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46449A - 跨乘式车辆 - Google Patents

跨乘式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46449A
CN101746449A CN200810188900A CN200810188900A CN101746449A CN 101746449 A CN101746449 A CN 101746449A CN 200810188900 A CN200810188900 A CN 200810188900A CN 200810188900 A CN200810188900 A CN 200810188900A CN 101746449 A CN101746449 A CN 1017464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side cover
jut
straddle
rear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889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46449B (zh
Inventor
曾培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746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64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464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64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获得高水平的与雨等有关的舒适性和与乘车姿势有关的舒适性的跨乘式车辆。前盖体(30)的后侧盖(31)具有:在脚踏板(20)的前方向斜前上方延伸的载足壁(35)、以及当从侧面观察时从载足壁(35)的上端向后方突出的突起部(40)。当从侧面观察时,所述突起部(40)的后端(40c)与连接后侧盖31的上侧的后端和下侧的后端的线相比位于前方,并且与后侧盖(31)的上侧的后端和下侧的后端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位置相比位于上方。

Description

跨乘式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跨乘式车辆。
背景技术
在速可达(scooter)型车辆等跨乘式车辆中,已知具有配置在车座下方的大致沿水平方向的脚踏板、以及配置在脚踏板的前方并向斜前上方延伸的护腿板的跨乘式车辆。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速可达型车辆:包括具有覆盖前轮的上方的挡泥部和护腿板的前盖体,在护腿板的内侧设置有用于骑乘者放置脚的载足部。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以下速可达型车辆:包括具有护腿板的前盖体和与前盖体分别形成并与前轮一起转动的可动型前挡泥部,在护腿板的内侧设置有载足部。
专利文献1:台湾专利公开公报第200626386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4-1163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图19的(a)所示意性地表示出的那样,在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速可达型车辆中,由于不需要设置与前盖体151分别形成的前挡泥部,因此能够将护腿板152配置在更靠前方的位置。另外,能够将载足部153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θ抑制地较小,从而能够使载足部153的倾斜平缓。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确保乘坐在车座155上的骑乘者160的膝盖的弯曲角度和脚的弯曲角度较大,从而能够在腿比较伸展的状态下乘车。因此,能够提高乘车时的舒适性。但是,存在以下问题:被前轮154卷起的水和泥、或者溅到前盖体151的前部的水和泥等很可能会由于行驶风而被卷入到护腿板152的内侧并溅到骑乘者160的腿上。因此,从雨或泥难以溅到骑乘者身上这一点来说,很难说具有足够高舒适性(以下称为与雨等有关的舒适性)。
另一方面,如图19的(b)所示意性地表示出的那样,在如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速可达型车辆中,设置有可动型的前挡泥板205,并且护腿板202以与前挡泥板205的设置空间的量相应地配置在更靠后的位置。因此,水和泥等难以卷入到护腿板202的内侧,充分地提高了与雨等有关的舒适性。但是,由于护腿板202位于更靠后的位置,因此必须使载足部203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θ较大,从而导致了载足部203的倾斜变得急剧。因此,随着乘坐在车座210上的骑乘者260的膝盖的弯曲角度变小,脚的弯曲角度也会变小。因此,从能够采取舒适的乘车姿势这一点来说,很难说具有足够高的舒适性(以下称为与乘车姿势有关的舒适性)。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获得高水平的与雨等有关的舒适性和与乘车姿势有关的舒适性的跨乘式车辆。
