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40697B - 防振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40697B
CN103140697B CN201180046376.0A CN201180046376A CN103140697B CN 103140697 B CN103140697 B CN 103140697B CN 201180046376 A CN201180046376 A CN 201180046376A CN 103140697 B CN103140697 B CN 1031406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hamber
peripheral members
vibration
partition wall
control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637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40697A (zh
Inventor
小岛宏
泽口昌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ologi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21576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80104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21576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80104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23552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8964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1406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06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406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06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3/0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 F16F13/04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 F16F13/06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08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3/0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 F16F13/04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 F16F13/06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08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1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wall being at least in part formed by a flexible membrane or the like
    • F16F13/108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wall being at least in part formed by a flexible membrane or the like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plastics springs, e.g. attachment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3/0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 F16F13/04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 F16F13/06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08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18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equilibration chamber, e.g. the equilibration chamber, surrounding the plastics spring or being annul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ined Devices Of Dampers And Springs (AREA)

Abstract

分隔壁与橡胶弹性体形成为一体,分隔壁分隔第二主液室。上外周构件和下外周构件通过布置在第二主液室中的分隔壁定位构件在轴向上定位。分隔壁在轴向(S)压缩状态下保持到保持构件的内周。

Description

防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传递从振动产生构件产生的振动的充液式防振装置,并且特别地涉及一种优选地适用于例如车辆发动机支承等的防振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防振装置安装在诸如乘用车等车辆中作为发动机和车身之间的发动机支承,其中发动机是振动产生部,车身是振动接收部。在这样的防振装置中,当内筒和外筒之间由于发动机产生的振动而发生轴向相对运动时,连接内筒和外筒的弹性体经历弹性变形,并且振动由于第一主液室和副液室之间的液体移动而衰减。在日本特开第2002-310219号公报公开的防振装置中,除了上述结构以外,在与轴向正交的方向(轴线正交方向)上布置两个主液室(第二主液室),并且将第二主液室放置成与副液室连通。轴线正交方向上的振动被多个液室之间的液体的运动衰减。
然而,在能够进行这样的轴线正交方向振动衰减的防振装置结构中,分隔壁形成为多个第二主液室之间的分隔。由于轴向的压缩力和牵引力的作用,应力容易集中在分隔壁中,因此需要增强耐久性。
在日本特开第2007-278399号公报公开的防振装置中,弹性体和分隔壁被构造为两个独立构件。分隔壁的耐久性由于该两构件式组合而被增强。然而,在两构件式组合中,各个构件均需要单独地制造,增加了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考虑到上述情形,本发明的目的是增强下述防振装置中的分隔壁的耐久性:该防振装置使轴向上的以及与轴向正交的轴线正交方向上的振动衰减。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防振装置包括:内侧安装构件,其联接到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一方;外周构件,其联接到所述振动产生部和所述振动接收部中的另一方,所述外周构件以当沿着主振动输入方向看时包围所述内侧安装构件的外周的方式布置,并且包括在所述主振动输入方向上被分割成的上段和下段;弹性体,其布置在所述内侧安装构件和所述外周构件之间,并且将所述内侧安装构件和所述外周构件弹性地连接在一起;第一主液室,其被构造在所述外周构件的内侧、所述下段所在侧以及所述内侧安装构件的所述主振动输入方向上的外侧,所述第一主液室包括内壁并填充有液体,所述内壁的至少一部分由所述弹性体构成;副液室,其填充有液体并且包括隔壁,所述隔壁的一部分由隔膜形成,使得所述副液室的内容积能够响应于液体压力变化而胀缩;第一限制通路,其使所述第一主液室和所述副液室彼此连通并且能够使液体流过;液室,当沿着所述主振动输入方向看时所述液室布置在所述内侧安装构件和所述外周构件之间,所述液室和所述第一主液室之间由所述弹性体分隔,并且所述液室填充有液体;分隔壁,其与所述弹性体形成为一体,并且将所述液室分隔成绕所述内侧安装构件的外周方向布置的多个第二主液室;定位构件,其布置在所述外周构件的所述上段和所述下段之间,并且执行所述上段和所述下段之间的在所述主振动输入方向上的定位,使得所述分隔壁在所述主振动输入方向上处于压缩状态;筒状的保持构件,其将由所述定位构件定位的所述上段和所述下段保持在该保持构件的筒内;以及第二限制通路,其能够使液体在所述多个第二主液室之间流动,或在各所述第二主液室和所述副液室之间流动。
在第一方面的防振装置中,当振动从振动产生部侧输入到内侧安装构件和外周构件中的任一方时,布置在内侧安装构件和外周构件之间的弹性体由于输入的振动而经历弹性变形。振动被基于例如弹性体的内部摩擦等的吸振作用吸收,减小了传递到振动接收部侧的振动。注意,无论输入振动是主振动方向的振动还是大致与主振动正交的方向上的振动,一部分振动总是由弹性体的吸振作用吸收。
而且,当振动沿主振动方向输入时,第一主液室由于弹性体的弹性变形而胀缩,并且液体流过第一主液室和副液室之间的第一限制通路。由于例如第一限制通路内部的液柱共振等发挥了防振功能。
然而,当振动沿大致与主振动方向正交的方向输入时,构造在内侧安装构件和外周构件之间的第二主液室由于内侧安装构件和外周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而胀缩。当第二主液室和副液室彼此连通时,液体在所述液室之间流动。而且,当由分隔壁分隔的多个第二主液室彼此连通时,液体在所述液室之间流过。由于例如该液体流通而产生的液柱共振等而发挥了防振功能。
