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69159B - 一种基于纳米效应的岩土材料性能提高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纳米效应的岩土材料性能提高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69159B
CN105669159B CN201511034683.3A CN201511034683A CN105669159B CN 105669159 B CN105669159 B CN 105669159B CN 201511034683 A CN201511034683 A CN 201511034683A CN 105669159 B CN105669159 B CN 1056691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ck
soil material
strength
soil
m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3468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69159A (zh
Inventor
刘镇
周翠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 Yat S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103468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691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69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691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691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691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32/00Artificial stone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3/00Produc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by using presses; 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纳米效应的岩土材料性能提高方法及装置,该装置由岩土材料收集分选***、岩土材料纳米化***、高强岩土材料成型***、岩土材料高熵电/磁混合***、混合岩土材料高熵传输***、混合岩土材料致密成型***组成。其岩土材料性能提高方法主要是采用基于纳米效应的岩土材料性能提高装置,利用自然岩土材料的可结性、可筑性、可重复使用性及其自身强度与耐久性,结合纳米材料效应及其制备与致密技术,将岩土材料先制备成纳米材料再联接致密成整体,同时使纳米颗粒进入高强岩土材料的微空隙并外延相互联接,以让整个混合岩土材料成为整体,实现岩土材料强度、耐久性等性能的综合提升,进行便捷快速的工程建造。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纳米效应的岩土材料性能提高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与新材料交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纳米效应的岩土材料性能提高方法及装置,适用于土木工程等的建筑材料及其使用。
背景技术