本发明的跨乘式车辆包括:
前轮;
支撑所述前轮的前叉;
车架,具有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前叉的头管、从所述头管向斜后下方延伸的下车架、从所述下车架的下部向后方延伸的下部车架、以及从所述下部车架的后部向斜后上方延伸的车座导轨;
布置在所述车座导轨的上方的车座;
脚踏板,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车座的下前方中的所述下部车架的上方;以及
前盖体,设置在所述脚踏板的前方,具有覆盖所述下车架的上方和所述头管的后方的后侧盖、覆盖所述下车架的下方并位于所述前轮的上方的下侧盖、以及在所述下侧盖的上方覆盖所述头管的前方的前侧盖;
所述后侧盖具有:在所述脚踏板的前方向斜前上方延伸的左侧和右侧的载足壁、以及当从侧面观察时从所述各个载足壁的上端向后方突出的突起部,
所述突起部的后端在所述后侧盖的包括该突起部的水平截面中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最外侧,
当从侧面观察时,所述突起部的后端与连接所述后侧盖的上侧的后端与下侧的后端的线相比位于前方,并且与所述后侧盖的上侧的后端与下侧的后端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位置相比位于上方。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可以同时获得高水平的与雨等有关的舒适性和与乘车姿势有关的舒适性的跨乘式车辆。
附图说明
图1是速可达型车辆的左侧面图;
图2是速可达型车辆的右侧面图;
图3是速可达型车辆的正面图;
图4是速可达型车辆的背面图;
图5是速可达型车辆的平面图;
图6是速可达型车辆的右侧面图;
图7是载足壁的立体图;
图8是后侧盖的突起部的侧面图;
图9是速可达型车辆的右侧面图;
图10是图9的X-X线剖面图;
图11是图1的XI-XI线剖面图;
图12是车牌支架的左侧面图;
图13是车牌支架的左侧面图;
图14是图13的XIV-XIV线剖面图;
图15是变形例的速可达型车辆的背面图;
图16是速可达型车辆的左侧面图;
图17的(a)和(b)是变形例中的与图8相当的图;
图18是后侧盖的水平剖面图;
图19的(a)和(b)是以往的速可达型车辆的部分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的构成>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两轮车是速可达型车辆1。但是,本发明的机动两轮车不限于速可达型车辆1,也可以是其他的机动两轮车。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左、右的方向分别表示骑乘在速可达型车辆1上的骑乘者100(参考图16)所观察到的前、后、左、右的方向。图1中的符号Fr表示前方。
速可达型车辆1具有车架2。车架2包括:头管2a、从头管2a向斜后下方延伸的下车架2b、从下车架2b的下部向后方延伸的下部车架2c、以及从下部车架2c的后部向斜后上方延伸的车座导轨2d。
在下部车架2c上设置有向下方突出的支架14。发动机单元5经由枢轴15安装在该支架14上。这样,发动机单元5的前端部能够以枢轴15为中心而上下摆动地被车架2支撑。即,发动机单元5是所谓整体摆动(unit swing)式的发动机单元。在车座导轨2d的后端部设置有上侧后减震器支架12。在该上侧后减震器支架12与发动机单元5的后端部之间配置有左右一对的后减震器单元9(参见图4)。即,发动机单元5的后端部经由后减震器单元9被车架2支撑。
发动机单元5具有发动机主体51、以及从发动机主体51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一侧部分向后延伸的变速器单元52。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发动机主体51包括:曲轴箱、从该曲轴箱突出的气缸、配置在该气缸内的活塞、以及曲轴,其中曲轴被配置在曲轴箱内并经由连杆与上述活塞连结。变速器单元52包括:兼作变速器箱的后臂52a、配置在后臂52a内并接收从上述曲轴传递过来的驱动力的变速器主体、以及与变速器主体连结的离心式离合器。对变速器主体的类型没有特殊的限定,V型带式无级变速器、齿轮式变速器等均适用。变速器主体与后轮53的车轴连结。通过这样的结构,发动机主体51的驱动力经由变速器单元52被传递到后轮53。后轮53与发动机单元5一体地摆动。发动机单元5和后轮53构成了能够相对于车架2摆动的摆动体。标号56表示空气滤清器,标号13(参见图2)表示***。
前叉3旋转自如地被头管2a支撑。前叉3向斜前下方延伸。前轮6旋转自如地被前叉3的下端部支撑。车把16安装在前叉3的上端部。
速可达型车辆1包括配置在车座导轨2d的上方的车座4。在车座4的前侧部分的内侧设置有铰链销4a。车座4能够以该铰链销4a为中心而上下旋转。
在车座4的下方配置有收纳箱18和电池箱11。电池箱11配置在收纳箱18的后方,电池11a被收纳在电池箱11内。当以铰链销4a为中心使车座4旋转而使其倒立了时,收纳箱18和电池箱11就会露出到外部。因此,通过使车座4倒立,能够容易地从收纳箱18中取出物品或向收纳箱18中放入物品,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电池11a的更换等。
