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85221A - 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85221A
CN102385221A CN2011101387145A CN201110138714A CN102385221A CN 102385221 A CN102385221 A CN 102385221A CN 2011101387145 A CN2011101387145 A CN 2011101387145A CN 201110138714 A CN201110138714 A CN 201110138714A CN 102385221 A CN102385221 A CN 1023852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unit
optics
shutter unit
elastomeric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387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85221B (zh
Inventor
酒谷孝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Imag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Imaging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Imaging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3852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52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852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522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0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with means to keep optical surfaces clean, e.g. by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irt, stains, contamination, condens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6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having an anti-static effect, e.g.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coating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1/00Filters or other obtura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03B17/14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interchangea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2Elements optimising image sensor operation, e.g. f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protection or temperature control by heat transfer or cool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23/81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for suppressing or minimising disturbance in the image signal generation
    • H04N23/811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for suppressing or minimising disturbance in the image signal generation by dust removal, e.g. from surfaces of the image sensor or processing of the image signal output by the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Shutters For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摄像装置,利用简单的结构实现抑制由机械式快门单元等产生的尘埃等在装置内部浮游而附着于其他构成单元的结构,同时能够有助于设备的小型化。摄像装置具有:摄像单元;快门单元,该快门单元位于上述摄像单元的被摄体侧;第1光学部件,该第1光学部件配置于上述快门单元的被摄体侧,用于防止尘埃侵入上述快门单元;第2光学部件,该第2光学部件配置于上述快门单元的像侧且位于上述快门单元和上述摄像单元之间,用于防止尘埃侵入上述快门单元;以及励振用振动部件,该励振用振动部件配置于上述第1光学部件和上述第2光学部件两者中的一者或两者之上。

Description

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装置,详细地讲,涉及具有防尘功能的摄影镜头更换式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如下的数字照相机或视频照相机等摄像装置(以下将这些统称为照相机)一般被实用化并广泛普及:其构成为,通过固体摄像元件等光电转换元件等(以下简称为摄像元件等)将由摄影光学***成像的光学像依次转换为图像信号,能够将由此得到的图像信号作为预定形式的图像数据记录在记录介质中,并且,具有将记录在该记录介质中的图像数据再现显示为图像的液晶显示装置(LCD)等图像显示装置。
并且,在这种照相机中,所谓的摄影镜头更换式的照相机以前已被实用化,该摄影镜头更换式的照相机构成为,以相对于照相机主体装卸自如的方式构成具备摄影光学***的摄影镜头单元,能够根据需要,更换为具有期望种类(视场角等)的摄影光学***的摄影镜头单元进行使用。
在这种形式的摄影镜头更换式照相机中,在从照相机主体取下摄影镜头单元的状态下,例如,在摄像元件等的受光面或设于摄像元件等的前表面侧的光学元件等的表面附着微小的尘埃等的可能性高。当在这些尘埃等附着于上述受光面或光学元件表面的状态下继续使用该照相机时,例如,通过摄影镜头而入射到照相机主体内的光可能被上述尘埃等遮挡。该情况下,与附着有该尘埃等的部位对应的摄像元件等的像素部无法正常接收入射光。因此,无法输出正确的图像信号,形成黑点或斑点那样的点等,存在画质劣化这样的问题点。
因此,在现有的照相机中,用于抑制在摄像元件等的受光面或设于摄像元件等的前表面侧的光学元件等的表面附着尘埃等的各种研究,例如在日本特开2002-090842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20437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3-348397号公报等中进行公开并实用化。
在上述日本特开2002-090842号公报所公开的照相机中,在比快门幕帘靠近前表面侧(镜头侧、靠近被摄体的部位)的位置配置保护玻璃,使该保护玻璃与摄像元件等的前表面之间的空间成为密封构造,由此,成为如下配置:能够抑制在摄像元件等的受光面或摄像元件前表面侧的光学元件等附着尘埃等,并且,容易清扫附着于保护玻璃外表面的尘埃等。
并且,在上述日本特开2002-20437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3-348397号公报等所公开的照相机中,在摄像元件的前表面配置光学元件,使该光学元件与摄像元件前表面之间的空间成为密封构造,并且,具有使用励振部件使上述光学元件进行振动的励振装置,由此,积极地抖落附着于该光学元件的表面的尘埃等。