在本方面中,分隔壁与弹性体形成为一体。外周构件在主振动输入方向上被分段成上段和下段。定位构件被布置在上段和下段之间,并且上段和下段之间的主振动输入方向定位通过定位构件执行使得分隔壁在主振动输入方向上处于压缩状态。保持构件将由此定位的上段和下段保持在筒内部。
根据上述构造,由于外周构件在主振动方向上分段,所以当分隔壁被保持构件保持时通过靠拢上段和下段之间的距离可以使分隔壁经历压缩变形。对分隔壁施加预压缩,从而抑制了分隔壁在振动输入期间的扭曲,并且使得分隔壁的耐久性被增强。而且,由于定位构件布置于上段和下段之间,分段的上段和下段的主振动输入方向定位很容易被执行。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防振装置中,所述定位构件绕所述保持构件的周向被分割成多个分部。
由此,通过将定位构件围绕周向分割成多个分部,可以容易地执行组装。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防振装置中,所述定位构件的所述主振动输入方向上的两端面分别与所述上段和所述下段接触,防止所述上段和所述下段在彼此接近的方向上移动。
由此,通过使定位构件接触上段的端面和下段的端面,可以利用简单的构造执行定位。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防振装置中,所述上段和所述下段中的至少一方被布置到所述定位构件的内周侧。
由此,通过将上段或下段或上段和下段两者布置到定位构件的内周侧,能够实现上段和下段中的至少一方到定位构件的简单组装。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防振装置中,所述第二限制通路被构造在所述定位构件和所述保持构件之间。
当第二主液室的外周壁由定位构件构造时,定位构件能够被用于将第一主液室简单地构造在定位构件和保持构件之间。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防振装置中,所述上段和所述下段中的至少一方包括朝向所述上段和所述下段中的另一方延伸的伸出部,并且所述定位构件通过所述伸出部接触所述上段和所述下段中的另一方而执行所述上段和所述下段之间的定位。
由此,通过将伸出部形成到上段或下段,或上段和下段两者,能够在不采用单独构件的情况下执行上段和下段之间的定位。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防振装置中,所述第二限制通路被构造在所述保持构件和所述下段之间。
因此,第二限制通路能够被构造在保持构件和下段之间。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的防振装置中,当沿着所述主振动输入方向看时,缝隙在所述上段和所述下段之间的位置处并且从所述分隔壁的所述外周构件所在侧的外面朝向所述内侧安装构件形成于所述分隔壁;以及所述外周构件的所述上段和所述外周构件的所述下段之间的定位由所述定位构件以使得所述分隔壁中的所述缝隙的界面彼此压靠的方式执行。
缝隙在分隔壁中的形成将分隔壁分割成位于缝隙两侧的上段侧和下段侧。分割出的上段和下段因此能够在振动输入期间单独地振动,由此能够抑制振动输入期间的扭曲,并且能够提高分隔壁的耐久性。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的防振装置中,所述防振装置还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一主液室和所述副液室之间并将所述第一主液室和所述副液室彼此分隔的分隔构件;以及所述第一限制通路被构造于所述分隔构件。
通过利用分隔构件分隔第一主液室和副液室能够将第一限制通路构造在分隔构件中。因此,对于例如第一限制通路的路长和横截面的设计能够获得较高的自由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的防振装置包括:内侧安装构件,其联接到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一方;外周构件,其联接到所述振动产生部和所述振动接收部中的另一方,所述外周构件以当沿着主振动输入方向看时包围所述内侧安装构件的外周的方式布置;弹性体,其布置在所述内侧安装构件和所述外周构件之间,并且将所述内侧安装构件和所述外周构件弹性地连接在一起,在所述内侧安装构件和所述外周构件之间构造液室,并且所述弹性体包括定位在所述主振动输入方向上的第一侧的上弹性体和定位在所述主振动输入方向上的另一侧的弹性本体部,其中所述液室夹在所述上弹性体和所述弹性本体部之间;分隔壁,其被布置成在所述主振动输入方向上处于压缩状态时,将所述上弹性体和所述弹性本体部连接在一起,并且所述分隔壁将所述液室分隔成绕所述内侧安装构件的外周方向布置的多个第二主液室;第一主液室,其被构造在所述外周构件的内侧和所述内侧安装构件的所述主振动输入方向上的外侧,所述第一主液室包括内壁并填充有液体,所述内壁的至少一部分由所述弹性本体部构成;副液室,其填充有液体并且包括隔壁,所述隔壁的一部分由隔膜形成,使得所述副液室的内容积能够响应于液体压力变化而胀缩;第一限制通路,其使所述第一主液室和所述副液室彼此连通并且能够使液体流过;以及第二限制通路,其能够使液体在所述多个第二主液室之间流动,或在各所述第二主液室和所述副液室之间流动。
在根据第十方面的防振装置中,当振动从振动产生部侧输入到内侧安装构件或外周构件时,布置在内侧安装构件和外周构件之间的弹性体由于输入的振动而经历弹性变形。振动被基于例如弹性体中的内部摩擦的吸振作用吸收,减少了传递到振动接受部侧的振动。注意,无论输入的振动是主振动方向振动还是在大致与主振动正交的方向上的振动,一部分振动总是被弹性体的吸振作用吸收。
而且,当沿主振动方向输入振动时,第一主液室由于弹性体的弹性变形而胀缩,并且液体经由第一限制通路在第一主液室和副液室之间流过。由于例如第一限制通路内部的液柱共振而发挥了防振功能。
然而,当沿大致与主振动方向正交的方向输入振动时,构造在内侧安装构件和外周构件之间的第二主液室由于内侧安装构件和外周构件的相对运动而胀缩。当第二主液室与副液室彼此连通时,液体在所述液室之间流动。而且,当分隔壁分隔的多个第二主液室彼此连通时,液体在所述液室之间流动。由于例如归因于上述液流而产生的液柱共振发挥了防振功能。
在根据第十方面的防振装置中,分隔壁被布置成在主振动输入方向上处于压缩状态的情况下与上弹性体和弹性本体部连接在一起。由此,由于即通过施加预压缩将分隔壁布置成在主振动方向上处于压缩状态,所以能够抑制振动输入期间分隔壁的扭曲,从而能够增强分隔壁的耐久性。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的防振装置中,所述上弹性体通过固定到所述上弹性体的外周的上连接件连接到所述外周构件,并且所述弹性本体部通过固定到所述弹性本体部的外周的下连接件连接到所述外周构件。
由此,由于将连接件(上连接件,下连接件)固定到上弹性体和弹性本体部的外周并且经由所述连接件连接外周构件,所以能够容易地执行组装和定位。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的防振装置中,所述分隔壁的径向外侧的所述主振动输入方向上的压缩比比所述分隔壁的径向内侧的所述主振动输入方向上的压缩比大。
分隔壁的径向内侧位于与弹性本体部的在最接近内侧安装构件侧的中央部对应的位置。因此,当分隔壁的径向中央侧的压缩比变大时,对弹性本体部的弹簧常数的影响趋于增大。如上所述,分隔壁径向外侧的主振动输入方向压缩比被设定为比分隔壁径向内侧的主振动输入方向压缩比大,由此能够在仍然抑制对弹性本体部的影响的状态下施加预压缩。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的防振装置中,在所述上弹性体的与所述分隔壁对应的外侧面形成有凸部。
由此,由于在上弹性体的与分隔壁对应的外侧面形成有凸部,所以能够增强分隔壁的强度,并且能够抑制振动输入期间的运动。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的防振装置中,所述内侧安装构件在所述主振动输入方向上被分割,所述上弹性体连接到所述内侧安装构件的第一段,并且被构造为与所述上弹性体分开的所述弹性本体部连接到所述内侧安装构件的第二段。
由此,由于分割内侧安装构件,并且还将上弹性体和弹性本体部构造为分别连接到被分割的内侧安装构件的分开的体,所以分隔壁还可以构造为独立于上弹性体或弹性本体部的体,或构造为独立于上弹性体和弹性本体部两者的体。这能够有效地抑制振动输入期间的扭曲。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的防振装置中,所述分隔壁从径向外侧朝向径向内侧构造有缝隙。
通过在分隔壁中形成缝隙,分隔壁因此被分割成位于缝隙两侧的上弹性体侧和弹性本体部侧。分割出的上部和下部能够在振动输入期间分开地振动,由此能够抑制振动输入期间的扭曲,并且能够增强分隔壁的耐久性。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如上所述地构造能够增强防振装置中的待增强的分隔壁的耐久性,所述防振装置使轴向上的以及与轴向正交的轴线正交方向上的振动衰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的构造的沿着轴向截取的截面图。
图2是在与图1不同的位置处沿着轴向截取的截面图,并且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的本体部的构造的沿着轴向截取的截面图。
图4是在与图3不同的位置处沿着轴向截取的截面图,并且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的本体部。
图5是沿着轴线正交方向截取的截面图,并且示出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的构造的沿着轴向截取的截面图。
图7是在与图6不同的位置处沿着轴向截取的截面图,并且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的本体部的构造的沿着轴向截取的截面图。