速可达型车辆1包括设置在车座4的前下方的低地板式脚踏板20。脚踏板20具有近似水平延伸的载足面20a。载足面20a严格地说相对于水平面向斜前下方稍微倾斜,但即使这样稍微倾斜,实际上也能够看成是水平的。
速可达型车辆1包括配置在脚踏板20的前方的前盖体30。另外,速可达型车辆1包括配置在前盖体30的上方并覆盖车把16的上侧前盖17。前盖体30包括:覆盖下车架2b的上方和头管2a的后方的后侧盖31、覆盖下车架2b的下方(详细地说即比下车架2b靠下的位置)并位于前轮6的上方的下侧盖32、以及在下侧盖32的上方覆盖头管2a的前方的前侧盖33。这些后侧盖31、下侧盖32、以及前侧盖33是根据前盖体30的位置而在概念上进行分类的,并不表示这些车盖必须单独地形成。即,后侧盖31、下侧盖32、以及前侧盖33既可以分别是单独的个体,也可以由其中的两个以上的部件构成为一体。此外,这些车盖也可以分别由多个部件构成。此外,这多个部件中的某一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也可以与其他部件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构成为一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下侧盖32的前侧部分和后侧部分形成为单独的个体,并且下侧盖32的前侧部分与前侧盖33构成为一体。
后侧盖31和下侧盖32具有:从脚踏板20的前部向斜前上方延伸并包围下车架2b的下部的后部32b、以及从后部32b的上部向前方(这里所说的前方不仅指严格地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方向,还包括从水平方向向斜下方延伸的前方)延伸并覆盖前轮6的上方的前部32a。这些前部32a和后部32b形成了防止从前轮6甩起的水和泥等喷溅到骑乘者的腿上的挡泥件32c。
如图1所示,前轮6具有轮圈6a和安装在轮圈6a上的轮胎6b。挡泥件32c的前部32a的前端32d与轮圈6a的前端6c相比位于前方。此外,挡泥件32c的前部32a的前端32d位于与前轮6的上端6d大致相等的高度处。
挡泥件32c的后部32b具有:从脚踏板20的前部基本垂直地立起的左侧和右侧的纵壁34、从纵壁34的上部向斜前上方延伸的载足壁35、以及当从侧面观察时位于各载足壁35的斜前下方并向斜前上方延伸的下边缘36。纵壁34并不一定是必需的,也可以适当地省略。即,也可以连接脚踏板20与载足壁35。如图6所示,当从侧面观察时,载足壁35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θ1小于下边缘36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θ2。即,与下边缘36相比,载足壁35更平缓地倾斜。
左右的载足壁35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彼此相等。即,左侧的载足壁35的倾斜角θ1与右侧的载足壁35的倾斜角θ1彼此相等,左右的载足壁35处于同一假想面上。但是,对载足壁35的具体的形状没有特殊的限定。载足壁35不限于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形成为近似平面的形状,例如也可以形成为曲面形状。如图6所示,当从侧面观察时,载足壁35的延长线L1与沿前叉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线L2大致垂直。如图7所示,在载足壁35的上表面形成有凹部35a。换句话说,在载足壁35的上表面形成有凹凸。
如图6所示,车座4具有当从侧面观察时向前方突出的突出端4b。当从侧面观察时,连接车座4的突出端4b和载足壁35的下端35b的直线L3与载足壁35(换而言之即直线L1)所成的角度θ3大于等于90度。如图6所示,纵壁34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M1比载足壁35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M2短。
如图1所示,后侧盖31具有上述载足壁35、以及当从侧面观察时从载足壁35的上端向后方突出的突起部40。这里,如图8所示,突起部40是具有当从侧面观察时比假想线L4和假想线L5向后方突出的部分的部分,其中假想线L4是延长了形成后侧盖31的轮廓的向斜前下方延伸的线而得到的,假想线L5是延长了向斜前上方延伸的线而得到的。突起部40的后端40c与连接上端40a和下端40b的线L6相比位于后方。图8中的点P1表示线L4和线L5的交点。突起部40的后端40c不必形成为点状。换句话说,突起部40的后侧部分也可以不形成为锐角。例如如图17的(a)所示,突起部40的后端40c也可以具有沿上下方向的宽度。即,突起部40的后端40c也可以形成为线状。此外,当从侧面观察时,突起部40的后侧部分既可以形成为直线形状,也可以如图17的(b)所示形成为曲线形状。
图18是前盖体30的包括突起部40的后端40c的水平剖面的图。如图18所示,突起部40的后端40c位于后侧盖31上的车辆宽度方向(图18的上下方向)上的最外侧。
如图3所示,当从正面观察时,突起部40的后端40c是前盖体30中的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最外侧的部分。突起部40的后端40c与后侧盖31的上侧的后端31a相比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在图3中,直线L8表示通过后侧盖31的后端31a的垂直线。突起部40的后端40c与该直线L8相比位于外侧。另外,如图9所示,当从侧面观察时,突起部40的后端40c与连接后侧盖31的上侧的后端31a和下侧的后端31b的线L7相比位于前方。此外,突起部40的后端40c与后侧盖31的上侧的后端31a和下侧的后端31b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位置31c相比位于上方。突起部40的后端40c与前轮6的后端6e相比位于后方。
