第四线圈)设定为增圈,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起口部的美观性。
本发明的第一及第二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中,通过将在工序A中编织的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的至少一个设定为扭转线圈,能够使起口部难以脱散。工序A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是作为起口部的始端的线圈,因此,通过使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的至少一个由难以脱散的扭转线圈构成,而能够有效地抑制起口部脱散。特别地,优先将第一线圈设定为扭转线圈,更优选将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这两方设定为扭转线圈。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所示的针织物(裙子)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示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编织工序的前半部分的编织工序第一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示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编织工序的后半部分的编织工序第二图。
图4是从针织物的内侧观察将分离横列纱抽出之前的实施方式1的针织物的起口部附近的部分时的线圈图。
图5是从针织物的内侧观察将分离横列纱抽出之后的实施方式1的针织物的起口部附近的部分时的线圈图。
图6中,(A)是表示使用实施方式1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而编织成的针织物的起口部附近的照片的图,(B)是表示将(A)的针织物在编织宽度方向上扩展时的起口部附近的照片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示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编织工序的前半部分的编织工序第一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示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编织工序的后半部分的编织工序第二图。
图9是从针织物的内侧观察将分离横列纱抽出后的实施方式2的针织物的起口部附近的部分时的线圈图。
图10中,(A)是表示通过专利文献1的现有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而编织成的针织物的起口部附近的照片的图,(B)是表示将(A)的针织物在编织宽度方向上扩展时的起口部附近的照片的图。
【标号说明】
Q1,Q2,Q3、Q4线圈单元
1,3、7,11、15第一线圈2,5、9,13、17第二线圈
4、8,12、16一侧增圈6、10,14、18另一侧增圈
30,33第三线圈(旧线圈)31,34第一新线圈(新线圈)
40,44第四线圈(旧线圈)41,45第二新线圈(新线圈)
100裙子(针织物)
101起口部
102收口部(編終り部)
20B后侧针织物部(一侧针织物部)20F前侧针织物部(另一侧针织物部)
30B第一分离横列纱线圈列30F第二分离横列纱线圈列
50B第一线圈列50F第二线圈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实施方式1中,说明编织图1所示的裙子(针织物)100的例子。该裙子100通过将前侧针织物部(另一侧针织物部)20F和后侧针织物部(一侧针织物部)20B连接成筒状而形成,其起口部101和收口部102都设定在裙子100的侧方。即,该裙子100通过从其侧方起口,朝向图1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进行编织,并在相反侧的侧方收口而得到。通过将起口部101平坦地形成而不显眼,使得裙子100的商品价值提高。在此处,作为形成本例的起口部101的对象的针织物不限于衣服,也可以是例如提包等小配件、家具的罩等。
以下,基于图2、3所示的编织工序图及图4所示的线圈图说明裙子100中的特别是起口部101的编织方法。裙子100的编织所使用的横机是具有两组在左右方向延伸且在前后方向彼此相对的前后一对针床的四针床横机。横机也可以是两针床横机,在该情况下,进行在相邻的线圈之间设置有空针的抽针编织即可。
图2、3的小栏中记载的“S+数字”表示编织工序的编号,位于小栏的右边的大栏中示出各编织工序中的编织的形态。大栏内的黑点表示织针,倒三角形符号表示给纱构件,栏外的大写字母表示织针的位置。大栏内的五角形符号表示分离横列纱的线圈,圆圈符号表示正面线圈,菱形符号表示反面线圈,双层符号表示重叠线圈,涂黑的符号表示在该编织工序中编织的线圈。另外,将在栏外由箭头表示的纸面左方向及右方向分别设为形成方向LS及始端方向RS。形成方向LS是指编织起口部101的方向,始端方向RS是指与形成方向LS相反的方向。
另一方面,图4是表示对按照图2、3的编织工序图编织的裙子100从其内侧观察时的起口部101附近的线圈的状态的线圈图。图4中,为了避免图面过于复杂而省略了分离横列纱的图示。
图2的S1中,从在下部后针床(为一侧针床,以下记为BD)的织针A~H钩挂有第一分离横列纱线圈列30B,在下部前针床(为另一侧针床,以下记为FD)的织针A~H钩挂有第二分离横列纱线圈列30F的状态起,开始起口部101(图1)的编织。起口部101与分离横列纱线圈列30B、30F的纵行方向连续,形成于BD和FD的织针A~H。另外,本例中,以在起口部101的纵行方向接续而编织2×2的罗纹组织的针织物部20B、20F(参照图1)为前提,编织起口部101。具体而言,以在BD(FD)的织针A、B、E、F编织后侧针织物部20B(前侧针织物部20F)的正面线圈,在BD(FD)的织针C、D、G、H编织后侧针织物部20B(前侧针织物部20F)的反面线圈为前提,编织起口部101。
起口部101的编织利用一个给纱构件连续地进行。另外,对构成起口部101的线圈及挂圈按照其形成顺序标注标号1~18。这些线圈及挂圈按照其形成顺序相连接。
