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73450A - 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73450A
CN102173450A CN 200910052448 CN200910052448A CN102173450A CN 102173450 A CN102173450 A CN 102173450A CN 200910052448 CN200910052448 CN 200910052448 CN 200910052448 A CN200910052448 A CN 200910052448A CN 102173450 A CN102173450 A CN 1021734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tanium
preparation
titanium dioxide
film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05244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富强
吕旭杰
吴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stitute of Ceram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stitute of Ceram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stitute of Ceram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stitute of Ceram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 20091005244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73450A/zh
Publication of CN1021734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34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2Dye sensitized solar cell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 Inorganic Compounds Of Heavy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通过稳定的钛前驱体溶液制备成分和膜厚可控的二氧化钛薄膜,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配制稳定的钛前驱体溶液,通过旋涂或浸渍提拉法在衬底上制备二氧化钛湿膜,最后干燥热处理得到二氧化钛薄膜。本发明涉及的前驱体溶液为水相中稳定的溶液,避免了有机溶剂的使用,并可在室温下长时间保存。本发明制备得到的二氧化钛薄膜具有锐钛矿相高温稳定性,在光催化和染料敏化太阳电池方面的应用展示了很好的性能。

Description

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通过稳定的钛前驱体溶液制备成分和膜厚可控的二氧化钛薄膜,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日益严峻,以太阳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太阳能的利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光催化技术和太阳能电池。二氧化钛作为一种储量丰富而又环保的半导体材料在以上两个领域都有很好的应用:自1972年发现二氧化钛光电极表面持续产氢的现象以来(Fujishima,A.Honda,K.,Nature 238,37-38),基于二氧化钛的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受到了极大关注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它可以用于降解有机污染物、裂解水产氢、抗菌和防污等方面,是解决目前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一个理想途径;1991年瑞士洛桑高等工业学院
Figure G2009100524487D00011
教授报道了一种基于二氧化钛纳米晶的转换效率达7.1%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O′Regan,B.
Figure G2009100524487D00012
M.,Nature 1991,353:737-740.),目前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单块小面积效率可达11%,亚模块(25cm2)的效率已超过8%,该技术有望突破硅基和薄膜太阳电池投资大、成本高的应用瓶颈,这也进一步拓展了二氧化钛的应用领域。
在光催化方面,二氧化钛粉体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活性,特别是以P25为代表的一系列商品化二氧化钛纳米粉体,更是显示了优异的光催化性能,然而二氧化钛粉体回收困难,而且会对原体系造成二次污染,无法在循环***下重复利用,而且本征的二氧化钛只具有紫外光响应性,从而限制了它在诸多领域的应用。如何通过工艺简单而成本低廉的方法制备二氧化钛薄膜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已有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比如金属钛膜氧化、电化学沉积、溶胶涂膜、四氯化钛水解沉积等。上述方法各有自己的优点,然而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不易于进行掺杂,衬底选择性小,制备工艺复杂,可控性不好,成本较高等。
