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85352A - 中心安全气囊垫和具有该垫的中心安全气囊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中心安全气囊垫和具有该垫的中心安全气囊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85352A
CN102285352A CN2010105760313A CN201010576031A CN102285352A CN 102285352 A CN102285352 A CN 102285352A CN 2010105760313 A CN2010105760313 A CN 2010105760313A CN 201010576031 A CN201010576031 A CN 201010576031A CN 102285352 A CN102285352 A CN 1022853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m
room part
airbag cushion
right sides
pu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7603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85352B (zh
Inventor
崔在镐
崔炯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Motor Co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Motor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Motor Co filed Critical Hyundai Motor Co
Publication of CN1022853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53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853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53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021/2316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tecting at least two passengers, e.g. preventing them from hitting each oth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一种中心安全气囊垫和具有该垫的中心安全气囊模块,该中心安全气囊垫安装在车辆的左右座椅之间以保护乘客免受车辆的侧向碰撞而产生的冲击,该中心安全气囊垫可以包括:第一室部分;第二室部分,其包括左侧第二室部分和右侧第二室部分,该左侧第二室部分和右侧第二室部分分别联接到第一室部分的上端的左右侧以在其间流体联通;以及承拉件,其设置在左右侧第二室部分的相对内表面上,其中该左右侧第二室部分的相对内表面彼此相对且具有间隙,并且其中该承拉件具有向后延伸预定长度的后端,并且固定到其中的第一室部分或者第二室部分的后端。

Description

中心安全气囊垫和具有该垫的中心安全气囊模块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0年6月16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0-0057188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合并于此通过引用而用作所有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心安全气囊垫,其安装在车辆的左右座位之间以保护乘客免受由于车辆的侧向碰撞而产生的冲击,并且涉及具有该中心安全气囊垫的中心安全气囊模块。
背景技术
总体上说,安全气囊***包括冲击传感器、安全气囊模块以及安全气囊控制单元。这些安全气囊***是安全装置,其构造成当车辆遇到碰撞时,安装在安全气囊模块中的安全气囊垫由充气气体充气以保护司机或者乘客免受冲击。这种安全气囊***已经被研制成以应对车辆的前方碰撞。最近,中心安全气囊***和侧向安全气囊***已经被研制出来,并且被用于应对侧向碰撞或者车辆的翻转。中心安全气囊***被安装在前排的左右座椅之间或者后排的左右座椅之间以为在车辆遇到侧向碰撞的时候被推向左侧或者右侧的乘客提供支持,并且防止乘客相互之间的二次碰撞。
图1示出了配备有传统中心安全气囊***的车辆。该传统的中心安全气囊***安装在车辆的前排左右座椅A1和A2之间或者车辆的后排左右座椅A3和A4之间。该中心安全气囊***可以被布置在左右座椅之间的空间B1中、中心操纵台(console)台B2中或者仪表盘的中心部分B3中。当发生车辆的侧向碰撞时,中心安全气囊***展开安全气囊垫C、C’以防止左侧的乘客过度倾斜到右侧,或者防止右侧的乘客过度倾斜到左侧,由此使乘客免受伤害。另外,该中心安全气囊***防止坐在左侧和右侧的乘客之间的二次碰撞,由此使乘客免受由于二次碰撞而遭受的伤害。