在图2所示的S1中,在BD的织针A上编织在分离横列纱的线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第一线圈1,并且在FD的织针A上编织在分离横列纱的线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第二线圈2(相当于第一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工序A)。而且,S1中,使第一线圈1向上部前针床(为另一侧针床,以下记为FU)的织针B移动(相当于工序B的一部分)。织针B位于相比钩挂有第一线圈1的织针A靠形成方向LS侧,另外,在第一线圈1移动时,给纱构件相比第一线圈1配置在形成方向LS侧。
第一线圈1和第二线圈2是作为起口部101的始端的线圈,为了在使分离横列纱脱离时避免脱散而编织。例如,可举出如下情况:使给纱构件向形成方向LS移动而编织第一线圈1后,使给纱构件向始端方向RS移动而编织第二线圈2。与该给纱构件的往复移动相伴的线圈1、2的编织是重视编织效率的编织,使分离横列纱脱离前的线圈1、2没有扭转,如果维持不扭转则容易脱散。但是,如后所述,线圈1、2在使分离横列纱脱离时半旋转而成为扭转了的状态,不会脱散。当然,也能够为了避免线圈1、2脱散而预先使第一线圈1及第二线圈2中的至少一个扭转。例如如果设第一线圈1为扭转线圈,则使给纱构件向形成方向LS移动,在FU编织第一线圈1,使给纱构件向始端方向RS移动后,使第一线圈1向BD移动即可。如果也设第二线圈2为扭转线圈,则使给纱构件向始端方向RS移动,在上部后针床(为一侧针床,以下记为BU)编织第二线圈2之后,使第二线圈2向FD移动即可。本例中,如图4所示,将第一线圈1作为扭转线圈。
在此处,本例中进行分离横列纱线圈列30B、30F的编织,但也能够从在针床BD、FD未钩挂分离横列纱的状态起开始起口部101的编织。但是,通过形成分离横列纱线圈列30B、30F,能够使起口部101的编织稳定,而漂亮地完成起口部101。
S2中,使钩挂于BD的织针B的分离横列纱线圈列30B的线圈向FU的织针B移动。即,形成分离横列纱的线圈和第一线圈1重叠而成的重叠线圈(纸面上由标号1表示)。如果在FD没有编织分离横列纱线圈列30B,则不需要进行该S2。
S3中,使给纱构件向始端方向RS移动,编织在第一线圈1的纵行方向(本例中,为使第一线圈1和分离横列纱的线圈重叠而成的重叠线圈)上接续的新的第一线圈3(相当于工序B的剩余部分)。该新的第一线圈3在与BD相对的FU上编织,因此从BD侧观察为反面线圈。第一线圈3也能够使给纱构件向形成方向LS移动而编织。
S4中,使给纱构件向形成方向LS移动,在作为空针的BD的织针A上编织由挂圈构成的一侧增圈4(相当于工序C)。如已经说明的,在BD的织针A上预定形成后侧针织物部20B(图1)的正面线圈,因此,在一侧增圈4的纵行方向上预定形成正面线圈。S3中将新的第一线圈3设定为反面线圈是因为,在一侧增圈4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线圈为正面线圈。
S5中,在相比第一线圈3靠形成方向LS侧存在给纱构件的状态下,使第一线圈3向BD的织针B移动。
S6中,使钩挂于FD的织针A的第二线圈2向BU的织针B移动(相当于工序D的一部分)。织针B位于相比钩挂有第二线圈2的织针A靠形成方向LS侧,另外,在第二线圈2移动时,给纱构件相比第二线圈2配置在形成方向LS侧。
S7中,使钩挂于FD的织针B的分离横列纱线圈列30F的线圈向BU的织针B移动。即,形成分离横列纱的线圈和第二线圈2重叠而成的重叠线圈(参照标号2)。如果不在BD编织分离横列纱线圈列30F,则不需要进行该S7。
S8中,使给纱构件向始端方向RS移动,编织在第二线圈2的纵行方向(本例中,为使第二线圈2和分离横列纱的线圈重叠而成的重叠线圈)上接续的新的第二线圈5(相当于工序D的剩余部分)。该新的第二线圈5在与FD相对的BU上编织,因此从FD侧观察为反面线圈。第二线圈2也能够使给纱构件向形成方向LS移动而编织。
S9中,使给纱构件向形成方向LS移动,在作为空针的FD的织针A上编织由挂圈构成的另一侧增圈6(相当于工序E)。如已经说明的,在FD的织针A上预定形成前侧针织物部20F(图1)的正面线圈,因此在另一侧增圈6的纵行方向上预定形成正面线圈。在S8中将新的第二线圈5设定为反面线圈是因为,在另一侧增圈6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线圈为正面线圈。
S10中,在相比第二线圈5靠形成方向LS侧存在给纱构件的状态下,使第二线圈5向FD的织针B移动。通过以上说明的S1~S10,进行工序A和1个循环的工序B~工序E。其结果是,如图4所示,形成作为在工序A中编织的起口部101的始端的线圈1、2和在工序B~E中编织的第一线圈3、一侧增圈4、第二线圈5及另一侧增圈6。
如已经说明的,在织针B形成的针织物部20B、20F(图4)的线圈预定作为正面线圈,因此再次反复进行S1~S10的编织。但是,不需要进行S1的线圈1、2的编织。通过再次进行S1~S10,而编织图4所示的第一线圈7、一侧增圈8、第二线圈9及另一侧增圈10。
接着,在织针C形成的针织物部20B、20F(图4)的线圈预定作为反面线圈,因此进行图3所示的S11~S16。
图3的S11中,使钩挂于BD的织针C的第一线圈7向BD的织针D移动,在织针D上重叠于分离横列纱线圈列30B的线圈(工序B的一部分),在S12中,使给纱构件向始端方向RS侧移动,编织新的第一线圈11(工序B的剩余部分)。新的第一线圈11在BD上编织,因此从BD侧观察为正面线圈。
S13中,使给纱构件向形成方向LS移动,在BD的织针C编织一侧增圈12(工序C)。在该一侧增圈12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线圈预定作为反面线圈。
S14中,使钩挂于FD的织针C的第二线圈9向FD的织针D移动,在织针D上重叠于分离横列纱线圈列30F的线圈(工序D的一部分),在S15中,使给纱构件向始端方向RS侧移动,编织新的第二线圈13(工序D的剩余部分)。新的第二线圈13在FD上编织,因此从FD侧观察为正面线圈。
S16中,使给纱构件向形成方向LS移动,在FD的织针C编织另一侧增圈14(工序E)。在该另一侧增圈14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线圈预定作为反面线圈。通过S11~S16,进行1个循环的工序B~工序E,其结果是,图4所示的第一线圈11、一侧增圈12、第二线圈13及另一侧增圈14被编织。
本例中,再次对于BD的织针E和FD的织针E的分离横列纱的线圈也反复进行与S11~S16同样的编织。其结果是,图4所示的第一线圈15、一侧增圈16、第二线圈17及另一侧增圈18被编织。以后反复进行将S1(除了扭转线圈的编织以外)~S10进行两次的步骤和将S11~S16进行两次的步骤,完成起口部101。
