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45469A - 一种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645469A CN105645469A CN201610134473.XA CN201610134473A CN105645469A CN 105645469 A CN105645469 A CN 105645469A CN 201610134473 A CN201610134473 A CN 201610134473A CN 105645469 A CN105645469 A CN 10564546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ape
- nano bar
- lanthanium titanate
- powder body
- titanate pow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23/00—Compounds of titanium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7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 C01P2002/72—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by d-values or two theta-values, e.g. as X-ray diagram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01—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 C01P2004/03—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obtained by SEM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10—Particle morphology extending in one dimension, e.g. needle-like
- C01P2004/16—Nanowires or nanorods, i.e. solid nanofibres with two nearly equal dimensions between 1-100 nanomet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ompounds Of Heavy Metals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一种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将9~33wt%的三氧化二镧、4~17wt%的二氧化钛和50~87wt%的氯化物粉体混合均匀,制得混合物;再将混合物置入马弗炉,以2~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0~1000℃,保温1~5小时,随炉冷却至室温;然后将所得产物用去离子水清洗,在80~100℃条件下干燥10~14小时,制得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本发明具有反应温度低、成本低、合成工艺简单、形貌可控、产率高和适于产业化生产的特点,所制备的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的粒径小、纯度高、性能稳定和光催化活性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钛酸镧粉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1972年二氧化钛被发现能够光催化降解水以来,半导体光催化技术的应用受到广泛的关注,其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无二次污染、无刺激性和安全无毒等特点,且能长期有益于生态自然环境,是最具有开发前景的绿色环保技术之一。
钛酸镧具有沿(110)晶面的层状钙钛矿结构,在无需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经紫外光辐射可用于光解水制氢和降解有机污染物。钛酸镧更宽的禁带和特殊的层状结构,相较于二氧化钛,其具有更加优良的光催化活性,因而具有独特的、高效的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钛酸镧的制备技术手段主要为固相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和共沉淀法等。这些方法虽然各有优点,但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固相反应法的缺点为所需温度高、反应时间长、粉体粒径大和分布不均匀等;水热法所制得粉体的形态不可控、结晶不好,因而需进一步热处理,且产率低,不适于大批量生产;溶胶凝胶法和共沉淀法的制备工艺较为复杂,原料成本也相对较高。
因此,目前粉体的制备技术存在的不足是:合成温度高、成本高、工艺复杂、粉体粒度较粗、形貌不可控、周期长和不适合工业生产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应温度低、成本低、合成工艺简单、形貌可控、产率高和适于产业化生产的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的制备方法;用该方法制备的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的粒径小、纯度高、性能稳定和光催化活性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9~33wt%的三氧化二镧、4~17wt%的二氧化钛和50~87wt%的氯化物粉体混合均匀,制得混合物。再将混合物置入马弗炉,以2~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0~1000℃,保温1~5小时,随炉冷却至室温。然后将所得产物用去离子水清洗,在80~100℃条件下干燥10~14小时,制得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
所述三氧化二镧为工业纯或为分析纯,粒径≤10μm。
所述二氧化钛为工业纯或为分析纯,粒径≤10μm。
所述氯化物为氯化钾和氯化锂中的一种以上,氯化钾和氯化锂均为工业纯或分析纯,粒径均≤100μm。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和突出特点:
1、本发明的原料来源广泛和价格低廉,生产成本低,且工艺流程简单,因而具有很大的产业化生产前景。