在染料敏化太阳电池方面,电池结构主要分为纳米晶多孔半导体薄膜、染料敏化剂、氧化还原电解质、对电极和导电基底等几部分。其工作原理为:染料分子吸收太阳光后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激发态染料的电子注入到纳米半导体的导带中,随后传输至导电基底,经外回路转移至对电极,处于氧化态的染料被还原态的电解质还原再生,氧化态的电解质在对电极接受电子被还原,从而完成了电子输运的一个循环过程。在这些过程中,同时伴随着两个背反应:注入到半导体导带中的电子和氧化态染料或电解质中的电子受体的复合反应。如何强化电子输运过程的正反应,抑制电荷复合的背反应,是当前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研究工作的一个重点。在导电基底表面生长一层致密的二氧化钛薄膜可以有效抑制背电流,目前在导电基底上生长致密二氧化钛薄膜的方法主要有四氯化钛水解沉积、钛醇盐溶胶涂膜及磁控溅射,而水解沉积和溶胶涂膜方法的可控性不好,并需要采用四氯化钛和钛醇盐这类不稳定试剂,磁控溅射等物理法的成本又太高。
综上所述,通过工艺简单而成本低廉的制备方法,合成性能优异的二氧化钛薄膜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以提高二氧化钛薄膜在光催化和染料敏化太阳电池领域的应用性。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配制稳定的钛前驱体溶液,通过旋涂或浸渍提拉法在衬底上制备二氧化钛湿膜,最后干燥热处理得到二氧化钛薄膜。
本发明进一步通过往钛前驱体溶液中加入掺杂离子溶液进行金属离子掺杂,从而得到金属离子掺杂的二氧化钛薄膜。
所述的配制稳定的钛前驱体溶液包括钛前驱物、碱溶液和过氧化氢中,钛前驱物∶碱溶液∶过氧化氢为摩尔比(0.1~100)∶1∶(0.1~10)。
其中碱溶液包括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锂溶液、氢氧化铯溶液、氨水中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溶液;
溶质采用单质钛、二氧化钛、氢氧化钛,正钛酸、偏钛酸、硝酸钛、硫酸钛、钛黄、卤化钛、羧酸钛或钛醇盐。
钛前驱物、碱溶液和过氧化氢搅拌得到钛前驱体溶液。
在所述的钛前驱体溶液中优选加入掺杂离子溶液,掺杂浓度范围在0.01~30%,充分搅拌,得到含有掺杂离子的钛前驱体溶液。
掺杂离子溶液包括掺杂离子前驱体溶液或金属盐溶液,包括Nb、Ta、Fe、Ni、Co、Mn的金属氢氧化物或可溶金属盐形成的掺杂离子前驱体溶液或金属盐溶液。
所述的金属盐包括可溶性硝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羧酸盐、草酸盐和卤化物。
所述的衬底包括普通玻璃,石英玻璃,硅衬底,各种金属、陶瓷、有机衬底,以及FTO、ITO、AZO、ZnO:B、ZnO:Ga、ZnO:In、Cd2SnO4、Zn2SnO4、TiO2:Nb、SrTiO3:Nb、CuS、CuAlO2、CuAlS2等透明导电玻璃。
所述热处理的条件为150~1000℃热处理1~24小时,得到二氧化钛薄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涉及的前驱体溶液为水相中稳定的溶液,避免了有机溶剂的使用,并可在室温下长时间保存;掺杂离子和钛存在于同一液相中,达到了分子级别的混合,易于实现均匀的掺杂;该制膜方法受衬底的限制小,可以在众多不同的衬底上生长;薄膜的厚度可以通过调节实验工艺参数很好的控制;得到的二氧化钛薄膜具有锐钛矿相高温稳定性,在光催化和染料敏化太阳电池方面的应用展示了很好的性能;另外,本发明采用的原料价廉,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450℃热处理6小时(h)得到的未掺杂的二氧化钛薄膜的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图片,表明得到的二氧化钛薄膜致密而平整。
图2为600℃热处理6h得到的未掺杂和不同含量Fe掺杂的二氧化钛薄膜的UV-vis光谱,表明随着Fe掺杂量的增加,样品的吸收边发生红移,从而使掺杂的二氧化钛薄膜具有可见光响应性。
图3为600℃热处理6h得到的未掺杂和不同含量Fe掺杂的二氧化钛薄膜降解罗丹明B的曲线,表明未掺杂和低Fe掺杂含量的二氧化钛薄膜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
图4为450℃热处理3h得到的未掺杂和不同含量Ni掺杂的二氧化钛薄膜降解罗丹明B的曲线,表明未掺杂和低Ni掺杂含量的二氧化钛薄膜具有很好的光催化活性。
图5为用此方法在FTO导电玻璃上制备的二氧化钛薄膜、未处理的FTO以及经TiCl4处理的FTO的透射光谱,表明利用此方法在FTO上生长二氧化钛薄膜对FTO的透光率影响很小,而比采用TiCl4溶液处理的FTO的透光率要略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以进一步增加对本发明的了解,但本发明绝非限于实施例。
实施例1
取6g Ti(OH)4加入到60ml氨水(25-28%)和过氧化氢(30%)的混合溶剂中(NH3·H2O∶H2O2=1∶5),充分搅拌得黄色钛前驱体溶液。在清洁的普通玻璃衬底上滴加上述钛前驱体溶液,采用旋涂法成膜,干燥后在450℃下热处理6小时(h)。经XRD测试,得到的二氧化钛薄膜为锐钛矿结构,其微观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图片如图1所示。
