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81677A - 摄像装置和摄像方法 - Google Patents

摄像装置和摄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81677A
CN108881677A CN201710693337.9A CN201710693337A CN108881677A CN 108881677 A CN108881677 A CN 108881677A CN 201710693337 A CN201710693337 A CN 201710693337A CN 108881677 A CN108881677 A CN 1088816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aperture
light
light beam
lens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9333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egvii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Maige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egvii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Maige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egvii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Maige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egvi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9333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8167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81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16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3/00Geometric image transformations in the plane of the image
    • G06T3/14Transformations for image registration, e.g. adjusting or mapping for alignment of ima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5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using two or more images, e.g. averaging or subtra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5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optical camera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20Special algorithmic details
    • G06T2207/20212Image combination
    • G06T2207/20221Image fusion; Image merg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装置和摄像方法。该摄像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摄像透镜、分束部件、至少两个光圈、至少两个成像部件以及图像信号处理器,至少两个光圈与至少两个成像部件一一对应,摄像透镜用于收集来自被摄目标的光束;分束部件用于将经过摄像透镜的光束分为分别朝向至少两个光圈中的每一个的不同光束,其中至少两个光圈的通光量设置为各不相同;至少两个成像部件中的每个成像部件用于将经过对应的光圈的光束进行光电转换,以生成初始图像;图像信号处理器用于将至少两个成像部件生成的至少两张初始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处理,以生成目标图像。上述装置和方法在满足拍摄性能要求的基础上,解决了拖影问题。所获得的图像更清晰。

Description

摄像装置和摄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摄像装置和摄像方法。
背景技术
当摄像机拍摄的目标区域同时包括强光源(日光、灯具或反光等)照射的高亮度区域和阴影、逆光等因素导致的相对亮度较低的区域时,所拍摄的图像会出现较亮区域成为白色而较暗区域成为黑色的现象,严重影响图像质量。宽动态技术就是在非常强烈的亮度对比下让摄像机看到影像的特色而运用的一种技术。
最常见的宽动态技术大多基于单摄像头来开发。首先,使用一个摄像头利用不同的曝光时间连续拍摄两张或更多张图像。曝光时间越长,光信号在摄像头上积累的电信号也越多,拍到的图像也越亮;反之,摄像头拍到的图像越暗。现有的宽动态技术就是基于这个原理,将两张图像取长补短地合二为一,得到一张恰到好处的图像。具体地,分别执行短曝光(简称短帧)和长曝光摄像操作(简称长帧)拍摄两张图像。然后,将所拍摄的图像交由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模块做图像融合处理,生成符合要求的图像。这种处理方式生成符合要求的图像所耗费的时间较长。此外,由于一个摄像头按时间顺序拍两张或更多张图像,而摄像目标本身可能处于动态,因此图像融合处理后得到的图像存在拖影的现象。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摄像装置和摄像方法。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摄像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摄像透镜、分束部件、至少两个光圈、至少两个成像部件以及图像信号处理器,所述至少两个光圈与所述至少两个成像部件一一对应,
所述摄像透镜用于收集来自被摄目标的光束;
所述分束部件用于将经过所述摄像透镜的光束分为分别朝向所述至少两个光圈中的每一个的不同光束,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光圈的通光量设置为各不相同;
所述至少两个成像部件中的每个成像部件用于将经过对应的光圈的光束进行光电转换,以生成初始图像;
所述图像信号处理器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成像部件生成的至少两张初始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处理,以生成目标图像。