安全气囊垫C、C’必须具有足以能够吸收由乘客施加到安全气囊垫C、C’上的冲击的结构和弹性。另外,该安全气囊垫C、C’必须具有足以使乘客免受过度倾斜以及与另外的乘客碰撞的支撑力。换言之,该中心安全气囊***必须构造成能够在车辆遇到侧向碰撞的时候,该安全气囊垫C、C’可以保持其正确的位置而非在一个方向过度倾斜,并且由此对坐在左座椅和右座椅的乘客都可以进行可靠地保护。
然而,该传统的中心安全气囊***存在有如下的问题,因为将从乘客传递到安全气囊垫C、C’的冲击吸收设为要点,所以安全气囊垫C、C’会在一个方向过度倾斜,或者因为将支撑乘客设为要点,所以安全气囊垫C、C’的展开力不足,或者该安全气囊垫C、C’不能够有效地吸收从乘客传递来的冲击。因此,该传统的中心安全气囊***不能够满足所要求的所有标准,即较高的冲击吸收能力、足够的支撑力以及安全气囊垫被满意地展开。
公开于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致力于提供一种中心安全气囊垫,其可以有效地吸收从乘客传递过来的冲击,并且防止过度倾斜到左侧或者右侧,由此防止乘客间的二次碰撞,在提供加强的支撑能力的同时还确保了满意的展开性能,并且本发明还提供包括中心安全气囊垫的中心安全气囊模块。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该中心安全气囊垫安装在车辆的左右座椅之间以保护乘客免受车辆的侧向碰撞而产生的冲击,可以包括:第一室部分;第二室部分,其具有左侧第二室部分和右侧第二室部分,该左侧第二室部分和右侧第二室部分分别联接到第一室部分的上端的左右侧以在其间流体联通;以及承拉件,其设置在左右侧第二室部分的相对内表面上,其中该左右侧第二室部分的相对内表面彼此相对且具有间隙,并且其中该承拉件具有向后延伸预定长度的后端,并且固定到其中的第一室部分或者第二室部分的后端。
该左侧第二室部分和右侧第二室部分的后端部分可以彼此流体相连。
该左右侧第二室部分的前端可以结合在一起,以形成相结合的部分,从而使左右侧第二室部分免于在相反方向移动而彼此分开。
该承拉件可以包括:一对承拉部分,其分别设置在左右侧第二室部分的相对内表面上,该承拉部分分别具有延伸预定长度并且结合在一起的后端;以及支撑部分,其布置在第一室部分中,其中该支撑部分在其前端连接到该对承拉部分的后端,并且该支撑部分具有延伸过预定长度并且固定到第一室部分的内表面的后端。
该对承拉部分可以分别形成左右侧第二室部分的相对内表面。
该对承拉部分可以分别形成左右侧第二室部分的相对内表面的一部分。
该对承拉部分可以为带状,并且该对承拉部分的前端分别固定到左右侧第二室部分的前端。
该对承拉部分可以延伸过左右侧第二室部分的中心部分。
该对承拉部分的后端和支撑部分的前端可以结合到位于左右侧第二室部分的下部之间的中心安全气囊垫的织物上。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该中心安全气囊模块安装在车辆的左右座椅之间以保护乘客免受车辆的侧向碰撞而产生的冲击,其可以包括;壳体;设置在该壳体内的充气机;安全气囊垫,其连接到该充气机上并且包括:第一室部分;连接到该第一室部分的上端的第二室部分,其中该第二室部分包括左侧第二室部分和右侧第二室部分;以及承拉件,其设置在左右侧第二室部分的相对内表面上,其中该承拉件具有向后延伸预定长度并且固定到第一室部分或者第二室部分的后端的后端,并且具有前端,该前端固定到第一和第二室部分的前端。
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具有其它特征和优点,这些特征和优点可以从结合在本申请文件中的附图以及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变得显而易见,并在其中进行更加详细的阐述,其中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一些原理。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传统技术的中心安全气囊垫和中心安全气囊模块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中心安全气囊垫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的中心安全气囊垫的侧视图。
图4A和图4B是图2中的中心安全气囊垫的剖视图。
图5A和图5B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中心安全气囊垫的剖视图。
图6是沿图5B中的线A-A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了在左侧冲击施加到其上时图5B中的中心安全气囊垫的变形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了在右侧碰撞施加到其上时图5B中的中心安全气囊垫的变形的示意图。
应理解的是,附图呈现了描述本发明基本原理的各个特征的一定程度的简化表示,从而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本文所公开的本发明的特定设计特征,包括例如特定尺寸、定向、位置以及形状,将部分地由具体意图的应用以及使用环境所确定。
图中,附图标记在附图的几幅图片中指代本发明的相同或等效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具体参考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这些实施例的实例被显示在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发明将与示例性实施例相结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为那些示例性实施例。而是相反,本发明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例,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选择形式、修改形式、等同形式及其它实施方案中。