发展新型建筑材料是解决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也是岩土工程与新材料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建筑材料要求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适应性广、使用功能好等特征,以水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砖等为代表的主要建筑材料改进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与成果。但是,目前,水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砖等建筑材料生产加工、构筑成型等过程中严重损耗了资源、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了大量污染,且强度、耐久性等基本性能仍难以满足工程需要,难以可循环利用,成本高。同时,基坑、地基、基础、隧道、边坡等几乎所有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无用岩土体,这些岩土体的开挖、运输与堆放不仅破坏生态环境、难以有效控制,也会极大的提升工程成本。这些自然岩土材料的无用主要因为其强度低、耐久性差、难以通过砌筑达到相关功能要求,从而造成浪费与损耗。而自然岩土材料具有可结性、可筑性、可重复使用性且分布广、易于获取等特征,并具有一定强度和耐久性,使得这些自然岩土材料拥有巨大的潜在可改造空间,可望形成无损无害的新型建筑材料。因此,利用自然岩土材料的可结性、可筑性、可重复使用性及其自身强度与耐久性,发明一种基于纳米效应的岩土材料性能提高方法及装置,解决目前水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砖等建筑材料的损耗大、破坏生态环境突出、污染重、控制难、成本高等问题;同时可较现有上述建筑材料进一步提升强度、耐久性、循环利 用性等性能,对寻求替代现有高损耗高污染的建筑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是,针对水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砖等建筑材料的损耗大、破坏生态环境突出、污染重、控制难、成本高、难循环利用等问题,提供一种利用自身及其纳米效应提高岩土材料性能方法及装置,实现建筑材料的节约、环保、低成本、可循环利用。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基于纳米效应的岩土材料性能提高方法,利用自然岩土材料的可结性、可筑性、可重复使用性及其自身强度与耐久性,首先将自然岩土体采集放入岩土材料收集分选***,初步分选出易纳米化与难纳米化的岩土材料。接着将易纳米化岩土材料输送到岩土材料纳米化***,利用高压粉碎等纳米材料制备技术,根据不同强度需求将岩土材料的纳米化,形成颗粒直径小于岩石微空隙的纳米岩土材料,用于颗粒联接致密成型;再结合二次分选将剩余的难纳米化的岩土土材料的再次分离;同时,将初步分选与二次分选出的难纳米化的岩土材料输送到高强岩土材料成型***,利用高磨压技术,根据不同工程实际需求使难纳米化的高强岩土材料制备成所需类型,用于加强致密成型材料的性能。然后,根据工程对材料性能需求,将上述二者产生的纳米岩土材料、高强岩土成型材料分别输送到岩土材料高熵电/磁混合***中,利用电/磁作用、翻转振动等使纳米岩土材料与高强岩土成型材料充分混合,从而降低纳米岩土材料的有序性,提高其熵值。而后通过岩土材料高熵传输***,将混合岩土材料的传输与供给到工程指定位置,并在传输过程中通过旋转/振动进一步提高混合岩土材料熵值。最后,根据工程需求制作成各种形式的模板,在工程指定位置进行拼装联接成混合岩土材料致密成型***;根据纳米颗粒间的范德 华力等相互作用机制与效应,利用热压等纳米材料致密化技术,结合工程需求将混合岩土材料致密与成型,即将纳米材料颗粒联接致密成整体,也使纳米材料颗粒进入高强岩土材料的微空隙并外延相互联接,以让整个混合岩土材料成为整体,实现岩土材料性能的提升,用于建造各种工程。此外,由于岩土材料经过纳米化、致密化处理,其抗拉、抗压、抗剪等强度、耐久性等性能指标远远高于其自然状态,并可根据不同需求便捷快速的进行工程建造,以寻求替代现有高损耗高污染的建筑材料。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基于纳米效应的岩土材料性能提高装置,由岩土材料收集分选***、岩土材料纳米化***、高强岩土材料成型***、岩土材料高熵电/磁混合***、混合岩土材料高熵传输***、混合岩土材料致密成型***组成。
1、岩土材料收集分选***
岩土材料收集分选***由岩土材料输入接口、材料一次分选器、易纳米化岩土材料输出控制器、易纳米化岩土材料输出接口、高强岩土材料输出控制器、高强岩土材料输出接口等组成,可实现岩土材料收集,实现易纳米化、难纳米化的岩土材料的初步分选与输出及其控制。