示例性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光圈控制部件,用于在拍摄图像时,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光圈,以使所述至少两个光圈的通光量设置为各不相同。
示例性地,所述光圈控制部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被摄目标的亮度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光圈。
示例性地,所述摄像装置还包括:曝光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两个成像部件在同一时间段曝光。
示例性地,所述分束部件包括:
分束器(beam splitter),用于将经过所述摄像透镜的光束分为至少两个光束;以及
光引导结构,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光束中的至少一个光束引导至所述至少两个光圈中的至少一个光圈。
示例性地,所述光引导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光引导部件,所述光引导部件与所述光圈一一对应。
示例性地,每个光引导部件为折射部件,其中每个折射部件用于将一个光束折射至对应的光圈;或者,
每个光引导部件为反射部件,其中每个反射部件用于将一个光束反射至对应的光圈;或者,
所述至少一个光引导部件为多个光引导部件,所述多个光引导部件包括至少一个折射部件和至少一个反射部件,其中每个折射部件用于将一个光束折射至对应的光圈,每个反射部件用于将一个光束反射至对应的光圈。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摄像方法,包括:
收集来自被摄目标的光束;
将所述光束分为分别朝向至少两个光圈中的每一个的不同光束,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光圈的通光量设置为各不相同;
将分别经过所述至少两个光圈的光束进行光电转换,以生成至少两张初始图像;以及
将所述至少两张初始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处理,以生成目标图像。
示例性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被摄目标的亮度,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光圈。
示例性地,所述至少两张初始图像的曝光时长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和摄像方法降低了生成图像所耗费的时间。在满足拍摄性能要求的基础上,还能够解决图像的拖影问题,从而使得所获得的图像更清晰,提高了用户体验。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摄像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摄像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摄像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摄像装置的示意性框图;以及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摄像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明显,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发明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发明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解决上文所述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和摄像方法。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装置和摄像方法彻底摒弃了当前的宽动态合成的基础原理。在该摄像装置和摄像方法中,通过采用光圈控制成像部件的进光量来得到不同亮度的图像,然后对所得到的图像进行融合,以生成目标图像。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摄像装置100的示意性框图。
如图1所示,摄像装置100包括依次设置的摄像透镜110、分束部件120、光圈组件130、成像组件140和ISP 150。其中光圈组件130包括第一光圈131和第二光圈132。成像组件140包括第一成像部件141和第二成像部件142。第一光圈131与第一成像部件141对应,第二光圈132与第二成像部件142对应。这里的“对应”是指在一条光路上。
摄像透镜110用于收集来自被摄目标的光束。被摄目标是装置100所拍摄的对象或者区域。摄像透镜110可以包括聚焦透镜和变焦透镜等光学元件。一般而言,来自被摄目标的光束可以是平行光或者近似平行光。需要说明的是,摄像透镜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摄像透镜也可以称为摄像头或镜头等。
分束部件120用于将经过摄像透镜110的光束分为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第一光束朝向第一光圈131,第二光束朝向第二光圈132。该分束部件120可以用棱镜等光学元件实现。
示例性地,该分束部件120可以包括分束器。例如,分束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半反半透镜或立方体分束器等,其中立方体分束器可以为平行四边形棱镜。可选地,该分束部件120还可以包括光引导结构,用于将来自分束器的至少一个光束引导至至少一个光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将光束引导至光圈可以是将该光束的传播方向改变为朝向该对应的光圈的操作。示例性地,光引导结构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光引导元件。每个光引导元件唯一地对应一个光圈。光引导元件用于将来自分束器的光束引导至其对应的光圈。
可以理解,光引导结构所包括的光引导元件与光圈的数量可以相同,二者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每个光束被光引导元件引导至其对应的光圈。或者,光引导元件的数量小于光圈的数量,来自分束器的一部分光束直接入射到该光束所朝向的光圈,另一部分光束分别被光引导元件引导至其对应的光圈。在一个示例中,该光引导结构包括一个光引导元件。分束器将经过摄像透镜的光束分为两个光束。其中一个光束朝向第一光圈131,即为上述第一光束。该光引导元件将另一个光束引导至第二光圈132,以形成上述第二光束。
