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36669A - 海岛纤维、混纤丝及纤维制品 - Google Patents

海岛纤维、混纤丝及纤维制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36669A
CN104136669A CN201380010802.4A CN201380010802A CN104136669A CN 104136669 A CN104136669 A CN 104136669A CN 201380010802 A CN201380010802 A CN 201380010802A CN 104136669 A CN104136669 A CN 1041366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sland component
island
fibre
islands
s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1080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36669B (zh
Inventor
增田正人
船越祥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ray Industr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Toray Industr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ray Industries Inc filed Critical Toray Industri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1366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366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366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366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8/00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8/04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 D01F8/12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with at least one polyamide as constituent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28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while mixing different spinning solutions or melts during the spinning operation; Spinnerette packs therefor
    • D01D5/30Conjugate filaments; Spinnerette packs therefor
    • D01D5/36Matrix structure; Spinnerette packs therefor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8/00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8/04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 D01F8/14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with at least one polyester as constituent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8/00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8/04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 D01F8/16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with at least one other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s constituent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2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blending, filament/fibre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8/00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8/04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lticomponent Fibers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 Chemical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岛纤维,其特征在于,是在同一纤维截面内存在显示0.2以上异形度差的2种以上具有不同截面的岛成分(4,5)的海岛纤维,至少1种岛成分(4)的异形度为1.2~5.0,异形度偏差为1.0~10.0%。另外,提供一种混纤丝以及至少含有上述海岛纤维或上述混纤丝的纤维制品,所述混纤丝是将上述海岛纤维的海成分(6)除去而获得的。提供一种混纤丝用原丝,其由2种以上的聚合物形成,其是在与纤维轴垂直方向的纤维截面中包含岛成分和以围绕该岛成分的方式配置的海成分的海岛纤维,所述原丝用于获得张力、挺括性良好且显色性优异的布帛。

Description

海岛纤维、混纤丝及纤维制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岛纤维、以及使用该海岛纤维的混纤丝和纤维制品,所述海岛纤维是在与纤维轴垂直方向的纤维截面中包含岛成分和以围绕岛成分的方式配置的海成分的海岛纤维,其能够以优异的品质稳定性和后加工性获得前所未有的高功能布帛。
背景技术
使用聚酯、聚酰胺等热塑性聚合物的纤维的力学特性、尺寸稳定性优异。因此,不仅在衣料用途中,而且在室内装饰、车内装饰、产业用途等中被广泛利用。然而,在纤维用途多样化的当下,其要求的特性也不断变得多样化。因此,提出了通过纤维的截面形态赋予手感、膨松性等这样的感性的效果的技术。这些技术当中,从控制纤维的截面形态的角度来看,“纤维的极细化”是主流技术,其对纤维自身的特性、形成布帛后的特性的效果大。
对于纤维的极细化,在使用单独纺丝的情况下,即使高度控制其纺丝条件,所获得的纤维的直径的极限也在数μm左右。因此,通常采用对利用复合纺丝法制成的海岛纤维进行脱海处理从而形成极细纤维的方法。通过该技术,在纤维截面中,多个由难溶解成分形成的岛成分被配置在由易溶解成分形成的海成分中。在形成该复合纤维或纤维制品之后,通过除去海成分,形成由岛成分形成的极细纤维。在现代工业生产的极细纤维,特别是微纤维中大多采用这种海岛纺丝技术。另外,最近,通过该技术的高度化,采集具有极限细度的纳米纤维也变得可能。
就单纤维直径为数百nm的纳米纤维而言,其单位重量的表面积即比表面积、材料的柔软度增加。因此,显示一般的通用纤维、微纤维不能获得的特殊的特性。例如,由于纤维直径的缩小化导致的接触面积增加和吸收污垢的效果,从而擦拭性能增加。另外,通过其超比表面积效果,可以举出气体吸附性能、独特的柔软触感(滑溜感)、以及利用微细空隙带来的吸水效果。在服装方面,利用这样的特性,在人工皮革、新触感纺织品中取得了进展,另外,利用纤维间隔的致密度,在需要防风性、防水性的运动衣料等中取得了进展。
虽然有以上那样显示特殊的特性的纳米纤维,但是在单独使用的情况下布帛变得过度柔软。因此,存在没有张力、挺括性而不能维持形态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在力学特性方面难以形成适合实用的布帛。此外,由于由海岛纤维形成纳米纤维,所以存在利用溶剂将海成分溶出的脱海处理、编织等后加工的通过性大大降低的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专利文献1提出了由沸水收缩率不同的2种纤维形成的混纤丝的方案。该技术提出了对能够形成平均纤维直径为50~1500nm的极细纤维(纳米纤维)的海岛纤维和单丝纤维纤度为1.0~8.0dtex(2700~9600nm左右)的一般的纤维进行后混纤而利用的方案。
确实,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在形成布帛的情况下,纤维直径大的纤维承担力学特性(例如,张力、挺括性),与单独使用纳米纤维的情况相比,有能够提高布帛的力学特性的可能性。
但是,专利文献1的技术是,形成纤维直径大的纤维和海岛纤维的混纤丝,在将该混纤丝编织后,实施脱海处理的技术。因此,在布帛的截面方向、平面方向上,纳米纤维的存在数产生大的偏置。其结果,通过专利文献1获得的布帛存在力学特性(张力、挺括性等)、吸湿性部分地发生大幅变化的问题。在将这样的布帛用于衣料用途的情况下,例如,如果应用于直接与肌肤接触的服装,则布帛和人肌肤之间产生过多的摩擦力,有时会对肌肤产生不必要的损伤。此外,由于汗等而吸湿了的布帛存在增加不愉快的滑溜感的情况。因此,特别是在直接与人肌肤接触那样的衬里用途中,存在引起无法形容的不愉快感觉的情况。
在这样的纤维直径不同的纤维的混纤丝中,作为抑制前述纤维的偏置的方法,考虑在海岛纤维的阶段,在海岛截面中配置直径不同的岛成分。作为这样的技术的实例,可以举出专利文献2的技术。
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涉及复合口模的技术,该技术通过应用海岛口模的技术而获得使直径、截面形状不同的岛成分混合存在的海岛纤维。在该技术中,在口模内将被海成分包覆的岛成分和未被包覆的岛成分以复合聚合物流的形式提供至集合(压缩)部。其结果是,未被海成分包覆的岛成分与相邻的岛成分熔接,从而形成1个岛成分。由于这种现象是随机发生的,所以获得纤维丝条中混合存在有粗纤度纤维丝条和细纤度纤维丝条的混纤丝条。为了形成这种混纤丝条,专利文献2的特征在于对岛成分和海成分的配置不进行控制。即,通过设置在分流流路和导入孔之间的流路宽度控制压力,通过将***压力均匀化,来控制从排出孔排出的聚合物量。但是,这种控制存在极限。即,通过专利文献2的技术,为了将岛成分形成纳米级,至少海成分侧的每个导入孔的聚合物量变得非常少,为10-2g/分钟/孔~10-3g/分钟/孔。因此,作为该技术的关键的与聚合物流量和壁间隔有比例关系的压力损失大约为0。因此,不能控制纳米纤维的配置,结果,在抑制纳米纤维的偏置方面存在极限。此外,由于具有不均匀的截面,从而存在制丝性恶化的倾向,在后加工性方面,也存在产生极小化了的岛成分部分性脱落等新问题的情况。
因此,热切期望开发一种海岛纤维,其能够维持纳米纤维独特的吸湿、吸水性能,并且抑制导致不快感的独特的滑溜感,此外适于以良好的品质稳定性和后加工性获得张力、挺括性优异的布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626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3317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海岛纤维,是通过2种以上聚合物在与纤维轴垂直方向的纤维截面中包含岛成分和以围绕岛成分的方式配置的海成分的海岛纤维,其适于以优异的品质稳定性和后加工性获得前所未有的高功能布帛。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上述问题能够通过以下手段解决。