但是,根据上述日本特开2002-090842号公报所公开的手段,在保护玻璃的表面附着有极其微少的尘埃等、例如几μm左右的大小的尘埃等时,使用者通过目视等识别该尘埃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即使是几μm左右的极小尺寸的尘埃等,也可能对由摄像元件等取得的图像造成不良影响。
并且,该公报所记载的结构是仅设置保护玻璃的结构,所以,在将摄影镜头单元装配于照相机主体的状态下,存在无法确认在保护玻璃的表面是否附着有尘埃等的问题点。另外,在处于从照相机主体取下摄影镜头单元的状态时,能够确认保护玻璃的表面,但是,该状态可以说是尘埃等最容易侵入照相机内部的状态。
进而,在该公报所记载的结构中,在比快门幕帘靠近前表面侧的位置配置保护玻璃。这里,在采用机械驱动快门部件(幕帘)的方式的机械式快门单元的情况下,例如通过快门叶片的滑动动作,快门叶片或快门基座表面等磨损,由此可能产生尘埃等。因此,由该快门单元产生的尘埃等也有可能在密封空间内浮游而附着于保护玻璃的内侧面。但是,在基于该手段的结构中,仅考虑从外部侵入的尘埃等,没有考虑在它们内部产生的尘埃等。
并且,根据上述日本特开2002-20437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3-348397号公报等所公开的手段,采用机械式快门单元配设于密封空间外部的结构,所以,例如存在如下的问题点:由于从照相机外部进入照相机主体内部的尘埃等进入快门叶片的间隙等中,可能阻碍快门单元的动作。
并且,在该公报等所记载的结构中,在从照相机主体取下摄影镜头单元的状态时,成为如下结构:照相机主体内的快门叶片配置于手容易从安装部碰到的位置。因此,存在使用者可能误伤到快门叶片而损坏照相机的功能的问题点。
进而,在该公报所记载的结构中,在采用机械式快门单元的情况下,从快门单元产生的尘埃等在照相机内部飞舞并浮游,可能附着于照相机内部的各种构成单元。该情况下,例如附着于取景器屏幕而阻碍观察像的视野,或者附着于测距装置的光学***而产生测距功能的误检测,或者进入驱动机构而成为电动机或齿轮列等破损的原因等,存在尘埃等可能对其他构成单元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点。
另一方面,这种摄像装置始终强烈要求小型化和轻量化。因此,用于抑制并去除从外部侵入或由快门单元等产生的尘埃等的机构也存在机构的简化和小型化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摄像装置:利用简单的结构实现抑制由机械式快门单元等产生的尘埃等在装置内部浮游而附着于其他构成单元的结构,同时能够有助于设备的小型化。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摄像装置具有:摄像单元;快门单元,该快门单元位于上述摄像单元的被摄体侧;第1光学部件,该第1光学部件配置于上述快门单元的被摄体侧,用于防止尘埃侵入上述快门单元;第2光学部件,该第2光学部件配置于上述快门单元的像侧且位于上述快门单元和上述摄像单元之间,用于防止尘埃侵入上述快门单元;以及励振用振动部件,该励振用振动部件配置于上述第1光学部件和上述第2光学部件两者中的一者或两者之上。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摄像装置具有:摄像单元;快门单元,该快门单元位于上述摄像单元的被摄体侧,该快门单元内部具有快门叶片、以及设于光束透射区域以外的位置的粘着部件;第1光学部件,该第1光学部件配置于上述快门单元的被摄体侧;第2光学部件,该第2光学部件配置于上述快门单元的像侧且位于上述快门单元和上述摄像单元之间;以及励振用振动部件,该励振用振动部件配置于上述第1光学部件和上述第2光学部件两者中的一者或两者之上;上述第1光学部件和上述第2光学部件之间形成密闭空间,上述第2光学部件和上述摄像单元之间形成另一密闭空间。
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根据以下详细说明而更加明确。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如下的摄像装置:利用简单的结构实现抑制由机械式快门单元等产生的尘埃等在装置内部浮游而附着于其他构成单元的结构,同时能够有助于设备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中与本发明有关的主要结构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在图1的摄像装置中取出与本发明有关的主要构成单元并从前表面侧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在图1的摄像装置中取出与本发明有关的主要构成单元并从背面侧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在图1的摄像装置中取出与本发明有关的主要构成单元并从前表面侧观察的平面图。
图5是沿着图4的[5]-[5]线的剖视图。
图6是沿着图4的[6]-[6]线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中与本发明有关的主要结构的概略结构图。
图8是图7的摄像装置中的主要构成单元的剖视图。
图9是在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中从前表面侧观察与本发明有关的主要构成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从背面侧观察图9的主要构成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图9的主要构成单元的剖视图。
图12是在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中从前表面侧观察与本发明有关的主要构成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从背面侧观察图12的主要构成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图12的主要构成单元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的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是应用于如下的数字照相机或视频照相机等的摄像装置(以下将这些统称为照相机)时的各种例示:作为应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其构成为,例如通过固体摄像元件等光电转换元件等(以下简称为摄像元件等)将由摄影光学***成像的光学像依次转换为图像信号,能够将由此得到的图像信号作为预定形式的图像数据记录在记录介质中,并且,具有将记录在该记录介质中的图像数据再现显示为图像的液晶显示装置(LCD)等图像显示装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照相机使用时与被摄体对置的面称为照相机的前表面。将照相机使用时使用者面对的面称为照相机的背面。并且,将照相机使用时与天空对置侧的面称为上表面。而且,将与照相机的上表面对置的面称为底面。进而,将在照相机的通常使用状态下配置于两侧的面称为左侧面和右侧面。关于该情况下的左右的判别,将从被摄体侧朝向照相机的前表面观察时的左侧或右侧分别区分为左或右。
并且,在各实施方式中,利用符号O表示摄影镜头单元中的摄影光学***(摄影镜头)的光轴。而且,在沿着该光轴O的方向中,将与照相机的前表面对置的被摄体所存在的一侧称为前方,将配置于照相机的靠近背面的部位的摄像元件所存在的一侧称为后方。
另外,在以下说明所使用的各图中,使各构成要素为在图上能够识别的程度的大小,所以,有时以不同比例尺示出各构成要素。因此,在本发明中,这些附图所记载的构成要素的数量、构成要素的形状、构成要素的大小的比率以及各构成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不限于图示的形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图。首先,下面,使用图1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即照相机1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是摄影镜头更换式照相机,并且是省略了在内部包括反射镜等的取景器光学***的形式的所谓的无反照相机。这种照相机构成为,将透射过摄影镜头单元12而入射的被摄体光束直接导向摄像单元14的摄像元件,将根据该摄像元件的输出信号而生成的图像信号输出到显示装置,利用该显示图像作为观察用图像。