经过分光部件120的第一光束经过第一光圈131后,到达第一成像部件141;经过分光部件120的第二光束经过第二光圈132后,到达第二成像部件142。可以理解,如图1所示,在装置100中,成像组件140左侧的部分是光学信号传播的阶段。第一成像部件141根据第一光束生成第一图像,第二成像部件142根据第二光束生成第二图像。即第一成像部件141和第二成像部件142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表达图像的电信号。可以理解,如图1所示,在成像组件140右侧的部分是电信号处理的阶段。在本申请中,成像部件所生成的每张图像可以称为初始图像,例如前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为两张初始图像。
示例性地,成像部件可以为图像传感器,例如感光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device,CCD)和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有源像素传感器(CMOS Active pixel sensor)等。
ISP 150用于对第一成像部件和第二成像部件生成的初始图像(如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处理,以生成目标图像。相对于第一图像或第二图像,目标图像中亮度较高区域和亮度较低区域的细节均能显示的更加清晰。
在装置100中,第一光圈131和第二光圈132的通光量能够设置为不同。借助于第一光圈131和第二光圈132可以分别控制各自所在光路中进入对应的成像部件的光量。例如,可以通过改变光圈的光圈值(即F值)来改变光圈的通光量。将第一光圈131和第二光圈132的通光量设置为不同,由此,虽然第一成像部件141和第二成像部件142同时对同一目标进行成像,但因为进入第一成像部件141和第二成像部件142的光量不同,所以二者分别生成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亮度不同。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光圈131的光圈值设为F2.8,第二光圈132的光圈值设为F16。因为第一光圈131的光圈值较小,所以进到第一成像部件141的光量相对较多。第一成像部件141所生成的第一图像偏亮,目标的较暗区域的细节呈现较好。相反地,因为第二光圈132的光圈值较大,进到第二成像部件142的光量相对较少。第二成像部件142所生成的第二图像偏暗,目标的较亮区域的细节呈现较好。这样,在ISP 150通过融合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而生成的目标图像中,无论较暗区域还是较亮区域均有更加清晰的细节表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实施例中的第一光圈和第二光圈仅是示意,而非限制。装置100中可以包括多于两个光圈,这些光圈的通光量各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中,对于每个光圈,装置100中还包括与其一一对应的成像部件。换言之,装置100中的光圈数量与成像部件数量相同,光圈与成像部件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由此,可以在目标图像中更理想地呈现目标的各个亮度的部分,从而生成质量更好的目标图像。
上述摄像装置100能够拍摄满足性能要求的图像。通过控制光圈的通光量得到不同亮度的图像,解决了被摄目标中各个部分之间亮度差别过大的问题。这样避免了采用不同曝光时间所导致的图像拖影问题。由此,所获得的目标图像更清晰。
可选地,摄像装置100还包括显示面板(未示出)。显示面板可以显示ISP150所输出的目标图像。
可选地,摄像装置还包括曝光控制部件(未示出)。曝光控制部件可以根据被摄目标的亮度,控制曝光时长。例如,被摄目标的亮度越大,曝光时长越短;反之,则曝光时长越长。曝光控制部件可以根据至少一个成像部件输出的初始图像确定被摄目标的亮度。
在一个示例中,曝光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成像部件(如第一成像部件141和第二成像部件142)在同一时间段曝光。由此,采用摄像装置100拍摄的多张初始图像的曝光时长相同。采用相同的曝光时长,所拍图像角度一致且拍摄过程完全同步。由此,图像的拖影问题也就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
在一个示例中,曝光控制部件包括控制单元和快门。控制单元与快门连接,用于控制快门的速度。控制单元可以位于ISP中,也可以位于摄像装置的其他位置。例如,快门可以设置在摄像透镜与分束部件之间,这样一个快门能够同时控制所有成像部件的曝光时长。或者,快门可以设置在光圈与成像部件之间或者其他位置。
示例性地,成像组件中的成像部件与与之对应的光圈同轴相对设置。例如上述第一成像部件141可以与第一光圈131同轴相对设置,第二成像部件142可以与第二光圈132同轴相对设置,由此形成成像部件与光圈的对应关系。如此设置,可以使光路简单,避免过多棱镜等光学元件的使用,降低了摄像装置的复杂度和成本。
示例性地,光圈部件的各个光圈可以相对于摄像透镜的轴对称设置。例如上述第一光圈131和第二光圈132可以相对于摄像透镜110的水平轴对称设置。成像部件与光圈类似,也可以相对于摄像透镜的水平轴对称地、均匀地设置。例如上述第一成像部件141和第二成像部件142也可以相对于摄像透镜110的水平轴对称地设置。通过上述设置方式,多条用于生成初始图像的光路对称分布,有利于简化摄像装置的安装工艺。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摄像装置200的示意性框图。该装置200包括摄像透镜210、分束部件220、光圈组件230、成像组件240和ISP 250。其中,摄像透镜210、光圈组件230、成像组件240和ISP 250的功能与结构分别与以上所详细描述的摄像透镜110、光圈组件130、成像组件140和ISP 150的功能与结构类似。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装置200中,分束部件220包括分束器221和光引导结构。光引导结构包括两个光引导元件222。
在该实施例中,分束器221为折射元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折射元件仅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分束器221用于将经过摄像透镜110的光束进行不同的折射,以生成不同方向的光束。可选地,分束器221将该入射光进行平均折射,以将其分为相同光量的多个部分。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分束器221将该光束平均分为分别朝向两个光引导元件222之一的两个光束。
在该实施例中,每个光引导元件222也为折射元件。光引导元件222分别用于将所接收的光束进行折射,以生成朝向不同光圈光束。换言之,每个光引导元件222用于将一个光束折射至对应的光圈。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光引导元件222之一将所接收的光束折射为朝向第一光圈231的光束,另一个光引导元件222将所接收的光束折射为朝向第二光圈232的光束。