(1)一种海岛纤维,其特征在于,是在同一纤维截面内存在显示0.2以上异形度差的2种以上具有不同截面形状的岛成分的海岛纤维,至少1种岛成分的异形度为1.2~5.0,异形度偏差为1.0~10.0%。
(2)根据(1)所述的海岛纤维,前述至少1种岛成分的岛成分直径为10~1000nm,岛成分直径偏差为1.0~20.0%。
(3)根据(1)或(2)所述的海岛纤维,前述至少1种岛成分的异形度为1.2~5.0,异形度偏差为1.0~10.0%,岛成分直径为10~1000nm,岛成分直径偏差为1.0~20.0%。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海岛纤维,在前述2种以上具有不同截面形状的岛成分中,岛成分直径差为300~3000nm。
(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海岛纤维,一岛成分(A)被配置在其它岛成分(B)的周围,所述岛成分(A)的异形度为1.2~5.0,异形度偏差为1.0~10.0%,岛成分直径为10~1000nm,所述岛成分(B)的岛成分直径为1000~4000nm。
(6)一种混纤丝,其是从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海岛纤维中除去海成分而获得的。
(7)一种纤维制品,其至少含有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海岛纤维或者(6)所述的混纤丝。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海岛纤维在同一纤维截面内存在异形度差为0.2以上的2种以上岛成分,至少1种岛成分具有异形度1.2~5.0的异形截面。在使本发明的海岛纤维脱海的情况下,包含具有异形截面的岛成分的纤维显示对应于纳米纤维细度的吸湿功能,此外,通过异形度不同的纤维间形成的比纤维直径更微细的空隙,显示优异的吸水功能。
作为特别优异的方面,由本发明的海岛纤维形成的混纤丝,除了前述的功能之外,由于至少1种极细纤维的截面具有边缘,所以与一般的圆形截面相比,接触面积降低。因此,在包含这种混纤丝的布帛的表面产生摩擦,显示滑滑那样的触感。即,能够消除在现有纳米纤维中有时成为问题的独特的滑溜感。此外,通过显示前述吸湿吸水性能,形成具有前所未有的优异手感(例如干爽感)的高功能纺织品。
另一方面,由本发明的海岛纤维形成的混纤丝在揩布、抛光布等产业材料用途中其价值也高。例如,由于纤维的边缘部以高应力与擦拭面接触,所以污垢的擦除效果显著提高。此外,由于在纤维间微细的空隙中能够进入所擦除的污垢,所以与现有的圆形截面相比,发挥优异的擦拭性能、抛光性能。
特别是在本发明中,该异形度为1.0~10.0%,形成实质上相同的截面形态。因此,在布帛整体中,其特性是均质的,并且均等地负载按压载荷。另外,本发明的海岛纤维的前述岛成分存在于同一截面中。因此,能够省略后混纤工序,另外能够消除现有技术的问题即“后加工性的恶化”、“岛成分的偏置”。通过该效果,能够以高的品质稳定性和后加工性获得高功能布帛。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岛成分截面形状的一个实例的示意截面图。
图2是示出海岛纤维截面的一个实例的示意截面图。
图3是示出海岛纤维的异形度分布的一个实例的特性分布图。
图4是示出海岛纤维的岛成分直径分布的一个实例的特性分布图。
图5是用于说明岛成分间距离的示出海岛纤维截面的一个实例的示意截面图。
图6是示出用于制造本发明的海岛纤维的复合口模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a)是构成复合口模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b)是分配板的一部分的侧视图,(c)是排出板的侧视图,(d)是示出分配板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7是最终分配板中的分配孔配置的一个实例,(a)~(c)是将最终分配板的一部分放大而示出的示意平面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海岛纤维截面中岛成分的异形度分布的特性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海岛纤维截面中岛成分的岛成分直径分布的特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所称的海岛纤维是指,由2种以上聚合物形成的纤维,其具有由某种聚合物形成的岛成分散布在由其它聚合物形成的海成分中的结构。本发明的海岛纤维的第一要件是,在垂直于纤维轴方向的复合纤维截面中,至少1种岛成分的异形度为1.2~5.0,异形度偏差为1.0~10.0%,第二要件是,在同一纤维截面内存在显示0.2以上异形度差的2种以上岛成分。
这里所称的异形度是指通过以下方式求得的值。
即,用环氧树脂等包埋剂包埋由海岛纤维形成的复丝,用透射型电子显微镜(TEM)以能够观察150根以上岛成分的倍率拍摄其横截面的图像。此时,如果实施金属染色,则能够使岛成分对比度清晰。从拍摄纤维截面的各图像中,测定在同一图像内随机抽出的150根岛成分的外接圆直径。这里所称的外接圆直径是指,将二维拍摄的图像中垂直于纤维轴方向的截面作为切断面,与该切断面在2点以上外接的正圆的直径。图1例示出了岛成分的截面形状作为异形度评价方法的说明对象。图1的虚线所表示的圆为外接圆2。然后,将与岛成分的截面内接的正圆的直径作为内接圆直径,根据“异形度=外接圆直径÷内接圆直径”的式子,将小数第2位四舍五入至小数第1位求出的值作为异形度。这里所称的内接圆直径是指,与岛成分的截面以2点以上更多点相接的正圆的直径。图1的单点划线所表示的圆相当于内接圆3。对同一图像内随机抽出的150根岛成分进行该异形度的测定。
本发明的异形度偏差是指,由异形度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以异形度偏差(异形度CV%)=(异形度的标准偏差)/(异形度的平均值)×100(%)的方式计算出的值,是将小数第2位四舍五入至小数第1位而求出的值。对于拍摄的10个图像,求得各图像中测定的值的简单数平均值,作为异形度和异形度偏差。
此外,在岛成分的切断面为正圆或与其类似的椭圆的情况下,前述异形度小于1.1。
另外,在使用现有公知的海岛复合口模进行纺丝的情况下,在海岛复合截面中,存在最外层的部分成为歪曲的椭圆,异形度成为1.2以上的情况。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异形度的偏差升高,超过10.0%。
另外,在本发明的海岛纤维中,也可以使至少1种岛成分的异形度为5.0以上。但是,由于实施后述的本发明所需的口模的设计变得困难,所以使异形度的实质的上限为5.0。
本发明的海岛纤维在其纤维截面中,至少1种岛成分具有1.2~5.0的异形度。具有1.2~5.0的异形度是指“具有不是圆形截面的截面形状”的意思。因此,如果着眼于单独的岛成分,则在脱海之后形成的异形截面纤维能够使其接触面积与圆形截面的纤维相比非常小。因此,例如在形成布帛的情况下,形成具有干爽的舒适手感、圆形截面纤维所不具有的光泽感的高功能纺织品。另外,在将本发明的海岛纤维进行脱海而应用于揩布、抛光布的情况下,存在于截面的边缘部发挥优异的擦除效果。因此,能够显示高擦拭性能、抛光性能。为了使相对于该圆形截面纤维的效果显著,优选使岛成分的异形度为1.5~5.0。此外,为了形成与圆形截面完全不同的手感,如果考虑本发明的目的,可以举出使岛成分的异形度为2.0~5.0的情况作为更优选的范围。
另外,从缩小接触面积的角度考虑,具有这样的异形度的岛成分优选在其截面中具有至少2个以上凸部。通过设置该凸部,与擦拭性能、抛光性能直接相关的污垢擦除性能提高。另外,在本发明的海岛纤维中,作为这种岛成分的截面形状,可以举出长方形型的扁平截面、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多边形截面作为优选方式的实例。在这样的多边形截面中,特别优选构成截面的线段为实质上相同尺寸的正多边形。这是因为,通过形成为正多边形,纤维的取向方向变得相同,从而在布帛的表面特性的均质性等方面优异。
另外,岛成分的异形度偏差为1.0~10.0%。
异形度为1.2~5.0是指“具有不是圆形截面的截面形状”的意思。因此,由于接触面积、刚性大于圆形截面的纤维,所以对布帛特性产生大的影响。因此,特别是在具有异形度的岛成分的截面形状的偏差大的情况下,布帛特性部分地发生变化那样的品质稳定性低,存在不能满足本发明的目的的情况。因此,在本发明中,使异形度偏差在所涉及的范围是重要的。
在本发明的海岛纤维中,可以将岛成分的大小缩小至纳米级。如果岛成分的尺度成为纳米级,则即使与通常被认为是极细的微纤维相比,每单位重量的表面积即比表面积也增大。因此,例如,即使是对使海成分脱海时所使用的溶剂具有充分耐性的成分,也存在不能忽略暴露于溶剂所产生的影响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异形度的偏差极小化,能够使温度、溶剂浓度等处理条件一致,实现预防岛成分发生部分劣化这样的效果。从品质稳定性的角度考虑,在对这样的纳米级的纤维(纳米纤维)进行操作的情况下,本发明海岛纤维所具有的被极小化了的异形度偏差的效果非常大。另外,在脱海后的混纤丝和包含混纤丝的纤维制品中,其纤维束中的空隙、表面特性等实质上由作为1成分而配合的异形度为1.2~5.0的岛成分负担。因此,从品质稳定性的角度考虑,异形度偏差越小越优选,特别是在岛成分直径(外接圆直径)在1000nm以下的情况下,异形度偏差优选为1.0~7.0%。此外,如果使异形度偏差为1.0~5.0%,则岛成分截面形状在该岛成分的群中具有完全相同的形状,特别优选用于高精度擦拭、抛光加工所需要的揩布、抛光布。
利用图2对本发明的海岛纤维的第二要件即“在同一纤维截面内存在显示0.2以上异形度差的2种以上具有不同截面形状的岛成分”这样的形态进行说明。
在图2中示出了异形度大的岛成分A(图2中的4)和异形度小的岛成分B(图2中的5)散布在海成分(图2中的6)中的状态。在对于这样的纤维的截面评价异形度的情况下,出现图3所例示那样的2个异形度分布(图3中的7、10)。这里,将具有落入各分布的分布宽度9或12的范围内的异形度的岛成分的群计数为“1个”,在同一海岛纤维截面的测定结果中,将具有这样的异形度分布的岛成分的群如图2中那样存在2个以上的情况,在本说明书中表述为“在同一纤维截面内存在2种以上具有不同截面形状的岛成分”。
这里所称异形度的分布宽度(图3中的9、12)是指,以各岛成分的群中存在数最多的峰值(图3中的8、11)作为基准对应于±30%的存在概率的异形度的宽度。在该分布宽度中,从提高前述纤维制品的品质等角度考虑,1种岛成分的异形度优选以峰值±20%的存在概率的范围分布。此外,从使脱海处理等后加工条件的设定简易化这样的角度考虑,更优选以峰值±10%的存在概率的范围分布。另外,岛成分A和岛成分B的分布,也存在峰值接近,形成重叠分布的情况。如果形成这样的重叠分布,则混合存在具有模棱两可截面形状的岛成分。作为形成纤维制品时的特性,在需要制造截面形状发生阶段性变化的纤维制品的情况下,也能够制造这样的纤维制品。但是,如果考虑本发明的目的,优选岛成分的异形度分布不连续,形成独立的分布。
另外,这里所称异形度差是指各岛成分的群的峰值(图3中的8、11)的差的意思。在本发明的海岛纤维中,该异形度差为0.2以上。只要在所涉及的范围,存在于海岛截面的岛成分就实质上具有不同的截面形状。在混合存在显示这样的异形度差的纤维的纤维束中,在纤维和纤维之间产生独特的空隙。因此,由本发明的海岛纤维形成的混纤丝,大幅提高了触摸时的舒适手感、吸水性、保水性、或尘埃捕捉性。特别是在使岛成分直径为1000nm以下的情况下,该“异形度差”大大发挥效果。例如,除了纳米纤维本来的吸水性和保水性之外,还附加因该独特的空隙产生的效果,产生协同效果。该独特的空隙可以通过该异形度差来进行控制。因此,能够自由地控制形成布帛时的特性。该异形度差可以根据目标纤维制品及其要求特性进行设定。但是,从形成前所未有的高功能纺织品这样的角度考虑,存在异形度差越大其特性越显著的倾向。因此,作为优选的范围,异形度差为0.5以上,特别优选使异形度差为1.0以上。如果考虑到后述复合口模的设计的难易性,该异形度差的实质的上限值为4.0。