照相机1主要由在内部具有各种构成单元的照相机主体11和装配于该照相机主体11的前表面的摄影镜头单元12构成。
除了由多个光学透镜等构成的摄影镜头12a以外,摄影镜头单元12省略其他部分的图示,但是,摄影镜头单元12构成为具有保持摄影镜头12a的多个框部件、驱动这些多个框部件的驱动部件以及驱动电动机等构成部件。该摄影镜头单元12构成为具有例如卡口(bayonet)式等的装卸机构,使得相对于照相机主体11装卸自如。另外,摄影镜头单元12自身应用在现有的镜头更换式照相机等中应用的一般结构。
在照相机主体11的内部设有各种构成单元。这些各种构成单元中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单元是由快门单元13、摄像单元14、励振单元17等构成的降尘***单元10。因此,在以下的说明和附图中,主要仅对与降尘***单元10有关的详细结构和图示进行说明,照相机主体11的其他构成单元应用与现有的摄像装置(照相机)相同的构成单元,省略其说明和图示。
接着,下面,使用图1~图6对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中的降尘***单元10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中的降尘***单元10主要由快门单元13、摄像单元14、励振单元17等构成。
快门单元13是经由驱动电动机和驱动机构对快门叶片进行机械式开闭驱动的机械式快门单元。并且,作为该快门单元13的快门形式,是如下的焦面式快门单元:在摄像单元14的前方,快门叶片在与摄影镜头12a的光轴O正交的方向进行开闭移动,由此,使透射过摄影镜头单元12而入射的摄影光束通过以及对该摄影光束进行遮蔽。另外,快门单元13自身的构造应用在现有的摄像装置(照相机)中应用的一般的构造,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本发明有关的特征结构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中应用的快门单元13主要由快门基座13a、快门叶片13b等构成。
快门基座13a是如下的部件:其安装有构成该快门单元13的各种构成部件,构成本快门单元13的主体部。在该快门基座13a中,例如除了快门叶片13b以外,省略其他部件的图示,但是,还包括快门驱动电动机、快门驱动机构等构成部件。
在快门基座13a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大致矩形状的开口13c,该开口13c能够使透射过在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的前表面装配的摄影镜头单元12的摄影镜头12a的来自被摄体的光束(以下简称为被摄体光束)通过。
快门叶片13b是用于在预定定时(与摄影动作联动地)对该开口13c进行开闭的部件。快门叶片13b以使多个薄板状部件重叠的形式构成。另外,快门叶片13b自身的结构及其开闭控制等的手段应用在现有的摄像装置(照相机)中利用的一般的结构。
在快门单元13的前表面侧(被摄体侧)配置有作为第1光学部件的保护部件18。因此,在快门单元13的前表面侧,以包围上述开口13c的外周缘部的方式形成有大致矩形状的框缘部13f。
作为第1光学部件的保护部件18由该框缘部13f保持。在该情况下,保护部件18例如通过粘接等的固定手段固定设置于框缘部13f。由此,保护部件18与快门单元13的框缘部13f之间的接合部构成为维持紧密贴合状态。因此,在快门单元13的内部,经由该保护部件18的后方侧的表面与快门叶片13b,在与配置于其后方的励振单元17的防尘部件17b(详细情况在后面描述)的前表面之间,形成有相对于外部的密闭空间。通过这种结构,作为第1光学部件的保护部件18发挥抑制尘埃等侵入快门单元13的内部的作用。
上述保护部件18由透明的光学部件形成,以便能够使通过摄影镜头单元12后的被摄体光束通过。作为该保护部件18,例如除了简单的保护用的透明玻璃板或透明树脂板等的保护板部件以外,还能够应用光学低通滤波器、红外截止滤波器、偏光滤波器、光学透镜等的具有光学作用的板状光学部件等。并且,对保护部件18的表面或背面的至少一方实施防带电涂层等的表面处理。
在快门单元13的上述框缘部13f的内缘部13e,沿着该内缘部13e粘贴有粘着部件19。该粘着部件19是如下的部件:其具有吸附的作用,以使尘埃等不会在快门单元13内的上述密闭空间内浮游。粘着部件19应用形成为表面具有粘着性的部件、例如双面胶带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内缘部13e的各边设置该双面胶带,但是,不同于此,例如也可以是针对内缘部13e涂布具有粘着性的部件的形式。
在快门单元13的后方配设有摄像单元14。该摄像单元14构成为具有例如背面照射型COM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或背面照射型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等光电转换元件即固体摄像元件等(以下将这些统称为摄像元件)。
除了上述摄像元件以外,摄像单元14构成为例如还包括摄像元件用驱动器以及电子电路部件等,该电子电路部件形成对摄像元件的输出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其传递到照相机主体11的内部控制电路或信号处理电路等的各种处理电路等。
摄像单元14的摄像元件的受光面朝向照相机1的前方配置,以便能够接收通过摄影镜头单元12入射来的被摄体光束。并且,以使摄像元件的受光面的大致中心位置与上述摄影镜头12a的光轴O大致一致的方式,在照相机主体11内部的预定位置配置摄像元件。
而且,摄像单元14使用小螺钉20螺纹紧固固定于上述快门单元13的背面侧的预定部位。因此,在快门单元13的背面侧,如图3所示,以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朝向背面突出的方式,植设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安装凸台13d。
另外,这里,在成为摄像单元14螺纹紧固固定于快门单元13的状态时,在两者之间,以被夹持的形式从前侧起依次配设有第1弹性部件15、励振单元17、第2弹性部件16。
第1弹性部件15由橡胶部件等具有弹性的部件形成,该部件与快门单元13的开口13c的形状对应而形成为大致相同形状相同尺寸的矩形环状。该第1弹性部件15固定支承于快门单元13的背面侧。因此,在快门单元13的背面侧,设有以沿着上述开口13c的各边包围外周缘部的方式形成的壁形状的支承部13h。而且,第1弹性部件15配置成包围上述支承部13h的外周。第1弹性部件15在该部位通过粘接等手段固定于快门单元13的背面。另外,也可以不设置壁形状的支承部13h,而是该第1弹性部件15直接粘接于快门单元13的背面。
在快门单元13的后方,隔着上述第1弹性部件15配设有励振单元17。励振单元17由作为第2光学部件的防尘部件17b、励振用振动部件17a、电气基板17c等构成。
作为第2光学部件的防尘部件17b是如下的部件:其配置于快门单元13的后方、即摄像单元14侧,具有防止尘埃等侵入快门单元13的作用。
因此,防尘部件17b配设成,在其外周缘部附近的预定位置与上述第1弹性部件15紧密贴合。防尘部件17b与上述保护部件18大致同样,由透明的光学部件形成,以便能够使通过摄影镜头单元12后的被摄体光束通过。而且,防尘部件17b与上述保护部件18同样,例如除了简单的保护用的透明玻璃板或透明树脂板等的保护用板状部件以外,还能够应用光学低通滤波器、红外截止滤波器、偏光滤波器、光学透镜等的具有光学作用的板状光学部件等。并且,对防尘部件17b的表面或背面的至少一方实施防带电涂层等的表面处理。
通过这种结构,在快门单元13的内部,如上所述,经由励振单元17的防尘部件17b的前表面与快门叶片13b,在与配置于其前方的上述保护部件18的后方侧的表面之间,形成有相对于外部密闭的密闭空间。
励振用振动部件17a是使防尘部件17b振动的部件,其配设于该防尘部件17b的外周缘部附近的预定部位、例如在防尘部件17b中被摄体光束透射的区域以外的位置、即不阻碍该被摄体光束透射的部位。这里,如图1等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在沿着防尘部件17b的外周缘(四边)中的一边的部位设置有一个励振用振动部件17a的例子。另外,励振用振动部件17a的配设个数不限于该例所示的一个,例如,也可以在分别沿着防尘部件17b的外周缘(四边)中的对置的两个边的部位分别设置励振用振动部件17a。
作为电气连接构件的电气基板17c与励振用振动部件17a连接,以便供给用于驱动该励振用振动部件17a的电力,或发送来自本照相机1的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等。该电气基板17c例如由柔性印刷基板等形成。另外,励振单元17自身的结构应用与以往一般已经实用化的结构相同的结构。