图9是在与图8不同的位置处沿着轴向截取的截面图,并且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的本体部。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的沿着轴线正交方向截取的截面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的构造的沿着轴向截取的截面图。
图12是在与图11不同的位置处沿着轴向截取的截面图,并且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的构造的沿着轴向部分剖开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的在执行本体部的轴向定位之前的构造的沿着轴向截取的截面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的沿着轴线正交方向截取的截面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变型例的防振装置的沿着轴向截取的截面图。
图17是示出图16中所示的防振装置的构造的沿着轴向部分剖开的立体图。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的构造的沿着轴向截取的截面图。
图19是在与图18不同的位置处沿着轴向截取的截面图,并且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
图2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的本体部的构造的沿着轴线正交方向截取的截面图。
图21是在与图20不同的位置处沿着轴线正交方向截取的截面图,并且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的本体部。
图2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的上连接器、上弹性体以及上固定件的沿着图20中的线1-1截取的截面图。
图2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的上连接器、上弹性体、上固定件以及分隔壁的沿着图20中的线2-2截取的截面图。
图2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的下连接器、弹性本体部以及下固定件的截面图。
图25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中联接分隔壁和弹性本体部之前的状态。
图25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中分隔壁和弹性本体部的联接状态。
图26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的变型例中联接分隔壁和弹性本体部之前的状态。
图26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的变型例中分隔壁和弹性本体部的联接状态。
图2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变型例的防振装置的部件的截面图。
图2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变型例的防振装置的部件的与图27不同的截面图。
图2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变型例的防振装置的部件的截面图。
图30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变型例的防振装置的部件的截面图。
图30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变型例的防振装置的部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至图5示出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12。防振装置12例如被用作车辆中的发动机支承,以将作为振动产生部的发动机支撑在作为振动接收部的车身上。注意,在所述附图中,字母S表示防振装置12的中心轴线。轴线S的方向与防振装置12的轴向对应,与轴线S正交的方向(轴线正交方向)与防振装置12的径向对应。防振装置12以轴线S的方向处于主振动输入方向的方式布置。
如图2至图5所示,防振装置12包括保持构件14、内侧安装构件22、外周构件24以及橡胶弹性体30。
保持构件14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直径经由台阶部14D减小的缩径部14S在筒轴线方向中央下方的位置形成到保持构件14。保持构件14以筒轴线方向与轴线S一致的方式布置。大致圆筒状的橡胶覆盖件16通过硫化接合覆盖在保持构件14的大致整个内周面上。隔膜18从橡胶覆盖件16的下端附近朝向径向内侧一体地延伸。
隔膜18是以其中央部向上突出的方式弯曲的膜状构件,在隔膜18和后述的分隔构件50之间构成了副液室46。副液室46随着隔膜18的变形而胀缩,使得副液室46的体积变化。
保持构件14经由图中未示出的支架构件附接到车身。作为支架构件的示例,防振装置12可以通过使螺栓插过位于朝向筒状本体的径向外侧延伸的多个腿部的末端的螺栓***孔而被附接到车身。
内侧安装构件22被构造成大致圆柱状,并且以圆柱轴线方向与轴线S一致的方式布置。内侧安装构件22形成有与轴线S对准并且在从保持构件14突出侧的端面具有开口的阴螺纹部22M。例如,联接到例如发动机等的构件的螺栓被拧入阴螺纹部22M,从而将发动机支撑在防振构件12上。注意,尽管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振构件12具有衰减轴线正交方向振动的有益效果,但是在振动未被输入的状态下,内侧安装构件22的中心轴线与保持构件14的筒轴线一致。
外周构件24被构造成环状,并且沿着轴向被分成上外周构件26和下外周构件28。上外周构件26和下外周构件28被构造为具有L字形状截面,并且以L字形状的开口侧朝下并且朝向径向外侧的方式布置。外周构件24以当沿着轴线S方向观察时包围内侧安装构件22的外周的方式布置。上外周构件26和下外周构件28以在轴线S的方向上彼此分开的方式布置。上外周构件26在轴线S方向上被布置在内侧安装构件22的中间部分。下外周构件28被布置为比内侧安装构件22的端部靠外侧。
橡胶弹性体30被布置在内侧安装构件22和外周构件24之间,同时橡胶弹性体30将内侧安装构件22和外周构件24连接在一起。橡胶弹性体30包括大致圆锥台状的橡胶本体部32,该橡胶本体部32随着从内侧安装构件22的下侧部(位于未形成有阴螺纹部22M的开口一侧的部分)朝向下外周构件28延伸而直径增大。构造成这样的形状能够使橡胶本体部32的体积增大,从而在弹性变形期间导致具有高防振效果,并且增强耐久性。
橡胶弹性体30还包括盖部34,该盖部34在内侧安装构件22的比橡胶本体部32靠上方的位置随着朝向上外周构件26延伸而直径增大。朝向径向外侧开口的凹部30A构造在橡胶本体部32和盖部34之间。凹部30A构成被后述的定位构件40封闭的液室42。
如图2和图5所示,从内侧安装构件22朝向径向外侧、沿轴线正交方向横切凹部30A的两个分隔壁36形成在橡胶本体部32和盖部34之间。分隔壁36形成为具有关于轴线S对称的形状,并且从盖部34到橡胶本体部32一体地连续。分隔壁36、橡胶本体部32和盖部34一体地硫化成形。
分隔壁36形成有缝隙38。如图2所示,缝隙38沿着从外周面朝向内侧安装构件22的方向形成在上外周构件26和下外周构件28之间。缝隙38沿着周向延伸以将分隔壁36分成上外周构件26侧和下外周构件28侧,并且从外周面朝向径向内侧切入分隔壁36。缝隙38优选地形成有分隔壁36的径向长度的1/3以上的长度。
内侧安装构件22、外周构件24、橡胶弹性体30和分隔壁36被组装在保持构件14的筒内部。
以下外周构件28位于缩径部14S的最近侧、并且沿着保持构件14的内周布置上外周构件26和下外周构件28两者的方式布置外周构件24。内侧安装构件22的形成有阴螺纹部22M的开口的一侧沿轴线S的方向从保持构件14突出。
定位构件40被布置在外周构件24的上外周构件26和下外周构件28之间。定位构件40为圆筒状并且绕周向分成两个。定位构件40的外径被设定为能够与保持构件14内部的橡胶覆盖件16紧密接触。定位构件40沿着保持构件14的内壁布置,并且抵靠分隔壁36的外周部。
定位构件40的两个轴线S方向端面40A分别接触上外周构件26和下外周构件28。定位构件40的轴线S方向长度被设定为使得当定位构件40与上外周构件26和下外周构件28接触时,分隔壁36在轴线S方向上被压缩并且缝隙38的上下界面38P彼此紧密接触。通过定位构件40执行上外周构件26和下外周构件28的轴线S方向定位。
上外周构件26的L字形状的一侧朝向径向外侧突出,并且通过型锻被固定在保持构件14的构成型锻部14A的上端之间。下外周构件28的L字形状的一侧的末端面与橡胶覆盖件16抵接,并且L字形状的另一侧被布置为大致平行于橡胶覆盖件16并且与橡胶覆盖件16隔开。该隔开部构成后述的第二限制通路62。
由于上述组件,分隔壁36从图4中所示的缝隙38的打开状态过渡以获得图2中所示的在轴线S方向上压缩、缝隙38的界面38P紧密接触的状态。使得分隔壁36的外周面与定位构件40的内周面紧密接触,从而利用分隔壁36将液室42分隔成两个第二主液室42A、42B,如图1和图5所示。
分隔构件50在下外周构件28和缩径部14S之间布置在保持构件14的筒内部。分隔构件50将隔膜18和橡胶主体部32之间的空间分隔成两个。第一主液室44被构造在分隔构件50和橡胶主体部32之间。第一主液室44填充有诸如乙二醇或硅油等液体。副液室46被构造在分隔构件50和隔膜18之间。与第一主液室44类似,副液室46填充有诸如乙二醇或硅油等液体。通过隔膜18构成副液室46的一部分能够使副液室46通过隔膜18的变形(通过使液体流入或流出)获得接近大气压的内压状态。
分隔构件50被构造为具有厚的厚度的大致圆板状,并且通过将上片和下片两个轴向分开的片接合在一起而构成。中央通路51被构造在分隔构件50的中央部。中央通路51构造有圆板状可动板56,可动板56布置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开口孔52中,并且一对盖板部54覆盖开口孔52的两端。盖板部54构造有多个连通孔54A并且可动板56被构造成能够在一对盖板部54之间振动。中央通路51的直径和连通孔54A的位置例如被设定成与特定频率范围的振动(例如怠速振动)对应。