得到的二氧化钛薄膜用于紫外光降解罗丹明B实验,所用光源为500w高压汞灯,罗丹明B的浓度为10mg/L,经紫外光照射2h,罗丹明B降解率在85%以上,降解效率优于钛酸四丁酯溶胶涂膜后在相同热处理条件下得到的二氧化钛薄膜。
实施例2
取6g Ti(OH)4三份分别加入到三份60ml氨水(25-28%)和过氧化氢(30%)的混合溶剂中(NH3·H2O∶H2O2=1∶5),充分搅拌得黄色钛前驱体溶液,往三份前驱体溶液中分别加入0.014g,0.143g和1.568g FeCl3·6H2O,得到Fe/Ti=0.1、1.0和10.0mol%的混合液。在清洁的石英玻璃衬底上滴加上述混合前驱体溶液,采用旋涂法成膜,干燥后在600℃下热处理6h。经XRD测试,得到的二氧化钛薄膜均为锐钛矿结构,其UV-vis光谱如图2所示。
得到的二氧化钛薄膜用于紫外光降解罗丹明B实验,所用光源为500w高压汞灯,罗丹明B的浓度为10mg/L,经紫外光照射2h,所得的染料降解曲线如图3所示,表明未掺杂和低Fe掺杂含量的二氧化钛薄膜具有很好的光催化活性。
实施例3
取3g Ti(OH)4三份分别加入到三份60ml氨水(25-28%)和过氧化氢(30%)的混合溶剂中(NH3·H2O∶H2O2=1∶5),充分搅拌得黄色钛前驱体溶液,往三份前驱体溶液中分别加入0.009g,0.095g和0.187g Ni(NO3)3·6H2O,得到Ni/Ti=0.1、1.0和2.0mol%的混合液。将清洁的石英玻璃衬底浸入上述混合前驱体溶液,采用浸渍提拉法成膜,干燥后在450℃下热处理3h。经XRD测试,得到的二氧化钛薄膜均为锐钛矿结构,经UV-vis光谱分析,随着Ni掺杂浓度的增加,样品的吸收边红移,显示出可见光光催化活性。
得到的二氧化钛薄膜在同样条件下进行光降解罗丹明B实验,经紫外光照射2h,所得的染料降解曲线如图4所示,同样表明低Ni掺杂含量的二氧化钛薄膜具有很好的光催化活性。
实施例4
取1g TiO2加入到60ml氨水(25-28%)和过氧化氢(30%)的混合溶剂中(NH3·H2O∶H2O2=1∶5),充分搅拌得黄色钛前驱体溶液,往前驱体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铌前驱体溶液,得到不同掺杂浓度的混合液。在清洁的石英玻璃衬底上滴加上述混合前驱体溶液,采用旋涂法成膜,干燥后在750℃下热处理2h。经XRD测试,得到的二氧化钛薄膜仍为锐钛矿结构,UV-vis测试表明Nb掺杂对二氧化钛薄膜的吸收谱影响很小,未观察到明显的红移现象。
得到的二氧化钛薄膜在同样条件下进行光降解罗丹明B实验,低Nb掺杂浓度下的二氧化钛薄膜同样具有很好的光催化活性。
实施例5
取3g Ti(OH)4加入到60ml氨水(25-28%)和过氧化氢(30%)的混合溶剂中(NH3·H2O∶H2O2=1∶5),充分搅拌得黄色钛前驱体溶液。在清洁的FTO导电玻璃衬底上滴加上述钛前驱体溶液,采用旋涂法成膜,干燥后在300℃下热处理2h。对二氧化钛薄膜进行紫外可见透射光谱分析(见图5),结果表明利用此方法在FTO上生长二氧化钛薄膜对FTO的透光率影响很小(可见光区域>80%),而比采用TiCl4溶液处理的FTO的透光率要略高。
得到的二氧化钛薄膜用于组装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并测试光电性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可达7.0%,比未处理的和经TiCl4处理的电池效率(分别为6.8%和4.9%)均有提高。
实施例6
取6ml钛酸四丁酯加入到60ml氨水(25-28%)和过氧化氢(30%)的混合溶剂中(NH3·H2O∶H2O2=1∶5),充分搅拌得黄色钛前驱体溶液。将清洁的PET有机衬底浸入上述钛前驱体溶液,采用浸渍提拉法成膜,干燥后在150℃下热处理12h。经XRD测试,得到的二氧化钛薄膜为非晶结构。
得到的二氧化钛薄膜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光降解罗丹明B实验,经紫外光照射2h,罗丹明B降解率在60%以上。
实施例7
取6g偏钛酸加入到60ml氨水(25-28%)和过氧化氢(30%)的混合溶剂中(NH3·H2O∶H2O2=1∶5),充分搅拌得黄色钛前驱体溶液。在清洁的氧化铝陶瓷衬底上滴加上述钛前驱体溶液,采用旋涂法成膜,干燥后在1000℃下热处理6h。经XRD测试,得到的二氧化钛薄膜为金红石结构。
得到的二氧化钛薄膜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光降解罗丹明B实验,同样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

Claims (10)

1.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制稳定的钛前驱体溶液,通过旋涂或浸渍提拉法在衬底上制备二氧化钛湿膜,最后干燥热处理得到二氧化钛薄膜。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钛前驱体溶液中加入掺杂离子溶液进行金属离子掺杂。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制稳定的钛前驱体溶液包括钛前驱物、碱溶液和过氧化氢中,钛前驱物∶碱溶液∶过氧化氢为摩尔比(0.1~100)∶1∶(0.1~10)。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其中碱溶液包括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锂溶液、氢氧化铯溶液、氨水中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溶液。
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钛前驱物采用单质钛、二氧化钛、氢氧化钛,正钛酸、偏钛酸、硝酸钛、硫酸钛、钛黄、卤化钛、羧酸钛或钛醇盐。