而且,如上所述,在快门单元13的背面与上述励振单元17的防尘部件17b之间夹持着上述第1弹性部件15。该情况下,第1弹性部件15与防尘部件17b的前表面抵接的部位是不阻碍被摄体光束透射的部位、即位于防尘部件17b的外周缘部的附近。进而,在第1弹性部件15与防尘部件17b的前表面抵接的部位中设有励振用振动部件17a的部位的附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图5的符号T所示的部位)设定为,在比配置有该励振用振动部件17a的位置靠近光轴O的位置,第1弹性部件15与防尘部件17b的前表面抵接。换言之,励振用振动部件17a配设成比第1弹性部件15与防尘部件17b的前表面抵接的抵接部位靠近外缘侧。
因此,励振单元17驱动励振用振动部件17a以使防尘部件17b振动,由此,例如能够抖落由快门叶片13b等产生并附着于防尘部件17b的前表面的尘埃等。这样,从防尘部件17b的表面抖落的尘埃等不会在快门单元13内的上述密闭空间内浮游,而是吸附于上述粘着部件19。
在励振单元17的后方配设有第2弹性部件16。该第2弹性部件16形成为,与上述快门单元13的开口13c的形状对应而具有大致相同形状相同尺寸的开口16c。第2弹性部件16与上述第1弹性部件15同样,例如应用橡胶部件等的具有弹性的部件。该第2弹性部件16固定支承于摄像单元14的前表面侧。该情况下,开口16c设定为比摄像单元14的摄像元件受光面大。而且,上述开口16c形成为具有充分的开口面积,以使得在第2弹性部件16通过粘接剂等固定于摄像单元14的状态下,第2弹性部件16不会阻碍上述被摄体光束。
而且,在前表面固定有第2弹性部件16的摄像单元14如上所述,在夹持上述励振单元17的状态下,螺纹紧固固定于上述快门单元13的背面。该情况下,励振单元17的防尘部件17b的背面与第2弹性部件16抵接的部位被设定为,与上述第1弹性部件15和防尘部件17b抵接的部位相面对的位置(对置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图5的符号S所示的部位)。
如上所述,在固定于快门单元13的背面侧的第1弹性部件15与固定于摄像单元14的前表面侧的第2弹性部件16之间,以被夹持的形式配置有励振单元17的防尘部件17b。
在该状态下,防尘部件17b通过励振用振动部件17a的作用而在预定定时进行振动。此时,防尘部件17b以与第1和第2弹性部件15、16抵接的抵接部位为支点进行振动。通过该防尘部件17b的振动,该防尘部件17b可能向沿着自身平面的方向(与光轴O正交的方向)移动。因此,在快门单元13的背面侧形成有多个位置限制部13g,在励振用振动部件17a被驱动而使防尘部件17b振动从而电气基板17c平面移动时,该位置限制部13g限制该平面移动。
该多个位置限制部13g在励振单元17平面移动时防尘部件17b的外周缘能够抵接的位置、即开口13c的四边的外周缘部附近,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突出设置。
根据以上结构,在励振单元17的防尘部件17b的后方侧的表面与摄像单元14的摄像元件受光面之间,形成有相对于外部密闭的密闭空间。该情况下,摄像单元14螺纹紧固固定于快门单元13。即,在该状态下,摄像单元14按压固定于快门单元13。因此,介于两者之间的第2弹性部件16朝向第1弹性部件15被按压固定。
另外,第1弹性部件15应用弹性常数比第2弹性部件16的弹性常数大的部件。这是考虑了防止例如快门叶片13b与防尘部件17b接触的设定。
并且,第2弹性部件16介于防尘部件17b与摄像单元14的前表面之间,由此,还具有减轻快门叶片13b驱动时产生的振动或励振单元17的振动等向摄像单元14传递的作用。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上述第1实施方式,在快门单元13的前表面侧配置保护部件18,在后方侧配置励振单元17(防尘部件17b),由此,在快门单元13的内部形成密闭空间,所以,能够抑制来自外部的尘埃等侵入快门单元13的内部。
与此同时,能够通过励振单元17的作用,抖落由快门叶片13b产生并附着于防尘部件17b的表面的尘埃等,进而,由励振单元17抖落的尘埃等由粘着部件19吸附。由此,能够去除快门单元13内部的密闭空间内的尘埃等对快门叶片13b等其他构造物或由摄像元件得到的图像造成的影响。
并且,在快门单元13的前表面侧配置保护部件18,所以,在成为从照相机主体11取下了摄影镜头单元12的状态时,也不会成为快门叶片13b等的内部机构暴露于外部的状态。因此,能够保护快门叶片13b等的内部机构。与此同时,能够使用鼓风机或横流风扇等容易地对附着于保护部件18的前表面侧的外表面的尘埃等进行清扫。
进而,快门单元13的前表面侧的保护部件18配置在距离摄像元件的受光面较远的位置。因此,即使在尘埃等附着于保护部件18的前表面侧的外表面的状态下进行摄影的情况下,也能够减轻这些尘埃等对取得图像造成的影响。
根据本实施方式,以通过第1和第2弹性部件15、16夹持励振单元17的方式进行配置,在该状态下向第1弹性部件15按压第2弹性部件16,由此,能够一边保持励振单元17,一边确保摄像单元14的前表面(摄像元件受光面)侧的密闭空间。因此,与现有的手段相比,削减了构成部件,利用更简单的结构保持励振单元,能够可靠地实现防尘功能。由此,能够有助于降尘***单元10以及应用该降尘***单元10的照相机1的小型化、轻量化、薄型化,同时,还能够有助于制造成本的降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在快门单元13的内部、在快门叶片13b的前方部分配设粘着部件19的例子。但是,粘着部件19的配置不限于该例子,可以在其他部位配设粘着部件19。
例如,代替上述例子或在上述例子的基础上,在快门单元13的内部,也可以设置于快门叶片13b的后方部分的内表面部(图1的标号19x所示的部分)等。进而,除此之外,也可以设置于第2弹性部件16的内表面部分(图1的标号19z所示的部分)等。
[第2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作为应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示出应用于摄影镜头更换式的无反照相机的例子。
本发明的结构不仅能够应用于这种形式的摄像装置,还能够完全同样地应用于其他形式的摄像装置、例如摄影镜头更换式的单反照相机。接着说明的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是应用于摄影镜头更换式的单反照相机的例子。下面,使用图7、图8对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A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A是摄影镜头更换式照相机,并且是具有在内部包括反射镜等的取景器光学***的形式的单反照相机。这种照相机构成为,除了使用反射镜21将透射过摄影镜头单元12而入射的被摄体光束导向取景器光学***侧来对其观察像进行观察的使用形式、以及使反射镜21从光轴O退避从而将上述被摄体光束导向照相机主体内的摄像单元14的摄像元件来记录根据该摄像元件的输出信号而生成的图像信号的使用形式以外,还能够采用如下的使用形式:向显示装置输出基于该摄像元件的输出信号的图像信号,利用该显示图像作为观察用图像。
照相机1A主要由在内部具有各种构成单元的照相机主体11A和装配于该照相机主体11A的前表面的摄影镜头单元12构成。
摄影镜头单元12构成为相对于照相机主体11A装卸自如,这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完全相同。而且,摄影镜头单元12自身应用在现有的镜头更换式照相机等中应用的一般结构。
在照相机主体11A的内部设有各种构成单元。这些各种构成单元中的反射镜21、副反射镜22、对焦屏23、五脊棱镜24、取景器目镜25、AF单元26等构成部件是单反照相机特有的构成部件。这些构成部件自身与在现有的一般的单反照相机中应用的构成部件相同。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A中,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单元是由快门单元13、摄像单元14、励振单元17、保护部件18、第1弹性部件15、第2弹性部件16等构成的降尘***单元10。该降尘***单元10自身的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完全相同。