沿周向延伸的第一限制通路60被构造在开口孔52的径向外侧。第一限制通路60的一端与第一主液室44连通,并且另一端与副液室46连通,从而构成允许液体在第一主液室44和副液室46之间运动的流路。第一限制通路60的路长和横截面积被设定为与特定频率范围的振动(例如振荡振动(shake vibration))对应。即,当特定频率范围的振动发生时,进行调整以使得由于液体在第一主液室44和副液室46之间的运动所引起的第一限制通路60内部的液柱共振而能够发挥防振效果。
在周向上延伸的第二限制通路62A、62B被构造在第一限制通路60的径向外侧。第二限制通路62A的第一端与副液室46连通,第二限制通路62A经过下外周构件28和橡胶覆盖件16之间,并且第二限制通路62A的另一端与第二主液室42A连通。从而获得允许液体在第二主液室42A和副液室46之间运动的流路。第二限制通路62B的第一端与副液室46连通,第二限制通路62B经过下外周构件28和橡胶覆盖件16之间,并且第二限制通路62B的另一端与第二主液室42B连通。从而获得允许液体在第二主液室42B和副液室46之间运动的流路。第二限制通路62A、62B的路长和横截面积被设定为与特定频率范围(例如,频率略小于振荡振动)的振动对应。即,当特定频率范围的振动发生时,进行调整以使得由于液体在第二主液室42A和副液室46之间以及第二主液室42B和副液室46之间的运动所引起的第二限制通路62内的液柱共振而能够发挥防振效果。
下面说明防振装置12的制造方法。
首先,将内侧安装构件22和外周构件24(上外周构件26、下外周构件28)放置在模具中,并且将未硫化橡胶注入模具中并且进行硫化处理以一体地形成橡胶本体部32、盖部34和分隔壁36。由此形成的构件构造成本体部11(参见图3和图4)。然后,将保持构件14放置在模具中,将未硫化橡胶注入模具并且进行硫化处理,一体地形成橡胶覆盖件16和隔膜18。将可动板56放置在分隔构件50中,并且使分开的上片和下片结合。
然后,将装入了可动板56的分隔构件50***保持构件14。通过将分隔构件50的外周部放置为与台阶部14D接触来对分隔构件50进行定位。
接着,将定位构件40组装在本体部11的上外周构件26和下外周构件28之间,并且将本体部11从下外周构件28侧压配入保持构件14,并且将下外周构件28放置成与分隔构件50接触。上外周构件26的下端面被放置成与定位构件40的端面40A接触,并且上外周构件26的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部分的下面被放置成与保持构件14的凸缘14F接触。凸缘14F的末端以覆盖上外周构件26的末端的方式朝向径向内侧弯曲,并且通过型锻固定。在型锻过程中,分隔壁36在轴线S方向上被压缩,以整体上施加预压缩。使得缝隙38的界面38P彼此紧密接触,从而使得界面38P之间的间隙完全消失。
注意,制备要填充在内部的液体并且在浸在液体中的状态下执行该组装。因此,液体可以被填充到第一主液室44、第二主液室42、副液室46、第一限制通路60和第二限制通路62中。
可以如上所述地制造防振装置12。
下面说明如上所述地构造的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12的操作。在防振装置12中,当联接到内侧安装构件22的发动机被致动时,来自发动机的振动经由内侧安装构件22被传递到橡胶本体部32。当该现象发生时,橡胶本体部32用作吸振主体,并且输入的振动由于例如橡胶本体部32的伴随变形的内部摩擦等而被吸振作用吸收。
注意,从发动机输入的主要振动包括例如由于发动机的缸内的活塞的往复运动而产生的振动(主振动),以及由于发动机中的曲轴的转速的改变而产生的振动(副振动)。在直列型发动机的情况下,主振动的振幅方向(主振幅方向)大致与车辆上下方向相同,并且副振动的振幅方向(副振幅方向)大致与车辆前后方向(对于横置式发动机来说)或者车辆左右方向(对于纵置式发动机来说)相同,其中车辆前后方向或车辆左右方向与主振动的振幅方向正交。不管输入的振动是沿着主振幅方向的主振动还是沿着副振幅方向的副振动,部分振动都能够由橡胶本体部32的吸振作用吸收。
在防振装置12中,第一主液室44和副液室46经由第一限制通路60彼此连通。因此,当沿着主振幅方向的主振动被输入到防振装置12时,橡胶本体部32沿着轴线S方向弹性变形。这使第一主液室44的内容积胀缩,从而使液体经由第一限制通路60在第一主液室44和副液室46之间流动。
当该现象发生时,第一限制通路60的路长和横截面积即对液体的流阻被设定(调节)为适于特定频率范围(诸如振荡振动的频率)。因此,当输入的主振动落入特定频率范围时,与振荡振动同步地在经由第一限制通路60在第一主液室44和副液室46之间流动的液体中发生共振(液柱共振),从而能够使防振效果有效地发挥。
而且,在防振装置12中,第二主液室42A、42B分别经由第二限制通路62A、62B与副液室46连通。因此,当振动沿着轴线正交方向被输入防振装置12时,分隔壁36和橡胶本体部32沿着轴线正交方向弹性变形。这使第二主液室42A、42B的内容积胀缩,从而使液体经由第二限制通路62A、62B在第二主液室42A、42B与副液室46之间流动。
注意,第二限制通路62A、62B的路长和横截面积即对液体的流阻被设定(调节)为适于特定频率范围(诸如比振荡振动略小的频率)。因此,当输入的副振动是频率落入该范围的振动时,与输入的副振动同步地在经由第二限制通路62A、62B在第二主液室42A、42B与副液室46之间流动的液体中发生共振(液柱共振),从而能够使防振效果有效地发挥。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12中,在分隔壁36中形成缝隙38。因此,当振动被输入防振装置12中时,分隔壁36的在缝隙38的上侧和下侧的部分不彼此牵引,从而一部分不容易对另一部分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分隔壁36相对自由地变形,缓和了应力集中,并且能够实现分隔壁36的耐久性的提高。而且,分隔壁36与橡胶本体部32形成为一体,与分隔壁被构造为与橡胶本体部分开的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构造较简单并且能够使制造成本保持得低。
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元件相同的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图6至图10)并且省略对这些元件的详细说明。
如图6至图9所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70被构造为不具有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外周构件24的横截面为L字形状的下外周构件28,而是构造有I字形状横截面,即,构造为直线形状的环(下外周构件29)。而且,定位流路构件41被用于代替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位构件40。分隔壁36构造有与后述的凹槽41M对应的槽36M。
定位流路构件41被构造为在周向上分成两个的大致圆筒状。以能够紧密地接触位于保持构件14的内侧的橡胶覆盖件16的方式设定定位流路构件41的外径。定位流路构件41沿着保持构件14的内壁布置,并且在凹槽41M嵌入槽36M的状态下与分隔壁36的外周部抵接。定位流路构件41的外周沿着周向构造有凹槽41M。台阶部41D形成在由于凹槽41M而径向向内突出的部分的下侧。下外周构件29在凹槽41M的下方被布置到定位流路构件41的内周。下外周构件29的上端面与台阶部41D接触。上外周构件26的下端面与定位流路构件41的顶端面41A接触。定位流路构件41的轴线S方向长度被设定为当如上所述组装上外周构件26和下外周构件29时,分隔壁36沿着轴线S方向压缩,使缝隙38的上下界面38P紧密接触。通过定位流路构件41执行上外周构件26和下外周构件29的轴线S方向的定位。
如图10所示,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形成第二限制通路64以代替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二限制通路62A、62B。第二限制通路64被构造在凹槽41M和橡胶覆盖件16之间,并且第一端在连通口41A处与第二主液室42A连通,另一端在连通口41B处与第二主液室42B连通。从而构成了允许液体在第二主液室42A和第二主液室42B之间运动的流路。第二限制通路64的路长和横截面积被设定为与特定频率范围(例如比振荡振动的频率略小的频率)的振动对应。即,当特定频率范围的振动发生时,进行调整以使得由于液体在第二主液室42A、42B之间的运动所引起的第二限制通路64内部的液柱共振而能够发挥防振效果。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70中,分隔壁36形成有缝隙38。因此,当振动被输入防振装置70中时,分隔壁36的在缝隙38的上侧和下侧的部分不彼此牵引,并且一部分不容易对另一部分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分隔壁36相对自由地变形,缓和了应力集中,并且能够实现分隔壁36的耐久性的提高。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70中,因为第二主液室42A和第二主液室42B由第二限制通路64而彼此连通,所以当副振动被输入时,能够由于液体主要在第二主液室42A、42B之间流动而获得防振效果。
而且,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12构造有与副液室46连通的第二主液室42A、42B。然而,可以进行如下构造:第二主液室42A、42B彼此连通,或者第二主液室42A、42B与副液室46连通并且第二主液室42A、42B也彼此连通。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仅下外周构件29布置在定位流路构件41的内侧,然而,上外周构件26也可以布置在定位流路构件41的内侧。