按照图2、3所示的编织工序图编织起口部101之后,与起口部101接续而编织一侧针织物部20B和另一侧针织物部20F。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在由起口部101中的一侧增圈4、8、12、16…构成的第一线圈列50B的纵行方向上编织一侧针织物部20B。另外,使用不同于一侧针织物部20B的其他给纱构件,在由另一侧增圈6、10、14、18…构成的第二线圈列50F的纵行方向上编织另一侧针织物部20F。任一个针织物部20B(20F)能够利用在起口部101中使用的给纱构件来编织。由此,能够减少针织物100中的纱线缝扎部的数量。
图4所示的起口部101中,第m+1个(m为1以上的自然数)第一线圈(例如参照第一线圈3)的一方的沉降弧缠绕于第m个第一线圈(参照第一线圈1)。同样,第m+1个(m为1以上的自然数)第二线圈(例如参照第二线圈5)的一方的沉降弧也缠绕于第m个第二线圈(参照第二线圈2)。由于将工序B及工序D中的线圈的移动在相比该移动的线圈靠形成方向LS侧配置给纱构件的状态下进行,而发生这些沉降弧的缠绕。由于这些沉降弧的缠绕,而对第一线圈1、3、7、11、15和第二线圈2、5、9、13、17作用使这些线圈向纸面左侧的圆弧箭头的方向旋转的力。通过从该状态起抽出未图示的分离横列纱而解除基于分离横列纱的各线圈的约束,第一线圈1、3、7、11、15和第二线圈2、5、9、13、17向圆弧箭头的方向旋转,成为图5所示的状态。如图4所示在编织时为扭转线圈的第一线圈1和第二线圈2如图5所示进一步成为半旋转扭转的状态。
图5是从裙子100的内侧观察裙子100时的起口部101附近的线圈图。由于从裙子100的内侧观察各线圈,因此从纸面近前侧(裙子100的内侧)向内部侧(裙子100的外侧)引出的线圈为正面线圈,与其相反的线圈为反面线圈。如该图5所示,裙子100具备起口部101、从该起口部101向彼此不同的方向分支的一侧针织物部(后侧针织物部)20B及另一侧针织物部(前侧针织物部)20F。
起口部101由利用单个针织纱连续地编织成的多个线圈单元Q1~Q4(Q4以后省略标号)构成。具体而言,与作为始端的第一线圈1和第二线圈2接续而连续地形成有多个线圈单元Q1~Q4。第一个线圈单元Q1由第一线圈3、一侧增圈4、第二线圈5及另一侧增圈6构成,第二个线圈单元Q2由第一线圈7、一侧增圈8、第二线圈9及另一侧增圈10构成。另外,第三个线圈单元Q3由第一线圈11、一侧增圈12、第二线圈13及另一侧增圈14构成,第四个线圈单元Q4由第一线圈15、一侧增圈16、第二线圈17及另一侧增圈18构成。
构成各线圈单元Q1~Q4的线圈·挂圈的形成顺序和位置关系是共通的。若以线圈单元Q1为例说明,则第一线圈3向相对于一侧针织物部20B的线圈大致正交的方向(图2、3的形成方向LS)倾斜。一侧增圈4是比第一线圈3靠后编织,且在相比第一线圈3靠与第一线圈3倾斜的方向相反的一侧(图2、3的始端方向RS侧)配置的扭转线圈。第二线圈5相比一侧增圈4靠后编织,且向相对于另一侧针织物部20F的线圈大致正交的方向(图2、3的形成方向LS)倾斜。并且,另一侧增圈6是比第二线圈5靠后编织,且在相比第二线圈5靠与第二线圈5倾斜的方向相反的一侧配置的扭转线圈。
第一个线圈单元Q1的第一线圈3和第二线圈5分别对于始端的第一线圈1和第二线圈2形成。另外,第n+1个(n为1以上的自然数)线圈单元的第一线圈对于第n个线圈单元的第一线圈形成,第n+1个线圈单元的第二线圈对于第n个线圈单元的第二线圈形成。这样,各线圈单元Q1~Q4被连结。
在上述起口部101的一侧增圈4、8、12、16的纵行方向上形成一侧针织物部20B的线圈,在另一侧增圈6、10、14、18的纵行方向上形成另一侧针织物部20F的线圈。在此处,一侧针织物部20B及另一侧针织物部20F均为罗纹组织,如图2、3的编织工序图中说明的那样,各线圈单元Q1~Q4满足如下的条件。
·在一侧增圈4、8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一侧针织物部20B的线圈为正面线圈的情况下,第一线圈3、7为反面线圈。
·在一侧增圈12、16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一侧针织物部20B的线圈为反面线圈的情况下,第一线圈11、15为正面线圈。
·在另一侧增圈6、10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另一侧针织物部20F的线圈为正面线圈的情况下,第二线圈5、9为反面线圈。
·在另一侧增圈14、18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另一侧针织物部20F的线圈为反面线圈的情况下,第二线圈13、17为正面线圈。
图6示出图5所示的针织物100的起口部101附近的照片。如图6(A)所示,起口部没有波动不平而是笔直地形成,成为美观性极良好的针织物。另外,如图6(B)所示,可知,即使将针织物100的起口部101在编织宽度方向上扩展,前后的罗纹组织彼此也在起口部101的位置漂亮地连接。相对于此,在使用图10所示的专利文献1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针织物中,起口部相对于在其纵行方向上接续的罗纹组织扩展,因此起口部有些波动不平,与该图10所示的现有的针织物相比可知,图6所示的本例的针织物的美观性突出地良好。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2中,基于图7、8的编织工序图及图9的线圈图说明利用挑半目而形成起口部的增圈的例子。图7、8的观察方法及图9的观察方法分别与图2、3及图5相同。在此处,如图7的S1所示,本例中省略了分离横列纱的图示。分离横列纱的使用和不使用能够适宜选择。
本例中,以在图7、8的BD(FD)的织针A、B、E、F上编织后侧针织物部20B(前侧针织物部20F)的正面线圈,并在BD(FD)的织针C、D、G、H上编织后侧针织物部20B(前侧针织物部20F)的反面线圈为前提,开始起口部101的编织。具体而言,在BD的织针A上编织第一线圈1,并且在FD的织针A上编织第二线圈2(相当于第二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工序A)。第一线圈1及第二线圈2能够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编织。