如上所述,截面形状不同的2种以上岛成分存在于同一海岛纤维的截面中是重要的。因为,在专利文献1所代表的利用后混纤的现有技术中,在观察布帛的截面的情况下,对于具有异形截面的纤维的存在概率,无论如何都会产生部分的偏置,这方面是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者等进行了悉心研究,发现通过本发明的海岛纤维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海岛纤维的情况下,海岛纤维直接被编织而形成布帛,即,在各岛成分的位置被固定了的状态下进行编织而形成布帛。另外,在脱海处理工序中,由于纤维(岛成分)收缩,物理上受到束缚,所以即使在海成分被除去之后,具有不同截面形状的纤维的位置关系也基本不发生变化。因此,能够大幅抑制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纤维的偏置”。特别是,在本发明中所处理的具有异形度的岛成分的情况下,由于具有不同截面形状,因此本质上纤维的存在概率容易产生偏置。因此,本发明的特征“在同一截面内存在具有不同截面形状的岛成分”非常有效地起作用,在提高品质稳定性这样的方面是重要的。另外,从工业的角度考虑,能够省略后混纤工序这样的效果大。因为,通过使原本特性不同的2种纤维进行混纤,从而工序中所施加的应力在该每种纤维中都不同,所以存在在混纤工序中断丝等的风险。这是因为,由于在室温下进行混纤工序所以纤维的伸长(塑性)变形行为不同。另外,为了抑制该塑性变形,即使在利用加热辊等进行混纤工序的情况下,反而由于软化点不一致,导致对于抑制断丝的效果受到限制。在混纤制丝工序中的经历不同的纤维时,按照专利文献1的记载,结果每种纤维收缩率都不同。因此,通常,在加热环境下进行的脱海工序等中,也结合前述纤维的偏置,形成目付部分地变化了的布帛。作为其结果,存在在脱海处理工序中布帛发生破裂等的情况。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海岛纤维中,基本上,形成使纤维一体化的集合,除了通过编织、脱海等后工序之外,制丝工序中的经历不产生差异。因此,在收缩行为方面差异也小,能够大幅抑制前述的问题,大幅提高在后加工中的通过性(后加工性)。
以上的“在同一纤维截面中存在截面形状不同的2种以上岛成分”、“至少1种岛成分的异形度为1.2~5.0,异形度偏差为1.0~10.0%”这样的本发明的海岛纤维的要件,在应用于包含纳米纤维的混纤丝和包含该混纤丝的纤维制品的情况下是特别有效的。因此,在本发明的海岛纤维中,优选至少1种岛成分的岛成分直径为10~1000nm,岛成分直径偏差为1.0~20.0%。
这里所称岛成分的直径(岛成分直径)是指,在二维拍摄的图像中与在垂直于纤维轴方向上切断了的切断面外接的正圆的直径(外接圆直径)。作为评价方法,从与前述异形度评价方法同样地拍摄到的海岛纤维的截面的图像中随机抽出150根岛成分,对岛成分直径进行测定。另外,对于岛成分直径的值,以nm单位测定至小数第1位,将小数点以下进行四舍五入。另外,岛成分直径偏差是指,根据岛成分直径的测定结果,以岛成分直径偏差(岛成分直径CV%)=(岛成分直径的标准偏差)/(岛成分直径的平均值)×100(%)的方式计算出的值,将小数第2位四舍五入。对同样地拍摄到的10个图像进行以上操作,将10个图像的评价结果的简单数平均值作为岛成分直径和岛成分直径偏差。
在本发明的海岛纤维中,也可以使具有异形截面的岛成分的岛成分直径小于10nm。但是,如果使岛成分直径为10nm以上,则具有制丝工序中部分断裂、脱海处理等加工条件的设定变得容易这样的效果。因此,在本发明的海岛纤维中,岛成分直径优选为10nm以上。另一方面,为了获得作为本发明的目的之一的具有前所未有的高功能的混纤丝或包含该混纤丝的布帛,优选利用纳米纤维所具有的独特的柔软度、手感、吸水性、保水性、擦拭性能和抛光性能等特性。因此,优选至少1种岛成分的岛成分直径为1000nm以下。
从使前述纳米纤维独特的功能更显著化这样的角度考虑,更优选岛成分直径为700nm以下。此外,如果考虑到后加工工序中的工序通过性、脱海条件设定的简易性、纤维制品的操作性,岛成分直径的下限优选为100nm以上。因此,在本发明的海岛纤维中,特别优选至少1种岛成分的岛成分直径为100~700nm。
在该本发明的海岛纤维中形成的直径10~1000nm的岛成分,其岛成分直径偏差优选为1.0~20.0%。因为,岛成分直径为1000nm以下的岛成分由于其直径极端小,所以与一般的纤维、微纤维相比,表示单位质量的表面积的比表面积增大。因此,即使相对于对海成分进行脱海时所使用的溶剂,岛成分是具有充分耐性的成分,也存在不能忽视因暴露于溶剂而产生的影响的情况。此时,如果使岛成分直径的偏差极小化,则能够使脱海处理的温度、溶剂的浓度等处理条件一致,具有能够预防岛成分发生部分劣化这样的效果。从作为本发明目的之一的品质稳定性等角度考虑,由于岛成分直径偏差小,所以能够预防混纤丝、包含该混纤丝的布帛的特性变化。另外,如前所述,也协同地发挥能够预防因溶剂而产生的不良影响这样的效果。因此,通过使岛成分直径偏差极小化,纤维制品的品质非常高。从这样的脱海条件等后加工条件的设定简易性、品质稳定性这样的角度考虑,该岛成分直径偏差越小越优选,作为更优选的范围可以举出1.0~10.0%。
像以上那样,在本发明的海岛纤维中,能够存在岛成分直径被极小化了的岛成分。此外,如果该被极小化了的岛成分是具有异形度的异形截面,则出乎意料地,一般仅显示滑溜感的纳米纤维变得显示干爽的舒适的手感。因此,利用了本发明的海岛纤维的布帛成为现有布帛所没有的、接触感觉实在好的新感觉的高功能纺织品。即,在本发明的海岛纤维中,对于至少1种岛成分,优选异形度为1.2~5.0,异形度偏差为1.0~10.0%,岛成分直径为10~1000nm,岛成分直径偏差为1.0~20.0%,只要在所涉及的范围,就显示前述的新感觉的手感。另外,由满足该要件的海岛纤维制作的揩布、抛光布,除了纤维直径极小化的效果之外,还增加了由截面的边缘部产生的擦除效果,从而具有前所未有的超高度的擦拭性能、抛光性能。此外,为了使这些特性更加显著、提高品质稳定性,在海岛纤维中,对于至少1种岛成分,优选异形度为1.2~5.0,异形度偏差为1.0~10.0%,岛成分直径为100~700nm,岛成分偏差为1.0~10.0%。
此外,作为纤维制品,如果考虑到材料设计,本发明的海岛纤维适合形成异形截面纳米纤维独特的功能和力学特性优异的混纤丝,其中优选直径不同的2种以上岛成分存在于同一截面内。这基于以下概念:通过以存在概率没有偏置的方式配置纤维直径大的纤维,从而纤维直径大的纤维承担混纤丝或包含该混纤丝的布帛的力学特性,对于它们的手感、吸水性、保水性、擦拭性能、抛光性能方面,由具有异形截面的纤维直径小的纤维承担。为了实现该概念,存在于同截面中的岛成分(群)的直径的差(岛成分直径差)优选为300nm以上。因为,纤维直径大的纤维实质上被期待承担布帛的力学特性的作用,对于该纤维而言,与纤维直径小的纤维相比,明显刚性高是适合的。从这样的角度考虑,如果着眼于作为材料刚性的指标的截面二次矩,则为了使与纤维直径的4次方成比例的截面二次矩明显变化,岛成分直径差只要在300nm以上即可。另一方面,为了使岛成分群彼此之间的刚性差更明显,虽然只要使该岛成分直径差更大即可,但是在至少1种岛成分具有纳米级的直径的情况下,优选考虑随着比表面积的增大的、对于溶剂的处理速度的变化。因此,如果从提高品质稳定性等角度考虑该岛成分直径差,则优选为3000nm以下。如果推进以上那样的考虑,则岛成分差越小越好,更优选使岛成分直径差为2000nm以下,岛成分差为1000nm是特别优选的范围。另外,这里所称岛成分直径差是指,在图4所示那样的分布中,岛成分直径的峰值(图4中的14、17)的差。
另外,在考虑纤维制品的设计的情况下,除了设置上述那样的岛成分直径差之外,优选具有如下截面的海岛纤维:具有异形度并且岛成分直径缩小至纳米级的岛成分(岛成分A)被规则地配置在岛成分直径大的岛成分周围。因为,具有这样的配置的海岛纤维,通过进行脱海处理,能够制作纤维直径小且具有异形截面的纤维与纤维直径大的纤维接近而虚拟缠绕的状态(混纤丝)。这样的混纤丝和包含该混纤丝的布帛,从它们的力学特性和表面特性的均质性等角度考虑是合适的,除此之外,通过使异形截面纳米纤维的取向方向对齐,能够显示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独特的手感等效果。另外,这种虚拟的缠结结构,在磨损等重复施加载荷时,在预防纳米纤维发生断裂、脱落的方面也起作用。因此,在提高混纤丝或包含混纤丝的布帛的耐久性、后加工通过性这样的方面是合适的。
此外,在考虑纤维制品的设计的情况下,优选构成如下的芯鞘结构:具有异形度并且纤维直径缩小至纳米级的纤维(岛成分A)成为鞘成分,规则地配置在成为芯成分的纤维直径大的纤维(岛成分B)的周围。因为,这样的混纤丝和包含该混纤丝的布帛,除了从它们的力学特性和表面特性的均质性等角度考虑是合适的之外,通过使异形截面纳米纤维的取向方向对齐,还显示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独特的手感等效果。另外,该虚拟的缠结结构,由于在磨损等反复施加载荷时,在预防纳米纤维发生断裂、脱落的方面起作用,所以在提高混纤丝或者包含混纤丝的布帛的耐久性、后加工通过性这样的方面是合适的。
芯鞘结构是指,形成如下截面:在纤维直径大的纤维(岛成分B)的周围规则地配置有具有异形截面且纤维直径小的纤维(岛成分A)。为了在脱海后形成这样的芯鞘结构,优选形成如图2所示那样的海岛截面。通过形成图2那样的截面,如果将海成分(图2中的6)溶出,则形成纤维直径大的纤维(岛成分B)均等地配置在纤维直径小的纤维(岛成分A)的截面结构。另外,虽然在图2中作为圆形截面例示了形成岛成分B的纤维,但是根据布帛特性、纤维制品的设计,形成岛成分B的纤维当然也可以为异形截面(异形度:1.2~5.0)。
另外,出乎意料地发现,在岛成分B的周围规则地配置有岛成分A的海岛纤维显示以下附加效果:提高将其脱海而获得的混纤丝或者包含该混纤丝的布帛的显色性。在解决将包含纳米纤维的纤维制品向衣料用途拓展时的一个难点这样的方面,这是优选的特性。特别是在应用于希望显色性丰富的布帛的高性能运动衣料、女士用衣料等中的面料这样的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即,纳米纤维由于其纤维直径与可见光波长同等,因此在纳米纤维表面光发生漫反射或者通过,包含纳米纤维的布帛发白、缺乏显色性。因此,即使从纳米纤维的用途方面来看,也是以不太要求显色性的产业材料用途为主,即使在衣料用途方面,多数情况下也是应用于利用其独特手感的衬里。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海岛纤维中,由于其岛成分的规则配置,所以能够形成纳米纤维与纤维直径大的纤维虚拟缠绕的混纤丝。因此,即使在存在于表层的纳米纤维不对显色性做出贡献的情况下,由于纤维直径大的纤维承担显色性,所以即使在混纤丝的状态下,也大大提高显色性。在形成布帛的情况下,这能够看出明显的差别。特别是,本发明中的纤维直径大的纤维或纳米纤维被均等配置,在显色性这样的方面有效地起作用。另外,在本发明的海岛纤维中,可以认为由于存在于纤维直径大的纤维周围的纳米纤维的截面形态具有异形度并且非常均质,所以纳米纤维交织而成的虚拟多孔结构对提高显色性做出贡献。该倾向只有通过本发明的海岛纤维才能显示,在现有技术的纤维的分布中存在偏置的布帛中,相反形成产生纵向条纹等显色性具有不均的布帛。
为了形成兼具前述的显色性和纳米纤维独特的功能的混纤丝或包含该混纤丝的布帛,优选将异形度为1.2~5.0、异形度偏差为1.0~10.0%、岛成分直径为10~1000nm的岛成分A配置在岛成分直径为1000~4000nm的岛成分B的周围,如果考虑岛成分A和岛成分B在脱海时的消化、脱海条件设定的简易化,则可以举出岛成分B的岛成分直径为1500~3000nm作为更优选的范围。这里所称岛成分A配置在岛成分B的周围的状态是指,如图2所示的那样,岛成分B不相邻,并且从岛成分B的中心来看360°都具有规则性地配置有岛成分A的状态。