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和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元件相同的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图11至图15)并且省略对这些元件的详细说明。
如图11和图12所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72设置有下外周构件27,下外周构件27的L字形状的弯曲部削角成锥状以代替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外周构件24的下外周构件28。由橡胶材料33构成的槽部33M被构造在下外周构件27的外侧,并且第二限制通路62A、62B形成在下外周构件27和橡胶覆盖件16之间。橡胶材料33一体地形成到橡胶本体部32。
防振装置72没有设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位构件40,而是伸出部74形成到上外周构件26,并且伸出部74的功能是作为定位构件。沿着轴线S方向观察时,伸出部74沿着轴线S从上外轴构件26的与第二主液室42A、42B对应的中间部分朝向下外周构件27延伸。伸出部74与上外周构件26形成为一体,并且伸出部74和上外周构件26的整个表面被橡胶膜74A覆盖。在外周构件24未组装到保持构件14的状态下,各个伸出部74的末端部74A与下外周构件27分开距离S。在外周构件24组装到保持构件14的状态下,末端部74A与下外周构件27接触。分开距离S被设定为使得缝隙38的上下界面38P在分隔壁36沿轴线S方向被压缩时彼此紧密接触。伸出部74执行上外周构件26和下外周构件27的轴线S方向定位。伸出部74的末端部74S接触下外周构件27,从而以分开距离S压缩分隔壁36并且使缝隙38的上下界面38P彼此紧密接触,并且分隔第二主液室42A、42B。
而且,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盖部34被构造有在组装到保持构件14之前具有在轴线正交方向上延伸的外面的形状。如图11所示,当盖部34被组装到保持构件14时,盖部34的外面呈现朝向径向外侧(上外周构件26侧)向下倾斜的形状。
第二限制通路62A的第一端经由连通孔62C(参见图13)与副液室46连通,同时第二主液室42A经由第二限制通路62A与副液室46连通。第二限制通路62B的第一端经由连通孔62D(参见图13)与副液室46连通,同时第二主液室42B经由第二限制通路62B与副液室46连通。第一限制通路60在连通部60C处与第一主液室44连通,同时第一主液室44经由第一限制通路60与副液室46连通。
下面说明防振装置72的制造方法。
首先,将内侧安装构件22和外周构件24(上外周构件26、下外周构件27)放置在模具中,并且将未硫化橡胶注入模具中并且进行硫化处理以一体地形成橡胶本体部32、盖部34和分隔壁36。由此形成的构件构造成本体部10(参见图13)。然后,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相似,使保持构件14一体地硫化形成有橡胶覆盖件16和隔膜18,将可动板56放置在分隔构件50中,并且使上片和下片结合在一起。
然后,将装入了可动板56的分隔构件50***保持构件14内部,分隔构件50的外周部通过被放置为与台阶部14D接触而定位。
接着,将本体部10从下外周构件27侧压配入保持构件14,并且将下外周构件27放置成与分隔构件50接触(参见图14)。从上外周构件26延伸的伸出部74的末端部74S被放置成与下外周构件27接触。保持构件14的凸缘14F的末端以覆盖上外周构件26的末端的方式朝向径向内侧弯曲,并且通过型锻固定。在型锻过程中,分隔壁36在轴线S方向上被压缩,以整体上施加预压缩。因此,使得缝隙38的界面38P彼此紧密接触,从而使得界面38P之间的间隙完全消失。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相似,在浸在液体中的状态下执行该组装。防振装置72能够如上所述地制造。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上外周构件26和下外周构件27的轴线S方向的定位由伸出部74执行。由于伸出部74与上外周构件26形成为一体,所以可以执行简单制造,不需要组装和定位分开的部件。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伸出部74与上外周构件26形成为一体,然而伸出部74也可以与下外周构件27形成为一体,或者伸出部74可以形成到上外周构件26和下外周构件27两者。
而且,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缝隙38形成到分隔壁36,然而,如图16和图17所示,还可以进行没有形成缝隙38的构造。在这样的情况下,上外周构件26和下外周构件27由伸出部74定位,使得上外周构件26和下外周构件27在分隔壁36沿轴线S方向压缩的预压缩状态下被保持在保持构件14内部。
注意,没有形成缝隙38的构造还可以用于第一和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分隔壁36。
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
图18和图19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该防振装置110被应用为车辆中的发动机支承,将作为振动产生部的发动机支撑到用作振动接收部的车身。注意,在图18中,用字母S标注的单点划线表示装置中心轴线,并且沿着轴线S对准装置轴向。本发明的防振装置被安装成使得轴向S是主振动输入方向。在下面的说明中,与轴线S正交的方向与防振装置110的径向对应。
如图18和图19所示,防振装置110设置有用于将防振装置110联接固定到车身侧的支架112。支架112设置有圆筒状的保持部112A和从保持部112A的下端部沿径向延伸的一对腿部112B。该对腿部112B的末端部分别设置有用于联接到车身的附接孔114。
用作外周构件并且在两轴向端部开口的大致圆筒状外筒固定件116布置在支架112的保持部112A的内部。外筒固定件116与保持部112A的内周面嵌合在一起。外筒固定件116的上侧构造成具有略大于外筒中间部116B的直径的外筒上部116A,并且外筒固定件116的下侧构造成具有小于外筒中间部116B的直径的外筒下部116C。大致圆柱状的内侧安装固定件118以与外筒固定件116同轴的方式布置到外筒固定件116的内周侧。
内侧安装固定件118被分割成定位于图18和图19的下侧的轴状下固定件118A和定位到下固定件118A的上侧的轴状上固定件118B。凸部118C形成于下固定件118A的上侧。螺栓轴118E沿着轴线S在上固定件118B的上侧向上突出。嵌合孔118D形成在上固定件118B的下侧。下固定件118A的凸部118C嵌合到上固定件118B的嵌合孔118D,从而将上固定件118B和下固定件118A联接在一起。上固定件118B和下固定件118A具有大致相同的外径并且联接到一起以构造成轴状内侧安装固定件118。
注意,为了将防振装置110联接到车身侧,螺栓(图中未示出)被***成对的腿部112B的各附接孔114,并且螺栓的末端部被拧入车身侧,从而将防振装置110经由支架112紧固到车身侧。内侧安装固定件118也经由螺栓轴118E紧固到车辆的发动机侧。
均由金属形成环状的上连接件120B和下连接件120A布置在外筒固定件116的内周面。定位于图18和图19的上侧的上连接件120B构造有比定位于图18和图19的下侧的下连接件120A大的直径。上连接件120B的外周面与外筒固定件116的内周面的上端部嵌合在一起,并且联接到外筒固定件116。下连接件120A经由后述的分隔构件126与外筒固定件116的内侧嵌合在一起,并且联接到外筒固定件116。
由橡胶形成的整体为厚圆板状的弹性本体部122A布置在下连接件120A和内侧安装固定件118的下固定件118A之间。弹性本体部122A通过硫化接合分别连接到下固定件118A的外周面和下连接件120A的内周面。弹性本体部122A的下面构造为凹状。
由橡胶形成的整体为厚圆板状的上弹性体122B布置在上连接件120B和内侧安装固定件118的上固定件118B之间。上弹性体122B通过硫化接合分别连接到上固定件118B的外周面和上连接件120B的内周面。因此,内侧安装固定件118和外筒固定件116经由上连接件120B和下连接件120A通过橡胶弹性体122彼此弹性连接,其中橡胶弹性体122由弹性本体部122A和上弹性体122B构造。
如图18所示,弹性本体部122A和上弹性体122B沿着轴向S彼此分开,从而在弹性本体部122A和上弹性体122B之间构造液室132。如图20所示,液室132通过分隔壁123在周向上被分隔成第二主液室132A和第二主液室132B。第二主液室132A和第二主液室132B填充有诸如乙二醇或硅油等液体。
分隔壁123由橡胶形成并且与上弹性体122B构造为一体。如图19所示,分隔壁123作为沿着径向的突出形状布置在上弹性体122B的下面从而分隔上弹性体122B和弹性本体部122A之间的空间。分隔壁123的在弹性本体部122A侧的末端部与弹性本体部122A紧密接触,如图25B所示,并且分隔壁123的径向外侧端部与外筒固定件116的内壁压接。
分隔壁123的宽度方向外侧两面被保持部124夹持。保持部124在弹性本体部122A的上面一体地形成到弹性本体部122A。保持部124由两个成对的凸状构成以在分隔壁123的宽度方向两侧夹持分隔壁123。分隔壁123的下侧被保持部124夹持。
在上连接件120B保持在外筒固定件116中并且下连接件120A保持在分隔构件126中的状态下,分隔壁123在轴向S上处于压缩状态。径向外侧的压缩比优选地比径向内侧的压缩比大。
如图18和图19所示,大致圆板状的分隔构件126被布置到弹性本体部122A的下侧(与上弹性体122B所在侧相反的侧)。分隔构件126嵌合到外筒固定件116中使得分隔构件126的外周部与外筒固定件116的外侧中间部116B和外侧下部116C之间的台阶部接触。弹性本体部122A的下面的周缘部与分隔构件126的外周部压接。
因此,分隔构件126在分隔构件126和弹性本体部122A之间构造成了与外部隔开的空间。该空间构成了填充有诸如乙二醇或硅油等液体的第一主液室130。