S2中,使钩挂于BD的织针A的第一线圈1向FU的织针A移动后,使给纱口向始端方向RS移动,编织在第一线圈1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第三线圈30(相当于工序B)。第三线圈30在FU上编织,因此从BD侧观察为反面线圈。
S3中,使第三线圈30暂时向BD的织针A返回。并且,S4中,对第三线圈30进行挑半目。通过进行挑半目,作为旧线圈的第三线圈30向FU的织针A移动,作为从该第三线圈30引出的新线圈的第一新线圈31在BD的织针A上形成(工序C的前半部分)。
在此处,S3的第三线圈30的移动是由于不能对于钩挂于上部的针床的线圈进行挑半目而进行的。由于只是横机的机构上的问题,因此如果是能够对上部的针床的线圈进行挑半目的横机,则不需要进行S3。
S5中,使第三线圈30向形成方向LS侧移动而将其规定为新的第一线圈3,并且将第一新线圈31规定为一侧增圈4(工序C的后半部分)。具体而言,使第三线圈30向BD的织针B移动,第一新线圈31设定为钩挂于BD的织针A。
在此处,也能够与S5不同,使S4的第一新线圈31向形成方向LS侧移动而规定为新的第一线圈3,并且将第三线圈30规定为一侧增圈4。但是,在一侧增圈4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线圈成为正面线圈的情况下,如图7的S5所示那样进行的情况下,起口部101能漂亮地完成。
S6中,使钩挂于FD的织针A的第二线圈2向BU的织针A移动,S7中,使给纱口向始端方向RS移动,编织在第二线圈2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第四线圈40(相当于工序D)。第四线圈40在BU上编织,因此从FD侧观察为反面线圈。
S8中,使第四线圈40暂时向FD的织针A返回。并且,S9中,对第四线圈40进行挑半目。通过进行挑半目,作为旧线圈的第四线圈40向BU的织针A移动,作为从该第四线圈40引出的新线圈的第二新线圈41形成于FD的织针A(工序E的前半部分)。
S10中,使第四线圈40向形成方向LS侧移动而将其规定为新的第二线圈5,并且将第二新线圈41规定为另一侧增圈6(工序E的后半部分)。具体而言,使第四线圈40向FD的织针B移动,第二新线圈41设定为钩挂于FD的织针A。也能够与S10不同,将第二新线圈41规定为新的第二线圈5,将第四线圈40规定为另一侧增圈6,但如S10所示那样进行的情况下,起口部101能漂亮地完成。
如已经说明的,在织针B形成的针织物部20B、20F(图9)的线圈预定作为正面线圈,因此再次反复进行S2~S10的编织。其结果是,如图9所示的第一线圈7、一侧增圈8、第二线圈9及另一侧增圈10被编织。
接着,在织针C形成的针织物部20B、20F(图9)的线圈预定作为反面线圈,因此进行图8所示的S11~S18。在此处,图9是对针织物100(图1)从其内侧观察到的线圈图,因此向纸面近前侧引出的线圈(例如在一侧增圈12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线圈)在从针织物100的外侧观察时为反面线圈。
图8的S0中,示出第二线圈9和另一侧增圈10的配置完成了的状态。在与该S0接续的S11中,使给纱口向始端方向RS移动,编织钩挂于BD的织针C的第一线圈7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第三线圈33(相当于工序B)。第三线圈33在BD上编织,因此从BD侧观察为正面线圈。
S12中,通过对第三线圈33进行挑半目,作为旧线圈的第三线圈33向FU的织针C移动,作为从该第三线圈33引出的新线圈的第一新线圈34形成于BD的织针C(工序C的前半部分)。
S13、S14中,使用移圈和横移,使第一新线圈34向形成方向LS侧移动而规定为新的第一线圈11,并且将第三线圈33规定为一侧增圈12(工序C的后半部分)。具体而言,在S13中使第一新线圈34向FU的织针D移动,在S14中使第一新线圈34和第三线圈33分别向BD的织针D和织针C移动。
S15中,使给纱口向始端方向RS移动,编织在钩挂于FD的织针C的第二线圈9(参照图9)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第四线圈44(相当于工序D)。第四线圈44在FD上编织,因此从FD侧观察为正面线圈。
S16中,通过对第四线圈44进行挑半目,作为旧线圈的第四线圈44向BU的织针C移动,作为从该第四线圈44引出的新线圈的第二新线圈45形成于FD的织针C(工序E的前半部分)。
S17、S18中,使用移圈和横移,使第二新线圈45向形成方向LS侧移动而规定为新的第二线圈13,并且将第四线圈44规定为另一侧增圈14(工序E的后半部分)。具体而言,在S17中使第二新线圈45向BU的织针D移动,在S18中使第二新线圈45和第四线圈44分别向FD的织针D和织针C移动。
本例中,再次对于BD的织针D和FD的织针D也反复进行与S11~S18相同的编织。其结果是,图9所示那样的第一线圈15、一侧增圈16、第二线圈17及另一侧增圈18被编织。以后反复进行将图7的S2~S10进行两次的步骤和将图8的S11~S16进行两次的步骤,完成起口部101。
按照图7、8所示的编织工序图编织起口部101后,接续于起口部101而编织一侧针织物部20B和另一侧针织物部20F。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在由起口部101中的一侧增圈4、8,12、16…构成的第一线圈列50B的纵行方向上编织一侧针织物部20B。另外,使用不同于一侧针织物部20B的给纱构件,在由另一侧增圈6、10,14、18…构成的第二线圈列50F的纵行方向上编织另一侧针织物部20F。任一个针织物部20B(20F)能够利用在起口部101中使用的给纱构件而编织。由此,能够减少针织物100中的纱线缝扎部的数量。
图9是对裙子100从其内侧观察时的起口部101附近的线圈图。由于从裙子100的内侧观察各线圈,因此从纸面近前侧(裙子100的内侧)向内部侧(裙子100的外侧)引出的线圈为正面线圈,与其相反的线圈为反面线圈。如该图9所示,裙子100具备起口部101、从该起口部101向彼此不同的方向分支的一侧针织物部(后侧针织物部)20B及另一侧针织物部(前侧针织物部)20F。
起口部101由利用单数的针织纱连续地编织成的多个线圈单元Q1~Q4构成。具体而言,与作为始端的第一线圈1和第二线圈2接续而连续地形成多个线圈单元Q1~Q4。第一个线圈单元Q1由第一线圈3、一侧增圈4、第二线圈5及另一侧增圈6构成,第二个线圈单元Q2由第一线圈7、一侧增圈8、第二线圈9及另一侧增圈10构成。另外,第三个线圈单元Q3由第一线圈11、一侧增圈12、第二线圈13及另一侧增圈14构成,第四个线圈单元Q4由第一线圈15、一侧增圈16、第二线圈17及另一侧增圈18构成。本例中的线圈单元Q1~Q4的各线圈的形成顺序成为1→2→3→4→5→6→7→8→9→10→12→11→14→13→16→15→18→17,这些线圈按照其形成顺序而连接。