另外,作为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的不同之处,举出如下方面。即,在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A中,将反射镜21置于光轴O上的状态(图7所示的状态)是使用取景器光学***观察被摄体像的使用形式。
在该状态下,透射过摄影镜头单元12的摄影镜头12a而沿着光轴O入射到照相机主体11A内部的来自被摄体的光束,通过反射镜21朝向上方的取景器光学***侧,其光轴弯折后沿着光轴O1行进。并且,入射到照相机主体11A内部的被摄体光束中的一部分透射过反射镜21,向配置于其后方的副反射镜22行进,通过该副反射镜22,其光轴弯折后沿着光轴O2向下方的AF单元26侧行进。
另外,在该状态下,快门单元13的快门叶片13b成为遮蔽开口13c的关闭状态。在这方面,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A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不同。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A中,能够得到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完全相同的效果。
[第3实施方式]
接着,下面,使用图9、图10、图11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基本上大致相同。简单地说,本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构成为对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作为第1光学部件的)保护部件18和(包括第2光学部件的)励振单元17的配置进行调换的形式。其他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在以下的说明中,仅详细叙述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另外,在图9~图11中,仅图示了本实施方式的降尘***单元,而省略了照相机的整体结构和其他构成部件的图示。
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中的降尘***单元10A如图9~图11所示,从前表面侧起依次由励振单元17A、第3弹性部件27、快门单元13A、保护部件18A、第2弹性部件16A、摄像单元14等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快门单元13A的前表面侧配置有励振单元17A。励振单元17A由励振用振动部件17a、防尘部件17b构成,其基本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
本实施方式的励振单元17A使用小螺钉30螺纹紧固固定于快门单元13A的前表面侧。该情况下,在小螺钉30与防尘部件17b之间夹装有具有弹性的板状部件31。该板状部件31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朝向快门单元13A的前表面按压防尘部件17b的外周缘部附近(例如该防尘部件17b的四个角部附近)。与此同时,上述板状部件31还具有如下作用:在励振单元17A被驱动的情况下,限制防尘部件17b向与光轴O正交的方向进行平面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励振单元17A与快门单元13A之间夹持着第3弹性部件27。该第3弹性部件27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第1弹性部件15同样,由橡胶部件等的具有弹性的部件形成,该部件与快门单元13A的开口13c的形状对应而形成为大致相同形状相同尺寸的矩形环状。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不同,该第3弹性部件27固定支承于快门单元13A的前表面侧。因此,在快门单元13A的前表面侧,设有以沿着上述开口13c的各边包围外周缘部的方式形成的壁形状的支承部13h。而且,第3弹性部件27配置成包围上述支承部13h的外周。第3弹性部件27在该部位通过粘接等手段固定于快门单元13A的前表面。即,不同之处在于,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第1弹性部件15、励振单元17配置于快门单元13的背面侧,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第3弹性部件27、励振单元17A配置于快门单元13A的前表面侧。
而且,如上所述,第3弹性部件27被夹持于快门单元13A的前表面与励振单元17A之间,通过板状部件31的作用,朝向快门单元13A的前表面按压上述励振单元17A。因此,防尘部件17b处于始终朝向第3弹性部件27被按压的状态,即使励振单元17A被驱动而使防尘部件17b进行振动,也始终维持第3弹性部件27与防尘部件17b之间的紧密贴合状态。由此,在快门单元13A的内部,经由防尘部件17b的后方侧的表面和快门叶片13b,在与配置于其后方的保护部件18A(详细情况在后面描述)的前表面之间,形成有相对于外部密闭的密闭空间。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快门单元13A的背面侧,以包围快门单元13A的开口13c的外周缘部的方式形成有大致矩形状的框缘部13f。作为第2光学部件的保护部件18A固定保持于该框缘部13f。该保护部件18A固定保持于框缘部13f的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保护部件18与框缘部13f的结构相同。但是,在第1实施方式中,是快门单元13的前表面侧的结构,这点不同。
保护部件18A例如通过粘接等固定手段固定设置于框缘部13f。由此,保护部件18A与快门单元13A的框缘部13f之间的接合部构成为维持紧密贴合状态。因此,在快门单元13A的内部,经由该保护部件18A的前表面和快门叶片13b,在与配置于其前方的励振单元17A的防尘部件17b(详细情况在后面描述)的背面之间,形成有相对于外部的密闭空间。通过这种结构,作为第2光学部件的保护部件18A发挥抑制尘埃等侵入快门单元13A的内部的作用。另外,保护部件18A由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保护部件18相同的材料和形式形成。
在快门单元13A的框缘部13f的内缘部13e,沿着该内缘部13e粘贴有粘着部件19。该粘着部件19也应用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粘着部件19相同的材料和形式的部件。由此,尘埃等不会在快门单元13A内的上述密闭空间内浮游。
在快门单元13A的后方,隔着第2弹性部件16A配设有摄像单元14。该摄像单元14自身的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
摄像单元14通过小螺钉20螺纹紧固固定于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安装凸台13d(参照图10),该安装凸台13d形成为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从快门单元13A的背面侧朝向背面突出。
第2弹性部件16A与快门单元13A的开口13c的形状对应而具有大致相同形状相同尺寸的开口,由整体形成为矩形环状的橡胶部件等的具有弹性的部件构成。而且,第2弹性部件16A固定支承于快门单元13A的框缘部13f。因此,第2弹性部件16A形成为具有:前表面周缘部16a,其由与框缘部13f的内周缘部的内周面13fb接触的外周面16d和与保护部件18A的后表面接触的外周缘部18Aa构成;以及凸缘状部16b,其与框缘部13f的背面缘部13fa抵接配置。
因此,第2弹性部件16A如图11所示,在与框缘部13f的内周缘部和背面缘部13fa抵接的状态下,通过粘接等手段固定于快门单元13A。因此,第2弹性部件16A的前表面周缘部16a的前端缘部与保护部件18A的外周缘部18Aa沿整周抵接并紧密贴合,前表面周缘部16a的外周面16d与框缘部13f的内周面13fb沿整周抵接并紧密贴合,凸缘状部16b与框缘部13f的背面缘部13fa沿整周抵接并紧密贴合。而且,第2弹性部件16A的背面侧的外周缘部通过粘接等手段粘接固定于摄像单元14的外周缘部。
通过这种结构,在快门单元13A的背面侧,在作为第2光学部件的保护部件18A的背面与摄像单元14的前表面之间形成有密闭空间,第2弹性部件16A抑制尘埃等侵入该密闭空间的内部。因此,摄像单元14的摄像元件受光面始终保持清洁状态。