薄膜橡胶形成的隔膜148硫化接合到外筒固定件116的外筒下部116C的内周面从而封闭外筒固定件116的下端部。因此,在外筒固定件116的内侧下部形成通过隔膜148和分隔构件126与外部隔开的空间。该空间填充有诸如乙二醇或硅油等液体从而构造成副液室136。构造成副液室136的部分壁的隔膜148能够弹性变形使得副液室136的内容积响应于副液室136所填充的液体的压力变化而胀缩。
具有以轴线S为中心的周向环状的槽部154绕几乎整周形成到分隔构件126的上面部。槽部154的第一端部形成有贯穿到分隔构件126的下面的连通孔156。如图18所示,圆形凹部158在槽部154的内周侧部分形成到分隔构件126。多个开口部160形成到凹部158的底板部,开口部160贯穿到分隔构件126的下面。
具有能够阻塞凹部158的上面部的形状的圆板状闭合板162固定到分隔构件126。闭合板162上的与槽部154的第二端部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连通孔164。闭合板162上的面对凹部158的位置形成有多个开口部165。
分隔构件126的连通孔156和槽部154以及闭合板162的连通孔164构造成第一管口138,该第一管口138用作使第一主液室130与副液室136彼此连通的限制通路。第一主液室130和副液室136经由第一管口138彼此连通,使得液体能够在第一主液室130和副液室136之间流动。
分隔构件126的通过闭合板162在上面侧闭合的凹部158构成收纳橡胶可动板168的收纳室170,橡胶可动板168用作膜。可动板168形成为大致圆板状,并且构成为外径大致与收纳室170的内径相同。可动板168嵌合到收纳室170中。可动板168的外周部形成有朝向顶部和底部突出的环状外周引导部168A。可动板168的中央部形成有朝向顶部和底部突出的中央引导部168B。外周引导部168A和中央引导部168B被设定为略高于收纳室170的轴向高度,并且引导部168A、168B两者被构造成在附接闭合板162期间预压缩。
环状部126A从分隔构件126的外周部以环状朝向上侧延伸的方式形成到分隔构件126的径向外侧,并且具有与外筒固定件116的内径对应的外径尺寸。环状部126A被***外筒固定件116的内周面,使得环状部126A的外周面与外筒固定件116的内周面压接。环状部126A的内径与下连接件120A的外径对应,并且环状部126A的内周面与下连接件120A的外周面接触。下连接件120A的下端部与分隔构件126的上面部接触,并且下连接件120A的上端部被型锻到环状部126A的、从分隔构件126朝向顶部侧延伸的上端部,由此将下连接件120A固定到分隔构件126。因此,下连接件120A经由分隔构件126被连接到外筒固定件116。上连接件120B和下连接件120A之间的轴向S间隔被设定为使得分隔壁123以特定的压缩比压缩。
外周槽180和外周槽181在内侧安装固定件118的两侧分别以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构造在环状部126A的外周面上的对称位置。上侧连通口182以从外周槽180的第一端部贯穿环状部126A的上端部的方式形成到环状部126A。外周槽180的另一端连接到绕分隔构件126的本体部的大致半周形成周回状的槽部184的第一端。下侧连通口186以朝向位于下侧的副液室136贯穿的方式形成在槽部184的另一端。
上侧连通口183以从外周槽181的第一端部贯穿环状部126A的上端部的方式形成到环状部126A。外周槽181的另一端部连接到绕分隔构件126的本体部的大致半周形成周回状的槽部185的第一端。下侧连通口187以朝向位于下侧的副液室136贯穿的方式形成在槽部185的另一端。
环状部126A的外周槽180、181的外周侧被外筒固定件116的内周面封闭。具有被封闭的外周侧的外周槽180和槽部184构成使副液室136与左侧第二主液室132B彼此连通的第二管口140。外周槽181和槽部185类似地构成使副液室136与右侧第二主液室132A彼此连通的第二管口142。也就是说,成对的第二管口140、142允许液体在成对的第二主液室132A、132B和副液室136之间流动。第二管口140、142的路长和横截面积被设定(调节)为适用于期望频率的振动(例如频率为10Hz至15Hz的俯仰振动)。
在组装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110期间,如图24所示,首先将弹性本体部122A硫化成形在内侧安装固定件118的下固定件118A和下连接件120A之间。上弹性体122B和分隔壁123类似地硫化成形在上固定件118B和上连接件120B之间,如图22和图23所示。
接着,下固定件118A的凸部118C被嵌合到上固定件118B的嵌合孔118D中以组装内侧安装固定件118。如图25A和图25B所示,分隔壁123在该阶段布置在由两个保持部124构成的凹部中,并且分隔壁123被保持部124夹持。
接着,下连接件120A被嵌合到分隔构件126,并且上连接件120B和分隔构件126被嵌在外筒固定件116内部的特定位置。这里,从外筒固定件116的上侧***分隔构件126,并且将上连接件120B收纳在外筒固定件116的内部使得分隔壁123从图25A所示的状态经历如图25B所示的压缩变形。在该状态下,整个外筒固定件116被朝向内周侧型锻。从而上连接件120B、下连接件120A和分隔构件126被相对于外筒固定件116固定。注意,制备内部所填充的液体,并且该组装操作在浸入液体的状态下进行。因此,液体可以填充第一主液室130、第二主液室132、副液室136、第一管口138和第二管口140、142。然后,将外筒固定件116***支架112的保持部112A中,并且通过从外部型锻而再次固定。防振装置110能够如上所述地制造。
下面说明如上所述地构造的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110的操作。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联接到内侧安装固定件118的发动机被致动时,来自发动机的振动经由内侧安装固定件118被传递到构成橡胶弹性体122的弹性本体部122A和上弹性体122B。当该现象发生时,弹性本体部122A整体上用作吸振主体,弹性本体部122A经历弹性变形并且由于基于例如内部摩擦等的衰减作用而吸振。从而减少了传递到车身侧的振动。
注意,从发动机输入到防振装置110的主要振动包括例如由于发动机的缸内的活塞的往复运动而产生的振动(主振动),以及由于发动机中的曲轴的转速的改变而产生的振动(副振动)。在直列型发动机的情况下,主振动的振幅方向(主振幅方向)大致与车辆上下方向相同,并且副振动的振幅方向(副振幅方向)大致与车辆前后方向(对于横置式发动机来说)或者车辆左右方向(对于纵置式发动机来说)相同,其中车辆前后方向和车辆左右方向与主振动的振幅方向正交。
不管输入的振动是沿着大致与防振装置110的轴向S一致的主振幅方向的主振动还是沿着大致与主振幅方向正交的副振幅方向的副振动,橡胶弹性体122都能够由于内部摩擦的衰减作用而吸收部分振动。
而且,当振动沿着主振幅方向从发动机侧输入到内侧安装固定件118时,弹性本体部122A主要沿着主振幅方向经历弹性变形并且第一主液室130的内容积胀缩。因此,液体经由第一管口138在第一主液室130和副液室136之间流动,其中副液室被构造为内容积能够响应于液体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这里,第一管口138的路长和横截面积被设定为与特定带(较低的频率带)的振动频率对应。因此,当输入的主振动是对应带的振动时,与输入振动同步地在经由第一管口138在第一主液室130和副液室136之间流动的液体中发生共振(液柱共振)。因此,沿着主振幅方向输入的振动由于伴随着所述液柱共振的液体压力的变化和粘性阻抗而能够被特别有效地吸收。
而且,当输入主振动具有比振荡振动高的频率和比振荡振动小的振幅时,例如为振幅在大约0.1mm至0.2mm之间的怠速振动(例如20Hz到30Hz)的输入振动时,被调节为与振荡振动对应的第一管口138进入阻塞状态,并且液体不能再在第一管口138中容易地流动。然而,当可动板168与输入振动同步地沿轴向在收纳室170中振动时,液体在收纳室170的内壁面和可动板168之间的间隙流动,并且经过开口部160、165在第一主液室130和副液室136之间流动。结果,能够抑制伴随着第一主液室130的内部的液体压力的升高而升高的动力学弹簧常数的增大,并且即使在输入这样高频率的振动时,也能使橡胶弹性体122维持低动力学弹簧常数。因此,高频振动由于例如橡胶弹性体122的弹性变形而也能够被有效地吸收。
然而,当振动沿副振幅方向从发动机侧输入到内侧安装固定件118时,第二主液室132A、132B的内容积伴随着上弹性体122B在副振幅方向的弹性变形而交替胀缩。结果,因为第二主液室132A、132B与副液室136分别经由一对第二管口140、142彼此连通,所以液体与输入振动同步地在第二主液室132A、132B与副液室136之间流动。当输入副振动具有特定频率时,共振由此被引入经由一对第二管口140、142在第二主液室132A、132B与副液室136之间流动的液体中。因此,沿着副振幅方向输入的特定频率的振动由于伴随着液体的共振的液体压力的变化和粘性阻抗而能够被特别有效地吸收。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分隔第二主液室132的分隔壁123与上弹性体122B形成为一体,同时被构造为与弹性本体部122A分开。而且,分隔壁123的外周端面没有硫化接合到外筒固定件116,而是与外筒固定件116的内壁压接。因此,即使在将会引起分隔壁123的大变形的振动从发动机侧被输入防振装置110时,分隔壁123也相对自由地变形,减缓了特定位置的应力集中。由于分隔壁123中不容易发生疲劳,所以增强了防振装置110的耐久性。
而且,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分隔壁123被布置成在轴向S压缩的状态。从而抑制分隔壁123的扭曲,以便能够进一步增强耐久性。
注意,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分隔壁123的两外侧面被保持部124夹持,然而可以采用其他方法进行构造,诸如图26A和图26B所示,其中分隔壁123的末端被构造成弧形并且***形成于弹性本体部122A的槽125中。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内侧安装固定件118被分割成两个,然而如图27和图28所示,内侧安装固定件118可以由单个构件构造,并且上弹性体122B、弹性本体部122A和分隔壁123可以形成为一体。形成为一体使得能够采用简单的构造并且容易组装。