另外,如果考虑由本发明的海岛纤维形成的混纤丝的均质性,则优选岛成分B的固定(束缚)位置也是均质的,海成分的均质性(岛成分间的距离)也是应该着眼的要件。因此,在本发明的海岛纤维中,优选岛成分B在纤维截面中以等间隔配置。具体而言,对于作为连接岛成分B的中心的距离的岛成分间距离(图5中的19),其岛成分间距离偏差优选为1.0~20.0%。此外,从提高混纤丝或包含混纤丝的布帛的显色性这样的角度考虑,前述的岛成分间距离偏差越小越合适,更优选为1.0~10.0%。这里所称岛成分间距离偏差是指,利用与前述的岛成分直径和岛成分直径偏差同样的方法,对海岛纤维的截面进行二维拍摄。根据该图像,测定如图5中的19所示那样连接接近的岛成分B的中心的直线的距离。将该直线的距离作为岛成分间距离,在随机抽出的100个位置进行测定,由岛成分间距离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求得岛成分间距离偏差(岛成分间距离CV%)。岛成分间距离偏差是指以(岛成分间距离的标准偏差)/(岛成分间距离的平均值)×100(%)的方式计算出的值,将小数第2位四舍五入。另外,与到此为止的截面形态的评价同样地,对10个图像进行同样的评价,将这10个图像的评价结果的简单数平均作为本发明的岛成分间距离偏差。
为了将本发明的海岛纤维形成纤维制品而使用,实际上需要后工序,所以如果考虑该后工序中的工序通过性,则优选具有一定以上的韧性。具体而言,优选强度为0.5~10.0cN/dtex,伸长率为5~700%。这里所称强度是指,在JIS L1013(1999年)所示的条件下求得复丝的载荷-伸长曲线,将断裂时的载荷值除以初始纤度而得的值。伸长率是指,将断裂时的伸长除以初始试样长度而得的值。另外,初始纤度是指,由所求得的纤维直径、长丝数和密度计算出的值,或者,由对纤维的单位长度的重量进行多次测定而获得的简单平均值计算出每10000m的重量而得的值。为了后加工工序的工序通过性、能够承受实际使用,本发明的海岛纤维的强度优选为0.5cN/dtex以上,能够实施的上限值为10.0cN/dtex。另外,对于伸长率,如果也考虑后加工工序的工序通过性,则优选为5%以上,能够实施的上限值为700%。强度和伸长率可以根据目标用途通过控制制造工序中的条件来进行调节。
另外,在将由本发明的海岛纤维形成的混纤丝用于内衣、外衣等一般衣料用途的情况下,强度优选为1.0~4.0cN/dtex,伸长率优选为20~40%。另外,在使用环境苛刻的运动衣料用途等中,强度优选为3.0~5.0cN/dtex,伸长率优选为10~40%。
在考虑产业材料用途的情况下,例如在考虑作为揩布、抛光布使用的情况下,在加重下一边拉伸一边对对象物进行擦拭。为此,只要使强度为1.0cN/dtex以上、伸长率为10%以上,就不存在在擦除过程中等混纤丝断开而脱落等,故而优选。
本发明的海岛纤维,能够形成纤维卷取卷装、纤维束、切断纤维、丝绵、纤维球、绳、绒头、编织物、无纺布等各种中间体,进行脱海处理等而形成混纤丝,从而形成各种纤维制品。另外,本发明的海岛纤维也可以以未处理的状态、将海成分部分地除去、或者进行脱岛处理等而形成纤维制品。这里所称的纤维制品可以用于夹克、女裙、裤子、内衣等一般衣料,运动衣料,衣料材料,地毯、沙发、窗帘等室内装饰制品,汽车座椅等车内装饰品,化妆品、化妆品面膜、揩布、健康用品等生活用途,抛光布、过滤器、有害物质除去制品、电池用隔膜等环境·产业材料用途,缝合丝、支架、人工血管、血液过滤器等医疗用途。
下面对本发明的海岛纤维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海岛纤维可以通过对由2种以上聚合物形成的海岛纤维进行制丝来制造。这里,作为对海岛纤维进行制丝的方法,从提高生产率这样的角度考虑,优选利用熔融纺丝的海岛复合纺丝。当然,进行溶液纺丝等也能够获得本发明的海岛纤维。但是,作为本发明海岛复合纺丝的制丝方法,从纤维直径和截面形状的控制优异这样的角度考虑,优选使用海岛复合口模的方法。
如果使用现有公知的管型海岛复合口模制造本发明的海岛纤维,那么在控制岛成分的截面形状方面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因为,为了实现本发明的海岛复合纺丝,需要对10-1g/分钟/孔~10-5g/分钟/孔级的比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条件数位低的极小的聚合物流量进行控制。此外,为了以满足本发明的要件(异形度偏差)的方式形成具有不是正圆的异形截面的岛成分,优选使用如图6所例示那样的海岛复合口模的方法。
图6所示的复合口模,以从上方开始依次层叠有计量板20、分配板21和排出板22三大类部件的状态组装到纺丝组件内,供于纺丝。另外,图6是使用聚合物A(岛成分)和聚合物B(海成分)这样的2种聚合物的实例。这里,对于本发明的海岛纤维,在以通过脱海处理形成包含岛成分的混纤丝作为目的的情况下,只要使岛成分为难溶解成分,使海成分为易溶解成分即可。另外,如果需要,也可以使用含有前述难溶解成分和易溶解成分以外的聚合物的3种以上聚合物进行制丝。因为,通过使用特性不同的难溶解成分作为岛成分,能够赋予包含单独聚合物的混纤丝所不能获得的特性。以上的3种以上复合化技术,特别是现有的管型复合口模难以实现,还是优选使用图6所例示那样的利用了微细流路的复合口模。
图6所例示的口模部件承担如下作用:计量板20对各排出孔28以及海和岛两成分的每个分配孔的聚合物量进行计量而流入,通过分配板21对单(海岛复合)纤维的截面中海岛复合截面和岛成分的截面形状进行控制,通过排出板22对在分配板21中形成的复合聚合物流进行压缩从而排出。为了避免复合口模的说明复杂化,虽然未图示出,但是对于层叠在与计量板相比靠上方的部件,只要使用与纺丝机和纺丝组件配合地形成流路的部件即可。另外,通过将计量板与现有的流路部件配合地进行设计,能够直接利用现有的纺丝组件及其部件。因此,不必特意为了该复合口模,而对纺丝机进行专有化。另外,实际上,在流路-计量板之间或者计量板20-分配板21之间可以层叠多个流路板(未图示出)。这是为了形成以下结构:设置在口模截面方向和单纤维的截面方向有效率地输送聚合物的流路,导入到分配板21。按照现有的熔融纺丝法,由排出板22排出的复合聚合物流冷却固化后,施用油剂,通过以规定圆周速度运行的辊进行牵引,从而形成本发明的海岛纤维。
利用图6~图7对本发明所使用的复合口模的一个实例进行更详细说明。
图6(a)~图6(d)是示出本发明所使用的海岛复合口模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图6(a)是构成海岛复合口模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6(b)是分配板21的局部侧视图,图6(c)是排出板22的局部侧视图,图6(d)是分配板21的平面图。图7(a)~(c)是将分配板21的局部放大示出的示意平面图。分别记载了与一个排出孔相关的槽和孔。
下面,对于图6所例示的复合口模,沿着从复合口模的上游到下游聚合物的流动依次对经由计量板20、分配板21形成复合聚合物流,该复合聚合物流从排出板22的排出孔排出为止进行说明。
聚合物A和聚合物B从纺丝组件上游流入到计量板的聚合物A用计量孔23-(a)和聚合物B用计量孔23-(b),通过在下端穿设的节流孔进行计量,然后流入到分配板21。这里,聚合物A和聚合物B通过由各计量孔所具备的节流喷嘴产生的压力损失来进行计量。该节流喷嘴的设计目标为,压力损失为0.1MPa以上。另一方面,为了抑制该压力损失变得过大而使部件歪曲,优选设计成30.0MPa以下。该压力损失由每个计量孔的聚合物流入量和粘度来确定。例如,使用在温度280℃、应变速率1000s-1下粘度为100~200Pa·s的聚合物,在纺丝温度280~290℃、每个计量孔的排出量为0.1~5.0g/分钟的条件下进行熔融纺丝,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计量孔的节流喷嘴的孔径为0.01~1.00mm、L/D(排出孔长度/排出孔直径)为0.1~5.0,就能够以良好的计量性进行排出。在聚合物的熔融粘度小于上述粘度范围的情况下或在各孔的排出量降低的情况下,只要将孔径以接近于上述范围的下限的方式缩小和/或将孔长度以接近于上述范围的上限的方式延长即可。反之,在高粘度、排出量升高的情况下,只要对孔径和孔长度分别进行相反的操作即可。另外,优选层叠多个该计量板20,阶段性地对聚合物量进行计量,更优选分为2阶段~10阶段设置计量孔。将该计量板或计量孔分成多次的行为,适合对10-1g/分钟/孔~10-5g/分钟/孔级的比现有技术所使用的条件数位低的极小聚合物流量进行控制。但是,从预防每个纺丝组件的压力损失变得过大、降低滞留时间、异常滞留的可能性这样的角度考虑,特别优选使计量板为2阶段~5阶段。
从各计量孔23(23-(a)和23-(b))排出的聚合物流入到分配板21的分配槽24。这里,如果在计量板20和分配板21之间配置与计量孔23相同数量的槽,设置使该槽的长度沿着下游在截面方向上逐渐延长那样的流路,在流入到分配板之前使聚合物A和聚合物B在截面方向上扩张,从提高海岛复合截面的稳定性这方面考虑是优选的。这里,更优选以前述那样的方式在每个流路上都设置计量孔。
在分配板21中,穿设有用于储存从计量孔23流入的聚合物的分配槽24,和在该分配槽的下面穿设有用于使聚合物流向下游的分配孔25。在分配槽24中优选穿设有2孔以上的多个分配孔。另外,优选通过层叠多个分配板21,使得在一部分中各聚合物独立地反复进行合流和分配。这是因为,如果设计成进行多个分配孔25-分配槽24-多个分配孔25这样的反复操作的流路,则即使分配孔部分地闭塞,聚合物流也能够流入到其它的分配孔25。因此,即使在分配孔25闭塞了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下游的分配槽24填充所欠缺的部分。另外,同一分配槽24穿设有多个分配孔25,通过重复进行操作,即使闭塞的分配孔25的聚合物流入到其它孔中,实质上也完全不会产生影响。此外,在经由各种流路后的聚合物即得到热经历后的聚合物进行多次合流,抑制粘度偏差这样的方面,设置该分配槽24的效果也大。在设计成进行这样的分配孔25-分配槽24-分配孔25的重复操作的情况下,将下游的分配槽在圆周方向上相对于上游的分配槽成1~179°的角度进行配置,形成使从不同的分配槽24流入的聚合物进行合流的结构。这样的流路在使受到不同的热经历等的聚合物进行多次合流这样的方面是合适的,在控制海岛复合截面方面是有效果的。另外,该合流和分配的机构,从前述目的来看,优选从更上游部采用,优选也在计量板20、其上游的部件中应用。这里所称分配孔25,为了有效率地对聚合物进行分割,优选相对于分配槽24形成2孔以上。另外,对于排出孔紧前面的分配板21,如果使每个分配槽24的分配孔25为2孔~4孔左右,则除了口模设计简易之外,在控制极小的聚合物流量等方面也是合适的。
具有这样的结构的复合口模能够像前述那样使聚合物的流动总是稳定化,能够制造本发明所需要的高精度超多岛的海岛纤维。这里,排出孔每1孔的聚合物A的分配孔25-(a)和25-(c)(岛数)在理论上可以在从各1根到空间允许的范围内无限地制作。作为实质上能够实施的范围,总岛数为2~10000岛是优选的范围。作为合理地满足本发明的海岛纤维的范围,总岛数为100~10000岛是更优选的范围,岛填充密度只要在0.1~20.0岛/mm2的范围即可。从该岛填充密度这样的角度考虑,1.0~20.0岛/mm2是优选的范围。这里所称岛填充密度,表示每单位面积的岛数,该值越大表示能够制造岛越多的海岛纤维。这里所称岛填充密度,是将从1排出孔排出的岛数除以排出导入孔的面积而求得的值。该岛填充密度也可以根据各排出孔进行变化。
复合纤维的截面形态以及岛成分的截面形状可以通过排出板22正上方的最终分配板中的聚合物A和聚合物B的分配孔25的配置来控制。即,如果使聚合物A·分配孔25-(a)和聚合物B·分配孔25-(b)例如为图7(a)、图7(b)、图7(c)所例示那样,则能够形成能够成为本发明的海岛纤维的复合聚合物流。
在图7(a)中规则地配置了聚合物A·分配孔25-(a)、聚合物A·扩大分配孔25-(c)和聚合物B·分配孔25-(b)。本发明所使用的复合口模的分配板由微细流路构成,原则上由通过分配孔25产生的压力损失来规制各分配孔的排出量。另外,由于通过计量板20对流入到分配板21的聚合物A和聚合物B的流入量进行了高精密控制,所以在分配板21中穿设的微细流路中的压力变得均匀。因此,如果例如如图7(a)那样部分地存在孔径扩大了的分配孔25-(c),则为了获得该部分的压力损失(使其均匀),扩大分配孔25-(c)的排出量与分配孔25-(a)相比,排出量自动地升高。这是尽管改变直径也能形成被高精度控制了的岛成分的原理原则,然后,如图7(a)所例示,以使岛成分彼此不熔接的方式规则地配置聚合物B·分配孔25-(b)即可。该原理原则在其它规则排列的情况下也是同样的。能够通过该分配板形成自由的海岛截面,除了分配板的设计之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通过计量板对聚合物流入量进行高精密控制,现有口模所采用的那种使用在流路部分设置的过滤器等的1阶段计量控制很难获得本发明的海岛纤维。因为,在分配板的阶段中,如前所述,聚合物压力损失需要是均匀的,1段计量无论如何压力(流入量)都会变化。除此之外,根据口模内的位置,形成压力(流入量)的变化进一步扩张的方向。