示例性地,上述折射元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三角形棱镜等。
分束部件220的上述实现简单易行,保证了摄像装置200易实现。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摄像装置300的示意性框图。该装置300包括摄像透镜310、分束部件320、光圈组件330、成像组件340和ISP 350。其中,摄像透镜310、光圈组件330、成像组件340和ISP 350的功能与结构分别与以上所详细描述的摄像透镜110、光圈组件130、成像组件140和ISP 150的功能与结构类似。与装置200类似地,在装置300中,分束部件320包括分束器321和光引导结构。光引导结构包括两个光引导元件322。其中分束器321与装置200中的分束器221功能与结构类似。为了简洁,不再赘述。
在该实施例中,每个光引导元件322为反射元件。光引导元件322分别用于将所接收的光束反射至对应的光圈。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光引导元件322之一将所接收的光束反射为朝向第一光圈331的光束,另一个光引导元件322将所接收的光束反射为朝向第二光圈332的光束。反射元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反射镜等。反射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全反镜或半透半反镜等。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摄像装置400的示意性框图。该装置400包括摄像透镜410、分束部件420、光圈组件430、成像组件440和ISP 450。其中,摄像透镜410、光圈组件430、成像组件440和ISP 450的功能与结构分别与以上所详细描述的摄像透镜110、光圈组件130、成像组件140和ISP 150的功能与结构类似。与装置200类似地,在装置400中,分束部件420包括分束器421和光引导结构。光引导结构包括两个光引导元件422。其中分束器421与装置200中的分束器221功能与结构类似。为了简洁,不再赘述。
在该实施例中,一个光引导元件422为折射元件,用于将所接收的光束折射至对应的光圈。另一个光引导元件422为反射元件,用于将所接收的光束反射至对应的光圈。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一个光引导元件422将所接收的光束折射为朝向第一光圈431的光束,另一个光引导元件322将所接收的光束反射为朝向第二光圈332的光束。
示意性地,摄像装置还可以包括光圈控制部件,用于在拍摄图像时,控制光圈,以使所述光圈的通光量设置为各不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圈控制部件根据至少一个成像部件输出的初始图像确定被摄目标的亮度。可选地,光圈控制部件根据被摄目标的亮度控制至少两个光圈。例如,若被摄目标的亮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亮度,则至少两个光圈中的任一光圈的光圈值大于第一预设值;若被摄目标的亮度小于第二预设亮度,则至少两个光圈中的任一光圈的光圈值小于第二预设值。
在一个示例中,光圈控制部件是ISP。换言之,ISP除了用于图像融合,还可以用于控制摄像装置中的光圈,使其通光量合适。
在一个示例中,ISP用于分别根据被摄目标的不同区域的亮度,自动控制光圈。在上述实施例中,ISP可以根据目标的偏暗区域控制第一光圈取得较小的光圈值,以更好地拍摄目标的偏暗区域;根据目标的偏亮区域控制第二光圈取得较大的光圈值,以更好地拍摄目标的偏亮区域。
在另一个示例中,ISP可以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控制光圈。用户可以依据经验为各个光圈分别设置期望的光圈值,并进行相应的设置操作。摄像装置接收用户的操作指令,ISP根据该操作指令控制各个光圈。
在另一个示例中,光圈控制部件是一个专用部件,其专用于在拍摄图像时控制光圈,以使所述光圈的通光量设置为各不相同。该控制可以是基于机械操作的。例如,用户可以手动调节该光圈控制部件,以实现将各个光圈分别设置为期望的光圈值。光圈控制部件例如实现为光圈控制环。应理解,光圈控制部件对光圈的控制也可以是基于控制器或ISP发送的指令操作的。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摄像方法。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摄像方法5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5所示,方法500包括步骤S510、步骤S520、步骤S530和步骤S540。
在步骤S510中,收集来自被摄目标的光束。
在步骤S520中,将步骤S510中收集的光束分为分别朝向至少两个光圈中的每一个的不同光束。可以理解,存在多少个光圈即将入射光分为多少个光束。光束与光圈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光圈的通光量设置为各不相同。
在步骤S530中,将分别经过所述至少两个光圈的光束进行光电转换,以生成对应的至少两张初始图像。对于经过任一光圈的光束,均根据其生成一个初始图像。
在步骤S540中,将步骤S530中所生成的至少两张初始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处理,以生成目标图像。可以理解,该步骤S540可以由摄像装置的ISP完成。
上述摄像方法500通过控制摄像装置中的光圈的通光量得到不同亮度的图像,并将不同亮度的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处理得到目标图像,解决了拍摄目标中各个部分之间亮度差别过大的问题。这样还避免了采用不同曝光时长所导致的图像拖影问题。由此,所获得的目标图像更清晰。
示例性地,所述方法500中的步骤S520可以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S521,将所述入射光进行不同的折射,以生成不同方向的光束;以及
步骤S522,分别将所述不同方向的光束再次进行折射,以生成所述分别朝向所述至少两个光圈中的每一个的不同光束。
示例性地,在生成上述初始图像的过程中,初始图像的曝光时长相同。可选地,根据被摄目标的亮度,确定曝光时长。例如:被摄目标的亮度越大,则曝光时长越短;被摄目标的亮度越暗,则曝光时长越长。
示例性地,所述方法500还可以包括根据被摄目标的亮度,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光圈。例如,被摄目标的亮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亮度,则至少两个光圈中的任一光圈的光圈值大于第一预设值;被摄目标的亮度小于第二预设亮度,则至少两个光圈中的任一光圈的光圈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