如图1所示,在突起部40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表面上形成有台阶部41。如图10所示,台阶部41向斜上方凹陷。对台阶部41的个数没有特殊的限定。
如图1和图4所示,速可达型车辆1包括左侧和右侧的侧盖7,该左侧和右侧的侧盖7划分了车座4和发动机单元5之间的空间70(参见图11)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左侧和右侧。如图11所示,侧盖7具有当以沿车辆宽度方向剖切的剖面观察时向车辆宽度方向(图11的左右方向)突出的突出部71。如图1所示,由侧盖7的突出部71沿车辆前后方向连续地形成的线当从车辆的侧面观察时向后上方倾斜。由突出部71连续地形成的线也可以不必是明显的线。当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使突出部71随着接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而变得尖锐时,会呈现出明显的线。但是,在突出部71不尖锐、例如平缓地弯曲时等情况下,不会呈现出明显的线。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构想出将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最外侧的部分沿车辆前后方向连起来的线,可以将该线也看作是突出部71沿前后方向连续地形成的线。此外,突出部71沿车辆前后方向连续地形成的线也可以在上下方向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宽度。
如图1所示,收纳箱18的下部18a从侧盖7的下边缘73向下方露出。此外,电池箱11的一部分也从侧盖7的下边缘73向下方露出。收纳箱18或电池箱11是速可达型车辆1的部件的一个例子,也可以是其他的部件的一部分或全部从侧盖7的下边缘73向下方露出。作为其他的部件,例如考虑有后减震器单元9、燃料箱等。此外,车架2的一部分也可以从侧盖7的下边缘73向下方露出。这样,对从侧盖7的下边缘73向下方露出的部件或部分没有特殊的限定,例如也可以是车架或上侧后减震器支架12等。
如图4所示,在左侧的侧盖7的后端部与右侧的侧盖7的后端部之间配置有尾灯10。在尾灯10的下方设置有反射板87。
速可达型车辆1具有支撑车牌80的车牌支架8。车牌支架8被车架2支撑,并且与尾灯10相比位于下方。车牌支架8既可以直接接合在车架2上,也可以直接安装在车架2上。此外,也可以经由支架等安装部件间接地安装在车架2上。车牌支架8包括:配置在尾灯10的下方的后部82、以及从后部82的左侧和右侧向前方延伸的左侧和右侧的侧部81。后部82和两个侧部81构成为一体,后部82连结两个侧部81。如图5所示,在俯视的情况下,左侧和右侧的侧部81从后部82向前方呈逐渐扩展的形状延伸。如图12所示,车牌80安装在后部82上。
如图1所示,侧部81沿侧盖7的下边缘73延伸。侧部81覆盖从侧盖7的下边缘73向下方露出的收纳箱18的一部分、即收纳箱18的下部18a的后侧部分。此外,侧部81还覆盖从侧盖7的下边缘73向下方露出的电池箱11的一部分。侧部81所覆盖的部分不限于速可达型车辆1的部件,也可以是车架2的一部分。
如图12所示,当从侧面观察时,后减震器单元9的上侧后减震器支架12的支撑部分9a与车牌支架8的侧部81相比位于下方。因此,上述支撑部分9a在侧面露出。后减震器单元9的支撑部分9a与后述的后挡泥板54相比位于上方。
如图12所示,车牌支架8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长度h1比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长度h2短。另外,车牌支架8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长度h1比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长度h3(参见图5)短。如图12所示,该车牌支架8被形成为当在其上安装了车牌80时车牌支架8的后部82的下端82a与车牌80的下端80a相比位于上方。车牌支架8的下端82a也是车牌支架8的后端。该车牌支架8的后端82a与尾灯10的后端10a相比位于前方。
在车牌支架8的侧部81上安装有后转向灯84。即,左侧和右侧的车牌支架8分别支撑左侧和右侧的后转向灯84。后转向灯84从车牌支架8的侧部81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突出。如图5所示,在俯视的情况下,后转向灯84配置在至少其一部分会被侧盖7的突出部71遮挡的、与突出部71重合的位置处。
此外,如图12所示,当从侧面观察时,后转向灯84与车身的后侧的轮廓线相比配置在前方。换句话说,后转向灯84与由尾灯10和车牌支架8形成的后侧的轮廓线相比配置在前方。详细地说,后转向灯84的后端84a与上述轮廓线相比位于前方。在本实施方式中,车牌支架8具有支撑照射车牌80的灯(未图示)的照明部83。照明部83一体地形成在后部82上,并从后部82的上部向后方突出。但是,照明部83不是必需的,例如也可以利用尾灯10的光来照射车牌80。因此,如图13所示,能够看作是由尾灯10和车牌支架8中的忽略了照明部83的部分形成了车身的后侧的轮廓线BL(图13中的粗线)。后转向灯84的后端84a当从侧面观察时与上述轮廓线BL相比位于前方。