6.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衬底包括普通玻璃,石英玻璃,硅衬底,各种金属、陶瓷、有机衬底,以及FTO、ITO、AZO、ZnO:B、ZnO:Ga、ZnO:In、Cd2SnO4、Zn2SnO4、TiO2:Nb、SrTiO3:Nb、CuS、CuAlO2或CuAlS2透明导电玻璃。
7.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的条件为150~1000℃热处理1~24小时。
8.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掺杂离子浓度范围在0.01~30%。
9.按权利要求2或8所述的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掺杂离子包括Nb、Ta、Fe、Ni、Co或Mn。
10.按权利要求2或8所述的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掺杂离子溶液加入的金属盐包括可溶性硝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羧酸盐、草酸盐或卤化物。
CN 200910052448 2009-06-03 2009-06-03 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21734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052448 CN102173450A (zh) 2009-06-03 2009-06-03 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052448 CN102173450A (zh) 2009-06-03 2009-06-03 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3450A true CN102173450A (zh) 2011-09-07

Family

ID=44516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052448 Pending CN102173450A (zh) 2009-06-03 2009-06-03 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73450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4382A (zh) * 2012-03-21 2012-07-04 浙江大学 一种反结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5136868A (zh) * 2015-08-13 2015-12-09 福州大学 一种TiO2薄膜光助气敏元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350068A (zh) * 2015-10-29 2016-02-24 上海师范大学 一种多孔单晶TiO2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5895807A (zh) * 2016-05-06 2016-08-24 郑州大学 一种掺杂TiO2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6268765A (zh) * 2016-07-15 2017-01-04 辽宁大学 一种金属离子掺杂二氧化钛薄膜制备方法
CN106935408A (zh) * 2015-12-30 2017-07-07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20007A (zh) * 2018-03-30 2018-10-09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基于水果保鲜的光电协同催化反应装置及其应用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4382A (zh) * 2012-03-21 2012-07-04 浙江大学 一种反结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5136868A (zh) * 2015-08-13 2015-12-09 福州大学 一种TiO2薄膜光助气敏元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136868B (zh) * 2015-08-13 2018-05-04 福州大学 一种TiO2薄膜光助气敏元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350068A (zh) * 2015-10-29 2016-02-24 上海师范大学 一种多孔单晶TiO2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6935408A (zh) * 2015-12-30 2017-07-07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35408B (zh) * 2015-12-30 2018-10-30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95807A (zh) * 2016-05-06 2016-08-24 郑州大学 一种掺杂TiO2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5895807B (zh) * 2016-05-06 2018-11-16 郑州大学 一种掺杂TiO2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6268765A (zh) * 2016-07-15 2017-01-04 辽宁大学 一种金属离子掺杂二氧化钛薄膜制备方法