下面将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中心安全气囊垫。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中心安全气囊垫C的主视图。图3是中心安全气囊垫C的侧视图。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中心安全气囊垫C安装在车辆的左侧座椅和右侧座椅之间以在车辆受到侧向碰撞时保护乘客。该中心安全气囊垫C包括第一室部分100,第二室部分200和承拉件(tensionmember)300。该第二室部分200包括左侧第二室部分220和右侧第二室部分240,左侧第二室部分220和右侧第二室部分240分别连接到第一室部分100的上端120的左侧和右侧。该承拉件300被设置在左右侧第二室部分220和240的相对内表面224和244。承拉件300的后端向后延伸预定长度,并且固定到第一室部分100或者第二室部分200。
中心安全气囊垫C必须能够支撑在车辆遇到侧向碰撞的时候被侧向推动的乘客。为此,当垫C充气后,该垫C必须形成与乘客身体侧面线条相对应的形状。
具体而言,该第一室部分100支撑乘客的胸部50和肩部。第二室部分200支撑乘客的头部10。当垫C充气时,该第二室部分200比第一室部分100更加地突出以同时支撑头部10和胸部50。因此,左右侧第二室部分220和240分别设置在第一室部分100的上端120的左右侧上,并且具有比第一室部分100更大的面积。然而,如果左右侧第二室部分220和240过度突出到左右侧,则左侧或右侧第二室部分220或者240可能会在第一室部分100与胸部50接触之前撞击乘客的头部10。由此,乘客的颈部30可能会被弯曲。由此,需要使左右侧第二室部分220和240的上部结合在一起以形成一个相结合部分260,由此防止左右侧第二室部分220和240在相反方向移动而相互分离。该相结合部分260可以通过将左右侧第二室部分220和240的上部缝制在一起而形成。由于该相结合部分260,该中心安全气囊垫C总体上具有倒卵形的截面。如图3所示,该中心安全气囊垫C具有与乘客身体的侧面线条相对应的形状以更加可靠地支撑乘客并且防止乘客被中心安全气囊垫C伤害,例如防止颈部30被弯折。
另外,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中心安全气囊垫C中,左右侧第二室部分220和240的相对内表面224和244可能不会是彼此紧密接触,从而使在该相对内表面224和244形成空间280。因此,左右侧第二室部分220和240中的每个都可以有一些独立的移动,从而在碰撞发生时,其可以有效地且主动地应对乘客的移动。左右侧第二室部分220和240的下部222和242联接到第一室部分100的上端120。左右侧第二室部分220和240的下部222和242可以与第一室部分100的上端120联通。在这种情况下,安全气囊充气机可以连接到第一室部分100或者第二室部分220中的任何一个,并且当充气机展开该安全气囊时,第一室和第二室部分100和200可以同时展开。
图4A和图4B是示出了图2中的中心安全气囊垫C的两个实施例的剖视图。承拉件300设置在左右侧第二室部分220和240的相对内表面224和244上。承拉件300的后端344向后延伸并且固定到第一或者第二室部分100或者200的后部。这样,由于承拉件300固定到第一或者第二室部分100或者200的后部,因此当冲击被施加到该垫上时,承拉件300绕该固定点拉动左侧或右侧第二室部分220或240。由此,整个垫可以免受侧面之间的冲击。该承拉件包括一对承拉部分(tension parts)320和支撑部分340。这些承拉部分320分别设置在左右侧第二室部分220和240的相对内表面224和244上。承拉件320的后端324向后延伸预定长度,并且结合在一起。该支撑部分340布置在该第一室部分100的内侧。该支撑部分340的前端342连接到该承拉件320的后端324。该支撑部分340的后端344延伸预定长度并且固定到该第一室部分100的内表面。该承拉件320可以设置在左右侧第二室部分220和240的相对内表面224和244的内侧或者外侧。可选择地,该承拉件320可以形成相对内表面224和244的全部或者一部分。
图4A示出了形成相对表面224、244一部分的承拉部分320的实施例。图4B示出了形成相对表面224、244的整体的承拉部分320的实施例。每个承拉部分320可以通过缝制而结合到相对应的第二室部分220或者240的织物上。当冲击被施加到垫C上时,该承拉部分320以如下的方式支撑该第二室部分220和240,即拉动结合到承拉部分320周边的第二室部分220和240的织物的整体。
如此,承拉件300设置在左右侧第二室部分220和240的相对内表面上,并且承拉件300的后端延伸预定长度并且固定到第一或者第二室部分100或者200。因此,该承拉件300可以由单一的材料形成并且被制成单一体。承拉件300的后端可以通过安全气囊垫C的内部而被固定到第一或者第二室部分100或者200。可选择地,承拉件300的后端可以沿安全气囊垫C的外表面向后延伸,然后固定到第一或者第二室部分100或者200。在图4A和图4B的情况中,该承拉件300包括承拉部分320和支撑部分340。该支撑部分340布置在第一室部分100的内侧。该支撑部分340的前端342连接到承拉部分320的后端324,并且支撑部分340的后端344延伸预定长度并且固定到第一室部分100的内表面的后端。