2、本发明在熔盐介质中实现反应物原子尺度的均匀混合,使得反应物之间的扩散速率显著提高,因而能极大地降低反应温度和缩短反应时间。
3、本发明通过熔盐法能更容易地控制粉体的形状和尺寸,所制备的产品纯度高,颗粒无团聚,晶体形貌为纳米棒状,径向尺寸为30~50nm,轴向尺寸为300~500nm。因而其比表面积大,可显著提高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与有机染料的接触几率,有利于提高光催化效率。
4、将本发明制备的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置于罗丹明B溶液中,进行光催化性能测试:降解速率为15~35%/小时。
5、本发明在反应过程以及随后的清洗过程中,有利于杂质的清除,制得了高纯的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
因此,本发明具有反应温度低、成本低、合成工艺简单、形貌可控、产率高和适于产业化生产的特点。所制备的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的粒径小、纯度高、性能稳定和光催化活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制备的一种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的XRD图谱;
图2是图1所示的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并非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
为避免重复,先将本具体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原料统一描述如下,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所述三氧化二镧为工业纯或为分析纯,粒径≤10μm。
所述二氧化钛为工业纯或为分析纯,粒径≤10μm。
所述氯化钾和氯化锂均为工业纯或分析纯,粒径均≤100μm。
实施例1
一种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将9~15wt%的三氧化二镧、4~7wt%的二氧化钛和80~87wt%的氯化物粉体混合均匀,制得混合物。再将混合物置入马弗炉,以4~8℃/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0~800℃,保温3~5小时,随炉冷却至室温。然后将所得产物用去离子水清洗,在80~100℃条件下干燥10~14小时,制得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
本实施例中的氯化物为40~60wt%氯化钾和40~60wt%氯化锂的混合物。
本实施例所制备的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纯度高,颗粒无团聚,晶体形貌为纳米棒状径向尺寸为50~80nm,轴向尺寸为500~800nm。
本实施例的光催化性能的测试方法:1)分别取50mL的罗丹明B溶液(浓度为30mg/L)和50mg本实施例所制备的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放入试管中;2)将该试管置于光化学反应仪(型号XPA-4,南京胥江机电厂)中,黑暗下磁力搅拌2h;3)打开氙灯(功率500W)光照30min,关闭氙灯;4)取3mL的光降解后罗丹明B溶液并进行离心处理,取上层清液并用紫外可见光谱仪(型号UV2550,岛津(中国)有限公司)测定其吸收光谱;5)重复过程3)和4)直至罗丹明B溶液完全降解。其测试结果为:光降解速率为22~28%/小时。
实施例2
一种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将13~24wt%的三氧化二镧、5~13wt%的二氧化钛和63~82wt%的氯化物粉体混合均匀,制得混合物。再将混合物置入马弗炉,以4~8℃/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0~800℃,保温3~5小时,随炉冷却至室温。然后将所得产物用去离子水清洗,在80~100℃条件下干燥10~14小时,制得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
本实施例中的氯化物为40~60wt%氯化钾和40~60wt%氯化锂的混合物。
本实施例所制备的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纯度高,颗粒无团聚,晶体形貌为纳米棒状,径向尺寸为30~50nm,轴向尺寸为300~500nm。
本实施例制备的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的光催化性能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其测试结果为:光降解速率为30~35%/小时。
实施例3
一种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将22~33wt%的三氧化二镧、11~17wt%的二氧化钛和50~65wt%的氯化物粉体混合均匀,制得混合物。再将混合物置入马弗炉,以4~8℃/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0~800℃,保温3~5小时,随炉冷却至室温。然后将所得产物用去离子水清洗,在80~100℃条件下干燥10~14小时,制得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
本实施例中的氯化物为40~60wt%氯化钾和40~60wt%氯化锂的混合物。
本实施例所制备的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纯度高,颗粒无团聚,晶体形貌为纳米棒状,径向尺寸为40~60nm,轴向尺寸为400~600nm。
本实施例制备的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的光催化性能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其测试结果为:光降解速率为24~31%/小时。
实施例4
一种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将9~15wt%的三氧化二镧、4~7wt%的二氧化钛和80~87wt%的氯化物粉体混合均匀,制得混合物。再将混合物置入马弗炉,以6~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700~900℃,保温2~4小时,随炉冷却至室温。然后将所得产物用去离子水清洗,在80~100℃条件下干燥10~14小时,制得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