CN106268765B (zh) * 2016-07-15 2019-01-08 辽宁大学 一种金属离子掺杂二氧化钛薄膜制备方法
CN108620007A (zh) * 2018-03-30 2018-10-09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基于水果保鲜的光电协同催化反应装置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84358B (zh) 一种wo3纳米片阵列薄膜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Lo et al. Study of ZnSnO3-nanowire piezophotocatalyst using two-step hydrothermal synthesis
Marimuthu et al. 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of one-dimensional ZnO nanostructures on ZnO seed layer for DSSC applications
Li et al. Photoelectro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WO3 films obtained by the polymeric precursor method
Chen et al. Microwave-assisted topochemical conversion of layered titanate nanosheets to {010}-faceted anatase nanocrystals for high performance photocatalysts and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CN102335602B (zh) 一种钨酸铋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4475129B (zh) 硫化铜/氧化钛异质结光催化剂的低温制备方法
Roy et al. Perovskite solar cell for photocatalytic water splitting with a TiO 2/Co-doped hematite electron transport bilayer
CN102173450A (zh) 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
Alizadeh et al. Unveiling the influence of SmFeO3-TiO2 nanocomposites as high performance photoanodes of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CN103191725B (zh) BiVO4/Bi2WO6复合半导体材料及其水热制备方法和其应用
CN110368962B (zh) 一种BiOI/WO3异质结高效光电催化电极的制备方法、产品及应用
CN105780087B (zh) 电氧化合成一维纳米氧化物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06745474A (zh) 可见光响应的三氧化钨‑钒酸铋异质结薄膜电极制备方法
Jyothi et al. Novel hydrothermal method for effective doping of N and F into nano Titania for both,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
CN102557472A (zh) 一种溶胶凝胶法制备钨酸铋薄膜的方法
Ayyakannu Sundaram et al. 119Sn Mössbauer and Ferromagnetic Studies on Hierarchical Tin-and Nitrogen-Codoped TiO2 Microspheres with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CN104801295B (zh) 金属钛表面氧化钛/氧化钨纳米复合物薄膜及制备与应用
CN101279761B (zh) 一种制备氧化铜掺杂二氧化钛梯度薄膜的方法
Sharafi et al. A high-performance perovskite solar cell with a designed nanoarchitecture and modified mesoporous titania electron transport layer by zinc nanoparticles impurity
CN108435210B (zh) 一种铌酸镉/硫化镉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32991B (zh) 一种可见光响应的纳米多面体钒酸铁薄膜光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944035A (zh) 一种氧自掺杂层状铌氧化物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389727B (zh) 半导体复合异质结光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56154B (zh) 碘掺杂钛基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