在图7(a)、图7(b)、图7(c)中,虽然例示出了分配孔的多边格子状配置,但是除此之外,也可以相对于岛成分用分配孔1孔,在圆周上进行配置。另外,通过和后述的聚合物组合的关系来确定该孔配置是合适的,但是如果考虑到聚合物的组合的多样性,则分配孔的配置优选为四边以上的多边格子状配置。另外,也存在如图7(c)所例示那样,不是采用扩大分配孔,而是使多个聚合物A·分配孔25-(a)配置在接近的位置,利用从分配孔排出时的膨化效应使聚合物A成分彼此熔接,从而形成具有异形度且岛成分直径被扩大了的岛成分的方法。在该方法中,由于可以使分配孔的直径全部相同,所以容易预测压力损失,在口模设计的简易化方面是优选的。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海岛纤维的截面形态,除了前述的分配孔的配置之外,优选使聚合物A和聚合物B的熔融粘度比(聚合物A/聚合物B)为0.1~20.0。基本上,虽然通过分配孔的配置控制岛成分的扩张范围,但是由于通过排出板22的缩小孔28进行合流在截面方向上缩小,所以此时的聚合物A和聚合物B的熔融粘度比,即熔融时的刚性比对截面的形成产生影响。因此,聚合物A/聚合物B=0.5~10.0是更优选的范围。另外,在本发明的海岛纤维的制造方法中,基本上,由于聚合物A和聚合物B的组成是不同的,所以熔点、耐热性是不同的。因此,在理想情况下,改变各聚合物的熔融温度从而进行纺丝是合适的,但是为了对每种聚合物单独控制熔融温度,就需要特殊的纺丝装置。因此,通常将纺丝温度设定为某一温度从而进行纺丝,如果考虑该纺丝条件(温度等)的设定简易性,熔融粘度比聚合物A/聚合物B=0.5~5.0是特别优选的范围。另外,对于以上的聚合物的熔融粘度,由于即使是同种聚合物,也可以通过调节分子量、共聚成分来比较自由地控制,所以在本发明中,将熔融粘度作为聚合物组合、纺丝条件设定的指标。
从分配板排出的由聚合物A和聚合物B构成的复合聚合物流流入到排出导入孔26。这里,优选在排出板22中设置排出导入孔26。排出导入孔26用于使从分配板21排出的复合聚合物流在一定距离之间相对于排出面垂直地流动。这是为了缓和聚合物A和聚合物B的流速差,同时降低复合聚合物流在截面方向上的流速分布。在抑制该流速分布这样的方面,优选通过分配孔25中的排出量、孔径和孔数来控制聚合物的流速本身。但是,如果将其并入到口模的设计中,则存在限制岛数等的情况。因此,虽然需要考虑聚合物分子量,但是从流速比的缓和基本完成这样的角度考虑,优选以在复合聚合物流被导入到缩小孔27之前以10-1~10秒(=排出导入孔长度/聚合物流速)作为目标来设计排出导入孔26。只要是在所涉及的范围,就可以充分缓和流速的分布,在提高截面的稳定性方面发挥作用。
然后,在导入到具有期望的直径的排出孔期间,通过缩小孔27使复合聚合物流沿着聚合物流在截面方向上缩小。这里,复合聚合物流的中层的流线大致是直线状,随着向外层靠近,变得大幅弯曲。为了获得本发明的海岛纤维,优选在使聚合物A和聚合物B合并时使无数聚合物流构成的复合聚合物流的截面形态在不破坏的情况下缩小。因此,优选将该缩小孔27的孔壁的角度设定在相对于排出面呈30°~90°的范围。
从维持该缩小孔27中的截面形态这样的角度考虑,优选在排出板正上方的分配板中设置如图6(d)所示那样的在底面穿设有分配孔的环状槽29,在复合聚合物流的最外层设置海成分的层。这是因为,从分配板排出的复合聚合物流通过缩小孔在截面方向上被大幅缩小。此时,除了在复合聚合物流的外层部料流大幅弯曲之外,还受到和孔壁之间的剪切。如果观察该孔壁-聚合物流外层的细节,在和孔壁接触的面上由剪切应力导致流速变慢,从而存在随着靠近内层流速增加这样的流速分布产生倾斜的情况。即,可以使由复合聚合物流的最外层中配置的海成分(聚合物B)形成的层来承受上述的和孔壁之间的剪切应力,从而能够使复合聚合物流,特别是岛成分的流动稳定化。因此,在本发明的海岛纤维中,岛成分(聚合物A)的纤维直径、纤维形状的均质性显著提高。为了在该复合聚合物流的最外层配置海成分(聚合物B),在利用如图6(d)所示那样的环状槽29的情况下,在环状槽的底面穿设的分配孔25优选考虑同分配板的分配槽数和排出量。作为目标,在圆周方向上每3°设置1孔即可,优选每1°设置1孔。对于使聚合物流入到该环状槽29的方法,在上游的分配板中,如果使海成分聚合物的分配槽24在截面方向上延长,在其两端穿设分配孔等,则能够合理地使聚合物流入到环状槽29。虽然在图6(d)中例示出了配置了1环环状槽29的分配板,但是该环状槽也可以是2环以上,也可以在该环状槽之间流入不同的聚合物。
像以上那样,经由排出导入孔26和缩小孔27,复合聚合物流维持如分配孔25的配置那样的截面形态,从排出孔28排出纺丝线。该排出孔28的目的在于对复合聚合物流的流量、即排出量进行再次计量以及对纺丝线上的牵伸(=牵引速度/排出线速度)进行控制。优选考虑聚合物的粘度和排出量来确定排出孔28的孔径和孔长度。在制造本发明的海岛纤维时,排出孔直径D为0.1~2.0mm,L/D(排出孔长度/排出孔直径)可以在0.1~5.0的范围进行选择。
本发明的海岛纤维可以使用以上那样的复合口模来制造,如果考虑生产率和设备的简易性,则优选以熔融纺丝实施,但是只要使用该复合口模,则即使是溶液纺丝那样的使用溶剂的纺丝方法,也能够制造本发明的海岛纤维。
在选择熔融纺丝的情况下,作为岛成分和海成分,可以举出,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其共聚物、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丙烯、聚烯烃、聚碳酸酯、聚丙烯酸酯、聚酰胺、聚乳酸、热塑性聚氨酯等能够熔融成型的聚合物。特别是聚酯、聚酰胺所代表的缩聚系聚合物熔点高,从而更优选。如果聚合物的熔点在165℃以上,则耐热性良好,从而优选。另外,聚合物中也可以含有氧化钛、二氧化硅、氧化钡等无机物、炭黑、染料、颜料等着色剂、阻燃剂、荧光增白剂、抗氧化剂、或紫外线吸收剂等各种添加剂。另外,在设想要进行脱海或脱岛处理的情况下,可以从以下聚合物中进行选择:聚酯及其共聚物、聚乳酸、聚酰胺、聚苯乙烯及其共聚物、聚乙烯、聚乙烯醇等能够熔融成型且与其它成分相比显示易溶解性的聚合物。作为易溶解成分,优选在水系溶剂或热水等中显示易溶解性的共聚聚酯、聚乳酸、聚乙烯醇等,从纺丝性和在低浓度的水系溶剂中简单地溶解这样的角度考虑,特别优选使用聚乙二醇、将磺基钠间苯二甲酸单独或组合共聚而成的聚酯、聚乳酸。另外,从脱海性和所形成的极细纤维的开纤性这样的角度考虑,特别优选使磺基钠间苯二甲酸单独或共聚而成的聚酯。
对于以上例示的难溶解成分和易溶解成分的组合,可以根据目标用途对难溶解成分进行选择,以难溶解成分的熔点为基准选择能够在相同纺丝温度进行纺丝的易溶解成分即可。这里,如果考虑前述熔融粘度比来对各成分的分子量等进行调节,则从提高海岛纤维的岛成分的纤维直径和截面形状等均质性这样的角度考虑是优选的。另外,在由本发明的海岛纤维形成混纤丝的情况下,从保持混纤丝的截面形状的稳定性和力学物性这样的角度考虑,难溶解成分和易溶解成分相对于脱海所使用的溶剂的溶解速度差越大越优选,可以以3000倍为止的范围作为目标,从前述聚合物中选择组合。作为适合于从本发明的海岛纤维采集混纤丝的聚合物的组合,从熔点的关系考虑,作为合适的例子,可以举出,共聚了1~10摩尔%5-磺基钠间苯二甲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海成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岛成分,聚乳酸作为海成分,尼龙6、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作为岛成分。
对本发明所使用的海岛纤维进行纺丝时的纺丝温度为使2种以上聚合物中主要的高熔点、高粘度聚合物显示流动性的温度。作为该显示流动性的温度,根据分子量而有所不同,但是可以以该聚合物的熔点为目标设定为熔点+60℃以下即可。如果在该值以下,则在纺丝头或纺丝组件内聚合物不会热分解等,能够抑制分子量降低,故而优选。
对本发明所使用的对海岛纤维进行纺丝时的排出量,作为能够稳定排出的范围,可以举出,每20孔排出孔为0.1g/分钟/孔~20.0g/分钟/孔。此时,优选考虑能够确保排出的稳定性的排出孔中的压力损失。这里所称的压力损失,优选以0.1MPa~40MPa为目标,根据与聚合物的熔融粘度、排出孔直径、排出孔长度的关系,在所涉及的范围确定排出量。
对本发明所使用的海岛纤维进行纺丝时的难溶解成分和易溶解成分的比率,可以在以排出量为基准以重量比计海/岛比率为5/95~95/5的范围进行选择。在该海/岛比率中,从混纤丝的生产率这样的角度考虑,可以说优选提高岛比率。但是,从海岛复合截面的长期稳定性这样的角度考虑,作为有效率地且在维持稳定性的同时制造本发明的极细纤维的范围,该海岛比率更优选为10/90~50/50,此外,如果考虑使脱海处理迅速完成这样的方面和提高极细纤维的开纤性等方面,则10/90~30/70是特别优选的范围。
以这种方式排出的海岛复合聚合物流冷却固化,施用油剂,通过以规定了圆周速度的辊进行牵引,形成海岛纤维。这里,该牵引速度可以通过排出量和目标纤维直径来确定,但是为了稳定地制造本发明所使用的海岛纤维,优选在100~7000m/分钟的范围。从形成高取向,提高力学特性这样的角度考虑,可以在将该海岛纤维暂时卷取之后再进行拉伸,也可不进行暂时卷取,而是继续进行拉伸。
作为该拉伸条件,例如,在包含一对以上辊的拉伸机中,如果是由通常显示能够熔融纺丝的热塑性的聚合物形成的纤维,则可以通过设定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熔点以下温度的第1辊和具有与结晶化温度相当的温度的第2辊的圆周速度比,沿纤维轴方向合理地拉伸,并且进行热定形后卷取,从而获得本发明的海岛纤维。另外,在不显示玻璃化转变的聚合物的情况下,对海岛纤维进行动态粘弹性测定(tanδ),只要选择所获得的tanδ的高温侧的峰值温度以上的温度作为预热温度即可。这里,从提高拉伸倍率使力学物性提高这样的角度考虑,以多段实施该拉伸工序也是优选的手段。
为了由以这种方式获得的本发明的海岛纤维获得混纤丝,可以在能够溶解易溶解成分的溶剂等中浸渍复合纤维将易溶解成分除去,从而获得由难溶解成分形成的极细纤维。在易溶出成分为5-磺基钠间苯二甲酸等共聚而成的共聚PET、聚乳酸(PLA)等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氢氧化钠水溶液等碱性水溶液。作为用碱性水溶液处理本发明的复合纤维的方法,例如,在形成复合纤维或包含复合纤维的纤维结构体之后,在碱性水溶液中浸渍即可。此时,如果将碱性水溶液加热至50℃以上,则能够加速水解的进行,故而优选。另外,如果利用流体染色机等进行处理,则可以一次进行大量处理,因此生产率也高,从工业的角度考虑是优选的。
像以上那样,虽然基于一般的熔融纺丝法对本发明的极细纤维的制造方法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通过熔喷法和纺粘法制造,此外,也可以通过湿式和干湿式等溶液纺丝法等制造。
实施例
下面列举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极细纤维进行具体说明。
对实施例和比较例进行下述的评价。
A.聚合物的熔融粘度
通过真空干燥机使片状聚合物的含水率在200ppm以下,使用东洋精机生产的キャピログラフ1B阶段性改变应变速率,测定熔融粘度。另外,测定温度与纺丝温度同样,在实施例或比较例中记载了1216s-1的熔融粘度。另外,使从将样品投入到加热炉中之后到测定开始之前的时间为5分钟,在氮气气氛下进行测定。
B.纤度
测定100m海岛纤维的重量,通过乘以100倍计算出纤度。将该操作重复10次,将其简单平均值的小数点以下四舍五入后的值作为纤度。
C.纤维的力学特性
使用オリエンテック公司生产的拉伸试验机テンシロンUCT-100型,在试样长度20cm、拉伸速度100%/分钟的条件下测定海岛纤维的应力-应变曲线。读取断裂时的载荷,用该载荷除以初始纤度从而计算出强度,读取断裂时的应变,除以试样长度,将所获得的值乘以100倍,从而计算出断裂伸长率。对于每一个值,都在每个水平上将该操作重复5次,求出所得的结果的简单平均值,强度为将小数第2位四舍五入后的值,伸长率为将小数点以下四舍五入后的值。