本实施例中的氯化物为30~50wt%氯化钾和50~70wt%氯化锂的混合物。
本实施例所制备的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纯度高,颗粒无团聚,晶体形貌为纳米棒状,径向尺寸为40~60nm,轴向尺寸为200~500nm。
本实施例制备的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的光催化性能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其测试结果为:光降解速率为28~35%/小时。
实施例5
一种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将13~24wt%的三氧化二镧、5~13wt%的二氧化钛和63~82wt%的氯化物粉体混合均匀,制得混合物。再将混合物置入马弗炉,以4~8℃/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700~900℃,保温1~3小时,随炉冷却至室温。然后将所得产物用去离子水清洗,在80~100℃条件下干燥10~14小时,制得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
本实施例中的氯化物为50~60wt%氯化钾和40~50wt%氯化锂的混合物。
本实施例所制备的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纯度高,颗粒无团聚,晶体形貌为纳米棒状,径向尺寸为20~40nm,轴向尺寸为200~400nm。
本实施例制备的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的光催化性能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其测试结果为:光降解速率为26~32%/小时。
实施例6
一种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将22~33wt%的三氧化二镧、11~17wt%的二氧化钛和50~65wt%的氯化物粉体混合均匀,制得混合物。再将混合物置入马弗炉,以6~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00~1000℃,保温1~3小时,随炉冷却至室温。然后将所得产物用去离子水清洗,在80~100℃条件下干燥10~14小时,制得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
本实施例中的氯化物为50~60wt%氯化钾和40~50wt%氯化锂的混合物。
本实施例所制备的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纯度高,颗粒无团聚,晶体形貌为纳米棒状,径向尺寸为35~60nm,轴向尺寸为400~800nm。
本实施例制备的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的光催化性能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其测试结果为:光降解速率为27~33%/小时。
实施例7
一种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将9~15wt%的三氧化二镧、4~7wt%的二氧化钛和80~87wt%的氯化物粉体混合均匀,制得混合物。再将混合物置入马弗炉,以6~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700~900℃,保温2~4小时,随炉冷却至室温。然后将所得产物用去离子水清洗,在80~100℃条件下干燥10~14小时,制得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
本实施例中的氯化物为30~50wt%氯化钾和50~70wt%氯化锂的混合物。
本实施例所制备的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纯度高,颗粒无团聚,晶体形貌为纳米棒状,径向尺寸为30~50nm,轴向尺寸为200~500nm。
本实施例制备的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的光催化性能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其测试结果为:光降解速率为29~35%/小时。
实施例8
一种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将13~24wt%的三氧化二镧、5~13wt%的二氧化钛和63~82wt%的氯化物粉体混合均匀,制得混合物。再将混合物置入马弗炉,以2~6℃/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00~1000℃,保温3~5小时,随炉冷却至室温。然后将所得产物用去离子水清洗,在80~100℃条件下干燥10~14小时,制得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
本实施例中的氯化物为氯化钾。
本实施例所制备的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纯度高,颗粒无团聚,晶体形貌为纳米棒状,径向尺寸为50~100nm,轴向尺寸为500~800nm。
本实施例制备的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的光催化性能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其测试结果为:光降解速率为15~21%/小时。
实施例9
一种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将13~24wt%的三氧化二镧、5~13wt%的二氧化钛和63~82wt%的氯化物粉体混合均匀,制得混合物。再将混合物置入马弗炉,以2~6℃/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00~1000℃,保温3~5小时,随炉冷却至室温。然后将所得产物用去离子水清洗,在80~100℃条件下干燥10~14小时,制得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
本实施例中的氯化物为氯化锂。
本实施例所制备的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纯度高,颗粒无团聚,晶体形貌为纳米棒状,径向尺寸为50~80nm,轴向尺寸为300~600nm。
本实施例制备的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的光催化性能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其测试结果为:光降解速率为18~24%/小时。