示例性地,所述方法500还可以包括根据用户的操作指令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光圈。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上文关于摄像装置的描述能够理解上述方法的步骤、实现以及优点,因此这里不再赘述。
尽管这里已经参考附图描述了示例实施例,应理解上述示例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意图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制于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所有这些改变和修改意在被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所要求的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设备,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发明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本发明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相应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其发明点在于可以用少于某个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的特征来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了特征之间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或对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摄像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摄像透镜、分束部件、至少两个光圈、至少两个成像部件以及图像信号处理器,所述至少两个光圈与所述至少两个成像部件一一对应,
所述摄像透镜用于收集来自被摄目标的光束;
所述分束部件用于将经过所述摄像透镜的光束分为分别朝向所述至少两个光圈中的每一个的不同光束,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光圈的通光量设置为各不相同;
所述至少两个成像部件中的每个成像部件用于将经过对应的光圈的光束进行光电转换,以生成初始图像;
所述图像信号处理器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成像部件生成的至少两张初始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处理,以生成目标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光圈控制部件,用于在拍摄图像时,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光圈,以使所述至少两个光圈的通光量设置为各不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光圈控制部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被摄目标的亮度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光圈。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曝光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两个成像部件在同一时间段曝光。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分束部件包括:
分束器,用于将经过所述摄像透镜的光束分为至少两个光束;以及
光引导结构,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光束中的至少一个光束引导至所述至少两个光圈中的至少一个光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光引导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光引导元件,所述光引导元件与所述光圈一一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
每个光引导元件为折射元件,其中每个折射元件用于将一个光束折射至对应的光圈;或者,
每个光引导元件为反射元件,其中每个反射元件用于将一个光束反射至对应的光圈;或者,
所述至少一个光引导元件为多个,所述至少一个光引导元件包括至少一个折射元件和至少一个反射元件,其中每个折射元件用于将一个光束折射至对应的光圈,每个反射元件用于将一个光束反射至对应的光圈。
8.一种摄像方法,包括:
收集来自被摄目标的光束;
将所述光束分为分别朝向至少两个光圈中的每一个的不同光束,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光圈的通光量设置为各不相同;
将分别经过所述至少两个光圈的光束进行光电转换,以生成至少两张初始图像;以及
将所述至少两张初始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处理,以生成目标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被摄目标的亮度,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光圈。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两张初始图像的曝光时长相同。
CN201710693337.9A 2017-08-14 2017-08-14 摄像装置和摄像方法 Pending CN1088816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93337.9A CN108881677A (zh) 2017-08-14 2017-08-14 摄像装置和摄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93337.9A CN108881677A (zh) 2017-08-14 2017-08-14 摄像装置和摄像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1677A true CN108881677A (zh) 2018-11-23

Family