2、岩土材料纳米化***
岩土材料纳米化***由岩土材料输入接口、纳米材料制备器、材料二次分选器、纳米材料输出控制器、纳米材料输出接口、高强材料输出控制器、高强材料输出接口等组成,可实现根据不同强度需求将岩土材料的纳米化,实现不同强度需求条件下可纳米化与难纳米化的岩土土材料的分离。
3、高强岩土材料成型***
高强岩土材料成型***由高强岩土材料输入接口、高强岩土材料接收接口、高强岩土材料成型器、高强成型材料输出控制器、高强成型材料输出接口等组 成,可实现根据需求使难纳米化的高强岩土材料制备成所需类型,实现不同需求条件下高强成型材料输出量的控制。
4、岩土材料高熵电/磁混合***
岩土材料高熵电/磁混合***由纳米材料输入接口、高强成型材料输入接口、岩土材料综合混合器、电/磁发生与控制器、混合岩土材料输出控制器、混合岩土材料输出接口等组成,可实现纳米岩土材料、高强岩土成型材料的混合,实现纳米岩土材料有序性的降低、熵值的提高。
5、混合岩土材料高熵传输***
岩土材料高熵传输***由混合岩土材料输入接口、混合岩土材料收集器、混合岩土材料传输通道、振动/旋转控制器、高熵混合岩土材料输出控制器、高熵混合岩土材料输出接口等组成,可实现混合岩土材料的传输与供给,实现混合岩土材料熵值的进一步提高。
6、混合岩土材料致密成型***
混合岩土材料致密成型***由热量控制器、压力控制器、上施压模板、侧施压模板、底施压模板、内嵌热压器等组成,可实现不同需求条件下混合岩土材料的致密与成型,实现岩土材料性能的提升。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能够实现将自然岩土材料转化为可满足不同工程需求的建筑材料。
2、能够实现不同需求条件下岩土材料强度、耐久性等性能的快速提升。
3、能够实现建筑用材料的节约、环保、低成本、可循环利用。
4、能够实现不同需求条件下预制或现场便捷建造的任意形状结构物。
5、能够实现不同需求条件下土木工程等建造期限的大幅缩短。
6、本方法及装置稳定性高、连续性高、可控性强、节能、效率高、成本低、 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技术操作人员没有很强的技术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装置的整体组成结构示意图。
其中:
A.岩土材料收集分选***:A1.岩土材料输入接口;A2.材料一次分选器;A3.易纳米化岩土材料输出控制器;A4.易纳米化岩土材料输出接口;A5.高强岩土材料输出控制器;A6.高强岩土材料输出接口。
B.岩土材料纳米化***:B1.岩土材料输入接口;B2.纳米材料制备器;B3.材料二次分选器;B4.纳米材料输出控制器;B5.纳米材料输出接口;B6.高强材料输出控制器;B7.高强材料输出接口。
C.高强岩土材料成型***:C1.高强岩土材料输入接口;C2.高强岩土材料接收接口;C3.高强岩土材料成型器;C4.高强成型材料输出控制器;C5.高强成型材料输出接口。
D.岩土材料高熵电/磁混合***:D1.纳米材料输入接口;D2.高强成型材料输入接口;D3.岩土材料综合混合器;D4.电/磁发生与控制器;D5.混合岩土材料输出控制器;D6.混合岩土材料输出接口。
E.混合岩土材料高熵传输***:E1.混合岩土材料输入接口;E2.混合岩土材料收集器;E3.混合岩土材料传输通道;E4.振动/旋转控制器;E5.高熵混合岩土材料输出控制器;E6.高熵混合岩土材料输出接口。
F.混合岩土材料致密成型***:F1.热量控制器;F2.压力控制器;F3.上施压模板;F4.侧施压模板;F5.底施压模板;F6.内嵌热压器。
图2是基于纳米效应的岩土材料性能提高方法具体实施方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基于纳米效应的岩土材料性能提高装置、方法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1、基于纳米效应的岩土材料性能提高装置
(1)岩土材料收集分选***
A.岩土材料收集分选***由高强合金一次铸模加工成型,并在内外表面喷涂防腐材料。在A.岩土材料收集分选***设置A1.岩土材料输入接口,用于将收集的岩土材料输入到***内部。A1.岩土材料输入接口与A2.材料一次分选器直接相连,岩土材料通过A1.岩土材料输入接口进入A2.材料一次分选器,根据易粉碎强度等指标进行第一次分选,将岩土材料分为易纳米化岩土材料和高强(难纳米化)岩土材料。A3.易纳米化岩土材料输出控制器与A2.材料一次分选器直接相连,用于收集易纳米化岩土材料,并根据需求控制易纳米化岩土材料输出量;A4.易纳米化岩土材料输出接口与A3.易纳米化岩土材料输出控制器直接相连,用于输出易纳米化岩土材料。同时,A5.高强岩土材料输出控制器也与A2.材料一次分选器直接相连,用于收集高强岩土材料,并根据需求控制高强岩土材料输出量;A6.高强岩土材料输出接口与A5.高强岩土材料输出控制器直接相连,用于输出高强岩土材料。