本例的线圈单元Q1、Q2中,第一线圈3、7由通过挑半目而形成的旧线圈30和新线圈31所构成的第一组中的旧线圈30构成,且相对于一侧针织物部20B的线圈向形成方向LS侧(图7、8)倾斜。一侧增圈4、8由第一组的新线圈31构成,且配置在相比第一线圈3、7靠第一线圈3、7倾斜的方向的相反侧(图7、8的始端方向RS侧)。第二线圈5、9由相比一侧增圈4、8靠后通过挑半目而形成的旧线圈40和新线圈41所构成的第二组中的旧线圈40构成,且相对于另一侧针织物部20F的线圈向形成方向LS侧(图7、8)倾斜。另一侧增圈6、10由第二组的新线圈41构成,且配置在相比第二线圈5、9靠与第二线圈5、9倾斜的方向相反的一侧(图7、8的始端方向RS侧)。
本例的线圈单元Q3、Q4中,第一线圈11、15由通过挑半目而形成的旧线圈33和新线圈34所构成的第一组中的新线圈34构成,且相对于一侧针织物部20B的线圈向形成方向侧倾斜。一侧增圈12、16由第一组的旧线圈33构成,且配置在相比第一线圈11、15靠第一线圈11、15倾斜的方向的相反侧(始端方向侧)。第二线圈13、17由相比一侧增圈12、16靠后通过挑半目而形成的旧线圈44和新线圈45所构成的第二组中的新线圈45构成,且相对于另一侧针织物部20F的线圈倾斜。另一侧增圈14、18由第二组的旧线圈44构成,且配置在相比第二线圈13、17靠第二线圈13、17倾斜的方向的相反侧。
第一个线圈单元Q1的第一线圈3和第二线圈5分别对于始端的第一线圈1和第二线圈2形成。另外,第n+1个(n为1以上的自然数)线圈单元的第一线圈对于第n个线圈单元的第一线圈形成,第n+1个线圈单元的第二线圈对于第n个线圈单元的第二线圈形成。像这样各线圈单元Q1~Q4被连结。
在上述起口部101的一侧增圈4、8、12、16的纵行方向上形成一侧针织物部20B的线圈,在另一侧增圈6、10、14、18的纵行方向上形成另一侧针织物部20F的线圈。在此处,一侧针织物部20B及另一侧针织物部20F均为罗纹组织,如在图7、8的编织工序图中说明的那样,各线圈单元Q1~Q4满足如下的条件。
·在一侧增圈4、8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一侧针织物部20B的线圈为正面线圈的情况下,第一线圈3、7或一侧增圈4、8为反面线圈。
·在一侧增圈12、16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一侧针织物部20B的线圈为反面线圈的情况下,第一线圈11、15或一侧增圈12、16为正面线圈。
·在另一侧增圈6、10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另一侧针织物部20F的线圈为正面线圈的情况下,第二线圈5、9或另一侧增圈6、10为反面线圈。
·在另一侧增圈14、18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另一侧针织物部20F的线圈为反面线圈的情况下,第二线圈13、17或另一侧增圈14、18为正面线圈。
实施方式2的针织物100与实施方式1的针织物同样,起口部101没有波动不平而是笔直地形成,成为美观性极良好的针织物。因此,即使使针织物100的起口部101在编织宽度方向上扩展,前后的罗纹组织彼此也在起口部101的位置漂亮地连接。而且,构成起口部101的第一线圈3和一侧增圈4利用挑半目而连接,第二线圈5和另一侧增圈6利用挑半目而连接,因此起口部101的线圈成为密实的状态,在起口部101难以空出孔,起口部101的美观性良好。
<变形例>
编织实施方式1的起口部101的给纱构件也可以为具有多个给纱口的添纱导纱器等。该情况下,构成起口部101的各线圈单元Q1~Q4成为利用多个针织纱连续地编织的线圈单元。除此以外,针织物部20B、20F的罗纹组织也可以为2×2以外的罗纹组织,例如1×1、1×2的罗纹组织。
此外,也能够将任意一个针织物部20B(20F)设定为平针组织,并将另一个针织物部20F(20B)设定为罗纹组织(例如4×2的罗纹组织)。在设一侧针织物部20B(另一侧针织物部20F)为平针组织的情况下,在实施方式1中将第一线圈3、7、11、15…(第二线圈5、9、13、17…)作为反面线圈,在实施方式2中将第三线圈33(第四线圈44)作为反面线圈。这种编织在编织制的手提包等希望在正面侧和反面侧变更设计的情况下有效。另外,如果以将一侧针织物部20B和另一侧针织物部20F的两端部连接的方式编织,则能够编织以起口部101为底的手提包那样的袋状针织物。该情况下,也能够利用一个给纱构件编织起口部101和两针织物部20B、20F。

Claims (6)

1.一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使用具有彼此相对的一侧针床和另一侧针床及向这些针床供给针织纱的给纱构件的横机,编织交替地钩挂于两针床的起口部,以该起口部为起点而编织前后相对的一侧针织物部和另一侧针织物部,其中,
在设形成所述起口部的方向为形成方向、其相反方向为始端方向时,
在进行在所述一侧针床编织第一线圈,并在所述另一侧针床编织第二线圈的工序A之后,通过反复进行如下工序而编织所述起口部:
工序B,在相比所述第一线圈靠所述形成方向侧,编织在所述第一线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新的第一线圈;
工序C,在所述新的第一线圈附近的所述一侧针床的空针编织一侧增圈;
工序D,在相比所述第二线圈靠所述形成方向侧,编织在所述第二线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新的第二线圈;及
工序E,在所述新的第二线圈附近的所述另一侧针床的空针编织另一侧增圈,
在由所述起口部中的多个所述一侧增圈构成的线圈列的纵行方向上编织所述一侧针织物部,并且在由多个所述另一侧增圈构成的线圈列的纵行方向上编织所述另一侧针织物部,
其中,所述一侧针织物部和所述另一侧针织物部中的至少一个为罗纹组织,
将在所述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设定为正面线圈的情况下,将所述工序B的所述新的第一线圈设定为反面线圈,
将在所述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设定为反面线圈的情况下,将所述工序B的所述新的第一线圈设定为正面线圈,
将在所述另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另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设定为正面线圈的情况下,将所述工序D的所述新的第二线圈设定为反面线圈,