D.岛成分直径和岛成分直径偏差(CV%)
用环氧树脂对海岛纤维进行包埋,使用Reichert公司生产的FC·4E型クライオセクショニングシステム进行冻结,使用具备金刚石刀具的Reichert-Nissei ultracut N(超薄切片机)进行切削,然后通过(株)日立制作所生产的H-7100FA型透射型电子显微镜(TEM)以能够观察150根以上岛成分的倍率对其切削面进行拍摄。从该图像中抽出随机选定的150根岛成分,使用图像处理软件(WINROOF)对所有岛成分直径进行测定,求得平均值和标准偏差。根据下式由这些结果计算出纤维直径CV%。
岛成分直径偏差(CV%)=(标准偏差/平均值)×100
以上的值是对全部10个位置的各照片进行测定,取得10个位置的平均值,岛成分直径以nm单位测定至小数第1位,将小数点以下四舍五入,岛成分直径偏差是将小数第2位四舍五入至小数第1位而求得。
E.岛成分的异形度和异形度偏差(CV%)
通过与前述外接圆直径和外接圆直径偏差同样的方法,对岛成分的截面进行拍摄,在其图像中,将与切断面外接的正圆(图1中的2)的直径作为外接圆直径,此外,将内接的正圆(图1中的3)的直径作为内接圆直径,由异形度=外接圆直径÷内接圆直径,将小数第2位四舍五入至小数第1位而求得的值作为异形度而求出。对同一图像内随机抽出的150根岛成分进行该异形度的测定,根据下式由其平均值和标准偏差计算出异形度偏差(CV%)。
异形度偏差(CV%)=(异形度的标准偏差/异形度的平均值)×100(%)
对于该异形度偏差,对10个位置的各照片进行测定,取10个位置的平均值,将小数第2位四舍五入。
F.岛成分B的配置评价
在将岛成分B的中心作为岛成分的外接圆(图1中的2)的中心的情况下,所谓岛成分间距离,像图5中的19所示的那样,是定义为接近的2个岛成分B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的值。该评价通过与前述岛成分直径同样的方法,对海岛纤维的截面进行二维拍摄,对于随机抽出的100个位置,进行岛成分间距离的测定。另外,在同一图像内不存在200个岛成分B的情况下,添加其它图像的测定结果,对合计100个位置的岛成分间距离进行测定。所谓该岛成分间距离偏差,由岛成分间距离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以岛成分间距离偏差(岛成分间距离CV%)=(岛成分间距离的标准偏差/岛成分的平均值)×100(%)的方式,将小数第2位四舍五入。
G.脱海处理时的极细纤维(岛成分)的脱落评价
对于由在各纺丝条件下采集的海岛纤维形成的针织物,在用溶解海成分的溶剂填充的脱海浴(浴比100)中溶解除去99%以上的海成分。
为了确认有无极细纤维的脱落,进行下述评价。
采集100ml进行脱海处理后的溶剂,使该溶剂通过保留粒径0.5μm的玻璃纤维滤纸。由滤纸处理前后的干燥重量差对有无极细纤维的脱落以下述4阶段进行评价。
◎(无脱落):重量差小于3mg
○(脱落少):重量差在3mg以上且小于7mg
△(有脱落):重量差在7mg以上且小于10mg
×(脱落多):重量差在10mg以上
H.显色性评价
将所获得的纤维形成筒状针织物,通过能够除去海成分的溶剂将99%以上的海成分除去(浴比1:100),将由得到的混纤丝形成的筒状针织物在由住友化学(株)生产的分散染料スミカロンBlack S-BB10%owf·醋酸0.5cc/l·醋酸钠0.2g/l形成的浴比1:30的130℃的水溶液中染色60分钟,然后按照常规方法,在由·亚硫酸氢盐2g/l·氢氧化钠2g/l·非离子活性剂(サンデットG-900)2g/l形成的80℃的水溶液中进行20分钟还原洗涤,进行水洗,干燥。通过分光测色剂(ミノルタCM-3700D)在测定直径8mmφ、光源D65、视场10°的条件下,对所获得的染色后的筒状针织物(15%减量品)的L*值进行3次测定,根据以下基准对其平均值Lave*进行3阶段评价。
○(良):小于14
△(可):14以上且小于16
×(不可):16以上
I.吸水性评价
通过JIS L1096(1999年)“Byreck法”对所获得的纤维进行吸水性测定。对于通过该方法获得的吸水高度以下述4阶段进行评价。
◎(优):90mm以上
○(良):65mm以上且小于90mm
△(可):55mm以上且小于65mm
×(不可):小于55mm
实施例1
将作为岛成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1熔融粘度:160Pa·s)和作为海成分的共聚了8.0摩尔%5-磺基钠间苯二甲酸的PET(共聚PET1熔融粘度:95Pa·s)在290℃下分别熔融,然后进行计量,使它们流入到组装有图6所示的本发明的复合口模的纺丝组件,从排出孔排出复合聚合物流。另外,在排出板正上方的分配板中,作为每1个排出孔的岛成分用,每一孔排出孔穿设有合计790个分配孔,分配孔25-(a)(孔径:φ0.20mm)为720孔,25-(c)(孔径:φ0.65mm)为70孔,孔的排列图案为图7(a)的排列。在图6(d)中的29所示的海成分用的环状槽中使用在圆周方向每1°都穿设有分配孔的环状槽。
另外,排出导入孔长度为5mm,缩小孔的角度为60°,排出孔直径为0.5mm,排出孔长度/排出孔直径为1.5。使海/岛成分的复合比为20/80,将排出的复合聚合物流冷却固化后施用油剂,以纺丝速度1500m/分钟进行卷取,采集200dtex-15长丝(总排出量30g/分钟)的未拉伸纤维。将卷取后的未拉伸纤维在加热至90℃和130℃的辊之间以800m/分钟的拉伸速度拉伸4.0倍。
所获得的海岛纤维为50dtex-15长丝。另外,本发明的海岛纤维的截面构成为图2所示那样的直径大的岛成分和直径小且具有三角形截面的岛成分具有规则性地配置的截面构成。因此,在纤维截面中不存在局部应力集中,制丝性良好,虽然用10锭的拉伸机进行4.5小时取样,但是断丝锭为0锭,拉伸性优异。
对于海岛纤维的力学特性,强度为4.0cN/dtex,伸长率为30%。
另外,观察该海岛纤维的截面,结果,三角形截面的岛成分(岛成分A)的异形度为2.0,异形度偏差为3.0%,岛成分直径为520nm,岛成分直径偏差为5.3%。另一方面,直径大的岛成分(岛成分B)的异形度为1.0,异形度偏差为2.7%,岛成分直径为3000nm,岛成分直径偏差为4.2%。
如果获取岛成分A和岛成分B的异形度和岛成分直径的分布,则如图8和图9所示,可知,岛成分A和岛成分B在岛成分直径和异形度方面以非常窄的分布宽度存在。另外,对岛成分A和岛成分B的岛成分间距离偏差进行评价,结果平均为2.1%,岛成分的间隔没有偏差,岛成分A规则地配置在岛成分B的周围。
对于实施例1中采集的海岛纤维,利用加热至90℃的1重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使99%以上的海成分脱海。实施例1的海岛纤维,如前述那样岛成分被均等地配置,并且配置有岛成分直径和异形度不同的岛成分。因此,溶解后的残渣被高效率地从纤维之间排出,即使用低浓度的碱性水溶液,也能够有效率地进行脱海处理。因此,不必过度延长处理时间,能够抑制岛成分的劣化,从而在脱海时不存在极细纤维的脱落(脱落判定:◎)。另外,利用与岛成分B的配置评价同样的方法通过混纤丝的截面照片对纤维直径大的纤维(岛成分B)的纤维间距离偏差进行评价。结果,纤维间距离偏差的平均为5%,纤维间距离实质上不存在偏差,纤维直径小的纤维(岛成分A)均等地存在于纤维直径大的纤维(岛成分B)的周围,纤维的存在数不存在部分的偏置。
该混纤丝的纤度为40dtex,对于力学特性,强度为3.6cN/dtex,伸长率为40%,对该截面进行观察,结果,三角形截面的纤维(岛成分A)的异形度为2.0,异形度偏差为3%,纤维直径为510nm,纤维直径偏差为5%。另一方面,纤维直径大的纤维(岛成分B)的异形度为1.0,异形度偏差为3%,纤维直径为3000nm,纤维直径偏差为4%。
由该混纤丝形成的筒状针织物,虽然具有张力、挺括性,但是由于三角形截面的纳米纤维的边缘的效果,所以接触面积小,针织物表面非常平滑。另一方面,由于由岛成分A和岛成分B形成的极细纤维之间的异形度不同,所以极细纤维之间生成独特的空隙,由于因毛细管现象产生的效果,所以吸水性也优异(吸水性:◎)。另外,可知,在本申请的混纤丝中,由于将异形度不同的纤维进行混纤而在纤维间产生空隙,从而纳米纤维表面的光漫射受到抑制,因此能够抑制一般的纳米纤维布帛中发白的问题,具有优异的显色性(显色性评价:○)。
此外,将在液体石蜡(重量比80%)中添加了炭黑(重量比20%)的油污以斑点状(污垢直径:约6mm)滴下而形成污垢,使用实施例1中获得的针织物擦拭污垢,对擦拭性能进行评价。以按压压力20g/cm2,移动速度10mm/分钟擦拭该油污,结果,能够将初始污垢中80%以上的污垢除去(污垢除去率),此外,在擦拭后的玻璃板的表面拖动油污后,也基本上确认不到,能够确认具有良好的擦拭性能。另外,这里所称的除去率是指由污垢除去率=(1-擦拭后污垢面积/初始污垢)×100(%)计算出的值。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实施例2~4
除了将海/岛成分的复合比变更为30/70(实施例2)、50/50(实施例3)、70/30(实施例4)以外,全部按照实施例1实施。这些海岛纤维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与实施例1同样,制丝性和后加工性优异,在混纤丝的截面中岛成分A或岛成分B的存在数也不存在部分的偏置。对于吸水性和显色性,与实施例1同样地优异。对于实施例4,与实施例1相比,虽然确认到微少的极细纤维的脱落,但为问题的程度(脱落判定:○)。另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评价而得的污垢除去率,均在80%以上,能够确认本发明的混纤丝具有良好的擦拭性能。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5
使用实施例1中使用的分配板,以12.5g/分钟的总排出量使海/岛复合比为80/20进行纺丝,将所获得的未拉伸纤维以3.5倍的拉伸倍率进行拉伸,除此之外,全部按照实施例1实施。另外,在实施例5中,虽然降低了总排出量,但是具有与实施例1同等的制丝性。这被认为是岛成分被均等且规则地配置的效果。
在实施例5所获得的海岛纤维的截面中,虽然具有180nm的极其缩小的直径,但是岛成分具有三角形的截面(异形度2.0),异形度偏差也为3.0%,异形度的偏差小。由于与实施例1相比,岛成分A的直径大幅缩小,所以认为在脱海时受到影响的纳米纤维微量脱落,但是为没有问题的水平。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表2
实施例6
使用实施例1所使用的分配板,以35.0g/分钟的总排出量使海/岛复合比为20/80进行纺丝,将获得的未拉伸纤维以3.0倍的拉伸倍率进行拉伸,除此之外,全部按照实施例1实施。
结果,观察脱海后的混纤丝的截面时,确认具有三角形截面(异形度2.0)的岛成分A均等地存在于具有圆形截面(异形度1.0)的岛成分B的周围。由实施例6的海岛纤维获得的混纤丝具有非常优异的显色性,与实施例1相比,发白进一步降低,能够获得非常深色的布帛。结果如表2所示。
实施例7
作为岛成分使用与实施例1所使用的PET1相比为低粘度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2熔融粘度:90Pa·s),作为海成分使用共聚了5.0摩尔%5-磺基钠间苯二甲酸的PET(共聚PET2熔融粘度:140Pa·s),使拉伸倍率为3.0倍,除此之外,全部按照实施例1实施。
实施例7所获得的海岛纤维中,岛成分直径570nm、三角形截面(异形度2.1)的岛成分A规则地配置在岛成分直径3300nm、六边形截面(异形度:1.3)的岛成分B的周围。由实施例7的海岛纤维获得的混纤丝,与实施例1相比,张力、挺括性强,显色性优异。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实施例8
所使用的聚合物为实施例7中使用的共聚PET2和PET2,使分配板的孔配置如图7(b)所示,除此之外,全部按照实施例7实施。
实施例8所获得的海岛纤维中,岛成分直径530nm、四边形截面(异形度1.4)的岛成分A规则地配置在岛成分直径3300nm、六边形截面(异形度:1.2)的岛成分B的周围。结果如表3所示。
实施例9
所使用的聚合物为实施例7所使用的共聚PET2和PET2,使分配板的孔配置如图7(c)所示,除此之外,全部按照实施例7实施。在实施例9的分配板中没有穿设扩大了的分配孔17(c),在横向方向排列4孔分配孔17(a)作为岛成分B用。