(2)岩土材料纳米化***
B.岩土材料纳米化***由高强合金一次铸模加工成型,并在内外表面喷涂防腐防磁材料。在B.岩土材料纳米化***设置B1.岩土材料输入接口,B1.岩土材料输入接口与A4.易纳米化岩土材料输出接口相连,用于将易纳米化岩土材料输送到B.岩土材料纳米化***内部。B2.纳米材料制备器与B1.岩土材料输入接口直接相连,易纳米化岩土材料通过B1.岩土材料输入接口进入B2.纳米材料制备器,B2.纳米材料制备器利用高压粉碎等纳米材料制备技术,根据不同强度需 求将岩土材料的纳米化,形成颗粒直径小于岩石微空隙的纳米岩土材料。B3.材料二次分选器与B2.纳米材料制备器相连,通过B2.纳米材料制备器的岩土材料进入B3.材料二次分选器,进行第二次分选,将岩土材料分为已纳米化的和未纳米化的。B4.纳米材料输出控制器与B3.材料二次分选器相连,用于收集已纳米化的岩土材料,并根据需求控制已纳米化的岩土材料输出量;B5.纳米材料输出接口与B4.纳米材料输出控制器相连,用于输出纳米岩土材料。同时,B6.高强材料输出控制器与B3.材料二次分选器相连,用于收集未纳米化的高强岩土材料,并根据需求控制高强岩土材料输出量;B7.高强材料输出接口与B6.高强材料输出控制器相连,用于输出高强岩土材料。
(3)高强岩土材料成型***
C.高强岩土材料成型***由高强合金一次铸模加工成型,并在内外表面喷涂防腐防磁材料。在C.高强岩土材料成型***设置C1.高强岩土材料输入接口,C1.高强岩土材料输入接口与A6.高强岩土材料输出接口相连,用于将A.岩土材料收集分选***第一次分选出的高强岩土材料输送到C.高强岩土材料成型***内部。同时,在C.高强岩土材料成型***设置C2.高强岩土材料接收接口,并与B7.高强材料输出接口,用于将B.岩土材料纳米化***第二次分选出的高强岩土材料输送到C.高强岩土材料成型***内部。C3.高强岩土材料成型器分别与C1.高强岩土材料输入接口、C2.高强岩土材料接收接口相连,高强岩土材料通过C1.高强岩土材料输入接口、C2.高强岩土材料接收接口进入C3.高强岩土材料成型器;并利用高磨压技术,根据不同工程实际需求使难纳米化的高强岩土材料制备成所需类型。C4.高强成型材料输出控制器与C3.高强岩土材料成型器相连,用于收集高强成型岩土材料,并根据需求控制高强成型岩土材料输出量;C5.高强成型材料输出接口与C4.高强成型材料输出控制器相连,用于输出高强 成型岩土材料。
(4)岩土材料高熵电/磁混合***
D.岩土材料高熵电/磁混合***由高强非导电体材料一次铸模加工成型,并在内外表面喷涂防腐防磁材料。在D.岩土材料高熵电/磁混合***设置D1.纳米材料输入接口,D1.纳米材料输入接口与B7.高强材料输出接口,用于将纳米岩土材料输送到D.岩土材料高熵电/磁混合***内部;同时,D2.高强成型材料输入接口与C5.高强成型材料输出接口相连,用于将高强岩土成型材料输送到D.岩土材料高熵电/磁混合***内部。D3.岩土材料综合混合器分别与D1.纳米材料输入接口、D2.高强成型材料输入接口相连,纳米岩土材料、高强岩土成型材料分别同构D1.纳米材料输入接口、D2.高强成型材料输入接口进入D3.岩土材料综合混合器。在D3.岩土材料综合混合器设置D4.电/磁发生与控制器,利用电/磁作用、翻转振动等使纳米岩土材料与高强岩土成型材料充分混合,从而降低纳米岩土材料的有序性,提高其熵值。D5.混合岩土材料输出控制器与D3.岩土材料综合混合器相连,用于收集混合岩土材料,并根据需求控制混合岩土材料输出量;D6.混合岩土材料输出接口与D5.混合岩土材料输出控制器相连,用于输出混合岩土材料。
(5)混合岩土材料高熵传输***
E.混合岩土材料高熵传输***由高强非导电体材料一次铸模加工成型,并在内外表面喷涂防腐防磁材料。在E.混合岩土材料高熵传输***设置E1.混合岩土材料输入接口,E1.混合岩土材料输入接口与D6.混合岩土材料输出接口相连,用于将混合岩土材料输送到E.混合岩土材料高熵传输***内部。E2.混合岩土材料收集器分别与E1.混合岩土材料输入接口相连、E3.混合岩土材料传输通道,E2.混合岩土材料收集器用于收集混合岩土材料,并根据需求控制混合岩 土材料输出量;混合岩土材料通过E2.混合岩土材料收集器进入E3.混合岩土材料传输通道,将混合岩土材料的传输与供给到工程指定位置。在E3.混合岩土材料传输通道设置E4.振动/旋转控制器,用于在传输过程中通过旋转/振动进一步提高混合岩土材料熵值。E5.高熵混合岩土材料输出控制器与E3.混合岩土材料传输通道相连,用于收集高熵混合岩土材料,并根据需求控制高熵混合岩土材料输出量;E6.高熵混合岩土材料输出接口与E5.高熵混合岩土材料输出控制器相连,用于输出高熵混合岩土材料。