将在所述另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另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设定为反面线圈的情况下,将所述工序D的所述新的第二线圈设定为正面线圈,
且所述工序B及所述工序D中的线圈的移动在相比该移动的线圈靠所述形成方向侧配置所述给纱构件的状态下进行。
2.一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使用具有彼此相对的一侧针床和另一侧针床及向这些针床供给针织纱的给纱构件的横机,编织交替地钩挂于两针床的起口部,以该起口部为起点而编织前后相对的一侧针织物部和另一侧针织物部,其中,
在设形成所述起口部的方向为形成方向、其相反方向为始端方向时,
在进行在所述一侧针床编织第一线圈,并在所述另一侧针床编织第二线圈的工序A之后,通过反复进行如下工序而编织所述起口部:
工序B,编织在所述第一线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第三线圈;
工序C,对所述第三线圈进行挑半目,形成从所述第三线圈引出的第一新线圈,使所述第三线圈和所述第一新线圈中的任意一个向所述形成方向侧移动而规定为新的第一线圈,并且将另一个规定为一侧增圈;
工序D,编织在所述第二线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第四线圈;及
工序E,对所述第四线圈进行挑半目,形成从所述第四线圈引出的第二新线圈,使所述第四线圈和所述第二新线圈中的任意一个向所述形成方向侧移动而规定为新的第二线圈,并且将另一个规定为另一侧增圈,
在由所述起口部中的多个所述一侧增圈构成的线圈列的纵行方向上编织所述一侧针织物部,并且在由多个所述另一侧增圈构成的线圈列的纵行方向上编织所述另一侧针织物部,
其中,所述一侧针织物部和所述另一侧针织物部中的至少一个为罗纹组织,
将在所述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设定为正面线圈的情况下,将所述工序B的所述第三线圈设定为反面线圈,
将在所述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设定为反面线圈的情况下,将所述工序B的所述第三线圈设定为正面线圈,
将在所述另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另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设定为正面线圈的情况下,将所述工序D的所述第四线圈设定为反面线圈,
将在所述另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另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设定为反面线圈的情况下,将所述工序D的所述第四线圈设定为正面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其中,
将在所述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设定为正面线圈的情况下,在所述工序C中将所述第三线圈规定为所述新的第一线圈,将所述第一新线圈规定为所述一侧增圈,
将在所述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设定为反面线圈的情况下,在所述工序C中将所述第一新线圈规定为所述新的第一线圈,将所述第三线圈规定为所述一侧增圈,
将在所述另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另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设定为正面线圈的情况下,在所述工序E中将所述第四线圈规定为所述新的第二线圈,将所述第二新线圈规定为所述另一侧增圈,
将在所述另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另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设定为反面线圈的情况下,在所述工序E中将第二新线圈规定为所述新的第二线圈,将所述第四线圈规定为所述另一侧增圈。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其中,
将所述工序A的所述第一线圈及所述第二线圈中的至少一个设定为扭转线圈。
5.一种针织物,具备起口部及从该起口部向彼此不同的方向分支的一侧针织物部及另一侧针织物部,
所述起口部由利用单个针织纱或多个针织纱连续地编织成的多个线圈单元构成,其中,
各线圈单元具备:
第一线圈,相对于所述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倾斜;
一侧增圈,比所述第一线圈靠后编织,且由在相比所述第一线圈靠所述第一线圈倾斜的方向的相反侧配置的挂圈构成;
第二线圈,比所述一侧增圈靠后编织,且相对于所述另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倾斜;及
另一侧增圈,比所述第二线圈靠后编织,且由在相比所述第二线圈靠所述第二线圈倾斜的方向的相反侧配置的挂圈构成,
在设n为任意的自然数时,
第n+1个所述线圈单元的所述第一线圈对于第n个所述线圈单元的所述第一线圈形成,
第n+1个所述线圈单元的所述第二线圈对于第n个所述线圈单元的所述第二线圈形成,
在所述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形成所述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在所述另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形成所述另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
其中,所述一侧针织物部及所述另一侧针织物部中的至少一个为罗纹组织,
各线圈单元中,
在所述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为正面线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线圈为反面线圈,