然而,如图19所示,当分隔壁123与上弹性体122B和弹性本体部122A形成为一体时,缝隙123S可以从外周面朝向内侧安装固定件118形成到分隔壁123。在将例如分隔壁123组装到外筒固定件116期间,缝隙123S的间隙由于分隔壁123在轴向S上的压缩而紧密闭合。由此,通过形成缝隙123S,分隔壁123的上侧部和下侧部不彼此牵拉,从而一方不容易被另一方负面影响。因此,分隔壁23相对自由地变形,减缓了应力集中,并且能够实现分隔壁123的耐久性的增强。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第二主液室132A、132B与副液室136经由第二管口140、142彼此连通。然而,管口可以被构造成使第二主液室132A与第二主液室132B彼此连通。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设置有第二管口140、142的构造,或可以进行省略第二管口140、142的构造。
而且,如图30A和图30B所示,与分隔壁123对应的凸部122D可以形成到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弹性体122B的外侧面(上面)。由此,形成凸部122D能够增大分隔壁123的强度,并且抑制振动输入期间的运动。

Claims (13)

1.一种防振装置,其包括:
内侧安装构件,其联接到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一方;
外周构件,其联接到所述振动产生部和所述振动接收部中的另一方,所述外周构件以当沿着主振动输入方向看时包围所述内侧安装构件的外周的方式布置,并且包括在所述主振动输入方向上被分割成的上段和下段;
弹性体,其布置在所述内侧安装构件和所述外周构件之间,并且将所述内侧安装构件和所述外周构件弹性地连接在一起;
第一主液室,其被构造在所述外周构件的内侧、所述下段所在侧以及所述内侧安装构件的所述主振动输入方向上的外侧,所述第一主液室包括内壁并填充有液体,所述内壁的至少一部分由所述弹性体构成;
副液室,其填充有液体并且包括隔壁,所述隔壁的一部分由隔膜形成,使得所述副液室的内容积能够响应于液体压力变化而胀缩;
第一限制通路,其使所述第一主液室和所述副液室彼此连通并且能够使液体流过;
液室,当沿着所述主振动输入方向看时所述液室布置在所述内侧安装构件和所述外周构件之间,所述液室和所述第一主液室之间由所述弹性体分隔,并且所述液室填充有液体;
分隔壁,其与所述弹性体形成为一体,并且将所述液室分隔成绕所述内侧安装构件的外周方向布置的多个第二主液室;
定位构件,其布置在所述外周构件的所述上段和所述下段之间,并且执行所述上段和所述下段之间的在所述主振动输入方向上的定位,使得所述分隔壁在所述主振动输入方向上处于压缩状态;
筒状的保持构件,其将由所述定位构件定位的所述上段和所述下段保持在该保持构件的筒内;以及
第二限制通路,其能够使液体在所述多个第二主液室之间流动,或在各所述第二主液室和所述副液室之间流动,
当沿着所述主振动输入方向看时,缝隙在所述上段和所述下段之间的位置处并且从所述分隔壁的所述外周构件所在侧的外面朝向所述内侧安装构件形成于所述分隔壁;以及
所述外周构件的所述上段和所述外周构件的所述下段之间的定位由所述定位构件以使得所述分隔壁中的所述缝隙的界面彼此压靠的方式执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构件绕所述保持构件的周向被分割成多个分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构件的所述主振动输入方向上的两端面分别与所述上段和所述下段接触,防止所述上段和所述下段在彼此接近的方向上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和所述下段中的至少一方被布置到所述定位构件的内周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制通路被构造在所述定位构件和所述保持构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和所述下段中的至少一方包括朝向所述上段和所述下段中的另一方延伸的伸出部,并且所述定位构件通过所述伸出部接触所述上段和所述下段中的另一方而执行所述上段和所述下段之间的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制通路被构造在所述保持构件和所述下段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振装置还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一主液室和所述副液室之间并将所述第一主液室和所述副液室彼此分隔的分隔构件;以及
所述第一限制通路被构造于所述分隔构件。
9.一种防振装置,其包括:
内侧安装构件,其联接到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一方;
外周构件,其联接到所述振动产生部和所述振动接收部中的另一方,所述外周构件以当沿着主振动输入方向看时包围所述内侧安装构件的外周的方式布置;
弹性体,其布置在所述内侧安装构件和所述外周构件之间,并且将所述内侧安装构件和所述外周构件弹性地连接在一起,在所述内侧安装构件和所述外周构件之间构造液室,并且所述弹性体包括定位在所述主振动输入方向上的第一侧的上弹性体和定位在所述主振动输入方向上的另一侧的弹性本体部,其中所述液室夹在所述上弹性体和所述弹性本体部之间;
分隔壁,其被布置成在所述主振动输入方向上处于压缩状态时,将所述上弹性体和所述弹性本体部连接在一起,并且所述分隔壁将所述液室分隔成绕所述内侧安装构件的外周方向布置的多个第二主液室;
第一主液室,其被构造在所述外周构件的内侧和所述内侧安装构件的所述主振动输入方向上的外侧,所述第一主液室包括内壁并填充有液体,所述内壁的至少一部分由所述弹性本体部构成;
副液室,其填充有液体并且包括隔壁,所述隔壁的一部分由隔膜形成,使得所述副液室的内容积能够响应于液体压力变化而胀缩;
第一限制通路,其使所述第一主液室和所述副液室彼此连通并且能够使液体流过;以及
第二限制通路,其能够使液体在所述多个第二主液室之间流动,或在各所述第二主液室和所述副液室之间流动,
所述分隔壁的径向外侧的所述主振动输入方向上的压缩比比所述分隔壁的径向内侧的所述主振动输入方向上的压缩比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弹性体通过固定到所述上弹性体的外周的上连接件连接到所述外周构件,并且所述弹性本体部通过固定到所述弹性本体部的外周的下连接件连接到所述外周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弹性体的与所述分隔壁对应的外侧面形成有凸部。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安装构件在所述主振动输入方向上被分割,所述上弹性体连接到所述内侧安装构件的第一段,并且被构造为与所述上弹性体分开的所述弹性本体部连接到所述内侧安装构件的第二段。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壁从径向外侧朝向径向内侧构造有缝隙。
CN201180046376.0A 2010-09-27 2011-09-26 防振装置 Active CN1031406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15764 2010-09-27
JP2010215764A JP5801041B2 (ja) 2010-09-27 2010-09-27 防振装置
JP2010215763A JP5801040B2 (ja) 2010-09-27 2010-09-27 防振装置
JP2010-215763 2010-09-27
JP2010235527A JP5689645B2 (ja) 2010-10-20 2010-10-20 防振装置
JP2010-235527 2010-10-20
PCT/JP2011/071902 WO2012043483A1 (ja) 2010-09-27 2011-09-26 防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40697A CN103140697A (zh) 2013-06-05
CN103140697B true CN103140697B (zh) 2015-05-06

Family

ID=45892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6376.0A Active CN103140697B (zh) 2010-09-27 2011-09-26 防振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200694B2 (zh)
EP (1) EP2623818B1 (zh)
CN (1) CN103140697B (zh)
WO (1) WO201204348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11354A1 (ja) * 2010-03-08 2011-09-1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液封防振装置およびそれの製造方法
US9243679B2 (en) * 2010-09-22 2016-01-26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Anti-vibration device
JP5865780B2 (ja) * 2012-05-24 2016-02-1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防振装置
KR101510350B1 (ko) * 2013-08-28 2015-04-07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진동을 흡수하는 마운팅 장치