(6)混合岩土材料致密成型***
F.混合岩土材料致密成型***中的F3.上施压模板、F4.侧施压模板、F5.底施压模板分别由高强导热且非导电体材料一次铸模加工成型,并在内外表面喷涂防腐防磁材料。F3.上施压模板、F4.侧施压模板、F5.底施压模板可根据工程需求制作成各种形式。在工程指定位置先将F4.侧施压模板、F5.底施压模板组合安装固定好,将E6.高熵混合岩土材料输出接口的高熵混合岩土材料输送到其内部。同时,将若干F6.内嵌热压器布设到高熵混合岩土材料内部,F6.内嵌热压器由受压发热型高膨胀材料制成。根据需求停止输送高熵混合岩土材料后,再将F3.上施压模板组合安装到F4.侧施压模板,使F3.上施压模板、F4.侧施压模板、F5.底施压模板形成封闭的整体。F1.热量控制器;F2.压力控制器分别与F3.上施压模板、F4.侧施压模板、F5.底施压模板相连,启动F1.热量控制器;F2.压力控制器,将热量与压力传给F3.上施压模板、F4.侧施压模板、F5.底施压模板,F3.上施压模板、F4.侧施压模板、F5.底施压模板将热量与压力传递给高熵混合岩土材料;高熵混合岩土材料受压引起F6.内嵌热压器的受压、发热与膨胀材料,使得F6.内嵌热压器从内部传递热量与压力给高熵混合岩土材料。F6.内嵌热压器是否布设及其布设数量需根据工程需求控制。上述过程概括为:F.混 合岩土材料致密成型***利用热压等纳米材料致密化技术,根据工程需求将混合岩土材料致密与成型,即将纳米材料颗粒联接致密成整体,也使纳米材料颗粒进入高强岩土材料的微空隙并外延相互联接,以让整个混合岩土材料成为整体,实现岩土材料性能的提升。
2、基于纳米效应的岩土材料性能提高方法
利用自然岩土材料的可结性、可筑性、可重复使用性及其自身强度与耐久性,结合纳米材料效应及其制备与致密技术,提高岩土材料性能。该方法即可预制工程构件,也可现场制备工程构件。首先根据工程需要组装基于纳米效应的岩土材料性能提高装置,将自然岩土体采集放入A.岩土材料收集分选***,通过A2.材料一次分选器,初步分选出易纳米化岩土材料和高强(难纳米化)岩土材料。接着将易纳米化岩土材料和高强岩土材料分别输送到B.岩土材料纳米化***、C.高强岩土材料成型***。在B.岩土材料纳米化***中,利用高压粉碎等纳米材料制备技术,根据不同强度需求将岩土材料的纳米化,B2.纳米材料制备器将易纳米化岩土材料制备成颗粒直径小于岩石微空隙的纳米岩土材料,用于颗粒联接致密成型;而通过B2.纳米材料制备器的岩土材料进入B3.材料二次分选器进行第二次分选,将岩土材料分为已纳米化的(纳米岩土材料)和未纳米化的(高强岩土材料)。同时,在C.高强岩土材料成型***中,第一次、第二次分选出的高强岩土材料分别通过C1.高强岩土材料输入接口、C2.高强岩土材料接收接口进入C3.高强岩土材料成型器;C3.高强岩土材料成型器利用高磨压技术,根据不同工程实际需求将高强岩土材料(难纳米化的和未纳米化的)备成所需类型,用于加强致密成型材料的性能。然后,根据工程对材料性能需求,将上述B.岩土材料纳米化***、C.高强岩土材料成型***产生的纳米岩土材料、高强岩土成型材料分别输送到D.岩土材料高熵电/磁混合***;纳米岩 土材料、高强岩土成型材料分别同构D1.纳米材料输入接口、D2.高强成型材料输入接口进入D3.岩土材料综合混合器。在D3.岩土材料综合混合器设置D4.电/磁发生与控制器,利用电/磁作用、翻转振动等使纳米岩土材料与高强岩土成型材料充分混合,从而降低纳米岩土材料的有序性,提高其熵值。而后通过E.混合岩土材料高熵传输***,将混合岩土材料的传输与供给到工程指定位置,并在传输过程中通过旋转/振动进一步提高混合岩土材料熵值。最后,根据工程需求将F3.上施压模板、F4.侧施压模板、F5.底施压模板制作成各种形式;在工程指定位置先将F4.侧施压模板、F5.底施压模板组合安装固定好,将F6.高熵混合岩土材料输出接口的高熵混合岩土材料输送到其内部;并根据工程需求控制,将若干F6.内嵌热压器布设到高熵混合岩土材料内部。根据需求停止输送高熵混合岩土材料后,再将F3.上施压模板组合安装到F4.侧施压模板,使F3.上施压模板、F4.侧施压模板、F5.底施压模板形成封闭的整体。启动F1.热量控制器;F2.压力控制器,将热量与压力传给F3.上施压模板、F4.侧施压模板、F5.底施压模板,F3.上施压模板、F4.侧施压模板、F5.底施压模板将热量与压力传递给高熵混合岩土材料;高熵混合岩土材料受压引起F6.内嵌热压器的受压、发热与膨胀材料,使得F6.内嵌热压器从内部传递热量与压力给高熵混合岩土材料。即根据纳米颗粒间的范德华力等相互作用机制与效应,结合工程需求,利用热压等纳米材料致密化技术,将纳米材料颗粒联接致密成整体,也使纳米材料颗粒进入高强岩土材料的微空隙并外延相互联接,以让整个混合岩土材料成为整体,实现岩土材料性能的提升,进行便捷快速的工程建造,以寻求替代现有高损耗高污染的建筑材料。