图5A和图5B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中心安全气囊垫C的剖视图。在本实施例中,承拉件300的两个承拉部分320分别设置在左右侧第二室部分220和240的相对内表面224和244上。每个承拉部分320具有一个带状(band shape)。承拉部分320的前端322分别固定到左右侧第二室部分220和240的前端226和246。承拉部分320的后端324连接到承拉件300的支撑部分340的前端342。支撑部分340的后端344连接到第一室部分100的后端。承拉部分320的后端324结合到左右侧第二室部分220和240的下部222和242之间的垫的织物上。支撑部分340的前端342与支撑部分320的后端324一起结合到左右侧第二室部分220和240的下部222和242之间的垫的织物上。承拉部分320安装在各自的第二室部分220和240上,该支撑部分340通过上述的将其结合在一起的方法可以布置在第一室部分100的内侧。由于承拉部分320联接到支撑部分340并且形成单一体,因此在冲击施加到垫C上时,拉力可以施加到第二室部分220和240。图5A示出了沿第二室部分220、240的下端延伸的承拉部分320的例子。图5B示出了延伸过第二室部分220、240的中心部分的承拉部分320的例子。承拉部分320的安装位置可以根据安全气囊垫C的形状而确定,并且可以考虑到乘客的位置而进行设计。
如上所述,承拉件300可以有单一的材料制成。可选择地,该承拉件300可以由两种材料制成,这两种材料包括承拉部分320的材料和支撑部分340的材料。另外,各个承拉部分320可以形成相对应的第二室部分220、240的相对表面224、244的整体或者部分。特别是,该承拉部分320可以是带状并且构造成使其前端322固定到第二室部分220、240的前端。支撑部分340需要由耐热性的材料制成以保护其在该支撑部分340环绕部分230联接到垫C时免受高温和高压气体的损害,其中充气机连接到该部分230上。
图6是沿图5B中的线A-A线剖开的剖视图。如上所述,该第二室部分200包括布置在左右侧的两个第二室部分220和240。该承拉件320设置在各自的相对内表面224和244上。承拉部分320的前端322固定到第二室部分220和240的前端226和246。承拉部分320的后端324固定到第二室部分220和240之间的结合处。该支撑部分340安装在第一室部分100中并且构造成使支撑部分340的前端342固定到承拉部分320的后端324,而支撑部分340的后端344固定到第一室部分100的后端。
图7是示出了在左侧乘客P1与中心安全气囊垫C碰撞时施加到中心安全气囊垫C上的拉力状态的示意图。当冲击施加到车辆的左侧时,乘客P1移动到右侧并且对安全气囊垫C施加一个冲击。此时,安全气囊垫C由于与乘客P1的碰撞而被推向右侧。如果安全气囊垫C没有沿相反方向发生作用的支撑力,则安全气囊垫C会被过度推动到右侧而不是支撑乘客P1。在这种情况下,左侧乘客P1会由于安全气囊垫C不能够支撑左侧乘客P1而与右侧乘客发生碰撞,其中左侧乘客P1是由于车辆的碰撞而被推向右侧。
本发明的承拉件300被设置成用于避免上述的问题。该承拉件300设置在第二室部分220和240的相对内表面上,由此可以为安全气囊垫C提供支撑力。具体而言,当左侧乘客P1与安全气囊垫C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垫C被推向右侧。这里,在本发明中,承拉部分320设置在右侧第二室部分240的外表面,承拉部分320的前端322和后端324固定到右侧第二室部分240上。因此,该承拉部分320的前端322根据支撑部分340的后端344而被拉动,从而拉力T被施加到承拉部分320上。由于拉力T,承拉部分320的前端322拉动右侧第二室部分240的前端246。由此,一个逆时针的力矩F被施加到第二室部分240上,从而整个安全气囊垫C偏向左侧。因此,当左侧碰撞发生时,安全气囊垫C被推向右侧,但是朝向中心偏压安全气囊垫C的力F通过承拉部分320施加到安全气囊垫C。结果,安全气囊垫C能够可靠地支撑左侧乘客P1,从而左侧乘客P1免于被过度推向右侧。而且,由于承拉部分320设置在第二室部分220和240的相对内表面上,因此当充气机I展开安全气囊时,承拉部分320不会阻止安全气囊垫C的展开。因此,本发明能够可靠地确保安全气囊垫C的充气力、冲击吸收性能和支撑乘客所需的力。
图8是示出了在右侧乘客P2与中心安全气囊垫C碰撞时施加到中心安全气囊垫C上的拉力的状态的示意图。按照如图7所示的相同方式,在右侧乘客P2与中心安全气囊垫C碰撞时,拉力T施加到设置在左侧第二室部分220上的承拉部分320。由此,用于将左侧第二室部分220偏压到右侧的力施加到左侧第二室部分220。因此,安全气囊垫C能够可靠地支撑右侧乘客P2,从而使乘客P2免于被过度推向左侧。
同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中心安全气囊模块包括壳体M、充气机I和中心安全气囊垫C。该壳体M安装在位于左右座椅之间的内板上。该充气机I安装在壳体M中以提供向安全气囊垫C的充气力。该中心安全气囊垫C连接到壳体M中的充气机I上。如上所述,安全气囊垫C包括第一室部分100、第二室部分200和承拉件300。该第二室部分200包括左侧第二室部分220和右侧第二室部分240,它们分别连接到第一室部分100上端120的左侧和右侧。该承拉件300设置在左右侧第二室部分220和240的相对内表面224和244上。承拉件300的后端向后延伸预定长度并且固定到第一室部分100或者第二室部分200,从而使承拉件300沿乘客与安全气囊垫C发生碰撞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向安全气囊垫C施加支撑力。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中心安全气囊垫和具有该垫的中心安全气囊模块。该安全气囊垫具有与乘客身体形状相对应形状,即,与乘客的头部、颈部和肩部的侧面身体线条相对应。因此,该安全气囊垫能够有效地吸收冲击。