另外,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防尘部件17b配置于快门单元13A的前表面侧(被摄体侧),具有防止尘埃等侵入快门单元13A内的作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防尘部件17b相当于第1光学部件。
另一方面,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保护部件18A配置于快门单元13A的后方、即摄像单元14侧,具有防止尘埃等侵入快门单元13A的作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护部件18A相当于第2光学部件。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上述第3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第4实施方式]
接着,下面,使用图12、图13、图14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结构是对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和上述第3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进行组合而构成的。简单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快门单元13的后方侧的结构(励振单元、摄像单元)和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的快门单元13A的前方侧的结构(励振单元)进行组合,构成降尘***单元。
即,本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仅在于,代替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作为第1光学部件的保护部件18,配置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的(包括第1光学部件的)励振单元17A。
换言之,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中的降尘***单元采用如下形式:隔着快门单元13B而在其前后设置励振单元(17A、17)。其他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另外,在图12~图14中,仅图示本实施方式的降尘***单元,而省略了照相机的整体结构和其他构成部件的图示。
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中的降尘***单元10B如图12~图14所示,从前表面侧起依次由第1励振单元17A、第3弹性部件27、快门单元13B、第1弹性部件15、第2励振单元17、第2弹性部件16、摄像单元14等构成。
在快门单元13B的前表面侧,经由第3弹性部件27,利用同样的手段安装有结构与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的励振单元17A完全相同的第1励振单元17A。
另一方面,在快门单元13B的背面侧,经由第1弹性部件15,利用同样的手段安装有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励振单元17完全相同的第2励振单元17,进而,在其后方,经由第2弹性部件16,利用同样的手段安装有摄像单元14。其他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大致相同。
另外,在上述第4实施方式中,第1励振单元17A的防尘部件17b配置于快门单元13的前表面侧(被摄体侧),具有防止尘埃等侵入快门单元13B内的作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励振单元17A的防尘部件17b相当于第1光学部件。
另一方面,在上述第4实施方式中,第2励振单元17的防尘部件17b配置于快门单元13B的后方、即摄像单元14侧,具有防止尘埃等侵入快门单元13B的作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励振单元17的防尘部件17b相当于第2光学部件。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上述第4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除此之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隔着快门单元13B而在其前后分别设置第1和第2励振单元17A、17,所以,能够更有效地去除尘埃等。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如下构成时的例子:将第1光学部件、第2光学部件形成为大致矩形状,与此对应,快门单元的开口、第1和第2弹性部件等的形状也形成为大致矩形状,但是,这些构成部件的形状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例示。例如,即便利用圆形状或多边形状等的其他不同的形状形成第1和第2光学部件等,也能够构成本发明,在利用不同形状构成的情况下,能够得到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完全相同的效果。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能够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变形和应用。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包含各种阶段的发明,通过所公开的多个构成要件的适当组合,能够提取出各种发明。例如,在即使从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构成要件中删除若干构成要件也能够解决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得到发明效果的情况下,删除了该构成要件后的结构也能够提取为发明。本发明除了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以外,不受特定实施方式制约。
本发明不限于数字照相机等的专用于摄影功能的电子设备即摄像装置,还能够应用于具有摄影功能的其他形式的电子设备,例如便携电话、录音设备、电子笔记本、个人计算机、游戏设备、电视机、钟表、利用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导航设备等、各种带摄影功能的电子设备。进而,本发明的降尘***单元例如还能够应用于使用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等投影图像的投影型图像显示装置等。

Claims (10)

1.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摄像单元;
快门单元,该快门单元位于上述摄像单元的被摄体侧;
第1光学部件,该第1光学部件配置于上述快门单元的被摄体侧,用于防止尘埃侵入上述快门单元;
第2光学部件,该第2光学部件配置于上述快门单元的像侧且位于上述快门单元和上述摄像单元之间,用于防止尘埃侵入上述快门单元;以及