Claims (2)

1.一种基于纳米效应的岩土材料性能提高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自然岩土体采集放入岩土材料收集分选***,初步分选出易纳米化与难纳米化的岩土材料;接着将易纳米化岩土材料输送到岩土材料纳米化***,利用高压粉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根据不同强度需求将岩土材料纳米化,形成颗粒直径小于岩石微孔隙的纳米岩土材料;再结合二次分选将剩余的难纳米化的岩土材料再次分离;同时,将分选出的难纳米化的岩土材料输送到高强岩土材料成型***,利用高磨压技术,根据不同工程实际需求使难纳米化的高强岩土材料制备成高强岩土成型材料;然后,将上述二者产生的纳米岩土材料、高强岩土成型材料分别输送到岩土材料高熵电/磁混合***中,利用电/磁作用、翻转振动使纳米岩土材料与高强岩土成型材料充分混合;而后通过岩土材料高熵传输***,将混合岩土材料传输与供给到工程指定位置,并在传输过程中通过旋转/振动进一步提高混合岩土材料熵值;最后,根据工程需求热压成各种形式的模板,在指定位置进行组装成混合岩土材料致密成型***。
2.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纳米效应的岩土材料性能提高方法的装置,包括岩土材料收集分选***、岩土材料纳米化***、高强岩土材料成型***、岩土材料高熵电/磁混合***、混合岩土材料高熵传输***、混合岩土材料致密成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岩土材料收集分选***由岩土材料输入接口、材料一次分选器、易纳米化岩土材料输出控制器、易纳米化岩土材料输出接口、高强岩土材料输出控制器、高强岩土材料输出接口组成,岩土材料收集分选***设置岩土材料输入接口,岩土材料输入接口与材料一次分选器直接相连,易纳米化岩土材料输出控制器与材料一次分选器直接相连,易纳米化岩土材料输出接口与易纳米化岩土材料输出控制器直接相连,高强岩土材料输出控制器也与材料一次分选器直接相连,用于收集高强岩土材料,并根据需求控制高强岩土材料输出量,高强岩土材料输出接口与高强岩土材料输出控制器直接相连,用于输出高强岩土材料;
所述的岩土材料纳米化***由岩土材料输入接口、纳米材料制备器、材料二次分选器、纳米材料输出控制器、纳米材料输出接口、高强材料输出控制器、高强材料输出接口组成,岩土材料纳米化***设置岩土材料输入接口,岩土材料输入接口与易纳米化岩土材料输出接口相连,纳米材料制备器与岩土材料输入接口直接相连,易纳米化岩土材料通过岩土材料输入接口进入纳米材料制备器,材料二次分选器与纳米材料制备器相连,通过纳米材料制备器的岩土材料进入材料二次分选器,纳米材料输出控制器与材料二次分选器相连,纳米材料输出接口与纳米材料输出控制器相连,同时,高强材料输出控制器与材料二次分选器相连,高强材料输出接口与高强材料输出控制器相连;
所述的高强岩土材料成型***由高强岩土材料输入接口、高强岩土材料接收接口、高强岩土材料成型器、高强成型材料输出控制器、高强成型材料输出接口组成,高强岩土材料成型***设置高强岩土材料输入接口,高强岩土材料输入接口与高强岩土材料输出接口相连,在高强岩土材料成型***设置高强岩土材料接收接口,并与高强材料输出接口,高强岩土材料成型器分别与高强岩土材料输入接口、高强岩土材料接收接口相连,高强岩土材料通过高强岩土材料输入接口、高强岩土材料接收接口进入高强岩土材料成型器,高强成型材料输出控制器与高强岩土材料成型器相连,高强成型材料输出接口与高强成型材料输出控制器相连;