而且,当发生车辆碰撞时,适当的拉力施加到安全气囊垫上以限制安全气囊垫过度地移动到左侧或者右侧。因此,安全气囊垫能够可靠地支撑乘客并且防止乘客间的二次碰撞。
并且,由于向安全气囊垫施加拉力的承拉件布置在安全气囊垫的内侧,所以尽管具有承拉件,也能够使安全气囊垫的展开性能免于恶化。
为了解释的方便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的精确限定,术语“上”、“下”、“内”和“外”“前”和“后”被用于参考示出在附图中的部件位置而描述具体实施例中的这些部件。
前面对本发明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所呈现的描述是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前面的描述并非意欲穷尽,或者将本发明严格限制为所公开的具体形式,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能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选择示例性实施方案并进行描述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案及其不同选择形式和修改形式。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10)

1.一种中心安全气囊垫,安装在车辆的左右座椅之间以保护乘客免受车辆的侧向碰撞而产生的冲击,该中心安全气囊垫包括:
第一室部分;
第二室部分,其具有左侧第二室部分和右侧第二室部分,该左侧第二室部分和右侧第二室部分分别联接到第一室部分的上端的左右侧以在其间流体联通;以及
承拉件,其设置在左右侧第二室部分的相对内表面上,其中该左右侧第二室部分的相对内表面彼此相对且具有间隙,并且该承拉件具有向后延伸预定长度的后端,并且固定到其中的第一室部分或者第二室部分的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安全气囊垫,其中该左侧第二室部分和右侧第二室部分的后端部分彼此流体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安全气囊垫,其中该左右侧第二室部分的前端结合在一起以形成相结合部分,从而使该左右侧第二室部分免于在相反方向移动而彼此分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安全气囊垫,其中该承拉件包括:
一对承拉部分,其分别设置在左右侧第二室部分的相对内表面上,该承拉部分分别具有延伸预定长度并且结合在一起的后端;以及
支撑部分,其布置在第一室部分中,其中该支撑部分在其前端连接到该对承拉部分的后端,并且该支撑部分具有延伸过预定长度并且固定到第一室部分的内表面的后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心安全气囊垫,其中该对承拉部分分别形成左右侧第二室部分的相对内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心安全气囊垫,其中该对承拉部分分别形成左右侧第二室部分的相对内表面的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心安全气囊垫,其中该对承拉部分为带状,并且该对承拉部分的前端分别固定到左右侧第二室部分的前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心安全气囊垫,其中该对承拉部分延伸过左右侧第二室部分的中心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心安全气囊垫,其中该对承拉部分的后端和支撑部分的前端结合到位于左右侧第二室部分下部之间的中心安全气囊垫的织物上。
10.一种中心安全气囊模块,安装在车辆的左右座椅之间以保护乘客免受车辆的侧向碰撞而产生的冲击,该中心安全气囊模块包括;
壳体;
设置在该壳体内的充气机;
安全气囊垫,其连接到该充气机上并且具有:
第一室部分;
第二室部分,其连接到第一室部分的上端,其中该第二室部分包括左侧第二室部分和右侧第二室部分;以及
承拉件,其设置在左右侧第二室部分的相对内表面上,其中该承拉件具有向后延伸预定长度并且固定到第一室部分或者第二室部分的后端的后端,并且该承拉件具有前端,该前端固定到第一和第二室部分的前端。
CN201010576031.3A 2010-06-16 2010-12-01 中心安全气囊垫和具有该垫的中心安全气囊模块 Active CN1022853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057188 2010-06-16
KR1020100057188A KR101090832B1 (ko) 2010-06-16 2010-06-16 센터 에어백 쿠션 및 이를 포함한 센터 에어백 모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85352A true CN102285352A (zh) 2011-12-21
CN102285352B CN102285352B (zh) 2016-01-06

Family