本具体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和突出特点:
1、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原料来源广泛和价格低廉,生产成本低,且工艺流程简单,因而具有很大的产业化生产前景。
2、本具体实施方式在熔盐介质中实现反应物原子尺度的均匀混合,使得反应物之间的扩散速率显著提高,因而能极大地降低反应温度和缩短反应时间。
3、本具体实施方式通过熔盐法能更容易地控制粉体的形状和尺寸,所制备的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如附图所示,图1是实施例2制备的一种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的XRD图谱;图2是图1所示的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的SEM图。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所制备的产品纯度高,颗粒无团聚,晶体形貌为纳米棒状,径向尺寸为30~50nm,轴向尺寸为300~500nm。因而其比表面积大,可显著提高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与有机染料的接触几率,有利于提高光催化效率。
4、将本具体实施方式制备的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置于罗丹明B溶液中,进行光催化性能测试:降解速率为15~35%/小时。
5、本具体实施方式在反应过程以及随后的清洗过程中,有利于杂质的清除,制得了高纯的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
因此,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反应温度低、成本低、合成工艺简单、形貌可控、产率高和适于产业化生产的特点。所制备的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的粒径小、纯度高、性能稳定和光催化活性高。
Claims (5)
1.一种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9~33wt%的三氧化二镧、4~17wt%的二氧化钛和50~87wt%的氯化物粉体混合均匀,制得混合物;再将混合物置入马弗炉,以2~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0~1000℃,保温1~5小时,随炉冷却至室温;然后将所得产物用去离子水清洗,在80~100℃条件下干燥10~14小时,制得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
2.根据权利要求1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氧化二镧为工业纯或为分析纯,粒径≤1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钛为工业纯或为分析纯,粒径≤1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物为氯化钾和氯化锂中的一种以上,氯化钾和氯化锂均为工业纯或分析纯,粒径均≤100μm。
5.一种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是根据权利要求1~4项中任一项所述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34473.XA CN105645469A (zh) | 2016-03-09 | 2016-03-09 | 一种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34473.XA CN105645469A (zh) | 2016-03-09 | 2016-03-09 | 一种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45469A true CN105645469A (zh) | 2016-06-08 |
Family
ID=56492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134473.XA Pending CN105645469A (zh) | 2016-03-09 | 2016-03-09 | 一种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645469A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65194A (zh) * | 2016-11-10 | 2017-02-01 | 渤海大学 | 一种钛酸镧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08246278A (zh) * | 2018-01-08 | 2018-07-06 | 沈阳理工大学 | 一种环境净化功能型膨胀蛭石颗粒的制备方法 |
CN109336174A (zh) * | 2018-12-06 | 2019-02-15 | 洛阳理工学院 | 一种熔盐法制备钛酸铋纳米棒的方法 |
CN109437296A (zh) * | 2018-12-06 | 2019-03-08 | 洛阳理工学院 | 一种熔盐法制备四方相氧化锆纳米棒的方法 |
CN109593611A (zh) * | 2018-10-26 | 2019-04-09 | 安徽财经大学 | 一种画笔笔刷洗涤剂及洗涤剂的制备和使用方法 |
CN109879308A (zh) * | 2019-02-25 | 2019-06-14 | 江西师范大学 | 一种制备钛酸镧的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94680A (zh) * | 2002-02-01 | 2003-02-05 | 重庆大学 | 纳米级镧钛复合氧化物及其制法和用途 |
CN1718539A (zh) * | 2004-07-08 | 2006-01-11 | 武汉科技大学 | 一种用熔盐法制备碳化钛材料的方法 |
CN101063232A (zh) * | 2007-05-28 | 2007-10-31 | 上海晶生实业有限公司 | 钛酸镧单晶及其生长技术 |
-
2016
- 2016-03-09 CN CN201610134473.XA patent/CN10564546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94680A (zh) * | 2002-02-01 | 2003-02-05 | 重庆大学 | 纳米级镧钛复合氧化物及其制法和用途 |