所述的岩土材料高熵电/磁混合***由纳米材料输入接口、高强成型材料输入接口、岩土材料综合混合器、电/磁发生与控制器、混合岩土材料输出控制器、混合岩土材料输出接口组成,岩土材料高熵电/磁混合***由高强非导电体材料一次铸模加工成型,在岩土材料高熵电/磁混合***设置纳米材料输入接口,纳米材料输入接口与高强材料输出接口,高强成型材料输入接口与高强成型材料输出接口相连,岩土材料综合混合器分别与纳米材料输入接口、高强成型材料输入接口相连,纳米岩土材料、高强岩土成型材料分别同构纳米材料输入接口、高强成型材料输入接口进入岩土材料综合混合器,在岩土材料综合混合器设置电/磁发生与控制器,混合岩土材料输出控制器与岩土材料综合混合器相连,混合岩土材料输出接口与混合岩土材料输出控制器相连;
所述的岩土材料高熵传输***由混合岩土材料输入接口、混合岩土材料收集器、混合岩土材料传输通道、振动/旋转控制器、高熵混合岩土材料输出控制器、高熵混合岩土材料输出接口组成,混合岩土材料高熵传输***由高强非导电体材料一次铸模加工成型,在混合岩土材料高熵传输***设置混合岩土材料输入接口,混合岩土材料输入接口与混合岩土材料输出接口相连,混合岩土材料收集器分别与混合岩土材料输入接口相连、混合岩土材料传输通道,在混合岩土材料传输通道设置振动/旋转控制器,高熵混合岩土材料输出控制器与混合岩土材料传输通道相连,高熵混合岩土材料输出接口与高熵混合岩土材料输出控制器相连;
所述的混合岩土材料致密成型***由热量控制器、压力控制器、上施压模板、侧施压模板、底施压模板、内嵌热压器组成,混合岩土材料致密成型***中的上施压模板、侧施压模板、底施压模板分别由高强导热且非导电体材料一次铸模加工成型,在工程指定位置先将侧施压模板、底施压模板组合安装固定好,将高熵混合岩土材料输出接口的高熵混合岩土材料输送到其内部,将若干内嵌热压器布设到高熵混合岩土材料内部,内嵌热压器由受压发热型高膨胀材料制成,根据需求停止输送高熵混合岩土材料后,再将上施压模板组合安装到侧施压模板,使上施压模板、侧施压模板、底施压模板形成封闭的整体,热量控制器,压力控制器分别与,上施压模板、侧施压模板、底施压模板相连,启动热量控制器、压力控制器,将热量与压力传给上施压模板、侧施压模板、底施压模板,上施压模板、侧施压模板、底施压模板。
CN201511034683.3A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基于纳米效应的岩土材料性能提高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6691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34683.3A CN105669159B (zh)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基于纳米效应的岩土材料性能提高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34683.3A CN105669159B (zh)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基于纳米效应的岩土材料性能提高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69159A CN105669159A (zh) 2016-06-15
CN105669159B true CN105669159B (zh) 2018-02-23

Family

ID=56298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34683.3A Active CN105669159B (zh)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基于纳米效应的岩土材料性能提高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6915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18647A (en) * 1994-09-02 1997-04-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agnetic tone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WO2008124960A1 (de) * 2007-04-17 2008-10-23 Tex-A-Tec Ag Wasser, öl und schmutz abweisende ausrüstungen auf fasern und textilen flächengebilden