ID=45091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76031.3A Active CN102285352B (zh) 2010-06-16 2010-12-01 中心安全气囊垫和具有该垫的中心安全气囊模块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480123B2 (zh)
KR (1) KR101090832B1 (zh)
CN (1) CN102285352B (zh)
DE (1) DE102010060974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76702A (ja) * 2012-10-09 2014-05-01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乗員保護装置
JP5754436B2 (ja) * 2012-12-03 2015-07-2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乗員拘束システム
US8851511B1 (en) * 2013-06-03 2014-10-07 Key Safety Systems, Inc. Shaped airbag
DE202014001513U1 (de) * 2014-02-20 2015-05-21 Dalphi Metal Espana S.A. Thorax-Insassenschutzeinrichtung
JP6183332B2 (ja) * 2014-11-06 2017-08-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ファー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DE112017000853B4 (de) * 2016-02-16 2020-06-18 Joyson Safety Systems Acquisition Llc Zur Mitte weisendes Seitenairbagmodul
JP6537197B2 (ja) * 2017-03-31 2019-07-03 株式会社Subaru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
US10266145B2 (en) * 2017-07-14 2019-04-23 Autoliv Asp, Inc. Frontal airbag assemblies
DE102018120880A1 (de) 2017-12-08 2019-06-13 Trw Automotive Gmbh Seitengassack und Fahrzeuginsassen-Rückhaltesystem mit einem Seitengassack
US10752198B2 (en) * 2018-07-13 2020-08-2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airbag
US10543802B1 (en) 2018-07-23 2020-01-2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enter console restraint system
US10926735B2 (en) * 2019-04-02 2021-02-2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seat side airbag
KR20210110474A (ko) * 2020-02-28 2021-09-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센터 사이드 에어백
KR20230000262A (ko) * 2021-06-24 2023-01-02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센터 사이드 에어백
US11479200B1 (en) * 2021-06-28 2022-10-2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onsole airbag
US11938885B2 (en) * 2021-09-28 2024-03-26 ZF Passive Safety Systems US Inc. Curtain airbag for far-side impact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85515A (ja) * 1998-09-10 2000-03-28 Toyota Motor Corp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3054349A (ja) * 2001-08-10 2003-02-26 Takata Corp エアバッグ
CN101223057A (zh) * 2005-11-10 2008-07-16 高田株式会社 气囊及气囊装置
US20090051151A1 (en) * 2007-02-13 2009-02-26 Kia Motors Corporation Cushion structure of side airbag
JP2009067330A (ja) * 2007-09-16 2009-04-02 Kanto Auto Works Ltd エアバッ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91667A (en) * 1972-05-04 1974-02-12 H Haviland Retractable vehicle passenger cushioning system