KR101488327B1 (ko) * 2013-09-06 2015-01-3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전기자동차용 모터마운트 구조
DE102016116079A1 (de) * 2016-08-29 2018-03-01 Vibracoustic Gmbh Hydrolager
EP3521655B1 (en) * 2016-09-27 2020-09-02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Vibration damping device
EP3589861B1 (de) * 2018-03-12 2024-05-01 Vibracoustic SE Membran sowie hydraulisch dämpfendes lager
KR102625545B1 (ko) * 2018-08-23 2024-01-1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하이드로 트랜스미션 마운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JP7060531B2 (ja) * 2019-02-15 2022-04-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液封ブッシュ
KR20200142181A (ko) * 2019-06-12 2020-12-2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유체 봉입형 엔진 마운트
CN110594342A (zh) * 2019-09-06 2019-12-20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体复合弹簧
JP7346189B2 (ja) * 2019-09-17 2023-09-19 株式会社プロスパイラ 防振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1007A (zh) * 2002-10-25 2004-06-02 株式会社东乡制作所 孔板装置和振动吸收器,以及组装孔板装置的方法
CN1625661A (zh) * 2003-04-21 2005-06-08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液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CN1745261A (zh) * 2003-04-04 2006-03-08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液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724432A1 (de) * 1987-07-23 1989-02-02 Freudenberg Carl Fa Huelsengummifeder
DE60021052T2 (de) * 1999-12-28 2005-12-22 Yamashita Rubber K.K. Flüssigkeitsenthaltende und Schwingungsdämpfende Vorrichtung
DE10037954B4 (de) * 2000-05-30 2012-01-19 Carl Freudenberg Kg Hydrolager
JP4447183B2 (ja) 2001-04-10 2010-04-07 山下ゴム株式会社 液封防振装置
JP3743304B2 (ja) 2001-04-27 2006-02-08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US7044455B2 (en) * 2001-04-27 2006-05-16 Tokai Rubber Industries, Ltd. Fluid-filled vibration damping device
JP4544783B2 (ja) 2001-04-30 2010-09-15 山下ゴム株式会社 液封防振装置
JP2006064119A (ja) * 2004-08-27 2006-03-09 Tokai Rubber Ind Ltd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JP4217686B2 (ja) * 2004-09-29 2009-02-0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防振装置
JP3989482B2 (ja) * 2004-11-04 2007-10-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防振装置
JP4939997B2 (ja) 2006-04-05 2012-05-30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防振装置
JP5014329B2 (ja) * 2006-04-07 2012-08-2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防振装置
JP4945162B2 (ja) * 2006-04-07 2012-06-06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防振装置
JP4861880B2 (ja) * 2007-03-30 2012-01-25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及び該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9041740A (ja) * 2007-08-10 2009-02-26 Tokai Rubber Ind Ltd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1007A (zh) * 2002-10-25 2004-06-02 株式会社东乡制作所 孔板装置和振动吸收器,以及组装孔板装置的方法
CN1745261A (zh) * 2003-04-04 2006-03-08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液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CN1625661A (zh) * 2003-04-21 2005-06-08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液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43483A1 (ja) 2012-04-05
US20130175745A1 (en) 2013-07-11
EP2623818B1 (en) 2019-03-20
EP2623818A4 (en) 2017-03-08
CN103140697A (zh) 2013-06-05
EP2623818A1 (en) 2013-08-07
US9200694B2 (en) 2015-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40697B (zh) 防振装置
EP2006570B1 (en) Vibration damper
US7866639B2 (en) Fluid-filled cylindrical vibration-damping device
CA2034631C (en) Hydraulic damping bushing
KR102451984B1 (ko) 자동차용 유체 봉입형 마운트
US9903438B2 (en) Hydraulically damping bush bearing
US9279473B2 (en) Fluid-filled cylindrical vibration-damping device
CN104040212B (zh) 隔振装置
US9528566B2 (en) Hydraulically damping bush bearing
US8177201B2 (en) Very high damping mount with bolt-through construction
JPH0788872B2 (ja) 流体封入式筒型マウント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1809313B (zh) 防振装置
US20150219178A1 (en) Fluid-filled vibration damping device
US4923178A (en) Fluid-filled cylindrical elastic mount
KR20160112619A (ko) 엔진마운트 구조
JP5801040B2 (ja) 防振装置
CN116457593A (zh) 具有内部缓冲器的液压衬套
JP2011017422A (ja) ブッシュタイプ液封防振装置およびそれの製造方法
JP5689645B2 (ja) 防振装置
JPH0574737B2 (zh)
JP5801041B2 (ja) 防振装置
JP4697459B2 (ja) 流体封入式筒型防振装置
JP2005220992A (ja) 液体封入式マウント
JPH0131795Y2 (zh)
JPH0724675Y2 (ja) 流体封入式筒型マウン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22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Prologia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BRIDGESTON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