在所述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为反面线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线圈为正面线圈,
在所述另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另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为正面线圈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线圈为反面线圈,
在所述另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另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为反面线圈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线圈为正面线圈。
6.一种针织物,具备起口部及从该起口部向彼此不同的方向分支的一侧针织物部及另一侧针织物部,
所述起口部由利用单个针织纱或多个针织纱连续地编织成的多个线圈单元构成,其中,
各线圈单元具备:
第一线圈,由通过挑半目而形成的旧线圈和新线圈所构成的第一组的一个线圈构成,且相对于所述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倾斜;
一侧增圈,由所述第一组的另一个线圈构成,且配置在相比所述第一线圈靠所述第一线圈倾斜的方向的相反侧;
第二线圈,由比所述一侧增圈靠后通过挑半目而形成的旧线圈和新线圈所构成的第二组的一个线圈构成,且相对于所述另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倾斜;及
另一侧增圈,由所述第二组的另一个线圈构成,且配置在相比所述第二线圈靠所述第二线圈倾斜的方向的相反侧,
在设n为任意的自然数时,
第n+1个所述线圈单元的所述第一线圈对于第n个所述线圈单元的所述第一线圈形成,
第n+1个所述线圈单元的所述第二线圈对于第n个所述线圈单元的所述第二线圈形成,
在所述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形成所述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在所述另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形成所述另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
其中,所述一侧针织物部及所述另一侧针织物部中的至少一个为罗纹组织,
各线圈单元中,
在所述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为正面线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线圈或所述一侧增圈为反面线圈,
在所述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为反面线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线圈或所述一侧增圈为正面线圈,
在所述另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另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为正面线圈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线圈或所述另一侧增圈为反面线圈,
在所述另一侧增圈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所述另一侧针织物部的线圈为反面线圈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线圈或所述另一侧增圈为正面线圈。
CN201810729697.4A 2017-07-06 2018-07-05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Active CN1092081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32971 2017-07-06
JP2017132971 2017-07-06
JP2017245464A JP6738791B2 (ja) 2017-07-06 2017-12-21 編地の編成方法、および編地
JP2017-245464 2017-12-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08161A CN109208161A (zh) 2019-01-15
CN109208161B true CN109208161B (zh) 2020-07-10

Family

ID=64666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29697.4A Active CN109208161B (zh) 2017-07-06 2018-07-05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1985840B1 (zh)
CN (1) CN109208161B (zh)
DE (1) DE1020182108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88834B (zh) * 2020-06-11 2021-11-12 东华大学 一种基于针织物致动器的仿尺蠖软体机器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56087A (ja) * 2008-12-29 2010-07-15 Shima Seiki Mfg Ltd 2x2リブ組織で形成される筒状編地の編成方法
JP2010248636A (ja) * 2009-04-10 2010-11-04 Shima Seiki Mfg Ltd 2x1リブ組織の内増やしおよび内減らし編成方法
CN102995258A (zh) * 2011-09-07 2013-03-27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物的起口方法