励振用振动部件,该励振用振动部件配置于上述第1光学部件和上述第2光学部件两者中的一者或两者之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光学部件和上述第2光学部件之间形成密闭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光学部件和上述摄像单元之间形成另一密闭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快门单元具有位于上述第1光学部件和上述第2光学部件之间的快门叶片及粘着部件,该粘着部件位于光束透射区域以外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励振用振动部件配置于上述第2光学部件,该第2光学部件由第1弹性部件和第2弹性部件夹持,该第1弹性部件在相对于该励振用振动部件更靠近光轴的径向内侧的位置配置于上述快门单元,上述第2弹性部件在沿光轴方向与该第1弹性部件对置的位置配置于上述摄像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摄像单元按压固定于上述快门单元,由此上述第2弹性部件以朝向上述第1弹性部件按压的方式被上述摄像单元按压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励振用振动部件配置于上述第1光学部件上,该第1光学部件隔着第3弹性部件按压固定于上述快门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励振用振动部件包括两组,分别配置于上述第1光学部件和上述第2光学部件上;该第2光学部件由第1弹性部件和第2弹性部件夹持,该第1弹性部件在相对于该励振用振动部件更靠近光轴的径向内侧的位置配置于上述快门单元,上述第2弹性部件在沿光轴方向与该第1弹性部件对置的位置配置于上述摄像单元,该第1光学部件隔着第3弹性部件按压固定于上述快门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摄像单元按压固定于上述快门单元,由此上述第2弹性部件以朝向上述第1弹性部件按压的方式被上述摄像单元按压固定。
10.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摄像单元;
快门单元,该快门单元位于上述摄像单元的被摄体侧,该快门单元内部具有快门叶片、以及设于光束透射区域以外的位置的粘着部件;
第1光学部件,该第1光学部件配置于上述快门单元的被摄体侧;
第2光学部件,该第2光学部件配置于上述快门单元的像侧且位于上述快门单元和上述摄像单元之间;以及
励振用振动部件,该励振用振动部件配置于上述第1光学部件和上述第2光学部件两者中的一者或两者之上;
上述第1光学部件和上述第2光学部件之间形成密闭空间,上述第2光学部件和上述摄像单元之间形成另一密闭空间。
CN201110138714.5A 2010-08-30 2011-05-26 摄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852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92731 2010-08-30
JP2010192731A JP2012050016A (ja) 2010-08-30 2010-08-30 撮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85221A true CN102385221A (zh) 2012-03-21
CN102385221B CN102385221B (zh) 2014-10-22

Family

ID=45696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3871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85221B (zh) 2010-08-30 2011-05-26 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8684543B2 (zh)
JP (1) JP2012050016A (zh)
CN (1) CN10238522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0252A (zh) * 2018-05-02 2018-10-26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装置
CN113566978A (zh) * 2021-07-23 2021-10-29 杭州微影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热成像快门及红外热成像装置
CN116060385A (zh) * 2022-08-03 2023-05-0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08569B1 (ko) * 2011-11-30 2017-12-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 촬영 장치
US9444918B2 (en) * 2013-02-07 2016-09-13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ccess to a component
JP6870732B2 (ja) * 2017-05-12 2021-05-1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振動装置
WO2019130623A1 (ja) * 2017-12-27 2019-07-0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振動装置及び光学検出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90842A (ja) * 2000-09-12 2002-03-27 Wedge:Kk 平面型撮像素子を塵埃より保護する構造を持つレンズ交換式デジタルカメラ
CN1573506A (zh) * 2003-06-23 2005-02-02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用于摄像装置的防尘单元和具有该单元的摄像装置
JP2007052076A (ja) * 2005-08-15 2007-03-01 Canon Inc フォーカルプレーンシャッター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964435A (zh) * 2005-11-07 2007-05-16 佳能株式会社 具有异物除去功能的摄像装置
JP2007208397A (ja) * 2006-01-31 2007-08-16 Olympus Imaging Corp 塵埃画像防止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カメラ及び画像機器
US20070285551A1 (en) * 2006-05-26 2007-12-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ickup apparatus
JP2008148342A (ja) * 2007-12-28 2008-06-26 Olympus Corp カメラ
CN101334577A (zh) * 2007-06-28 2008-12-31 佳能株式会社 具有用于去除异物的单元的摄像设备
CN101676790A (zh) * 2008-09-11 2010-03-2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照相机主体及具有其的摄像装置
JP2010160257A (ja) * 2009-01-07 2010-07-22 Nikon Corp 撮像装置
JP2010171939A (ja) * 2008-12-22 2010-08-05 Olympus Imaging Corp 振動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39087A (en) * 1945-06-14 1948-04-06 Eastman Kodak Co Protective casing for enclosing photographic shutters to exclude moisture and dirt therefrom
JP4282226B2 (ja) 2000-12-28 2009-06-1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カメラ
JP4660016B2 (ja) 2001-05-29 2011-03-30 株式会社プライムポリマー 軽量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JP4037687B2 (ja) 2002-05-27 2008-01-23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カメラ及びこれに用いる撮像素子ユニット
US20060152817A1 (en) * 2005-01-12 2006-07-13 Goro Noto Optical device
JP2006259162A (ja) * 2005-03-16 2006-09-28 Olympus Imaging Corp 防塵機能付き光学装置