如图13所示,当从侧面观察时,尾灯10和车牌支架8的后部82形成了从预定的谷底位置85向斜后上方和斜后下方延伸的大致横向的V字型。后转向灯84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中间位置84m与谷底位置85相比位于前方。如图5所示,在俯视的情况下,后转向灯84与侧盖7中的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最外侧的外端72相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位于内侧。换句话说,后转向灯84的外端84b与通过侧盖7的外端72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线L9相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位于内侧。
如图12所示,车牌支架8的侧部81与尾灯10相比位于前方。后转向灯84安装在侧部81上,并且与尾灯10相比位于前方。更详细地说,后转向灯84的后端84a与尾灯10的后端10a相比位于前方。如图14所示,在车牌支架8的侧部81上形成有凹部81a,该凹部81a当以沿车辆宽度方向剖切的剖面观察时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凹陷。后转向灯84安装在该凹部81a中。后转向灯84不经由从车牌支架8的侧部81向侧面突出的特别的支撑部而直接安装在侧部81上。
但是,对车牌支架8的侧部81的形状没有特殊的限定。如图15所示,也可以在车牌支架8上设置从侧部81向侧面突出的支撑部86并由该支撑部86来支撑后转向灯84。在该情况下,后转向灯84也配置在当俯视时其一部分被侧盖7的突出部71遮挡的、与突出部71重合的位置处。
如图1所示,后挡泥板54设置在后轮53的上方。后挡泥板54在前后方向上从比后轮53的中心53c靠前的位置延伸至比后轮53的后端的位置T靠后的位置。具体地说,后挡泥板54从发动机单元5的曲轴箱(未图示)的后方附近的位置向后方延伸,并延伸至比后轮53的后端的位置T靠后的位置。后挡泥板54形成为沿后轮53的形状的形状。即,当从侧面观察时,后挡泥板54形成为近似圆弧形状。
如图4所示,后挡泥板54包括:覆盖后轮53的上方和左右两个方向的一部分的挡泥板主体54a;从挡泥板主体54a向左侧和右侧突出的侧片部54b;以及从挡泥板主体54a的下侧向斜后下方突出的下片部54c。如图1所示,后挡泥板54的后部的下端、即下片部54c的下端54d与车牌支架8的后部82的下端82a相比位于下方。后挡泥板54的后部是指比后挡泥板54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位置靠后侧的部分。侧片部54b和下片部54c与车牌支架8的下端82a相比也位于下方。后挡泥板54的上端位于与车牌支架8的上端基本相等的高度处。
<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速可达型车辆1中,前盖体30的后侧盖31具有在脚踏板20的前方向斜前上方延伸的左右的载足壁35、以及当从侧面观察时从载足壁35的上端向后方突出的突起部40。如图9所示,当从侧面观察时,突起部40的后端40c与连接后侧盖31的上侧的后端31a与下侧的后端31b的线L7相比位于前方。此外,突起部40的后端40c与后侧盖31的上侧的后端31a和下侧的后端31b的在上下方向上的中间位置31c相比位于上方。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由前盖体30的下侧盖32覆盖前轮6的上方,因此不需要单独地设置与前盖体30相独立的前挡泥板,从而能够将前盖体30配置在更靠前方的位置。因此,如图16所示,骑乘者100能够确保大的膝盖弯曲角度α和脚弯曲角度β。在图16中,标号101、102、103、104、105分别表示骑乘者100的腿、膝盖、大腿部分、小腿部分、脚部。这样,由于骑乘者100能够以腿101的整体比较伸展的姿势乘车,因此能够提高与乘车姿势有关的舒适性。另一方面,由于在后侧盖31上设置有上述突起部40,因此能够抑制由于行驶风而将雨或泥等卷入到后侧盖31的内侧。因此,能够提高与雨等有关的舒适性。并且,虽然设置了突起部40,但是如图9所示,由于突起部40与连接后侧盖31的上侧的后端31a与下侧的后端31b的线L7相比位于前方,因此当骑乘者100将脚105放置在了载足壁35上时,能够抑制由于上述突起部40而导致与乘车姿势有关的舒适性的降低(参见图16)。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同时获得高水平的与雨等有关的舒适性和与乘车姿势有关的舒适性。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左侧的载足壁35与右侧的载足壁35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彼此相等。即,两个载足壁35位于同一假想面上。因此,当将左右脚放置在了载足壁35上时,容易适度地保持双膝的打开状态。即,双膝不会向外侧过度地打开或向内侧过度地收拢,能够以更自然的姿势乘车。因此,能够提高乘车时的舒适性。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前盖体30的突起部40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表面上形成有向斜上方凹陷的台阶部41。由此,能够通过上述台阶部41有效地阻止由于行驶风而将要沿着后侧盖32的表面卷入到内侧的雨等水滴的流动。因此,由于进一步抑制了雨等吹向骑乘者100的腿101,能够进一步提高与雨等有关的舒适性。