CN1718539A (zh) * | 2004-07-08 | 2006-01-11 | 武汉科技大学 | 一种用熔盐法制备碳化钛材料的方法 |
CN101063232A (zh) * | 2007-05-28 | 2007-10-31 | 上海晶生实业有限公司 | 钛酸镧单晶及其生长技术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HAJIME WAGATA ET AL.: ""Chloride flux growth of La2Ti2O7 crystals and subsequent nitridation to form LaTiO2N crystals"", 《CRYSTAL GROWTH & DESIGN》 *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65194A (zh) * | 2016-11-10 | 2017-02-01 | 渤海大学 | 一种钛酸镧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06365194B (zh) * | 2016-11-10 | 2018-05-15 | 渤海大学 | 一种钛酸镧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08246278A (zh) * | 2018-01-08 | 2018-07-06 | 沈阳理工大学 | 一种环境净化功能型膨胀蛭石颗粒的制备方法 |
CN108246278B (zh) * | 2018-01-08 | 2020-11-17 | 沈阳理工大学 | 一种环境净化功能型膨胀蛭石颗粒的制备方法 |
CN109593611A (zh) * | 2018-10-26 | 2019-04-09 | 安徽财经大学 | 一种画笔笔刷洗涤剂及洗涤剂的制备和使用方法 |
CN109336174A (zh) * | 2018-12-06 | 2019-02-15 | 洛阳理工学院 | 一种熔盐法制备钛酸铋纳米棒的方法 |
CN109437296A (zh) * | 2018-12-06 | 2019-03-08 | 洛阳理工学院 | 一种熔盐法制备四方相氧化锆纳米棒的方法 |
CN109437296B (zh) * | 2018-12-06 | 2021-03-30 | 洛阳理工学院 | 一种熔盐法制备四方相氧化锆纳米棒的方法 |
CN109336174B (zh) * | 2018-12-06 | 2021-04-20 | 洛阳理工学院 | 一种熔盐法制备钛酸铋纳米棒的方法 |
CN109879308A (zh) * | 2019-02-25 | 2019-06-14 | 江西师范大学 | 一种制备钛酸镧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645469A (zh) | 一种纳米棒状钛酸镧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569691B (zh) | 硼掺杂氮化碳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 |
CN103920520B (zh) | 一种超声波辅助沉积法合成纳米SnO2/g-C3N4复合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3990486B (zh) | 一种硫化铟/氮化碳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7899590B (zh) | 金属Ag纳米颗粒沉积NiCo-LDH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 |
CN104941674A (zh) | 一种活性炭上负载磷化钴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3426470A (zh) | 一种钾、氯、碘共掺杂氮化碳及其制备方法、光催化制备过氧化氢的方法 | |
CN105329876B (zh) | 一种硼、氮共掺杂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 |
CN104549406A (zh) | 一种g-C3N4/铋系氧化物复合可见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2125858B (zh) | 一种p-CuO/n-CdS/ZnS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
WO2017219382A1 (zh) | 一种双层ZnO空心球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553568A (zh) | 采用高温微波水热法制备高光催化活性钨酸铋粉体的方法 | |
CN110385146B (zh) | 一种Ni0.85Se/PDA/g-C3N4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应用 | |
CN101767021A (zh) | 一种p-CoO/n-CdS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7983353B (zh) | 一种TiO2-Fe2O3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4646003A (zh) | Nd3-xCoxNbO7-硅锌分子筛复合多孔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 |
CN104973615A (zh) | 一种纳米氧化钆粉体的微波燃烧制备方法 | |
CN104368328A (zh) | 一种钛酸铋-钛酸锶光催化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934005B (zh) | 一种亚铜离子掺杂的硫化锌铜纳米线可见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成法和应用 | |
CN102989485B (zh) | 一种S掺杂BiVO4可见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731518B (zh) | 一种八面体氧化亚铜晶体常温结晶制备方法 | |
CN108654663B (zh) | 一种混合硝酸盐熔盐法制备硼氮共掺杂单晶介孔TiO2催化材料的方法 | |
CN106957065B (zh) | 一种N、Ti3+共掺杂多孔TiO2纳米片的超快速制备方法 | |
CN102951685A (zh) | 一种棒状钨酸锰微晶的制备方法 | |
CN107628641A (zh) | 一种二氧化钛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