ID=64325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93337.9A Pending CN108881677A (zh) 2017-08-14 2017-08-14 摄像装置和摄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8167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6675A (zh) * 2019-06-14 2019-08-23 深圳扑浪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同步拍摄装置与同步拍摄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95326A (ja) * 2006-04-26 2007-11-08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 Technology 多焦点撮像装置
CN101631202A (zh) * 2008-07-16 2010-01-20 肖长诗 一种超宽动态范围图像的采集方法
CN101888487A (zh) * 2010-06-02 2010-11-17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高动态范围视频成像***和图像生成方法
CN102348066A (zh) * 2010-07-30 2012-02-08 株式会社尼康 摄像装置及图像合成程序
CN102457682A (zh) * 2010-11-03 2012-05-16 索尼公司 采用多透镜和光圈单元的相机***和成像方法
CN205961281U (zh) * 2016-08-10 2017-02-15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具有不同大小光圈的双摄模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95326A (ja) * 2006-04-26 2007-11-08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 Technology 多焦点撮像装置
CN101631202A (zh) * 2008-07-16 2010-01-20 肖长诗 一种超宽动态范围图像的采集方法
CN101888487A (zh) * 2010-06-02 2010-11-17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高动态范围视频成像***和图像生成方法
CN102348066A (zh) * 2010-07-30 2012-02-08 株式会社尼康 摄像装置及图像合成程序
CN102457682A (zh) * 2010-11-03 2012-05-16 索尼公司 采用多透镜和光圈单元的相机***和成像方法
CN205961281U (zh) * 2016-08-10 2017-02-15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具有不同大小光圈的双摄模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6675A (zh) * 2019-06-14 2019-08-23 深圳扑浪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同步拍摄装置与同步拍摄方法
CN110166675B (zh) * 2019-06-14 2024-02-13 深圳扑浪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同步拍摄装置与同步拍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08770B2 (ja) 高ダイナミックレンジ画像プロジェクタ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14885138A (zh) 投影设备及自动对焦方法
US20100201865A1 (en) Imaging method for use with variable coded aperture device and imaging apparatus using the imaging method
JP6688073B2 (ja) 光学システムおよび光学システムを有する装置
CN103118270B (zh) 一种摄像头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JP2012095828A (ja) 撮像装置、内視鏡装置及び画像生成方法
CN105011898A (zh) 一种自助式红外偏心摄影验光仪及自助验光方法
US20140160337A1 (en) Camera viewfinder comprising a projector
CN103747183A (zh) 一种手机拍摄对焦方法
WO2016139895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ickup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CN104849829A (zh) 一种镜头及拍摄设备
CN110989166A (zh) 一种近眼显示设备的眼球追踪***及近眼显示设备
JP7372783B2 (ja) 自由空間光通信用受信機
KR102429361B1 (ko) 카메라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10212344B2 (en) Image capturing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capable of adjusting exposure timing based on detected light quantity change characteristic
CN108881677A (zh) 摄像装置和摄像方法
CN104207751B (zh) 有闪光功能的裂隙灯照相机
JP2016111689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7338476B2 (ja) 映像投影装置、映像投影方法、映像表示光出力制御方法
CN104394327A (zh) 基于像素点控制的智能补光***
RU2017125776A (ru) Стереодисплей (варианты), видеокамера для стереосъёмки и способ компьютерного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стереоизображений для этого стереодисплея
CN203120072U (zh) 一种摄像头测试装置
CN114002897A (zh) 一种复合夜视仪
JP7094268B2 (ja) 眼底撮影装置
CN110225234A (zh) 用于智能影像识别的带有示廓光源的摄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