如图9所示,当从侧面观察时,后侧盖32的突起部40的后端40c与前轮6的后端6e相比位于后方。这样,由于突起部40延伸到比较靠后的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抑制雨等卷入到前盖体30的里侧。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与雨等有关的舒适性。
如图3所示,突起部40是前盖体30中的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最外侧的部分。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与雨等有关的舒适性。
如图7所示,在载足壁35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凹部35a。因此,载足壁35的上表面难以打滑,骑乘者100容易将脚105牢固地保持在载足壁35上。因此,能够提高乘车时的舒适性。
如图1所示,下侧盖32的前端32d与前轮6的轮圈6a的前端6c相比位于前方。这样,下侧盖32配置在更靠前的位置。因此,即便不另外设置与前盖体30相独立的前挡泥板,由于下侧盖32的挡泥性能高,因此能够提高与雨等有关的舒适性。
此外,下侧盖32的前端32d位于与前轮6的上端6d基本相等的高度处。这样,下侧盖32延伸到更靠下的位置。因此,即便不设置与前盖体30相独立的前挡泥板,也能够充分地发挥挡泥性能。因此,能够提高与雨等有关的舒适性。
本发明对于速可达型车辆等跨乘式车辆有用。

Claims (8)

1.一种跨乘式车辆,包括:
前轮;
支撑所述前轮的前叉;
车架,具有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前叉的头管、从所述头管向斜后下方延伸的下车架、从所述下车架的下部向后方延伸的下部车架、以及从所述下部车架的后部向斜后上方延伸的车座导轨;
布置在所述车座导轨的上方的车座;
脚踏板,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车座的下前方中的所述下部车架的上方;以及
前盖体,设置在所述脚踏板的前方,具有覆盖所述下车架的上方和所述头管的后方的后侧盖、覆盖所述下车架的下方并位于所述前轮的上方的下侧盖、以及在所述下侧盖的上方覆盖所述头管的前方的前侧盖;
所述后侧盖具有:在所述脚踏板的前方向斜前上方延伸的左侧和右侧的载足壁、以及当从侧面观察时从所述各个载足壁的上端向后方突出的突起部,
所述突起部的后端在所述后侧盖的包括该突起部的水平截面中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最外侧,
当从侧面观察时,所述突起部的后端与连接所述后侧盖的上侧的后端与下侧的后端的线相比位于前方,并且与所述后侧盖的上侧的后端与下侧的后端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位置相比位于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中,
所述左侧和右侧的载足壁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彼此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中,
在所述前盖体的所述突起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表面上形成有向斜上方凹陷的台阶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中,
当从侧面观察时,所述后侧盖的所述突起部的后端与所述前轮的后端相比位于后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中,
当从正面观察时,所述后侧盖的突起部在所述前盖体上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最外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中,
在所述载足壁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凹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中,
所述前轮具有轮圈和安装在所述轮圈上的轮胎,
所述下侧盖的前端与所述轮圈的前端相比位于前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中,
所述下侧盖的前端位于与所述前轮的上端基本相等的高度处。
CN2008101889008A 2008-11-28 2008-12-26 跨乘式车辆 Active CN1017464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304341A JP4377954B1 (ja) 2008-11-28 2008-11-28 鞍乗型車両