CN103866479A (zh) * 2014-03-04 2014-06-18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由双针床横编机编织织可穿2×1罗纹组织织物的方法
CN105143537A (zh) * 2013-04-23 2015-12-09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JP2016008364A (ja) * 2014-06-25 2016-01-18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編出し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51262A (ja) * 2011-06-03 2012-12-20 Shima Seiki Mfg Ltd 編地の編成方法、および編地
JP5736250B2 (ja) 2011-06-28 2015-06-17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編地の編成方法、および編地
JP2014025159A (ja) * 2012-07-25 2014-02-06 Shima Seiki Mfg Ltd 編地の編成方法
JP5940411B2 (ja) * 2012-08-08 2016-06-29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編地の編成方法
JP2014227611A (ja) * 2013-05-17 2014-12-08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リブ風編地の編成方法、およびリブ風編地
JP6526554B2 (ja) * 2015-12-25 2019-06-05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編地の編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56087A (ja) * 2008-12-29 2010-07-15 Shima Seiki Mfg Ltd 2x2リブ組織で形成される筒状編地の編成方法
JP2010248636A (ja) * 2009-04-10 2010-11-04 Shima Seiki Mfg Ltd 2x1リブ組織の内増やしおよび内減らし編成方法
CN102995258A (zh) * 2011-09-07 2013-03-27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物的起口方法
CN105143537A (zh) * 2013-04-23 2015-12-09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03866479A (zh) * 2014-03-04 2014-06-18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由双针床横编机编织织可穿2×1罗纹组织织物的方法
JP2016008364A (ja) * 2014-06-25 2016-01-18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編出し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08161A (zh) 2019-01-15
DE102018210887A1 (de) 2019-01-10
KR101985840B1 (ko) 2019-06-04
KR20190005768A (ko) 2019-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06997B2 (ja) 編地の編成方法および編地
CN103451835B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JP6541621B2 (ja) 筒状編地の編成方法、および筒状編地
KR101577287B1 (ko) 편성포의 편성방법
CN102191616B (zh) V领尖端部的编织方法及具有v领的编织物
CN104164737A (zh) 罗纹风格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罗纹风格针织物
JP5702576B2 (ja) 編地の編成方法、および編地
CN102965802A (zh) 折回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KR101324524B1 (ko) 홀을 구비하는 편성포의 편성방법 및 그 편성포
CN102995267B (zh) 针织物的接合方法及针织物
CN109208161B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KR102168787B1 (ko) 편성포의 편성방법
CN102965823B (zh) 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筒状针织物
EP2418310B1 (en) Joining method of adjacent knitted fabric parts, and knitted fabric
CN102619008A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KR101844740B1 (ko) 편성포의 편성방법 및 편성포
KR102266801B1 (ko) 통모양 편성포의 편성방법 및 통모양 편성포
JP6280991B2 (ja) 編地の編成方法
KR20180028031A (ko) 편성포의 편성방법
CN111088586B (zh) 针织物的接合方法及接合后的针织物
JP6738791B2 (ja) 編地の編成方法、および編地
CN111041684A (zh) 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筒状编织物
CN102534979B (zh) 筒状针织物的外放针方法及针织物
JP2017020131A (ja) 編地の編成方法、および編地
JP2021059802A (ja) 筒状編地の編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