实施例9所获得的海岛纤维中,岛成分直径530nm、四边形截面(异形度1.4)的岛成分A规则地配置在岛成分直径1900nm、扁平截面(异形度:3.8)的岛成分B的周围。由实施例9获得的混纤丝,四边形截面的纳米纤维存在于微米级的扁平丝的周围,由于边缘效果,针织物表面的摩擦系数低,除了干爽的手感之外,由于实质上的芯丝为扁平丝,所以非常柔软,具有使用了现有的微纤维、纳米纤维的编织物所不能获得的感觉非常好的优异手感。结果如表3所示。
实施例10
利用实施例9所采用的分配板的设计思想,不穿设扩大分配孔,使每1孔排出孔的岛成分用分配孔(孔径:φ0.2mm)为1000孔,使500孔岛成分孔接近于群组中心部地穿设,在它们周围规则地配置剩余的500孔,利用这种孔配置的分配板,按照实施例7的条件实施。
在实施例10所获得的海岛纤维中,形成四边形截面(异形度1.4)、岛成分直径为495nm的岛成分A规则地配置在岛成分直径4470nm、圆形截面(异形度1.1)的岛成分B的周围的芯鞘结构截面。观察脱海后的岛成分B,具有被认为是排出时的经历的无数凹凸部分。在该混纤丝中,借助于海岛纤维阶段的规则的配置,具有无数的岛成分A被固定在岛成分B的表面的结构。通过岛成分B中存在微细的凹部、以及配置在鞘部分的岛成分A之间的空隙而形成虚拟的多孔结构的协同效果,显色性评价非常优异,除了深色的布帛之外,还具有因毛细管现象产生的优异的吸水性。结果如表3所示。
比较例1
使用日本特开2001-192924号公报所记载的现有公知的管型海岛复合口模(每1孔排出孔的岛数:500),纺丝条件等按照实施例1实施。对于纺丝,也没有断丝等,虽然没有问题,但是在拉伸工序中,在4.5小时的取样中在2锭中发现由截面的不均匀性导致的断丝。另外,观察制丝后的海岛纤维的截面,由于岛比率升高(岛比率:80%),导致发生岛成分彼此熔接。观察纤维的复合截面,存在歪曲了的圆形截面的岛成分A(异形度:1.1异形度偏差:13.0%)、和通过该岛成分A熔接而形成的岛成分B(异形度:3.4异形度偏差:17.0%)。
仅对本海岛纤维进行脱海处理,结果由于发生极细纤维的脱落、针织物的破裂等,所以放弃,利用岛成分所使用的PET1,利用φ0.3(L/D=1.5)-12孔的常规口模,以1500m/分钟的纺丝速度进行纺丝,将所得的未拉伸纤维在实施例1的条件下以2.5倍的拉伸倍率进行拉伸,获得40dtex-12长丝的由PET1形成的单独丝,作为芯丝。为了进行后混纤,将海岛纤维和单独丝合并供给装备有卷取机的辊,以200m/分钟的低速进行退卷,单丝卷绕在供给辊、卷取机的导辊上的情况多(后混纤丝物性:纤度90dtex,强度2.2cN/dtex,伸长率24%)。
将该后混纤丝形成筒状针织物,进行脱海,结果极细纤维和芯丝的一致性差,与单独海岛纤维的情况相比,虽然有改善,但是多数可见海岛纤维的岛成分直径偏差所导致的脱落(脱落判定:×)。另外,由于极细纤维和芯丝中部分产生偏置,所以在布帛的局部色调存在浓淡,显色性差(显色性评价:×)。另外,在实施例1中实施的擦拭性能评价中,污垢除去率比本发明的混纤丝差,此外,确认到被推定为通过与污垢和玻璃板的擦蹭而断裂了的极细纤维的脱落。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表4
比较例2
使用日本特开平8-158144号公报所记载的各成分的每个喷嘴都设置有滞留部和背压施加部的海岛口模(1块岛成分用板:岛数300,1块海成分用板),使海/岛成分的复合比为50/50,除此之外,全部按照实施例1实施。
在比较例2所获得的丝的复合截面中,岛成分的尺寸非常无规,此外,由于它们熔接,从而形成大的岛成分。
比较例2所获得的海岛纤维的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但是如果对异形度和岛成分直径的分布进行评价,则存在多个峰值,并且它们的分布是连续的,具有非常宽的分布宽度。另外,所获得的岛成分勉强存在1000nm以下的岛成分。另外,像这样由于海岛截面中的岛成分的均质性低,在纺丝中1次单丝流动(断开)、拉伸工序中,有4锭断丝锭,制丝性差。
将比较例2中获得的海岛纤维形成筒状针织物,进行脱海,结果由于岛成分直径偏差大,脱海条件不确定,劣化而脱落的岛成分数量多(脱落判定:×)。另外,由于混合存在部分断裂了的纤维,在布帛表面感觉到钩挂感,对于显色性,由于纤维直径大且无规,所以显色性评价为○(良),但是在布帛表面有很多条纹。另外,对于比较例2中获得的纤维,在实施例1中实施的擦拭性能评价中,确认到被推定为通过与污垢和玻璃板的擦蹭而断裂了的极细纤维的脱落多。结果如表4所示。
实施例11
使纺丝速度为3000m/分钟,拉伸倍率为3.0倍,除此之外,全部按照实施例1实施。
由实施例11可知,本发明的海岛纤维由于其纤维截面中的岛成分规则地排列,所以制丝性高,即使总牵伸(纺丝+拉伸)与实施例1相比提高至1.5倍的情况下,也能够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制丝而没有断丝。如果考虑到在与实施例1同样的总牵伸的比较例1和比较例2中确认了断丝,可知,该高制丝性是本发明的优异的效果之一。另外,结果如表5所示,通过实施例11可知,作为复合纺丝,即使在比较苛刻的制丝条件下,也具有与实施例1同等的力学特性。另外,在实施例11中,即使在形成本发明的混纤丝的聚合物为N6的情况下,在混纤丝的截面的构成、均质性和后加工性方面,也具有与实施例1同等的性能。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表5
实施例12
与实施例1相比,使用使每1孔排出孔的岛成分A用分配孔为100孔(孔径:φ0.2mm),使岛成分B用分配孔为10孔(孔径:φ0.65mm),使用每个口模的群组数变更为100的分配板、和穿设有100φ0.3(L/D=1.5)的排出孔的排出板,除此之外,全部按照实施例1实施。
在实施例12中也具有与实施例1同等的制丝性,在纺丝工序和拉伸工序中,能够进行制丝而不存在单丝断开等问题。通常,如果在使排出量一定的情况下增加长丝数,则海岛纤维的单丝纤度降低,所以存在制丝性恶化的倾向。但是,通过实施例12可知,由于岛成分A和岛成分B被规则地配置的效果,即使形成与实施例1相比为1/6以下的细纤度,也确保了稳定的制丝性。另外,在实施例12中,即使在形成本发明的混纤丝的聚合物为PBT的情况下,混纤丝的截面的构成、均质性和后加工性也具有与实施例1同等的性能。结果如表5所示。
实施例13
使岛成分为尼龙6(N6熔融粘度:190Pa·s),海成分为聚乳酸(PLA熔融粘度:95Pa·s),使纺丝温度为260℃,拉伸倍率为2.5倍,除此之外,全部按照实施例1实施。
实施例13中所采集的海岛纤维,通过由被规则地配置的N6(岛成分)承受应力,即使海成分为PLA,也显示良好的制丝性。此外,即使在海成分为PLA的情况下,截面的构成、均质性和后加工性也具有与实施例1同等的性能。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实施例14
使岛成分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熔融粘度:120Pa·s),海成分为实施例13中使用的PLA(熔融粘度:110Pa·s),以255℃的纺丝温度、1300m/分钟的纺丝速度进行纺丝。另外,使拉伸倍率为3.2倍,其它条件全部按照实施例1实施。
在实施例14中,能够无问题地进行纺丝和拉伸,此外,即使在岛成分为PBT的情况下,在截面的构成、均质性和后加工性方面,也具有与实施例1同等的性能。结果如表6所示。
实施例15
使岛成分为聚苯硫醚(PPS熔融粘度:180Pa·s),海成分为将实施例1中所使用的PET在220℃固相聚合而获得的高分子量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3熔融粘度:240Pa·s),以310℃的纺丝温度进行纺丝。另外,将未拉伸纤维在90℃、130℃和230℃的加热辊间以3.0倍的总拉伸倍率进行2段拉伸,除此之外,全部按照实施例1实施。
在实施例15中,能够无问题地进行纺丝和拉伸,此外,即使在岛成分为PPS的情况下,在截面的构成、均质性和后加工性方面,也具有与实施例1同等的性能。实施例15的海岛纤维可以直接作为具有高耐药品性的过滤器利用,但为了确认对于高性能(高灰尘捕捉性能)过滤器的可能性,在5重量%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将99%以上的海成分脱海处理。该混纤丝中由于岛成分为PPS,所以耐碱性高,具有纤维直径大的PPS纤维成为支持体,其周围存在PPS纳米纤维的适合用于高性能过滤器的结构。结果如表6所示。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所涉及的海岛纤维由于优异的品质稳定性和后加工性所以能够用于制造高功能布帛。
附图标记说明
1:岛成分
2:外接圆
3:内接圆
4:岛成分A
5:岛成分B
6:海成分
7:岛成分A的异形度分布
8:岛成分A的异形度峰值
9:岛成分A的异形度分布宽度
10:岛成分B的异形度分布
11:岛成分B的异形度峰值
12:岛成分B的异形度分布宽度
13:岛成分A的岛成分直径分布
14:岛成分A的岛成分直径峰值
15:岛成分A的岛成分直径分布宽度
16:岛成分B的岛成分直径分布
17:岛成分B的岛成分直径峰值
18:岛成分B的岛成分直径分布宽度
19:岛成分间距离
20:计量板
21:分配板
22:排出板
23:计量孔
23-(a):聚合物A·计量孔
23-(b):聚合物B·计量孔
24:分配槽
24-(a):聚合物A·分配槽
24-(b):聚合物B·分配槽
25:分配孔
25-(a):聚合物A·分配孔
25-(b):聚合物B·分配孔
25-(c):聚合物A·扩大分配孔
26:排出导入孔
27:缩小孔
28:排出孔
29:环状槽。

Claims (7)

1.一种海岛纤维,其特征在于,是在同一纤维截面内存在显示0.2以上异形度差的2种以上具有不同截面形状的岛成分的海岛纤维,至少1种岛成分的异形度为1.2~5.0,异形度偏差为1.0~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岛纤维,所述至少1种岛成分的岛成分直径为10~1000nm,岛成分直径偏差为1.0~20.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海岛纤维,所述至少1种岛成分的异形度为1.2~5.0,异形度偏差为1.0~10.0%,岛成分直径为10~1000nm,岛成分直径偏差为1.0~20.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海岛纤维,在所述2种以上具有不同截面形状的岛成分中,岛成分直径差为300~3000nm。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海岛纤维,一岛成分(A)被配置在其他岛成分(B)的周围,所述岛成分(A)的异形度为1.2~5.0,异形度偏差为1.0~10.0%,岛成分直径为10~1000nm,所述岛成分(B)的岛成分直径为1000~4000nm。
6.一种混纤丝,其是从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海岛纤维中除去海成分而获得的。
7.一种纤维制品,其至少含有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海岛纤维或者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纤丝。
CN201380010802.4A 2012-02-27 2013-02-20 海岛纤维、混纤丝及纤维制品 Active CN1041366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40046 2012-02-27
JP2012-040046 2012-02-27
JP2012-068939 2012-03-26
JP2012068939 2012-03-26
PCT/JP2013/054228 WO2013129213A1 (ja) 2012-02-27 2013-02-20 海島繊維、混繊糸および繊維製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36669A true CN104136669A (zh) 2014-11-05
CN104136669B CN104136669B (zh) 2016-03-23