JP2008-304341 2008-11-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6449A true CN101746449A (zh) 2010-06-23
CN101746449B CN101746449B (zh) 2012-06-20

Family

ID=41459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889008A Active CN101746449B (zh) 2008-11-28 2008-12-26 跨乘式车辆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377954B1 (zh)
CN (1) CN101746449B (zh)
TW (1) TW20102015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63884A (zh) * 2013-01-30 2014-08-06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坐型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244877A (ja) * 2012-05-28 2013-12-09 Yamah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
TWI549849B (zh) * 2013-01-30 2016-09-21 Yamaha Motor Co Ltd Straddle type vehicle
CN106314620B (zh) * 2015-06-29 2019-05-3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踏板型车辆
JP7016337B2 (ja) * 2019-09-26 2022-02-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JP7022774B2 (ja) * 2020-02-12 2022-02-1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電動車両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21380U (zh) * 1981-01-23 1982-07-28
JP2004116375A (ja) * 2002-09-25 2004-04-15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用強制空冷式エンジンの遮音構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63884A (zh) * 2013-01-30 2014-08-06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坐型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330157B (zh) 2010-09-11
TW201020157A (en) 2010-06-01
JP4377954B1 (ja) 2009-12-02
CN101746449B (zh) 2012-06-20
JP2010126055A (ja) 2010-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46449B (zh) 跨乘式车辆
US9764789B2 (en) Side cover structure of saddle-ride-type vehicle
CN101746456B (zh) 跨乘式车辆
AU2012204151B2 (en) Mudguard structure for straddle-ride type vehicle
CN101746327B (zh) 摩托车
CN101376413A (zh) 反射器支撑装置
JP2016150707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CN101746326B (zh) 摩托车
TWI458655B (zh) 機車
CN101612972A (zh) 摩托车
CN101811535A (zh) 摩托车
CN106005136A (zh) 鞍骑型车辆的下罩结构
US20160114671A1 (en) Scooter-type vehicle
CN106364603A (zh) 跨骑型车辆
CN101612963B (zh) 车灯和摩托车
JP2009173216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CN110949584B (zh) 鞍乘型车辆
JP7048746B2 (ja) 鞍乗型車両
JP6773715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CN106364606B (zh) 跨骑型车辆
JP4825908B2 (ja) 鞍乗型車両
CN103072657A (zh) 摩托车的车身框架结构
CN107757781A (zh) 跨乘式车辆
JP6387365B2 (ja) 車両
JP2020066408A (ja) 鞍乗型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