TWM290573U (en) * 2005-11-29 2006-05-11 Premier Image Technology Corp Sand-preventing structure for image-capturing device
JP4764265B2 (ja) * 2006-06-20 2011-08-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4781187B2 (ja) * 2006-07-20 2011-09-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5003216B2 (ja) * 2007-03-12 2012-08-15 株式会社ニコン 撮像装置および光学装置
JP4811358B2 (ja) * 2007-06-14 2011-11-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4968942B2 (ja) * 2007-12-27 2012-07-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US8011837B2 (en) * 2008-11-19 2011-09-06 Olympus Imaging Corp. Vibrating device and image equipment having the same
WO2012104930A1 (ja) * 2011-02-02 2012-08-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5901347B2 (ja) * 2012-02-27 2016-04-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90842A (ja) * 2000-09-12 2002-03-27 Wedge:Kk 平面型撮像素子を塵埃より保護する構造を持つレンズ交換式デジタルカメラ
CN1573506A (zh) * 2003-06-23 2005-02-02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用于摄像装置的防尘单元和具有该单元的摄像装置
JP2007052076A (ja) * 2005-08-15 2007-03-01 Canon Inc フォーカルプレーンシャッター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964435A (zh) * 2005-11-07 2007-05-16 佳能株式会社 具有异物除去功能的摄像装置
JP2007208397A (ja) * 2006-01-31 2007-08-16 Olympus Imaging Corp 塵埃画像防止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カメラ及び画像機器
US20070285551A1 (en) * 2006-05-26 2007-12-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ickup apparatus
CN101334577A (zh) * 2007-06-28 2008-12-31 佳能株式会社 具有用于去除异物的单元的摄像设备
JP2008148342A (ja) * 2007-12-28 2008-06-26 Olympus Corp カメラ
CN101676790A (zh) * 2008-09-11 2010-03-2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照相机主体及具有其的摄像装置
JP2010171939A (ja) * 2008-12-22 2010-08-05 Olympus Imaging Corp 振動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機器
JP2010160257A (ja) * 2009-01-07 2010-07-22 Nikon Corp 撮像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0252A (zh) * 2018-05-02 2018-10-26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装置
CN108710252B (zh) * 2018-05-02 2020-09-08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装置
CN113566978A (zh) * 2021-07-23 2021-10-29 杭州微影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热成像快门及红外热成像装置
WO2023001197A1 (zh) * 2021-07-23 2023-01-26 杭州微影软件有限公司 红外热成像快门及红外热成像装置
CN116060385A (zh) * 2022-08-03 2023-05-0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16060385B (zh) * 2022-08-03 2023-11-1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684543B2 (en) 2014-04-01
US9086563B2 (en) 2015-07-21
US20140009831A1 (en) 2014-01-09
US20120050860A1 (en) 2012-03-01
CN102385221B (zh) 2014-10-22
JP2012050016A (ja) 2012-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85221B (zh) 摄像装置
CN100451815C (zh) 照相机
US7499635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hake correction
US7324748B2 (en) Focal plane shutter and image sensing apparatus
US8023008B2 (en) Imaging device
US8730386B2 (en) Imaging apparatus including metal main frame as assembly basis
JP2007047547A (ja) 手ブレ補正機能付き電子撮像装置およびカメラ付き携帯電子機器
JP2010193435A (ja) 撮像装置
US7554075B2 (en) Imaging apparatus
JP2005292404A (ja) アクセサリ装置
CN102768454A (zh) 摄像设备
CN100349063C (zh) 电子摄像装置
CN100471236C (zh) 电子摄像装置
JPH10336496A (ja) 薄型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9212700A (ja) 撮像装置の表示装置用カバー及び撮像装置
JP2006293036A (ja) 光学機器及び当該光学機器における異物除去方法
JP2017195557A (ja) 撮像装置
JP2006145814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7282101A (ja) 撮像装置
JP2004304827A (ja) 電子カメラ
JP2005148197A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を備えた携帯端末
JP5423165B2 (ja) 撮影装置
JP2007306419A (ja) ゴミ除去機能付き撮像装置
JP2007124006A (ja) 撮像ユニット、及び撮像装置
JP2006308691A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27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Olympu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Imaging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2

Termination date: 202005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