CN101402745A (zh) * 2007-04-25 2009-04-08 陈汇宏 废旧高分子物料组合再生、或和炭黑相联产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5060786A (zh) * 2015-08-06 2015-11-18 济南鸿旺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长石废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18647A (en) * 1994-09-02 1997-04-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agnetic tone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WO2008124960A1 (de) * 2007-04-17 2008-10-23 Tex-A-Tec Ag Wasser, öl und schmutz abweisende ausrüstungen auf fasern und textilen flächengebilden
CN101402745A (zh) * 2007-04-25 2009-04-08 陈汇宏 废旧高分子物料组合再生、或和炭黑相联产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5060786A (zh) * 2015-08-06 2015-11-18 济南鸿旺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长石废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69159A (zh) 2016-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92975B (zh) 一种利用垃圾焚烧灰渣制备混凝土骨料的方法
CN103553489B (zh) 一种粉煤灰水泥基充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60073A (zh) 一种废弃混凝土回收再利用的方法
CN106064914A (zh) 一种生态干混砂浆的生产工艺
CN103253898A (zh) 一种用于大坝的新型碾压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72035A (zh) 掺磨细河砂生产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及其生产方法
CN101229660A (zh) 再生混凝土制品制备方法
CN102873072B (zh) 一种现场选择拆除和资源化利用建筑废弃物的移动***
CN101543828A (zh) 用建筑垃圾制造混凝土建筑材料的方法
CN102731030A (zh) 环境友好型机喷砂浆、其生产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CN103848605B (zh) 水泥稳定再生砂砾方法及其制品
CN102503196A (zh) 用废弃混凝土制备水泥熟料的方法
CN103193443B (zh) 一种矿渣免烧砖的制备方法
CN103193424A (zh) 煤矸石综合利用制作透水混凝土的方法
CN105669159B (zh) 一种基于纳米效应的岩土材料性能提高方法及装置
CN101143773A (zh) 一种非烧结砖及其制作方法
CN202175627U (zh) 利用垃圾焚烧灰渣制备混凝土骨料的***
CN101143780A (zh) 油田污泥在制砖材料中的运用
CN102786290A (zh) 利用建筑垃圾制造绿色烧结墙体材料的工艺
CN103321184B (zh) 一种固化成型平面互锁立体搭接工程砌块及生产方法
CN114014618B (zh) 一种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31029A (zh) 再生利用路基工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4602285U (zh) 油砂破碎机
CN105174851B (zh) 一种梯度结构复合功能型生土砌块的制备方法
CN201172181Y (zh) 一种再生混凝土制品制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