Family

ID=49082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10802.4A Active CN104136669B (zh) 2012-02-27 2013-02-20 海岛纤维、混纤丝及纤维制品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663876B2 (zh)
EP (1) EP2821533B1 (zh)
JP (1) JP6090159B2 (zh)
KR (1) KR101953662B1 (zh)
CN (1) CN104136669B (zh)
TW (1) TWI595128B (zh)
WO (1) WO2013129213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1974A (zh) * 2015-03-13 2015-05-27 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细旦氨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09412A (zh) * 2015-10-23 2017-05-03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针织面料
CN107521820A (zh) * 2017-09-20 2017-12-29 旭彩印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化妆品存放盒内的隔膜
CN109208129A (zh) * 2017-06-30 2019-01-15 江苏天地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海岛复合丝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28017B2 (ja) * 2012-03-12 2016-06-01 東レ株式会社 混繊糸
DE102014002232B4 (de) * 2014-02-21 2019-10-02 Carl Freudenberg Kg Mikrofaser-Verbundvliesstoff
JP2016180189A (ja) * 2015-03-24 2016-10-13 東レ株式会社 混繊糸、スエード調織編物およびスエード調織編物の製造方法
CN108025266A (zh) 2015-07-30 2018-05-11 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 用于高容量离子交换生物分离的接枝海岛型非织造物
CN105479872A (zh) * 2015-12-15 2016-04-13 常熟市一心无纺制品有限公司 复合海岛纤维合成针刺布
KR101690569B1 (ko) * 2016-06-02 2016-12-29 (주)웰크론 밀착성 및 닦음성능이 우수한 미용 마스크팩 용 부직포의 제조방법
DE102016010163A1 (de) * 2016-08-25 2018-03-01 Carl Freudenberg Kg Technisches Verpackungsmaterial
US20190233982A1 (en) * 2018-01-31 2019-08-01 Parkdale Incorporated Multi-length, multi-denier, multi-cross section fiber blend yarn
JP7263778B2 (ja) * 2019-01-08 2023-04-25 東レ株式会社 潜在捲縮糸
CN112663155B (zh) * 2020-12-21 2022-04-15 江苏华峰超纤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热成型无纺布用海岛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WO2023027258A1 (ko) * 2021-08-26 2023-03-02 주식회사 아코플레닝 물성이 향상된 가죽 방적사용 가죽섬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533A (ja) * 1993-06-11 1995-01-06 Toray Ind Inc ポリエステル3成分複合繊維
US20020031967A1 (en) * 2000-09-08 2002-03-14 Japan Vilene Co., Ltd. Fine-fibers-dispersed nonwoven fabric,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nd sheet material containing same
WO2011093331A1 (ja) * 2010-01-29 2011-08-04 東レ株式会社 海島複合繊維、極細繊維ならびに複合口金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18273B1 (zh) * 1968-02-24 1973-06-05
US4496619A (en) * 1981-04-01 1985-01-29 Toray Industries, Inc. Fabric composed of bundles of superfine filaments
JPS6052202B2 (ja) * 1982-09-20 1985-11-18 東レ株式会社 多成分系繊維用紡糸装置
JP2703971B2 (ja) * 1989-01-27 1998-01-26 チッソ株式会社 極細複合繊維およびその織布または不織布
JPH05331711A (ja) 1992-05-26 1993-12-14 Toyobo Co Ltd 異デニール複合繊維
JPH06240516A (ja) * 1993-02-18 1994-08-30 Toyobo Co Ltd 吸水性複合繊維
JP3476259B2 (ja) 1994-12-13 2003-12-10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海島繊維の紡糸口金装置
JP4220640B2 (ja) 2000-01-07 2009-02-04 帝人ファイバー株式会社 海島型複合繊維の紡糸口金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紡糸方法
JP4744747B2 (ja) * 2000-09-08 2011-08-10 日本バイリーン株式会社 極細繊維分散不織布、その製法、その製造装置、及びそれを含むシート材料
KR100426592B1 (ko) * 2001-06-15 2004-04-08 주식회사 코오롱 스티리키 효과가 우수한 해도형 복합섬유
KR100519164B1 (ko) * 2003-09-16 2005-10-05 주식회사 효성 심색성 폴리에스터 해도형 복합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US20050227068A1 (en) 2004-03-30 2005-10-13 Innovation Technology, Inc. Taggant fibers
JP2007262610A (ja) 2006-03-28 2007-10-11 Teijin Fibers Ltd 混繊糸
JP5630254B2 (ja) * 2010-12-15 2014-11-26 東レ株式会社 複合繊維
EP2746436B1 (en) * 2011-08-11 2019-01-02 Toray Industries, Inc. Islands-in-sea fib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533A (ja) * 1993-06-11 1995-01-06 Toray Ind Inc ポリエステル3成分複合繊維
US20020031967A1 (en) * 2000-09-08 2002-03-14 Japan Vilene Co., Ltd. Fine-fibers-dispersed nonwoven fabric,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nd sheet material containing same
WO2011093331A1 (ja) * 2010-01-29 2011-08-04 東レ株式会社 海島複合繊維、極細繊維ならびに複合口金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1974A (zh) * 2015-03-13 2015-05-27 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细旦氨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09412A (zh) * 2015-10-23 2017-05-03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针织面料
CN109208129A (zh) * 2017-06-30 2019-01-15 江苏天地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海岛复合丝
CN107521820A (zh) * 2017-09-20 2017-12-29 旭彩印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化妆品存放盒内的隔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1608A (zh) 2013-10-16
KR101953662B1 (ko) 2019-03-04
US9663876B2 (en) 2017-05-30
KR20140128960A (ko) 2014-11-06
TWI595128B (zh) 2017-08-11
JPWO2013129213A1 (ja) 2015-07-30
EP2821533B1 (en) 2020-03-25
WO2013129213A1 (ja) 2013-09-06
EP2821533A1 (en) 2015-01-07
US20150299906A1 (en) 2015-10-22
EP2821533A4 (en) 2015-10-28
CN104136669B (zh) 2016-03-23
JP6090159B2 (ja) 2017-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36669B (zh) 海岛纤维、混纤丝及纤维制品
CN103732811B (zh) 海岛纤维
CN1938461B (zh) 海岛型复合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KR102575874B1 (ko) 심초 복합 섬유, 슬릿 섬유, 및 이들 섬유의 제조 방법
CN102713034B (zh) 海岛复合纤维、超细纤维以及复合喷丝头
US20200087820A1 (en) Eccentric core-sheath composite fiber and combined filament yarn
TWI541399B (zh) 複合纖維
US10604866B2 (en) Sea-island composite fiber, composite ultra-fine fiber, and fiber product
TWI722215B (zh) 吸濕性優異之海島型複合纖維、假撚紗及纖維構造體
JP7063037B2 (ja) 嵩高軽量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
JP5928017B2 (ja) 混繊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