JP4274742B2 (ja) * 2002-05-22 2009-06-10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158709B2 (ja) 2004-01-27 2008-10-01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6035988A (ja) 2004-07-26 2006-02-09 Toyoda Gosei Co Ltd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US7625008B2 (en) * 2005-10-17 2009-12-01 Key Safety Systems, Inc. Air bag with groove or recess, open or partially covered
JP5183055B2 (ja) * 2006-10-19 2013-04-17 タカタ株式会社 乗員拘束装置
JP4970991B2 (ja) 2007-03-13 2012-07-11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車両の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8296642A (ja) 2007-05-29 2008-12-11 Takata Corp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0023592A (ja) * 2008-07-16 2010-02-04 Toyoda Gosei Co Ltd エアバッグ装置
KR101004602B1 (ko) 2008-11-21 2010-12-28 주식회사 피플웍스 다면 패킹구조 방수 커넥터
JP5215919B2 (ja) * 2009-03-30 2013-06-19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85515A (ja) * 1998-09-10 2000-03-28 Toyota Motor Corp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3054349A (ja) * 2001-08-10 2003-02-26 Takata Corp エアバッグ
CN101223057A (zh) * 2005-11-10 2008-07-16 高田株式会社 气囊及气囊装置
US20090051151A1 (en) * 2007-02-13 2009-02-26 Kia Motors Corporation Cushion structure of side airbag
JP2009067330A (ja) * 2007-09-16 2009-04-02 Kanto Auto Works Ltd エアバッ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85352B (zh) 2016-01-06
DE102010060974B4 (de) 2022-12-22
KR101090832B1 (ko) 2011-12-08
DE102010060974A1 (de) 2011-12-22
US20110309603A1 (en) 2011-12-22
US8480123B2 (en) 2013-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85352A (zh) 中心安全气囊垫和具有该垫的中心安全气囊模块
KR101316389B1 (ko) 차량의 루프 에어백 장치
CN103442954B (zh) 联合气囊模块
CN102463955B (zh) 车辆的中心安全气囊组件
CN100363209C (zh) 车辆的仪表台面板结构
CN103747988B (zh) 气囊
US20120080869A1 (en) Roof airbag apparatus for vehicle
CN102476622A (zh) 内部安全气囊设备
CN104724043A (zh) 车辆
CN103847681B (zh) 外部安全气囊装置
US20150014969A1 (en) Airbag device
CN101987608A (zh) 用于车辆的侧面气囊单元
CN103043024A (zh) 前排乘客安全气囊
JP2005096525A (ja) ニーボルスタ構造
US8888167B2 (en) 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JP2007176447A (ja) 車両用ニープロテクタ
CN104276124A (zh) 用于车辆的中心气囊
CN102371964A (zh) 帘式气囊衬垫以及使用该帘式气囊衬垫的帘式气囊模块
JP6746416B2 (ja) 車両搭乗者の安全のためのステアリングカラムシステム
CN118288934A (zh) 具有被动气体调制的前部安装的紧凑型乘客气囊模块
CN108944773A (zh) 用于车辆的安全气囊装置
CN101161509A (zh) 车辆用帘式安全气囊的安装结构
US11820311B2 (en) Seat airbag device for vehicle
JP4411170B2 (ja) ニーガード構造
CN107200055A (zh) 车辆的转向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